浙江大学2006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2
刘颖,女,1981年1月出生,英语专业,助教,2003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2007年9月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蔡立予,女,1982年7月出生,浙江杭州人。
外国语学院教师。
200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及社会语言学,曾在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以及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主办的《语言文字周报》上发表相关研究文章7篇。
硕士毕业论文入选CNKI全国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数据库。
陈圣,女,1980年7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助教。
2003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9月至2006年3月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殷企平教授,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毕业后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英语教师。
2007年度评为优秀教职员工。
参与教育厅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一项,参编教材一部,在《外语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何小香,女,1979年三月出生,讲师。
200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讲大学英语精读,英语口语和听力等课程。
2004年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编教辅1册,参加校级课题2个。
何艳,女,1973年10月出生,外国语学院讲师,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学学士学位,研究生在读。
主讲大学英语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胡芸,女,1978年10月出生,江西省余干县人,讲师。
2002年6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
2005年9月至2007年2月在浙江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交流中心修读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课程。
2002年8月至今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大学英语教师。
2006年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2007年获年度优秀教师奖。
参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课题,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篇。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代码:100209 )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适应我国当代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能在临床、社区、家庭等不同领域为各种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的高级护理人才。
要求具备相当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以及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领域具有独立组织、判断、决策能力,并具备较强的专业信息获取能力和相当的研究能力。
二、学制:2.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1)临床护理;(2)护理管理;(3)护理教育。
四、课程学习要求
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含人文素质类课程1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本专业至少5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课程学习:一般要求一年内完成。
2、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或seminar 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做读书报告1次。
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不迟于第2学年冬学期(12月底前)。
4、中期考核:第2学年夏学期(5月底前)。
5、预答辩、论文答辩:第3学年冬学期。
6、发表论文:详见《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
7、学位论文和文献综述:要求各1篇。
六、其他
专业选修课可以是未作为学位课的专业课,也可在培养方案外选择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程1-2门。
课程设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我国学位授权审核的历程与动因分析宋晓平,梅 红(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 要:我国十次学位授权审核的历程、指导意见及相关数据显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是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基本动因,学位授权审核改革与高等教育规模紧密相关,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在波浪式递进过程中不断向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学位授权制度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位授权;研究生教育;博士点;硕士点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09)0820072207Historical retrospect and motivation analysis of academic degreeauthorization audit in ChinaSON G Xiao 2ping ,M EI Hong(X i ’an J iao Tong Universit y ,X i ’an 710049,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 ,guiding suggestion and related data of ten times academic degree aut horization audit work show t hat :national economic const ruction and society develop ment demand are t he basic motivation power for t he work of academic degree aut horization audit ;t he reformation of degree aut horization audit has a clo se relationship wit h t 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t he academic degree aut horization audit is t he wave form advancement ,and explo 2ring and imp roving t he conferring degree system wit h a typical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 ey w ords :degree aut horization ;graduation education ;doctoral discipline ;master dis 2cipline 1980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简称《条例》),学位制度正式建立,并于198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浙江大学申报教育研究系列研究员职务人员主要业绩(任现职以来)部门(学院):研究生院研工部科室(系)姓名:吕淼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4.现任党政职务及任职时间:部长,2008.11.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晋升时间:思政副教授,1998.11. 最后学历及毕业时间:博士研究生,2006.3.大学后继续教育: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年限:24年一、教学工作:1、共开设课程1门,授课时数共计214学时。
开课情况如下:教学年度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授课对象学生数周学时×周数2002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146 3×102002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152 3×102002-2003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74 2×82002-2003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76 2×82002-2003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80 2×82002-2003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73 2×8 2004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137 4×92006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202 4×92008 法律基础必修课本科生 130 6×32、指导硕士生0 名,协助指导博士生0 人(请列出研究生姓名、专业、年级)。
二、科研项目:1、共参加科研项目10项,共计科研经费5.6万元,其中本人完成4.2万元。
2、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排名前3位)承担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省部级以上项目情况:[项目范围以浙大发人(2006)47号文件为准]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编号经费总额起止年月(起始时间以批文时间为准)本人排名/总人数新时期高教育部人教社政 1 万元 2004.5- 1/3校学生党文社科重司函( 2005.4员先进性大委托项 2004)教育工作目 256号体系及机制研究第一子课题高校学生教育部教思政 1 万元 2006.11- 1/5党支部建哲学社会司函( 2008.12设工作研科学研究 2006)究重大课题 39号第七子课题三、论文著作:1、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教育管理研究论文9篇。
浙江大学人文学科类研究生学术标准(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弘扬求是创新精神,营造严谨踏实的优良学风,维护学术道德,标准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国家法律,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假设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1号令》、《浙江大学学术道德行为标准》、《浙江大学学位授予细则》、《浙江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暂行规定》等精神,结合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浙江大学人文学科类研究生学术标准。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具有浙江大学人文学科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和已经取得学位人员在校期间的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
第三条对研究生涉嫌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应当坚持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的方针;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研究生申诉权的保障原则。
第二章学术研究标准学术标准的核心和灵魂是品格。
人文学科研究生应当遵守以下学术研究标准:第四条重创新提倡原创性,独立而不雷同。
铭记“求是创新”校训,不做重复研究和滞后研究。
第五条重实证实事求是,忠实而不欺饰。
要对已有的成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严禁隐瞒不利数据或隐匿、无视前人所做工作,弄虚作假,将未经证明的假设当做“新成果”。
第六条重质量强调精品而不以数量取胜。
坚持高质量、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杜绝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行为。
第七条重道德尊重他人学术成果,虚心而不执一自是。
鼓励公正的学术批评,既反对借口学术批评而恶意诽谤他人,也反对不适当的吹捧。
第八条重自律真诚而不欺世盗名。
不得请他人代写文章或代他人写文章。
严禁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反对自我抄袭。
提供个人学术经历、学术成果、专家鉴定等证明材料要真实可靠。
第三章论文撰写标准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针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其他论文撰写标准建议参照执行。
第九条论文行文细则1、论文一般应使用国家规定的简化汉字,如确有需要,也可以用繁体字,但要统一,应防止繁简混杂和因转换产生的错误。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有关规定》的通知各系,各办,各附属医院:为进一步提高医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深入贯彻学院发展的阶段性规划和目标,根据201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并经医药学部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现将《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有关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14年11月1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有关规定(试行)为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保证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的质量,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办法(浙大发研〔2009〕48号)》和《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暂行办法(浙大发研〔2014〕104号)》的文件精神,对申请授予学位的医学院在读研究生作以下规定:一、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核(一)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按培养计划的要求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通过全部培养环节,成绩合格。
(二)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对各学位类型的具体要求如下:1. 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任一条件(1)以第一作者在列入SCI、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含录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要求IF≧3.0,或两篇总分≧3.0,或1篇医学院TOP期刊,或1篇JCR Q1区杂志)。
(2)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序第二在IF≧5.0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含录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
(3)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序第三在IF≧10.0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含录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
(4)已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或获得署名在第1-4位的省部级一等科技成果奖或署名在第1-2位的省部级二等科技成果奖。
2.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任一条件(1)以第一作者在列入SCI、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含录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要求IF≧1.0)。
30、[单选题]___________制定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
(分值2.0)A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B 浙江大学学工部C 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D 浙江大学教务处你的答案: A31、[单选题]学位论文中,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________注明原文。
(分值2.0)A 圆括号B 方括号C 破折号D 冒号你的答案: A32、[单选题]研究生在文中所负责部分,其导师_______。
(分值2.0)A 不负责任B 负连带责任C 负主要责任D 负次要责任你的答案: B33、[单选题]对于研究生涉嫌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应当坚持程序正当、证据充分等方针,以及______的原则。
(分值2.0)A 处理为主、教育为辅B 一切从严C 一切从宽D 公平公正你的答案: D34、[单选题]《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___________等国家法律制定的。
(分值2.0)A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B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你的答案: C35、[单选题]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____篇以上论文组成一篇)系统的、完整的、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分值2.0)A 2B 3C 4D 5你的答案: B36、[单选题]研究生如果在研究中做出主要贡献获得署名权,_____为通讯作者。
(分值2.0)A 其本人B 第一作者C 导师D 浙江大学你的答案: C37、[单选题]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
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______为主要尺度。
(分值2.0)A 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B 社会效益C 学术价值D 经济效益你的答案: A38、[单选题]硕士学位论文篇幅一般为_____字。
(分值2.0)A 1~2万B 2~3万C 3~5万D 大于5万你的答案: B39、[单选题]文献综述应包括_______等几方面内容。
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资源利用领域(代码:470103 )一、培养目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热爱农业,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
3、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二、学制:2.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土壤学2、植物营养学3、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4、水资源利用与保护5、环境修复与资源再生四、课程学习要求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计划要求在报到后的第一周完成。
个人学习计划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结合研究生个人特点,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
允许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进行修改,但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浙江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实施细则)办理并及时上报学院研究生科。
2、课程学习。
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为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选修课7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公共学位课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生英语一外。
专业学位课包括农业推广公共基础课、农业资源领域专业基础课和案例分析课。
选修课指能使研究生拓宽知识面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课程,包括本专业硕士选修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跨专业硕士选修课三大类。
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1、专业实践要求:专业实践6学分。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
研究生学术规范网上考试1、[判断题]学校在对研究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其本人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2、[判断题]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属于浙江大学所有,但毕业以后署名“浙江大学”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无所谓了。
(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3、[判断题]对于已获得学位人员,如果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要递交校学位委员会讨论,但学位一般不会被撤销。
(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4、[判断题]不得编造、篡改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或引用的资料,禁止对原始数据进行删裁取舍。
(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5、[判断题]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6、[判断题]在学位论文或公开发表的作品中,如果使用他人(包括指导教师、授课教师)的成果,要加以注明。
(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7、[判断题]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指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8、[判断题]对未经规定程序进行验证或者鉴定的研究成果,不得随意冠以“重大科学发现”、“重大技术发明”或者“重大科技成果”等夸大性用于进行宣传。
(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9、[判断题]《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包括五个学术规范文件。
(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10、[判断题]作为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可以无偿使用浙江大学的成果。
(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11、[判断题]为了论文的需要,在发表论文时可以适当涉及一些应保密的学术事项。
(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12、[判断题]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归属研究生个人和浙江大学共同所有。
(分值2.0)你的答案:错误13、[判断题]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
(分值2.0)你的答案:正确14、[判断题]合作成果应按照参与者所作贡献大小的顺序署名,没有例外。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迅速,研究生培养类型不断丰富。
在各高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声音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浙江大学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极具影响力的高校,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建设,无论对增强我校研究型大学的实力,还是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本课题组通过对香港大学的访问与参观学习,结合我校实际,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与实践进行一些探讨,以其对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所助益。
1 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1.1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建国以后至1965年,我国共招收研究生2.3万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断招生12年。
1981年,我国开始实施学位制度。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学位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培养出61. 6万名硕士, 7. 8万名博士;已经授予的学位,覆盖了所有学科门类。
近年来,教育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步伐:2001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到了16. 2万人,全国在学研究生已经超过37万人(不含在职攻读学位生) ; 2002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规模达19. 6万人,比上年增长了23%;2003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规模达到26. 9万人,比上年又增长了35. 84%,2004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规模达到33万人,比上年又增长了22.7%。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 其培养质量的高低已成为提高高校乃至国家竞争力,并保证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在一个内部体制不断变迁、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化环境中,从研究生教育部门本身来讲,非常有必要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简介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其中在杭的四所学校,即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于1998年9月重新合并,组建为今日的浙江大学。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
现任校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专家潘云鹤教授。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
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
学校设玉泉、西溪、华家池、湖滨、之江、紫金港等6个校区,占地面积5.33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
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槃、夏承焘、姜亮夫、李政道、吴健雄、路甬祥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
浙江大学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40余人,其中在浙大就学者就有80余人。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
学校现有110个本科专业,39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8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64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MBA)、建筑学、法律(JM)、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口腔医学、公共管理(MPA)、农业推广、教育学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管理素质科学技术研究院盛媛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 ,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群体,研究生有着完全不同于本科生的特点:1.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对社会、人生等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独到的见解;2.掌握知识更丰富、更全面,开拓创新的意识强;3.生源组成复杂,如地区结构、年龄层次、专业知识结构等差异很大;4.自我支配时间多,自我空间大,集体观念相对淡薄,而自我意识较强;5.人员分布松散,学生主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传统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形势。
就管理理念而言,对研究生采取手把手、保姆式的管理在现实条件下是不切实际,也是不能奏效的。
2l世纪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充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管理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因此,管理者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服务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念变革和创新意识必不可少。
正如香港理工大学麦伟明博士在讲座中所提到的,当今世界,管理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变革层出不穷,只有当学习的速度大于变革的速度时,才有可能在挑战中脱颖而出。
因此,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更要强化自身的学习,不断创新以求得发展。
科学技术研究院于2008年首次列入研究生招生目录,在面向重要科学前沿研究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我院的招生主要涉及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与通讯;生物与基础医学;药学;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专业方向涉及生物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和生物信息学、测试测量技术及仪器、机械设计与理论、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二级学科。
我院特殊的培养目标,对研究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意义上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必然要被突破,结合目标实现创新才能发展。
因此,日常工作工作过程就是我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追求创新的过程。
浙江大学机械能源学院06考研复试考生名单--------------------------------------------------------------------------------准考证号姓名性别专业名称103356908020008周云英女固体力学103356908020002张云鹤男固体力学103356908030004孙博男流体力学103356908040005石俊彪男工程力学103356908050186吴涛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34林搏宇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25黄凯强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66白福友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24黄斌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46吕君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80章烨辉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44桑武斌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63杨帆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03蔡立挺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63熊炘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12刘潺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51李少雄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29金姣姣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21杜李峰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09陈铭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53杨维学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68严思晗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42乔华伟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206李磊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79冯令甫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13杨洋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15房文伟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50桂礼飞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71孙建伟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89周志国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06张雷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14周雄辉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14丁伟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30金晶晶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65叶晓光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55张龙飞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77张伟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200刘少玉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78高丽婵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210张宇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31葛隽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26黄伟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94黄芳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89蔡全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17何石磊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16葛海青女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27江俊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169赵诗奎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50084郑建毅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3356908060093王炎波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96贾风昌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95陈庆瑞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55周立民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37许云龙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19周丽娟女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27郑立群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10谢华军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80陈明旭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46应有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32马小林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34李峰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23代少云女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02张利建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46王天宇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35李根义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29魏新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28丁小川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99邵玉强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06富晓杰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38张斌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28郑羽强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13马晓亮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88王健伟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01田素恒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16汤洁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08吕超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09苏健行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49罗利佳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71李海聪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06鞠文涛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30周赛群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54詹佳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44潘康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43王慧女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032潘金龙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60130陈兴华男机械电子工程103356908070027吴锋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56曾莉群女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57裴磊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49肖学成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29黄志华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14王炉意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19闫华晓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54田锐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20姚振农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45徐瑾芳女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10邱剑波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06李兴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25周怡女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63郭斌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50孙玉峰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22应人龙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21叶辉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32韩冰峰男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70015徐冰冰女机械设计及理论103356908080012程杰男车辆工程103356908080015陈永耀男车辆工程103356908100036柴兴峰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39刘科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48郑威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19沈国放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32朱斌帅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27仲伟龙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38康振兴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09秦鹏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11王晓鹏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25王波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37陈训刚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12王琦女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31张欣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51王政允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16李瑞霞女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29陈瑞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49朱明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00053陈武平男工程热物理103356908110022盛锴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06李双江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20张夏博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19庄博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33赵翠女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09姚利森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39邵杰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12周凤女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38揭涛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28余学海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32魏光建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26禹立坚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01唐昊渊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23董晶晶女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30杨崴崴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16王玉忠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08赵德智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10廖书学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10034钟昌雄男热能工程103356908120003刘筠女动力机械及工程103356908120005吕正涛男动力机械及工程103356908120002何正胤男动力机械及工程103356908140011陈赛虎男制冷及低温工程103356908140025白昆男制冷及低温工程103356908140007黎佳荣男制冷及低温工程103356908140012刘国军男制冷及低温工程103356908140002崔立祺男制冷及低温工程103356908140015吴鹏男制冷及低温工程103356908140020宋有强男制冷及低温工程103356908140016洪剑平男制冷及低温工程103356908160004刘爽女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评奖评优实施细则(试行)》2013年9月修订一、医学院研究生评奖评优工作机构按学院、系(附属医院)、班级设置相应的工作机构。
1、医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医学院成立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医学院研究生评奖评优工作。
主任: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副组长:医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副书记、副院长成员:医学院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部分院系(附属医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或副院长、研究生代表2、院系(附属医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组长:院系(附属医院)分管学生工作党政领导副组长:附属医院科教科、系办公室负责人成员:院系(附属医院)职能科室研究生工作老师、研究生导师代表、德育导师代表、兼职辅导员、研究生代表3、班级评奖评优小组由各班班长牵头、在研究生导师和相关教师指导下,党支部书记或团支部书记、普通同学代表参加,一般由3-5人组成,具体内容为:接受同学申报,负责本班同学数据核实、附分、班级内公示和班级奖学金、荣誉称号初评等工作。
二、医学院研究生评奖评优的基本原则1、以有利于研究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着重评价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致力于建立一套研究生评奖评优工作的科学、合理、全面、可操作的评价方案,作为《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办法》和《浙江大学研究生荣誉称号评定办法》的补充(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2、全面考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表现。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的记实量化排定名次,发挥评价过程的甄别、激励和导向功能,评价结果作为研究生评定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重要参考依据。
3、评定过程要求公开,评定结果力求公平、公正。
4、评定工作一般每学年进行一次,各类相关材料和证明必须在评定年度内,即从上一学年度暑假结束之日到本学年度暑假结束之日。
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的基本条件1.当年注册在校的研究生。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3.学习勤奋,严谨踏实,勇于进取,成绩优良。
第 1 页 共 5 页浙江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考试科目:高等代数科目代号:341注意:所有解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0(,)0(,)0(,)0,0(,)i i i A B B A B A A B rankArank A b xA x A b x A B x A b i xA rankA rank A B =⇒=⇔==⇔=∀⇔=⇒===Q :一、(15分)矩阵具有相同的行数,把的任意一列加到得到矩阵秩不变,证明:把的所有列同时加到上秩也不变.:法一:取的列向量的极大线性无关组,那么知道的任何列都可以由这些向量线性表(行出,从而得结论。
法二秩列秩矩阵证的秩)明而11121212221211121212221.....................(2)..................n n n n nn n n n x a xa x a x a x a x a x D a xa xa xD a xa x a xa xa x a x D a ++++++=+++++++++=+二、(15分)(1)把下面的行列式表示成按的幂次排列的多项式把行列式的所有元素都加上同一个数,则行列式所有元素代数余子式之和不变.)证明:(11112121112212212111212111121211122122121112212211112121......................................................n n nn nn n n nn n nn n nnn n nn na xa x a x a a a a a a xa xa x a a a a a a a a a xx x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111212121112212211,1112121............11...1..................(),n n nn nn niji j n n n nn nij n n ij ij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xA x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为中的代数余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