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DC转换电路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99.50 KB
- 文档页数:15
题目:单相AC-DC变换电路(A题)摘要本设计综合考虑题目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指标要求,系统在AC-DC变换电路中采用基于SG3525的推挽式升压对交流信号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直流信号进行升压变换;由AD芯片TLC549和单片机STC89C51组成系统测控与显示单元,采用液晶显示器1602作为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数据显示屏。
该系统由AC-DC变换电路,功率因数提高电路,测量与显示等几个模块构成。
通过实际测试,该系统在指定条件下能够使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在36V,输出电流额定值为2A;负载调整率,电压调整率,功率因数的测量与误差控制,输出过流保护功能等基本要求均得以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达到了发挥部分的要求。
另外,系统还增加了实时输出电压电流数据显示等实用功能。
一方案论证1.DC-DC升压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在AC-DC变换电路中,先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得到直流电压,在对其进行DC-DC 升压变换。
因此首先选择DC-DC升压方式。
方案一:全桥加DC-DC变换方式。
脉冲变压器原边是两个对称线圈,两只开关管接成对称关系,轮流通断。
推挽式电源电压利用率高、输出功率大、能实现较大的升压比、两管基极均为低电平、输入输出隔离,驱动电路简单。
主要缺点:变压器绕组利用率低、对开关管的耐压要求比较高(至少是电源电压的两倍)。
方案二:全桥加滤波器变换方式。
由四只相同的开关管接成电桥结构驱动脉冲变压器原边。
与推挽结构相比,原边绕组减少了一半,开关管耐压降低一半。
主要缺点:使用的开关管数量多,且要求参数一致性好,驱动电路较复杂。
方案三:全桥和PFC以及DC-DC变换方式。
利用控制芯片输出的PWM波形来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并设计合理的主电路上的电感电容值来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时间,从而达到升压的目的。
这种电路使用的外部原件最少、调试容易、成本低、效率高。
缺点:负载侧电流波动大。
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方案一。
2.功率因数调整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方案一: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ac-dc整流桥设计原理
AC-DC整流桥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AC)转换为直流电(DC)。
它由四个二极管组成,通常排列成一个桥形。
整流桥的设计原理基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在正半周期中,交流输入电压的一个端口为正相位,另一个端口为负相位。
因此,在整流桥的两个对角线上分别连接两个二极管。
这样,在正半周期时,通过这两个二极管,电流可以从输入端流向输出端。
而在负半周期时,则通过其他两个对角线上的二极管,电流仍然可以从输入端流向输出端。
整流桥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在正半周期中,输入交流电的正相位连接到桥形的某个角,负相位连接到对角的另一个角。
这样,电流可以通过这两个角上的二极管流向输出端,实现了电流的单向导通。
2. 在负半周期中,输入交流电的负相位连接到桥形的某个角,正相位连接到对角的另一个角。
同样地,电流可以通过这两个角上的二极管流向输出端,实现了电流的单向导通。
3. 通过交替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整流桥将交流电
转换为直流电。
输出端的电压将是交流输入电压的绝对值。
整流桥设计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二极管,并考虑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此外,还需要注意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器,用于平滑输出直流电压。
总结起来,AC-DC整流桥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四个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这种电路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电源中广泛应用。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学院:机电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10级姓名:指导教师:邵小强李莉杨良煜薛弘晔时间:2013-1-6目录一 .摘要: (3)二.电路各模块介绍 (4)1基本资料 (4)2 变压部分 (5)3整流部分 (7)4 滤波部分 (8)5稳压部分 (10)三.心得体会: (12)四.参考文献 (14)五.附录 (14)附录一(实验元件) (14)附录二(系统原理图) (15)附录三(人员安排) (15)AC/DC转换电路设计一 .摘要:在电子电路及设备中,一般都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
本实验所介绍的直流小功率电源将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幅值稳定、输出电流为几十安以下的直流电压。
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交流电经过电压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
本论文每部分以该部分讨论的问题开始,以小结结束。
基本知识内容系统、精炼、深入,在讲清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同时,尽量阐明电路结构的构思方法,引导读者举一反三。
扩展部分篇幅虽少,但内容丰富,可开阔眼界。
二.电路各模块介绍1基本资料1.1设计目的:(1).掌握功AC/DC转换的的原理;(2).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设计直流稳压电源;(3).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4).掌握电路的基本调试能力。
1.2 设计要求:(1):整流滤波方式:a 全波整流滤波电路b 桥式整流滤波电路c 倍压整流滤波电路(2). 输入电压: AC220V;(3). 输出电压: DC5V;(4). 输出纹波电压:小于等于5V;1.3设计任务:(1)根据设计指标选择电路形式,画出原理电路图;(2)选择元器件型号及参数,并列出材料清单;(3)利用软件仿真,并在通用板上组装焊接电路;(4)完成电路的测试与调整,使有关指标达到设计要求;(5)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1.4设计原理图 1.1其中电源变压器T的作用是将220v交流电压变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的交流电压左边为220v的交流电压,经过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后就可以得到5v的直流电压。
acdc转换电路设计AC/DC转换电路设计AC/DC转换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用于将交流电(AC)转换成直流电(DC)。
其设计主要考虑输出电流稳定性、波形质量和能效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AC/DC转换电路的设计概述。
首先,选择合适的整流器。
整流器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成脉动的直流电。
常见的整流器有半波整流器和全波整流器。
半波整流器只使用交流波形的正半周期,而全波整流器则使用了整个交流波形。
选择合适的整流器取决于所需的输出电流和功率要求。
其次,添加滤波器来消除直流输出中的脉动。
滤波器可以采用电容器、电感器或它们的组合。
电容器通过存储电荷来平滑输出电流,而电感器通过存储能量来过滤掉高频噪声。
根据设计需求,确定合适的电容和电感数值,并正确连接在电路中。
然后,考虑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的作用是保持输出电压恒定不变,即使输入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
常见的稳压电路包括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
线性稳压器通过放大电压差异来降低输出电压变动,而开关稳压器则以开关方式调整输出电压。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稳压电路。
最后,进行电路布局和元件选型。
在设计中,必须注意电路线路的延迟、噪声和热耦合等问题。
选择适当的元件,如二极管、变压器和电容器等,以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进行必要的电路仿真和调试,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效果。
AC/DC转换电路设计的关键是在符合要求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同时,保持电路的稳定性和能效。
通过合理的整流、滤波、稳压和布局设计,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AC/DC转换电路。
基于ucc28019的ac-dc变换电路的设计
AC-DC变换电路是一种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的电路。
UCC28019是一种高性能的PWM控制器,常用于交流电源的设计中,能够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和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设计基于UCC28019的AC-DC变换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输入滤波器
在交流电源输入端需要添加一个滤波器电路,以滤除输入电源中的高频噪声和杂波信号。
这一步可以使用电感和电容组成的LC滤波器,也可以使用RC滤波器。
2. 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常用的整流电路有单相整流桥和三相整流桥。
在整流电路中,需要添加一个电容,以平滑输出电压波动。
3. PWM控制器
UCC28019作为一种高性能的PWM控制器,可以控制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以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在PWM控制器中,需要设置输出电压、开关
频率、占空比等参数。
4. 输出滤波器
输出滤波器的作用是滤除PWM控制器产生的高频噪声和杂波信号,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该滤波器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
5. 反馈控制回路
反馈控制回路可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和稳定。
该回路通常由参考电压源、比较器、反馈元件等组成。
综上所述,基于UCC28019的AC-DC变换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滤波器、整流电路、PWM控制器、输出滤波器和反馈控制回路等方面。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开关频率、占空比等参数,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和稳定的输出电压。
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I页AC/DC电源变换电路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工业仪器仪表、军事、航天等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IGBT的广泛应用,开关电源向更大功率方向发展。
研制各种各样的大功率,高性能的开关电源成为趋势。
本文设计的电源系统要求输入电压为AC220V,输出电压为DC38V,输出电流为100A,输出电压低纹波,功率因数>0.9,必要时多台电源可以直接并联使用,并联时的负载不均衡度<5%。
设计采用了AC/DC/AC/DC变换方案。
一次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经过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环节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再经半桥变换电路逆变后,由高频变压器隔离降压,最后整流输出直流电压。
系统的主要环节有DC/DC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WM控制电路、均流电路和保护电路等。
本设计主要目的是完成一种38V/100A可直接并联的大功率AC/DC的变换器,主要采用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以实现系统的高功率因数。
DC/DC主电路采用电流型PWM芯片UC3846控制的半桥变换器,并提出了一种新的IGBT驱动电路。
为了满足电源直接并联运行的需要,设计了以均流芯片UC3907为核心的均流电路。
关键词大功率;半桥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均流;AC/DC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II页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power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mputers, industrial instrumentation, military,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ll walks of lif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IGB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to more high-power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of a wide range of high-power, high-performanc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nto the trend. An input 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AC220V, the output voltage for DC38V, output current of 100 A, low output voltage ripple, power factor> 0.9, if necessary, multiple use of power can be directly parallel, the parallel uneven load of <5%.Designed with the AC / DC / AC / DC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 After a rectification of DC voltage, the APFC links to improve the power factor, and then transform the half-bridge inverter circuits, high-frequency transformer isolation from the buck, the last DC rectifier output voltage. The main part of a DC / DC circuit,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PWM control circuit, both flow circuit and the protection of circuit.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complete the design of a 38 V/100A directly parallel the high-power AC / DC converter, the main use of the 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high power factor. DC / DC main circuit chips using current-mode PWM UC3846 control of the half-bridge converters, and proposed a new IGBT driver circuit. In order to meet the power needs of direct parallel operation was designed to flow both chip UC3907 are at the core of the current circuit.Keywords High efficiency; Half bridge converter; Power factor adjustment; Flows;AC/DC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III页目录摘要 (I)Abstract·································································································I I第1章单片机概论 (1)1.1 单片机——微控制器嵌入式应用的概念 (1)1.2 单片机的特点 (2)1.3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5)1.4 单片机的历史与发展 (6)第2章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9)2.1 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分类 (9)2.1.1 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拓扑分类 (9)2.1.2 按输入电流的控制原理分类 (9)2.2 功率因数校正环节的设计 (10)第3章DC/DC主电路及控制部分分析 (12)3.1 DC/DC主电路拓扑 (12)3.2 PWM电路 (13)3.2.1 PWM电路 (13)3.2.2 PWM技术应用 (13)3.3 IGBT的驱动 (14)3.3.1 IGBT栅极特性 (14)3.3.2 正向导通特性 (20)3.3.3 动态特性 (20)3.3.4 IGBT的保护功能 (21)3.4 均流环节设计 (22)3.5 保护电路设计 (23)第4章分电路波形及所需重要元器件 (25)4.1 各部分电路波形 (25)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IV页4.2 所需重要元件 (26)4.2.1 二极管 (26)4.2.2 三极管 (27)4.2.3 电容 (29)4.2.4 电阻 (30)结论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附录 (35)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1页第1章单片机概论科技的进步需要技术不断的提升。
Proteus是一款非常强大的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电路元件和模块,能够有效地帮助工程师们进行电路设计和验证。
在Proteus中,AC-DC变换电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满足各种电子设备的工作需求。
1. AC-DC变换电路的基本原理AC-DC变换电路,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的电路。
在Proteus中,AC-DC变换电路一般由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两部分组成。
整流电路主要用来将交流电源转换为脉动的直流电源,而滤波电路则用来对脉动的直流电源进行平滑处理,使之变成稳定的直流电源。
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到适合电子设备使用的直流电源。
2. Proteus中AC-DC变换电路的建模和仿真在Proteus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带的元件和模块来建立AC-DC变换电路的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
通过在软件中搭建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并设置合适的参数和输入电压,我们可以模拟出AC-DC变换电路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情况,从而验证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AC-DC变换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AC-DC变换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中,例如电源适配器、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
通过AC-DC变换电路,我们能够将家庭用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源,为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AC-DC变换电路是电子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它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Proteus中,我们能够通过建模和仿真来验证电路设计,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我认为在学习和使用AC-DC变换电路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Proteus中AC-DC变换电路的基本原理、建模仿真方法以及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我也共享了对于AC-DC 变换电路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您能够对AC-DC 变换电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得当。
220vac转5v3a电路
设计一个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电流为3A的电路需要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并使用适当的电源转换电路。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220V AC到5V DC(3A)的电路的详细介绍:
电源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1. 整流:
使用整流桥将220V AC电源转换为直流。
整流桥包括四个二极管,将交流输入转换为脉动直流。
2. 滤波:
添加滤波电容以平滑直流信号。
这有助于减少脉动并提供相对稳定的直流电压。
3. 稳压:
使用稳压器(例如7805型)来确保输出稳定在5V。
这将提供所需的低电压直流输出。
4. 电流保护:
添加适当的电流限制和保护,确保不会超过3A的电流输出。
5. 绝缘:
使用隔离变压器确保电气安全,防止发生触电危险。
注意事项和安全性:
6.隔离和保护:
使用隔离变压器来隔离高电压交流电源,确保电路的安全性。
7.热散热:
使用散热器来散热,确保电路元件在工作时保持适当的温度。
8.电流保护:
添加电流保护电路,以防止电路过载和损坏。
9.细节设计:
仔细选择元件,确保它们能够承受所需的电流和电压。
10.标准符号和规定:
遵循国家或地区的电气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电路符合安全标准。
单相A C D C变换电路设计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题目:单相AC-DC变换电路(A题)摘要本设计综合考虑题目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指标要求,系统在AC-DC变换电路中采用基于SG3525的推挽式升压对交流信号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直流信号进行升压变换;由AD芯片TLC549和单片机STC89C51组成系统测控与显示单元,采用液晶显示器1602作为系统的状态和运行数据显示屏。
该系统由AC-DC变换电路,功率因数提高电路,测量与显示等几个模块构成。
通过实际测试,该系统在指定条件下能够使输出直流电压稳定在36V,输出电流额定值为2A;负载调整率,电压调整率,功率因数的测量与误差控制,输出过流保护功能等基本要求均得以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达到了发挥部分的要求。
另外,系统还增加了实时输出电压电流数据显示等实用功能。
一方案论证1.DC-DC升压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在AC-DC变换电路中,先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得到直流电压,在对其进行DC-DC升压变换。
因此首先选择DC-DC升压方式。
方案一:全桥加DC-DC变换方式。
脉冲变压器原边是两个对称线圈,两只开关管接成对称关系,轮流通断。
推挽式电源电压利用率高、输出功率大、能实现较大的升压比、两管基极均为低电平、输入输出隔离,驱动电路简单。
主要缺点:变压器绕组利用率低、对开关管的耐压要求比较高(至少是电源电压的两倍)。
方案二:全桥加滤波器变换方式。
由四只相同的开关管接成电桥结构驱动脉冲变压器原边。
与推挽结构相比,原边绕组减少了一半,开关管耐压降低一半。
主要缺点:使用的开关管数量多,且要求参数一致性好,驱动电路较复杂。
方案三:全桥和PFC以及DC-DC变换方式。
利用控制芯片输出的PWM波形来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并设计合理的主电路上的电感电容值来控制开关管的通断时间,从而达到升压的目的。
这种电路使用的外部原件最少、调试容易、成本低、效率高。
单相AC-DC变换电路摘要:本系统是一高功率因数单相AC-DC变换电路,以C8051F020为控制核心,采用非隔离式Boost电路作为主电路,同时采用有源PFC集成控制芯片UCC28019产生PWM波形,进行闭环反馈控制,从而将功率因素提高到98%以上,且能够根据设定自动调整功率因数。
在一定条件下,本系统AC-DC变换电路效率不低于85%,电压调整率与负载调整率均小于1%。
此外,本系统还具有输出2.5A过流保护功能。
本系统基本满足了的基本要求和扩展要求,所设计的系统是一个理想的单相AC-DC变换电路。
关键词:AC-DC变换电路,C8051F020,有源PFC,UCC28019一、方案论证1.1方案1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可以附加无源滤波器。
在整流器和滤波电容之间接入一个滤波电感L,增加输入端交流电流的导电宽度,减缓电流冲击,减小波形畸变,从而减小电流的谐波成分,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1.2方案2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简称PFC,控制输入电流呈正弦波变化,且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尽可能接近为0,即功率因数接近为1。
UCC28019是一款8引脚的连续导电模式(CCM)控制器,能以极小的谐波失真获得接近单位功率因数的水平,非常适用于低成本的PFC应用。
该器件具有宽泛的通用输入范围,适用于100W 至2KW以上的功率因数变换器。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UCC28019使用Boost 拓补结构,工作于电流连续导电模式。
欠压锁定期间的启动电流低于200uA。
该芯片不需要检测电网电压,利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可以实现输入电流较低的波形畸变,大大减少了元器件数量。
该控制器具有许多系统级的保护功能,主要包括峰值电流限制,软过电流保护,开环检测,输入掉电保护,输出过压、欠压保护,过载保护,软启动等。
1.3方案论证与选定方案一: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般最高只能达到0.9的功率因数,无法满足题目所要求的0.98的功率因数条件。
DC到AC有四种转换方式,分为四种结构:推挽式拓扑结构、半桥式拓扑结构、全桥式拓扑结构、高频升压逆变电路结构。
原理:利用晶闸管电路把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这种对应于整流的逆向过程,定义为逆变。
方案一:推挽式拓扑结构推挽式逆变电路的拓朴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 推挽式逆变电路优点:推挽电路,将升压变压器的中性插头接于正电源,两只功率管交替工作,输出得到交流电力,由于功率晶体管共地边接,驱动及控制电路简单,另外由于变压器具有一定的漏感,可限制短路电流,因而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缺点:是变压器利用率低,带动感性负载的能力较差。
方案二:半桥式拓扑结构半桥式逆变电路的拓朴结构如图1.2 所示:图1.2半桥式逆变电路优点:半桥型逆变电路结构简单,由于两只串联电容的作用,不会产生磁偏或直流分量,非常适合后级带动变压器负载,当该电路工作在工频(50 或者60H Z)时,电容必须选取较大的容量,使电路的成本上升,因此该电路主要用于高频逆变场合。
缺点:交流电压幅值只有Ud/2,并且直流侧需两电容串联,工作时要控制两电压均衡,因此半桥电路常用于几千瓦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源。
方案三:全桥式拓扑结构全桥逆变电路克服了推挽电路的缺点,功率晶体管调节输出脉冲宽度,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即随之改变。
由于该电路具有续流回路,即使对感性负载,输出电压波形也不会畸变。
该缺点是上、下桥臂的功率晶体管不共地,因此必须采用专门驱动电路或采用隔离电源。
另外,为防止上、下桥臂发生共同导通,必须设计先关断后导通电路,即必须设置死区时间,其电路结构较复杂。
方案四:高频升压逆变电路结构推挽电路和全桥电路的输出都必须加升压变压器,由于升压变压器体积大,效率低,价格也较贵,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高频升压变换技术实现逆变,可实现高功率密度逆变,这种逆变电路的前级升压电路采用推挽结构,但工作频率均在20KHz以上,升压变压器采用高频磁芯材料,因而体积小、重量轻,高频逆变后经过高频变压器变成高频交流电,又经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得到高压直流电(一般均在300V以上)再通过工频逆变电路实现逆变。
单相AC-DC变换电路摘要本设计利用BOOST型PWM全桥整流电路和BUCK型DC-DC电路两级电路实现将20V-30V的交流电压变换成36V的直流稳压输出,并实现对交流输入端的功率因数校正和能够根据设定调整功率因数。
其中,对于前级升压整流电路是利用输入电压过零比较器、前级输出电压和交流输入电流的双闭环PID控制来产生合适的SPWM驱动波形控制两桥臂的低管,从而实现对交流输入电流波形的正弦化、提高功率因数以及升压的目的。
另外,通过过零比较器以及单片机程序控制产生相应的PWM波形来控制两桥臂的高管从而产生预先设定的相移,实现功率因数的准确调整。
而后级BUCK电路则是通过简单的电压闭环控制实现输出直流电压稳压。
此外,本设计还带有液晶显示,按键模块,功率因数测量等功能。
关键字:PFC、BOOST、PWM全桥整流目录摘要 (1)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3)1.1 AC-DC和功率因数校正方案比较 (3)1.2 单片机选型 (3)1.3 电流采样电路方案比较 (4)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4)2.1 提高效率的方法 (4)2.2 功率因数调整方法 (5)2.3 稳压控制方法 (5)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7)3.1 电路设计 (7)3.2 程序设计 (10)四、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0)4.1 测试条件 (10)4.2 测试数据 (10)4.3 测试结果分析 (11)五、总结 (12)六、参考文献 (12)附录 (13)一、方案论证与比较:1.1 AC-DC和功率因数校正方案比较:方案一:交流输入经过不控整流后经BOOST型模拟控制PFC电路(利用UC3854控制)和BUCK电路,达到整流和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控制方式为输入电压为20-25V时,采用BOOST-BUCK两级变换;输入电压为25V-30V时直接将BOOST设置为直通,只用BUCK电路控制。
此方案的优点是控制简单,调试简易,但缺点是效率低,灵活性差,不能实现对功率因数的调整。
单相ac-dc变换电路
目前,ac-dc变换电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它们是无可置疑的重要组件,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在单相变换电路中,这种转换电路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的考虑。
本文将重点介绍单相变换电路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具体应用。
单相变换电路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最常见基本电路。
它由滤波器、变压器、桥式整流器和调节电路四个部分组成。
首先,由于交流电存在着振荡电压,所以需要使用滤波器滤除振荡的微分振荡电压,以稳定交流电压;其次,变压器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适当输出电压;接着,桥式整流器将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压转换为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然而,有可能出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输出电压发生波动,因此还需要调节电路及时跟踪调整,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
单相变换电路已经开始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如用于LED显示屏、家庭电器以及工业仪表等。
它们具有体积小、运行稳定等优点,可以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安全性被认可,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总之,单相变换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其具有优良的便携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它仍然是用户在搭建电子系统的首选产品。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学院:机电信息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10级姓名:指导教师:邵小强李莉杨良煜薛弘晔时间:2013-1-6目录一 .摘要: (3)二.电路各模块介绍 (4)1基本资料 (4)2 变压部分 (5)3整流部分 (7)4 滤波部分 (8)5稳压部分 (10)三.心得体会: (12)四.参考文献 (14)五.附录 (14)附录一(实验元件) (14)附录二(系统原理图) (15)附录三(人员安排) (15)AC/DC转换电路设计一 .摘要:在电子电路及设备中,一般都需要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
本实验所介绍的直流小功率电源将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幅值稳定、输出电流为几十安以下的直流电压。
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交流电经过电压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
本论文每部分以该部分讨论的问题开始,以小结结束。
基本知识内容系统、精炼、深入,在讲清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同时,尽量阐明电路结构的构思方法,引导读者举一反三。
扩展部分篇幅虽少,但内容丰富,可开阔眼界。
二.电路各模块介绍1基本资料1.1设计目的:(1).掌握功AC/DC转换的的原理;(2).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设计直流稳压电源;(3).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4).掌握电路的基本调试能力。
1.2 设计要求:(1):整流滤波方式:a 全波整流滤波电路b 桥式整流滤波电路c 倍压整流滤波电路(2). 输入电压: AC220V;(3). 输出电压: DC5V;(4). 输出纹波电压:小于等于5V;1.3设计任务:(1)根据设计指标选择电路形式,画出原理电路图;(2)选择元器件型号及参数,并列出材料清单;(3)利用软件仿真,并在通用板上组装焊接电路;(4)完成电路的测试与调整,使有关指标达到设计要求;(5)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1.4设计原理图 1.1其中电源变压器T的作用是将220v交流电压变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的交流电压左边为220v的交流电压,经过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后就可以得到5v的直流电压。
AC380/DC24V 电源方案
1)AC380转DC24V,一般都是AC380变压到AC220,再利用AC220/DC的转换来实现(包括日本的进口中国的电器设备);网上查找只有西门子STIOP基本模块,有这样的模块,如下图,但是输出电流大于10A,且价格很高(几百欧元)。
2)所以我认为,由于电源滤波,干扰等问题,AC380转DC24V是比较复杂的。
分析《AC380/DC24V 电源方案》有如下疑问:
3) 具体方案中采用第二种方案,其中有整流变压器的选择,但是后边的电路中没有看到变压器?变压器是用到CON2前端吗?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为什么35V?
如果变压器用到CON2的前端的话:获得AC380/DC24需要变压器+PCB板
和现在的模式用变压器+稳压开关有什么区别吗??是成本降低?还是安装方便?
4)L4970A是大功率的开关稳压电压还是稳压器(DC-DC芯片)?L4970A一般输入电压是15—40V之间,那么在设计电路时,这里的输入电压是多少V?如何获得?
5)L4970A固定输出是DC5.1V, 在设计电路时,如何获得DC24V ,输出电流又是多少??满足需要吗?
6)整个电路板受温度及电机运转产生的磁场的干扰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建议:
先用面包板搭建电路,做实验,然后再制成PCB。
acdc集成电路电源设计AC/DC集成电路电源设计一、引言AC/DC集成电路电源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
本文将探讨AC/DC集成电路电源的设计原理、常见的拓扑结构和一些关键技术。
二、设计原理AC/DC集成电路电源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原理:整流、滤波、稳压和保护。
首先,交流电经过整流电路将其转换为脉动的直流电,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去除直流电中的纹波,得到平稳的直流电。
接下来,稳压电路将直流电的电压稳定在设定的数值,以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最后,保护电路用于监测电源的工作状态,如过载、过压和短路等异常情况,以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常见拓扑结构AC/DC集成电路电源的拓扑结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开关电源、线性电源和变换器等。
其中,开关电源是最常用的结构之一,它具有高效率、小体积和广泛的应用范围等优点。
开关电源通过开关器件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高频脉冲信号,再经过整流和滤波电路得到稳定的直流电。
线性电源则通过线性稳压器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它简单可靠,但效率较低,主要应用于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变换器则是通过变换电压的方式来实现电源转换,具有高效率和较好的稳压性能。
四、关键技术AC/DC集成电路电源的设计涉及一些关键技术,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磁干扰抑制和温度控制等。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用于提高电源的功率因数,减少对电网的干扰。
电磁干扰抑制技术则用于抑制电源产生的电磁辐射,以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
温度控制技术用于监测电源工作时的温度,并通过控制风扇或散热器等方式来实现散热,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应用领域AC/DC集成电路电源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电脑、手机、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在这些设备中,电源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AC/DC集成电路电源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