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并对红葡萄酒生产中的增香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目前葡萄酒生产工艺存在着酒在橡木桶增香时间短的问题。
橡木桶的香气主要来自橡木中的芳香成分甲基辛内酯和丁香酚,通过在葡萄酒储存过程中加橡木片或橡木香精的方式即可解决葡萄酒增香时间短的问题。
关键词: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橡木片;甲基辛内酯;丁香酚目录引言 (3)1 葡萄酒的种类 (3)2 葡萄酒生产原料及辅料 (3)3 红葡萄酒的酿制 (4)3.1生产红葡萄酒的工艺流程 (5)3.2红葡萄酒的主发酵 (5)3.3红葡萄酒的后发酵 (6)3.4红葡萄原酒的贮藏 (7)3.5红葡萄酒的澄清与过滤 (7)4红葡萄酒的稳定性处理 (7)5葡萄酒的罐装与储存 (7)6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增香问题及工艺改进 (8)6.1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增香问题 (8)6.2工艺改进 (8)6.2.1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橡胶片 (8)6.2.2提取橡木中的芳香成分加入酒中 (8)7小结 (9)参考文献 (10)谢辞 (11)引言20世纪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不仅酿造的过程更能精确控制,而且发展出各种新式的酿造方法。
目前全世界葡萄酒产量在1950—1980年30年增长了35%,而消费量增长了33%。
1980—1985年间平均年产量达到最大之后,呈下降趋势。
1998年后世界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也略有增加。
经济极具潜力的亚太地区葡萄酒消费水平还很低,将成为未来世界葡萄酒消费的热点地区。
1葡萄酒的种类根据我国最新的国家标准,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v/v)的各类葡萄酒。
葡萄酒按酒的色泽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三大类。
根据葡萄酒的含糖量,又可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按照国家标准,各种葡萄酒的含糖量如下所述:干葡萄酒,含糖(以葡萄糖计)小于或等于4.0 g/L;半干葡萄酒,含糖在4.1~12.0 g/L;半甜葡萄酒,含糖在12.1~50.1 g/L;甜葡萄酒,含糖等于或大于50.1 g/L。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XX经济管理学院 201X级会计学专业12班学号: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摘要: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
”杯酒人生,酒已经涉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
品味红酒如同品味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尝试了才会明白红酒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情调,还有高贵、浪漫和健康。
葡萄酒发展至今,品种繁多,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西式食品鉴赏—葡萄酒,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葡萄酒,知道葡萄酒所蕴含怎么样的文化,如何看葡萄酒的品质和鉴赏葡萄酒优劣呢?关键字:葡萄酒,酒文化,酒品质,酒鉴赏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种类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葡萄酒历史传说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
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
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功效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
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
葡萄酒的⽂化论⽂葡萄酒的⽂化论⽂ 葡萄酒是西⽅的重要酒精饮品,下⾯就是⼩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葡萄酒的⽂化论⽂的相关⽂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伙伴哦! 葡萄酒的⽂化论⽂1 法国被认为是顶级葡萄酒的代表国,法国⼈的浪漫⽓息和得天独厚的多样化⽓候和⼟壤,以及2000多年的悠久酿酒⼯艺、严格的法定产区(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法规,使得法国能够提供风格各异的上好葡萄酒。
值得⼀提的是,⽆论法国的酿酒技术,还是法定产区(Bordeux Nice Dijon……)管理法规,都早已被世界其他葡萄酒⽣产国接受与仿效,并成为范本。
在法国,酒不仅仅是⼀种饮品,它已融⼊了法国⽼百姓的⽣活和⽂化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了。
早在罗马时期开始酿制葡萄酒了,得天独厚的⾃然条件,使⼀些稀有的葡萄品种呢,只有在法国才能⽣长良好,达到其最佳状态。
法国的葡萄园⼏乎覆盖了三分之⼆的国⼟⾯积。
17世纪,法国⼈开始将葡萄酒种植与⽣产制度化。
1855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当时正值拿破仑三世执政,他想借世界博览会之机向全世界推⼴波尔多的葡萄酒,同时也有将全国的葡萄酒都参展其中的想法。
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个展览会以此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分级,波尔多商会责成葡萄酒经纪⼈公会制定分级表,将所有酒庄分为五级。
在此之后,格拉夫地区和圣埃⽶利永地区在上世纪中叶也进⾏了酒庄分级,只不过没有像梅多克地区那样分成五个等级。
所有进⼊分级的酒庄都称为列级酒庄,在酒标上能够看到GrandCruClasse的字样。
早在1855年法国就有了成熟的葡萄酒分级制度。
共有四个级别:法定,优良,地区,和⽇常。
其中法定产区的酒级别最⾼,简称"AOC",占全部产量的35%,这⼀等级的酒⼗分昂贵。
关于1855年分级的争论很多,然⽽1855年分级不仅表现了波尔多葡萄酒产区的等级划分,还反映出了该地区的历史渊源、葡萄酒贸易及酒庄情况,其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中已经根深蒂固。
中西葡萄酒文化关于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记载各不相同。
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
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产生了。
我们的远祖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
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
多数史学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古代的波斯,即现今的伊朗。
对于葡萄的最早栽培,大约是在7000年前始于前苏联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
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
初至埃及,后到希腊。
但是,有真正可寻的资料中还是从埃及古墓中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
在尼罗河河谷地带,从发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学家发现一种底部小圆,肚粗圆,上部颈口大的盛液体的土罐陪葬物品,经考证,这是古埃及人用来装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特别是浮雕中,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酿制步骤和饮用葡萄酒的情景,这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此外,埃及古王国时代所出品的酒壶上,也刻有伊尔普一词。
西方学者认为,这才是人类葡萄与葡萄酒业的开始。
以葡萄酒为主题的著名作家休·约翰逊(Hugh Johnson)曾描写到:“古埃及有十分出色的品酒专家,他们就像二十世纪的雪利酒产销商或波尔多酒经纪的酒样,可以自信并专业地鉴定酒的品质。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慢慢扩张,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传遍法国东部、西班牙、英国南部、德国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东边等地区。
在这段期间,有些国家曾实施禁止种植葡萄的禁令,不过,葡萄酒还是在欧陆上大大风行。
葡萄酒论文篇一:葡萄酒论文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理学院班级:10级应用化学2班姓名:韩跃学号:20xx40205231课程论文题目:小谈生活中该懂的葡萄酒知识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小谈生活中该懂的葡萄酒知识学生:韩跃(理学院10级应用化学2班,学号:20xx40205231)摘要: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逐步走向小康,小资。
人类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而今葡萄酒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它不仅是餐桌上的浪漫点缀,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
关键词:葡萄酒、基础知识、发展史、导入语:葡萄酒是国际上仅次于啤酒的第二大饮料酒,是发展潜力相当大的一个酒种, 仔细地了解葡萄酒及其发展历程会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帮助我们提高鉴赏水平。
一、走进葡萄酒——葡萄酒小常识现在葡萄酒在世界各地都十分畅销,人们慢慢的接受喜爱上了葡萄酒,便深入地了解葡萄酒,以下是葡萄酒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葡萄酒定义按酿酒方法分类可将酒分为:1,酿造2,蒸馏3,配制酿造酒:是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但未经过深加工的酒,也称原汁酒,一般酒精含量不高。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榨汁发酵酿制而成的原汁酒,酒精含量大约在9.5°-13°之间。
葡萄酒是经过发酵的葡萄汁(二)、葡萄酒的种类:(按照生产工艺)1-无汽酒(餐酒)Still Wine1〉红酒Red Wine 2〉白葡萄酒White Wine 3〉玫瑰红葡萄酒Rose Wine 1〉红葡萄酒:红葡萄酒是红皮或紫皮葡萄连皮带籽一块发酵并压榨成汁,使果实中的色素染入酒液中间再去皮渣酿造而得出的葡萄酒,酒液呈紫红色,鲜红色或宝石红〈含单宁酸较重,故保存期较长〉。
——花都加本力苏维翁20xx,张裕解百纳,华夏长城等均有生产此类葡萄酒 2〉白葡萄酒:白葡萄酒是用白皮或青皮葡萄,也有用的紫皮白肉葡萄,压榨成汁,先除去皮种籽,再用葡萄汁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酒液呈金黄色,淡黄色或近似无色〈单宁酸含量较轻,故保存时间短。
葡萄酒文化论文葡萄酒文化是指由葡萄酒所带来的风土人情、历史、艺术、烹饪和社交等元素所组成的文化系统。
葡萄酒文化不仅仅是关于葡萄酒的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葡萄酒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葡萄酒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葡萄种植、酿酒技术、文化扩散等因素密切相关。
葡萄酒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蕴含了酿造者的历史、情感和信仰,也反映了酿造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和地域特色。
葡萄酒文化的核心是品尝和品评葡萄酒的艺术。
品尝葡萄酒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包括识别葡萄品种、产地、酿造工艺、成熟度等方面的特征。
品评葡萄酒需要具备良好的感官和判断力,以便在口感、香气、色泽、质量等方面作出准确的评判。
这种艺术性的品尝和品评活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饮食品味,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速,葡萄酒文化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葡萄酒文化逐渐趋向多元化和交流互鉴,各个地区和国家的葡萄酒文化也越来越具有地方特色和个性化。
这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和体验,同时也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然而,葡萄酒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葡萄酒市场上的商业化趋势和品牌化营销策略,可能会削弱葡萄酒文化的历史和地域特色。
另一方面,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和传承需要更多的投资和人力资源,未来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总的来说,葡萄酒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创新性和历史性的文化系统。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交,也反映了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
未来的葡萄酒文化,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同时也需要保留其传统的文化基因以保持其魅力。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XX经济管理学院 201X级会计学专业12班学号: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摘要: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
”杯酒人生,酒已经涉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
品味红酒如同品味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尝试了才会明白红酒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情调,还有高贵、浪漫和健康。
葡萄酒发展至今,品种繁多,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西式食品鉴赏—葡萄酒,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葡萄酒,知道葡萄酒所蕴含怎么样的文化,如何看葡萄酒的品质和鉴赏葡萄酒优劣呢?关键字:葡萄酒,酒文化,酒品质,酒鉴赏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种类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葡萄酒历史传说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
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她盛了一杯专门呈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
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功效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
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
内容摘要葡萄酒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其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饮用葡萄酒;葡萄酒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特别是在中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成长性最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各类葡萄酒企业纷纷与国外品牌开展多层次的小产区经营,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更是今后葡萄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葡萄酒的营销模式也将随之改善发展。
关键字:朝阳产业小产区经营营销模式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机遇(一)当前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葡萄酒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其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饮用葡萄酒;葡萄酒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特别是在中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成长性最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全国100个工业行业利税率排名中,葡萄酒排第7位。
2004年,我国葡萄酒产量36.73万吨,同比增长14.7%;销售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7.06%。
高额的回报率,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其中,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国内新的投资热点。
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葡萄酒消费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了1000美元,消费结构开始大幅度、快速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表现在酒、饮料等饮食消费上,葡萄酒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表现尤为突出。
从1997年到2004年,全国葡萄酒消费量从10多万吨增加到36.7万吨,增长速度非常快。
但对比发达国家,中国葡萄酒总量不足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家企业的年产量,特别是人均指标,差距更大。
世界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为7.6升,欧洲主要葡萄酒生产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达到60升,而我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为0.5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欧洲平均水平的1/120,距离国家有关部门预计的人均消费1.5升的远期规划相去甚远,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1107班姓名:李芳学号:2011114030729论文课题:论红葡萄酒稳定性论红葡萄酒稳定性摘要本文从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路线入手,研究了葡萄采收、酒精发酵、下胶澄清等主要生产工艺环节与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关系,并获得最有效的工艺技术,在短时间内提高红葡萄酒的稳定性及其风味。
主要包括葡萄原料成熟度对葡萄稳定性的影响、红葡萄酒色素稳定性的研究、红葡萄酒所用酶系的选择、澄清剂的选择、可滴定酸与pH值对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字:红葡萄酒、葡萄、热稳定、冷稳定、蛋白质稳定、色素1.我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我国葡萄酒业自从诞生后,延续了2000多年,期间出现了四次发展高峰,即汉武帝时的引进、发展期,唐太宗时的繁荣期,元世祖时的鼎盛期以及清末明初的产业转折期。
葡萄酒的进口量也逐年增加,葡萄酒业己在我国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随着中国加入WTO,逐步实现贸易全球化的进程,葡萄酒业必将为中国经济带来繁荣。
目前中国加入WTO后的葡萄酒消费市场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提高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是中国葡萄酒与洋酒竞争的唯一途径。
2.干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路线:葡萄→除梗破碎→葡萄浆→浸渍、酒精发酵→分离(6.6)~皮渣~压榨→自流酒压榨奄→发酵原酒→苹果酸一乳酸发酵→红葡萄原酒→澄清处理→冷冻处理→成品酒3.葡萄原料成熟度对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影响:确定葡萄的采收期,必须判断葡萄达到充分成熟,使葡萄酒表现出各种元素之间的平衡,使葡萄酒的风味与芳香、酒体、酒精和干浸出物之间和谐平衡,葡萄浆果成熟期的四个阶段: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过熟期。
不同阶段的酸糖比、葡萄糖度、ph值、滴定酸、粒重与粒体积不一样,进而影响葡萄酒的稳定性。
通过适时采摘葡萄酒与非适时采摘葡萄酒冷稳定性的对比【1】,说明适时采摘的葡萄酒质量好于非适时采摘的葡萄酒【2】4.红葡萄酒色素稳定性:红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包括花色素苷和单宁两大类,它们使红葡萄酒具有颜色和特殊的味觉特征。
葡萄酒文化论文篇一:葡萄酒文化论文海南大学课程论文(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题目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论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差异摘要: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我们逐步走向小康,小资。
人类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而今葡萄酒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它不仅是餐桌上的浪漫点缀,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
关键词:葡萄酒、历史、文化、发展一:葡萄酒的历史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7000多年前的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可能最早开始栽种葡萄,而古波斯(今伊朗)最早开始酿造葡萄酒。
但这并不说明人葡萄酒是人类的发明。
只要一串成熟的野生葡萄掉落在地面上,在短时间内便有可能成为葡萄酒。
从这个角度讲,葡萄酒的诞生是大自然的杰作,葡萄酒的历史远比人类文明史要长。
人类发现了这种神奇的饮料并开始有目的地栽培、驯化野生葡萄,酿造葡萄酒,并将这种技艺传播开去。
公元前3世纪左右,海上开拓者将之带到希腊诸海岛,随即传人高卢(今法国);同时,罗马人也从希腊学到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的技术,罗马帝国进行殖民扩张将这种技术传遍了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
15世纪至16世纪,这种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19 世纪中叶,传入美国。
现在,世界各地都有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
二:葡萄酒文化的形成随着葡萄酒进入人类文明并与之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并得以广泛传播。
这种葡萄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宗教的兴起与发展,海内外殖民扩张,政治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艺术的传播密不可分的。
当我们尝试着去了解葡萄酒文化的时候,也必须先去了解人类文明入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代诗人王翰所作的中国人几乎耳熟能详的诗句是葡萄或葡萄酒这种舶来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高雅的葡萄酒酒杯摘要:酒杯的材质、形状和杯品直径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品尝效果。
没有合适的葡萄酒杯,再昂贵的葡萄酒都会成为一潭死水。
关键词:葡萄酒杯文化历史工艺形状材料保养用途参考文献:《葡萄酒鉴赏》(张裕公司出版)很多人一听到葡萄酒,也许立即想到的便是那高挑性感的透明酒杯。
的确,人们对于葡萄酒的渴望不仅仅是因为浓厚的醇香,还有幻想中的玻璃女神。
葡萄酒的品尝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必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与程序,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酒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合适的葡萄酒杯,痴迷者是无法充分地品尝葡萄酒的。
杯子不合适,再昂贵的葡萄酒都会成为一潭死水,而储备上几种好的杯子,恰好碰上好的葡萄酒,生命便会更加精彩。
而酒杯的功能主要是留住酒的香气,让酒能在杯内转动并与空气充分结合。
标准杯型为腹大口小的高脚杯,即所谓的郁金香杯,如此才有利于香气聚集于杯子上方。
一、历史有时看到一些影视作品中演员托着葡萄酒杯的肚子,如果这样是为了自在那没什么话可说,但如果从葡萄酒的礼仪来说,觉得有点遗憾。
那么高的脚是因为拿着杯杆才不会将热量传给葡萄酒。
身体的温度会让葡萄酒不自在,喝起来也不方便。
用手心托起的酒杯你是无法很好地去赏识它的,而那高高的脚如同一位想取悦于你的舞者的舞台,为了让你欣赏,请端着杯脚欣赏它的美丽。
葡萄酒杯的历史也是十分有趣的。
据说,最早的香槟杯,是模仿玛丽安托内的乳房形状设计的,她是路易十六的王后。
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断头台。
而那个传说中的酒杯被存放在法国的博物馆。
1705年,英国人才发现细长的窄口玻璃杯可以让起泡酒的味道奇迹般的改善。
到了19世纪中叶,这种长笛形杯(flûte,也就是如今常见的细长香槟杯)才开始挑战比利时著名的水晶器皿制造商“圣朗博”(Val Saint Lambert)最先在作坊里开始制作的那种矮而粗壮的酒杯。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150毫升容量的笛形杯则取而代之,狭长的杯形能帮助气泡稳定缓慢的上升,同时也让香槟的香气有效地集中。
即使在最专业的鉴赏家眼中,笛形杯在提升香槟的体验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
它不多的缺陷在于很容易被打破,就像一个19世纪的作者写的那样,它“像巴黎歌剧院舞女的节操一样脆弱”。
一、形状分类葡萄酒杯林林总总,从形状来看,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霞多利杯(ChardonnayGlass,即白葡萄酒杯)、波尔多杯(BordeauxGlass)、勃艮第杯(BurgundyGlass)和香槟杯(ChampagneGlass)。
霞多利杯专门用来品尝白葡萄酒,形状跟波尔多杯相似,只是体积小许多,这样跟空气的接触面也就小得多,可以让香气更持久,小的口径使舌尖先接触酒液,甜味及果香更集中,同时又不向两边扩散,减弱酸度的感觉(白葡萄酒属开胃酒,基本上都是中高酸度以上的)。
同时,白葡萄酒一般要求温度在5℃至10℃之间品尝,小容量当然使斟酒的量也小,这样可以每次喝完再斟,更能保持较低的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环境的温度超过20℃,那么冰过的白葡萄酒直接倒入杯中时,过大的温差也会破坏口感,最好的做法是将杯子也冰至同样的温度。
波尔多杯身长口窄,既可以有足够的空气促进香气的释放,又能保持香气集中在杯口而不会轻易散去。
波尔多杯的仰角较平,酒液入口的速度相对缓慢,可以更仔细体会混酿葡萄酒的复杂结构。
作为波尔多葡萄酒主要成分的赤霞珠,酸度及单宁普遍较高,于是波尔多杯的设计恰好使酒液直接进入舌头的中后部,突出单宁的同时,更有利于果味与酸度的平衡。
勃艮第杯的"大肚子" 起到让空气充分氧化的作用,黑比诺葡萄香气较弱,大的杯口和相对较短的杯身,可以让品尝者将鼻子更深地探入杯中,离酒液也更近,这样才能更明晰地去分辨勃艮第葡萄酒香气的细腻之处。
类似球形的设计使仰角更大,酒入口的速度也加快,从舌头的中间迅速向两边扩散,减弱甜度,在感受果香的同时又能突出迷人的酸度。
标准的香槟杯必须有纤长的杯身让品尝者仔细观摩气泡的升腾,杯底有一个小尖点,使气泡的起点有一个定位。
窄小的杯口及近乎垂直的角度,可以让酒液直接从舌头的前部进入喉咙,这会使酸度普遍较高的香槟酒更柔和而易于接受。
我曾建议不喜欢辛辣白兰地的女士们,用香槟杯替代洋酒杯,这样会让白兰地的口感也变得柔和一点。
普通的葡萄酒爱好者有以上四种基本形状的杯子就足够了,其他诸如甜酒杯、ISO试酒杯、雷司令杯等,都可以用以上的杯子来替代。
类似于鸡与蛋的问题,在葡萄酒的品尝中,很难分清,是先要选好葡萄酒,还是先要备好葡萄酒杯了。
实际上,几年前,进口葡萄酒杯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时,就有许多相关的品尝会,非常简单地证明:同样的葡萄酒,在同样的条件下,使用不同的酒杯,结果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在普通的玻璃杯中表现平平的葡萄酒换用高档的水晶杯,马上会变得香醇而不凡;而杯口直径的不同,竟然会让酸度的感觉如此不同。
三、材质从原材料的角度区分,葡萄酒杯又可以分为玻璃杯及水晶杯。
一般的玻璃葡萄酒杯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价格低廉,在批发市场,最大容量的波尔多杯和勃艮第杯,价格都不会超过10元。
这种材质的玻璃酒杯壁厚,敲击时,声音单调且几乎没有回响,透明度也略差,用来喝普通的餐酒尚可,要仔细分辨香气与味道就不尽如人意了。
水晶葡萄酒杯的主要产地在欧洲,较著名的品牌大多集中在德国、法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
需要说明的是,水晶杯并不是用水晶作为原材料制作的,实际上也是玻璃制品,只是成分有所不同,又分为含铅水晶杯与无铅水晶杯。
含铅水晶杯是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铅,使玻璃更薄,有更高的折射度与透明度,晶莹剔透,既能更真实地呈现酒的原色,又可以拨动品尝者更细腻、更敏锐的味蕾。
根据含铅量的高低,含铅24%以上称为全铅水晶杯,低于24%则称为铅水晶杯。
葡萄酒器皿的使用本身就是葡萄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换个角度来看,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完全可以将慢品葡萄酒当作是一次放松减压的"精神按摩",前提就是不要轻易去摇酒将葡萄酒看成有生命的知己,不是揠苗助长地拼命摇杯去催促,而是顺其自然地耐心等待,仔细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气与味觉的演变,用几个小时去完成一次红酒旅程。
资深的葡萄酒爱好者随身带着水晶杯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国外许多酒杯生产商都会同时销售装杯子的旅行箱或手提包。
虽然在葡萄酒品尝方面一直反感形式主义,所以,对于水晶葡萄酒杯,不能迷信,但是绝对要相信:没有合适的杯子,再昂贵的葡萄酒都会成为一潭死水四、使用葡萄酒的握杯,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里面的学问却很深厚。
很多人都是喝白酒、啤酒,虽然见惯了别人喝葡萄酒,但到自己手中一不留神就将喝白酒、啤酒的习性运用于葡萄酒上。
于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无意识中就被会内行人当做笑话看待了。
有两种方式是很常见的。
第一种正确的持杯姿势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高脚杯杯柱。
原因就在于夹住杯柱便于透过杯壁欣赏葡萄酒澄清透明的色泽。
如果握住杯壁,手指就会挡住视线影响观看视野;而握住杯柱的话,无论是向外倾斜45度去观察酒色,还是向内倾斜45度来探询酒香,都能控制自如,随心所欲。
另外一种持杯方式是,用手拿着杯子的底座部分。
就是说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杯座,拇指压在上面,食指垫在下面,其余手指以握拳形式支撑在食指下面。
这样拿酒杯,有暂停、期待和聆听的意思,是一种非常专业优雅的持杯方法,更适合站着喝酒的时候,例如喝餐前的开胃香槟或是白葡萄酒。
宴会上,如果需要拿杯走动与别人交谈,用这种持法,决对会让人眼前一亮,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对于那些习惯了喝啤酒的人来说,定不能用拿啤酒的方式握住高脚杯的杯壁。
因为红酒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用手握住杯壁势必会将手指的温度传递到酒杯中影响酒温,不利于酒的正常发挥。
此外,当你用手捧着高脚杯时,手指指痕也会清晰的印在杯壁上。
葡萄酒惊艳动人的色泽,如同雾里看花般,被你的疏忽大意所遗弃。
这样着实可惜。
六、保养好的葡萄酒,自然也要有好的葡萄酒杯配合才行,并且葡萄酒杯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对于葡萄酒杯的保养是很重要的。
喝葡萄酒时,须避免手直接碰到杯身,免得手掌温度破坏酒原来的口感,所以酒杯杯脚以瘦长者为佳,不过酒杯的底座直径还是要够大,酒杯才站得稳。
在日常的保养过程中,要注意将酒杯清洁干净,不要留下任何污渍和水痕。
使用前用干净的细丝绸擦干净酒杯,再进行饮用。
饮用过后的酒杯,需当日清洗干净。
葡萄酒杯属易碎品,高档的水晶杯更是价格昂贵,因此不可和陶瓷器皿、刀叉等餐具混合洗涤。
手洗为宜,首先用热水浸泡,接着用蒸馏水冲洗,用纯棉布抹干。
此外,葡萄酒杯使用过后应立即清洗。
洗涤时也可先用温和的清洁剂洗净,再用热水冲洗,最后以不留棉絮的干布擦干,最好是倒挂于杯架上或将杯口朝上立放,以免积存某些异味,再存放在酒柜里。
注意,洗酒杯时一定要握住杯身,不能捏着杯脚。
切记不要将酒杯倒扣在纸制品上,纸浆的气味对品尝有一定的影响。
长时间放在橱架上的酒杯易沾灰尘及松香或木材味,使用前应以布沾些重酸纳或硼砂擦拭,再以水洗清。
可看出,喝杯红酒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很讲究的。
清洗葡萄酒杯的正确姿势:葡萄酒杯通常是易碎品,所以洗酒杯的时候一定要握住杯身,不能只手捏着杯脚,否则轻轻一转,价值不菲的水晶杯子很容易就碰碎了。
七、总结现如今,葡萄酒的酒杯已不在只是简单的盛器,酒杯的材质、形状和杯品直径都会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品尝效果。
精致而高雅的透明身子,一摇一晃,一摇一晃,使酒中的香气得以充分释放,让沉睡的葡萄酒在春天里,苏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