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102
总结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这段时间内,管理对人类的生产和组织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思想与理论也随之演进。
本文主要从几个关键时期分析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阶段:古代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公元前3000年-公元18世纪)在古代,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出现始于古代文明的兴起。
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等古代文明都发展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方法。
例如,古埃及人通过集体劳动方式中的领导者实施管理,他们建立了官僚管理体系。
巴比伦人以及公元前14-13世纪的古希腊人也开始研究管理。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管理视为一门学科,他对政治、军事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前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前的管理思想与理论主要集中在生产和组织管理方面。
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生产组织的巨大变革,管理学的发展也相应加速。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与生产力和效率相关的管理原则。
法国的工程师奥古斯特·康特则开创了科学管理的下一阶段,他强调通过标化工作流程和时间研究来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阶段:工业革命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期,管理思想与理论进入了现代管理的发展阶段。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与亨利·福特等人对生产线作业、大规模生产和组织管理提出了创新理念。
马克斯·韦伯则通过研究组织结构、权威和官僚主义等方面,形成了韦伯政治学。
同时,人际关系学派的出现也为管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
埃尔顿·梅奥等人通过对工业场所的观察,发现了工作满足感和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第四阶段:当代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管理思想与理论经历了多个争论和变革。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一、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由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需要,管理思想逐渐形成为系统的管理理论。
管理的实践由来已久,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和印度的文献中,就有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并取得辉煌成就的记载。
不过,那时的管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处理事务,安排教会活动,指挥军事战役、治国施政方面。
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工厂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从而引起了对工厂如何进行管理的需要,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
18世纪后期,英国及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1769年机械师瓦特发明的蒸气机得到广泛采用,手工业的生产转变为机器的生产,工厂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代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
工厂制度的出现,要求对机器大工业的管理必须采用新的科学的方法,那种依靠个人的主观经验和臆断行事,显然不适应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所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始了对工厂管理的探索。
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理查德.阿克莱特于1769年和1771年设立的毛纺织厂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工厂。
他们在连续生产、厂址选择、工厂纪律、劳动分工、机器、材料、人员和资本之间如何协调等方面都有创造。
1800年英国的索霍制造厂开始有了工作设计;按充分利用机器的要求进行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完善的工资支付办法;完善的记录和成本核算制等管理工作。
这一时期,尽管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由于工厂管理实践的结果,管理思想已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时,在西方特别在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管理思想家。
二、早期管理思想家及管理思想1.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提出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实行刺激工资的思想、工作方法研究、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劳动分工的好处,这无疑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MPA知识体系中的管理学------对管理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疏理与讨论讲解人:陈东平引言: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源远流长管理从19世纪末开始形成一门学科,至今才100年。
但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纵观管理思想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即:“学前”与“学”两个时期。
管理学界将人类有史以来的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管理思想与观念统称为古代管理思想。
时间上跨数千年,地域上包括中西各文明古国。
从“管理学”的角度,学界公认的说法是:将20世纪初的管理思想称为古典管理思想(又称经典管理思想),它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三位的管理思想为代表。
学界还将二次大战之后(1945年以来)的管理思想称为现代管理思想,其有若干个流派。
学界还有一不公认的说法: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存在一过渡期----中期----其特指:在30年代,管理学史上出现了崭新的管理理念,其以梅奥的“人际关系论”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为代表。
不同意划出“中期”概念的学者认为:渊远流长几千年的管理思想不应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再细分。
现完全可以把梅奥并入经典期,将巴纳德并入现代档……管理思想史上的如此划分,主要为了讨论方便。
而不是说各时期的管理思想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
事实正相反:管理思想的发展大多是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
很少是全部弃旧立新的。
不能认为仅有现代管理思想才是正确的。
而前期的管理思想是过时的、无用的。
对历史遗产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分析和扬弃。
古代管理思想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管理。
人是社会动物,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原始人在狩猎时,往往由一群人来捕杀一头动物。
这是由于他们认识到,单个人没有这种能力,只有许多人同时从事这一活动,才能既保全自己,又捕获到动物。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家配合行动:一些人举火把,一些人掷长矛,一些人抛石块,还有一些人……,组织这种相互配合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管理,尽管当时他们还没有创造出“管理”这个词汇。
第2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管理学发展史概述1、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段: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
2、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末,零碎,没形成体系。
3、管理理论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至今,逐渐形成管理理论管理发展三阶段关系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1、管理的活动或实践自古以来就存在,它是随人类集体协作、共同劳动而产生的。
2、有关管理思想的最早记载,是《圣经》中的一个例子。
我国古代典籍中也有不少有关管理思想的记载。
3、在中世纪,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很大发展。
三、管理学理论的萌芽1、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面这方面的学说散见于当时经济学家的一些著作,大体上说来,所涉及的管理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关于工商关系;关于分工的意义及其必然性。
包括劳动的地域分工、劳动的组织分工、劳动的职业分工;关于劳动效率与工资的关系。
所谓“劳动效率递减等级论”;关于管理的职能。
理论形成启蒙是亚当斯密“生产合理化”概念2、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求和方法方面1)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主要观点如下①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规定组织的目标;②管理者应该承认不肯定性,使不肯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来全面分析与计划;③决策要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根据,管理要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根据。
2)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3)工业革命后的管理实践:苏霍制造厂,运用科学管理最早。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的罗伯特·欧文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进行的“纽兰纳克”、“新协和村”的试验虽然未获成功,但他的实践与思想却对管理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四、管理学的产生与形成1、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及其意义1)“管理运动”(主要部分是科学管理)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过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大体上有四五十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