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91、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随即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19日占领沈阳全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9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完全沦陷,变成日本殖民地。
93、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以长春为“都城”,扶持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任“执政”。
9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全国各界同胞的抗日怒潮,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了抗日义勇军。
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95、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和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的一连串事件,称为“华北事变”)。
96、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历史上称为“西安事变”。
97、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派周恩来、叶剑英前去参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谈判(注意书上84页照片)。
98、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99、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卢沟桥东宛平县城搜查,并于次日凌晨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炮轰卢沟桥,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注意书上87页图片)。
100、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日寇占领南京后,开展灭绝人性的杀人“竞赛”,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我国同胞被杀害的达30多万人,其中有19万人被集体屠杀,最大的一处集体屠杀地点在下关草鞋峡。
日寇的法西斯暴行令人发指(记住书上90页的几幅照片)。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中共七大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9-18 1936-12-12 1937-7-7 全面抗日战争 1945-4 1945-8-15【单元知识网络】开始标志: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时间:1931年—1937年中华民族开始标志:七七事变的抵抗全面抗战时间:1937年—1945年中华民族的重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提出: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正式建立: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单元小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时间行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体会:1.中国军民在强敌面前,不怕牺牲、顽强抗战的爱国精神;2.认识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才是民族唯一的出路,国共团结抗日,形成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中日关系1.中日关系:现在中日两国,以和为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2.中日如何妥善处理两国关系:(1)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2)日本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后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事,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3.中日青少年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持的态度:(1)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相互尊重和理解(3)以开放的胸怀相互借鉴和交融。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1.在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你知道这首歌曲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吗?A.北伐战争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A.英国侵略者B.日本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D.泛指一切侵略者3.“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借口出兵沈阳。
”这段文字描绘的是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一二八事变D.九一八事变4.现在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会响起长长的凄厉的警报声,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
哪个国家在这一天曾制造了侵略中国的事件?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5.《松花江上》是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歌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1930年B.1931年C.1932年D.1937年6.“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就侵占了我国A.北平、天津B.新疆C.辽宁、吉林、黑龙江D.台湾7.今天西安临潼华清池有一个“兵谏亭”,在这里曾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A.一二九运动B.西安事变C.柳条湖事件D.卢沟桥事变8.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A.张学良、杨虎城B.张学良、叶挺C.叶挺、贺龙D.张自忠、蒋介石9.蒋介石屠杀过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却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
中共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是A.对蒋介石宽容些 B.改善国共双方的对立关系C.粉碎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D.为了全民族的利益,共同抗日10.“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第一部分: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1.时间:2.地点:3.日军借口:4.结果:5.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6.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罪魁祸首是谁?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跟踪检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A.南昌起义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2.每年的9月18日晚,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A.火烧圆明园B.九一八事变C.割占香港岛D.南京大屠杀3.“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B.上海C.北平D.沈阳4.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们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曾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歌词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5.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将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诗中的“山河”主要是指()A.东北三省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华东地区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请回答: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导致中国军队“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的罪魁祸首是谁?上述事件后,中国的哪一地区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部分:西安事迹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张?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②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③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西安事变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①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1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掌握)2、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就沦陷了。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3、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派出到西安调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5、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所以日军悍然进攻卢沟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中国守军奋起反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了。
(佟麟阁、赵登禹为国捐躯)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战取胜的关键,即全民族抗战)3、1937年12月,对南京人民进行了长达的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4、影响: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危机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第16课:血肉筑长城1、平型关大捷: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时期的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29年开始的经
月日夜,日军炸毁沈
,占。
不到半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
东北军,组
成;
中国共产党派
等在东北组
织游击队,中国人
民的
抗战开始了。
经过:年月日晚日军进军
七七事变开始,又称。
影响: 从此爆发。
国共正式合作:七七事变后,正式建立 。
工农红军改编为 和新四军。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中国首都 ,国民政府迁都 ,
作为战时陪都。
日军开始大屠杀,屠杀我军民达 以上。
中日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张、杨两位将军接受;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不接受。
过: 年 月 日,
和 ,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要求“ 、 ”。
该事变又称“ ”。
结果:中共派 到西安调停,中共从
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蒋介
石
被
迫
接
受
“ 、 ”的主张,
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和
平解决。
意义:从此结束,初步形成。
台儿庄战役:年,指挥,在
山东台儿庄,取得抗战以来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大胜
利。
中共领
导、,到敌人
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建立。
百团大战:年8月开始,指挥,组织一百个多个团,在地区,向日军
发动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
是,
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
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中共七大:抗战胜利前夕,年,在
召开,在大会上毛泽东上作了
《》的报告,制定
了,通过了把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
会的意
义
:。
抗战的胜利 : 年 月 日,日本
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
利, 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胜
利
的
意
义
:。
抗
战
胜
利
的
原
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