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利胆片工艺优化及其制备-精选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消炎利胆片⑴取该品1片,除去包衣,研细,取0.2g,加乙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穿心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穿心莲内酯对照品、脱水穿心莲内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1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4:3:0.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⑵取该品2片,除去包衣,研细,取0.5g,加水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4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溪黄草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丁酮-乙酸乙酯-甲酸(10:1.5: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灯光(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⑶取苦木对照药材0.1g,照[鉴别](2)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作,残渣加甲醇5ml 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供试品溶液3μl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4: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灯光(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新老标准差异技术设备升级新质量标准产品生产设备及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公司投入500万,完成了设备更新、技术上了新的台阶之后,建立起了新的工艺规程和质控检测流程,同时又制定了新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
消炎利胆片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消炎利胆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消炎和利胆的作用。
这种药物主要由多种中药药材组成,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具有显著的药理效果。
消炎利胆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和胆道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从消炎利胆片的成分、作用原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种中药复方制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3.2.1 未来研究方向":"","3.2.2 临床应用建议":"","3.2.3 结语":""},"3.3 结尾总结":""}}}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进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消炎利胆片的概述,包括对其成分、作用和用途的简要介绍,同时说明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对消炎利胆片的详细介绍,包括其成分、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等内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种药物的功效和用途。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概括了消炎利胆片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提出了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建议,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安排,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消炎利胆片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药物。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旨在深入探讨消炎利胆片这一药物的成分、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通过对其主要成分、作用和用途的介绍,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消炎利胆片的药理学基础。
同时,通过对其消炎作用、利胆作用和其他作用的详细解析,帮助读者了解该药物在治疗炎症性疾病和胆道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
消炎利胆片的制备工艺
消炎利胆片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准备所需的中草药材料,如黄连、黄柏、大黄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2. 材料清洗:将混合好的草药材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泥土。
3. 研磨粉碎:将清洗好的草药材料进行研磨粉碎,可以使用研钵、研臼等工具进行。
4. 水提浸泡:将粉碎好的草药材料与适量的水混合,进行浸泡,提取草药的有效成分。
5. 过滤榨取:将浸泡好的草药溶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得到澄清液体。
6. 浓缩蒸馏:对得到的澄清液体进行蒸馏浓缩,使其浓度增加,同时去除多余的水分。
7. 干燥制粒:将浓缩好的草药液体进行干燥,使其成为干燥的固体块状物。
8. 粉碎包衣:对干燥好的草药块进行粉碎,得到细小的颗粒。
9. 包衣:将粉碎好的草药颗粒进行包衣处理,可以使用不同的添加剂和涂料进行包衣。
10. 成品包装:将包衣好的草药颗粒进行包装,如辅料袋或者胶囊等,同时贴上标签。
以上就是消炎利胆片的制备工艺的基本步骤,具体的制备工艺可以根据药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天天乐药业NO:目录1.产品概述 (2)2.生产处方 (2)3.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 (4)4.生产场所及所用设备 (6)5.中药材的前处理 (9)6.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 (12)7.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20)8.质量控制点 (20)9.原辅料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21)10.成品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21)1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21)12.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21)13.中间产品贮存条件 (21)14.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21)15.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23)16.工序收率限度、物料平衡及计算方法 (23)17.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4)18.环境保护 (25)19.附页: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复制品目的:建立利胆片工艺规程,保证工艺控制和工艺步骤严格的按规定执行。
范围:适用于利胆片的生产过程和中间控制。
职责:生产部、技术部、质量管理部、生产车间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国药典》2010年版。
内容:1. 产品概述1.1产品名称和产品代码1.1.1药品名称:利胆片1.1.2汉语拼音:Lidan Pian1.1.3产品代码:2131.2成份:大黄、金银花、金钱草、木香、知母、大青叶、柴胡、白芍、黄芩、芒硝、茵陈1.3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味苦。
1.4功能主治:舒肝止痛,清热利湿。
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症见胁肋及胃腹部疼痛、按之痛剧,大便不通,小便短赤,身热头痛,呕吐不食;胆道疾患见上述证候者。
1.5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10片,一日3次。
1.6注意:孕妇慎服;服药期间忌食油腻。
1.7有效期:24个月1.8贮藏:密封。
1.9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02042. 生产处方2.1剂型:片剂2.2批量:300万片2.3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763页2.4质量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763页2.5产品处方大黄58g 金银花58g 金钱草58g 木香96.5g知母58g 大青叶58 g 柴胡58 g 白芍58g黄芩29g 芒硝19g 茵陈58g制成1000片2.6生产处方大黄174.0㎏金银花174.0㎏金钱草174.0㎏木香289.5㎏知母174.0㎏大青叶174.0㎏柴胡174.0㎏白芍174.0㎏黄芩87.0㎏芒硝57.0㎏茵陈174.0㎏糊精35.1~30.0㎏硬脂酸镁2.7㎏蔗糖396.0㎏明胶5.4㎏滑石粉450.0㎏柠檬黄0.3㎏虫白蜡1.8制成300万片2.7原辅料清单及物料代码3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3.1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过滤注:灭菌粉碎、提取浓缩液的收集为D级洁净区。
专利名称:一种利胆片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峰,王琳,张发成
申请号:CN201110381352.2
申请日:20111126
公开号:CN102397451A
公开日:
201204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胆片的制备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取大黄,微波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得大黄提取物;取金钱草、金银花,微波萃取,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得二金提取物;取木香、知母、大青叶、柴胡、白芍、黄芩、茵陈7味药材,粉碎,CO超临界萃取,得超临界萃取物;取芒硝,加入水,加热溶解,滤过,取滤液,加入上述大黄提取物、金钱草提取物、超临界萃取物混合,加入糊精,70%乙醇制颗粒,干燥,压片,包薄膜衣。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利胆片便于服用。
申请人:苏州派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滨河路1326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利胆片的制备、药理及临床应用
佚名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71(0)1
【摘要】一、利胆片标准规格一、处方内容:
【总页数】10页(P27-36)
【关键词】利胆片;临床疗效;药理试验;小白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6;R285.6
【相关文献】
1.降酶利胆片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J], 刘俊杰;周成运;张广斌
2.消炎利胆片工艺优化及其制备 [J], 周文政
3.急性胆囊炎应用头孢曲松钠与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会
4.急性胆囊炎应用头孢曲松钠与消炎利胆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杨雄伟
5.降酶利胆片制备及临床应用 [J], 张广斌;王松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炎利胆片工艺优化及其制备
消炎利胆片处方中含有大黄、人工牛黄、薄荷油等成分,在中试阶段,所生产的薄膜包衣片成品留样观察发现有黄色成分析出现象,造成包装药瓶外观发黄。
为此笔者进行了工艺优化和包衣剂的筛选。
?
1 原辅料与仪器设备
1.1 原辅材料
消炎利胆片原料药粉(中一药业);雅克宜(上海卡乐康);欧巴代85G(上海卡乐康);欧巴代80W (上海卡乐康);HPMC (浙江中维药业)。
1.2 仪器和设备
HLSG220D湿法混合颗粒机(北京航空工业研究所);FC-200型沸腾干燥器(重庆科旭制药机械XX公司);GZPL40C高速压片机(北京国药龙立科技公司);BCB-150C高效包衣机(温州市制药设备厂);78X-2片剂四用测定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ZB-1D智能崩解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BS223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XX公司)。
?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粒压片工艺优化
湿法制粒压片工艺流程(中试工艺)如下:原料药粉→配料及辅料→配料→调浆→ 湿法制软材→制湿颗粒→沸腾干燥→整
粒→选粒→总混→压片。
一步制粒压片工艺流程如下:原料药粉→配料及辅料→配料→调浆→ 一步制粒→选粒→总混→压片。
干式制粒压片工艺流程如下:原料药粉→配料及辅料→配料→ 干式制粒→选粒→总混→压片。
制粒压片工艺优选试验:以上3种工艺分别进行3个批次生产,以生产流程、颗粒外观和粒度、片芯硬度、崩解时限为主要指标进行试验[1]。
效果对比见表1。
2.2 薄膜包衣剂筛选及制法
一步制粒压片法生产的片芯,以不同的包衣剂采用直接包薄膜衣和先包隔离层再包薄膜衣两种不同工艺进行试验[2]。
以包衣时间、包衣片外观、崩解时限、留样外观观察为主要指标对包衣剂及包衣工艺进行试验[1]。
直接薄膜包衣法工艺试验:片芯分别以包衣剂欧巴代85G、欧巴代80W和HPMC(自配包衣剂的主要材料)直接包薄膜衣后,包衣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分装进行留样外观观察等试验。
3至6个月之间3组样品的包装瓶分别出现不同程度药瓶发黄现象。
上述包衣材料采取直接薄膜包衣法,产品在留样观察过程中质量未能符合要求,该法未能成功。
隔离层薄膜包衣法:取雅克宜按片芯用量的1%包隔离层,再以包衣剂欧巴代85G、欧巴代80W和HPMC进行薄膜包衣试验[2],试验数据见表2。
3 讨论
3.1 制粒压片工艺优选试验评价
比较3种制粒压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一步制粒压片法的生产工艺流程最短,颗粒粒度和外观均匀,颗粒所压片芯硬度最好且片芯崩解时限最短,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该法是最优的制粒压片生产工艺。
3.2 薄膜包衣工艺分析评价
通过试验证明,以片芯量1%的雅克宜包隔离层,用欧巴代85G包薄膜衣,包衣生产过程顺利,耗时最少,包衣片外观和崩解时限符合规定,留样观察2年内外观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该包衣法和采用的包衣剂能达到生产和质量要求。
3.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步制粒压片法生产的片芯以1%的雅克宜包隔离层,欧巴代85G包薄膜衣,生产流程最短,生产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能解决原产成品有黄色成分析出的质量问题。
该优选工艺适用于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