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道分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7.35 KB
- 文档页数:3
233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卢永明【摘要】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抗生素使用依据.方法对从新生儿败血症血液中分离出来的233株CN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鉴定采用微量生化管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判断标准参照CLSI2009年公布的细菌药敏试验判断标准.结果 233株CNS共分离出9种CNS.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87.98%;诺氟沙星的敏感率为84.12%.敏感性较低的抗生素是庆大霉素、红霉素和青霉素,三者的敏感率均低于20.00%,其中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结论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CNS,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4)005【总页数】2页(P658-659)【关键词】婴儿,新生;败血症;凝固酶;抗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作者】卢永明【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广西防城港538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31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
据国内的报道[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主要的致病菌,约占总致病菌的85%左右。
致病菌的耐药性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变化。
为给临床提供一个抗生素使用依据,我们对从本院新生儿败血症血液中分离出来的233株CNS进行了鉴定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233株CNS均来自2010年1月~2012年4月本院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液中分离所得,患者年龄1~30天,平均13.9天,其中男125例,女 108例。
1.2 方法把来自新生儿血液培养中获得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
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一.细菌分布1. 2008年中国耐药细菌检测(CHINET)发布细菌分布:细菌来源分布表明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按细菌菌株数将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排列如下: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链球菌、变形杆菌。
2. 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结果全国细菌分布:3.2006-2007细菌来源分布表明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按细菌菌株数将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进行排列如下: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链球菌属、溶血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
Mohnarin年度报告之华北地区细菌分布: 总分离28763株, 革兰氏阳性菌9628株, 占33%;革兰氏阴性菌19135株, 占67%。
细菌来源分布表明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细菌分布排列如下: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菌、黏质沙雷菌、肺炎链球菌。
和全国相比较有部分区别。
4. 个人总结的北方地区下呼吸道细菌分布如下: (细菌分布数据来源)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主要细菌分布前11位依次是: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主要细菌分布前10位依次是: 铜绿假单胞菌(15.16%), 金黄色葡萄球菌(10.97%), 肺炎克雷伯氏菌(9.37%), 大肠埃希氏菌(9.21%), 鲍曼不动杆菌(7.71%), 肺炎链球菌(4.41%), 阴沟肠杆菌(3.52%), 屎肠球菌(2.34%), 嗜麦芽假单胞菌(2.25%), 粪肠球菌(1.92%), 表皮葡萄球菌(0.87%)。
临床研究6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但随着介入性诊疗措施、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患者伴有肿瘤、糖尿病等复杂的基础病,各种葡萄球菌的感染逐年增多,CNS已成为重要的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医院感染,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1]。
近年来,葡萄球菌的高耐性药已成为医院感染和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引起了广大临床和实验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研究对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从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选择2010 年1月-2012年12月从我院临床送检的痰、血液、中段尿、伤口分泌物、胸腹水和穿刺液中分离出的CNS,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菌株,共289 株。
1.2 菌株分离与药敏鉴定采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药敏按照按照CLSI(2010年版)规定的折点判定耐药、中介和敏感[2]。
质控菌株为ATCC25923。
1.3 β-内酰胺酶检测采用采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的鉴定及药敏系统及配套微球菌科细菌生化、药敏试验卡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由仪器专家系统判读并报告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03分析构成比,采用SPSS17.0进行χ2检验分析。
2 结果2.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分离到医院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性分析向 蓉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5【摘 要】目的:了解和探讨医院2010-2012年分离出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现状, 为临床合理治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289株CNS,并对药敏结果进行χ2检验分析。
结果:临床标本共分离出CNS 289 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为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