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基础实训电子课件——上下限频率和加减速时间的意义与操作
- 格式:ppt
- 大小:281.50 KB
- 文档页数:15
变频器的多段速度控制实训班别: 学号: 姓名: 实训日期: 实训工位号: 成绩:实训目的:(1)了解变频器的含义和应用;(2)理解变频器各参数的意义;(3)掌握变频器的多段速度控制;(4)掌握实训操作过程的用电安全。
一、理论知识(前置作业)1、变频器的含义: 变频器是交流电气传动系统的一种,是将交流工频电源转换成电压、频率均可变的适合交流电机调速的电力电子变换装置。
2、变频器的常用参数:Pr 1 上限频率, Pr 2 下限频率, Pr 79 模式选择变频器的应用: 电梯、空调、飞机二、工程应用用变频器设计一个有七段速度的恒压供水系统, 其控制要求如下: 按下启动按钮, 电动机在工频50Hz运行, 按变频器的组合开关电机按下图1所示的频率运行, 按停止开关电动机停止。
图1多段速度控制运行图解题过程:(1)、设计思路:七段速度的恒压供水系统采用变频器的多段速度运行来控制, 提出利用变频器的多段运行信号通过控制变频器的开关RM、RH、RH以及STF端子与SD端子的通和断来实现的方案。
(2)、方案实施1.参数设置—硬件连接—成果验证4.画出电路原理图5.画出电路实物接线图6.按照实物连接图进行接线(教师检查评分)7、变频器参数设置步骤: 第一步先对变频器解锁第二步设置变频器为面板操作系统第三步清除变频器的参数第四步按照参数表进行输入参数第五步选择变频的操作模式第六步参照速度与端子开关对应表对变频器多段速度进行验证。
第七步叫老师进行评分。
三、拓展题1.如何改变电动机7段速度?3.用变频器设计一个15段速度的恒压供水系统。
四、实训总结1.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2、在本次实训中学到的知识点有哪些?。
变频器加减速时间设置原则及方法【原创】关键词:加减速时间变频器现已广泛使用于诸多行业之中,如何使变频器安全可靠地运行,降低故障率,除在硬件上按其要求外,软件方面——变频器运行时参数的合理设置也是很重要的。
在一些机械加工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防止物料浪费,需要电机启动到指定运行频率时间要短;停机迅速。
为此变频器都提供此项功能——加减速时间加速时间是指变频器从【输出最低频率】(可设置如台达01-00参数)加速到【最高操作频率】(可设置,如台达01-05参数)所需时间。
减速时间是指变频器从【最高操作频率】减速到【输出最低频率】所需时间。
加减速时间设置原则及方法一,加减速时间原则因加速时间越短,变频器从【输出最低频率】加速到【最高操作频率】时上升率越快,会使电机过电流失速(电机转速与变频器输出频率不合拍)而引起变频器跳闸。
加速时间在设置时,应考虑到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允许值之下。
同样因减速时间越短,变频器从【最高操作频率】减速到【输出最低频率】时下降率越快,会使变频器的平滑电路电压过大、再生过电压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
减速时间在设置时,应考虑到再生制动时变频器产生过电压。
二,加减速时间设置方法在不知道电机负载轻重的情况下,调试时,先不改变加减速时间参数的默认值(制造商出厂设置值:通常情况下较合理数值),通过电机启动、停止几次观察是否存在机械震动(运行时失速);过流、过压报警等现象,如无应在默认值基础上采取逐步减小数值。
再通过电机启动、停止几次观察有无上述现象发生,当调整到上述现象之一发生时,再将设置数值调回到上一次。
此加减速时间设置值应该是最佳的设置。
在不知道电机负载轻重的情况下,上述设置方法应该是较合理的,如果认为设置过程还是较繁琐或没有能力设置好,有一些变频器如台达某些型号(如VFD-B+)提供了【最佳化加减速选择,参数号:01-15】及【S 曲线缓加减速选择,参数号:01-16、01-17】。
变频器的加、减速时间的设置 - 变频器_软启动器电动机加速度dω/dt取决于加速转矩(Tt、T1),而变频器在启动、制动过程中的频率变化率则依据变频调速系统的要求设置。
若电动机转动惯量J大或电动机负载变化率大,按预先设置加速时,有可能消灭加速转矩不够的现象,从而造成电动机失速,即电动机转速与变频器输出频率不协调,造成变频器过电流或过电压。
因此,需要依据电动机的转动惯量和实际负载合理设置加、减速时间,以使变频器的频率变化率能与电动机的转速变化率相协调。
系统的加、减速时间不宜设置得太长,由于时间太长将影响生产效率,特殊是变频调速系统频繁启动、制动时。
图1加、减速时间的定义将加速电流限制在变频器过电流容量以下,不使因过电流失速而引起变频器跳闸。
减速时间设置的要点是:防止平滑滤波电路的电压过高,不使因再生过电压而使变频器跳闸。
加、减速时间可依据负载计算出来,但在调试中常按负载和阅历首先设置较长的加、减速时间,通过启、停电动机观看有无过电流、过电压报警;然后将加、减速设置时间渐渐缩短,以运转中不发生报警为原则,重复操作几次,便可确定出最佳加、减速时间。
不同变频器对加、减速时间的定义不完全全都,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零上升到基本频率所需要的时间。
②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零上升到最高频率所需要的时间。
在通常状况下,变频调速系统的最高频率和基本频率是全都的,在进行加速或减速时间预置时,应当考虑加速或减速过程不是在零频率与fBA之间进行的。
因此,每个程序步的实际加速或减速时间并不等于预置的加速或减速时间。
实际加速所需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实际加速时间△t1为(1)实际加速时间△t2为(2)式中:tA1、tA21为预置的加速时间。
对于某些生产机械设备,出于生产工艺的需要,要求加、减速时间越短越好。
对此,有的变频器设置了加、减速时间的最小极限功能,其基本含义如下。
①最快加速方式。
在加速过程中,使变频器输出电流保持在变频器允许的极限状态(IA≤150%/N,IA是加速电流,IN是变频器的额定电流)下,从而使加速过程最小化。
变频器实训内容总要求:1、做实训时不允许设置密码。
2、设定频率时,考虑最大输出频率,不要长时间高频率运行。
(一)频率设定实训要求及步骤:1、初始化;2、最大输出频率不超过70HZ,最小频率等于10HZ;3、输出频率为30HZ;4、自拟实训步骤;5、改变输出频率,观察主显示器的变化;6、记录所设定的数据;7、画出实训外部接线图。
(二)加/时间的设定实训要求及步骤:1、熟悉变频器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的意义;2、设定第一加速时间为10秒,第一减速时间10秒;3、设定一个50HZ的频率范围,将输出频率设定为50HZ;4、5、改变频率范围,使最大频率为70HZ,基频为50HZ,输出频率自设;6、启动变频器,记录时间并验证;(三)控制方式的设定实训要求及步骤:1、熟悉外控制方式的操作;2、分别设定不同的外控接线方式;3、选择不同的接线方式,启动变频器,观察不同方式的操作区别;(四)输出频率外控设定实训要求及步骤:1、将有关参数设定成外控输出频率调节方式;2、用电位器进行输出频率的调节,按下面三种方式实验;(1)频率范围设定为60HZ(2)频率范围设定为50HZ(3)频率范围设定成最大频率60HZ,基频45HZ3、测量输出电压,同时记录输出频率值和电压值,画出上面三种状态的U/F曲线;4、设定偏置频率为10HZ,增益频率为40HZ,观察输出频率的变化;5、使偏置频率为负值,然后启动变频器,观察输出频率的变化;(五)跳跃频率和带宽的设定实训要求及步骤:1、设定三个跳跃频率,f1=10Hz,f2=25Hz,f3=40Hz,带宽为10Hz;2、用电位器进行输出频率,观察主显示器的变化是否符合设定要求;3、频率范围及输出频率自定;(六)停止方式的选择实训要求及步骤:1、实验惯性停止,观察其现象;2、实验减速停止,要求在30Hz以下采取DC制动,且制动时间为4秒,制动水平为30%,记录所设数据并观察实际制动时间是否为4秒;3、频率范围及输出频率自定;4、自拟实训步骤;(七)点动运行的设定实训要求及步骤:1、用外控信号控制启/停;2、将某一开关设定为点动功能;3、电动频率为45Hz,点动加速时间设为3秒,点动减速时间设为10秒;4、自拟接线图和实训步骤;(八)多速运行设定实训要求及步骤:1、将变频器三个开关端设定为多级速操作;2、F1有电位器控制,F2=10Hz,F3=20Hz,F4=30Hz,F5=35Hz,F6=40Hz,F7=45Hz;3、记录有关数据;。
变频器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的作用是什么?
看参数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两个参数是两个用来限制运行频率的,它可把频率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上限频率,就是你改变目标频率的时候,实际输出频率不会高于这个值。
下限频率,就是你改变目标频率的时候,实际输出频率不会低于这个值。
根据拖动系统所带的负载不同,有时要对电动机的最高、最低转速给予限制,以保证拖动系统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这种情况下,你就要把频率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就可以通过设置这两个参数来实现。
另外,操作面板的电位器以及外部指令信号的误动作,会引起频率过高过低,设置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大部分变频器的默认下限频率是0赫兹,上限频率是50Hz。
这个时候,用电位器调速,它的范围是0-50HZ。
假如某些设备,运行的最高频率不能高于40HZ,最低频率不能低于20HZ,如果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话,生产的产品就会出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不设置下限频率、上限频率,用面板调节频率的时候,就很容易超出这个范围。
电位器一不小心稍微扭过头一点,就会超出。
举个例子:
如果把下限频率设置为20HZ,上限频率设置为40HZ。
我们调节电位器,不管怎么调,都不会超出20-40Hz这个范围了。
这就是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