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新王牌 秋季周末同步提高补习班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王FC老师
- 格式:docx
- 大小:11.96 KB
- 文档页数:1
2014-2015学年高三物理春季班教学计划
王FC老师
一、考点追踪训练
1、运动总结: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周期运动(单摆、振动、波)
2、力平衡总结:共点力平衡、转轴平衡、电场力矩、磁场力矩
3、系统能量总结:
动能、机械能、电势能、引力势能、磁能、内能
4、气体的性质总结
5、电路、电场总结
6、磁场、电磁感应总结
7、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史:交流电、电磁波和光的本性、原子物理
二、方法提炼
1、临界和守恒问题
2、隔离法和整体法
3、理想化方法和物理模型
4、估测、估算法
5、科学的思维方法在高考物理解题中应用
6、实验数据、实验图像的分析法
三、考前最后冲刺、考前点拔
1、热点问题分析
2、考试技巧漫谈。
2024年高一物理上册教学计划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本学期我承担了高一年级三个班级的物理教学工作。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致力于通过不断的教学改进,实现最优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概述虽然外界普遍认为本届高一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们普遍能够跟上课程进度,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活跃的课堂气氛。
他们对于不懂的问题能够主动提问,并按时完成作业。
每个班级都存在一些行为习惯需要纠正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可能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正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二、教材与教辅概述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重点是完成鲁科版必修1教材的学习,该书涵盖了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关系的五大章节。
作为新教材,它体现了新课程的四大特点:基础性、现代性、选择性、可操作性。
教材强调从生活实践中学习物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以及物理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
必修1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包含了多个高考和会考的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设定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高一阶段打下坚实基础,为高二和高三的学习以及高考做好准备。
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应掌握基础知识,理解重点,接触历年高考题,提高解题能力。
我们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规范解题格式和步骤,并通过小测来加强记忆和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改进措施及注意事项1. 实施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
2. 加强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视课外活动,开展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研究探索的机会。
4.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研究计划1. 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提升科研水平。
2. 整理教案,进行教学反思,搜集和整理典型习题、例子和素材。
3. 定期与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探讨教学重难点,寻找更佳教学模式。
秋季开学高一物理教师教学计划一、关于教学计划的说明:本学期继续使用人教版《必修二》,共三章,分别为第一章《曲线运动》、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时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学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了解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2)了解研究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3)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4)能应用有关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发现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3)通过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4)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自然规律探究的艰辛和喜悦;(2)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3)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具有团队精神。
高一物理秋学期教学计划(精选5篇)高一物理秋学期教学计划篇1一、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共20周,实际安排授课时间17周,按每周3课时(未计入可安排的选修课一课时)计算,共51课时。
期中练习安排在第11周,期末练习安排在第21周。
建议各章的教学时数为:第一章力力的合成和分解 6课时第二章直线运动 9课时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6课时第四章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6课时期复习与练习第五章物体的平衡 4课时第六章圆周运动 6课时第七章万有引力 6课时第八章功动能定理 5课时学生实验 7课时期末复习与练习二、几点说明: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四章结束。
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
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
三、主要教研活动本年级教研活动的重点是对新大纲的学习和落实,特别是最近几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和刚开始在高中任教的教师更要加强研究。
全体的教材教法分析与介绍,一般每月一次,对新高一教师则准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备课、经验介绍、研究课等。
具体活动安排见每月的《进修活动日程安排表》。
高一物理秋学期教学计划篇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前一阶段的学习,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的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他们也不能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互作用力之间满足的关系。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6篇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篇1认真落实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观念,跟上课改发展的新要求。
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落实学案导学和分层教学,深化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反思,落实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落实三讲、三不讲的教学原则,使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手段落实到课堂实践中。
参照联合校整体高一教学进度计划,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内容是:期中考试前完成物理必修2,期末考试完成物理选修3-1第九章。
本学期我们将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扎扎实实备好每一节课,落实到每课有教案、学案、课件,为组内的课题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性研究,进入到课堂实践、反思提升做好一切准备。
2、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做实学案导学,精心设计学案中的每一环节,帮助高一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学案设计既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又要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实际情况,增设自我拓展栏目,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讨适合本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包括新授课、复习课以及试卷讲评课,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密切师生关系,做学生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
加强课后辅导答疑和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克服所教班级较多、学生较多等不利因素,加强教学效果的反馈调查,及时调整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正确认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向课堂管理要效率。
加强课堂的设计和组织,保证杜绝无案上课现象出现;课堂提问切中主题,讲求参与度,提高提问的思维含量,课堂小结做到简洁精练,课堂教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体现课堂教学内容有层次性,增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提高教学效率。
2015(暑期)新高三物理(21讲)-计划王FC老师第一章直线运动导学案1 描述直线运动的概念导学案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导学案3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导学案4 运动的图象导学案5 追及和相遇问题第二章力物体的平衡导学案1 力重力和弹力导学案2 摩擦力导学案3 力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4 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导学案5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导学案6 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导学案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2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导学案4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导学案6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3)―――连接体问题导学案7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临界与极值图象第四章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导学案1 曲线运动导学案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3 平抛物体的运动导学案4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导学案5 圆周运动的应用--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导学案6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五章机械能导学案1 功和功率导学案2 动能动能定理导学案3 机械能守恒定律导学案4 功能问题的综合应用第六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导学案1 机械振动导学案2 单摆导学案3 波的性质与波的图像导学案4 波的特有现象声波第七章磁场导学案1 磁场及其描述导学案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八章电磁感应导学案1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导学案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学案3 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的综合应用导学案4 电磁感应与力学规律的综合应用导学案5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2015(暑期)新高一物理(12讲)计划王FC老师第一篇机械运动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A、质点、位移和时间【知识点1】知道..质点【知识点2】知道..坐标系和物体位置的描述【知识点3】理解..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识点4】知道..矢量和标量B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知识点】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理解..速度和速率的区别,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C 快慢的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识点】理解..瞬时速度..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平均速度,理解E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知识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F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知识点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G 学习包———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实验四、学习包——利用DIS位移传感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见《实验篇》【知识点】理解..重力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知道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A. 生活中常见的力【知识点1】理解..力的概念【知识点2】理解..重力【知识点3】知道形变,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力的方向【知识点4】理解静...摩擦力,理解滑动摩擦力【知识点5】(补充)知道..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B.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点1】会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知识点2】知道..共点力的概念【知识点3】理解..力的合成;..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等效替代关系;理解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合力C.力的分解【知识点1】理解..力的分解,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分力。
D.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知识点1】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平衡状态,理解会解..受力情况简单的平衡问题。
【知识点2】理解..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稳度概念:理解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A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点1】理解..伽利略的斜面理想实验【知识点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3】理解..惯性B 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2】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C 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D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知识点1】理解..物理量的单位和国际单位制【知识点2】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答的主要问题E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知识点3】掌握..用牛顿定律分析超重、失重现象第四章周期运动A、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1】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知识点2】理解..质点作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条件B-1、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知识点】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线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B-2、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知识点】理解..向心加速度【知识点】理解..向心力C-1、机械振动【知识点1】知道..机械振动【知识点2】知道..简谐振动C-2、振动的描述※【知识点1】知道..振动的周期和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振动的振幅;理解【知识点2】知道..简谐振动的位移-时间图象C-3、单摆※【知识点4】知道..单摆振动规律..单摆作简谐振动的条件;理解C-4、共振现象※【知识点2】知道..阻尼振动、无阻尼振动【知识点3】知道..固有振动与固有频率【知识点4】知道..受迫振动、共振D、机械波的产生【知识点】知道..纵波。
高一物理上期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
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
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
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
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于高二年级来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
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
特别是八班和十班,做作业总是很认真负责的,但是九班就会比较马虎一点,我会在他们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及时加以纠正。
但每个班总存在几个比较调皮的,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开小差,趴在桌上的,特别是晚上喜欢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正朝着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方向努力,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比如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
我相信经过纠正,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二、教材与教辅分析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教科版必修1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研究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共五大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与运动)。
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性、体现现代性、反映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高一物理春季教学计划
王FC老师
1、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
2、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3、简谐振动及其图像
4、单摆、等效单摆以及时钟问题
5、机械波的形成以及图像
6、机械波的特征——干涉、衍射
7、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
8、机械功、机械功率
9、流体功率以及图像、两种机动车启动问题
10、系统动能定理以及拓展应用
11、系统机械能守恒以及拓展应用
12、平抛运动拓展应用
13、运动的合成分解综合应用
14、分子动理论、气体状态参量:压强、体积、温度
15、气体实验定律应用:等温、等压、等体变化
16、理想气体方程(克拉伯珑方程)应用:充放气问题等
17、力矩平衡
18、期末综合复习。
高一 第3讲 能和功(一)【知识点1】理解..功的概念 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便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功的一般公式:cos Fs W θ 式中F 表示恒力的大小, s 表示位移的大小,θ表示力F 与位移s 之间的夹角。
F 可理解为一个力,对应的W 表示该力做的功;F 也可理解为合外力,则对应W 表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 ) 1J=1N ﹒m正功和负功:当0≤θ<90°,cos θ>0, W=Fs cos θ>0,外力F 对物体做正功。
当θ=90°,cos θ=0, W=Fs cos θ=0 ,外力F 对物体不做功。
当90°<θ≤180°,cos θ<0, W =Fs cos θ< 0 ,外力F 对物体做负功。
功是标量。
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正功表示动力作的功,负功表示阻力作的功。
【知识点2】知道..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处于不同运动形式的物体具有不同形式的能。
能量的转化要通过做功来实现,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巩固练习]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 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20m ,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J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J 。
弹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_J 。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_J 。
3. 如图1-5-1中,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沿图示路径运动并通过一段距离s ,图中所给的θ角为已知,则力 F 对物体做的功W 分别为:(c)W =________。
图1-5-1 (a )4. 起重机将质量为m 的木箱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降了h 高度,则木箱克服钢索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
高一物理秋季教学大纲
王FC老师
1、机械运动及运动图像.
2、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
3、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一)比例法和图像法
4、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二)逆向思维追及问题
5、形变和弹力基础练习及胡克定律应用
6、三种性质的力综合
7、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
8、共点力的平衡基础
9、多物体平衡、整体隔离法
10、有固定转轴物体平衡(力矩平衡)
11、牛顿第一定律基础
12、作用力反作用力、反冲运动
1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基础
1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一)已知运动求力
1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二)已知力求运动
16、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17、超重和失重专题
19、圆周运动的快慢
19、离心现象、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