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秸秆还田加快秸秆分解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格式:pdf
- 大小:829.49 KB
- 文档页数:9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将玉米收割后的秸秆直接还田,作为小麦种植的一种有机肥料来利用。
这种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质结构,还可以减少农业污染、节约农作物生产成本。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优点
1. 提高土壤肥力:玉米秸秆还田后,其中的有机质能够分解为腐殖质和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机质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
2. 改善土壤结构:玉米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使土壤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3. 减少农业污染:玉米秸秆还田能够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土壤中残留物的浓度,减少农业污染的产生。
4. 节约农作物生产成本: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从而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
1. 秸秆还田时,应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对小麦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应保证玉米秸秆干燥,以防霉变造成的污染。
3. 秸秆还田应注意时间,最好是在小麦播种前旬进行。
4. 秸秆还田后,应加强耕作管理,及时抚平,防止秸秆残留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1. 玉米收割后,将秸秆割短或碾碎,使其易于还田。
2. 在小麦播种前旬,将秸秆均匀的铺在地上,与土壤混合并耕作,以便秸秆能够分解为有机肥料,返回土壤中。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农作物秸秆是指农田中废弃的作物茎、根、叶和秧等植物组织残留物。
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农田的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有效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下面将介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经济效益。
1. 秸秆还田:将秸秆还入农田,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且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秸秆发酵堆肥:将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秸秆发酵堆肥可以提高秸秆中养分的利用率,减少秸秆中的杂草种子和病菌的传播,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
发酵堆肥还可以生成大量的有机质和益生菌,有利于土壤的生态环境修复。
3. 秸秆制成颗粒饲料:将秸秆经过粉碎、压制和造粒等工艺处理,制成颗粒饲料。
秸秆颗粒饲料可以作为农牧业的饲料资源,替代传统的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
秸秆颗粒饲料还可以作为发电厂的生物质燃料,用于替代煤炭,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4. 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将秸秆经过热解、气化和液化等工艺处理,制成生物质燃料。
秸秆生物质燃料可以作为工业和民用的燃料资源,替代燃煤和化石燃料,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秸秆还田和发酵堆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秸秆制成颗粒饲料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可以替代燃煤,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节约资源成本: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农田资源,减少秸秆的废弃量,节约土地资源;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化肥成本,节约化肥资源。
3. 增加农民收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为农民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
农民可以通过销售秸秆颗粒饲料、秸秆生物质燃料和秸秆有机肥料等产品,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小麦秸秆粉碎还田实施方案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是指将小麦庄稼的秸秆经过粉碎处理后再还田,将秸秆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是一个针对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实施方案,共计1200字。
一、实施目标1. 提高土壤养分,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农作物生长。
2.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3. 减少小麦秸秆的野外燃烧,减少空气污染和环境污染。
4. 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实施步骤1. 秸秆收集:在小麦收割结束后,要及时将秸秆进行集中收集,并分类储存。
2. 秸秆粉碎:选用适当的秸秆粉碎设备,将收集的秸秆进行粉碎处理。
要确保粉碎到一定的细度,以便更好地还田。
3. 还田前准备:在还田前,需要进行土地改良和肥料施加等工作。
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并根据土壤需求进行施肥。
4. 秸秆还田:将粉碎好的秸秆均匀地撒在田间,并进行覆盖。
可以采用机械覆盖或手工覆盖的方式,尽量避免秸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5. 地耕管理:在还田后,要及时进行地耕管理。
适当耕作可以促进秸秆分解,提高其还田效果。
6. 监测评估: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对还田效果进行监测评估,了解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效果和效益。
三、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1. 秸秆粉碎要达到一定的细度。
粉碎太粗会影响还田效果,粉碎太细则会增加施肥难度。
2. 还田前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和养分缺失情况,有针对性地施肥。
3. 还田时要注意均匀撒播,在还田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秸秆数量,避免过度的还田。
4. 地耕管理时要注意适时翻耕,促进秸秆分解,避免秸秆滞留在土壤表层而影响农作物生长。
5. 还田后要定期监测评估,了解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效果和效益,并及时调整措施。
四、实施效益1.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墒性和保肥性。
2. 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第35卷第1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35 No.1148 2019年1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an. 2019 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快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小麦玉米产量丛萍,李玉义,高志娟,王婧,张莉,逄焕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要:针对黄淮海地区秸秆还田难度大不利于土壤快速培肥的问题,探讨秸秆颗粒化高量还田快速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可行性。
采用2a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CK)、秸秆颗粒12 000 kg/hm2(KL1)、秸秆颗粒36 000 kg/hm2(KL3)、粉碎秸秆12 000 kg/hm2(FS1)、粉碎秸秆36 000 kg/hm2(FS3)5种用量30~40 cm还田处理,研究了颗粒化秸秆高、低量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元素比例平衡以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秸秆还田2a内对>20~40、>40~60 cm 土层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其中FS1提升幅度最低,分别为7.2%(>20~40 cm)、5.9%(>40~60 cm),KL3提升幅度最高,分别为12.3%(>20~40 cm)、11.1%(>40~60 cm)。
与粉碎还田相比,秸秆颗粒化还田能在还田1a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KL3较FS3 >20~40、>40~60 cm土壤有机碳分别提高1.7%、1.3%,KL1较FS1 >20~40、>40~60 cm 分别提高0.8%、0.7%。
另外,高量还田具有大幅提高有机碳的优势,FS3较FS1分别提高>20~40 cm土壤有机碳1.7%~3.9%、>40~60 cm 土层有机碳0.7%~3.8%,KL3较KL1分别提高>20~40 cm有机碳2.4%~4.7%、>40~60 cm土层1.3%~5.1%。
绿色环保·2023年第08期 33秸秆是作物生产的重要副产品,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源。
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国家提倡秸秆资源“五料化”利用的背景下,如何认识秸秆的价值和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就当前秸秆资源利用状况而言,还田利用是最重要的利用方式。
研究发现:在全球尺度上秸秆还田有利缩减作物产量差,提升作物生产能力;在全国尺度上,秸秆还田技术能使作物产量提高7%以上。
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让土地变得更加“肥沃”。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秸秆还田就像为农田土壤微生物打了一针“兴奋剂”,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加速转化秸秆中的有机物为植物营养元素,让作物吸收更多更好的养分,茁壮生长。
田间试验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中的全氮、有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有效钾含量,分别平均提高10.3%、9.6%、5.9%、15.2%、1.9%、9.5%。
同时,相比于施用有机肥、化肥等,秸秆还田的成本更低。
2.改善土壤结构与功能 秸秆还田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来源,对土壤结构与功能有明显影响。
田间试验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平均降低3.9%的土壤容重,平均增加10.2%的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可以把一部分碳固定在土壤里,增加土壤碳库的库容,从而达到固碳的效果。
田间试验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提高约 12.3%。
其次,减缓了秸秆碳向大气释放的速度。
相比于其他处理方式,秸秆还田后经过碳周转过程,成为微生物量有机碳或者经由代谢物形成腐殖质,进入土壤碳库,并被长期固定到土壤中,这就延缓了秸秆中的碳回到大气系统的时间。
最后,减少了农田系统间接排放。
秸秆还田可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化肥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有利于土壤健康 秸秆还田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相关菌群能够参与秸秆的分解、腐熟,提高土壤肥力,有效避免土壤板结以及严重的土壤污染和退化问题。
解读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秸秆还田是指将秸秆作为有机肥料返还到田地中,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秸秆还田的益处不仅限于提供养分,更能够降低土壤侵蚀,增加土壤保水性,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1.改善土壤质量。
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而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秸秆中的养分可以逐渐分解成为供植物吸收的养分,同时还能激活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力。
提高土壤质量有助于提高作物生长的条件,降低作物病虫害发生率。
2.缓解水土流失。
秸秆还田可以控制土壤流失,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含水量得到持续地增加,改善了土壤孔隙结构,大大降低了土壤流失的风险。
3.减轻环境压力。
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壤肥情,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秸秆还田也可以降低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更健康、清洁、可持续地农业生产。
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这也是倡导农民们采用秸秆还田的原因之一。
通过实际操作及科技手段的引导与推动,更多的农民可以实现自然界的循环利用,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
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与农作物的影响小麦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农作物残留物,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废物,可以直接焚烧或填埋处理。
然而,将小麦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且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有积极的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有机质含量小麦秸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将其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和孔隙,提高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同时,有机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有利于土壤健康和生产力的提高。
2. 保持土壤水分将小麦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同时增加土壤保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小麦秸秆能够形成一层覆盖在土壤表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风化侵蚀,避免干旱和水分不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改善土壤肥力小麦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生产力的提高。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钙等元素,将其还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减少环境污染将小麦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焚烧和填埋产生的环境污染。
将秸秆还田能够减少大气中农作物残留物的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同时,还田也能够减少土壤和水源的受污染风险,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体来说,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都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有环境保护的效益。
然而,还田的效果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还田的时间、方法和秸秆的量等。
因此,在进行还田操作之前需要认真分析土壤的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还田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