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修复技术(A)成都
- 格式:docx
- 大小:15.61 KB
- 文档页数:12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A)(8022)作业4_0002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8022 参考资料
、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
1. 在车身制造中,铝的应用可以使车辆减小()的质量。
A. 10%~20%
B. 20%~30%
C. 30%~40%
D.
【标准答案】:B
2. 对高强度钢进行600℃加热后冷却,相当于对它进行了()。
A. 正火处理
B. 退火处理
C. 淬火处理
D.
【标准答案】:B
3. 玻璃纤维加强塑料大量应用于车身的()。
A. 保险杠
B. 密封条
C. 刚性车身面板
D.
【标准答案】:C
4. 车门护板已经凹陷或产生其他变形,应该()。
A. 低温加热维修
B. 更换新的
C. 修理后只要不影响尺寸可以继续使用
D.
【标准答案】:B
5. 对一些高强度钢进行加热处理时,加热温度不能超过()℃。
A. 100
B. 200。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教案一、课程介绍《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是一门专门研究汽车车身修复方法和技术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车身损伤评估、修复方案的制定、修复工艺的实施以及修复质量的控制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技能和方法,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学会分析和评估汽车车身损伤,制定修复方案;3、掌握汽车车身修复的常用工艺和方法;4、学会对汽车车身修复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5、培养学生对汽车车身修复工作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汽车车身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汽车车身损伤的评估方法;3、汽车车身修复方案的制定;4、汽车车身修复的常用工艺和方法;5、汽车车身修复质量的评估和控制;6、汽车车身修复工作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
同时,教师还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两个方面。
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汽车车身修复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考核则主要考查学生对汽车车身修复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综合两个方面的考核结果,可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水平。
《汽车车身修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制定了一份针对《汽车车身修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汽车车身修复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在汽车维修、汽车制造等相关领域从事汽车车身修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内容1、理论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材料、汽车力学、汽车美容、汽车车身修复原理、车身修复工艺、焊接技术、涂装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A)(8022)作业3_0005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8022 试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
1. 整体式车身的碰撞情况是()。
A. 比车架式车身复杂
B. 比车架式车身简单
C. 与车架式车身相同
D.
【标准选择】:A
2. 在整体式车身发动机舱部位,()没有吸能区设计。
A. 纵梁
B. 横梁
C. 挡泥板
D.
【标准选择】:B
3. 大客车是指搭载乘客为()人的客车
A. 35
B. 45
C. 55
D.
【标准选择】:B
4. 同样大小的汽车,车架式车身和整体式车身的内部空间是()。
A. 车架式车身的大
B. 整体式车身的大
C. 同样大
D.
【标准选择】:B
5. ()是属于侧面车身结构件。
A. 翼子板
B. 后侧围板。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概述引言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是指对汽车车身出现的各种破损进行修复的技术手段。
随着汽车普及率的增加,车身修复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的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进行概述,包括喷漆修复、钣金修复和局部破损修复等。
一、喷漆修复技术喷漆修复技术是指通过重新喷涂汽车表面颜色的方式修复车身破损或刮伤的技术。
这种修复技术常用于轻微的表面刮擦、颜色褪色或者小面积的破损修复。
修复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和去除旧漆层:首先,使用适当的溶剂和工具将车身上的污垢和旧漆层清洗干净。
2.研磨和填充:通过研磨表面,使其光滑平整,然后使用填充剂填补任何凹槽或破损的区域。
3.底漆喷涂:在准备好的表面上喷涂底漆,以增强汽车表面的平滑度和耐久度。
4.上色和喷漆:在底漆上涂上与原车身颜色相匹配的漆料,并使用专业喷枪将漆料均匀喷涂在表面上。
5.涂层保护:为了保护新喷涂的表面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在上色完成后添加一层保护涂层。
喷漆修复技术可以很好地修复小面积的车身破损,恢复汽车的原有美观外观。
二、钣金修复技术钣金修复技术是指通过钣金加工技术对汽车车身进行修复的技术。
这种修复技术适用于车身大面积的变形、凹陷或者损坏,如车门凹陷、车尾被撞等。
常见的钣金修复步骤包括: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将受损部位周围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拆卸,以便于后续的修复工作进行。
2.评估和标记:对受损的钣金部位进行评估,找出受损部位的形状和程度,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在车身上标记出来。
3.钣金修复:根据标记出的受损区域,使用专业的钣金修复工具和技术进行钣金的修复,将受损部位恢复到原本的形状。
4.砂光和涂装准备:修复完成后,对修复部位进行砂光,使其表面光滑,为喷涂底漆和漆料做准备。
5.上色和漆面修复:根据原车身颜色,喷涂底漆和漆料并进行干燥,然后进行必要的漆面修复,使修复部位与整车外观保持一致。
钣金修复技术可以有效修复车身受损的大面积区域,并恢复车身的结构完整性。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一、车身损伤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车身损伤的主要类型有3种:车身板件或结构件的腐蚀、车身板件或结构件的疲劳损伤、车辆碰撞损伤。
1.车身板件或结构件的腐蚀辅食是引起金属结构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车身板件和结构件在制造过程中都做了很好的防护涂层,这些图层对车身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破坏了车辆金属件的防腐涂层引起腐蚀。
(1)车身表面细小的发痕在车辆的正常使用过程中,车身会因各种原因而造成发烧,由于乏伤痕不大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这些划伤已经破坏了车辆的金属防腐涂层,很快就会引起金属板件的腐蚀,在辅食刚刚开始时只是停留在乏伤部位,如果此时得不到妥善的处理腐蚀就会沿金属表面向更大的面积发展,引起金属板件强度的大幅度降低使车身的安全性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2)底盘部位接触侵蚀性物质车辆底盘部位在车辆的最下部,通常情况下不受人们的重视,但这部分外观形状非常复杂,很容易积存污垢,尤其是冬季下雪后,由于城市街道需要喷撒融雪剂纷杂融雪剂的雪水和泥土的份和物极必反有很大破坏影响到主车地板前后测量悬架系统等重要零部件总成的强度,对车辆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都会造成重大的危害。
没有车身底盘部位的辅食还容易发生在乘客上下灯塔的车门阶梯和门栏等部位这些部位除具有供乘客上下车辆的实用功能外,还担负着抵抗车辆车辆撞击的任务,一旦这些部位由于腐蚀而造成强度弱化,车身侧向防撞安全将会大大降低。
(3)车身板件焊接部位防腐不彻底车身是由许多冲压成型的金属板件,采用焊接铆接等公益连接而成,其中焊接工艺在车身制造中采用的最为广泛,焊接时产生的热量会引起焊点部位周围发生氧化,在车辆制造和修理中焊点部位的防腐需要做相应的处理。
如果这些部位的处理不彻底或根本没有处理腐蚀,将从焊点部位向四周延伸,这种辅食是很难被发现的,因为在金属板胶的表面有涂层遮盖,腐蚀发生在图层下面,从表面观察是看不出来的,直到涂层附着能力下降而脱落才能从表面被发现此时的侵蚀面积已经非常大,对板价强度的影响可想而知了。
项目一一、选择题1~5:CACBC二、填空题1.结构件;覆盖件2.车架3.800℃4.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5.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特殊功能玻璃三、简答题1.承载式车身也称为无车架式车身,其没有独立的车架,是一个整体的刚性框架结构,目前主要应用在小轿车上。
承载式车身的特点是:所有结构件都参与承载,承载力分散在各个车身结构件上,保证了车身整体的刚度和强度。
当车身整体或局部承受适度荷载时,车身壳体不易发生永久性变形。
2.冷轧钢板是由热轧钢板经过酸洗后冷轧变薄,并经过退火处理后得到的,厚度一般在0.4~1.4 mm之间。
3.热固性塑料是指经过一次固化后,不再受热软化的塑料。
这类塑料适用于一次成形而不需要修复的零件,如大灯罩、倒车镜等。
项目二一、选择题1~5:CCBAA二、填空题1.左右弯曲;上下弯曲;压缩变形;菱形变形2.上下弯曲;菱形变形3.菱形变形;增宽变形4.控制点;基准面;零平面5.测距法;定中规法三、简答题1.车架发生压缩变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车身上某个部件或者车架元件的尺寸比正常尺寸小。
(2)发动机罩前移或者车窗后移。
(3)车门可能吻合较好,但挡板、车壳或车架的拐角处会有皱折或其他严重变形。
(4)车架在车轮挡板圆顶处向上提升。
(5)保险杠会有一个非常微小的位移。
2.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车身变形情况会因现场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别。
因此,在诊断汽车碰撞变形时,应了解影响汽车碰撞变形的一些现场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的预先反应不同对碰撞变形的影响、碰撞物不同对碰撞变形的影响、行驶方向不同对碰撞变形的影响和车辆类型不同对碰撞变形的影响等。
3.汽车车身变形测量是指对车身及构件的形状与位置偏差进行检测,它是车身修复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承载式车身来讲尤为重要。
因为承载式车身的发动机、转向装置、悬架等重要构件都直接装在车身上,如果修理不彻底、不精确,势必会影响汽车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等,而汽车车身变形测量是确保车身修复准确的关键,只有对车身进行精确测量,才能确切地定位出车身的损伤程度及范围,进而进行精准修复。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题库(共300题。
判断题110, 单选110, 多选80题)一.判断题(共110题)1.车身修复工作区一般分为钣金加工检查工位、钣金加工校正工位、车身校正工位和材料存放工位等。
(对)2.轿车车身校正工位的安全操作空间: 长度一般为8 m ~10 m, 宽度一般为5 m ~6.5 m。
(对)3.车身维修车间内, 从主气管路分流到各工位分管路的连接方法可任意设立, 只要有足够的气量即可。
(错)4.车身修复操作中, 气体保护焊的用电量最大。
(错)5.在车身修复操作中不要穿着过于宽松的衣服。
(对)6.硬顶轿车的特性是只有一个中柱。
(错)7.常见的车身结构重要分为车架式和整体式两种。
(对)8.车架有足够的坚固度, 在发生碰撞时能保持汽车其他部件的正常位置。
(对)9.车架式的主车身是用螺栓固定在车架上的。
(对)10.整体式车身的门槛板是车身上的覆盖件。
(错)11.在车身前纵梁上有预应力区设计, 在碰撞时折曲并吸取冲击能量。
(对)12.前置后驱汽车前车身的强度比前置前驱汽车前车身的强度大。
(错)13.强度最高、承载能力最强的车架是框式车架。
(错)14.X形车架中间窄, 刚性好, 能较好地承受弯曲变形。
(错)15.车架式车身在前车轮前面和后车轮后面的区域设计成扭力箱结构。
(错)16.车架在发生碰撞时, 由中部车架变形吸取能量。
(错)17.整体式车身刚性较大, 有助于向整个车身传递和分散冲击能量, 使远离冲击点的一些部位也会有变形。
(对)18.当碰撞限度相同时, 整体式车身的损坏要比车架式车身的损坏小。
(错)19.整体式车身前部结构比车架式车身复杂得多。
(对)20.整体式车身前部板件承受的载荷更大, 规定前部车身的强度要好。
(对)21.对高抗拉强度钢焊接时应采用牌号为AWS-E-70S-6的焊丝。
(对)22.马氏体钢是一种双相超高强度钢。
(错)23.只要对钢铁中加入合金元素就可以得到高强度钢。
(错)24.超高强度钢不同寻常的高强度是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特殊细化的晶粒形成的。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A)》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二)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30分)1.轿车车身校正工位的安全操作空间是:长度一般为8~10m,宽度一般为5~6.5m。
(√)2.维修时断开蓄电池的原因是为了节省蓄电池的电量。
(×)3.钣金件的展开放样技术在轿车修理中的应用很普遍。
(×)4.车身结构主要分为车架式和整体式两种。
(√)5.车门加强梁都不适宜校正,应当更换。
(√)6.在修理中对钢板进行加热的目的是消除钢板内部的应力,而不是过度加热来软化钢板以方便修理。
(√)7.在修理中发现一些未被检查到的损伤,可以不必重新进行损坏分析,继续修理。
(×)8.对于车身上部的测量重点是板件之间的配合情况。
(√)9.在校正中是通过塔柱来监控整个校正过程的。
(×)10.整个车身在修理时,要用“从外到里”的顺序完成修理过程。
(×)11.对于薄金属板,防止焊接熔穿的方法是控制焊接接头附近的热量。
(√)12.对车身焊接时,要采用不会降低车身原有强度和耐久性的焊接方法。
(√)13.许多拱起部位上的收缩区,都可以采用铁锤在垫铁上敲击的方法,使它恢复到原来的高度。
(×)14.用外形修复机焊接时,要把垫圈紧紧压到板件上才能焊住。
(×)15.车身上的防撞吸能区,在修复中尽量不要进行切割分离。
(√)16.所有损坏的塑料件都可以维修后再继续使用。
(×)17.维修加强型塑料件时,为了增加强度,可以使用金属板填料。
(×)18.玻璃使用黏合剂固定时,原先的黏合剂要全部清除,不能继续使用。
(×)19.更换安全气囊时,要断开所有的电源、熔断丝及模块。
(√)20.车身修复中常用的防腐方法是涂油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车身维修车间所使用的压缩空气的压强是( B )MPa。
A.0.4~0.8 B.0.5~0.8 C.0.3~0.82.游标卡尺主尺刻度间距是1mm,游标刻度间距是0.9mm,其误差是(A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