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常见植物提取物对五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20.58 KB
- 文档页数:3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紫茎泽兰是一种具有抗病原菌作用的草本植物,它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措施中。
对于紫茎泽兰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主要对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紫茎泽兰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研究发现,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
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一些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如生物碱、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通过抑制病原菌的营养代谢、阻断其生长和繁殖等方式,发挥了抑制作用。
紫茎泽兰具有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潜力。
研究发现,紫茎泽兰不仅能够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还能够诱导植物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研究发现,紫茎泽兰提取物可以诱导植物产生一些防御性物质,如抗氧化物质、抗菌物质和酶类等,提高植物对抗病原菌的能力。
紫茎泽兰还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性。
紫茎泽兰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种植和利用紫茎泽兰具有生态环保的优势。
与化学农药相比,紫茎泽兰具有低毒性、无残留和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
利用紫茎泽兰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研究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将其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紫茎泽兰的抑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紫茎泽兰的抗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种植方式等,需要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和标准方法。
紫茎泽兰的抑菌活性还需要与其他防治手段相结合,提高其防治效果和可持续利用性。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性、生物防治潜力和环境友好性等特点,对于发展可持续农业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几种中药提取液对常见的致病菌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历雪;夏青;李艳;赵凤胜;何秀霞【摘要】测试了四种中草药对4种常见的病原菌的单独、联合抑菌效果,旨在找到能够作为防腐剂、抗菌药膏有效的中草药成分,采用滤纸片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利用二倍稀释法测定4种中草药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通过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独角莲对全部的病原菌无抑菌作用,而黄连、迷迭香、大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只有黄连对粘质沙雷氏菌有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迷迭香、黄连、大蒜的MIC值依次为1.95mg/mL,3.9mg/mL、50mg/mL,同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为:迷迭香>黄连>独角莲>大蒜.说明这3种中草药具有良好的抑菌及抗氧化作用,药物两两混合后,独角莲对迷迭香和黄连的抑菌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联合.【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2)001【总页数】4页(P139-142)【关键词】中药提取液;病原菌;抑菌作用;抗氧化活性【作者】历雪;夏青;李艳;赵凤胜;何秀霞【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校医院,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春130022;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2食源性疾病[1-2]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3],而全世界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案例中,有60%以上为细菌性致病菌污染食物所致的,食品的细菌污染是指暴露于环境中的食品通过不同途径被细菌污染,在细菌作用下腐败变质,失去其应有的营养成分,从而影响其食用性和安全性的现象。
人们在食用了被有害细菌污染的食品后,会发生各种中毒现象,同时细菌污染是最常见的食品污染之一。
中草药杀菌成分
许多中草药中含有具有杀菌作用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用于治疗感染和其他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杀菌成分及其作用:
1. 大蒜素: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青蒿素:青蒿素是青蒿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疟作用,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3. 黄连素:黄连素是黄连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 鱼腥草素:鱼腥草素是鱼腥草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的杀菌作用通常比较温和,且具体效果可能因药材的品种、产地、炮制方法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在使用中草药治疗感染和其他疾病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合理用药。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紫茎泽兰,学名苋菜(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是一种常见的入侵植物。
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对水稻田、农田和湿地等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紫茎泽兰可以抑制一些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具有潜在的抑菌活性。
以下是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
紫茎泽兰对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致病菌纹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研究人员发现,紫茎泽兰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包括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抑制纹枯病菌的生长和生理活性,减轻其对水稻的侵染。
紫茎泽兰还对一些其他重要作物常见的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发现,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玉米赤霉病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些病原菌是引起小麦赤霉病和玉米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对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研究人员认为,紫茎泽兰提取物中的抗菌活性化合物可以干扰这些病原菌的生物代谢过程,抑制它们的生长和侵染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紫茎泽兰能够促进植物的自身免疫反应,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紫茎泽兰提取物处理后的植物叶片对纹枯病菌的侵染程度较低,病情发展较慢。
植物体内抗氧化系统和防御酶活性也得到增强,有助于抵抗病原菌的侵染。
这表明紫茎泽兰提取物可以调节植物的免疫反应,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紫茎泽兰具有潜在的抗病原菌活性。
研究人员通过对紫茎泽兰提取物的化学分析和生物学实验,揭示了其抑制作用的机制和途径。
紫茎泽兰提取物中的多种化合物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侵染作用,并且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反应,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植物提取物的抗菌作用研究植物提取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日常食品和保健品中的常见成分,具有各种不同的功效,如: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等等。
除此之外,植物提取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菌。
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得知,植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抑制一些病原菌的生长,因此被广泛用于制作天然抗菌产品。
植物提取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有很多种,比如:黄酮类、生物碱、苯酚类、异黄酮类等等。
这些成分对于一些病原菌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研究显示,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的抗菌成分,在抗菌产品制造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同时,植物提取物还可以避免一些化学成分的危害。
那么,一些常见的植物提取物对于抗菌究竟有什么效果呢?下面我们来逐一探究。
一、黄酮类黄酮类是植物中含有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提取物。
它的生物活性很强,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和食品保健中。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黄酮类提取物对于多种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等。
其中,白藜芦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黄酮,在医学和食品保健中被广泛使用。
它对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等病原菌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二、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在植物保护、保健和药物中都有很好的应用。
生物碱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对于一些常见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等都有较好的杀伤作用。
此外,生物碱还具有抗真菌、抗肿瘤、降血压等多种功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提取物。
三、苯酚类苯酚类是植物中常见的一种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对于一些常见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此外,苯酚还可以用于制造化妆品、抗氧化保健品等等。
四、异黄酮类异黄酮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保健、化妆品和医药制品中。
在医学和保健领域,异黄酮可以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和降血糖等多种作用。
动物营养学报2016,28(8):2344-2452C hi ne s e J our nal of A ni m al N ut r i t i ond o i :10.3969/j .i ssn .1006-267x.2016.08.004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刘旺景 敖长金*萨茹丽 陈圣阳 丁 赫(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8)摘 要:天然植物中含有多种抑菌活性成分,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大类,即生物碱类、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多糖类、单宁类和植物色素等。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及抑菌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展望了植物源性添加剂在动物饲养方面的开发及应用前景,以期为抑菌性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作用机理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 (2016)08-2344-09收稿日期:2016-02-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55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 A D 10B 04)作者简介:刘旺景(1991—),男,山西孝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E -m a i l :1051327358@qq.c om *通信作者:敖长金,教授,博士生导师,E-m a i l :c ha ngj i na o@s ohu.c om植物提取物顾名思义是指存在于植物体中人们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提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其有效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黄酮、多糖、有机酸、单宁、油脂和大蒜素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其耐药性极小,不易出现残留和毒副作用,具有极高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以植物为原料进行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已经成为各国研发的热点。
我国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有些植物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所以,研究开发植物提取物为饲料添加剂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品质的改善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洋葱汁对五种常见食源性病原细菌抑菌效果研究唐俊妮;王琼;韦吉敏;史辉;汤承;陈娟;刘骥【摘要】探讨两种不同颜色(紫皮洋葱和白皮洋葱)的生洋葱汁对五种常见食源性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通过制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生洋葱汁,首先采用顶空取样并结合GC-MS分析两种不同生洋葱汁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随后采用液体培养和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两种不同颜色的洋葱汁对五种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效果.GC-MS的结果分析表明含硫化合物是洋葱原汁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达34种,硫醚类化合物占12种.液体培养试验表明两种不同品种的洋葱原汁对五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在细菌生长早期(4-6 h)抑菌效果较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抑菌效果逐渐减弱(10-12 h).抑菌效果强弱与洋葱原汁浓度呈正相关.平板抑菌试验表明洋葱原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有很强的抑菌效果,总的来说紫色洋葱汁的抑菌效果较好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洋葱汁对常见的食源性病原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为食品保鲜和食品保健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1)003【总页数】8页(P277-284)【关键词】洋葱汁;挥发性物质;食源性病原菌;抑菌活性【作者】唐俊妮;王琼;韦吉敏;史辉;汤承;陈娟;刘骥【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TS201.6洋葱,又称葱头、玉葱、圆葱,为百合科草本植物.根据其皮色可分为紫皮、白皮和黄皮三种.洋葱原产于亚洲西部,现在全世界广泛种植.其喜温、耐寒.洋葱以其肥大的肉质鳞茎供食用,营养价值较高,是人们喜爱的食物[1].早在中世纪时期,欧洲民间医生用洋葱防瘟治传染,他们将洋葱、蒜和牛奶混合烹饪用于清除肺部充血.19世纪至20世纪初,人们则采用洋葱糖浆治疗咳嗽和支气管炎并用洋葱酊治疗肾结石和肾水肿.洋葱在印度也被广泛运用,通常是将洋葱汁、蜂蜜、姜汁和印度酥油混合起来进行治疗疾病.在我国,洋葱入中药见于《岭南杂记》[2].如今,随着人们对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化学添加剂的排斥,期望采用天然的食品保鲜添加原料.加上洋葱本身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抗癌、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凝聚和抗氧化等功效.因此,近年来对洋葱的研究成为热点.学者们针对洋葱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证明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如Kim[3]早在1997年的研究表明洋葱提取物针对口腔内常见细菌,变性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中间普雷沃菌等具有抑菌效果.贺菊萍等[4]采用最低抑菌浓度和滤纸片法研究了洋葱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郭继平[5]研究了洋葱原汁对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的抑菌活性.Maidment等[6]对洋葱等12种葱属植物针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他们认为是洋葱中含硫化合物抑菌活性强.Li等[7]将洋葱精油进行提取并采用GC-MS分析表明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及二丙基三硫醚是洋葱精油的主要成分,对烟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魏永生等[8]也对国产红皮洋葱精油采用GC-MS进行分析,认为国产红皮洋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也是含硫化合物.康美玲[9]的研究认为生洋葱汁的抑菌效果要强于醇提取的洋葱油及熟洋葱汁.另一方面,目前食物中毒事件频繁暴发,统计分析表明在病原菌清楚的暴发事件中,我国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到42.4%和58.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志贺氏菌等为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10].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两种不同颜色(紫皮洋葱和白皮洋葱)的生洋葱汁对五种常见食源性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天然食品材料在食品保鲜,食品保健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1.1 试验材料1.1.1 菌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ATCC 1911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由本实验室保藏,福氏志贺氏菌(CGMCC 1.1868)购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肠炎沙门氏菌(CICC 21482)以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CICC 21530)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1.1.2 样品试剂与相关设备紫皮洋葱和白皮洋葱购于本地蔬菜市场,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及胰蛋白胨大豆固体平板(TSA)购于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HZQ-F160全温振荡培养箱,UV-6100分光光度计,榨汁机(苏泊尔JS30-230).Trace DSQ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置Triplus自动进样器,美国 Thermo公司;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购自美国Supelco公司.1.2 方法1.2.1 洋葱原汁的制备购买新鲜的紫洋葱和白洋葱,在无菌条件下,将两种不同品种的洋葱分别去皮、切块,置于组织捣碎机榨汁,再用无菌纱布过滤,得到新鲜洋葱原汁备用. 1.2.2 两种洋葱汁的挥发性物质检测吸取新鲜的洋葱原汁5 m L转入20 m L的顶空瓶内,同时加入2 g氯化钠,加盖密封,作为测试样品.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30 min,采用50/30μmDVB/CAR/PDMS萃取头进行萃取.重复做三次.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HP-5ms(30m×0.25 mm× 0.25μm);不分流模式,不分流1 min之后分流比为50:1;流速为1 mL/min;程序升温条件为40℃保持3 min,以10℃/min升温至280℃并保持3 min;载气为99.999%氦气;进样口温度为230℃,解析时间2 min.质谱条件:EI电离源,电子能量为70eV,离子源温度为250℃,传输线温度为280℃,全扫描模式,扫描范围:40-500 amu.质谱结果经计算机自动检索(NIST08)进行定性分析,同时由Xcalibur软件系统完成手动对照检索,要求正反向匹配因子均大于850,可能性大于60%.利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已鉴定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1.2.3 细菌的培养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单增李斯特氏菌分别在各自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并挑取单菌落分别接种到TSB肉汤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培养好的菌液备用.1.2.4 两种洋葱原汁对五种食源性病原菌抑菌效果的测定在无菌条件下,将五种病原菌分别按照1:100的比例接种于TSB培养基中,其中对照组为5 mL TSB培养基,实验组为4 mL的TSB培养基和1 m L的洋葱原汁,37℃恒温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4 h,6 h,8 h,10 h,12 h后,测定其在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1.2.5 洋葱原汁不同稀释浓度对五种食源性病原菌抑菌效果的测定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的生理盐水对新鲜的洋葱原汁进行系列梯度稀释,得到1/2,1/4,1/6,1/8,1/10原汁浓度的五种不同梯度洋葱汁.在无菌条件下,将五种病原菌分别按照1:100的比例接种于TSB培养基中,其中对照组为5 m L TSB培养基,实验组为4 m L TSB培养基和1 mL不同浓度梯度的洋葱汁,37℃恒温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4 h,6 h,8 h,10 h后,测定其在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1.2.6 平板抑菌试验测定将过夜培养的五种细菌培养液分别在TSA平板上划线,37℃恒温箱过夜培养后,用接种环挑取各自平板上的一个或两个单菌落,放置于无菌的生理盐水中混匀,配成0.5麦氏浊度的菌悬液.用无菌棉签分别蘸取菌悬液均匀涂布于提前准备好的TSA平板上,待平板晾干后,在无菌条件下平板上打2-3个孔,每个孔里滴加200μL的洋葱原汁,37℃恒温培养至12 h,取出观察洋葱原汁对五种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1.2.7 数据处理以上所有实验平行重复3次.方差分析采用SPSS 12.0 for Windows,结果以平均值±SD表示.2.1 两种不同洋葱原汁挥发性成分的测定结果通过对紫洋葱汁和白洋葱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紫洋葱和白洋葱两个不同品种间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在所列举的挥发性物质中,白洋葱原汁中检测出39种,紫洋葱原汁中检测出42种,两个品种间共有的相同物质为33种.根据文献描述含硫化合物是洋葱的主要抑菌物质[6-8].通过顶空取样结合GC-MS,我们的分析结果也表明含硫化合物是洋葱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达到34种之多,其中,硫醚类化合物占到12种,含硫烃类化合物占到8种.2.2 两种洋葱原汁对五种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由图1可以看出,两种不同品种的洋葱原汁对五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在细菌生长早期(4-6 h)抑菌效果比较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抑菌效果逐渐减弱(10-12 h).洋葱原汁针对五种不同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紫洋葱原汁的抑菌效果要优于白洋葱原汁.2.3 不同稀释浓度的洋葱汁对五种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不同稀释浓度紫洋葱汁和白洋葱汁的抑菌效果强弱与洋葱汁浓度呈正相关,洋葱原汁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1/2浓度,1/4浓度,随着洋葱原汁浓度不断稀释,抑菌效果也随之减弱.尽管这样,将原汁稀释到1/10浓度下仍然具有微弱的抑菌效果.图2和图3也同时可以看出,在细菌培养进入8小时后,不同稀释浓度的洋葱汁抑菌效果基本进入平台期.2.4 两种洋葱原汁的平板抑菌效果由图4可以看出,在TSA平板上,两种颜色的洋葱原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出现了明显的抑菌圈.紫洋葱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只出现微弱的抑菌圈,而白洋葱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未出现抑菌圈,说明紫色洋葱抑菌效果要好些.洋葱细胞质里含有名为蒜氨酸的含硫化合物,而细胞壁里含有蒜酶,因此,当新鲜洋葱细胞破裂后,蒜氨酸在蒜酶的作用下可产生大蒜素、阿霍烯等一系列含硫代谢产物.一般认为这些含硫化合物可能是抑菌的主要物质[11-12],它们可以和半胱氨酸等具有巯基的化合物相互反应,阻止其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13].本研究我们针对两种不同品种的生洋葱汁进行抑菌试验,证实了生洋葱汁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首先,我们采用顶空取样并结合GC-MS对两种生洋葱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含硫化合物确实是生洋葱汁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我们共检测出34种含硫的挥发性成分,12种硫醚类化合物中8种是两种洋葱汁共有的,其中,甲基丙烯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三硫醚的相对含量高.我们的结果与王长柱以及Li等的结果有类似性,王长柱等[14]采用顶空取样并结合GC-MS对蒜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他们的研究共检测蒜薹中2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含硫化合物为15种.可见洋葱汁中的含硫化合物成分比蒜薹更为丰富.Li等[7]报道也表明洋葱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以硫醚类化合物为主.但魏永生等[8]的检测结果认为国产红皮洋葱中几种硫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少.不一致的原因也许是洋葱的品种差异造成的.另外,康美玲[9]的研究认为生洋葱汁的抑菌效果要强于醇提取的洋葱油及熟洋葱汁.因此,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洋葱鲜榨汁进行实验,并选用了WHO认为经常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五种病原菌作为测试细菌,对于洋葱汁抑菌活性的评价更具有代表性.在洋葱汁的液体抑菌试验中,我们证实了洋葱汁浓度与其抑菌效果成正相关,品种不同对抑菌效果也会产生差异,紫洋葱汁效果要稍优于白洋葱汁.Hannan等[15]同样采用两种不同的洋葱提取物(紫皮洋葱和黄皮洋葱)针对霍乱弧菌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也表明紫皮洋葱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远远大于黄皮洋葱提取物,这点和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但是,康美玲[9]认为洋葱汁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菌效果强于革兰氏阳性细菌.我们的平板抑菌试验表明两种不同品种的洋葱汁对革兰氏阴性的志贺氏菌和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三种细菌.因此,我们认为洋葱汁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应该具有细菌的种属特异性.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综上,我们针对生洋葱汁的抑菌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洋葱原汁对五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活性与洋葱汁浓度呈正相关;抑菌效果的强弱具有细菌的种属特异性,洋葱品种的不同对细菌的抑菌活性也有一定的差异,紫洋葱汁的抑菌活性优于白洋葱汁.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食品保鲜,食品保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建议可适当食用生洋葱可以起到部分杀菌抑菌效果.【相关文献】[1]武宇芳,袁一柯,朱旭辉,等.洋葱多酚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3(12):134-136.[2]赵秀玲.洋葱的成分及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1(01):14-16+35.[3]KIM JH.Anti-bacterial action of onion(Allium cepa L.)extracts against oral pathogenic bacteria[J].JNihon Univ Sch Dent,1997;39 (3):136-41.[4]贺菊萍,隋玉杰,陈学红,等.洋葱醇提物抑菌效果及其热稳定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12):153-155.[5]郭继平.洋葱原汁抑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2(12):21 -23.[6]MAIDMENTD C J,DEMBNY Z,WATTSD I.The anti-bacterialactivity of12 Allium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J].Nutrition&Food Science,2001,31(5):238-241.[7]LIR,WANGYF,SUNQ,etal.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Allium hookeri consumed in Xishuangbanna,southwest China[J].Nat Prod Commun,2014,9(6):863-864.[8]魏永生,杨振,郑敏燕,等.GC/MS研究洋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西北农业学报,2006(05):195-197.[9]康美玲.洋葱抑菌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5):2604-2607.[10]陈娟,唐俊妮,李健,等.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 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02):137-141.[11]王育娜,郑玲,李莉.洋葱汁液抑菌作用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0(12):56-58.[12]唐远谋,焦士蓉,罗杰,等.洋葱有机硫化物的提取及抑菌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2(01):17-21.[13]吴涛,陈加平.洋葱水提取液对白鲢鱼肉的保鲜作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10(02):79-82.[14]王长柱,高京草,孟焕文.蒜薹挥发性风味成分顶空取样GC-MS分析[J].中国蔬菜,2013(10):80-83.[15]HANNAN A,HUMAYUN T,HUSSAIN MB,etal.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ofonion(Allium cepa)against clinical isolates of Vibrio cholerae [J].JAyub Med Coll Abbottabad,2010,22(2):160-163.。
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紫茎泽兰(Catharanthus roseus)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观赏植物,也是许多药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紫茎泽兰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的能力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综述紫茎泽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紫茎泽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紫茎泽兰的根、茎、叶以及花瓣等各部位都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化学物质赋予了紫茎泽兰抗菌活性。
卡他碱(Catharanthus alkaloids)是紫茎泽兰中最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之一。
卡他碱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的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除了卡他碱外,紫茎泽兰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化学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学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紫茎泽兰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氧化剂活性,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紫茎泽兰中的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可以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和功能,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近年来,研究者们还通过提取紫茎泽兰的活性成分,制备了许多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和药物。
这些植物提取物和药物可以用于控制多种植物病原菌引起的疾病。
紫茎泽兰提取物可以抑制一些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如白粉病菌、黑斑病菌和根腐菌等。
紫茎泽兰提取物还可以抑制一些病毒和病原体,如烟草花叶病毒和番茄斑点病毒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紫茎泽兰的抗菌活性还与其种植环境有关。
紫茎泽兰在钾和磷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可以提高其抗菌活性。
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紫茎泽兰的抗菌活性。
在种植紫茎泽兰时应注意调控环境因素,以提高其抗菌活性。
紫茎泽兰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其抑菌活性主要归因于其含有的卡他碱、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
紫茎泽兰的活性成分可以提取制备成植物提取物和药物,用于控制植物病原菌引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