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高层论坛校内教师座位图
- 格式:xls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智慧城市与信息安全》培训第1002期座位表培训开始时间:2016年5月6日(周五)上午8:30
培训地点:师大福清分校向高园综合楼二层报告厅一
培训考试时间:2016年5月19日下午14:30-16:30
考试地点:师大福清分校向高园综合楼二层报告厅一
2、请每位参加培训的学员准时参加并记住自己的学号和座位号(试卷需填写);
3、上课时请对号入坐,以座位空缺为考勤依据,坐错位置按缺勤记;
4、上课时请遵守课堂纪律,不在教室内抽烟、接打电话;
5、自驾来校上课的学员按现场工作人员安排的序停放车辆;
6、各单位指定一位负责人提前到上课教室领取教材。
会场座位安排示意图1.校领导:第一排中间区、右半区。
2.工作人员:第一排左半区;第九排中间区左数4个座位。
3.党政机关代表团:第二排;第三排左半区左数7个座位。
4.离退休代表团:第三排左半区右数2个座位;第三排中间区、右半区。
5.农学院、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实验实习基地代表团:第四排左半区、中间区;第四排右半区左数3个座位;6.工程学院、水利与建筑学院代表团:第四排右半区右数7个座位;第五排左半区左数5个座位。
7.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学院代表团:第五排左半区右数6个座位;第五排中间区左数5个座位。
8.经济管理学院、成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代表团:第五排中间区右数8个座位;第五排右半区左数10个座位。
9.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学院、乳品中心、大豆中心代表团:第五排右半区右数1个座位;第六排左半区;第六排中间区左数4个座位。
10.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代表团:第六排中间区右数10个座位;第六排右半区左数8个座位。
11.理学院、体育部代表团:第六排右半区右数4个座位;第七排左半区左数9个座位。
12.继续教育中心、图书馆、国际文化教育学院代表团:第七排左半区右数4个座位;第七排中间区左数13个座位。
13.总务部代表团第七排中间区右数2个座位;第七排右半区;第八排右半区。
14.非校五届四次教代会正式代表参加竞聘人员第八排左半区、中间区;第九排左半区。
15.群众:第九排中间区右数13个座位和右半区;第十~十二排。
相关说明:〔1〕校五届四次教代会正式代表请按坐椅靠背正面名签就座,各代表团部座位顺序从左至右、从前往后依次为团长、副团长、联络员、其他代表,其他代表按姓氏笔画排序依次顺延。
〔2〕非校五届四次教代会正式代表参加竞聘人员请坐在竞聘人员区。
4月2日上午座位安排:上午参加竞聘人员在竞聘人员区就座,下午参加竞聘人员在群众席就座;4月2日下午座位安排:下午参加竞聘人员在竞聘人员区就座。
党政机关副处级干部演讲顺序〔4月2日上午8:00-12:00〕说明:表中用黑体字和划线标注的参加过正处级竞聘的同志,根据本人意愿,在本次副处级竞聘中不参加竞聘〔供职〕演讲。
2013年F1中国大奖赛赛程及座位图详解一、赛事信息赛事全称:2013年F1中国大奖赛比赛时间:2013年04月12日至14日(FIA已经审批通过2013F1赛程)比赛地点:上海奥迪国际赛车场(上海国际赛车场奥迪冠名)比赛票价:80元(4月12日练习赛)三天套票:380元(草地票)/780元(B5-B8看台)/1080(B1-B4)/1180(副看台H&K)/1980(A看台下层)/2180(A看台上层)/3280元(A看台铂金区)官方票务代理:买票网7X24 小时咨询热线:400—6206006二、2013年F1赛程表三、票务信息1、门票标注日期:4.13-4.14(持套票观众可以免费观看周五练习赛)2、比赛票价:周五体验票:80元儿童免票:每名成人观众可携带一名身高不满1.2米的儿童免费入场,儿童不能占座。
2013年F1中国大奖赛门票已经开始预售了,请咨询相关售票网站(买票网)。
3、座位图详解:(PS 点击放大查看详情)四、赛事简介F1是FORMULAONE的缩写,即一级方程式;1的解释有很多,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
事实上,数学上的方程式并无“精确”的意思。
正解:Formula在数学领域意为方程式,这也是翻译错误的原因。
而在F1中,本意为“规格”,即统一规格的赛车,因级别最高,固称F1。
F1,中文称为“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英文Formula One Grand Prix的简称。
目前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
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英文拼写为Formula One,简称为F1。
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
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年收视率高达600亿人次。
我们今天欣赏的F1比赛可以说是高科技、团队精神、车手智慧与勇气的集合体。
现在F1是赛车中的顶级赛事,全年的统筹安排,每站比赛的赛事组织,车队工作,电视转播等各个方面都井井有条,可以说现在的F1世界已经非常健全。
学轨道交通掌握控制技术本刊记者/谭兰兰技术交流会2013年5月28日19:00,由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团委、教务处、学生处主办,计算机与通信工程承办的第三届轨道交通控制技术论坛之技术交流会隆重举行。
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是: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团委副书记张江泉、督导组老师高四维、马自敦,教务处老师吕彪,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张强峰,系副主任张瑾,铁道信号教研室主任魏艳,上海田之金公司经理邹雷滨。
此外邬芝权、陈凤梅、曾义祥、李成忠、刘全、陈林秀、胡桂珍、李华、黄菊等老师作为评委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以现代轨道交通控制技术交流为主线,以现代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为契机,以高素质应用型轨道交通控制人才为培养目标,此次论坛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学术交流的殿堂。
第一分会场在6105。
魏艳老师作为特邀嘉宾为我们带来第一个报告。
世界是从哪里来的,它又将往哪去呢?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暗藏着无穷奥秘,魏老师从中引出“复杂系统”的概念,从而进入了“中国铁路信号复杂系统研究与应用”的简介。
中国铁路路线里程处于世界第三,虽然建设接近于饱和状态,但是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是需要人才。
魏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列车运行调整的优化、仿真和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
她希望有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中国铁路信号复杂系统的研究领域,能够将复杂向简单发展。
魏老师的精彩演讲后,同学们也跃跃欲试。
李群带领大家进入法国高速铁路之旅,运用娴熟的法语介绍了法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和各式各样的运营列车。
之后,张代胜和张传东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总结,将城轨与国铁信号系统进行比较。
经过三次的演讲报告,纯粹理论知识地摄入,同学们难免觉得有些疲倦,于是进行了互动,进入铁路常识我知道的有奖问答环节。
同学们在脑海中迅速搜寻答案,纷纷举起手,顿时教室的气氛热闹起来,褪去了一般讲座的枯燥无味。
然后,蒋胜强和刘平通过毕业设计的灵感,结合挪威铁路专家的建议,讲述了欧盟与中国铁路信号系统工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2024北京西城初三二模语文2024.5一、基础•运用(共14分)校报将对学校近期开展的活动进行专题报道。
请你以校新闻社记者的身份,整理,修订,编辑专栏稿件。
专栏一:新闻快递有同学投稿了一则消息,你对新闻稿进行审查和编辑。
1.你为这则消息补写标题,并抄写在方格内。
(不超过12个字)(2分)2.你对消息中带拼音的字形与加点字的字音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形容的是“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所以写作“换然一新”。
B.因为形容的是“有条理有秩序的样子”,所以写作“井然有序”。
C因为表示“参加”的意思,所以“参与”中的“与”读作“yù”。
D.因为表示“升高”的意思,所以“高涨”中的“涨”读作“zhǎng”。
3.你修改完善文段,认为在横线处应当填入的成语是(2分)A.①水深火热②各司其职B.①水深火热②各行其是C.①热火朝天②各司其职D.①热火朝天②各行其是专栏二:人物专访同学采访了学校劳动老师。
你对采访记录进行整理和完善。
A.①劳动周活动的目的是什么②劳动周将开展哪些活动B.①劳动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②劳动周课程有哪些特点C.①劳动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②劳动周将开展哪些活动D.①劳动周活动的目的是什么②劳动周课程有哪些特点5.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逗号【乙】逗号B.【甲】逗号【乙】问号C. 【甲】分号【乙】问号D.【甲】分号【乙】逗号专栏三:招募倡议根据计划,学校将安排周末去社区做志愿服务,校团委要发布招募启事,你负责校对工作。
6.你发现画线句表达欠妥,作出修改。
(2分)7.校团委发起倡议,鼓励同学们积极承担家庭劳动,根据下面的家务清单,你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
(共4分)8.名著复习课上,同学们在讨论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
书中提到,诗的源头是歌谣,其节奏主要靠重叠或复沓,同学们想到了《诗经》中的句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表格(2011)版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课题组二○一一年二月目录表Ⅰ学校基本情况 (1)表Ⅱ校训、办学思想 (2)表Ⅲ院系情况 (3)表Ⅳ学科专业情况 (3)表Ⅴ学校面积 (3)表Ⅵ学校发展规划 (4)表Ⅶ校友会与社会合作 (4)表1-1 校领导基本信息 (5)表1-2 教师队伍概况 (6)表1-3 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 (7)表1-4-1 高层次人才 (8)表1-4-2 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 (8)表1-5 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情况 (9)表1-6 院(系)教师培训进修、交流情况 (10)表1-7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11)表1-8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12)表2-1 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 (13)表2-2 院(系)教学安排 (14)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3 体育项目 (14)表2-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4)表2-5 国家级教学基地 (15)表2-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5)表2-7 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中心) (15)表2-8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5)表2-9-1 教材情况——编写教材概况 (16)表2-9-2 教材情况——使用教材概况 (16)表2-10-1 教学管理制度 (17)表2-10-2 教学管理文件目录 (17)表2-11 本科教学信息化 (18)表2-1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8)表2-13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科室) (19)表2-14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 (19)表2-15 院(系)教学管理人员 (19)表2-16 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成果 (19)表2-17 教学质量监控人员 (20)表2-18 评教统计表 (20)表2-19 本科课程情况表 (20)表2-20 各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学缘情况 (21)表2-21 教学事故 (22)表2-22-1 教师所获荣誉概况 (22)表2-22-2 院(系)教师个人所获荣誉 (23)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2-3 院(系)教学团队 (23)表2-23-1 课程建设 (24)表2-23-2 课程情况 (24)表2-23-3 精品课程 (24)表2-24 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25)表2-25 院系毕业综合训练指导教师情况 (25)表2-26-1 教学改革概况 (25)表2-26-2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25)表2-26-3 教学成果奖 (26)表2-27 本科生教学效果 (27)表2-28-1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竞赛获奖情况 (28)表2-28-2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 (28)表2-28-3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 (28)表2-28-4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 (28)表2-28-5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 (29)表2-28-6 院(系)教学效果——专利情况 (29)表2-28-7 院(系)教学效果——参加国际会议 (29)表2-29 学生交流情况 (29)表3-1 教学经费概况 (30)表3-2 学校教育经费支出 (30)表3-3 教育事业收入 (30)表3-4 当年捐赠情况 (31)表3-5 院(系)教育经费支出 (31)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4-1 固定资产情况 (32)表4-2 分院(系)教学科研仪器值 (32)表5-1 教学行政用房及教学设备 (33)表5-2 校内实习、实训场所 (33)表5-3 图书、期刊 (33)表5-4 校园网建设情况 (34)表5-5 生活用房(学生食堂、澡堂、宿舍) (34)表6-1 教风学风概况 (35)表6-2-1 学生管理组织机构(科室) (36)表6-2-2 校级学生管理人员 (36)表6-2-3 院(系)及相关单位思政教师信息表 (36)表6-3 就业管理人员 (36)表6-4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37)表6-5 普通本科分专业学生数 (38)表6-6 近一届本科生招生类别情况 (38)表6-7 国外及港澳台学生情况 (38)表6-8 近一届本科生录取标准及人数 (39)表6-9 各专业报到情况 (39)表6-10 本科生奖贷补 (39)表6-11-1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40)表6-11-2 院(系)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40)表7-1 学生社团 (41)表7-2 课外活动、讲座 (41)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7-3 素质教育基地、职业资质培训等情况 (41)表8-1-1 科研机构概况 (42)表8-1-2 科研机构列表 (42)表8-2 教师科研情况 (43)表9-1 学科建设概况 (44)表9-2 博士后流动站 (44)表9-3 博士点、硕士点 (44)表9-4 重点学科 (44)特殊情况说明 (45)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Ⅰ学校基本情况1.学校名称(章)2.学校英文名称3.学校行政辖区名称代码续4.邮政编码7.校园网域名10.填报负责人11.校长(签章)5.学校办公电话-8.学校主页网址姓名电子信箱6.学校办公传真号码-9. 学校办公电子信箱续12.办学类型13.学校性质类别14.学校举办者普通高等学校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本科院校:大学学院□□□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省部共建非地方政府民办15.学校层次16.招生批次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一般院校新建院校□□□□□第一批次招生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B第三批次招生A第三批次招生B□□□□□V10.8.2 2010年09月09日续17.学校升本情况学校升本时间升本前校名续18.学校地址编号校区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表Ⅱ校训、办学思想1.校训2.学校发展定位3.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4.教育教学思想5.多媒体反映链接地址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Ⅲ院系所情况编号院系表Ⅳ学科专业情况编号院系专业专业结构与布局文件上传表Ⅴ学校面积单位:(平方米)1.占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其中:绿化用地面积总计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其中:a.独立使用-b.共同使用-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Ⅵ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规划文件上传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文件上传校园建设规划文件上传表Ⅶ校友会与社会合作1.校友会(个)2.签订合作协议的机构(个)总数其中机构总数其中境内境外学术机构企业地方政府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1 校领导基本信息校领导基本信息编号姓名职务出生年月性别专业技术职务学历校内分管工作专业学习和工作简历(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2 教师队伍概况单位:人类别教师数量总计其中:女性双师型具有行业背景具有工程背景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学校教师库链接链接地址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3 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单位:人类别教师数量总计其中:女性来源企业行业部门高校其他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外聘教师库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4-1 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编号姓名类型研究方向获得年份个人简介链接备注表1-4-2 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编号研究方向负责人类型获得年份简介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5 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情况院(系)名称:单位:人数量总计其中:女性双师型具有行业背景具有工程背景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6 院(系)教师培训进修、交流情况院(系)名称:1.教师培训进修2.交流教师(3个月及以上)(人次)境内(人次)境外(人次)到行业培训(人)攻读学位(人)教师培训情况说明来访出访国际交流教师名单及内容总数其中:3个月以总数其中:境内境外境内境外博士硕士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7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单位:人教师数量总计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8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单位:人院(系)名称:教师数量总计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 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院(系)名称:专业名称:1.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支撑学科名称3.优势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重点建设专业)4.专业设置时间 5.是否新办专业级别类型起始时间文件上传是□否□续6. 培养方案上传文件7.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文本框续8.专业培养计划学时与学分学时数(学时)学分数(分)总数其中总数其中课内教学实验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内教学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续9.各专业带头人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学缘参加教学工作时间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 院(系)教学安排编号院(系)名称教学安排课表链接表2-3 体育项目1.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编号名称续2.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项目编号名称续3.国家运动训练专业编号名称表2-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编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名称级别设立年份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5 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级教学基地编号名称级别设立年份表2-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编号名称级别设立年份表2-7 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中心)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编号名称面向专业年度承担的实验教学人时数(人时)开放情况文件上传表2-8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编号名称地址面向专业每次可接纳学生数(个)V10.8.2 2010年09月09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9-1 教材情况——编写教材概况单位(册)编写情况 总数 其中国家级 省部级 规划教材 获奖教材近三年学校主编出版教材一览表文件上传表2-9-2 教材情况——使用教材概况1.使用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情况(册)2.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省部级以上(含)规划教材、指定教材、重点推荐、精品教材等优质教材的比例(%)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获奖教材规划教材获奖教材表2-10-1 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修订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制定(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有□无□文件上传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有□无□文件上传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新教师培训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教学事故认定办法有□无□文件上传学生学籍管理细则有□无□文件上传学生学业指导手册有□无□文件上传学生违纪处理细则有□无□文件上传表2-10-2 教学管理文件目录教学管理文件校级文件上传链接地址院(系)名称院(系)1 文件上传院(系)2 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1 本科教学信息化本科教学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有□无□链接地址网络教学平台有□无□链接地址表2-1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有□无□文件上传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教学督导机构和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学生评教制度有□无□文件上传评教结果数据库地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实习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毕业综合训练环节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院(系)或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学校年度教学工作分析报告有□无□文件上传学校开展教学自我评价及质量改进机制有□无□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3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科室)机构名称编号部处下设科室表2-14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单位:人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5 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6 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成果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教学管理人员成果培训计划培训实施情况教学成果奖(项)教学论文(篇)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成果一览表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7 教学质量监控人员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8 评教统计表分类按课堂分数统计评教类型结果分析优(90分以上)良好(90-75分)中(75-60分)差(60分以下)理论课文件上传实践教学表2-19 本科课程情况表1.本科课程总门次(门次)2.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总人数(人)其中由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门次)由副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门次)符合岗位资格(人)教授(人)副教授(人)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0 各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学缘情况单位:人院(系)名称:专业名称数量总计其中:女性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1 教学事故单位:次年度教学事故总数其中严重教学事故一般教学事故表2-22-1 教师所获荣誉概况1.教学名师(个)2.教学团队(个)3.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累计数(个)4.教学成果奖(项)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国家级省部级续5.学生思政队伍工作成果奖(项)6.研究与创作(校级及以上文化体育创作、演出、比赛活动)获奖(项)7.其他奖励(项)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文件上传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2-2 院(系)教师个人所获荣誉院(系):______________编号姓名所在单位类别获奖级别授予单位获奖年份个人简介链接备注表2-22-3 院(系)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编号团队名称负责人主要成员级别获得年份团队简介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3-1 课程建设1.学校促进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文件上传2.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文件上传3.学校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文件上传4.学校教材建设规划文件上传5.学校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文件上传表2-23-2 课程情况1.课程门数(门)2.课程门次(门次)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小班授课网上教学多媒体教学续3. 精品(优秀)课程(群)建设情况(项)4.双语课程(门)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总数其中:国家双语教学示范双语教学课程名单文件上传表2-23-3 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编号名称级别负责人获准时间备注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4 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1.实验情况2.毕业综合训练课题(个)有实验的课程(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门)实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门)总数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数表2-25 院系毕业综合训练指导教师情况院系名称指导毕业综合训练教师数量专任教师外聘教师表2-26-1 教学改革概况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含“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文件上传2.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论著文件上传3.其他教学改革成果一览表文件上传4.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文本框表2-26-2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持人级别立项时间验收时间经费(万元)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6-3 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编号奖励名称主持人级别获奖时间授予单位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7 本科生教学效果1.学校组织、激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的有关规定文件上传2.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情况文本框3.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立项一览表文件上传4.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情况一览表文件上传5.学生发表论文、作品情况一览表文件上传续6.学科竞赛获奖(项)7.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项)8.国家级或国际级文艺、体育竞赛获奖(项)总数其中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续9.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篇)10.学生发表作品数(篇、册)11.学生获准专利数(项)12.获取专业资格证书人数(人)13.英语等级考试14.体质合格率(%)15.参加国际会议(人次)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续16.国家级或省部级社会实践获奖(项)国家级省部级团队个人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8-1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竞赛获奖情况院(系)名称: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编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号表2-28-2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院(系)名称: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编号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3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院(系)名称: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编号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或名次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4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院(系)名称: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编号团队名称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8-5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院(系)名称: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编号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6 院(系)教学效果——专利情况院(系)名称:专利情况编号专利名称类别专利号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7 院(系)教学效果——参加国际会议院(系)名称:参加国际会议编号参会学生姓名会议名称发表论文题目地点指导教师举办年份表2-29 学生交流情况交流学生数(个)总数其中本校到境外本校到境内境内到本校境外到本校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3-1 教学经费概况1.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万元)2.教学经费预算总额(万元)3.学校年度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万元)4.学校年度教学经费分配办法文件上传5.学校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文件上传表3-2 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教学改革支出课程建设支出专业建设支出教材建设支出实践教学支出学生活动经费支出总数其中:校外表3-3 教育事业收入1. 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学费收入(万元)3.社会捐赠收入(万元)4.其他教育事业收入(万元)国家(万元)地方(万元)本科生各类研究生高职高专网络与继续教育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3-4 当年捐赠情况编号捐赠机构或人员名称类别捐赠金额(万元)捐赠金额总计(万元)自动生成注:填写额度在1万元以上的捐赠;数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四、座椅各部分尺寸数据的设计目录一、概述...................................................................... ......................................................1、1 座椅设计背景 ..................................................................... ................................2 座椅设计意义和目的 ..................................................................... ..................... 1、二、设计方案...................................................................... ............................................... 三、座椅设计的原理 ..................................................................... .....................................3.1 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座椅基本尺寸的设计原理分析 ..................................................................... ...........3.2.1 人体坐姿相关分析 ..................................................................... ..................3.2.2人体尺寸数据获取...................................................................... .................. 四、座椅各部分尺寸数据的设计...................................................................... ...................4.1调查结果分析 ..................................................................... ...................................4.2座椅尺寸设计 ..................................................................... ...................................4.2.1座高的设计 ..................................................................... .............................4.2.2座宽的设计 ..................................................................... .............................4.2.3座深的设计 ..................................................................... .............................4.2.4靠背角度的设计 ..................................................................... ......................4.2.5 椅垫厚度的设计 ..................................................................... .....................4.2.6 靠背的高度设计 ..................................................................... .....................4.2.7座面倾角的设计 ..................................................................... ......................4.2.8 座椅各部分尺寸设计汇总 ..................................................................... .......五、座椅创新性设计 ..................................................................... ...................................5.1座椅靠垫、坐垫材料设计 ..................................................................... ..................5.2 茶桌的改进设计 ..................................................................... ...............................5.3 靠背的改进设计 ..................................................................... ............................... 六、设计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附件1:调查问卷原样...................................................................... ........................................附件2:座椅效果图...................................................................... ............................................附件3:车厢座椅布局图...................................................................... ....................................附件4:座椅三视图...................................................................... ............................................附件5:座椅模型图...................................................................... ............................................一、概述1、1 座椅设计背景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人流量最大的国家,每天都有数以百万的人群通过火车进行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