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中多能动词“整”的语义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议东北方言“整”摘要:“整”字在东北方言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经常出现在老百姓的口语当中。
作为次方言的“整”字具有和普通话中的“整”字不同的含义。
本文就要分析除普通话中对“整”的解释之外的其他意思。
关键词:整次方言浅议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72-01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虽然很接近普通话,但也有很多别于普通话的地方。
由于东北方言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其表达的语言和东北人一样的豪爽大方,所以用东北方言表现的小品和戏剧都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
随着近几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小品和二人转的兴起,东北方言逐渐走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东北词汇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普通词汇,例如“整”字。
“整”字在东北人的口中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之高的词语,具有极强的口语色彩,通常用在对话当中。
我们甚至可以说“整”字是一个万能词汇,它几乎可以代替一切动词,和某些词语进行组合之后还可以具有副词词性。
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看看。
1 “整”字的普通话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整”字一共有六个解释:(1)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零’相对):整天|整套设备|一年整|十二点整|化整为零。
(2)整齐:整洁|整然有序|仪容不整。
(3)整理:整顿:整风|整装待发。
(4)修理:整修|整旧如新。
(5)使吃苦头:旧社会整得我们穷人好苦!(6)〈方〉搞;弄:绳子整断了|这东西我看见人整过,并不难。
其中最后一个词条是方言用法,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①老婆,今天有几个哥们要来,你给多整几个菜啊!②这个稿子出版社催得很急,整得我头都要炸了。
③我儿子十五返校,你得给我整张火车票啊!④你看你手抖什么?整我一裤子都是酒!但是“整”字所代表的意思绝不是仅此而已。
2 “整”字表示“吃”或者“喝”在东北人的饭桌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整”这个词。
在这里它不是表示“搞”也不是表示“弄”,而是表示“吃”或者“喝”的意思。
东北方言中多能动词“整”的语义分析作者:王博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年第03期摘要:本文对东北方言中的多能动词“整”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语义进行分析,“整”的宽泛性、概括性和模糊性使它在东北方言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东北方言整语义分析一、引言“整”字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多义项、多功能的单音词,既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
在东北方言里“整”更多地作动词用。
东北方言与东北人豪爽、直率、幽默的风格十分吻合,东北方言以其特殊的语言形式,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入人心。
东北方言源于多元文化的融合。
民国时期的“闯关东”,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的人大量涌入东北,再加上满语的影响,就形成了现在的东北方言。
随着近几年东北电视剧和东北小品的热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东北话,东北话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整”的语义特征作为多能动词的“整”在东北方言中运用很广,几乎所有动词都可以被“整”替代,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泛义动词“整”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不同意义。
如:一个农村女孩子被一个男孩子污辱了,女孩子的家长就把男孩子叫到家里,双方进行谈判。
下面是双方进行的对话:(普通话)女方母亲:“看你把我家女儿污辱了,叫她以后怎么生活啊?”男孩子:“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女方父亲:“小子,你不把这事处理好了,我就杀死你。
”后来双方协商好了,和平解决,男孩子应该娶这位姑娘,然后父亲说:“现在没事了,事情处理好了,把衣服收拾一下,弄两个菜,弄点酒,我们爷俩喝点。
”(东北方言)女方母亲:“看你把俺家闺女①整地,让她以后咋②整啊?”男孩子:“你们说咋③整就咋④整呗。
”女方父亲说:“小子,你不把这事⑤整好了,我就⑥整死你。
”协商好了之后,父亲说:“现在没事了,事情⑦整好了,把衣服⑧整整,再⑨整两个菜,⑩整点酒,我们爷俩整两口。
”上例中的东北方言部分有12个“整”字,每个的意思都不大相同。
辽宁方言语法研究综述张明辉;孙聪【摘要】辽宁境内共有三种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北京官话.将从词法、词类、句法和范畴四个角度对辽宁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梳理.但目前辽宁方言语法研究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值得学界的重视.【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12页(P74-85)【关键词】辽宁方言;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北京官话;语法;文献【作者】张明辉;孙聪【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1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1],辽宁境内共有三种官话方言,按照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的高低分别为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北京官话(见表1)。
胶辽官话分布在辽南和辽东地区,东北官话分布在辽北地区和辽西的部分地区,北京官话仅分布在与河北接壤的辽西朝阳市和建平县。
可以看出,辽宁区域以东北官话和胶辽官话为主要方言,且这两种官话方言之间存在着由盖州、岫岩、丹东、宽甸、桓仁、海城、凤城、本溪、新宾这些边界点组成的一条蜿蜒曲折的N字型边界带。
边界带地区的方言与辽宁区域典型的东北官话和胶辽官话存在着明显差异。
一、辽宁方言语法研究的定量分析通过多次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的全文和关键字检索,我们发现最早论述辽宁方言语法的是乔魁生在1978年发表的《辽宁方言形容词的多样性和生动性》[2],由此辽宁东北官话研究逐步开展起来。
辽宁胶辽官话的论述最早见于王霜的《大长山方言研究》[3],论述了大长山方言语法的特点。
辽宁北京官话研究以何占涛的《朝阳方言语法特征》[4]为起点。
我们对全部辽宁方言语法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发现单独以“辽宁”或辽宁区划内的某一点直接作为研究对象的成果非常有限,辽宁方言语法主要都包含在以“东北官话”为题的语法研究中,而并未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展开研究。
探究东北方言中的动词“整”作者:王吉春来源:《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81【摘要】东北方言中的动词“整”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动词,它能代替很多其他的动词,在东北话中,能与方言动词“整”前后进行搭配的词语更是不胜枚举。
“整”在具体语境中的义项很丰富,被称为泛义动词。
本文主要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来探究动词“整”的语法特征。
【关键词】东北方言;整;语义;句法;语用一、“整”的语义层面探究《说文解字》解释“整”为齐也,整齐是“整”的本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整”的义项分为:1.整齐的:~洁。
2.整顿,~风。
3.修整,~修。
4.使吃苦:~人。
5.完整的:~日,~月。
6方言词,相当于弄、搞。
从上面的六个义项可以看出,随着语言的演变,“整”从整齐之义引申、演变出整顿、修理、搞、弄等义,它的义项在不断地扩充,语义持续地丰富。
(一)“整”的语义分类东北方言中的“整”在一般情况下作“及物动词”用,它所代表的动作意义尤为宽泛,本文以“整”所能替代的动词的语义来大致地把“整”划分为以下四类:1、表示处置意义的动词(1)赶紧把他整出去。
2、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弄”(1)手机整坏了。
3、表示“喝”、“打开”等常见动作行为的动词(1)兄弟,整两口酒。
(2)天亮了,把窗帘整开。
4、表示“产生”意义的动词(1)客人来了,你给他们整点儿水果。
可以看出,动词“整”的语义具有泛义性、多样性和灵活性,需要从具体语境中来听辨它的意义,在不同的交际话语中,“整”会有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二)“整”的语义特征分析动词“整”前面的主语的语义角色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判断主语是施事,还是受事,需要根据“整”在句子中的语义指向,它所指向的句法成分即是受事,实施动作的即是施事。
(1)我把手机整坏了(2)钱包整丢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中的主语是施事,“整”代表处置性的动作,表示主语对宾语进行支配、处置。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探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
一个动词可以指称或代替许多具体动词,远远超出它自身使用范畴宽泛,因此它的表意就比较浮泛而游移,朦胧而存在,这类动词称为为"泛义动词"。
本文用"三个平面"的研究方法,从泛义动词"整"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属性,以及在使用中的限定条件加以探索和讨论。
全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泛义动词"整"的研究综述,文章的研究方法、以往研究不足以及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二章对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进行了语义分析,首先对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义项进行了分析,使之与代动词"来",以及其他泛义动词"弄、搞、打"等区别开来。
其次,分析了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语义特征,对"整"与先行词形成复指关系和非复指关系进行分类讨论.第三章对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进行了句法分析,分类讨论了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情况。
当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带宾语时,又可以分为带名词性宾语和动词性宾语,名词性可以是单个名词、数量词、带修饰语的名词、以及"的"字短语等。
动词性宾语可以是单个动词、带修饰语的动词、动词短语和关联词语等。
不带宾语的情况大致可分为"整"的单用,"整"带补语和状语共现等情况。
同时,还有一些宾语语义特征的分析。
第四章对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进行了语用分析,介绍了它的修辞效果。
总结出它的修辞效果有语义的模糊化表达、缩短语言编码解码时间等方面的特点。
第五章是结语,说明了本文存在的不足和继续研究的设想。
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修辞效果探析泛义动词是一类特殊的动词,它们可以在句法上替代许多具体动词,随着不同的语境表达一种宽泛而不十分确定的语义。
泛义动词的研究在语用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文在考察大量有关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整”在语用方面特点的基础上,对它的语用情况进行总体描述,并对其修辞效果进行探析。
标签: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修辞效果最初,据《说文解字》记载:“整,齐也,从攴从束从正,正亦声。
”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整”从词性来看是一个形容词,词义是“整齐的,严整的。
”如《左转·成公十六年》中的“衣冠不整”,《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也有“望虏阵不整”。
其中,“整”字都是形容词的用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不断应用,“整”字在使用的过程中,除了保留原来的形容词含义外,也逐渐引申为带有致使义的动词,表示“使整齐”的含义。
如《诗经·大雅·皇矣》所记载的“爱整其旅”,其中“整”就是“使整顿”的含义。
到了近代,“整”字更多的倾向于动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整”字的解释,如:①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零“相对):~天;②整齐,~洁;③整理、整顿:~风,~装待发;④修理:~旧如新;⑤使吃苦头:旧社会~得我们穷人好苦。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收录的如“整理”、“整装待发”、“整旧如新”等关于“整”的26个词条里,共有15个词条中“整”字是倾向于动词的含义,共占词条总数的58%,可见“整”字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运用,它用法的变化可见一斑。
然而,如果把目光聚焦于东北方言,我们就会发现“整”字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字典上所列举的这些义项,在更多的情况下,“整”字已经被人们应用为一个几乎可以替代大多数动词的“万能动词”。
一、东北方言泛义动词“整”的语用价值泛义动词“整”在北方方言区,尤其是东北方言区被广泛使用,这与其重要的语用价值是分不开的。
万能动词“搞”和“整”通过“搞”“整”浅谈万能动词中国是一个大家族,汉语是代表中国的语言,而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人口分布又相对集中,产生了不同的语言分区,每个不同的语言分区有了各自具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最终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某些只属于他们的词的用法来区分他们,那就是他们的标志,而在那一类词中,有些词在口语中使用频繁、意义繁多、可以代替其他具体行为动词,被称为“神奇动词”。
这类动词虽然数量少,但神通广大,使用起来可以代替很多动词,故又被语言学家称为“万能动词”。
现在我们通过“搞”和“整”来浅谈一下万能动词。
提及万能动词,不得不说的就是这个“搞”字,“搞”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十分的广泛,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是一个高频词汇。
它是从“搅”字分化出来的,并从西南方言中逐步进入普通话词汇,成为一个万能动词。
其词义在始见书(叶圣陶《倪焕之》,写于1928年)的19个例句中,基本上是做、作、干、弄、办一类意思。
到了三四十年代,“搞”的基本意义仍是如此,但使用频率高了,使用的人多了,词义范围迅速扩大。
“搞”在字典中有以下三个义项:1.、做,干,从事2、设法获得,弄3、整治。
但很明显,在日常用语中,“搞”义项大大超过了这三个。
例如:“没有上级搞民兵,搞地雷,还有我李勇?”(建立、创办、制造)“那地雷搞着汽车么,汽车得变几分钟飞机。
”(炸、碰。
邵子南《李勇大摆地雷阵》)“搞得鬼子们眼睛冒出火来。
”(气、惹。
华山《窑洞阵地战》)“我的工作是搞给养和资材。
”(设法获得、弄)“你的差事怎么样,今天搞得还好么?”(完成、干。
蔡前《草地》)“他这场病,把他脾气搞坏了。
”(使…变得。
艾芜《乡愁》)“你们咋个搞他呢?一个独子,还要养家!”(整治、陷害、暗算。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这搞的太多了嘛。
论铁岭方言中的动词“整”摘要:“整”在铁岭方言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可以说是一个万能动词。
从句法和功能两方面对“整”进行分析,并将其与普通话中的“搞”、“弄”进行了对比关键词:铁岭方言;万能动词;整“整”在铁岭方言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人们的口语交际中随处可以听到,它可以代替绝大多数动作动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可以说是一个万能动词。
那么它与普通话中的“搞”、“弄”哪一个更接近呢?本文拟对此进行考察和分析。
语料来自平常生活经验积累。
一、句法分析“整”在句子中一般做谓语,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整”单独使用,如:(1)你出去干嘛啦?你说你咋整,吃、干啥啥不行?(2)嫌我笨,那你自己整吧。
(二)后边带名词性宾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受事宾语,如:(3)这是身子虚,光整水果儿不行啊,要不买点肉?(4)咋都不说话呢?这是累了吧?整根烟吧。
一类是结果宾语,如:(5)咱们本来就黄种人,你再整个黄头发,那脸蜡黄儿蜡黄儿的。
(6)张楠也欣喜地说:“这小丫头儿,挺能整效果啊。
”有时也带代词性宾语:(7)袁媛不屑地说:“哎,你看我说啥来的?总整这个,骗取同情。
”(8)今天谁来呀?咋整这些呢?(三)“整”在句子中除了常带宾语外,也常带补语,它所带的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结果补语( 9)杨总忙说:“你忙你的去,钱揣好喽,别整丢了,赶紧交上去。
”(10)昨天晚上是不开窗户睡觉来的?非得整中风了哇?还有很多句子用“得”引出结果补语,如:(11)柏鑫冲袁媛说:“袁媛你来呀。
”袁媛被他整得浑身不是,赌气说:“我不知道。
”2·趋向补语这类补语中,绝大多数是表示动作的实际趋向的,如:( 12)哪儿来的狗,快整出去!也有一些用的是引申用法:(13)杨总儿突然大声说:“不要事后整出这种可怜样儿,有什么用啊!”(14)快罢手吧,再整下去就要出人命了。
3·处所补语(15)商场保卫处的给我整到办公室,要罚我款!4·可能补语“整”带可能补语,大都是否定性的,如:(16)嫂子,真的,张柏鑫都能办明白的事儿,杨总儿咋还能整不明白呢。
东北方言中多能动词“整”的语义分析
本文对东北方言中的多能动词“整”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语义进行分析,“整”的宽泛性、概括性和模糊性使它在东北方言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标签:东北方言整语义分析
一、引言
“整”字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多义项、多功能的单音词,既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
在东北方言里“整”更多地作动词用。
东北方言与东北人豪爽、直率、幽默的风格十分吻合,东北方言以其特殊的语言形式,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入人心。
东北方言源于多元文化的融合。
民国时期的“闯关东”,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等省份的人大量涌入东北,再加上满语的影响,就形成了现在的东北方言。
随着近几年东北电视剧和东北小品的热播,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东北话,东北话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整”的语义特征
作为多能动词的“整”在东北方言中运用很广,几乎所有动词都可以被“整”替代,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泛义动词“整”在不同语境中表现的不同意义。
如:
一个农村女孩子被一个男孩子污辱了,女孩子的家长就把男孩子叫到家里,双方进行谈判。
下面是双方进行的对话:
(普通话)女方母亲:“看你把我家女儿污辱了,叫她以后怎么生活啊?”男孩子:“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女方父亲:“小子,你不把这事处理好了,我就杀死你。
”后来双方协商好了,和平解决,男孩子应该娶这位姑娘,然后父亲说:“现在没事了,事情处理好了,把衣服收拾一下,弄两个菜,弄点酒,我们爷俩喝点。
”
(东北方言)女方母亲:“看你把俺家闺女①整地,让她以后咋②整啊?”男孩子:“你们说咋③整就咋④整呗。
”女方父亲说:“小子,你不把这事⑤整好了,我就⑥整死你。
”协商好了之后,父亲说:”现在没事了,事情⑦整好了,把衣服⑧整整,再⑨整两个菜,⑩整点酒,我们爷俩整两口。
”
上例中的东北方言部分有12个“整”字,每个的意思都不大相同。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①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零”相对)。
②整齐。
③整理;整顿。
④修理。
⑤使吃苦头。
⑥搞;弄。
上例中①、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弄”。
②、③、④、⑤、⑦的意思,基本上是“办、处理”。
⑧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个词“整理”。
⑨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做,
做菜”。
⑩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喝”。
下面例句中的“整”字具有完全不同的语义:
(1)做个整个鸡。
(完整)
(2)你整个东西去。
(找)
(3)我一定要整他。
(捉弄、陷害)
(4)你别和我整事啊。
(捣乱、搞破坏)
(5)你别和我整那些没用地。
(说、讲)
(6)我没钱了,你出去整点钱呗。
(借)
(7)趁着公交车上人挤,去整点钱花。
(偷窃)
(8)你出去整点消息。
(收集)
(一)“整”作形容词
《说文解字》:整,“齐也,从攴从束从正,正亦声,之郢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整,整齐也”。
“攴”是敲打,“束”是约束,使之归于正。
合起来表示整齐,本义表示整齐。
《现代汉语词典》:“整,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零相对)。
例如:
(9)我嘴要是那么灵,我把你说成七仙女,省得我整天看你那张老脸。
(《乡村爱情》)
(二)“整”作为及物动词在东北方言中的应用
1.“整事儿”:掺和、捣乱、拿一把
(10)你啊,你就好整这事儿你!在村里给寡妇挑水,在外面儿给寡妇捐钱……这辈子就跟寡妇有缘!(小品《捐助》)
2.“整景儿”:搞花架子,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多指说话人认为对方是故意做一些事或找一些借口
(11)事儿我都清楚,少跟我整景儿。
“整事儿”和“整景儿”都属于古今词,结构不自由,“整”后面不能加字,是有条件的组合。
3.搞,弄,做
(12)儿媳妇儿,整俩硬菜,来客了!(做)
(13)咋的了,哥们,让人给煮啦,整点易服芬吧。
(服用,喝)
(14)看那隔壁那个小老三,这家伙一年扣个大棚,整了一两万块钱,瞅把他得瑟地,闺女送外语学院去了。
(赚,弄)
(15)另外,把村委会毁掉,盖起二层小楼,周围修起一丈两尺高的围墙,围墙上边拉上铁丝电网。
四角修四个炮楼,用民兵端着扎枪昼夜把守。
整两扇大铁门把门一锁,门的后边蹲两只大狼狗。
定做一个八斤半的锁头把门砸死。
谁也别想进,你也别想出。
(搞,弄)
(16)脑袋和脚整一起去了。
(搞)(《乡村爱情》)
(17)我怎么和我爸一样,我是暗恋,他是明整,两个境界。
(搞)(《乡村爱情》)
(18)气你还用花那么大本钱啊?一辆自行车就把你整回来。
(弄)(《乡村爱情》)
(19)闺女别哭,待会儿妈给你整点饭儿,吃完赶紧回家吧。
(做,弄)(《乡村爱情》)
(20)你说咋整啊?(怎么办)
(21)我回啥家啊?刚要有个家,就让你给我整个无家可归呀。
(弄)(小品《捐助》)
(22)这节骨眼我哪能离开啊?我要看我那钱整哪去了。
(弄,搞)(小品《捐助》)
(23)咱们两啥时认识的,你这都整不明白了,他们误会了。
(搞,弄)(小品《捐助》)
(24)我再给你整个鼓你敲去。
(弄)(小品《火炬手》)
(25)你别吃了。
你说你这么会儿工夫你吃三盒儿了,你整得人家演播大厅到处都韭菜味儿,不爱跟你出来,你说,你这档次太低了。
(搞,弄)(小品《小崔说事》)
(26)他搞他的民间艺术,我整我的出版物。
生活上俺们互相关心,事业上
互相帮助,怎么跟你形容呢。
(做,弄)(小品《小崔说事》)
4.治理,修理,使人吃苦头
(27)这点儿小毛病自己就整好了,还用去修理部?(修理)
(28)屋里整得挺干净呀!(收拾、打扫)
动词“整”在东北方言里代替了其他动词,这不是临时借用,而是东北人长期约定俗成的。
动词“整”后加数量词时,可以自由替换,属于自由组合。
三、结语
“整”在东北方言中作动词使用时几乎无所不能,无论在语义上还是语法结构上,都可以代替大多数动词,是使用范围极广的“多能动词”,与“搞、弄”性质非常相似。
“整”在东北方言中不具有任何固定的意义,只有在特定的语义场中才能体现。
它所代表的意义不表示具体的动作过程,只表示动作状态,更趋向于表示结果,“整”和其他多义动词的不同体现了它的特殊性。
“整”字语义的宽泛性、概括性和模糊性都使这个词在东北话中有很强的生命力,这对我们研究其他方言中的“多能动词”也有很大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梁玉琳.从论元的角度看东北方言中“整”字的应用[J].大学英
语(学术版),2009,(1).
[2]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4]徐吉润.东北方言词语特点拾贝[J].汉语学习,1986,(2).
(王博西宁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8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