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儿童公园设计浅析与探讨——以厦门儿童公园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
儿童公园设计说明儿童公园是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公共休闲娱乐场所,旨在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健康、安全的游玩环境。
以下是对儿童公园的设计说明:一、设计理念儿童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以孩子们为中心,注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安全。
我们通过创建一个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二、场地规划在儿童公园的场地规划中,我们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功能性区域: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年龄和兴趣,设置不同的功能性区域,如游乐区、运动区、探险区、科普区等。
每个区域都提供适合孩子们的设施和器材。
安全性和便利性:确保孩子们在公园内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设置了足够的缓冲区域和看护设施,以保证孩子们在游玩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公园内设置清晰的标识系统和便捷的通道,方便孩子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区域。
景观设计:在场地规划中考虑到景观设计,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宜人的游玩环境。
我们通过设置各种植物、水景、雕塑等元素,让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三、游乐设施设计在儿童公园的游乐设施设计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性:所有的游乐设施都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制作。
同时,我们设置了专业的维护和安全保障团队,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多样性: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游乐设施,如旋转木马、滑梯、攀爬架、沙池等。
这些设施不仅让孩子们享受到游戏的乐趣,还能锻炼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勇气。
教育性:游乐设施的设计还注重教育性,让孩子们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
例如,通过设置互动游戏、科普展示等设施,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了解自然和科学知识。
四、环境创造在儿童公园的环境创造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植被绿化:公园内种植了各种适合儿童的植被,如色彩丰富的花卉、绿草、果树等。
这些植被不仅美化了公园的环境,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游玩场所。
水体设计:公园内设置了不同形式的水体设计,如小溪流、喷泉、水池等。
这些水体设计为孩子们提供了清凉舒适的环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儿童公园案例
儿童公园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地,也是家长们放心放心放心的休闲场所。
在
城市中,儿童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某市儿童公园为例,探讨其建设和管理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儿童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首先,该市儿童公园的场地选址十分合理。
公园位于市中心,周边交通便利,
便于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游玩。
同时,公园周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游玩环境。
公园内设置了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滑梯、攀爬架等,满足了孩子们的不同游玩需求。
其次,儿童公园的管理十分严格。
公园内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游乐设施的
安全检查,保障了孩子们的游玩安全。
同时,公园内还设置了儿童安全提示牌,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此外,公园内禁止吸烟,保持了空气的清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
再次,儿童公园的活动丰富多彩。
公园定期举办各种儿童活动,如儿童绘画比赛、亲子运动会等,吸引了众多家庭前来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为家庭带来了欢乐和温馨。
最后,儿童公园的服务质量十分高。
公园内设有便利设施,如卫生间、哺乳室等,为家庭提供了便利。
公园内还设有休息区和饮水点,为家长们提供了休息的场所,让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陪伴孩子们游玩。
总而言之,该市儿童公园以其合理的选址、严格的管理、丰富的活动和高质量
的服务,成为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也为家庭带来了便利和欢乐。
希望其他地区的儿童公园可以借鉴其经验,为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带来快乐和幸福。
儿童公园设计说明500字儿童公园是为了满足儿童游玩、学习和成长的需求而设计的场所。
在设计儿童公园时,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创造一个安全、有趣、寓教于乐的环境。
以下是儿童公园设计的一些建议和说明。
在儿童公园的设计中,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有设施和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没有任何尖锐或锋利的部分,以免儿童受伤。
在游乐设备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儿童的身高、体重和年龄,以确保他们可以安全地使用设备。
儿童公园应该设计成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环境。
这可以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和活动来实现,如攀爬架、滑梯、秋千、蹦床等。
这些设施应该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公园中的景观设计也应该充满趣味,例如花坛、喷泉、迷宫等,让儿童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欣赏美丽的景色。
儿童公园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寓教于乐。
可以在公园中设置一些教育性的游乐设施,如迷你图书馆、科学实验室和艺术创作区等。
这些设施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和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技能。
儿童公园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儿童与家长或监护人的互动。
可以设置一些家庭游乐设施,如家庭秋千、家庭滑梯等,让儿童和家长一起玩耍,增进亲子关系。
儿童公园的设计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在公园中应该有充足的绿化和树木,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阴凉的遮阳处。
同时,应该设置垃圾桶和分类回收箱,鼓励儿童和家长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儿童公园的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和环境保护。
只有在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和需求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一个理想的儿童公园,为儿童提供一个快乐、健康、有益的游乐和学习场所。
浅析儿童公园场地设计摘要:童年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人生最难忘的旅程。
当我们缅怀童年时代美好的时光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游乐的场面和小伙伴们天真无暇的笑脸。
然而对城市儿童来说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工作的快节奏时代,与自然亲近的机会较少,被迫习惯将居住区和城市广场作为玩耍的主要场地,儿童公园作为儿童最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在儿童的成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探讨儿童场地的设计,主要从儿童公园中如何以植物为主题,构建各种趣味性的游戏场地,让孩子们在最亲近自然的游戏场地中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内容。
关键词:儿童公园;场地设计;儿童成长;植物引言儿童公园所面向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儿童,他们都具有好奇、多变、探索等向往自然的天性和心理特征。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未来,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怎样培养健康聪明、富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儿童是全人类的目标。
儿童公园作为一个能够锻炼他们未来所需各种能力的快乐绿色场地,那么如何让他们留下更多欢快的色彩,激发他们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获取更多的启迪和灵感,是设计师们不断努力的一个方向。
怎样与他们的心理更贴近,设计出可以启发儿童的心智和兴趣,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各种趣味场所是设计者的最终目的。
这些都能够让孩子们在各种趣味娱乐和知识教育的游戏场所中体验,而儿童公园场地是由各个设计要素共同组成的,其中植物是一个最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要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儿童公园场地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密度的建筑群不断涌现,城市的空间越来越小,使得儿童的游戏场地越发紧缺。
以前自发形成的场地逐渐消失。
在城市的公共环境中,虽有不少精心设计的开放绿地,但其中为儿童角度出发、为儿童尺度设计的却寥寥无几。
因此,绿地设计是我国儿童公园现状的首要问题。
其次,绿地中植物的设计手法常常比较单调。
目前儿童公园多作为城市公园或者居住区绿地的一部分,没有儿童的特色,且大多数儿童公园的场地植物设计遵循一种并不合理的程式化规律,简单的功能分区加上设施摆放,缺乏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关注及分析,也缺乏规范性指导。
童真、童趣、童年——浅谈儿童公园景观设计与构思发布时间:2023-01-11T02:58:30.19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6期8月作者:周国伟 Zhou Guowei [导读] 彭阳县儿童公园的设计方案是以当地的地形地貌和乡土景观为蓝本Children's simplicity,fun and childhood-- Design and conception of Children's Park 周国伟 Zhou Guowei35032119******7315摘要:彭阳县儿童公园的设计方案是以当地的地形地貌和乡土景观为蓝本,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共同游玩、快乐分享心理的诉求,以儿童的童真童趣活动为特色,结合各类活动设施,契合三层台地的现状地形特点,从而创造丰富多彩的三层不同活动的场所,营造了一个难忘童年、多彩童年、快乐童年的西北地区儿童乐园。
关键词:儿童公园,趣味,场地塑造ABSTRACT:The design of Pengyang Children's Park is based on the local landform and local landscape, which fully considers the appeal of children's psychology of playing together and sharing happiness.Featuring children's fun activities,Combined with various activities and facilities,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e current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storey platform,To create three different and colorful venues,Created an unforgettable childhood, colorful childhood, happy childhood in the northwest children's paradise.KEY WORDS:Children's park, fun, garden creation1 本案背景本案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边的彭阳县县城中心区,地势地貌为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一条美丽的茹河穿过县城中心,儿童公园位于茹河彭阳县城河道段,儿童公园总用地面积94672平方米,因体育场地的实施,其实际设计面积30000平方米。
对儿童公园设计环境问题的探讨近年来随着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这其中关于孩子们的生活游乐环境也日益受到重视。
各地都新建了许多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儿童公园,但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早偏重建筑景观和设施而忽略绿化,以至儿童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不高。
很多儿童公园,由于过大面积的建筑,铺装和裸露地面,在日光照射后升温快,反射强烈,造成这些表面和邻近区域温度明显高于周围环境,在夏秋季节尤为突出。
由于缺少足够的绿化植物,城市.园内本身的污染物和噪声也很容易在园内弥漫。
裸露泥地或有低被植物而受破坏后的地面泥土容易被带到道路和铺装地面上,再加上很多儿童公园连片设置广场`活动场地,一遇刮风就会扬尘,使公园的降尘与空气质量中的悬浮尘大大增加。
从而降低了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了儿童公园的使用效果。
一.儿童公园的特点众所周知,儿童公园是供儿童游戏,娱乐,体育及进行文化科学普及教育的城市专业性公园。
建设儿童公园的牡丹,是为儿童创造丰富多彩,以户外活动为住的良好环境,让儿童在活动中接触大自然,熟悉大自然,接触科学,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和增长知识。
儿童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均要求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不少资料还表明,儿童有一种热爱大自然的天性。
但近年来城乡电视的普及,游戏机的发展和邻里结构的改变,使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
儿童公园的户外活动尤显重要。
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一个卫生,舒适和美观的户外活动场所。
儿童公园有不同于其他城市公共绿地的特点:1.儿童公园所需活动场地种类多,面积大,人流集中,环境负荷量大;2.儿童公园的活动设施和内容多,游览路线复杂,再加上儿童活动自由度大,容易造成对绿地的穿插破坏;3.使用的时间性和季节性强,以周末和节假日为主,尤其暑假的使用时间最长,利用率最高。
4.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生理上要求日光充足,湿温度适中,空气清新;心理上要求景观明快,造型丰富生动。
文艺天地ISHUTIANDI Y 32 May. 2016 May在游戏中成长和学习是儿童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锻炼儿童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
游戏场所设计上的优化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探讨在城市公园儿童乐园场所设计过程中,如何结合儿童的行为心理需求,设计出适宜儿童发展的新型景观空间。
据有关资料显示,儿童人数占据城市人口的1/3-1/4。
儿童的成长生活主要是由室外活动生活和学习生活两者组成的。
因此,儿童游戏场所的景观空间设计,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是联系儿童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载体,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发展。
儿童乐园场所是城市绿地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给儿童和成人提供一个游戏的空间,满足休憩、运动、交往的需要,更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促进的作用。
因此,需要营造一个促进儿童成长与发展,能够让儿童亲近自然的景观空间。
一、城市儿童乐园场所现状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以及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概念的界定,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作为其中的一种专类场所,儿童乐园场所景观是“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问题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
”它是城市绿地公园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有儿童乐园场所的分类1.特色性儿童游乐场:特色性儿童游乐场又可以叫做主题公园,它以某一种主题或者某一类活动内容为特色。
在整个儿童游乐场的设计中,这一特色始终贯穿始终,具有丰富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2.综合性儿童乐园: 一般为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地域性儿童公园,它的特点是功能分布与游乐设施比较全面。
3.小型街区儿童游戏绿地: 这类游戏绿地位于街区与住宅区附近,是儿童平时生活接触最频繁的活动场地。
各个年龄段的儿童都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游玩休闲。
浅谈儿童公园的规划设计摘要:儿童公园作为儿童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儿童"游戏"生活行为的载体,儿童与儿童公园景观是儿童公园的两大要素,其中公园景观是儿童游戏最基本的物质载体。
目前,我国真正的儿童公园还很少,且往往是与综合型公园共存,儿童活动环境设计不重视儿童行为与心理的需要,整体水平较低。
营造优质的景观环境有益于形成积极的儿童户外活动氛围,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儿童公园设计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中最脆弱、最需要关怀、可塑性最大的一个群体,儿童最初的思考和内心的感知都与环境影响有着紧密联系,儿童活动空间是影响其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公园是儿童除了校园之外重要的生活空间,是儿童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缓解儿童的精神压力,激发儿童创造力,提高儿童交往能力的综合性文娱场所。
儿童公园活动场地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儿童日常活动数量与逗留时间的多少,创造一个自然、亲切、和谐的高质量的儿童活动空间,是设计师们不能忽视的。
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的活动内容、激发儿童的兴趣,创造安全有趣的游戏环境。
一、儿童公园设计发展新背景1.适应“少年儿童友好型”的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数量将越来越多,他们的成长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他们是社会的未来,是关系到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怎样培养健康聪明、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儿童是全人类的目标。
然而,城市在为儿童提供现代、便利的生活同时,也使他们暴露于城市水泥森林环境中的交通、污染等危险中。
因此,国外许多国家都在为“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而努力,把儿童的需要和权利列入政策中,特别是城市规划政策的中心地位。
“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案从1996年开始实施,旨在响应联合国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第二次会议(UN 2nd Conference on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 II)决议:把城市建设为适合所有人群居住的地方。
儿童公园设计说明一、引言儿童公园是一个供儿童游玩、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旨在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和教育性的环境。
本文将对儿童公园的设计进行说明,以确保其能满足儿童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愉快的体验。
二、场地选择儿童公园的场地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保证场地安全无隐患,远离交通干道和危险物品。
其次,场地应具备开阔的空间,以容纳各类设施和活动区域。
最后,场地周边应有充足的绿化植被,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三、设施规划1. 游乐设施区游乐设施是儿童公园的核心,应包括滑梯、秋千、蹦床等各类儿童喜爱的设施。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可以根据年龄区分设立不同的游乐区,如幼儿区、儿童区和青少年区。
2. 探索学习区儿童好奇心强,需要一个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区域。
在探索学习区内,可以设置科学实验台、园艺区、书吧等设施,让儿童在互动和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3. 运动健身区儿童的身体发育需要适当的运动,因此公园应设有运动健身区。
这里可以设置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让儿童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 自然生态区自然生态区是儿童了解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地方。
这里可以种植花草树木,设置小溪、湖泊等水域,为儿童提供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四、安全措施1. 设立安全防护网在游乐设施区的高空设备周围,应设置安全防护网,以避免儿童意外坠落。
同时,游乐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安全标准,避免尖锐边角和松动零件的存在。
2. 安全警示标识在公园内的危险区域,如深水区、高空设备等,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儿童和家长注意安全。
3. 定期检查维护儿童公园的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同时,公园内应配备专业人员,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问题。
五、环境创造1. 绿化景观儿童公园应注重绿化,种植各类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氛围。
同时,可以设置休闲座椅和遮阳设施,为儿童和家长提供休息的空间。
城市儿童公园设计浅析与探讨
——
—以厦门儿童公园为例戴智玮
(广州市绿化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
厦门儿童公园为当前国内极具代表性的市级专类儿童公园,通过对该儿童公园现状简要分析,阐述其较为先进和突出的
设计优点和概念,并根据调研情况探讨其需要深化和拓展的问题及内容。
儿童公园;分析;拓展
1.2.2注重感官体验。
公园的感光花园区是较为创新
的特色区域,其设计从儿童感知角度着手,通过简单的转化手段将我们身边日常所见如光影、声响、色彩等变幻出儿童游玩的项目,原理简单却意义深远。
看似简易的设施,包含了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的感官体验,这种多种体验型的活动设计,能够充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好地体会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从而达到与环境互动的目的。
此外,上述的项目还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的游玩和参与,期望通过简单的游戏互动进一步拉近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距离,满足城市不同层面群体的需求。
1.2.3植物空间形式丰富。
公园中的活动户外草坪区、科普廊道、树阵广场、植物迷宫都是以植物作为空间界定的活动区域,主要包括了开敞式、半开敞式、封闭式3种形式。
多种多样的空间形式能够使儿童游玩产生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都积极打造建设城市儿童
公园,期望通过城市儿童公园的建设,使儿童摆脱虚拟世界的束缚,弥补儿童与自然界之间断裂的纽带[1]。
但由于工期、成本、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城市儿童公园仍未能完全解决世俗化和商品化的问题[2]。
因此本文以厦门儿童公园为例,浅谈城市儿童公园设计,期望能为日后儿童公园建设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1厦门儿童公园分析1.1公园概况
厦门儿童公园位于厦门海沧区,2016年6月份正式对外开放,是一所综合性较强的市级儿童专类公园。
公园以“梦开始的地方”为主题,以儿童安全游乐为核心。
按照功能划分为十大游乐区域,全园采用食品级别的塑料材料,确保儿童的安全游玩。
1.2园区特色分析
1.2.1强调儿童的视角。
厦门儿童公园整体设计基本能做到尊重儿童、贴近儿童,从设计细节上都体现着儿童的尺度特殊性和心理需求多样性。
如公园以展翅的鸟儿雕塑作为正门入口标志(图1),从内涵寓意上与全园主题相呼应,而造型上则利用夸张的艺术处理方法为儿童带来视觉的震撼,增添公园吸引力。
而孵化探险区中,采用了大型尺度的树叶形状设计遮阳廊架(图2),一些辅助性的功能设施也包含着童真童趣,如枝丫形的植物科普介绍牌、花形的路灯、卡通造型的座椅
等
现代园艺2018年第3期
畅。
二是可以利用模仿自然景观的3D 打印技术,重现景点的自然景观,将自然景观与园林景观设计融为一体,既带来视觉冲击,又体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代精神;将现代的园林的智能灯光、LED 技术以及激光等灯光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用更绚烂的灯光与园林景观相映成趣,展现更加美轮美奂的美学意境,使园林景观更加多姿多彩。
四是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还要不断注入创新元素,体现创新的设计理念,使园林景观更加地呈现出现代化和艺术美。
在充分发挥现代园林技术优势的同时,将更多的创新设计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新突破。
综上所述,现代园林技术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使更多的园林新技术、新工艺方法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能有效推进园林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发展步伐,开创全新的园林景观设计文化,推动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收稿:2017-10-31
)
[1]应碧君.现代园艺技术同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J].中国林业产业,2016,(02)
[2]张义锋,黄浩.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意象[J].南方建筑
,2012(06)
韩艳花,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等,使儿童更容易从城市模式切换至童话世界,也能带动儿童的游玩积极
性。
图1公园大门图2叶形遮阳廊架
8
8〇
不同的心理效应,也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儿童的游玩需求。
以植物空间界定的载体,一方面能够摆脱城市硬质景观对儿童的束缚感,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达到调节微气候、改善环境的良好效果。
1.2.4环保意识渗透。
公园中的丛林迷藏区、中心沙坑区、欢乐戏水区都是备受当地儿童喜爱的游乐区域,从本质上而言,这些区域的项目都是基于儿童触觉培养体验而设计,能够带给儿童最直观和真实的游玩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设计遵循环保绿色的理念,选用材料来源于自然,儿童直接接触的材料达到无毒无害的食品级别,建筑物和构筑物都从材质和色彩上渗透着环保节约的健康意识。
这种意识培养的手法是较为新颖和超前的,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1.3拓展与探讨
1.3.1尺度与空间的应用和拓展。
从前面的介绍可知,厦门儿童公园总体注重对尺度的应用,但其主要表现形式以静态展示型为主要特征,儿童更多的是停留在观看的层面之上,其互动性较弱。
以叶形廊架为例,以自然元素加工的形式带给儿童亲和感,但由于接触的始终并非真实的植物,其互动性和吸引力仍较为缺乏[3]。
笔者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依安·波特基金会儿童园参观学习期间,获得了新的启迪。
该儿童园从入口大门到园中植物,甚至是建筑标识,都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特殊尺度,给予儿童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
作为成年人进入园中,则感觉瞬间进入童话世界的小人国,奇妙却又特别真实。
此外,园中的游戏互动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内容丰富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互动和学习的环节,如树阵广场中的可供攀爬的棕榈植物、瞭望平台的俯视功能,使儿童摆脱自然旁观者的身份,实现儿童体验自然的愿望。
相较之下,厦门儿童公园中的树阵广场与儿童直接的距离感则相对较远,因此提升儿童与之亲密程度能够充分发挥其空间优势和功能效应,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法和乐趣,也增加公园的利用效率。
1.3.2特殊性的深化。
儿童的特殊性,除了表现为身体条件的特殊性,也存在心理层面的特殊性,这是我们在进行儿童公园设计营造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
对特殊儿童的关注问题,相信这也是未来城市儿童公园建设的重点、难点。
现今城市规划空间分配过程中,开始逐步将目光投放到弱势群体的空间分配问题之上[4],同样地,儿童公园当中也需要重视这一问题。
从设施配套方面,一方面要增强入园者的尊重意识和关注意识,进一步杜绝非紧急情况占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另一方面在设施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使用和便利。
从主题内容方面,则要增强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的互动环节,培养正常儿童对社会特殊性的尊重和理解,同时也增强特殊儿童面对社会的自信感,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1.3.3感官体验的多元化。
厦门儿童公园设计注重感官体验的应用,除了常规的感官应用设计,为了更好地激发儿童的智力、体力全方位发展,需要我们更深层次地开拓其内容和形式。
感官包括了所有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因此如何利用这些刺激从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将会是儿童公园设计的方向和目标。
厦门儿童公园中的中心沙坑区和户外草坪区便是创新性地以运动觉和平衡觉培养为基础的感官设计[5],为不同身体条件和心理特征的儿童提供相对应的活动场所,使游玩过程更具自由性和多样性,这样的设计理念与以往的注重“人造之乐”的娱乐模式有着翻天覆地的改变,重新恢复了儿童的选择和创造游戏的权利,也能更好地培养儿童体能、技能、社交等多方面的能力。
此外,对于味觉的应用开发国内尚处于初步阶段,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能否将味觉体验与文化内涵融合渗透到儿童游戏当中,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1.3.4教育功能的加强。
城市儿童公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性功能,除了常见的科普教育形式外,厦门儿童公园也为我们展示了环保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园中的科普廊道、镂空景墙、植物介绍牌等,都是公园教育性原则的表现形式,但儿童和家长作为非专业人士,必须依赖专业的指导才能达到良好的互动和学习效应,因此公园不仅要加强园内科普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可选择邀请大专院校专业人员担当志愿者[6],为儿童提供专业的讲解和简单的课程参与,形成更好的学习教育氛围。
2结语
国内对于城市儿童公园设计研究在不断深化进步着,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涌现更多真正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创新的、绿色的、健康的优秀案例。
(收稿:2017-11-07
)
[1]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M].自然之友,王西敏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2]刘焱,王丽,沈薇.建国以后儿童游戏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及原因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9,(4):22-26
[3]诸葛阳,付戈.学龄前儿童公共自然教育空间展示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8):25-28
[4]丁宇.儿童空间利益与城市规划基本价值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09(7):177-181
[5]陈婷.基于感官体验的儿童公园建设——
—厦门儿童公园[J].福建建筑,2016,(11):26-28
[6]程晓山,朱芸青.广州市儿童公园中植物科普教育类活动项目研究[J].广东园林,2016,38(5)
:4-8
戴智玮(1989-),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在职硕士在读。
2018年第3期现代园艺
89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