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8
海珠区201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语文11.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沉疴./呵.叱瞳.仁/脚踵.空降./降.格以求B. 杂烩./荟.萃和煦./熙.和行.情/贸然行.事C. 捭.阖/脾.气坼.裂/牵掣.否.定/否.极泰来D. 圈.养/豢.养粗糙./糟.粕难.堪/毁家纾难.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每一种文体,其独特的审美意义,都令写作者竞相折腰,阅读者为之倾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种叫小小说的文体萌芽发轫。
它简约通脱,雅俗共赏。
这种从民间兴起的文学诉求,让原始的文学情结复苏并空前高涨。
三十多年来,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小小说作家脱颖而出,构成一种群星灿烂的创作景观;美轮美奂的小小说佳作令读者耳目一新,每年数量众多的小小说作品进入语文教学及中考高考试题。
A.折腰B.雅俗共赏C.脱颖而出D.美轮美奂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综合训练语文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主要表现出了四个维度的转型,分别是:贫困程度的相对性,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贫困内涵的消费性和贫困治理的日趋复杂性。
198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25亿,而到2007年时,相关数据显示,绝对贫困人口约为1479万人。
2001年中国政府发表《二000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宣布在2000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这标志着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二元结构中,相对贫困人口已占据了中国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
2011年,中央政府设定了2300元的贫困线,这让中国的贫困人口迅速增加至1.28亿。
虽然在新标准下贫困人口大量增加了,但是相对贫困人口占主体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
截至2014年底,中国贫困人口还有7000多万,我们的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所谓的贫困生成主因的结构性是指,越来越多贫困人口的出现或者说其无法跳出贫困陷阱是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结构性贫困的处境,我们也可以说,贫困人口陷入了结构性贫困的陷阱。
这里所谓的结构性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在资本、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社会资本和文化等多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和场域内,对无法与那些在以上层面具有优势的精英群体和优先群体进行竞争,因为两个群体的初始条件不同,同时与以上结构及其资源分配相关的机会也并不均等。
结构性贫困的存在意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且在富者与贫困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间接的或然性的剥夺关系。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不均衡和不平等结构的存在,贫富差距并没有像我们政策宣传和期待的那样不断缩小,而是出现了相对平衡发展基础上的差距不断加大。
由于当前贫困人口的构成主体是相对贫困人口,因此,对他们而言,生存和基本生产方面并没有让其感受到贫困,而最让其觉得贫困和窘迫的是消费层面的贫困。
海珠区201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语文2018.11.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沉疴./呵.叱瞳.仁/脚踵.空降./降.格以求B. 杂烩./荟.萃和煦./熙.和行.情/贸然行.事C. 捭.阖/脾.气坼.裂/牵掣.否.定/否.极泰来D. 圈.养/豢.养粗糙./糟.粕难.堪/毁家纾难.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每一种文体,其独特的审美意义,都令写作者竞相折腰,阅读者为之倾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种叫小小说的文体萌芽发轫。
它简约通脱,雅俗共赏。
这种从民间兴起的文学诉求,让原始的文学情结复苏并空前高涨。
三十多年来,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小小说作家脱颖而出,构成一种群星灿烂的创作景观;美轮美奂的小小说佳作令读者耳目一新,每年数量众多的小小说作品进入语文教学及中考高考试题。
A.折腰B.雅俗共赏C.脱颖而出D.美轮美奂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2018年广州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2018年广州市高三语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市高三语调研测试试题及答案
5 2018年广州市高三语调研测试
201801
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共23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精湛/绽裂绮丽/涟漪吭声/引吭高歌
B.拓本/鞭挞依偎/煨汤露宿/原形毕露
c.讥诮/蹊跷癖好/譬如渐染/循序渐进
D.情愫/塑料渎职/疑窦强劲/强词夺理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虽然国家对“低碳”理念大力宣传,同时有关部门也制定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行业的“低碳”标准进行了规范,但我们许多生产“环保、低碳”产品的企业不重视产品的宣传,以致产品虽好却无。
广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文调研测试题参考答案广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调研测试题参考答案广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调研测试题参考答案
5
广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调研测试题参考答案
D.分别读x n/ n,xi /i ,li n /li n 。
A.分别读i /
i ,p /b n,xi n /xi n 。
B.分别读chu /du ,d /d ,/。
c.分别读 n/ n, n / n , n/ n。
赶鸭子上架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A.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的优秀人物,通常指某一领域的优秀人物。
在比赛中后居上者,不能称为“后起之秀”。
c.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泛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不能用形容体育比赛的真实情景。
D.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一般比喻的议论新奇惊人。
这里用于城市变化的描述不恰当。
A.表示约数的相邻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五”与“六”间的顿号删去。
B.省略号与“等、等等”同义,两者不连用。
c.“相近的不能称为双声叠韵”是解释全句的,所用符号是句外括号,故此,括号应在句号后。
A.“提高……状况”搭配不当,可把“提高”改为“改善”,或把“经济状况”改为“生活水平”。
B.“担负”后缺宾语,应在“护航”后加“任务”。
D.“报刊、电视台和媒体”并列不当,不合逻辑,改为“报刊、电视台等媒体”。
2018届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三高考模拟测试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受强冷空气影响,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②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受名缰利锁....所困,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
③“一切为了给傅海峰创造机会,”蔡赟曾如此表达两人的技术互补。
前面一堵墙,后面一架炮,蔡赟的网前组织能力与傅海峰的后场进攻能力配合得天衣无缝....。
④原材料不断涨价,资金难以周转,订单日渐减少,光凭我一个人目前的能力,要让我这个半死不活的工厂起死回生,实在是爱莫能助....啊。
⑤这位老人兴趣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活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⑥依我的能力,承担这份工作实在是绠短汲深....,但大家既然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A. ①④⑤B. ②③⑤C. ①③⑥D. ②④⑥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大数据研究的背景之下,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戒烟不失为有效的一种降低肺癌发生率的途径,它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B. “新蔬世界”网络购物平台本着让广大消费者省时、省力、省钱为原则,组织了多场大型优惠购物活动,声势浩大,参与者众多。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语文模拟试卷(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其贴在指定位置,然后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市、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指定位置,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
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膩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
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
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
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
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疑问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
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
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疑问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
提出的疑问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
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
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
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
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和宋代的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
一般说来,在阅读这类经典性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木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三是联想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
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8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2017.12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
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
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
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活”在当下。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
为了留住文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
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或“遗物”,它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
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
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
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
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很好地开发与利用。
2018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
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
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疑问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
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
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疑问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
提出的疑问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
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
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
2018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
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这句话意思就是,传统手艺是一种方式或途径,达到一种最终目的的初始概念或状态。
】,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
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
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活”在当下。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
为了留住文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
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或“遗物”,它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
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
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
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
【1B是以偏概全的,有三个方面】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很好地开发与利用。
衍生性生产就是在充分尊重传统手艺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通过题材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功能的放大或用途的改变,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
仅就功能而言,既可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衍生,也可从物用形态向文化形态衍生。
如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衍生出的美术陶瓷,使现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出了对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追求。
再如,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非常实用的产品,已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
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衍生性生产不仅保护了传统手艺,而且还通过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了传统手艺“自我造血”的能力,赋予了手艺与时俱进的品格。
生态化保护还需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
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手艺的传承也需要创意性发展,它不是新与旧的简单更迭,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更多汲取传统手艺的理念和经验,形成面向生活的应用和表达。
传统手艺及其对物的循环再造、对生态自然的依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
以此创意生活,不仅可以继承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
(摘编自王祖龙《生态化保护:让民族传统手艺“活”在当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代表着【代表就是种属关系】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正成为地方上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
【传统手艺是用来建构“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而不是“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代表。
“建构”对接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方面,“代表”更多是具象的,是一种种属概念。
】B.传统手艺的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存核心技艺,特别是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
【以偏概全,周延问题。
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只是“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涉及的三个方面之一。
】C.实现传统手艺产品从物用形态转向精神或文化形态,是进行衍生性生产的重要途径。
D【“彰显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不一定需要“将传统智慧融入当代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围绕民族手艺的留传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手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以当代语境下民族传统手艺必然衰落为立论前提,由此引出生态化保护的观点。
C.文章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为例证,表明了传统手艺衍生性生产的重要意义。
D.文章第一段提出论点,总领全文,并与末段遥相呼应,形成“总-分-总”的结构。
【全文是总分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民族传统手艺能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并得到人们关注,就有可能避免走向衰落。
B.因为民族传统手艺对乡土社区的高度依存,所以建设生态化新乡村是未来发展方向。
【C.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地保留在博物馆中,这不是对传统手艺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D.继承延续民族传统手艺,使其创意性发展,能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作者简介】温亚军,1967年10月出生于陕西岐山县,1985年入伍,在新疆服役16年,2001年调入北京,现为中国武警杂志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先后在《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小说家》、《小说界》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多万字,其中短篇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转载,2000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驮水的日子》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驮水的日子温亚军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把驯服驴当成人的成长去理解,动物小说实际上就是人与特殊的人的交流】去河边驮。
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来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
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工作。
【上等兵,只有上等兵这个名字,真的是无名小卒,接的也是最累的活儿。
但他无怨无悔,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
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
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
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怎么感觉是在教育不良少年。
】8公里在新疆算不了什么,说起来是几步路的事,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
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由着自己的性子走。
到了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的水。
上等兵也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搁上去,摔下来,再放上去。
他一脸的惬意样惹得驴更是气急。
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了两半桶水回到山上。
倒下水后,上等兵没有歇息,又牵着驴去驮水。
如此折腾到天快亮时,驮够了四趟水,才让驴歇下。
【驯服需要耐心和毅力,也需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
】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来去驮水。
这天虽然也驮到了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
【说明了驴也通人性,领教了上等兵的韧性。
】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以柔克刚,彰显原则。
】慢慢地,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注意“调教”这个词】中,驴没了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地就像河边的水草。
上等兵感觉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了。
【更加亲切友好,可以说,两位开始走心】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自己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
上等兵感应着驴的欢快,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
他又想到该给驴起个名字,兴奋起来,一点没犹豫,就给驴起名“黑家伙”。
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就该叫“黑家伙”。
虽然驴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
【上等兵待驴如自家人】渐渐地,“黑家伙”熟悉了每天的水要驮回哪里,它总主动走到那里。
一天,上等兵在路上耽搁了一下,“黑家伙”没有接到叫它停的命令,径自走出好远。
待上等兵追到山上,“黑家伙”已经把两桶水分别驮到一班和二班的门口,正站着等他喂草料呢。
【出乎上等兵的意料,驴居然会主动驮水,这是一种大的转变,也是对上等兵调教驯服的肯定】上等兵冲到“黑家伙”跟前,“黑家伙”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扑闪着大眼睛,等着一个不高兴的表情。
上等兵没有骂它,却伸出手抚着它的背,表扬它,“黑家伙”兴奋地冲天叫了几声。
有了这一次,上等兵决定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回连。
在河边装上水后,他对“黑家伙”说你自己回吧,“黑家伙”就自己上山了。
“黑家伙”第一次独自上路时,上等兵有点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发现“黑家伙”稳健的身影,竟是群山中惟一的动点。
这惟一的动点,一下子使四周沉寂的山峰山谷多了些让人感动的东西。
过了一个多小时,“黑家伙”驮着空挑子回到河边。
上等兵高兴极了,扑上去亲了它一口,并把自己在河边割的青草奖赏给它。
“黑家伙”吃着,不停地甩着尾巴,表示它的高兴。
【我们很容易地就可以梳理出上等兵调教驴的一条明线。
】上等兵买回一个铃铛,拴到“黑家伙”的脖子上。
铃铛声清脆悦耳,陪伴着“黑家伙”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上。
“黑家伙”喜欢这铃铛声,离上等兵越来越近,步子也越来越快,铃铛声也越加响亮,远远地传到盖孜河边。
【小说采取延宕的方式,一直不温不火地叙述上等兵和驴愈发亲近。
】为了打发“黑家伙”不在身边的时间,上等兵带上了课本,在河边复习功课,他心里一直做着考军校的梦呢【你看这心计】。
复习累了,他背着手在草地上散步。
他想到考上军校后,会和“黑家伙”分开,心里一阵难受,就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黑家伙当然浑然不知这是套路,还特高兴,要更主动地挑水】,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割下、晒干,预备好。
在铃铛声中,又过了一年。
这年夏天,上等兵考取了军校。
【分别那一刹那到来了。
】走的那天,上等兵叫“黑家伙”驮着自己的行李下山,再最后一次给“黑家伙”背上的挑子里装上水,看着它往山上走去,直到走出很远。
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突然熟悉的铃声由远及近急促而来。
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
上等兵的心不由一颤,眼睛模糊了,模糊中,他发现,奔跑着的“黑家伙”是这凝固的群山中惟一的动点。
【惟一的动点是“黑家伙”,当然还有两位的心动,当然,我们知道,“黑家伙”最终还是要告别上等兵的。
人与动物的和谐美是动物小说的主要主题。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到驴对下士的反抗、不合作,与后文上等兵独特的驯驴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上等兵不急不躁、耐心平和的性格特点。
B.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铃铛声,一人一驴行走在山路上,清脆的铃铛声打破了山道的寂静,展现出空灵悠远、意境优美的画面。
【】C.小说标题意味深长,“驮水的日子”既是上等兵与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是与战友戍边的岁月,寄寓了他对这一段军旅生活的深深眷恋。
D.小说讲述了上等兵与驮水的驴之间情感变化的故事,叙事自然平实,情感真挚动人,表现了当代军人的人性美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