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人物主题测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25
课时检测鉴赏小说形象题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10分)聚宴符浩勇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去一下。
我犹疑了,从我这儿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几乎得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人河,我蹬自行车就得大半个小时呢。
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
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好说或不能说的事。
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再怎么跟他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
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
有好事者欺我不胜酒力,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之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往他嘴里倒。
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不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
我竟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没想到,我绕道城郊走,路上行人并不稀疏,一条本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了。
丁字路口处,那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
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鼓弄下海去的,却什么也没捞着。
如今好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养家糊口。
但阿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世界可大着呢。
我和他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菜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菜。
阿炳酒量并不见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醉眼蒙眬时,便学着电视里的广告词,戏说你好我也好。
由此我常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城郊的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
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人,他总是像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
我说,那些都是装出来的。
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街边乞讨的孕妇,结果她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
他听了只是笑笑。
我知道他未必相信我的话,或者就不打算相信。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鉴赏专题分析(附练习及答案)壹~知识梳理~知识点1:考点解读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鉴赏”,是指鉴别欣赏文章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主题的社会意义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做出的赏析。
“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且能激发人们思想的生活图景,多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以及景物和场面等。
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情感等,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蕴涵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达到情感与事物、景象等和谐一致。
设题角度有:①形象的特点。
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
②形象的塑造。
作品的形象使用什么样的手法塑造的。
③形象的地位和意义。
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
知识点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
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的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因为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是同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相联系的。
②动作描写。
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手法。
典型的动作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行动,还要写出人物以何种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透露出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
③语言描写。
具体包括对话、独白、旁白以及语气声态等的描写。
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与人物的身份经历、文化修养、习惯爱好、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场合吻合。
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进行的具体刻画。
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
有时可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可以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肖像、动作、语言、所处环境及遭遇等来进行折射。
【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指人物周围的一切事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等。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分析小说形象》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分)抢盐刘永飞①一大早,王月荣就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他说,妈,你放下电话赶紧去买盐,买得越多越好。
②王月荣有些意外,她问买盐干啥?儿子说,您就别问了,现在我这里所有的人都在抢购,这附近的超市已经买不到盐了,我等会要去更远的郊区碰碰运气。
③王月荣还是没明白儿子的意思,她问没事儿买那么多盐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当汤喝。
儿子在电话那头就不耐烦了,他说,您先别问那么多赶紧去买吧,我晚上再给您解释。
儿子还说,别告诉其他人,知道的人多了,反而自己买不到了。
④儿子挂掉电话,王月荣心怀忐忑,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人怎么突然抢起盐来了。
可是王月荣转念一想,城里人学问大,懂得的东西多,要抢购什么东西总是有道理。
再说了,儿子是不会骗自己的。
想到这儿,她把自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带足了钱和手提袋匆忙出了门。
⑤出了门的王月荣没有直接踏上去镇上的小路,而是犹豫了片刻,返身往村后走去,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文举。
她和白文举家处得不错,尤其白文举会说话,见了面儿总是先夸一阵王月荣的儿子有本事,说什么同是大学毕业生,有的人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了,可是她的儿子不但落户到城里,而且还在城里买了房子。
这话王月荣爱听,儿子的确是她的骄傲。
⑥所以,她愿意把这个好消息和白文举分享,说不定白文举又会对她的儿子一阵猛夸呢。
此时的王月荣走得很急,脚步却努力迈得很轻,整个人就显得鬼鬼祟祟。
⑦去白文举家要经过李秀英的门口,走到李秀英门口,她的脚步更轻了,像过地雷阵那样小心翼翼,这件事儿她不想让李秀英知道,她烦李秀英。
这主要是因为李秀英嘴巴大,啥事都往外说,她的一张嘴就像个广播站,一天到晚地发信号,无非是张家长李家短什么的。
最让王月荣反感的是她竟给人说,自己的儿子留在城里不是自己的本事,是找了个城里媳妇的缘故,还说什么“倒插的杨柳不是柳,倒插门的女婿不是人”的怪论。
专题6: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人物主题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人物主题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掌握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人物主题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人物形象【真题导航】1.【2016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母亲何家槐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是的,阿南婶!”“我也想去。
”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
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
母亲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旁,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没有?”“自然看见了,阿南婶!”“象蛇一样的长吗?”“有点儿象。
”“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真的很奇怪。
”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我自己?”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然没有谁阻止。
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
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个世界。
不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
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刷,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不熟,就是烧焦了半锅。
“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
“是的,阿南婶!”“火车跑得很快吗?”“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说话了。
”“那末比航船还快?”“自然自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鉴赏之人物形象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人物(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3、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4、环境(自然、社会环境)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二、常考题型 ------ 人物类1.(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2018·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3.(2017·江苏高考)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
4.请简要概括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
5.概括×××段所描写的人物的形象特点。
6.×××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人物类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揣摩: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答题模板1.形象特点总分式: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分总式: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的总括。
第02课典型例题分析作品结构——情节的作用小说具体情节的作用(2017全国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
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
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
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
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
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
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
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
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
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专题22 小说阅读之人物主题(讲)目标明讲1.了解高考常见题型,准确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正确分析概括小说的主题。
2.掌握高考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概括小说主题类试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考点详讲◇考点一:鉴赏人物形象【真题回放】1.【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 ~16题。
会明沈从文①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
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
事情已十年了。
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
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②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
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三双草鞋、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
他算定这热闹快来了。
在开向前线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是他还唱歌。
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
③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
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地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近哨兵旁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
”“我好像听见枪声。
”“说鬼话。
”他身上也有点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
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糜烂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虫爬行。
为了那太难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
④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
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太高兴的事情。
人人都并不欢喜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
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
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
课时跟踪检测(二)小说理解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明白赵春亮楼很高,究竟有多少层,刚子没数完就有点头晕,索性不数了。
扑进眼帘的大理石墙砖像面镜子,刚子隐约看见自己衣衫不整、蓬头垢面,而擦肩而过的行人无不气定神闲、步履优雅。
他自己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拢了拢头发,拍打拍打衣服,再看对面的自己,还是觉得不协调。
顾不上那么多了,衣兜里的钞票被身体捂得潮热,有些躁动。
刚子推门进去,径直往里走。
“先生,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门口站着的美女微微躬身发问。
“问我吗?”被称为先生,刚子有点心虚。
美女笑得很含蓄,说:“是的,先生。
”简直受宠若惊了,刚子赶紧挤出一丝笑,说:“我给媳妇儿汇点钱。
我在工地干活,她在农村老家……”刚子还想多说几句,美女已经将一张薄薄的纸片儿交到刚子手中。
“先生,这是您的排号,请等叫号后,到7号窗口办理。
”美女再次躬身,并做出一个优雅的手势。
银行大厅里很暖和,与屋外的阴冷截然不同。
刚子环视四周,也没发现有空调。
也许是快下班了,大厅里的顾客并不多,各忙各的,安静有序。
在窗口前的椅子上坐下,刚子歪歪扭扭地将汇款单子填写好,又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把贴身衣兜里的钞票掏出来,一股脑儿从窗口塞了进去。
刚子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媳妇儿荷花拿到汇款单子眉开眼笑的模样,跟放电影一样清晰。
这娘们儿,莫非钞票比你男人还亲?刚子在心里嗔骂了一句,自己倒先笑了。
哒哒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高跟鞋叩击地面的声音,拽住了刚子的目光。
一个女人疾步来到旁边的6号窗口,鲜艳的披肩随着女人摇摆的身体前后挥动,带来一阵微弱的凉风,刚子敏感的鼻子里蓦然多了一股好闻的香气。
这女人有30岁吗?念头一闪,随即被刚子否定了。
不一定,城里的女人是看不出年龄的,木工老乔说过。
在城市的工地上扑腾了大半辈子的老乔,眼界高,见识广,吐口唾沫是个钉。
女人语速很快,说:“我的银行卡丢了,请帮我挂失。
”“请你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号,还有10元手续费。
有关高考小说人物形象类题型例析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文本中的常考题。
部分考题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先概括再分析。
设问方式1.(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2018·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3.(2017·江苏高考)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
4.请简要概括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
5.概括×××段所描写的人物的形象特点。
6.×××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解题思路四步欣赏人物,准确概括人物特点1.重视人物的身份特征。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特征包括人物的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形成。
在分析回答某一人物的形象时,须结合全文,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身份特征,进而可准确判断出该人物的行为依据。
2.揣摩人物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包括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尤其语言、行动的细节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3.分析人物的交互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
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情节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表现各自性格的有效途径。
所以理清人物之间的行为关系,分析他们的交互评价、情感态度等,有助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
4.注意区别“性格特点”与“形象特点”。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而“形象特点”除“性格特点”外,还应把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考虑进去。
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人物环境(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8届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15分)执着李冬要不是我家的下水道堵了,我绝不会认识老谢的。
那天,一位朋友把他叫到我家,是来疏通下水道的。
第一回见到他,觉得他太落魄了,虽说那时他是物业公司员工,看他那一身行头,简直就像个外地捡荒人或者收废品的。
上身穿着不黄不绿,黑不溜的褂子,袖口早就破了。
下身的大裤衩子也是皱皱巴巴,满是尘土。
脚上的凉鞋脏兮兮的,后跟也开了胶。
现如今,我们通州城里,还有这样贫困的人吗?我实在不敢相信。
看他干活,却很让我开了眼,对他刮目相看了。
且不说三五分钟,下水道就疏通了,还修好了我家的水管子,长时间没修好的灶具,冰箱的毛病,他也“三下五除二”顺手就修好了。
干杂活,他可真是个多面手。
我又对他赞美有加了!这以后,家里有什么活儿,叫他就来,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熟了,我才知道,他是很乐观的人。
好交朋友,好看书。
我还经常讲讲新闻,说些笑话。
我送他几本《运河》杂志,他特高兴:“太好了,我文化不高,就是喜欢看书”从这以后,家里有活儿就找他,我们就渐渐地成了好友。
无话不聊啦。
有一天,我听说他唯一的独女丢了,我就向他求证。
他竟然显出漫不经心的神色说:“那时,她刚上班,21岁,就要和一个外地小子结婚,,我和老伴不同意,她就和那小子跑了。
”他的语气平淡,好像此事与他无关。
我问:“你们没有联系啦?找找她呀!”他说:“我怎么找?公安局也用心找了几年,也没消息。
这可真是怪事。
都成年了,能出什么事呢?”老谢不以为然地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让她去吧,闺女早晚要嫁人,我们两口子,过得挺好就行啦!“老谢就是一个大松心的人,可他一旦认准的事,他也真跟老牛一样的犯拧。
一天.他很认真地跟我说:“黎老弟,求你个事?”听这口气,看来他遇见难事了。
就问:“你尽管说吧,我尽力帮忙。
”他说:“我在家里搞了一个像章展览室,求你找一位书法家,给我写个牌子,让更多人到我家来参观,”我听了,很奇怪地问:“什么像章?”他认真滴说“就是文革时期的最火的毛主席像章呀!我已经收藏5000多个了。
专题6: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人物主题
(时间:120分钟,分值:140分)
班级学号得分
1、(2017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第三次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花婆
原非
花婆一生嫁过三个男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泥水匠,一个长工。
三个男人婚后都不到两年,不是病亡就是祸死。
三次寡遇,无须别人多讲,她就知道自己命不好。
有了这般认识,她就断绝了一切温柔富贵的奢望,干脆拉根打狗棍,老老实实做起叫花子来。
不想这一讨饭,竟在洛河讨出了名堂。
花婆讨饭不做穷相,依旧像过去一样清爽端正。
夏天灰布单衣,冬天黑布棉衣,脚腕那儿常年扎着一副绑腿带,头发一丝不乱地网在发兜里。
竹篮碗筷也干干净净还用一方白布掖紧四角遮了。
也许是开始的不习惯反使她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她不喊叫,只朝敞着的大门前一站,静候着主人出来。
如碰上狗咬,她也仅抡着棍子在地上划拉着抵挡。
主人发现她,舍一块饼或一碗稀饭。
她伸了篮子或碗接过,点头一谢,躲到无人处,蹲下埋头吃了,然后来到正在车水的井台上洗碗。
如果吃饱了,就在井台上略坐一坐,随后无选择地随便走进谁家田里,帮着做些应时的活儿,如果觉得不足,便拿了新洗的碗筷,再去村里讨要。
花婆总是这么一副姿态,安分自爱。
日子一长,人们的意识里就淡漠了她作为叫花子的形象,只把她当作闲人对待。
洛河川多水田,人们四季都忙,亲朋间有什么要紧的口信儿,一时腾不出手来,这便想到了花婆,这就托她十里八里地去传递。
无例外地,隔个一天两天,对方就有了准确的回应。
进而,人们又大胆地让她捎些小东小西,这也毫无差错。
再后来,商人们为逃匪劫,竟把携带银钱的事也委托给她。
这样下来,花婆终日负载累累的,追着洛河上的帆影或伏牛山上的流云,西来复去。
一天清早,花婆为一商贩转送款子,在伏牛山脚下被两个土匪劫了。
她尾随着歹徒来到大山深处,走进一座寺院,见着了土匪头子张秀。
张秀外号旱螃蟹,水陆两路都有他设的卡子。
花婆向张秀讨款子。
张秀从大烟炕上爬起来,双脚点在鞋口里,盯着花婆说:“你上我这儿讨钱,你可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花婆说:“你是土匪头子,洛河没有人不知道。
可你立过规矩,不抢邮差不抢贫。
我是讨饭的。
”
张秀拨弄着手下交上来的100块银元:“你是叫花子,哪来这么多钱?还是硬货?”
花婆说:“我替人家送的。
”
张秀说:“那就不是你的。
”
花婆说:“可在我身上带着呢。
”
张秀一挥手:“别跟我啰嗦了,走吧。
“
“你叫我走就得把钱还我,”花婆迈着小脚上去撮银元,“要不我就没脸见人了。
”
张秀一拍桌子上的手枪:“你既然是叫花子,还什么脸不脸的,打出去!”
几条大汉一拥而上,架起花婆,凌空丢出山门。
花婆挣扎着站起,一句话不说径朝山崖走去。
可惜她力气不足,一跃没有跳到沟底,而是落在不深的一个石头上,只撞破了头。
土匪把花婆弄上来,撕了她的衣襟替她包扎。
张秀看着山门前摔碎的破碗片,抠了一会儿鼻孔说:“看不出,这婆子还这么重义!把那钱扔给她吧。
”
自此花婆出了名,钦差一般在洛河川通行无阻。
但她依然固守着一贯的叫花子形状,到哪儿只讨一口饭吃。
可是,花婆最后还是被人杀害了。
她死在一个十字路口,透胸流下一摊血来,棍子碗筷还在身边,只是没了竹篮。
人们报了官,县警察局却没来人。
花婆葬后个把月,有怀念者到坟上烧香,意外地发现坟前趴着一个男子。
那男子身下一片淤血,子弹是从两只眼睛射进的,而他僵硬的手下就压着两把手枪。
竹篮也回到花婆坟上,里边放着白花花200块银元。
张秀一伙也来人看了那男子,说不是他们的人。
人们于是猜测,那男子一定是外来的匪徒,还不知道花婆的善誉,及至知道了便深感羞愧,这就送还了劫物,自裁以谢罪。
不然,他不会灭了自己的眼睛。
地方上贴出告示,要那银元的失主前来认领。
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失主到来。
人们这就商议,想用那笔钱为花婆修座庙。
庙名都拟好了,就叫义丐庙。
这时,县警察局来人了,说要破案,就把那200块银元作为物证收了去。
学*
案子终究没破。
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仍旧是那种猜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迫于无奈,花婆做起了叫花子,但是她的内心仍然觉得这很丢脸,所以她“讨饭不做穷相,依旧像过去一样清爽端正”。
B.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了花婆乞讨方式,用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展示了花婆向张秀讨款子过程,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自此花婆出了名,钦差一般在洛河川通行无阻。
”这说明当地的土匪出于对花婆的害怕,怕她又拼死讨钱,就不再打扰花婆了。
D.人们对男子死因的猜测,以及到最后“案子终究没破。
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仍旧是那种猜测。
”说明人们对“善”和“义”的坚信。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D项对“善”的坚信不当。
(2)小说的主人公花婆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
【答案】①安分自爱。
三次寡遇,就断了富贵的奢望,老老实实做叫花子;做叫花子保持干净清爽,保持自尊。
(1分)②忠于人事。
无论为人传递口信,还是捎带小东小西,乃至银钱,从不失落。
(2分)③胆大刚烈。
银钱被劫,尾随匪徒找到匪徒巢穴,索要不成,跳崖殉义,最终要回被劫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