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保护心脏》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11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保护心脏》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如何保护心脏的方法。
3.培养儿童的健康习惯,关注心脏健康。
二、教学内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保护心脏的方法。
3.心脏保健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保护心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如何引导学生养成保护心脏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或黑板。
2.粉笔或白板笔。
3.PPT或教学图片,用于展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段有关心脏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如:“大家知道我们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个器官很重要呢?”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第二步: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教学图片,介绍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包括心脏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心脏的主要功能:泵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等。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比如跑步时心跳加快、累了之后心跳怎样恢复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心脏的作用。
第三步:保护心脏的方法(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保护心脏的方法,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吸烟等。
教师可以通过PPT或图片展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并给予简单的解释和示范。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这些方法,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步:心脏保健的重要性(10分钟)教师向学生强调心脏保健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心脏病的危害和后果。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心脏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小就注重心脏健康。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心脏保健知识,如定期锻炼、保持心情愉快等,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心脏保健的内容。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提醒学生保持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并再次强调保护心脏的方法。
《保护心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顺德区均安镇顺峰小学的吴洪万,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保护心脏》。
一、说教材《保护心脏》是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生理与健康》的第三课。
本课通过质疑、简单的实验、计算、探究等活动,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并进一步大胆作出假设、制订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数据等探究技能。
以模拟实验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解心脏和血管的生理机能,进一步发展质疑、分析、类比推理、定量观测、搜集整理信息等探究技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如何保护心脏,意识到保护心脏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关注自己以及他人的身体健康,对自己及他人负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不良习惯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
二、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亲历“质疑——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科学概念:认识到心脏的工作原理跟水泵的工作原理一样;认识到心跳的快慢与运动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做中学”的探究乐趣,乐于交流与合作,培养孩子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保健。
教学难点: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水槽、水杯。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科学教学力争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运用“情景法”、“演示法”、“观察法”、“动手实践法”、“多媒体辅助法”来辅助教学。
并创设相关情境,适当点拨启发、及时反馈评价。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交流,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六、说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计,最终要在教学程序中得以体现,根据以上内容的分析,本着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四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质疑——探索——应用三个环节。
1、心脏教学目标:1、了解心脏在人体的位置,重要性。
2、懂得心脏的作用,知道心脏的构成及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心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心脏教学用具:纸、画笔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切入:人体中有哪些重要的器官?(内脏)2、看挂图:让学生上来指出心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3、让学生读全文提问:心脏有哪几部分组成?它有什么功能?如何保护心脏?交流汇报:(1)看图,说说图上心脏是有什么构成的。
(2)小组讨论:你知道心脏是怎样工作的吗?4、学生自由演示心脏工作示意图。
5、模拟医生:同座的互相测定心脏起跳的次数。
6、全班交流,得出心脏大概跳动的频率(每分钟)7、作个小画家请你根据文章的描述,小组合作画一张心脏的结构图。
板书设计:1、心脏位置、结构、重要性保护心脏常见的心脏病2、血液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血液的知识(血液的组成及各自的作用,血液的类型等内容)。
2、知道如何保持血液健康。
教学重点:血液里各种成分的功能,如何保持血液健康。
教学难点:血液里各种成分的功能。
教具准备:人体血液的构造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课文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1)学习血液是有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2)血液的类型有哪几种?(3)如何保持血液的健康?2、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汇报情况,酌情讲解。
3、补充讲解。
(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心脏和血管组成。
a、血液:血液是红色的、不透明的、粘稠的液体。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b、心脏:心脏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
c、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是将心脏压出的血液输送的身体各部组织的血管。
静脉是将身体各部组织的血液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气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2)血液是怎样循环的呢?动脉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动脉,经主动脉物将其分支流向全身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将营养物质和氧气经毛细血管送入组织细胞内,并带走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1、心脏教课目的:1、认识心脏在人体的地点,重要性。
2、懂得心脏的作用,知道心脏的构成及工作过程。
教课要点:心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教课难点:如何保护心脏教课器具:纸、画笔教课时间: 1 课时教课过程:1、导语、切入:人体中有哪些重要的器官?(内脏)2、看挂图:让学生上来指出心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3、让学生读全文发问:心脏有哪几部分构成?它有什么功能?如何保护心脏?交流报告:(1)看图,谈谈图上心脏是有什么构成的。
(2)小组议论:你知道心脏是如何工作的吗?4、学生自由演示心脏工作表示图。
5、模拟医生:同座的相互测安心脏起跳的次数。
6、全班交流,得出心脏大体跳动的频次(每分钟)7、作个小画家请你依据文章的描绘,小组合作画一张心脏的结构图。
板书设计:1、心脏地点、结构、重要性常有的心脏病保护心脏教课反省:2、血液教课目的:1、初步认识相关血液的知识(血液的构成及各自的作用,血液的种类等内容)。
2、知道如何保持血液健康。
教课要点:血液里各样成分的功能,如何保持血液健康。
教课难点:血液里各样成分的功能。
教具准备:人体血液的结构图教课时间: 1 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学习课文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议论:(1)学习血液是有什么构成的?有什么功能?(2)血液的种类有哪几种?(3)如何保持血液的健康?2、报告小组学习成就。
教师依据报告状况,酌情解说。
3、增补解说。
(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心脏和血管构成。
a、血液:血液是红色的、不透明的、黏稠的液体。
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
b、心脏:心脏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大小与自己的拳头相像。
c、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是将心脏压出的血液输送的身体各部组织的血管。
静脉是将身体各部组织的血液送回到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气体和物质互换的场所。
(2) 、血液是如何循环的呢?动脉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动脉,经主动脉物将其分支流向浑身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将营养物质和氧气经毛细血管送入组织细胞内,并带走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保护心脏》一、教案背景幼儿园中班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惯,提高他们对心脏健康的认识,并掌握保护心脏的方法,本节健康教案以《保护心脏》为主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性;2. 掌握保护心脏的方法,如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3. 培养良好的生活惯,以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了解心脏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性:- 通过观察图片、模型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形状与位置;- 通过简单的问答互动,让学生了解心脏的功能,即为我们提供血液和氧气。
2. 掌握保护心脏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不健康的饮食惯对心脏的影响,例如过多食用糖果、零食等;- 通过展示健康食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蔬菜、水果等对心脏的好处;- 引导学生进行适度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增强心脏的功能和健康。
3. 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讲解正确的生活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勤洗手等;- 通过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分享自己保护心脏的好惯和体验。
四、教学方法1. 观察与讨论:使用图片、模型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心脏的形状和位置。
2.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对心脏功能的认识。
3. 展示与解说:展示健康食物和运动方式的图片或实物,解说与学生分享保护心脏的方法。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分享并讨论保护心脏的好惯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心脏保护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2. 学生自评互评: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在保护心脏方面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激励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惯。
六、延伸活动1. 播放儿童心脏健康相关的视频,拓展学生对心脏健康的认识。
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讨论和分享保护心脏的方法,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资源1. 心脏图片、模型等教具;2. 健康食物和运动方式的图片或实物;3. 视频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