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4
安徽省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1.【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每个成语的出处与故事,联系春秋战国史实可知: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追杀重耳,逃亡到楚国,楚王收纳了他,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
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重耳)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由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求救于齐国。
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
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称为“围魏救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称之为“三顾茅庐”,故B、C、D均不发生在春秋,不合题意。
所以正确答案为A。
【考点】春秋争霸战争2.【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型选择题,解答本题可以采取直接排除法,A为唐太宗所语,意为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轻视少数民族,只有我能对他们一视同仁,体现了唐太宗时期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故不合题意;B为唐太宗所语,意为用历史作镜子,可以懂得国家兴衰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故不合题意;C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大意为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主要介绍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功绩,而不是唐太宗的治国智慧,故符合题干要求;D为唐太宗所语,大意为把船比作君主,把水比作百姓,百姓能拥护一个君主,也会反对一个君主,他是在告诫自己要关心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巩固自己的统治,故不合题意。
所以正确答案为C。
【考点】唐太宗的治国智慧3.【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指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可以采取排除法。
2013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最后一卷命题:安徽瀚海教育研究所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
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1.中国银行行徽(图甲)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乙)。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清朝2.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
其中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公里,东起鸭绿江,东至 A .山海关 B .临兆 C .葱岭 D .嘉峪关3.人们研究历史,往往把某个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个时代或阶段的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新中国成立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D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洋务运动开始③中日《马关条约》签订④武昌起义爆发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5.“兄弟阋(x ì,争吵)于墙,外御其侮。
”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国共两 党毅然抛弃嫌隙,联手抗日。
下列事件发生在国共两党正式“联手抗日”之后的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平型关大捷6.下面是一组我国五年计划GDP 的资料,请判断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20000400006000080000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八五计划开局时期完成时期A .奠基之年---一五计划B .跃进之年----二五计划C .改革之年---三五计划D .加速之年----八五计划8.汽车工业的发展是科技不断发展的重要表现,每一个车标后面都有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
下列知名品牌的汽车标志中,与世界第一辆汽车发明者相关的是A .宝马B .奔驰C .大众D .福特9.下列有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国家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6.7%5.6%5.3%2.9%9.6%3.5%A .各国经济基础好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 .马歇尔计划实施D .都重视教育10.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
2013安徽省初级中学九年级联考历史参考答案二、组合列举(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6分)11.(1)向科学进军(2)科教兴皖(3)邓稼先(1分)12.(1)瓦特(2)牛顿(3)达尔文(1分)三、辨析改错(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3.(1)√(2)×英国改为中国(3)×《辛丑条约》改为《马关条约》14.(1)错误:文天祥改正:戚继光(2)错误:葡萄牙改正:荷兰(3)错误:雍正帝改正:康熙帝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2分)(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分)《人权宣言》(1分)(3)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2分)举例: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分,举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例即可)(4)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或加强城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等。
(2分,言之成理即可)16.(1)英国和法国(2分)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其前后数十年间,俄国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千米。
(2分)(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2分)雅尔塔会议(2分)(3)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努力发展经济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2分)五、分析与探究(12分)17.(1)开国大典(1分)因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2分)(2)进行三大改造、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实现国家工业化等。
(1分,言之成理即可)(3)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标志着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分)(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流行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3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今年历史考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
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适中,关注时局,试题灵活新颖,体现了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
一、题型与题量,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表一2012与2013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今年中考试题型和2012年一样,仍是五大题,即从单选题、组合列举、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探究题;(2)安徽史与去年一样是三分。
(3)组合列举题与去年相比由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分值由6分提升到10分。
难度提升。
(4)辨析改错题由原来的两小题变为一小题,只有句子改错,没有短文改错,分值由12分将到8分,难度降低。
(5)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整套试卷既具有全面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试题难度呈梯度分布,选择题第二和七题,组合列举题第11题的第三小题,第13题的第二小题,材料解析题第16题的第三小题,这9分是拉开学生分数的重要环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所得。
表二:2012和2013年中考卷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注:第四行阴影部分为2012年的中考分值;第五行是2013年中考分值)由上表可以看出,对古代史的符合内容考查的较少,重点突出对近现代历史的考查,“薄古厚今”,突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从分值比例看,中国历史40分,世界历史30分,比例是4:3。
二、试题特点稳中有变,反映新课改。
如选择题的第四题是漫画,第五题是地图,延续2012年的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的考查,重视对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
试题紧扣考纲,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以历史资料为载体,设计新的历史情境,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渗透学生对价值观的判断。
如选择题第二题,以古诗考查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材料解析题第16题以凯恩斯的信件,罗曼·罗兰的信件和日记,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经济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
继续延续安徽历史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
包河区2013年中考创新模拟试题比赛参赛作品(命题人:46中南校区聂新年)2013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
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A.端午节B.唐诗C.宋词D.明清小说3、下表反映了中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开天辟地,渐趋成熟对应的年代应该填()A.1919~1927 B.1919~1935 C.1921~1927 D.1921~19354、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革命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领导过南昌起义B.指挥百团大战C、转战陕北时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D.指挥抗美援朝志愿军5.两年一次的“环太平洋”系列大规模军演曾被认为是美国拉拢亚太盟友、量身打造针对中俄战术的最佳演练机会,但近年来美国相继向中俄抛出橄榄枝。
继俄罗斯于2012年参演后,路透社2013年3月22日披露,五角大楼宣称中国已同意参加2014年度的“环太平洋”演习。
新中国国防力量从弱到强。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1)1949年成立了海军和空军(2)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3)1966年我国开始组建“第二炮兵”部队(4)1967年我国爆炸氢弹成功A.(1)(2)(3)B.(2)(3)(4)C(1)(3)D、(1)(2)(3)(4)6.对表1解读不正确的是()表1:表中西欧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太利、荷兰、比利时,均为欧共体(欧盟)成员国】A.1952—1999年西欧六国经济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B.20世纪最后十年美国经济增长明显高于西欧六国C.英、法、德三国是欧盟成员国实力最强的国家D.欧盟是世界重要经济体之一7.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以其作品“魔幻的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征服评委,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我国首位获奖的中国籍作家。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 学业考试历史部分4A(满分:70分 时间: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C.纸上谈兵D.三顾茅庐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4.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第4题图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5.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第5题图A.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B.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C.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6.为促进“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A.求同存异B.睦邻友好C.战略结盟D.平等互恵7.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第7题图8.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9.阅读下图,促使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某一时期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第9题图A.“三角贸易”的进行B.殖民扩张和掠夺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完成10.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013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今年历史考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
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适中,关注时局,试题灵活新颖,体现了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
一、题型与题量,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表一2012与2013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今年中考试题型和2012年一样,仍是五大题,即从单选题、组合列举、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探究题;(2)安徽史与去年一样是三分。
(3)组合列举题与去年相比由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分值由6分提升到10分。
难度提升。
(4)辨析改错题由原来的两小题变为一小题,只有句子改错,没有短文改错,分值由12分将到8分,难度降低。
(5)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整套试卷既具有全面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试题难度呈梯度分布,选择题第二和七题,组合列举题第11题的第三小题,第13题的第二小题,材料解析题第16题的第三小题,这9分是拉开学生分数的重要环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所得。
表二:2012和2013年中考卷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注:第四行阴影部分为2012年的中考分值;第五行是2013年中考分值)由上表可以看出,对古代史的符合内容考查的较少,重点突出对近现代历史的考查,“薄古厚今”,突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从分值比例看,中国历史40分,世界历史30分,比例是4:3。
二、试题特点稳中有变,反映新课改。
如选择题的第四题是漫画,第五题是地图,延续2012年的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的考查,重视对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
试题紧扣考纲,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以历史资料为载体,设计新的历史情境,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渗透学生对价值观的判断。
如选择题第二题,以古诗考查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材料解析题第16题以凯恩斯的信件,罗曼·罗兰的信件和日记,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经济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
继续延续安徽历史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
2013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今年历史考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
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适中,关注时局,试题灵活新颖,体现了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
一、题型与题量,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表一2012与2013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今年中考试题型和2012年一样,仍是五大题,即从单选题、组合列举、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探究题;(2)安徽史与去年一样是三分。
(3)组合列举题与去年相比由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分值由6分提升到10分。
难度提升。
(4)辨析改错题由原来的两小题变为一小题,只有句子改错,没有短文改错,分值由12分将到8分,难度降低。
(5)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整套试卷既具有全面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试题难度呈梯度分布,选择题第二和七题,组合列举题第11题的第三小题,第13题的第二小题,材料解析题第16题的第三小题,这9分是拉开学生分数的重要环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所得。
表二:2012和2013年中考卷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注:第四行阴影部分为2012年的中考分值;第五行是2013年中考分值)由上表可以看出,对古代史的符合内容考查的较少,重点突出对近现代历史的考查,“薄古厚今”,突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从分值比例看,中国历史40分,世界历史30分,比例是4:3。
二、试题特点稳中有变,反映新课改。
如选择题的第四题是漫画,第五题是地图,延续2012年的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的考查,重视对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
试题紧扣考纲,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以历史资料为载体,设计新的历史情境,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渗透学生对价值观的判断。
如选择题第二题,以古诗考查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材料解析题第16题以凯恩斯的信件,罗曼·罗兰的信件和日记,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经济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
继续延续安徽历史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
2013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分析今年历史考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
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适中,关注时局,试题灵活新颖,体现了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
一、题型与题量,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比例表一2012与2013中考卷题型、题量、分值表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今年中考试题型和2012年一样,仍是五大题,即从单选题、组合列举、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探究题;(2)安徽史与去年一样是三分。
(3)组合列举题与去年相比由两小题变为三小题,分值由6分提升到10分。
难度提升。
(4)辨析改错题由原来的两小题变为一小题,只有句子改错,没有短文改错,分值由12分将到8分,难度降低。
(5)材料解析题和活动探究题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整套试卷既具有全面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试题难度呈梯度分布,选择题第二和七题,组合列举题第11题的第三小题,第13题的第二小题,材料解析题第16题的第三小题,这9分是拉开学生分数的重要环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所得。
表二:2012和2013年中考卷试题板块分布、分值(注:第四行阴影部分为2012年的中考分值;第五行是2013年中考分值)由上表可以看出,对古代史的符合内容考查的较少,重点突出对近现代历史的考查,“薄古厚今”,突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从分值比例看,中国历史40分,世界历史30分,比例是4:3。
二、试题特点稳中有变,反映新课改。
如选择题的第四题是漫画,第五题是地图,延续2012年的对图片的解读能力的考查,重视对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
试题紧扣考纲,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以历史资料为载体,设计新的历史情境,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渗透学生对价值观的判断。
如选择题第二题,以古诗考查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材料解析题第16题以凯恩斯的信件,罗曼·罗兰的信件和日记,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经济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
继续延续安徽历史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
2013年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
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远古时代的图图是一个十分勤快的的孩子,一大早起来,吃了一碗小米粥,便和妈妈一起去菜地种植蔬菜,这样的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先民中()A、云南元谋人B、北京人C、浙江河姆渡人D、陕西半坡人2、某校某班举办了一期古代中国人物图片展览,下列人物中前往天竺(古印度)学习佛法,并携带大量佛经回到中国的是()3、“洋务运动不过剪断了一些树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这里的“大树”是指()A、封建制度B、封建君主专制C、帝国主义的侵略D、官僚资本主义4、小明在撰写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小论文中有如下的论述,正确的是()①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③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④甲午战争后其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下列是建国后取得的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④”神五”成功发射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6、中国作家莫言喜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喜爱文学的欣语同学收集了几部文学作品,其中属于皖籍作家的作品的是()A、《资治通鉴》B、《红楼梦》C、《儒林外史》D、《狂人日记》7、春联作为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反映了时代特征。
下列春联反映了我国二十世纪5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A、早盼晚盼合作化,大干快干大跃进B、中国军民打鬼子,飞虎队员援中华C、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D、十八大春风浩荡,十亿人国泰民安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大河流域文明时列出了下列文明成就,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B、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C、印度河流域——伊斯兰教D、黄河流域——司母戊鼎9、2012年11月7日,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成功连任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