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P-HTC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6.85 KB
- 文档页数:3
酸性染料如何提高色牢度实验总结!发布日期:2018-05-22 来源:B2B作者:物友网浏览:678探讨:酸性染料如何提高色牢度酸性染料<1)红、橙、黄色酸性染料在已开发的酸性环保染料中红色酸性染料有:C.I.酸性红37、C.I.酸性红89<弱酸性红3B、2BS)、C.I.酸性红145<弱酸性大红GL)等。
而C.I.酸性红336和C.I.酸性红361皆为红色谱的重要品种。
橙色酸性染料有:C.I.酸性橙67<弱酸性黄RXL)、C.I.酸性橙116(酸性橙AGT>、C.I.酸性橙156<弱酸性橙3G)。
黄色酸性染料主要有:C.I.酸性黄42(弱酸性黄Rs、酸性黄R>和 C.I.酸性黄49<酸性黄GR200)。
<2)蓝、绿、紫色酸性染料蓝色谱的环保型酸性染料大多是溴氨酸衍生物,蓝色新品种较多,如 C.I.酸性蓝277、C.I.酸性蓝344、C.I.酸性蓝350、C.I.酸性蓝9<艳蓝FCF)等。
绿色酸性染料是蒽醌型的,国内已开发的新产品有 C.I.绿17、C.I.酸绿28、C.I.酸性绿41、C.I.酸性绿81等。
而紫色的则主要有C.I.酸性紫17<酸性紫4BNS)、C.I.酸性紫54<弱酸性艳红10B)、C.I.酸性紫48等。
<3)棕、黑色酸性染料棕色酸性染料新品种也较多,较为重要的是C.I.酸性棕75、C.I.酸性棕98、C.I.酸性棕165、C.I.酸性棕348、C.I.酸性棕349等。
黑色品种主要有C.I.酸性黑26、C.I.酸性黑63、C.I.酸性黑172、C.I.酸性黑194、C.I.酸性黑210、C.I.酸性黑234、C.I.酸性黑235、C.I.酸性黑242等。
纺织知识 5月22日讯,1、实验部分1.1实验材料大豆蛋白纤维织物40×50150cm115.7g/m2(由郑州国棉一厂提供>。
1.2染化药剂及仪器弱酸性蓝G,弱酸性红RN,弱酸性大红FRS,酸性橙Ⅱ,酸性藏青GGR;酸性染料固色剂XG(棕色粘稠液体、广东东莞产>,SBL-423羊毛酸性染料固色剂(琥珀色半透明或透明液体、上海塞博化工有限公司产>,固色剂Y,渗透剂JFC(安阳助剂厂产>;HAc、元明粉(市售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分光光度计(722型>,红外线染色机(XW-HCL-24型>,烘箱(101-2A型>,摩擦牢度仪(571型>。
涤纶的改性方法研究--文献综述第一章绪论1.1引言涤纶纤维是工艺最简单的合成纤维,涤纶也是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它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如弹性模量好,回弹性适中、断裂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氧化剂以及耐腐蚀性好、抗有机溶剂性能好,耐酸、耐碱等许多优良性能[1]。
基于以上优点,涤纶结实耐用,价格便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虽然涤纶纤维有诸多优点,但是涤纶纤维往往上色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涤纶纤维是疏水性的合成纤维,在涤纶纤维分子结构中缺少与染料能够结合在一起的活性基团,分子结构紧密。
同时涤纶纤维分子结构对称,结晶度较高,染色过程中阻碍了染料的扩散与吸附,结构中没有强极性基团,因此亲水性较差,缺乏能与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等结合的官能团,与染料结合能力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可染性。
虽然涤纶纤维大分子中的酯基能够与分散染料在高温下结合形成氢键的,但是涤纶大分子的分子链结构相对紧密,不易让染料分子进入道涤纶纤维的内部,导致染色困难,因此涤纶染色的色泽比较单一,直接影响到涤纶面料其他各式花色品种的开发[2]。
传统的涤纶染色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法、载体法、热熔法、超临界CO2法等对涤纶进行染色[3-4]。
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设备复杂、能源消耗较多、生产效率低,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等。
也有一些研究是先对涤纶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紫外光接枝改性等[5],然后再采用阳离子染料、酸性染料等进行染色。
紫外光辐射具有很好的穿透力,而且接枝聚合反应可以只在材料的表面或者亚表面发生,不会损坏材料的原来所具有的性能。
紫外光不但可以通过对纺织材料进行接枝改性实现各种优异的性能,而且紫外光技术属于清洁节能技术。
紫外光具有很高的能量,并且技术简易、效率高,常压空气中就可以操作,易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6-9]。
这一生态染色方法既缓解了传统染色污染环境的现状,同时节约了能源,缩短了染色时长,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酸性染料染色用高分子防沾色皂洗剂的性能研究梁冬【摘要】The properties of soaping agent for staining resistance in acid dyeing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aterials and complex auxiliaries, including nonionic surfactant, polyvinylpolypyrrolidone ( PVP) , copolymer of maleic anhydride and acryli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VP had good soaping and staining resistance effect. The mixed soaping agent showed excellent loose color removal and staining resistance effect. The soaping agent was fitted for staining resistance in acid dyeing and printing.%以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等为原料,试验了原料和复配物为酸性染料染色防沾色皂洗剂的性能。
实验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有较好皂洗效果和防沾色效果,复配的皂洗剂体现出优异的去除浮色和防沾色效果,适合作为酸性染料染色织物的防沾色皂洗剂。
【期刊名称】《化纤与纺织技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5-8,52)【关键词】酸性染料;聚乙烯吡咯烷酮;防沾色皂洗剂;应用【作者】梁冬【作者单位】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71酸性染料主要用于蛋白质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的染色,染色过程中染料主要以离子键的形式与纤维结合,也可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纤维结合。
酸性染料染丝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践使学生了解弱酸性染料染聚酰胺纤维的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掌握拼色时技术要领,学会弱酸性染料染聚酰胺纤维的工艺制定,以达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目的。
【实验原理】弱酸性染料分子结构复杂,在水中电离后带负电荷,与纤维间的氢键和范德华力较大。
若将锦纶在弱酸性条件下染色,弱染料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上染锦纶。
电解质则起促染作用,平平加O起缓染作用。
【实验过程】一、实验准备1、仪器:染杯(1000ml)、烧杯(200ml)、容量瓶(250ml)、量筒、刻度吸管、恒温水浴锅、电炉2、染化料:冰醋酸、平平加、弱酸性艳绿3、实验材料:锦纶66 每份6g二、工艺处方及工艺条件浴比1:50,每份锦纶66重6g1、色卡制作工艺处方2、工艺条件对染料的影响工艺处方三、操作步骤1、准确称取染料2.5g,用温水调成浆状,溶解,倾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到刻度,备用。
2、按处方要求加入平平加和水,用冰醋酸调节PH=4~5,将染杯置于电炉上,加热至40℃,投入预先润湿的锦纶,处理15-20分钟,再加入染料。
3、在30~40min内升温至沸,染色40~60分钟。
4、染毕后,水洗,(固色),晾干。
四、注意事项1、冰醋酸和平平加的用量,依染色深浅可适当增减。
2、酸性染料在锦纶上的湿处理牢度不高,一般中、深色要进行固色处理。
处方及工艺流程为:50℃加入单宁酸1-2%(对纤维重)、98%醋酸1-2%(对纤维重)、浴比1:20,升温至65-70℃、保温处理20分钟,然后加入吐酒石0.75-1%,升温至75℃、保温处理20分钟,清洗,50℃柔软处理20~30min。
五、实验报告1、贴样,并标明其染色浓度。
合成染料相对天然染料来说更经济,具有更高的色牢度、更广泛的颜色变化和更高的再现性,纺织业使用大量合成染料为不同的市场需求生产染色印花产品,而对天然染料的需求相对较少[1-2]。
合成染料优点众多,但缺点也不容小觑,如给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天然染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近年来引起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3-5]。
天然染料种类丰富,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和微生物,能赋予织物绚丽的颜色。
天然染料相关研究的新增热点是回收农业加工残留物提取天然色素,既节约了资源,又弥补了市场上天然染料种类有限的缺陷,是未来天然染料发展的方向。
Pandey 等[6]采用水浸法从花生烤皮中提取染料,并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Rossi 等[7]研究了以桉树木水蒸气处理时产生的有色废液作为天然染料用于纺织品染色的可能性。
黄敏,王祥荣(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为了研究咖啡渣提取色素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pH 、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对染色织物K /S 值的影响,分析了媒染剂种类和媒染方式对染色真丝织物K /S 值和色牢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咖啡渣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优化工艺为:pH 3.5~4.0,温度95℃,时间50min ;在一定范围内,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越大,K /S 值越高;媒染对真丝织物染色后的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有一定影响,其中,硫酸亚铁后媒染织物的色光变化较大,对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均有提升作用。
关键词:咖啡渣;色素;真丝;染色中图分类号:TS193.6;TQ6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0439(2020)07-0046-04Dyeing properties of silk fabrics with pigment extractedfrom coffee groundsHUANG Min,WANG Xiangrong(School of Textile and Garment Engineering,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yeing performance of silk fabric with coffee grounds extracted pigment,the effects of pH,dyeing temperature,dyeing time and mass concentration of coffee grounds pigment on K /S value of dyed silk fabric were studi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The effects of mordant types and mordant methods on K /S value and color fastness of dyed silk fabric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dyeing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pH 3.5~4.0,temperature 95℃,time 50min.In a certain range,the higher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coffee grounds pigment,the higher the K /S value.Mordant dyeing had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 value and color fastness of dyed silk fabric.Among them,the color light of post-mordant dyed fabric with ferrous sulfate changed greatly,which could improve the color fastness to soaping,perspiration and light.Key words:coffee grounds;pigment;silk;dyeing咖啡渣提取色素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收稿日期:2020-06-15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省院省校合作项目(2018JZ0042)作者简介:黄敏(1995—),女,湖南岳阳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纺织品生态染整加工技术。
探析新型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徐造林;章友鹤;赵连英【摘要】文章分析了聚酯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存在的弊端,并根据近几年国内化纤企业对常规聚酯纤维的改性情况,从仿棉、仿羊绒、差异化、功能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纺织企业在采用改性聚酯纤维开发新型纱线、面料等方面的更多选择.【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聚酯纤维;性能特点;改性技术;扩展应用【作者】徐造林;章友鹤;赵连英【作者单位】浙江航民科尔纺织有限公司;浙江纺织工程学会;浙江理工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5;TS104聚酯纤维在我国多指涤纶,它是目前国内生产与使用量最多的合成纤维品种。
聚酯纤维具有高强、质轻、不怕霉蛀及易洗快干等优点。
其纤维的强度和伸长率均高于棉花,纤维初始模量大,抗皱性能好,具有洗可穿的特性。
但从长期使用实践中发现,常规聚酯纤维存在吸湿性差、易起静电、易起毛起球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常规聚酯纤维使用领域的拓展。
近年来,国内外化纤企业为了改善常规聚酯纤维性能上的弊端,从改善纤维结构着手,采用多种物理和化学手段对常规聚酯纤维的内部与外部结构进行改造,开发出多种改性聚酯纤维,使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开发的新型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拓展情况进行初步探析,旨在使应用企业进一步了解新型改性聚酯纤维的性能特点,以便开发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纺织品。
1 PBT和PTT纤维的开发与应用PBT和PTT纤维是在常规聚酯纤维(PET)基础上,通过对分子结构进行改性而开发的两种新型聚酯纤维。
其中,PBT纤维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或对苯二甲酸(TBH)与丁二醇酯化后缩聚而成。
PBT比常规PET分子多2 个亚甲基链,且PBT较大的亚甲基分子的主链结构呈螺旋状,与锦纶分子结构相似,因此PBT纤维的柔软性、耐磨性和弹性与锦纶相近。
同时PBT纤维的玻璃化温度较低,故在无载体情况下可采用分散染料进行常压沸染,克服了常规PET纤维染色困难的弊端。
HBP-HTC 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张德锁,林红,张峰,陈宇岳(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利用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HBP-HTC )对真丝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实现了真丝织物酸性染料低温中性染色,并研究了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经改性的真丝织物能够在pH=7、温度为55℃的条件下实现酸性染料的染色,并对弱酸性染料和强酸性染料均具适用性;改性处理对酸性染料染色的匀染性和色牢度无影响.关键词:HBP-HTC ;真丝织物;酸性染料;阳离子改性中图分类号:TS1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24X (2008)05-0063-03第27卷第5期2008年10月天津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Vol.27No.5October 2008Research of acid dyeing of silk fabric modified with HBP-HTCZHANG De-suo ,LIN Hong ,ZHANG Feng ,CHEN Yu-yue(School of Material Engineering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dyeing in neutral cond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silk fabric was treated with cationicmodifying agent HBP-HTC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of amino -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mer )and dyeability of the modified silk fabric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silk fabric waspossible to dye in neutral condition at 55℃with both weak acid dyes and leveling acid dyes.The modifieddyeings had similar level-dyeing property and fastnes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dyeings.Key words :HBP-HTC ;silk fabric ;acid dyes ;cationic modification收稿日期:2008-07-03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285004);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CX07B_151z)作者简介:张德锁(1981—),男,硕士研究生;陈宇岳(1962—),男,教授,导师.E-mail :chenyy@真丝制品以其绚丽的光泽,爽滑的手感和独特的风格而广受欢迎.在传统的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过程中,为了促使染料的上染,往往要求在酸性高温条件下染色.这不仅消耗了大量能源、加重了印染废水处理的负担、恶化了生产环境,还对真丝织物的手感、外观和内在质量造成一定破坏.因此,实现真丝织物酸性染料中性低温染色符合节能、环保、健康、生态的发展趋势[1].目前,通过对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是促使阴离子型染料上染的有效方法[2,3].树状大分子和超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4],其中超支化合物因其合成简便、价格低廉,更具实用价值.笔者曾成功自制了表面富含大量氨基和亚氨基的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BP-NH 2)[5],并对其进行端基改性,成功制备了端氨基超支化合物季铵盐(HBP-HTC )[6].本文利用HBP-HTC 对真丝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研究改性后真丝织物酸性染料的染色性能.1实验部分1.1材料与药剂织物:真丝电力纺(64g/m 2),市售.染料:弱酸性大红F-3GL (C.I.Acid Red 111);弱酸性艳蓝G (C.I.Acid Blue 90);酸性橙Ⅱ(C.I.Acid Orange 7);酸性红B (C.I.Acid Red 14).以上均由江苏华佳集团提供.其他药剂:冰乙酸,乙酸铵,硫酸钠,均为分析纯,上海试剂总厂产品;固色剂3A ,江苏华佳集团;HBP-HTC ,自制[6],m (EPTAC )∶m (HBP-NH2)=2∶1.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第27卷1.2实验仪器Ultrascan XE测色仪,美国HunterLab公司产品;HD500型水浴振荡器,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产品;雷磁PHS-3C精密pH计,上海楚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产品;SW-12A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无锡纺织仪器厂产品;Y571B型摩擦色牢度仪,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产品.1.3实验方法1.3.1真丝织物改性处理采用5g/L HBP-HTC溶液对真丝织物进行改性处理,pH=10.5,温度100℃,浸渍3min,两浸两轧,控制轧余率100%,水洗后待染.1.3.2酸性染料染色工艺染液配方:酸性染料X质量分数2.0%;Na2SO40~1g/L;浴比1∶100;pH=3~7.染色工艺:室温入染→10min后加入Na2SO4→10min后开始升温至所需染色温度(升温速率1℃/min)→保温40min→水洗→固色→烘干→皂煮→水洗→晾干.固色工艺处方:固色剂3A质量分数2.0%,浴比1∶20,60℃处理20min.皂煮工艺处方:2g/L皂片,浴比1∶50,60℃下皂煮10min.1.4测试方法1.4.1织物表面色深(K/S)测试样品表面色深(K/S)值采用Ultrascan XE测色仪测量,10°视野,D65光源,试样折叠4层.1.4.2织物匀染性能测试在测色仪上对染色样品按均匀取样原则,在各部位随机测定20个点的K/S值,计算其标准偏差:σ(λ)=ni=1∑[(K/S)i,λ-(K/S)λ]2n-1√式中,(K/S)λ=1n n i=1∑[(K/S)i,λ,λ为其最大吸收波长,并以σ(λ)数值的大小来评定其匀染性[5].1.4.3染色牢度测试耐摩擦色牢度按国标GB/T3920-97测试方法进行;耐洗色牢度按国标GB/T3921.1-97测试方法进行. 2结果与讨论2.1染色工艺对改性真丝织物上染性能的影响图1为HBP-HTC改性真丝织物和未改性真丝织物利用弱酸性大红F-3GL采用不同染色工艺分别染色后织物的色深比较.由图1可见,经改性的真丝织物均获得了较未改性真丝织物更高的K/S值,这是由于真丝织物经HBP-HTC阳离子改性处理后,真丝纤维内含有大量季铵盐阳离子,它能与酸性染料中的阴离子基团形成盐式键合,有效促进了阴离子染料的上染.未改性真丝织物在酸性无硫酸钠或中性有硫酸钠条件下均获得了较中性无硫酸钠条件下染色更高的K/S值,说明对于弱酸性染料染色来说,酸性条件和硫酸钠对真丝织物染色有促染作用.未改性真丝织物在酸性无硫酸钠条件下获得了较中性有硫酸钠条件下更高的K/S 值,与酸性有硫酸钠条件下染色色深相当,说明酸性染料的染色主要依靠酸性条件对染料的促染.经改性的真丝织物中性无硫酸钠条件下获得了最高的K/S 值,加入硫酸钠,K/S值略有降低,在酸性条件下,K/S 值下降更多.这主要是由于真丝织物经HBP-HTC改性后,其表面带有大量季铵盐阳离子,加入硫酸钠起到了缓染作用[7].而HBP-HTC主要以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与带负电的真丝纤维相结合,当染浴pH值接近真丝等电点时,真丝负电性减弱,部分吸附在真丝表面的HBP-HTC会从真丝上脱落下来,吸附染浴中的染料,阻止了染料的上染,所以在pH=4.5时,改性真丝织物染色K/S值下降.综上所述,改性真丝织物能够有效促进酸性染料的上染,适合在中性条件下染色.2.2温度对改性真丝织物上染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利用弱酸性大红F-3GL对改性真丝织物进行中性染色(pH=7),未改性真丝织物进行酸性染色(pH=4.5),染色后织物K/S值变化见图2.图2显示,在不同温度下染色,改性真丝织物K/S 值均高于未改性真丝织物.未改性真丝织物随着染色图1染色工艺对HBP-HTC改性真丝织物上染性能的影响Fig.1Effect of dyeing process on dyeability ofHBP-HTC modified silk fabrics14121086420a b c d注:a:pH=4.5,1g/L Na2SO4,95℃;b:pH=4.5,无Na2SO4,95℃;c:pH=7,1g/L Na2SO4,95℃;d:pH=7,无Na2SO4,95℃未改性样改性样64--第5期温度的升高,织物K/S值增加,说明高温染色对于酸性染料染色的重要性.改性真丝织物在温度较低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织物K/S值增加,但当温度升高到55℃时,再提高温度,织物K/S值增加缓慢,并且在55℃时改性真丝织物中性染色K/S值已远高于未改性真丝织物95℃时酸性染色K/S值,说明HBP-HTC改性真丝织物完全可以实现酸性染料中性低温染色.2.3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的适用性分别利用不同弱酸性染料和强酸性染料对改性真丝织物进行中性低温染色,对未改性真丝织物进行常规染色,以考察改性真丝织物对酸性染料中性低温染色的适用性,结果见图3.由图3可见,对于弱酸性大红F-3GL、弱酸性艳蓝G,改性真丝织物中性低温染色均获得了较未改性真丝织物酸性高温染色更高的K/S值.对于强酸性染料酸性橙Ⅱ和酸性红B,改性真丝织物中性低温染色获得了与未改性真丝织物酸性高温染色相当的K/S 值.但改性真丝织物获得了远高于未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中性低温染色的K/S值,说明HBP-HTC改性真丝织物能够有效促进酸性染料的上染,对于弱酸性染料和强酸性染料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2.4改性真丝织物匀染性表1为HBP-HTC改性真丝织物中性低温染色和未改性真丝织物常规染色的匀染性比较.由表1可见,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中性低温染色获得了和未改性真丝织物常规染色相当的匀染性.其具有良好匀染性的原因在于超支化合物独特的结构和性能,HBP-HTC大分子呈椭球形,分子链不易缠结,加上季铵盐优异的溶解性,使其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均匀渗透到纤维内部.2.5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色牢度表2为HBP-HTC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中性低温染色和未改性真丝织物常规染色色牢度比较.由表2可见,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中性低温染色获得了和未改性真丝织物常规染色相当的色牢度.由于HBP-HTC能够很好地渗透到纤维内部,促进了酸性染料向纤维内部转移,所以改性处理对酸性染料染色色牢度无影响.3结论(1)HBP-HTC改性真丝织物能够在pH=7、55℃图3HBP-HTC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适用性Fig.3Applicability of HBP-HTC modified silk fabrics dyed with acid dyes表2HBP-HTC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色牢度Tab.2Fastness of HBP-HTC modified silk fabricswith acid dyes染料样品摩擦色牢度/级水洗色牢度/级干湿原样变色衬布沾色弱酸性大红F-3GL改性43~43~44未改性43~43~44弱酸性艳蓝G改性433~44未改性43~43~44酸性橙Ⅱ改性43~434未改性43~434酸性红B改性43~434未改性43~434表1HBP-HTC改性真丝织物酸性染料染色的匀染性Tab.1Level-dyeing property of HBP-HTC modified silk fabrics with acid dyes未改性样σ(λ)改性样σ(λ)弱酸性大红F-3GL0.0710.073弱酸性艳蓝G0.0930.091酸性橙Ⅱ0.0810.079酸性红B0.0650.058染料图2温度对HBP-HTC改性真丝织物上染性能的影响Fig.2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dyeability of HBP-HTCmodified silk fabrics121086420406080100温度/℃282420161284弱酸性大红F-3GL弱酸性艳蓝G酸性橙Ⅱ酸性红B-○-未改性样-△-改性样未改性样,pH=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