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起源与历史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葡萄酒的起源和发展史① 葡萄酒的起源与传播(1)最早栽培葡萄酒的地区是小亚细亚的里海和黑海之间,伊朗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种植葡萄的国家,因为在伊朗出土的距今7000年前的陶罐中,所装物质经分析就是葡萄。
(2)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是埃及,在埃及出土的距今6000年前的古墓壁画上,就绘有酿造葡萄酒的图案。
(3)欧洲最早种植与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是希腊,公元3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就极为兴盛。
(4)公元前6世纪,希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地区逐渐传播。
(5)15—16世纪,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南非、澳大利亚、美洲、亚洲。
② 葡萄酒的发展1)欧洲葡萄酒的发展据考证,古希腊爱琴海盆地有十分发达的农业,人们以种植小麦、大麦、油橄榄和葡萄为主。
大部分葡萄果实用于做酒,剩余的制干。
几乎每个希腊人都有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在美锡人(Mycenae’s)时期(公元前1600-1100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经很兴盛,葡萄酒的贸易范围到达埃及、叙利亚、黑海地区、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地区。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后来,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
葡萄酒在中世纪的发展得益于基督教会。
《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
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所以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也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
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遍世界。
十七、十八世纪前后,法国便开始雄霸了整个葡萄酒王国,波尔多和勃艮第两大产区的葡萄酒始终是两大梁柱,代表了两个主要不同类型的高级葡萄酒:波尔多的厚实和勃艮第的优雅,并成为酿制葡萄酒的基本准绳。
然而这两大产区,产量有限,并不能满足全世界所需。
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六、七十年代开始,一些酒厂和酿酒师便开始在全世界找寻适合的土壤、相似的气候来种植优质的葡萄品种,研发及改进酿造技术,使整个世界葡萄酒事业兴旺起来。
葡萄酒文化常识简述一、葡萄酒的历史与起源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腊,抑或希腊克里特岛。
据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是随着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从小亚细亚(AsiaMinon)和埃及,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北非的利比亚和意大利,从海上到达法国濒临地中海东南的瓦尔省(Var)境内靠海的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的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
>>法国葡萄酒的起源提起法国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当时腓尼基人和克尔特人首先将葡萄种植和酿造业传入现今法南部的马赛地区,葡萄酒成为人们佐餐的奢侈品。
到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人的大力推动下,葡萄种植业很快在法国的地中海沿岸盛行,饮酒成为时尚。
然而在此后的岁月里,法国的葡萄种植业却几经兴衰。
公元92年,罗马人逼迫高卢人摧毁了大部分葡萄园,以保护亚丁宁半岛的葡萄种植和酿酒业,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业出现了第一次危机。
公元280年,罗马皇帝下令恢复种植葡萄的自由,葡萄种植和酿造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
1441年,勃艮第公爵禁止良田种植葡萄,葡萄种植和酿造再度萧条。
1731年,路易十五国王部分取消上述禁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葡萄种植不再受到限制,法国的葡萄种植和酿造业终于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历史的反复,求生存的渴望,文化的熏染以及大量的品种改良和技术革新,推动法国葡萄种植和酿造业日臻完善,最终走进了世界葡萄酒极品的神圣殿堂。
>> 中国葡萄酒的起源据考证我国在汉代(公元前206年)以前就已种开始植葡萄并有葡萄酒的生产了。
司马迁的《史记》中首次记载了葡萄酒。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技术引进中原。
葡萄酒成为当时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
唐朝时期,葡萄酒的酿造从宫廷开始走向民间,是葡萄酒发展的辉煌时期。
世界葡萄酒历史发展脉络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以下将从古代的起源开始,梳理一下世界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今天的伊拉克和伊朗一带。
公元前4000年左右,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
古埃及人也是葡萄酒的热爱者,他们将葡萄酒神圣化,并将其用于宗教仪式。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葡萄酒的发展与传播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葡萄酒文化的重要阶段。
希腊人将葡萄酒视为文化的象征,他们研究酿酒技术,并将其传播到整个地中海地区。
古罗马人将葡萄酒的种植和酿造推向了新的高度,他们建立了大规模的葡萄园和酒窖,并制定了酿酒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三、中世纪:葡萄酒的宗教意义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督教的圣餐仪式中使用葡萄酒,使得葡萄酒成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修道院和教堂成为了葡萄酒的主要生产地,他们在葡萄种植和酿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葡萄酒的地理发现与品质改进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葡萄酒的地理发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开始在欧洲各地传播,新的品种也被引进。
同时,葡萄酒的品质改进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
法国的波尔多和勃艮第地区成为了葡萄酒的产区,他们在品质控制和葡萄园管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代:葡萄酒的全球化与多样化近代以来,葡萄酒的发展进入了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阶段。
各个国家都开始投资葡萄酒产业,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成为世界葡萄酒的重要生产国,而新兴的产区如澳大利亚、美国和智利也逐渐崭露头角。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使得葡萄酒的酿造更加精细化和精确化。
六、未来展望: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在未来,葡萄酒产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同时,创新也将推动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如新的酿酒技术、葡萄品种的培育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
中国葡萄酒的起源与发展史
中国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的人们就经常以葡萄酒作为饮料
消耗,最早是由秦汉时期汉文化的传播以及汉人引进而不断演变发展而来的,葡萄酒的文化也自此在中国向外传播。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葡萄酒便产自汉朝,唐宋时曾有许多葡萄酒文化沿袭,但由于当时盛行排泄制度,使一些民族在消灭葡萄酒文化方面事半功倍。
到了宋辽时期,葡萄酒文化受到了受到了宋元全盛时期的影响,受到很多和外
国的文化的影响,他们就把葡萄酒的文化传入中国,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葡萄酒文化。
在后面的明清时期,由于台湾等城镇全面开发,葡萄酒成为日常用品,中国葡萄酒产业也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和壮大。
随着20世纪初经济的发展,中国葡萄酒行业进
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众多的知名葡萄酒产品,带动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这更是为中国传统的葡萄酒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国葡萄酒的。
当今中国不仅使中国葡萄酒和西方葡
萄酒文化融合,甚至把中国葡萄酒的文化发扬光大而成为全球盛会,自一次又一地的出口推的推出,让越来越多的国外欢迎消灭中国葡萄酒,葡萄酒文化也正在不断地发展发育,也在不断累积越来越多的国内欢迎,未来传统的葡萄酒文化将会更加绚丽多彩,也会更加独具特色。
葡萄酒的发展历史葡萄酒是一种古老的饮品,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以下是葡萄酒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历史概述:早期历史:-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在现代格鲁吉亚和伊朗一带种植葡萄,并制作葡萄酒。
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葡萄酒制作活动。
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都对葡萄酒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葡萄酒在这些文明中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社交活动和医疗用途。
中世纪:-在中世纪,葡萄酒的制作和贸易成为欧洲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
修道院在葡萄酒的生产和传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推动了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的发展。
探索和殖民时代:-15世纪至18世纪的探索和殖民时代,欧洲国家的探险家和殖民者将葡萄酒的种植和酿造技术带到了新大陆,如南美洲和北美洲。
这导致了葡萄酒的全球传播和多样化。
现代葡萄酒工业的兴起:- 19世纪,葡萄酒工业开始迅速发展。
蒸汽机和现代酿酒设备的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葡萄酒质量得到了改善。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等国成为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国。
葡萄酒的现代时代:- 20世纪以来,葡萄酒产业进一步扩大和多样化。
新的葡萄酒产区涌现出来,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智利、阿根廷和南非等。
葡萄酒生产技术和酿酒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包括不同的葡萄品种培育和酿造方法。
现代葡萄酒市场:-当代葡萄酒市场充满了多样性和全球化。
消费者可以选择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风格、产区和品牌的葡萄酒。
此外,有机葡萄酒、生物动力葡萄酒和自然葡萄酒等新兴趋势也在葡萄酒行业中崭露头角。
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和农业进步的历史。
如今,葡萄酒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和广泛消费的酒类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象征。
1、葡萄酒三个世界的划分有什么重要意义?在《牛津葡萄酒百科全书》中,属于“古文明世界”的国家有中国、埃及、伊朗和希腊等。
葡萄酒三个世界的划分是对葡萄酒“新世界”和“旧世界”的完善,同时也能更好地厘清三个世界之间关于葡萄酒起源、传播以及葡萄酒发展史等问题。
三个世界的划分,很好地回答了当今世界葡萄酒的发展现状,更有利于发扬和传播各国的葡萄酒历史文化。
2、简述葡萄酒世界的起源和历史葡萄酒起源:葡萄酒的最初起源地在远东,包括中国、叙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伊朗等国家。
葡萄酒由最初的起源地远东传入欧洲,再由欧洲传入东方和世界其他地区。
因此,包括中国等国家的远东地区是葡萄、葡萄酒的起源地,欧洲则是后起源中心,即栽培葡萄的后驯化与传播中心。
从新石器时期(公元前8500-前4000年)开始,人类就有意识地酿造葡萄酒了。
最早生产葡萄酒的证据出现在的中国(公元前7000年前)、格鲁吉亚(约公元前6000年)、伊朗(约公元前5000年)、希腊(约公元前4500年)和亚美尼亚(约公元前4100年)等地的考古遗址。
葡萄酒历史:(1)初始阶段葡萄酒历史起源于大概在公元前7000-5000年,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葡萄酒在人类历史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同时那个时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葡萄原产地定居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们转变以往的生活方式,学习驯养动物和种植庄稼,同时为了储备足够的食物过冬,人们学会了制作葡萄酒。
(2)中世纪时期大约在公元4世纪,罗马文化衰退,帝国消失之后,欧洲进入了所谓的“黑暗时期”,与罗马帝国相比,这个时期的葡萄酒更加的具有地域局限性。
15世纪之后,很多非宗教的内容逐渐引入葡萄酒行业,新世界大门的敞开,增加了栽培葡萄的机会,葡萄酒行业也在南北美洲境内新的人口聚居地迅速发展。
19世纪末,优质葡萄酒的紧缺在欧洲地区滋生了很多犯罪行为,假冒伪劣猖獗,为了保护葡萄酒行业,各国政府被迫采取措施预防假货,保证酒标上地理产区的真实性。
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背景葡萄酒,是一种源远流长的酒类。
它不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饮品,更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精髓体现。
一、古代葡萄酒文化葡萄酒源于古代文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最早的葡萄酒产地是现在的赫梯、伊朗与格鲁吉亚地区。
早期的葡萄酒以小气泡发酵产生,当时的酿酒只使用葡萄酒原料自然发酵,没有添加剂。
古代神话和传说中经常提到葡萄酒的形象,例如,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就是葡萄酒的守护神,据说他将压榨过的葡萄汁和蜂蜜混合起来制成葡萄酒,然后给人类享用。
古罗马人也是酷爱葡萄酒的群体之一,葡萄酒在古罗马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许多公共场所都供应葡萄酒,每个城市都设有特别的葡萄酒市场,可以买到各地不同品种的葡萄酒。
二、中世纪葡萄酒文化中世纪是葡萄酒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葡萄酒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葡萄酒已经成为精华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高贵和优雅的象征。
到了12世纪,葡萄种植业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葡萄酒的生产也随之增加。
由于贵族和教皇们的喜爱,葡萄酒的生产开始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同时,葡萄酒也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必备品,尤其是在餐宴上,葡萄酒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如波尔多、勃艮第、香槟、利奥尼、蒙特卡洛等等。
三、现代葡萄酒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酒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各种新的葡萄酒品种不断涌现,同时酿酒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葡萄酒的消费分布也逐渐从欧美等地区转向全球性的趋势。
现代葡萄酒文化注重体现多元化的品味风格,追求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为了保证葡萄酒的品质和稳定性,酒庄开始运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如电脑控制的发酵等等。
结语葡萄酒是一种优雅、深邃、精致,体现了传承和创新,虽然历经千年,却仍然焕发着绚烂的文化光芒。
我们应该在品尝葡萄酒的同时,更多地去品味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感受着葡萄酒独有的魅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葡萄酒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葡萄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一、葡萄酒的历史与起源讲座伊始,主讲人向我们介绍了葡萄酒的历史与起源。
葡萄酒起源于约公元前6000年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酒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二、葡萄酒的种类与分类葡萄酒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和起泡酒等。
根据酿造工艺和葡萄品种的不同,葡萄酒可分为以下几类:1. 按酿造工艺分类:静止酒、起泡酒、加强酒。
2. 按葡萄品种分类:赤霞珠、梅洛、黑皮诺、霞多丽、长相思等。
3. 按酒体分类:轻盈型、中等型、浓郁型。
4. 按酸度分类:低酸度、中酸度、高酸度。
5. 按糖度分类:干型、半干型、甜型。
三、葡萄酒的品鉴方法品鉴葡萄酒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享受。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品鉴方法:1. 观色:观察葡萄酒的颜色、清澈度、酒泪等。
2. 闻香:轻轻摇晃酒杯,让香气充分释放,然后深呼吸闻香。
3. 品尝:小口品尝,感受酒液在口腔中的口感、酸度、甜度、酒体等。
4. 品味:品味葡萄酒带给人的愉悦感受,如果香、花香、木桶香等。
四、葡萄酒的搭配与储存1. 搭配:葡萄酒的搭配要考虑食物的口味、口感和烹饪方式。
一般来说,红葡萄酒搭配红肉、奶酪等;白葡萄酒搭配海鲜、鸡肉等。
2. 储存:葡萄酒的储存要遵循以下原则:(1)温度:葡萄酒的最佳储存温度为12-18℃。
(2)湿度:葡萄酒的储存湿度应控制在60%-75%。
(3)光线:避免将葡萄酒放在阳光直射或灯光强烈的地方。
(4)震动:尽量减少葡萄酒的震动,以免影响酒质。
五、葡萄酒的文化与礼仪葡萄酒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品酒、品酒会、酒庄参观等。
在品酒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礼仪:1. 保持酒杯清洁。
2. 酒杯倾斜45度,以便观察酒色。
3. 品酒时,先用舌尖品尝,再慢慢吞咽。
世界葡萄酒简史(一)葡萄酒的起源[中外神话故事]:葡萄酒的起源--圣经说2 [中外神话故事]:葡萄酒的起源--猿酒说3 [古代神话故事]:楔形文字中的葡萄酒故事3 [古代神话故事]: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4 [古代神话故事]:古埃及的酒神(右图)5 [中外神话故事]:酒神狄奥尼索斯6 [中外神话故事]:酒神巴克斯7 [中外神话故事]:"快乐的盖洛老爷爷" 7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规定(OIV ,1996),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度不能低于8.5%( v/v力但是,根据气候、土壤条件、葡萄品种和一些葡萄酒产区特殊的质量因素或传统,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葡萄酒的最低总酒度可降低到7.0%( v/v1 一.纵向:世界葡萄酒简史(一)葡萄酒的起源上帝赐予人类的好而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葡萄酒--柏拉图Nothing more excellent nor more valuable than wine was ever granted to mankind by God--Plato葡萄酒源于上帝对人类的疼爱。
作为人类最早饮用的也是最钟爱的酒精饮料之一,葡萄酒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充满了传奇色彩。
人们对葡萄酒的迷恋历经千年,始终如一。
欧洲人甚至把葡萄酒与他们所崇敬的宗教结合在一起,把葡萄酒说成是"上帝的血",他们认为"没有葡萄酒就没有欧洲的历史和文化"。
葡萄酒伴随人类一同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
葡萄酒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
关于她的起源,众说纷纭。
但普遍的共识是,在人们有意识地酿酒活动之前,葡萄酒早已在人类的土地上诞生了。
1.远古时代,人类采摘的野生葡萄被意外地酿成了葡萄酒。
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其起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成熟的水果果实本身就自带酵母。
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葡萄酒就诞生了。
葡萄酒起源于小亚细亚至中东一带波斯(伊朗)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葡萄酒的国家希腊是欧洲最早进行葡萄栽培及其酿造葡萄酒的国家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人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
我国原生的山葡萄,也叫野葡萄,人工栽培的家葡萄,在我国自古有之。
周朝的时候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葡萄和葡萄园近20年来,全世界的葡萄酒产量在2 500~3 600万吨之间。
其中法国、意大利两国的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西域的葡萄及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发展。
清朝后期,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投资300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建立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聘请奥地利人拔保担任酒师,引进120多个酿酒葡萄品种,在东山葡萄园和西山葡萄园栽培。
并引进国外的酿酒工艺和酿酒设备,使我国的葡萄酒生产,走上工业化大生产的道路。
一批名优企业生产出享誉中外的名优葡萄酒,如天津中法合营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王朝白葡萄酒、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城牌白葡萄酒、北京夜光杯葡萄酒厂生产的中国红葡萄酒、张裕葡萄酒公司生产的烟台红葡萄酒、张裕味美思和张裕金奖白兰地酒、通化葡萄酒公司生产的中国通化葡萄酒、中外合资华东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青岛意斯林和佳美布祖利等。
葡萄酒的功用1、佐餐开胃2、营养滋补3、助消化作用4、利尿、杀菌5、医疗保健男子每天饮用30-120毫升红葡萄酒、女子每天饮用30-60毫升红葡萄酒,其心脏病死亡率为不饮酒者的30%。
葡萄酒分类1.按酒的颜色分类(1)白葡萄酒(White Wine)用白葡萄或皮红肉白的葡萄去皮发酵,制成。
色淡黄或金黄,澄清透明,有独特的典型性。
(2)红葡萄酒(Red Wine)采用皮红肉白或皮肉皆红的葡萄经葡萄皮和汁混合发酵而成。
酒色呈自然深宝石红、宝石红、紫红或石榴红。
红酒知识大全1、葡萄酒的来源在酒类历史上,葡萄酒的历史最为长久。
大约有18000年的历史,其实其历史远比这个长,可以说有野生葡萄就有了葡萄酒。
相传在18000年前,我们祖先还是原始人时候,他们在野外采择野果,吃不完的野果用石器装起来。
等他们过一段时间再准备享用的时候,发现有一种水果会变成液体,而且味道更加美味,更重要的是它居然能够治疗也写疾病。
这就是最原始的葡萄酒,也是最早的酒。
2、葡萄酒的发展随着人类的发展,特别是人类为利益和资源的争夺的战争中,酒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是因为在战争中的刺激战士斗志,一是受伤中麻醉、消毒的一种原料,一是战争中交流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个是掠夺被征服者的一种方法。
随着人类的迁徙和扩散,人类在不同的地域和自然环境下栽种葡萄,以及葡萄品种的优选。
汝拉和萨瓦地区概述法国东部,靠近瑞士附近的汝拉和萨瓦两个产区种植面积狭小,产量不大,但因为环境特殊,葡萄酒风格独特,在法国众葡萄酒中独树一帜。
汝拉产区:除生产红酒、香浓圆润的干白酒及瓶中二次发酵的起泡酒外,也出产具地方特色的“黄葡萄酒Vin Jaune”和“稻草酒Vin de Paille”。
Vin Jaune起源自夏龙堡(Chateau-Chalon)产区,现在各AOC产区都有生产。
以萨瓦涅(Savagnin)葡萄酿造,经缓慢的发酵酿成干白酒后,还须在228公升装的橡木桶中储存6年以上。
在这段其间完全任由挥发,不实施添桶的程序。
由于氧化和微生物生长的缘故,酒的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的霉花隔绝空气,防止酒因过度氧化而变质。
装瓶后可保存数十年或上百年而不坏。
香味强烈,常出现核桃、杏仁和蜂腊的香味,入口后的余香更是持久浓烈。
萨瓦(Savoie)产区:位于法国东部与瑞士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位处山区,气候寒冷葡萄无法普遍种植,面积仅一千多公顷。
本区葡萄品种高达23种,其中有许多是本地独有的。
主要白色品种有五种,包括来自瑞士的夏瑟拉(Chasselas),霞多丽(Chardonnay),胡珊(Roussane)(本地称贝尔热龙Bergeron)。
葡萄酒的故事与传说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酒类,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饮用和推崇。
它不仅是一种美酒,更是凝结着人类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在葡萄酒的故事与传说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人类对于葡萄酒的热爱与敬仰,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奥秘和想象力。
一、葡萄酒的起源关于葡萄酒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历史文献记载。
最著名的葡萄酒起源的传说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
相传,雅典娜女神和宙斯之子戴欧尼索斯(Dionysus)是葡萄酒的源头。
他们以葡萄为主要原料,制作了第一杯葡萄酒,并教会了人类酿造葡萄酒的方法。
这个神话故事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为葡萄酒的起源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美丽的传说。
二、葡萄酒的神奇力量葡萄酒在人类文化和信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中,葡萄酒被认为是神圣的饮品,它与神灵与仙人的联系紧密相连。
葡萄酒神狄俄倪索斯在古代希腊被特别崇拜,他代表着狂乱与喜悦的力量,葡萄酒也成为了人们追求快乐和放纵的象征。
此外,葡萄酒在宗教仪式和庆典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基督教圣餐中使用的红葡萄酒象征着基督的血,具有圣洁和救赎的力量。
在犹太教的逾越节庆典中,红葡萄酒被视为特殊的象征,承载着犹太人的自由和祝福。
这些神奇的象征和力量,使得葡萄酒在人们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葡萄酒的艺术表达葡萄酒除了作为一种饮品,还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许多文化都将葡萄酒和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以葡萄酒为灵感创作了许多杰作。
比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在其名作《最后的晚餐》中,将红葡萄酒作为圣餐的象征之一,为这幅画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和魅力。
在现代,葡萄酒也成为了餐桌艺术不可或缺的元素。
人们在享用葡萄酒时,经常会品味它的香气、口感和色彩,总结出各种丰富多样的形容词和词汇,用来形容葡萄酒的特点与风味。
葡萄酒评论家和品酒师也通过他们独特的感官体验,将葡萄酒的复杂性与美感表达出来。
四、葡萄酒的传承和文化遗产葡萄酒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世界葡萄酒历史发展脉络起源和古代葡萄酒制作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当时人们发现将葡萄压榨成汁液,经过发酵后可以得到美味的饮料。
这一发现被认为是葡萄酒制作的起点。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葡萄酒制作技术逐渐完善,并开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葡萄酒。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在中世纪,葡萄酒成为欧洲的主要饮料之一。
修道院和教堂的僧侣们在酿造葡萄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建立了许多葡萄酒产区。
这一时期,法国的波尔多、勃艮第和香槟地区开始兴起,并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的重要代表。
文艺复兴时期,葡萄酒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
在欧洲大陆,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区和法国的勃艮第区成为了重要的葡萄酒产区。
同时,葡萄品种的选择也变得更加丰富,各地开始培育和种植不同的葡萄品种。
现代葡萄酒的发展19世纪和20世纪是葡萄酒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葡萄酒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葡萄酒的质量控制、瓶塞技术、酿酒设备和贮存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不同国家的葡萄酒产区开始崭露头角。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之一。
此外,新世界葡萄酒产区的兴起也给世界葡萄酒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
澳大利亚、美国、南非、智利等国家开始大量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21世纪的葡萄酒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葡萄酒市场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竞争激烈。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投入葡萄酒产业,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葡萄酒质量和知名度。
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开始兴起葡萄酒文化,成为新的潜力市场。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逐渐渗透到葡萄酒行业中。
越来越多的葡萄酒生产商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种植,推动葡萄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世界葡萄酒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从古代的手工制作到现代的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品质和种类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葡萄酒产区在各自特色和风格上有所侧重,共同构成了世界葡萄酒的多样性。
葡萄酒的起源与历史关于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记载各不相同。
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
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产生了。
我们的远祖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
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圣经中创世纪第八、九章说道诺亚醉酒的故事:诺亚是亚当与夏娃无数子孙中的一个男人,十分虔诚地信奉上帝,他也就成了后来人的始祖。
当上帝发现世上出现了邪恶和贪婪后,决定在地球上发一场大洪水,来清除所有罪恶的生灵。
诺亚遵循主的旨意,挑选地球上所有的植物(他挑选的植物就是葡萄)、动物种各一对雌雄,带着自己的3个儿子(西姆Sem、可汗 Coham和迦费特Japhet),登上了自制的木船,即著名的诺亚方舟。
经过150天的洪水淹没后,在第七个月零17天,方舟被搁在了阿拉拉特山上(土耳其东部,亚美尼亚共和国与伊朗交界的边境地区)。
此后,诺亚开始耕作土地,并种下了第一株葡萄植株,后来又着手酿酒。
一天,他一人在帐篷里独自开怀豪饮,烂醉如泥。
他的儿子可汗发现诺亚赤身裸体的醉躺在地上后,叫来了西姆和迦费特,后两人拿着长袍,倒退着进帐篷背着面给父亲盖上,没有看父亲裸露的身体。
诺亚酒醒后,就诅咒可汗,要神让可汗的儿子迦南一族做迦费特家族的奴隶。
自己酒后失礼,却迁怒于儿子,更有甚者,还要罚自己的孙子为奴。
“酒后无德”,看来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虽然圣经上并没有提到诺亚是否有带葡萄酒上船,但从他一下船就先栽培葡萄以便酿造葡萄酒看来,似乎可以推断他心目中除了感谢上帝以外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种葡萄酿酒。
当然,诺亚酿酒是希伯莱人的神话故事,而绝非事实。
据史料记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濒临黑海的外高加索地区,即现在的安纳托利亚(Aratolia)(古称小亚细亚)、格鲁吆亚和亚美尼亚,都发现了积存的大量的葡萄种子,说明当时葡萄不仅仅用于吃,更主要的是用来榨汁酿酒。
葡萄酒文化简介葡萄酒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庞大的产业体系。
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葡萄酒的起源、种类、生产过程、品鉴方法以及与饮食文化的结合等方面,介绍葡萄酒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
起源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格鲁吉亚地区。
当时的人们发现用野生葡萄果实进行发酵,可以得到一种具有酒精的饮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葡萄酒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地,并成为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类葡萄酒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葡萄品种、产区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葡萄酒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三大类。
红葡萄酒是采用黑色葡萄酿制而成,具有浓郁的果香和丰富的单宁味道;白葡萄酒则是由白色葡萄酿制而成,口感清新、清爽;而桃红葡萄酒则是红葡萄和白葡萄的混合产物,具有桃子的果香和水果的味道。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葡萄酒,例如起泡酒、甜酒和加强酒等。
起泡酒是采用特殊的发酵工艺,在酒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形成起泡的效果;甜酒则是具有较高的残糖含量,口感甜美,适合作为甜点酒品;加强酒则是在葡萄酒中加入烈酒,使其酒精含量更高,口感更浓郁。
生产过程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葡萄的采摘、压榨、发酵和陈酿等环节。
首先是葡萄的采摘,一般在葡萄成熟时进行,采摘下来的葡萄经过筛选和清洗后,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然后是压榨,将葡萄中的汁液和果皮、籽进行分离,得到葡萄汁。
接下来是发酵,葡萄汁中的天然酵母菌与糖分进行发酵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最后是陈酿,将发酵后的葡萄酒存放在酒桶或酒瓶中,经过一定的时间陈化,使酒味更加丰富和复杂。
品鉴方法品鉴葡萄酒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
首先是外观,观察葡萄酒的颜色、透明度和粘度等。
根据颜色的深浅和透明度,可以初步对葡萄酒的品质和年份进行判断。
2023年葡萄酒考试资料一、葡萄酒的历史及起源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中东地区。
当时,人们开始将野生葡萄中的果汁发酵,并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改进酿酒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酒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地以及其他地区。
二、葡萄酒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特点,葡萄酒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酿造方式:葡萄酒主要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及香槟等。
其中,红葡萄酒是以黑皮葡萄发酵而成,白葡萄酒则以白皮葡萄为原料,而玫瑰葡萄酒则是在黑皮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酿造工艺制成。
2. 来源地域:葡萄酒的产地也是其分类的一种重要标准。
根据不同的产地,葡萄酒可以分为法国葡萄酒、意大利葡萄酒、澳大利亚葡萄酒、美国葡萄酒等。
3. 醇香程度:葡萄酒的醇香程度通常可以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四种,这取决于葡萄中所含糖分的含量。
三、葡萄酒的欣赏与品鉴品鉴葡萄酒是一门复杂而有趣的艺术。
以下是一些品鉴葡萄酒的基本指南:1. 视觉:通过观察葡萄酒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初步了解其品质。
红葡萄酒一般呈现深红色,而白葡萄酒则呈现黄色或绿色。
2. 嗅觉:将酒杯静置片刻,放鼻前用鼻子大力吸气,通过闻葡萄酒散发出的香气来辨别其气味特点。
香气通常可以分为果香、花香、香料香等不同类型。
3. 味觉:品鉴葡萄酒时,需要先轻尝一小口,感受其酒体的饱满度、甜度、酸度、单宁和余味等方面。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在口感上有所差异。
4. 结论: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感受,可以对葡萄酒做出综合评价,并根据个人偏好确定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四、葡萄酒的保存与搭配为了保持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正确的保存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葡萄酒保存技巧:1. 温度:葡萄酒应存放在恒定的温度下,最佳温度范围一般为12°C至18°C之间。
2. 光照:葡萄酒对光线非常敏感,因此需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青岛大学葡萄酒鉴赏与礼仪论文题目:葡萄酒的起源,历史及其鉴赏专业软件工程(服务外包)学号 201440703535学生姓名许岸铤指导教师吕庆峰论文完成日期 xxxx年x月葡萄酒的起源,历史及其鉴赏关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都没能达成共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早在7000多年前,人类便已经与葡萄酒有过“亲密接触”了。
考古资料显示,最早培育出葡萄的地区在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而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上,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培育。
栽培历经三个阶段,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毁,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入埃及等其它地区阶段。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
有关它的起源,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有一位古波斯的国王非常喜欢葡萄,于是把吃不完的葡萄藏在密封的缸中,并写上“毒药”二字,以防他人偷吃。
国王日理万机,很快便忘记了此事。
这时有位妃子被打入冷宫,生不如死,凑巧看到写有“毒药”的缸子,便有轻生之念。
打开后,里面颜色古怪的液体也很像毒药,她就喝了几口。
在等死的时候,发觉不但不痛苦,反而有种陶醉的飘飘欲仙之感。
她将此事呈报国王,国王大为惊奇,一试之下果不其然,结果王妃再度获得宠爱。
只是,传说若要“流芳百世”,必须有相关的考古证明提供支持,而考古学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里,挖掘出的一个罐子则恰恰能够提供,人类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饮用葡萄酒的证据,相比之前的考古发现,整整提前了两千年。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麦戈文在给英国的《自然》杂志的文章中说,这个罐子产于公元前5415年,其中有残余的葡萄酒和防止葡萄酒变成醋的树脂。
与之相对应的,在埃及的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浮雕)清楚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
一些旅行者和拓荒者通过航海和贸易,将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逐渐遍及希腊及其诸海岛。
3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己极为兴盛,当时,葡萄和橄榄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园艺作物。
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在他的史诗巨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有许多章节都讲到了葡萄园和葡萄酒。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人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
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
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菌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
直至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
15至16世纪,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人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朝鲜和美洲等地。
19世纪中叶,是美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大发展时期。
1861年从欧洲引入葡萄苗木20万株,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葡萄园,但由于根瘤蚜的危害,几乎全部被摧毁。
后来,用美洲原生葡萄作为砧木嫁接欧洲种葡萄,防治了根瘤蚜,萄萄酒生产才又逐渐发展起来。
现在,南北美洲均有葡萄酒生产。
阿根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以均为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区。
说了这么多古今国外有关葡萄酒的起源和历史,怎可以漏掉自己祖国与对方之间的故事与渊源呢?或许在众说纷纭有关它的起源问题上,我华民族似乎并不沾边,但要说到缘分,其实早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清单中就包含了葡萄的种植与酿酒技术。
经过汉唐的发展再到了元朝,葡萄酒中国的地位已然上升到受王室、达官贵人的追捧,成为权利、地位的象征。
“斗酒薄凉州”讲述的就是东汉有一个叫孟佗的人,用一斗葡萄酒贿赂一个叫张让的官员,从而得到了凉州刺史这一职务。
元朝统治者对葡萄酒也非常喜爱,并规定祭祀太庙必须用葡萄酒。
而到了明清以后,随着统治文化的变更和国力的衰退,葡萄种植和酿酒业在我国也日渐衰落。
中国真正的葡萄酒工业是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虽然它的产量和影响力相对其它传统葡萄酒生产国还很有限,但它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使得中国已经越来越成为葡萄酒世界中一颗新兴的明星。
事实上,葡萄酒的历史几乎是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世界古老的文明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流传着葡萄酒的故事。
葡萄酒文化是全人类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为全人类提供了一种神奇而浪漫的饮料,也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
至于葡萄酒的起源,这是个留待史学家们继续去挖掘和研究的学术问题。
对于葡萄酒消费者、对于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饮用葡萄酒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葡萄酒的鉴赏一、葡萄酒的特性(一)葡萄酒的外观特性通常通过澄清度和颜色两方面评价葡萄酒外观特性。
1、葡萄酒的澄清度:澄清度是葡萄酒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选购葡萄酒的重要指标。
若葡萄酒内有沉淀或者只是浑浊不清,此时不管该葡萄酒的口感如何,都可以认为葡萄酒已经变质。
了解葡萄酒的澄清度可以通过透明度的概念,透明度是葡萄酒允许光透过的程度。
白葡萄酒的澄清度和透明度成正比,越澄清的葡萄酒越透明。
不过对于红葡萄酒,澄清度高的葡萄酒未必透明度高。
2、葡萄酒的颜色:葡萄酒的颜色取决于葡萄酒原料品种、酿造方法和酒龄。
对于颜色的观察有助于判断葡萄酒的醇厚度、酒龄和成熟状况。
(1)葡萄酒的颜色能反映葡萄酒的种类。
葡萄酒根据它的颜色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
(2)葡萄酒的颜色能反映葡萄酒的成熟程度。
(3)葡萄酒的颜色和口感存在相关性。
颜色和口感相互协调平衡。
颜色的深浅能够反映葡萄酒的结构、丰满度以及尾味和余味。
(二)葡萄酒的香气特性目前已经鉴定出的葡萄酒中的呈香物大约有300余种,各类呈香物质是各类气味的基础。
根据这些物质的来源,将葡萄酒的香气分为一类香气、二类香气、三类香气三大类,源于葡萄浆果的香气可分为一类香气,又叫做果香或品种香;源于发酵的香气称为二类香气,又叫做发酵香或酒香;源于陈酿的香气称为三类香气,又叫做陈酿香或醇香。
1、一类香气由于一类香气的呈香物质来源于葡萄果实,因此葡萄的生长气候、土壤、栽培技术条件等自然因素都是决定葡萄酒一类香气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
同样这些因素也影响葡萄品种表现并决定葡萄浆果质量。
酿造工艺、陈酿方式也是影响一类香气的重要因素。
2、二类香气(酒香或发酵香)由于发酵原料、酵母菌种、发酵条件、陈酿条件等不同,酒精发酵副产物的含量、比例有所变化,所以不同葡萄酒的二类香气的类型及其质量也可发生很大的变化。
3、三类香气(醇香或陈酿香)三类香气的类型主要是动物气味、香脂气味、烧焦气味(主要丹宁变化或溶解成橡木成分形成的气味)和香料气味等。
三类香气的形成非常复杂,成年葡萄酒的三类香气(陈酿香)是一类香气、二类香气的构成成分在陈酿条件下变化的结果。
(三)葡萄酒的口感特性在葡萄酒中具有多种呈味物质,它们使人产生甜、咸、酸、苦等味觉;这些呈味物质组合起来,不同比例及浓度的变化,还能使人产生鲜、涩等味觉。
1、甜味物质及口感在葡萄酒中具有甜味的物质主要是糖、酒精和甘油。
它们是构成葡萄酒柔和、肥硕和圆润等口感特征的要素。
2、酸味物质及口感葡萄酒中适量的酸味物质是构成葡萄酒爽利、清新(干白、新鲜红)等口感特征的要素。
酸度过高会使人感到葡萄酒粗糙、刺口、生硬、酸涩;酸度过低则使人感到葡萄酒柔弱、乏味、平淡。
酸与其它成分不平衡时,葡萄酒显得消瘦、枯燥、味短。
3、咸味物质及口感葡萄酒中的咸味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原料、土壤、工艺处理。
是无机盐和少量有机酸盐,们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为2-4g/L,因品种、土壤、酒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1)从饮用的角度,大部分无机盐是人类营养所必须的元素。
(2)葡萄酒中的咸味物质(盐)参与葡萄酒的味感构成,它们能在不同程度上的加强所有其他味感。
但不同的咸味物质对葡萄酒的味感有不同的影响:有些可加强葡萄酒的清爽感,例如酒石酸氢钾除咸味外,同时具有酸味。
但是如果在葡萄酒中加盐,如加氯化盐或硫酸盐,只会降低葡萄酒的适口性。
钾盐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苦味,可加强不良味感。
(3)咸味物质(无机盐)因品种、土壤、工艺不同而有差异。
4、苦味、涩味物质及口感葡萄酒中的苦味及涩味物质主要是一些酚类化合物质,如单宁、酚酸、黄酮类。
由于其具有的营养、防病、治病等作用,可提高红葡萄酒的饮用价值。
(1)单宁:丹宁由源于葡萄浆果的种子和果皮中的无色花色素苷构成的。
果梗中亦含有大量无色花色素苷。
丹宁的另一来源是人为添加的(丹宁处理)或在橡木桶中浸出的。
而丹宁的味感与其聚合度有关。
红葡萄酒中单宁含量约为1-3g/L。
白葡萄酒中每升几十毫克,酒中总单宁含量与涩味强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但某些陈酿葡萄酒,虽然它们的单宁含量较高,但已经失去了涩味、口味变得协调,柔和,在陈酿红葡萄酒中,这类化合物赋予葡萄酒砖红色,从而取代了游离花色苷的鲜红色。
(2)酚酸:酚酸以酯的形式存在于葡萄果粒中,遇碱水解成游离态的酸。
在酿造与贮藏过程中,会缓慢水解一部分。
所以,常常在葡萄酒中可同时发现游离的酚酸和结合的酚酸。
(3)黄酮类:黄酮是一类化学结构与花色苷类似,几乎无处不存在的色素,为黄色晶体。
黄酮类化合物在葡萄酒中含量少,白葡萄酒颜色偏深主要是黄酮类多酚化合物颜色偏深所致,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如d一儿茶素,橙皮甙)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
二、葡萄酒鉴赏的基本步骤在中国的茶道中,品茶分为三个步骤,即观色、闻香、品尝,而品酒与品茶相近。
鉴赏葡萄酒需要鉴赏的人熟悉葡萄酒的特性,上文大概分为三类特性:葡萄酒的外观特性,葡萄酒的香气特性,葡萄酒的口感特性。
这三类特性就需要使用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三种方法品鉴。
(一)观其色葡萄酒外观的鉴赏包括观察酒的流动性和气泡、液面、酒体和酒柱等方面。
首先需要辨识葡萄酒的流动性和气泡,如果葡萄酒流动性很好,倒酒时发出清脆的响声,表明葡萄酒完好明快;如果葡萄酒不正常,则其流动性差,表现为倒酒时无声或酒呈油状。
例如受灰腐病危害的葡萄酿的酒或酒发生了由乳酸菌引起的油脂病都会出现倒酒无声或呈油状的特征。
倒酒的同时观察葡萄酒的气泡特性,包括观察气泡的大小、数量、更新速度和颜色等。
气泡有色,为生葡萄酒;气泡无色,为成年葡萄酒。
一般倒酒时酒表面形成一层泡沫,泡沫由均匀、细小的气泡形成,且每个气泡持续的时间为数秒钟,如果气泡由小到大,则可能是由于发酵不完全引起,这样的葡萄酒应该引起注意。
酒杯会影响气泡的大小、数量、更新速度等,例如湿酒杯不利于气泡形成,或者酒杯温度高于酒温,会产生大气泡。
接下来观察液面,用食指和拇指捏着酒杯的杯脚,将酒杯置于腰高,低头垂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
或者将酒杯置于品尝桌上,站立弯腰垂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