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6.21 KB
- 文档页数:9
屋面保温及防水层施工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施工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仔细阅读施工图,做好各个分项的技术交底。
对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要做到有计划地安排和落实,确保施工能按计划实现。
(2)屋面防水层由经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材料准备(1)水泥:水泥要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进场后还要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砂:中砂,含泥量小于5%,进场要进行原材试验。
(3)自粘防水卷材防水材料:要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进场后还要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1、保温层(1)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施工前将屋面上的尘土、杂物清理干净。
保温层应紧靠在基层表面上,并应用水泥砂浆铺平垫稳。
铺贴时应设置控制线,以保证其平整度,坡屋面要求用聚合物砂浆贴严、粘牢。
在已铺好的保温层上不得直接行走、运输小车,行走线路应铺垫脚手板。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找平层,以减少受潮和进水,尤其在雨季施工,要及时采取苫盖措施。
(2)质量标准:保温材料的表观密度、导热系数以及板材的强度、吸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保温层的铺设应紧贴基层,铺平垫稳,拼缝严密,找坡正确。
保温层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且不得大于4mm。
2、找平层施工(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打点、冲筋→施工找平层(压光)→养护→密封灌分格缝。
(2)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找平层施工前,要将结构层、保温层上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突出基层表面的硬块要剔平扫净。
找平层为20厚1:3水泥砂浆,做找平层之前先湿润并刷素水泥浆一道(坡屋面要求水泥胶浆拉毛)。
找平层要留设分格缝,宽度20mm,分格缝的位置应留在板端,纵横缝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6m,分格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50mm,水落口处做成略低的凹坑。
找平层抹平、压实后,常温时在24h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小于7d,干燥后即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1 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屋面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现浇整体保温材料保温层工程的施工。
2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要求:材料的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的规定应有试验资料。
松散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无机材料如选用有机材料时应先做好材料的防腐处理。
材料:松散材料:炉渣或水渣粒径一般为5~40mm不得含有石块、土块、重矿渣和未燃尽的煤块堆积度为500~8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25W/m·K。
膨胀蛭石导热系数0.14W/m·K。
板状保温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a.泡沫混凝土板块:表观度不大于500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4MPa。
b.加气凝土板块:表观度500~600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2MPa。
c.聚苯板:表观度≤45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18MPa导热系数为0.043W/m·K。
2.2 主要机具: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工具:平秋、木刮杠、程度尺、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2.3 作业条件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构造层〕施工完以后将预制构件的吊钩等进展处理处理点应抹入水泥砂浆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铺设隔气层的屋面应先将外表清扫干净且要求枯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隔气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的规定。
穿过构造的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堵塞实以使子固定。
板状保温材料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和受潮。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弹线找坡→根固定→隔气层施工→保温层铺设→抹找平层3.2 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构造层外表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3.3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3.4 根固定:穿构造的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实。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屋面保温层施工1 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屋面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现浇整体保温材料保温层工程的施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要求:2.1.1 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应有试验资料。
松散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无机材料,如选用有机材料时,应先做好材料的防腐处理。
2.1.2 材料:2.1.2.1 松散材料:炉渣或水渣,粒径一般为5~40mm,不得含有石块、土块、重矿渣和末燃尽的煤块,堆积密度为500~8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25W/m· K。
膨胀蛭石导热系数0.14W/m·K。
2.1.2.2 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a. 泡沫混凝土板块:表现密度不大于5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4MPa;b. 加气混凝土板块:表观密度500~6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2MPa;c. 聚苯板:表现密度为≤45kg/m3,抗压强度不低于0.18MPa,导热系数为0.043W/m·K。
2.2 主要机具:2.2.1 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2.2.2 工具:平锹、木刮杠、水平尺、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2.3 作业条件2.3.1 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将预制构件的吊钩等进行处理,处理点应抹入水泥砂浆,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2.3.2 铺设隔气层的屋面应先将表面清扫干净,且要求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隔气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
2.3.3 穿过结构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以使管子固定。
2.3.4 板状保温材料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和受潮。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1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1.1 总则1.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或整体现浇的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
1.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3)《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 14—19991.2 术语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
1.3 基本规定(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3)屋面保温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施工环境气温宜符合表1.3的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
屋面保温层施工环境气温表1.3(4)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批量:应按屋面面积每100m。
,抽查一处,每处10m。
,且不得少于3处。
(5)屋面保温层应进行隐蔽验收,施工质量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1.4 施工准备1.4.1技术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1.4.2材料要求板状保温材料质量要求 表1.4.2项目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陋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泡沫 玻璃 微孔混 凝土类膨胀憎水(珍珠岩)板 水泥聚苯 颗粒板 挤压 模压 表观密度 (kg /m3) 25~38 15~30 ≥30 ≥150 500~55C 300~450 ≤250导热系数 [w /(m·K)] ≤O.03 O .039~O .041≤O.027 ≤O.062 ≤O.14 ≤O.12 O .07 抗压强度(MPa)≥O.4 ≥2.O ≥O.3 O .3 70℃,48h后 尺寸变化率 (%)≤2.02.O ~4.O ≤5.0 吸水率(V /V ,%) ≤1.5 2.O ~6.0 ≤3 ≤O.5 外观质量 板材表面基本平整,无严重凹凸不平,厚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且不大于4mm,憎水率≥98%(1)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一般不小于3cm)、规格应一致,外观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屋面保温层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1. 引言屋面保温层是建筑屋面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本文档旨在介绍屋面保温层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以帮助工程施工人员提高施工质量并确保屋顶的保温效果。
2. 施工技术要求2.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屋面保温层施工之前,应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完成:•清理屋面:清除杂物、灰尘、油脂等;•检查屋面结构:确保屋面结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准备施工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准备保温材料、粘结剂等。
2.2 保温材料施工2.2.1 保温材料选择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保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板、玻璃棉板等。
保温材料应具备以下要求:•优良的保温性能;•耐久性良好,不易老化;•阻燃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2.2.2 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将保温材料按设计要求切割成合适大小的块状,保持材料干燥;•采用粘结剂或专用胶粘剂将保温材料粘贴在屋面上;•保温材料的拼缝处应采用密封胶进行处理,确保保温层的连续性;•保持保温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清洁,防止污染、损坏。
2.3 导热保护层施工为了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导热保护层施工是必不可少的。
2.3.1 导热保护层选择常用的导热保护层材料有石膏板、水泥砂浆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导热性能、抗压性能等因素。
2.3.2 导热保护层施工工艺•将导热保护层材料按设计要求切割成合适大小的块状;•铺设导热保护层材料,保持层与层之间的接缝要平齐、紧密;•导热保护层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起砂、裂缝等缺陷;•导热保护层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 工艺标准为保证屋面保温层施工质量,以下为工艺标准:3.1 施工方案•根据建筑设计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保温材料和导热保护层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等内容。
3.2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应包括现场监控、检测等手段,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5.2 屋面保温层工程5.2.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屋面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现浇整体保温材料保温层工程的施工。
5.2.2 施工准备:5.2.2.1 质量要求:1.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应有试验资料。
2.松散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无机材料,如为有机材料时,应先做好材料的防腐处理。
5.2.2.2 材料标准:1.松散材料:炉渣或水渣,粒径一般为5~40mm,不得含有石块、土块、重矿渣和未燃尽的煤块,堆积密度为500~8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25W/m·K。
膨胀蛭石导热系数0.14W/m·K。
2.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泡沫混凝土板块:表观密度不大于500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4MPa。
(2)加气凝土板块:表观密度500~600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2MPa。
(3)聚苯板:表观密度≤45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18MPa,导热系数为0.043W/m·K。
5.2.2.3 施工机具:1.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2.操作工具:平秋、木刮杠、水平尺、木拍子、木抹子等。
5.2.3 作业条件:5.2.3.1 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将预制构件的吊钩等进行处理,处理点应抹入水泥砂浆,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5.2.3.2 铺设隔气层的屋面应先将表面清扫干净,且要求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隔气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5.2.3.3 穿过结构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堵塞密实,以使管子固定。
5.2.3.4 板状保温材料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和受潮。
5.2.4 操作方法:5.2.4.1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弹线找坡→管根固定→隔气层施工→保温层铺设→抹找平层5.2.4.2 施工工艺1.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采用板状材料或整体现浇(喷)材料保温层的施工。
1.2编制依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防水构造图集A》(SJ·A);《建筑防水构造图集B》(SJ·B)。
2 施工工艺2.1施工准备2.1.1技术准备(1)施工前收集相同保温材料的施工经验参数,并收集施工期间的气象资料。
,(2)施工前,参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加的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纸中的屋面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等。
(3)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材料垂直运输方案、保温层铺贴施工方法、选用的机具设备、屋面施工平面图、构造剖面图、进度安排、劳动力计划,以及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保措施及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应急预案等,特别注意施工期间针对防止高空坠落发生的应对性措施。
对设排汽管的保温层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对排汽通道位置及排汽管固定的施工方法应在专项施工方案中作专项设计,应有排汽通道及排气管出口的平面布置图及节点详图。
(4)进行现场技术交底,重点交代本工程的屋面构造、防水等级、细部处理、质量要求、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关键工序作法、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措施等,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2.1.2材料要求(1)材料及要求: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主要性能包括堆积密度或表观密度、导热系数以及板材的强度、吸水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等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板状保温材料质量应符合表6.1-1的要求。
SGBZ-0402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屋面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现浇整体保温材料保温层工程的施工。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要求:2.1.1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应有试验资料。
松散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无机材料,如选用有机材料时,应先做好材料的防腐处理。
2.1.2材料:2.1.2.1松散材料:炉渣或水渣,粒径一般为5~40mm,不得含有石块、土块、重矿渣和未燃尽的煤块,堆积密度为500~8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25W/m·K。
膨胀蛭石导热系数0.14W/m·K。
2.1.2.2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a.泡沫混凝土板块:表观密度不大于5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4MPa。
b.加气凝土板块:表观密度500~6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2MPa。
c.聚苯板:表观密度≤45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18MPa,导热系数为0.043W/m·K。
2.2主要机具:2.2.1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2.2.2工具:平秋、木刮杠、水平尺、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2.3作业条件2.3.1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将预制构件的吊钩等进行处理,处理点应抹入水泥砂浆,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2.3.2铺设隔气层的屋面应先将表面清扫干净,且要求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隔气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3.3穿过结构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堵塞密实,以使管子固定。
2.3.4板状保温材料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和受潮。
1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总则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或整体现浇的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1999术语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
基本规定(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3)屋面保温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施工环境气温宜符合表的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
屋面保温层施工环境气温表项目施工环境气温粘结保温层热沥青不低于-10℃;水泥砂浆不低于5℃(4)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批量:应按屋面面积每100 m2,抽查一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5)屋面保温层应进行隐蔽验收,施工质量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施工准备技术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方案或技术措施。
材料要求(1)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一般不小于3㎝)、规格应一致,外观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板状保温材料质量应符合表的要求。
板状保温材料质量要求表项目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微孔混凝土类膨胀憎水(珍珠岩)板水泥聚苯颗粒板挤压模压表观密度(kg/m2)25~38 15~30 ≥30 ≥150 500~550 300~450 ≤250导热系数【w/(m•k)】≤~≤≤≤≤抗压强度(MPa) ---≥≥≥70℃,48h后尺寸变化率(%) ≤2,0 ~≤----吸水率(V/V,%) ≤~≤3 ≤--外观质量板材表面基本平整,无严重凹凸不平,厚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且不大于4mm,憎水率≥98%(2)整体保温隔热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样品的试验报告及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
保温屋面工程施工工序规范一、前言保温屋面工程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保温屋面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保温效果,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材料、找平材料、面层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施工工具:搅拌机、搅拌车、施工模板、抹子、批刀、胶带、螺丝刀等。
3. 施工场地:施工前应清理屋面,排除杂物,保持屋面干净整洁。
4. 技术交底: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三、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将屋面基层清理干净,对于凹凸不平的部位应进行找平处理。
2. 弹线定位:按照设计要求,在基层上弹出保温层和防水层的轮廓线。
3. 铺设保温层:(1)保温板材应平直铺设,板材间应错缝,缝隙应采用粘结材料填充。
(2)保温板材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过长或过短。
(3)保温板材应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移位现象。
4. 铺设防水层:(1)防水层应铺设平整,不得有皱褶、翘边现象。
(2)防水层与基层、保温层应粘结牢固,不得有脱落、开裂现象。
(3)防水层上的保护层应铺设均匀,不得有露底、积水现象。
5. 找平层施工:(1)找平层应按设计要求厚度铺设,找平层与保温层、防水层应粘结牢固。
(2)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压实,不得有凹凸、裂缝现象。
6. 面层施工:(1)面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铺设,与找平层应粘结牢固。
(2)面层表面应平整、美观,颜色一致,不得有脱落、裂缝现象。
四、质量验收1. 材料验收: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施工质量验收: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保温层的厚度、粘结情况、防水层的铺设情况、找平层的压实情况等。
3. 验收程序: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人员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工艺及要求1.施工准备:在进行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对现场进行勘测、验收,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2.材料选择:选择适用于屋面保温层工程的保温材料,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聚氨酯泡沫板、岩棉板等。
3.底层处理:在进行保温层施工前,要对屋面底层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其平整、牢固、无尘、无积水等。
可以采用去除砂浆、清理杂物、填充平整等方法进行处理。
4.保温材料安装:根据保温层工程设计方案,采用适当的安装方法将保温材料固定在屋面底层上。
保温材料应紧密贴合基层,无裂缝和缺口,固定牢固,保证保温效果。
5.粘贴或抹灰层施工:根据保温层工程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粘结材料,将保温材料与底层进行粘接。
施工时,要注意控制粘接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确保粘接牢固、均匀,达到预期的保温效果。
6.防水层施工:保温层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应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有效防止屋面对雨水的渗透和腐蚀。
7.施工质量控制:对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
其中包括材料质量验收、施工工序验收和施工质量监督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1.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了解相关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2.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齐,材料堆放、施工道路畅通。
3.施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且应具有合格证明。
4.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选择,确保保温层材料的固定牢固、无空鼓。
5.保温细节处理应规范,如墙缝、阳角处理等,确保保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6.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现场安全工作,保护好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施工事故发生。
7.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整体验收,检查保温层质量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如有问题要及时整改。
外墙、屋面保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检查标准第一小节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检查标准1、施工工艺墙面基层检查→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冲筋找平→弹保温层控制线→浇水调理→甩浆拉毛处理→抹保温浆料第一遍→稳定后抹保温浆料第二遍并收光→6厚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网格布→检验平整度、垂直度→浇水养护→饰面层施工。
2、各施工段施工工序周期甩浆拉毛(24h)→保温砂浆第一层(15mm厚表面初期硬化约12-15h)→第二层保温砂浆(养护7天)→饰面层施工3、施工要点:(1)基层检查:施工前应检查墙面基层状况,如墙面的强度、垂直度、平整度、干燥程度、酸碱值以及其他影响施工的附着物(如油污)等,如不符合,应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1)基层的强度:一般用目测、敲打等方式检查,合格的基层应不掉粉、不起砂、无空鼓、开裂和脱离现象,抹灰应均匀,接槎应平缓。
2)基层的平整度:一般用2米靠尺和锲开塞尺检查基层表面的平整度,抹灰允许偏差2mm,阴阳角的垂直与方正应用2米方尺和2米拖线板等工具进行检查,允许偏差2-3mm。
3)基层的干燥程度:基层含水率应低于10%。
4)基层的酸碱度:PH值应小于10,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如下:用清水将脱脂棉花浸湿,然后将其轻轻按在待测得基面上以吸收基层的碱份,1分钟后用油试纸或PH试笔测定与基层接触的湿棉,便可直接测得PH值。
5)基层其它问题:基层表面的浮浆、尘土等应予以清除。
墙面各种预埋件、水暖设施等应按设计要求提前安装定位,外露金属件应做防锈处理。
(2)做标志贴饼(冲筋找平)保温浆料施工前应在墙面做好施工厚度标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贴饼:1)用2米靠尺检查墙面平整度,2米拖线板检查墙面垂直度。
2)距顶部约100mm同时距阴角约100mm处,根据大墙角已挂好的钢垂直线控制厚度,用保温浆料做50mm×50mm标准灰饼。
3)贴饼后,在两水平贴饼间拉水平控制线,具体做法为将带小线的小园钉插入标准贴饼,拉直小线,使小线控制比标准贴饼略高1mm,在两贴饼之间按1.5米的间隔水平粘贴标准贴饼。
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要求及施工工艺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屋面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现浇整体保温材料保温层工程。
第一节材料要求1.1.1 材料的密度、含水率、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且应有试验资料。
松散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无机材料,如选用有机材料,应先做好材料的防腐处理。
1.1.2松散材料:炉渣或水渣,粒径一般为5~40mm不得含有石块、土块、重矿渣和未燃尽的煤块,堆积密度为500〜800kg/m3,导热系数为~。
膨胀蛭石导热系数。
1.1.3 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泡沫混凝土板块:表观密度不大于5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2 加气混凝土板块:表观密度500~ 6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聚苯板:表观密度为w 45kg/m3,抗压强度不低于,导热系数为。
第二节主要机具1.2.1 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1.2.2工具:平锹、木刮杠、水平尺、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第三节作业条件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将预制构件的吊 钩、拖拉绳清理干净,残留在构件外表的痕迹抹入水泥砂浆, 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铺设隔气层的屋面应先将表面清扫干净,且要求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隔气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穿过结构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将管子固定 板状保温材料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和受潮。
第四节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卜弹线找坡「管根堵洞、固定-隔气层施工-保温 —| 层铺设宀拍平-填补板缝-检查验收-抹找平层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1.4.4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1.3.1 1.3.2 1.3.31.3.4 1.4.1 1.4.2 1.4.3堵密实隔气层施工:2〜4道工序完成后,设计有隔气层要求的屋面, 应按设计做隔气层,涂刷均匀无漏刷。
1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1.1 总则1.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或整体现浇的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
1.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3)《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 14—19991.2 术语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
1.3 基本规定(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3)屋面保温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施工环境气温宜符合表1.3的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
屋面保温层施工环境气温表1.3(4)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批量:应按屋面面积每100m。
,抽查一处,每处10m。
,且不得少于3处。
(5)屋面保温层应进行隐蔽验收,施工质量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1.4 施工准备1.4.1技术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1.4.2材料要求板状保温材料质量要求 表1.4.2项目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陋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泡沫 玻璃 微孔混 凝土类膨胀憎水(珍珠岩)板 水泥聚苯 颗粒板 挤压 模压 表观密度 (kg /m3) 25~38 15~30 ≥30 ≥150 500~55C 300~450 ≤250导热系数 [w /(m·K)] ≤O.03 O .039~O .041≤O.027 ≤O.062 ≤O.14 ≤O.12 O .07 抗压强度(MPa)≥O.4 ≥2.O ≥O.3 O .3 70℃,48h后 尺寸变化率 (%)≤2.02.O ~4.O ≤5.0 吸水率(V /V ,%) ≤1.5 2.O ~6.0 ≤3 ≤O .5 外观质量 板材表面基本平整,无严重凹凸不平,厚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且不大于4mm,憎水率≥98%(1)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一般不小于3cm)、规格应一致,外观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屋面工程一、施工准备1.1 材料及要求:1.1.1 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应有试验资料。
1.1.2 材料: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加气砼板块:表观密度500~600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2MPa。
(2)聚苯板:密度≥18 kg/m3,导热系数为0.043W/m·K。
2.2 主要机具:2.2.1 机动机具:搅拌机。
2.2.2 工具:平秋、木刮杠、水平尺、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2.3 作业条件2.3.1 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要对基层清理,要求屋面混凝土基层清理干净,无混凝土浮浆,无积水,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2.3.2 穿过结构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堵塞密实,以使管子固定。
2.3.3 板状保温材料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和受潮。
2.3.4在铺设保温层前要对女儿墙上的脚手架眼进行封堵。
二操作工艺2.1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管根固定→聚苯板铺设→加气砼砌块铺设→弹线找坡→抹找坡层2.2 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2.3 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2.4 保温层铺设:2.4.1首先在砼结构(基层)上铺设聚苯板,在进行加气砼砌块铺设。
2.4.2 板块状保温层铺设:干铺板状(聚苯板)块状(加气砼砌块)保温层:直接铺设在结构层,分层铺设时上下两层板块缝应错开,表面两块相邻的板块边厚度应一致。
2.5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2.6最薄30厚1:3水泥陶粒找2%坡。
三质量标准3.1 保证项目:保温材料的强度、密度、导热系数和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材料技术指标应有试验资料。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一、引言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正确的施工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屋面的保温性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屋面保温层施工的工艺标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持久性。
二、材料选择1. 保温材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XPS)、聚氨酯泡沫等。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稳定性。
2. 粘结剂:采用优质的粘结剂,能够确保保温材料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粘接强度和稳定性。
三、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屋面清洁无杂物。
2.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施工区域。
四、施工工艺标准1. 底层处理:首先在屋面基层进行处理,应确保基层的平整和牢固。
对于基层不平或有裂缝的情况,应先进行修补。
2. 黏贴保温材料:将粘结剂均匀涂抹于基层表面,然后将保温材料(如XPS板)贴合于基层上。
贴合时应注意保持水平和垂直,确保板与板之间的缝隙不大于2mm。
3. 粘接保温层:在贴合保温材料后,将保温层与基层进行粘接。
粘接剂应均匀涂抹在保温材料表面,确保粘接牢固。
4. 表面处理: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表面的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涂料、瓷砖等材料进行表面装饰,并确保装饰材料与保温层之间的粘接牢固。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2. 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
3. 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2. 施工过程中应穿戴防护用具,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七、总结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是实现屋面保温效果的重要保障。
本文介绍了保温材料的选择、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标准、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屋面外墙保温工程施工规范一、概述屋面外墙保温工程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保温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以下规范。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 材料准备: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保温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复试合格。
3. 机具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如切割机、搅拌机、抹子等。
4. 作业条件准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干净、整洁,具备施工条件。
三、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对屋面外墙基层进行清理、平整,确保基层牢固、干净、无油污、无脱层。
2. 放线定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线,标出保温层的厚度和平面位置。
3. 挂网施工:在基层上铺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网格布应平整、无皱褶,搭接处应大于100mm。
4. 保温层施工:按照放线定位,将保温板材均匀铺设于基层上,保温板材应平整、紧密,接缝处应采用粘结砂浆填实,并进行锚固。
5. 抹面层施工:在保温层表面涂抹抗裂砂浆,厚度应均匀,覆盖住保温层。
6. 面层施工:在抗裂砂浆表面涂抹面层涂料,涂料应均匀、饱满。
四、施工要点1. 施工时及施工后24小时内,现场环境温度和基层表面温度均不应低于5℃。
2. 保温板材的安装应垂直于地面,接缝应错开,不得有通缝。
3. 保温层施工时,应采取防潮措施,防止保温层受潮。
4. 抹面层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和分隔缝。
5. 面层施工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涂料均匀、饱满,无空鼓、开裂现象。
五、质量控制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本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施工过程中,应对每道工序进行验收,确保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 工程完工后,应进行整体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六、安全与环保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1.1 总则1.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或整体现浇的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
1.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19991.2 术语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
1.3 基本规定(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3)屋面保温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施工环境气温宜符合表 1.3 的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
屋面保温层施工环境气温表 1.3 项目施工环境气温粘结保温层热沥青不低于-10C ;水泥砂浆不低于5C(4)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批量:应按屋面面积每100m2 ,抽查一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5)屋面保温层应进行隐蔽验收,施工质量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1.4 施工准备1.4.1 技术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方案或技术措施。
1.4.2 材料要求(1)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一般不小于3 cm)、规格应一致,外观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板状保温材料质量应符合表1.4.2 的要求。
板状保温材料质量要求表 1.4.2 项目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微孔混凝土类膨胀憎水(珍珠岩)板水泥聚苯颗粒板挤压模压表观密度(kg/m2)25〜3815〜30>30> 150509550300〜450<250导热系数【w/(m?k)] < 0.030.03〜0.041 < 0.027 < 0.026 < 0.14 <0.120.07抗压强度(MPa)---- >0.4 >2.0 >0.30.370 °C ,48h 后尺寸变化率(%)< 2,02.04.0 < 5£--- 吸水率(V/V,%)< 1.5〜0 6.0 w 3 0^.5-外观质量板材表面基本平整,无严重凹凸不平,厚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且不大于4mm,憎水率>98%(2)整体保温隔热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样品的试验报告及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
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壳体应连续、平整;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①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表观密度35~ 40kg/叱导热系数<0.03W/(m?K压缩强度大于150 kPa封孔率大于92%。
②板状制品:表观密度400〜500kg/川;导热系数0.07〜0.08W/(m?K);抗压强度应>0.1MPa。
1 .4. 3主要机具(1)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2)工具:平锹、木刮杠、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1.4.4作业条件(1)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施工完,将预制构件的吊钩等清除干净,残留的痕迹应磨平、处理点抹入水泥砂浆,经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2)有隔汽层要求的屋面,应先将基层清扫干净,基层表面应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起鼓等缺陷。
隔汽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穿过屋面和墙面等结构层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以便将管根固定。
(4)板状保温材料的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破损、污染和受潮。
1.5材料和质量要点1.5.1 材料的关键要求(1)材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有试验资料。
(2)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保温材料储运保管时应分类堆放,防止混杂,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块状保温板搬运时应轻放,防止损伤断裂、缺棱掉角,保证外形完整。
1.5.2 技术关键要求(1)保温层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
(2)如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应采取排汽措施。
(3)施工屋面保温层铺筑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拉线找坡进行控制。
1.5.3 质量关键要求(1)应防止保温隔热层功能不良:避免出现保温材料表观密度过大,铺设前含水量大,末充分晾干等现象。
施工选用的材料应达到技术标准,控制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含水量和铺实密度,保证保温的功能效果。
(2)铺设度应均匀:铺设时应认真操作,拉线找坡,铺顺平整,操作中避免材料在屋面上堆积二次倒运,保证匀质铺设及表面平整,铺设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保证保温层边角处质量:防止出现边线不直、边槎不齐整,影响屋面找坡、找平和排水。
(4)板块保温材料应铺贴密实,以确保保温、防止效果,防止找平层出现裂缝。
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验收。
1.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进行隔汽层、保温层施工时,要求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5.5 环境关键要求(1)聚苯板块为易燃材料,必须贮存在专用仓库或专用场地,应设专人进行管理。
(2)库房及现场施工隔汽层、保温层时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配备消防器材和灭火设施。
1.6 施工工艺1.6.1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及找平T弹线找坡T管根固定T隔汽层施工T保温层铺设T抹找平层1.6.2 操作工艺(1)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
基层不平整处,可采用水泥乳液腻子处理。
如基层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可在结构施工时直接压光找平。
当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时,应注意找平层分格缝的设置位置和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
(2)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3)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堵塞密实。
(4)隔汽层施工:1〜3道工序完成后,设计有隔汽层要求的屋面,应做隔汽层,涂刷均匀无漏刷。
①隔汽层采用单层卷材应满铺,可采取空铺法,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
②隔汽层采用防水涂料时应满涂刷,不得漏刷。
③封闭式保温层,在屋面与墙的连接处,隔汽层应沿墙向上连续铺设,并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且不得小于150mm。
(5)保温层铺设: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取排汽措施。
1)板状保温层铺设:见图162-1。
①干铺板块状保温层:直接铺设在结构层或隔汽层上,分层铺设时上下两层板块相互错开,表面两块相邻的板边厚度应一致。
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一般在板状保温层上用松散湿料做找坡。
② 粘结铺设板块状保温层:板块状保温材料用粘结材料平粘在屋面基层上,应贴严、粘牢。
一般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粘结;聚苯板材料应用沥青胶结材料。
板缝间或缺角处应用碎屑加胶料拌匀填补严密。
2)整体保温层铺设①水泥白灰炉渣保温层:施工前用石灰水将炉渣闷透,不得小于3d,闷制前应将炉渣或水渣过筛,粒径控制在5〜40mm,最好用机械搅拌,一般配合比为水泥:白灰:炉渣为1:1:8。
铺设时分层滚压,控制虚铺厚度和设计要求的密度,应通过试验,保证保温性能。
②沥青膨胀蛭石、沥青膨胀珍珠岩宜用机械搅拌,并应色泽一致,无沥青团;压实程度根据试验确定,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
③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应按配比准确计量,发泡厚度均匀一致。
如基层表面温度过低时,可先薄薄地涂一层甲组涂料,然后喷涂施工。
喷涂时要连续均匀(包括细部构造)。
3)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6)冬期施工技术措施1 )冬期施工采用的屋面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和杂质。
2)干铺的保温层可在负温下施工,采用沥青胶结的整体保温层和板状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10C时施工,采用水泥、石灰或乳化沥青胶结的整体保温层和块状保温层应在气温不低于5C时施工。
当气温低于上述要求时,应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3)采用水泥砂浆粘贴板状保温材料以及处理板间缝隙,可采用掺有防冻剂的保温砂浆,防冻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4)雪天或五级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7)雨期施工技术措施1)雨期,保温层施工过程中,保温层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淋。
2)雨天不得施工保温层。
(8)倒置式屋面:见图 1.6.2-2。
1)倒置式屋面应采用吸水率小、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
保温层上应用混凝土等块材、水泥砂浆或卵石做保护层;卵石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应干铺设一层聚酯纤维无纺布做隔离层。
板状保护层可干铺,也可用水泥砂浆铺砌。
2)如设计要求采用倒置式屋面,其防水层要平整,不得有积水现象;对于檐口抹灰、薄钢板檐口安装等项,应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在找平层施工前完成。
3)当采用倒置式屋面进行冬期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当采用倒置式屋面进行冬期施工时,应选用憎水性保温材料,施工之前应检查防水层平整及有无结冰、霜冻或积水现象,合格后方可施工。
②当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倒置式屋面的保温层,可用机械方法固定,板缝和固定处的缝隙应用同类材料碎屑和密封材料填实,表面应平整无疵病。
③倒置式屋面的保温层上宜采用走道板、砾石等材料做覆盖保护,铺设厚度按设计要求应均匀一致。
1.7 质量标准1.7.1 主控项目(1)保温材料的堆积密度或表观密度、导热系数以及板材的强度、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现场抽样复验报告。
(2)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立法:检查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1.7.2 一般项目(1)保温层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板状保温材料:紧贴(靠)基层,铺平垫稳,找坡正确,上下层错缝并嵌填密实。
2)整体保温层:拌合均匀,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保温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整体现浇保温层为+10%,-5%;板状保温材料为±5%,且不得大于4mm。
检验方法: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3)当倒置式屋面保护层采用卵石铺压时,卵石应分布均匀,卵石的质(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按堆积密度计算其质(重)量。
(4)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1.7.2。
保温(隔热)层的允许偏差表 1.7.2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1 整体保温层表面平整度无找平层5 用2m 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有找平层72保温层厚度整体-5 3100 , +10A100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板状材料士5100且不大于43 隔热层相邻高低差3 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1.8 成品保护( 1 )隔汽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砂、土、硬块等杂物清扫干净,防止降低隔汽效果。
(2)在已铺好的松散、板状或整体保温层上不得进行施工,其他作业施工前应采取必要保护措施,保证保温层不受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