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第三章 (2)
- 格式:ppt
- 大小:322.53 KB
- 文档页数:55
第二章1企业伦理道德与管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活动的意义,尤其是对终极意义的追求2)企业组织)人文力与企业精神)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2几种相关的道德观:1)功利主义的道德观(观点:1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2其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极可能多的利益。
评价:1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2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3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忽视。
)2)权力至上道德观(观点: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如隐私权、言论自由权和游行自由权。
评价1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2容易在组织中会产生对生产率和效率不利的工作氛围)3)公平公正道德观(观点: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
评价:1它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2可能不利于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4)社会契约道德观(观点:1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2综合两种“契约”a适用于社会公众的一般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程序b适用于特定社团里的成员的特殊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评价:这种商业道德观与其他几种的区别在于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现有的道德准则,从而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5)推己及人道德观3道德管理的特征:1)道德管理的特征:a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且更把其实为组织的一项责任(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b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c合乎道德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也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d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视人为目的)e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去的卓越的成就(超越法律)。
f 合乎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g合乎道德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为导向。
第三章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 第⼀节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 ⼀、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1.企业领导体制的核⼼问题是正确规定企业之中⾏政组织、党组织和职代会三者的地位、责权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 1988年4⽉全国⼈⼤⼀次会议通过《企业法》规定国有企业实⾏⼚长经理负责制,企业通过职⼯代表⼤会实⾏民主管理。
2) 1993年11⽉党的⼗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从三个⽅⾯规定了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1)坚持和完善⼚长经理负责制,保证⼚长依法⾏使职权; (2)企业中的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的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针政策的贯彻执⾏。
(3)全⼼全意依靠⼯⼈阶级,⼯会与职代会要组织职⼯参加企业的民主管理,维护职⼯的合法权益。
2.⼚长经理负责制,⼚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在企业中处于中⼼地位。
1)实⾏⼚长负责制的必要性: (1)实⾏⼚长经理负责制是社会化⼤⽣产的客观要求,把决策权和指挥权集中于⼚长(经理)⼀⾝,确⽴⼚长(经理)的管理权威,是完全必要。
(2)实⾏⼚长(经理)负责制的政治体制改⾰的需要,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和重要措施。
2)⼚长的产⽣,主要采取的⽅式包括: (1)政府授权部门委任或招聘; (2)企业职⼯代表⼤会招聘或选举。
(3)公开招标,选聘⼚长,实践经验表明,这种是选拔合格经营者的有效途径。
3)⼚长的职责——P68「了解」 4)⼚长的职权,包括决策权、指挥权、提名权、奖惩权和不合理摊派拒绝权。
——P69「了解」 3.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与任务 1)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是由党的地位、性质和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通过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才能得以落实。
2)企业党委的主要任务——P71「了解」 3)保证监督的主要内容和⽅法 (1)保证监督是企业党委的重要职责,应把保证监督贯穿于⽣产经营的全过程。
(2)保证监督主要内容是: A. 企业⽣产经营的社会主义⽅向。
B. 企业职⼯能够充分的享有民主权⼒。
第三章市场营销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试题解析:B本题考核点是市场营销的定义。
2、()是指企业利用多种信息载体,与目标市场进行沟通的传播活动,包括广告,人员推销,宣传推广和销售促进等活动。
试题解析:C 本题考核点是促销策略定义。
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消费品的促销目标主要是宣传介绍产品,刺激购买欲望的产生,因而主要应采用()的促销方式。
试题解析:A 本题考核点是促销组合各种方式的区别,及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投入期时的策略重点试题解析:C 本题考核点是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
试题解析:B 本题考核点是产品价格折扣的方式及区别。
试题解析:A 本题考核点是各级中间商的分类及区别。
7、夏季,"波司登"羽绒服通过打折等促销措施出现淡季热销的局面,可见该厂家深刻领悟到羽绒服的需求属于()。
试题解析:B 本题考核点是8种需求状态的含义。
8、许多冰箱生产厂家近年来高举“环保”、“健康”旗帜纷纷推出无氟冰箱,他们所奉行的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
试题解析:D 本题考核点是各阶段营销观念的背景及内涵。
9、在微波炉行业,格兰仕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财源滚滚而入。
根据波士顿集团咨询分析法,微波炉是格兰仕的()。
试题解析:C 本题考核点是波士矩阵中各象限产品的特点及策略。
10、在春节、中秋节、情人节等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候,许多商家都大作广告,以促销自己的产品,他们对市场进行细分的方法是()。
试题解析:D 本题考核点是消费品市场中市场细分的影响因素。
11、在预测一种新产品的销售情况和现有产品在新的地区或通过新的分销渠道的销售情况时,最好采用()。
试题解析:B 本题考核点是市场需求预测的方法及内涵。
试题解析:B 本题考核点是包装决策的目的。
试题解析:B 本题考核点是新产品的分类及其含义。
14、某汽车制造商给全国各地的地区销售代理商一种额外折扣,以促使他们执行销售、零配件供应、维修和信息提供“四位一体”的功能,这种折扣策略属于()。
第三章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构成与作用一、计划的概念与特点计划是组织策划与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方案的一种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点(一)目的性:有明确目的和目标(二)主导性: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三)普遍性:一切有组织的活动都必须有计划(四)效果性:计划质量、成本令人满意(见下图)(五)可行性一项可行计划至少应满足:1、不与国家法律抵触,不严重损害公共利益;2、有实施计划的资源保证;3、获得执行计划的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4、有备用方案和应变措施。
二、计划的构成与分类三、计划的作用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与协调的依据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计划也是激励士气的手段计划同样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第二节计划的程序一、环境分析(一)组织与环境管理是一切组织活动必备的功能,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因素决定的.任何一个组织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受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环境是对组织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二)组织环境及环境因素的层次性分解1、环境的分类(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条件、时间、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等。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与组织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关系的总和。
主要是: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由决定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构成的影响组织活动的条件和因素总和。
通常学术界把下列内容视为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①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个人从其所在群体中继承的社会遗产;③思想、感情、宗教和信仰的活动方式;④积累起来的知识学习;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⑥教育水平和方式;⑦伦理道德与价值标准;⑧行为方式;⑨历史的积淀。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由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的总和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