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8
- 格式:doc
- 大小:29.14 KB
- 文档页数:6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详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研究方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定量研究的特点?A. 可重复性B. 可测量性C. 可推广性D. 灵活性2. 在教育研究中,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A. 探索现象之间的相关性B. 确定因果关系C. 描述现象的特征D. 分析数据的趋势3.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观察法的优点?A. 可以控制变量B. 可以获取自然行为数据C. 可以用于探索性研究D. 可以进行长期跟踪4. 质性研究方法的核心特点是:A. 数字化分析B. 强调研究者的主观解释C. 依赖统计软件D. 强调数据的量化处理5. 教育研究中的文献综述主要用于:A. 确定研究问题B. 收集原始数据C. 分析数据D. 报告研究结果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研究中的案例研究方法,并说明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2. 描述教育研究中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及其优势。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主要区别,并分析它们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场景。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0分,共40分)1. 某教育研究者想要研究在线教育平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包括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策略。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B3. A4. B5. A二、简答题1. 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它侧重于深入研究一个或几个案例,以获得对特定现象的全面理解。
在教育研究中,案例研究可以用来探索教育实践、政策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复杂性。
它的作用在于提供对教育现象的深入见解,揭示其背后的动因和过程,以及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2. 混合方法研究设计结合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元素,旨在通过两种方法的优势来增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育研究中,混合方法可以用于先通过定量研究确定现象的普遍性,然后通过定性研究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具体原因和机制。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总分300, 做题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1.【2010-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
SSS_SINGLE_SEL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2.【2018-1】主张用“理解”和“解释”的立场与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流派是( )。
SSS_SINGLE_SEL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元教育学3.【2011-2】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实施了( )。
SSS_SINGLE_SELA补偿教育B义务教育C终身教育D回归教育4.【2019-l】苏格拉底说,我不是教给你们知识,我只是知识的产婆。
从教育陈述的角度看,这属于( )。
SSS_SINGLE_SELA描述性定义B口号性定义C术语性定义D隐喻性定义5.【2007-6】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SSS_SINGLE_SEL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6.【2013-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 )。
SSS_SINGLE_SEL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7.【2019-6】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发展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SSS_SINGLE_SEL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8.【2018-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这种观点属于( )。
SSS_SINGLE_SELA冲突论B文凭理论C结构功能论D劳动力市场理论9.【2011-4】把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献是(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研究方法真题2016年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关于教育科学定性研究特性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B.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C.更加关注研究过程,不关注结果D.资料搜集与呈现通常采用文字或图片答案:A[解答] 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此类研究多描述和说理,阐发个人观点,客观性和普遍性都比较差,不能适应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研究的需要。
A选项的演绎是与归纳相对的。
2. 为了探讨家庭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某学说提出了“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的研究假设,这种假设属于A.方向性假设B.非方向性假设C.解释性假设D.预测性假设答案:B[解答] 按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假设可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
前者指出相关和差异的特点,如女生的音乐智力比男生强,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强,等等;而后者只简单地指出相关或差异。
推理能力存在性别差异(与性别有关)。
3. 如果抽样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和变化,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者应该避免采用的取样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政群随机抽样答案:B[解答] 系统随机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察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顺序抽取对象。
其缺点是样本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误差比较大。
4. 从理论上讲,具有最佳区分度的试题难度是A.1B.0.75C.0.50D.0.25答案:C[解答] 区分度越接近1越好,0.4以上为优良,难度在0.4~0.7之间最佳。
5. 根据伦理原则,不能用以检验“体罚会导致儿童反社会行为”这一假设的研究方法是A.经验总结法B.教育访谈法C.教育实验法D.教育问卷法答案:C[解答] 伦理原则要求研究不能伤害参与者的身心,所以,教育实验法不符合。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研究方法真题2008年一、简答题1. 简述参与式观察的优缺点。
答案:参与式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象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优点: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
缺点:如果受到研究者主观态度影响,处理不当容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解答]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把观察法分为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2. 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中的封闭式问卷也称结构型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
封闭式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同意”。
例如:关于学生自主性情况的调查,我自己决定的事,别人很难让我改变主意①是②否(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例如:关于儿童性格特点调查,对一些物体总爱观察、摆弄、拆开来玩:①不这样②偶尔这样③有时这样④常常这样⑤总爱这样(3)评判式:每个问题后列有许多答案,要求被试依其重要性评定等次,是用数字几种答案应排列顺序。
例如:请将以下所列的电视节目,依你喜欢的程度,由1到4排列:______动物世界______天地之间______文化生活______儿童故事片[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问题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答题格式的掌握情况与实际应用能力。
封闭式问题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要提供可供选择的答案,限制问题的方向和数量,被试只能在提供的答案中做出选择,封闭式问卷题目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五种:是否式、多项选择式、排序式、等级式、定距式。
二、论述题阅读下述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如以自编应用题(一题多变)和解应用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应用题归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等等。
202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泰勒原理有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俎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A.课程实施原理B.课程设计原理C.课程评价原理D.课程组织原理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类型是(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3.报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4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他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是()A.5次B.6次C.7次D.8次4.二战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原则、信息化原则和终身教育的原则,提出这一报告的机构是()A.临教审B.教育改革推进本部C.文部省D.东京大学5.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起制约作用的是:A.乡村学校规模日益缩小,而城市学校范围不断扩大B.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地的学校纷纷采取混合式教学C.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良性互助D.学业竞争中学生关系日益紧张6.确立法国卨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办学原则的教育案是()A.《大学令》B.《帝国大学令》C.《高等教育法》D.《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7.以下哪一种论述不能体现教师劳动的专业性()A.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B.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C.教师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D.教师要开朗活泼8.将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规定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该受此教育”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9.被誉为18实际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图文并茂的教科书是()A.《初级读本》B.《教育方法手册》C.《鲁滨孙漂流记》D.《泛爱教育杂志》10.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A.行为强化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自我价值理论D.自我决定理论11.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A.卢梭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奇D.夸美纽斯12.儿童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后,再学习“矩形”“菱形”和“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属于()。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比较法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创新性原则D. 可行性原则答案:D3. 教育研究设计中,研究问题的明确性是()。
A. 必要条件B. 充分条件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 无关紧要答案:A4. 在教育研究中,收集数据的方法不包括()。
A. 文献研究B. 实验观察C. 问卷调查D. 逻辑推理答案:D5.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兴起主要是在()。
A. 20世纪初B. 20世纪中叶C. 20世纪末D. 21世纪初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包括()。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混合研究D. 描述性研究答案:ABC2. 教育研究的步骤通常包括()。
A. 确定研究问题B. 收集数据C. 分析数据D. 撰写报告答案:ABCD3. 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有()。
A. 问卷B. 访谈C. 观察D. 实验答案:ABC4. 教育研究中,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
A. 描述性分析B. 探索性分析C. 验证性分析D. 预测性分析答案:ABCD5. 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包括()。
A. 尊重参与者B. 保护隐私C. 确保数据真实性D. 避免利益冲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兴趣。
()答案:错误2. 教育研究中,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正确3. 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正确4. 教育研究中,所有的数据收集都应使用定量方法。
()答案:错误5. 教育研究的报告应该包括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
()答案:正确6. 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避免对数据进行主观解释。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 ),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及原则的发展。
A.解释、预测和控制B.演绎、归纳和总结C.概括、概述和描述D.运用、分析和解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2.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 )。
A.研究对象B.资料情况C.问题类型D.研究目的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3.选题的主要来源不包括( )。
A.从社会变革与发展中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B.从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C.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课题指南与规划中D.从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4.在教育研究诸多变量中,需要观测的指标是( )。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5.( )是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其完成标志着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
A.研究对象B.研究方法C.研究计划D.研究总结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6.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表现为( )。
A.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B.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C.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7.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情报源是( )。
A.书籍B.报刊C.教育档案类D.电子信息检索系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8.适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的方法是( )。
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9.方法较为灵活,多用于探索性研究的观察方法是( )。
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教育研究中,最能准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2、在教育研究中,对研究对象不进行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研究方法是()A 实验研究B 行动研究C 调查研究D 观察研究3、以下哪种抽样方法不属于概率抽样()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目的抽样D 分层抽样4、教育研究中,用于测量学生学习成绩、智力水平等的工具被称为()A 量表B 问卷C 测验D 访谈提纲5、一项研究要检验新的教学方法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适合的研究设计是()A 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B 单组前后测设计C 所罗门四组设计D 时间序列设计6、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表述应该避免()A 简洁明了B 带有倾向性C 从易到难D 客观中立7、教育研究中的信度是指()A 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B 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C 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D 研究问题的新颖性和独特性8、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法()A 文献法B 比较法C 内容分析法D 测验法9、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关系是()A 先收集资料后分析B 边收集边分析C 先分析后收集资料D 两者独立进行10、研究报告中,用于说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的部分是()A 引言B 方法C 结果D 讨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包括()A 研究方法的综合化B 研究手段的现代化C 研究过程的规范化D 研究视角的多元化E 研究结果的实用化2、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A 自变量B 因变量C 实验组D 控制组E 实验环境3、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A 标题B 指导语C 问题D 选项E 结束语4、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有()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E 因子分析5、质性研究方法包括()A 民族志B 现象学研究C 叙事研究D 案例研究E 行动研究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代教育)-试卷8(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在我国近代史上,主持翻译《华事夷言》《四洲志》和《各国律例》,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分数:2.00)A.林则徐√B.郑观应C.张之洞D.魏源解析: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 )。
(分数:2.00)A.林则徐B.阮元√C.龚自珍D.魏源解析:4.鸦片战争前夕,猛烈批判科举制度,热情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家是( )。
(分数:2.00)A.龚自珍√B.林则徐C.姚莹D.魏源解析:5.著有《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
(分数:2.00)A.王韬B.冯桂芬C.龚自珍D.魏源√解析:6.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本土兴办的第一所比较正式的学校是( )。
(分数:2.00)A.英华学院B.马礼逊学堂√C.英华神学院D.宏艺书塾解析:7.洋务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创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创办于( )。
(分数:2.00)A.1840年B.1852年C.1860年D.1862年√解析:8.( )的设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标志和象征性的意义。
(分数:2.00)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安庆军械所解析: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是( )关于中西文化的核心命题。
(分数:2.00)A.改良派B.洋务派√C.维新派D.变法派解析:10.洋务派最早刨办的外国语学堂是( )。
(分数:2.00)A.上海广言馆B.京师大学堂C.广州同文馆D.京师同文馆√解析:11.在早期改良测中,《盛世危言》的作者是(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8(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按照研究的目的进行分类,教育研究可以分为( )。
(分数:2.00)A.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B.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C.价值研究和事实研究D.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解析:3.教育研究在形成独立学科时期时的哲学基础不包括( )。
(分数:2.00)A.非理性主义B.自然主义√C.唯科学主义D.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解析:4.衡量选题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主要看选题的( )。
(分数:2.00)A.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B.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C.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D.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解析:5.下列关于因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B.因变量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C.因变量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D.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可控因素,所以因变量并不都是自变量变化导致的。
√解析:6.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分数:2.00)A.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B.课题研究基本内容及预计突破的难题C.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D.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进度解析:7.一次文献的不足是( )。
(分数:2.00)A.覆盖面窄B.储存分散,不成系统√C.简明性差D.浓缩度低解析:8.( )一般刊登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强的文章。
(分数:2.00)A.汇报B.集刊C.丛刊D.高校学报√解析:9.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教育文献,主要表现为( )。
(分数:2.00)A.光盘数据库B.计算机检索√C.网络数据库检索D.互联网信息检索解析:10.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
(分数:2.00)A.目的性B.客观性C.能动性D.简便性√解析:11.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包括( )。
(分数:2.00)A.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B.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C.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D.以上都是√解析:12.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的记录方法是( )。
(分数:2.00)A.时间取样√B.人物取样C.活动取样D.事件取样解析:13.教育调查研究的特点包括( )。
(分数:2.00)A.间接性B.自然性C.高效性D.以上都是√解析:14.下列不属于问卷调查的优点的是( )。
(分数:2.00)A.调查过程标准化,便于进行归类整理和统计处理B.调查的范围广,能够搜集大样本的信息资料C.匿名调查,某种情况下结论较为客观D.搜集的资料较为深入、真实√解析:15.在教育测量中,最高层次的测量是( )。
(分数:2.00)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比率测量√解析:16.“实验科学”的始祖是( )。
(分数:2.00)A.伽利略B.培根√C.缪勒D.冯特解析:17.如果一项实验结果只适用于大学男生,而不能推广到大学女生,表明这个实验设计的( )比较低。
(分数:2.00)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解析:18.在教育实验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 )。
(分数:2.00)A.单组前后测设计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D.所罗门四组设计解析:19.下列不属于行动研究法缺点的是( )。
(分数:2.00)A.不够正规B.难以广泛地搜集资料√C.对研究条件的控制不严密D.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程度不高解析:20.用于数据描述的指标有( )。
(分数:2.00)A.集中量数B.差异量数C.地位量数D.以上都是√解析:21.下列关于相关系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相关是指两列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B.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r≤1C.两个变量相关表明其间存在因果关系√D.相关有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之分解析:22.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的方法是( )。
(分数:2.00)A.因果分析√B.归纳分析C.比较分析D.系统分析解析:23.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不包括( )。
(分数:2.00)A.主要概念的定义B.被试的条件、数量及取样方法C.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理论框架√D.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解析:24.调查问卷应放在调查报告的( )部分。
(分数:2.00)A.前言B.正文C.结论D.附录√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6.在调查问卷中,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在一份问卷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以何种问题为主,需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而定;同理,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在同一份问卷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
一般说来,在一份调查问卷中,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都有,只是以哪种为主不定;而至于是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或者综合式问卷,这个不定,在一份调查问卷中,可以全部都是开放式问题或封闭式问题,两者都有也可以。
)解析:27.行动研究主要是专业研究者对具体教育实践行为的研究。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只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非主体。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8.简述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经历了一个孕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它始终伴随着人类教育的发展全过程。
基本线索是:从古代、近代到现代,从经验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与实证研究,再到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研究的发展过程。
具体如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到16世纪。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
只是把教育当作一个整体,从总体上进行观察研究。
先哲们的研究只是描述整个教育的一般变化,还不能对这种变化的具体过程、原因作出分析,因此也就不能对教育的一般性质作出完备和清楚的了解。
这一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其《工具论》一书中首剑了形式逻辑,提出了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并且研究了这个程序所要遵循的方法,被恩格斯称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了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这是从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原理的提出为标志的近代科学产生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论时期。
(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0世纪以来,是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独立学科的时期。
这一时期不仅在一些国家的大学开设了教育研究方法课,而且相继出现了一批教育研究方法的专著。
代表性著作:古德(Good)的《教育研究法》、柯斯(Koos)的《教育问卷法》、麦柯尔(Mecall)的《教育实验法》以及我国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朱智贤的《教育研究法》等。
)解析:29.如何才能科学地进行选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选题作为进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是关键性一步,科学、正确的选题非常重要。
一般来讲,选题有以下几项基本要求,也即是选题时的注意事项。
(1)问题有研究价值选定的问题不仅对本学科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内部价值,而且对相关学科的发展有较高的外部价值。
衡量选题的价值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所选课题的应用价值,即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是否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二是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即课题是否适应了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了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需要。
一般讲来,课题有的强调应用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兼而有之。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选题既要以一定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为依据,才能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又要注意选定的问题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有针对性。
可以说,选题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
只有指导思想科学、目的明确、立论充实的选题才是科学的选题。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选题一定要具体,界限明了,表述清晰,尽量避免模糊、笼统。
一般而言,选题是否具体适度影响着研究全局。
大而空,表述不清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针对性不强,难以把握。
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地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重要依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所谓可行性,是指问题可以被研究,具有现实可能性。
具体包括三方面条件:一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设备等,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二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兴趣;三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解析:30.控制教育实验变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消除法就是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