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解决重庆煤炭资源短缺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煤炭供应紧缺解决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煤炭资源的有限和生产、运输环节的不畅,煤炭供应紧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煤炭供应紧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煤炭供应紧缺的原因煤炭供应紧缺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1. 煤炭资源的有限煤炭是一种自然资源,其资源量是有限的。
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煤炭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速度,导致煤炭供应紧缺。
2. 生产设备的老化和落后许多煤矿的生产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存在着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煤矿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3.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煤炭供应链涉及到矿山开采、运输、储存等多个环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煤炭供应的紧缺。
然而,目前许多煤炭生产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例如,矿山开采和运输的协调不足、储存设施的欠缺等。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煤炭供应紧缺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可以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开展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发现新的煤炭资源,扩大煤炭供应规模。
2. 促进煤炭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为了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和能力,需要加大对煤炭生产设备的投入。
可以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换代,采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煤炭生产效率。
3. 加强煤炭供应链管理为了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需要加强煤炭供应链管理。
可以建立统一的煤炭调度中心,协调煤炭的开采、运输和储存等环节,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建设更多的煤炭储备基地,确保煤炭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为了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需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
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等,降低对煤炭的需求,减少煤炭供应紧缺的压力。
结论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当前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煤炭供应紧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浅析重庆地区煤炭资源危机矿山出路【摘要】随着开采规模扩大,重庆地区各大矿山资源濒临枯竭,已然沦为“危机矿山”,面临无煤可采的局面,寻找出路迫在眉睫;据相关资料分析,找矿(寻找接替资源)是最可行的出路。
【关键词】危机矿山;煤炭资源;重庆地区;沉积环境;表皮构造1 前言重庆地区煤炭资源探、采历史悠久,为适应市场需求,南桐、松藻、天府、中梁山、永荣等矿务局均大规模扩张生产能力,已探明资源储量远不能满足生产,加之开采年代久远,各矿资源枯竭。
昔日大矿已然沦为“危机矿山”,面临无煤可采的局面;且大部分属重度危机,部分为中度危机。
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寻找出路迫在眉睫,找矿(寻找接替资源)刻不容缓。
2 成煤期的沉积环境及同沉积构造2.1 重庆地区的含煤地层重庆地区的含煤地层由老至新有:(1)梁山组。
全区均有出露,但达到可采,或已为当地村民或个体户开采的(厚度>0.20 m)只有巫山、奉节、巫溪片区。
(2)龙潭组(吴家坪组)。
全区均有可采煤层,华蓥山、天府、中梁山、松藻、南桐等矿务局均开采龙潭组煤层,由西向东逐渐相变为吴家坪组,仅一层(K2或K1)可采。
万州、云阳、城口、奉节、秀山、彭水、巫山、巫溪也有部分可采。
(3)须家河组。
在永荣矿务局为主采煤层地区,云阳、奉节、万州、巫山、巫溪亦有部分可采,只能供小型矿山开采。
(4)珍珠冲组。
主要分布于云阳、奉节、万州一带,仅局部可采,只能供小型矿山开采。
据现有资料,松藻、南桐、天府、中梁山均采龙潭组煤层(此煤层约占重庆地区煤炭资源总量80-90%),而其中潮坪成煤环境占总量90%以上。
2.2 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同沉积构造2.2.1龙潭组据华蓥山、中梁山、天府、南桐、松藻等地资料证实,该组(向东相变为吴家坪组)属于潮坪~泻湖沉积体系,总厚80~90m。
旋迴清楚,潮坪沉积特征明显,以静水沉积为主,含煤5~10层,煤层总厚均在3~6 m,含煤系数7~10%,可采煤层3~8层(总厚5m),标志层明显,对比基本可靠。
煤炭紧缺应急处置方案背景煤炭是我国能源最主要的来源之一,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能源物资。
近些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的整改与提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煤炭市场供需矛盾、资源配置不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
突发情况的出现可能进一步加剧煤炭紧缺的状况,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扰。
紧急情况当发生煤炭紧缺情况时,各级政府及煤炭相关企业应迅速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具体措施如下:1. 临时调剂各级政府应根据情况,统筹协调煤炭资源,适时进行临时调剂。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市场的供需动态和价格走势,确保煤炭资源合理配置。
2. 增加进口在煤炭供给出现紧缺的情况下,进口成为解决煤炭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各级政府应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增加进口量。
在此基础上,还应提升进口煤炭质量和价格竞争力,实现国内市场供需平衡。
3. 减少浪费在当前,我国的煤炭资源仍然存在浪费现象,各级政府应加强监管,减少煤炭浪费。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和生活,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从而降低煤炭消耗量。
4. 安排储备煤炭企业应当建立储备库存,以应对突发情况。
各级政府也应建立应急储备制度,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煤炭,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出现,确保市场供需平衡。
应急管理在煤炭紧缺的应急情况下,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具体措施如下:1. 物资保障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煤炭紧缺状况,并针对不同状况制定有效应急预案。
同时,应建立煤炭紧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各种应急救援物资。
2. 紧急调配在煤炭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紧急资源调配,利用目前各类煤炭产品及储备库存进行紧急调剂。
3. 监测预警应急管理体系还需要具备灵敏的监测预警能力,及时掌握市场煤炭供需情况及价格变化趋势。
在预警信息出现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限制价格过于波动和行业动荡。
4. 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政府应根据市场煤炭供需情况及价格变化趋势,判断煤炭市场走势,并及时通报市场情况。
煤炭紧缺应急处置方案
背景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煤炭资源存在不平衡、
供需矛盾等问题,煤炭紧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煤炭紧缺,不
仅会影响国家能源安全,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影响。
因此,制定
一份完善的煤炭紧缺应急处置方案,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社
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煤炭紧缺的情况,统一部署、明确职责、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减少影响。
重要任务
1. 加强煤炭生产管理
1.1 加强煤炭生产计划管理
组织专家研究分析煤炭资源供需状况,编制层次分明、适应市场、统筹规划的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并及时调整。
1.2 加强煤炭生产工艺管理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进,提高煤炭资源开采、运输、储存效率,
减少损耗,确保煤炭生产顺畅。
2. 加强煤炭进口管理
2.1 提高进口煤炭质量标准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提高进口煤炭的质量,规范进口渠道
和进口企业的行为。
2.2 做好进口煤炭价格管理
加强进口煤炭价格监管,对价格波动过大的进口煤炭实施管控措施,维护国内煤炭价格市场平稳。
3. 加强煤炭运输管理
3.1 加强煤炭运输组织
加强煤炭运输组织,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畅通运输渠道,缩短
物流运输时间。
3.2 加强煤炭运输安全管理
加强煤炭运输安全管理,制定煤炭运输安全管理规程和应急预案,保障煤炭运输安全。
4. 加强公共信息服务
4.1 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加强公共信息服务,通过公共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发布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传递准确信息,为各方及时了解煤炭供需情况提供支持。
煤炭产业面临的危机及化解措施第一篇:煤炭产业面临的危机及化解措施煤炭产业面临的危机及化解措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涨。
到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36.2亿吨标准煤。
在我国巨大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资源消费总量最大,占到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6.4%。
巨大的消费需求也拉动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我国煤炭销售价格不断上涨,煤炭工业成为造富能力最强的产业,我国煤炭工业迎来了十年黄金发展期。
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工业发展速度放缓,随着而来出现了销售不旺、库存过高、产能堆积等问题,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困境凸显。
两大危机并存目前,总体来看,我国煤炭工业主要存在以下两大危机:一是销售不旺,价格竞争激烈,降价此起彼伏,企业生存压力大。
目前,作为煤炭主要销售渠道的钢厂、电厂,受国内外发展环境制约,钢材、电力销售不旺,原料库存高,因而其购煤积极性低,煤炭整体销售受制约。
由于采购商意愿降低,为争取有限的采购意愿,相关企业大打价格牌,降价此起彼伏。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12年年初,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99.5点,2012年年末下降到170.7点,2013年一季度,再降7.3%。
但由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放缓的原因,低价竞销战略并没有提升整体采购积极性,反而进一步压缩了煤企的利润空间,国内相关煤企生存压力增大。
二是投资无序、产量暴涨、库存增大,产能过剩危机高。
由于前十年的黄金发展,煤炭行业显示巨大的造富能力,“煤老板”成为“有钱人”的代名词,一时间,社会各种游资纷纷转战该领域,造成了我国采煤产能的激增。
据统计,2004年,我国煤炭行业产能仅为17亿吨左右,到2012年,全国煤炭产能已达40亿吨,8年内增长135%,年均增幅近3亿吨。
这种增长趋势还在继续,并呈加快趋势,有业界人士估计,2013年,我国煤炭产能将达到史无前例的46.3亿吨。
迅速增长的产能推高了我国煤炭年产量,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生产总量已达36.6亿吨。
煤炭紧缺应急预案
煤炭紧缺是一种可能发生的应急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预案来应对。
以下是一份煤炭紧缺应急预案的示例:
1. 紧急调配煤炭资源:根据紧缺情况,及时调取其他地区的煤炭资源,确保供应链的畅通。
与供应商、运输公司等进行沟通,协调资源调配。
2. 优先供应重点行业:将煤炭供应优先保障给重点行业,如电力、钢铁、化工等,确保其生产不受影响。
3. 节约煤炭资源:倡导各单位节约用煤,加强能源管理。
提倡替代能源的使用,如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
4. 支持清洁能源发展:鼓励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5. 加强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节能减排的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6. 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煤炭资源供应国的合作,确保煤炭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
7. 建立应急储备系统:建立煤炭应急储备系统,合理储备煤炭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8. 监测煤炭供需情况:建立煤炭市场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煤炭供需情况,预判可能出现的紧缺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
9. 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0. 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是一份示例,实际的煤炭紧缺应急预案需要根据地区、资源情况等具体因素进行定制。
浅析解决重庆煤炭资源短缺的方法作者:杨峰利张利松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01期摘要:煤炭资源是重庆市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分布较广,但资源总量较小,煤质较差,开采难度大,资源浪费严重,保有资源储量不能满足重庆市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本文提出了进行深部挖潜、引煤入渝、寻找替代能源等,力图解决重庆市煤炭资源短缺问题。
关键词:重庆市煤炭现状资源短缺建议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社会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取自矿产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做为重庆市优势矿产之一的煤炭资源对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保障。
1、重庆市煤炭资源概况1.1 重庆市矿产资源概况我国按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171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9种。
而重庆市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有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
优势矿产有煤、天然气、锰、汞、铝、锶、钒、钼、钡、岩盐、重晶石、萤石、硅矿等,其中锶矿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锰矿居全国第二位,钒、钼、钡居全国第三位。
1.2 重庆市煤炭资源概况重庆市境内除渝中区、大渡口区、潼南县外,其它区县均有含煤地层出露。
重庆市含煤地层时代较多,但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吴家坪组和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其中龙潭组/吴家坪组煤炭资源量约占重庆市煤炭总资源量的90%。
出露含煤地层受构造控制,具明显的带状分布。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渝西南桐、永荣、华莹山(重庆段)三个煤田,其次是渝东的红央煤田及渝东含煤区,渝东南含煤区及大巴山含煤区煤层聚积与赋存条件较差,煤炭资源较为贫乏。
因沉积原因,煤层赋存条件较差,多为中厚煤层、薄煤层和极薄煤层。
煤种较齐全但不平衡,烟煤(气、肥、焦、瘦、贫)和无烟煤都有,其中无烟煤占约51%,烟煤占49%。
煤炭紧缺应急预案
煤炭紧缺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急应对:
1. 制定煤炭供应调度计划:通过煤炭供应调度计划,按照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重要行业需求的原则,合理安排煤炭的供应和分配,保障供应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2. 调动资源增加供应:及时调动国内外资源,扩大煤炭供应渠道,增加煤炭进口和运输,确保供应能够满足需求。
3.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先进的煤炭利用技术和装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煤炭消耗,从而降低煤炭需求和压力。
4. 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监管:加大煤矿安全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和违法行为,保证煤矿的正常生产和运营,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优化能源结构: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煤炭需求的长期压力。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开展能源合作交流,寻求更多的煤炭采购渠道和资源合作,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应对煤炭紧缺的情况,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的生活需求。
第 1 页共 1 页。
重庆找矿突破方案1. 简介找矿是矿业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重庆这样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来说,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讨论重庆找矿突破方案,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来寻找潜在的矿产资源。
2. 背景重庆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找矿一直是当地矿业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传统的找矿方法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实现找矿工作的突破。
3. 技术方案3.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找矿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地质体进行系统的观察、测量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在重庆找矿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仪器和技术手段,如电磁勘探、重力勘探、地震勘探等,来获取更准确的地质信息,从而提高找矿效率。
3.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感知手段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
在重庆找矿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面的光谱、热红外等信息,进而对地表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寻找潜在的矿产资源。
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全面和高效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找矿的效率和准确性。
3.3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一种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寻找其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的技术。
在重庆找矿中,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地质、地球物理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与矿产资源相关的特征和规律。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那些人眼难以察觉的关联性,为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4. 实施计划4.1 数据采集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数据,建立一个综合的数据库。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已有的文献和报告,也可以通过实地勘探和遥感技术获取。
4.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和归一化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技术分析利用地质勘探、遥感技术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寻找与矿产资源相关的特征和规律,并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4.4 结果评估对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与已有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比对,以判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煤炭库存化解方案
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但是,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国国内大量煤炭饱和的煤炭库存出现了,这
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何化解这些
煤炭库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
煤炭库存化解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库存量过大,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
2.煤炭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低质量的煤炭难以销售;
3.市场需求低迷,难以进行有效的销售。
解决方案
方案一:转化为燃料
将部分库存煤炭通过加工转化成燃料,如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等,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与石油及天然气等其他能源进行竞争,推动
能源混合使用,减少碳排放。
方案二:开发新型用途
将部分库存煤炭开发出新型的利用方法,如制成生物质炭、煤制气、煤基化学品等,以进一步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方案三:促进转让
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将部分库存煤炭转让出去。
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库存煤炭开展创新性地利用,打造清洁能源产品,增强中小创新企业竞争力。
方案四:加强相关产业调控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国家层面的管理机制,鼓励煤炭行业加强结构调整,推动煤炭工业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促进绿色发展。
结论
煤炭库存化解涉及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协同地进行解决。
转化为燃料、开发新型用途、促进转让和加强相关产业调控等都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中国煤炭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浅析解决重庆煤炭资源短缺的方法
摘要:煤炭资源是重庆市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分布较广,但资源总量较小,煤质较差,开采难度大,资源浪费严重,保有资源储量不能满足重庆市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本文提出了进行深部挖潜、引煤入渝、寻找替代能源等,力图解决重庆市煤炭资源短缺问题。
关键词:重庆市煤炭现状资源短缺建议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社会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取自矿产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做为重庆市优势矿产之一的煤炭资源对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保障。
1、重庆市煤炭资源概况
1.1 重庆市矿产资源概况
我国按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四类,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171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9种。
而重庆市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有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
优势矿产有煤、天然气、锰、汞、铝、锶、钒、钼、钡、岩盐、重晶石、萤石、硅矿等,其中锶矿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锰矿居全国第二位,钒、钼、钡居全国第三位。
1.2 重庆市煤炭资源概况
重庆市境内除渝中区、大渡口区、潼南县外,其它区县均有含煤地层出露。
重庆市含煤地层时代较多,但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吴家坪组和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其中龙潭组/吴家坪组煤炭资源量约占重庆市煤炭总资源量的90%。
出露含煤地层受构造控制,具明显的带状分布。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渝西南桐、永荣、华莹山(重庆段)三个煤田,其次是渝东的红央煤田及渝东含煤区,渝东南含煤区及大巴山含煤区煤层聚积与赋存条件较差,煤炭资源较为贫乏。
因沉积原因,煤层赋存条件较差,多为中厚煤层、薄煤层和极薄煤层。
煤种较齐全但不平衡,烟煤(气、肥、焦、瘦、贫)和无烟煤都有,其中无烟煤占约51%,烟煤占49%。
根据重庆市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源量资料,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126亿吨,其中二叠系煤资源量115亿吨,三叠系煤资源量11亿吨。
按预测资源等级划分,可靠级26.2亿吨,占预测资源总量的20.79%;可能级36.34亿吨,占预测资源总量的28.82%;推断级63.46亿吨,占预测资源总量的50.39%。
2、重庆市煤炭资源面临的问题
2.1 资源总量较小
根据重庆市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期间,随着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耗煤将较大幅度增长,城镇居民直接用煤减少,农村居民直接用煤增加。
2008年以后,重庆市煤炭供应开始紧张,2015年以后,煤炭需求缺口将达到3.8Mt/a以上。
而重庆属贫煤区,后备资源不足,区域内的139处井田均有矿井进行开采,生产矿井、闭坑矿井占有资源量17亿吨,开发程度高,利用率已达74.07%。
煤炭资源总量难以长期保障重庆市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需要。
2.2 煤质较差
重庆地区煤层多是赋存倾角大的极薄煤层,有的小煤矿最低开采厚度仅为0.2米,使得一些矿未实行机械化开采。
重庆地区含硫高,如重庆能源投资集团下属的多数矿井生产煤炭以高硫、高灰、低挥发份的煤为主,发热量21-23MJ/kg,含硫3%左右,煤质较差,即使经洗选后,含硫也在2%以上。
而国家法律和政策对高硫煤的开采进行了限制,特别是硫份大于3%的高硫大煤矿,必须要建设配套的洗选设施,给重庆市煤炭工业的生存发展影响非常大。
2.3 开采难度大
重庆市内煤炭赋存条件差,多数矿井的煤层薄,地质构造复杂,开采技术难度大,水害、顶板垮塌、瓦斯、煤尘、自燃发火、煤与瓦斯突出等自然灾害严重,是全国有名的事故多发区之一。
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条件将更加恶劣,自然灾害更加严重,开采成本也随之增加。
2.4 利用效率低
在开采过程中,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乱采滥挖现象较普遍,特别是众多的乡镇煤矿,开采方法原始,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生产安全条件差,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煤炭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
3、解决煤炭资源短缺的几点建议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重庆市煤炭资源短缺问题,除了要加强煤炭开采环节的管理,提倡节约杜绝浪费,如禁止采富弃贫、坚决杜绝乱采滥挖、提高采矿回采率、进行科学开采等手段外,还需多管齐下,如深部挖潜、引煤入渝、寻找替代能源等。
3.1 立足市内,向深部要资源
重庆市煤炭系统有“五朵金花”: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南桐矿务局)、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原松藻矿务局)、永荣矿业有限公司(原永荣矿务局)、
中梁山煤电气有限公司(原中梁山矿务局)和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天府矿务局),这五大公司在重庆市煤炭领域举足轻重。
随着各矿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五朵金花”面临着“枯萎”的威胁,好在国家及时启动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目前已逐步取得可喜的成果,如位于重庆市电煤主要供应基地松藻矿区的綦江县××井田经深部勘查,提交资源储量约2.37亿吨;同样位于松藻矿区的另一井田经勘探提交资源储量1.76亿吨、打通×矿新增资源储量1.0148亿吨;而担负着重庆钢铁公司主焦煤供煤重任的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资源储量1亿吨。
接替资源勘查不但大大延长了几大公司的服务年限,避免了员工的下岗危机,也极大的缓减了煤炭资源匮乏压力。
3.2 面向市外,寻找煤炭接替资源
为了保障重庆市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立足于市内想法外,还需将目光朝向了市外富煤地区,目前这一战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重庆能源投资源集团在新疆申请了一块面积为61.64km2的探矿权,目前已达勘探程度,查明资源储量共计21亿吨,该矿正在积极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水、电、路等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预计2014年建成投产,年产规模将达到1000万吨原煤,项目建设总投资约40亿元,兰渝铁路“疆煤渝运”货运专线修通后,新疆的优质煤炭资源将源源不断的运入重庆。
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是毗邻重庆市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重庆市也积极界入了以上省份的煤炭资源开发,如重庆市电力公司在贵州建设的习水二郎电厂,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
同时还瞄准了国外资源市场,如重庆能源投资源集团拟与印尼某公司合作开发印尼的矿区,资源区域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煤炭资源潜力巨大。
3.3 着眼未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我国已发现的能源矿产资源,固态的有煤、泥炭、石煤、油页岩、铀、钍、天然沥青、天然气水合物等,液态的有石油,气态的有天然气、煤层气,另有地热资源(可呈液态、气态)。
能源矿产中人类通常使用且历史较为长久的是煤、石油、天然气,目前重庆市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占有绝对优势,达73.4%,而天然气仅占到12.1%。
与其他能源相比,煤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与所有石化能源相比,煤炭是最便宜的一种能源,同等的发热量,用煤的成本只相当于用油的30%,天然气的40%。
而随着国际油价的飚升,据专家预测使用石油、天然气的成本将是煤炭的10倍以上。
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使用煤炭做为提供能源的主力就成了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但燃煤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烟尘、SO2、CO2、NOx和其他有害物质,SO2和NOx在大气中形成酸性物质,造成酸雨,危害植物和水生生物,破坏生态,CO2则是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气体。
应大力发展电力、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不但能有效改变能源结构,减轻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而且能大大改善空气质量,减少SO2、CO2、NOx污染,为“健康重庆、宜居重庆”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
[2]重庆市煤炭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3]重庆市煤炭资源可供性形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4]重庆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