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程设计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出示课件2)要把所观察的事物或场景清楚地写下来,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观察得更细致,更深入,这的确有难度,不过大家别着急,这个单元有一个“法宝”,那就是习作例文。
二、分析例文及课文,学习方法(一)学习第一篇例文《我家的小狗》。
(出示课件3)(板书:《我家的小狗》)1.(出示课件4)请学生默读《我家的小狗》习作例文,思考课后题。
2.学生反馈交流。
(出示课件5)(1)小狗淘气可爱的表现有哪些地方呢?师小结:学念“狗”时,叫得最欢;喜欢同火车赛跑。
(2)读片段,感受“同火车赛跑”的有趣。
(出示课件6)引导交流: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完说一说,你们仿佛听见小狗在说什么。
(3)(出示课件7)启发思考:同“火车赛跑”这个片段,作者只是写了自己能看到的吗?出示:不知是允许火车开走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引导学生交流发现:这是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出示课件8)像这样的写法,在“学念‘狗’时,叫得最欢”这个片段也有: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在《搭船的鸟》中我们也看到过。
(4)(出示课件9)教师小结。
(二)学习第二篇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出示课件10)(板书:《我爱故乡的杨梅》)1.(出示课件11)你观察过果树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笔下故乡的杨梅是什么样的。
2.学生反馈自学情况,交流表格。
(出示课件12)3.借助表格,说说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写清楚的。
(出示课件13)4.(出示课件14)教师小结写法:作者是从杨梅的外形、颜色、气味这三个不同方面来观察的,而且观察了杨梅每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5.(出示课件15)这三个方面,哪个方面是作者观察得最细致的?预设:味道。
教师追问: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交流,教师明确写法:写吃杨梅的事;写杨梅味道的变化过程,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6.(出示课件16)教师小结写法。
(板书:动物植物)(三)联系课文,学习写场景。
1.(出示课件17)引导学生回顾交流:这两篇习作例文都没有场景的描写,那关于场景的描写我们有没有可以学习的范例呢?2.引导回顾课文片段。
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目标:1.学会用多种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2.会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他人听,注意说得通顺、有条理,再写下来。
3.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并乐于把自己在观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并乐于把自己在观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下来。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的观察日记,教师上学路上随手拍的图片,ppt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我们每天生活在同样的地方,做很多同样的事情,肯定有小朋友会抱怨:"我的生活真是乏味极了,没有一点新鲜的东西。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感受,我们就能从家里、学校、草丛里、小河边等地方发现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就像一位名人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生读日记,说说自己这段时间的发现。
3.师小结: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发现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别人可能没有发现的现象。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如果学生没有写日记,也说不出来身边的具体变化,可以出示教材上的图片和教师准备的照片,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去回想自己身边的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二、选择材料,有序组织1.引导学生挑出自己最喜欢、最有感触的发现,把它们用一句简洁的话写在草稿本上。
2.把自己选好的素材,按照你观察的顺序整理,并确定好是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
三、交流体会,充实内容。
1.仔细回想自己发现事物的过程,把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和你的同学交流,要让对方听得懂。
2.根据交流的结果,整理自己的写作内容,并用清晰的语言把你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交流要求:①观察细致,注意细节。
②观察时都用到了哪些感官,比如眼、耳、手、鼻等。
③观察过程中有哪些变化,也要说清。
四、出示要求,学生习作1.习作要求:①用简洁的语言交代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②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自己的观察有条理的记录下来,③写作中要写清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的,观察后有什么感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指导(含下水文)写作思路: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的范围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缤纷的世界可以是写一种事物,也可以写一处景物。
2.选定内容:(1)描写一种植物——仙人球。
(2)抓住仙人球颜色和形状进行描写。
(3)描写仙人球的生活习性。
3.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4.表现手法:对比手法,首尾呼应,借物喻人。
5.结构顺序:先直接点题,告诉读者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并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仙人掌的特点——坚强;接着写仙人掌的样子;然后写仙人掌的生活习性,再借物喻人,赞美解放军叔叔;最后在结尾赞美仙人掌与开头相呼应。
下水文:仙人掌我家养了许多花,它们争奇斗艳,可是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虽然它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娇贵,也没有九里香的香味,它总是默默无闻地站在那里,不会去引人注目,但我喜欢它的顽强。
仙人掌的颜色是墨绿色的,绿得健康,绿得倔强。
一眼望去仙人掌像一个个绿色的手掌。
它的叶子就是那一根根刺,你可别小瞧那一根根小刺,它可以不浇水,而且在沙漠地带有特别多仙人掌,听说它那一根根刺,可以给它留住水分和养分,让它更加滋润。
只需一点点水,它就可以顽强地生活。
所以我非常喜欢仙人掌的坚强。
虽然它外表不好看,而且看上去有点可怕,但它身上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学习。
仙人掌可以药用,也可以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等功效。
仙人掌对人无所求,但有顽强的生命力,就像保卫国家的解放军叔叔,他们在严寒的风雪中站岗;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放哨。
不正是仙人掌顽强的精神的体现吗?我爱那墨绿色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仙人掌!我以对比的方式开头,突出仙人掌的特点,和让我喜欢的原因。
接下来我描写仙人掌的样子和生活习性,突出它的顽强,为下文打下铺垫。
接下来我借物喻人,通过写仙人掌来赞美解放军叔叔,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结尾再次强调我爱仙人掌,与开头相呼应。
我能写一种我观察到的植物的变化过程,还能写得很有条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第一课时我家的小狗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狗淘气可爱、有趣的性格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小狗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真实、具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并能仿写一种小动物。
重点难点1.通过对例文的学习,了解小狗淘气可爱、有趣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学习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能仿写一种小动物。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家里养的有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小白兔、小鹦鹉、小猫、小狗、小乌龟)2.出示一组小动物的图片(配上动听的音乐和动物的叫声)。
3.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呢?(小狗真可爱、小鹦鹉真像我家的那只、那只螃蟹非常威武、那只小白兔像是玉雕成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画,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三、研读课文,感受特点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狗的?表现了小狗的哪些特点?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议答: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狗的?(2)在议答小狗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谈最喜欢小狗的什么特点,并说说理由。
4.汇报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外形:“它叫‘王子’,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
”着重理解两个“最”,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对小狗的喜爱)(2)特点:“它跑得特别快,我总也追不上它。
不过“王子”很乖,它总是在前面等着我。
(3)从这句话中,你了解了小狗的什么特点?(跑得快、很乖)(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探究第2自然段(1)课文还写了小狗的哪些特点?学生自由朗读第2 自然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Word教学设计)1、引言本文是针对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设计,涵盖了课程中的习作例文和习作。
本篇文档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输出,包含了详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思路,旨在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课程教学。
2、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了解千万不要放纵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自我表达能力。
3、教学步骤3.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1.习作例文《我要戒掉糖果》2.习作《如何戒掉糖果》的内容提要3.小学生的日常习惯调查表格4.班级小组活动材料3.2 上课内容本单元的上课内容分成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教学:3.2.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将小学生的日常习惯调查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回答问题。
然后再根据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解析。
例如:“为什么说晚上睡觉要关窗?”教师可以这样回答:“晚上睡觉时需要关闭窗户,因为晚上蚊子较多,热门潮湿,会导致生病。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一些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养成好习惯。
3.2.2 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让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我要戒掉糖果》,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接着,教师可以发给学生习作“如何戒掉糖果”的内容提要,让学生自己撰写如何戒掉糖果的方法,从而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提高阅读理解和自我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篇小学生常见错误的文章进行朗读,并尝试对文章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文章重新朗读出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4、教学总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了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并且还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教师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思路,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
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课件。
一猜一猜,引入新课1.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最喜爱的一种事物呢?当老师问你这句话时,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呢?下边我们用语言来形容一下,让大家猜一猜你喜欢的事物是什么。
预设1:它长着一身毛,有黄色,白色相间,两只小小的耳朵竖起来。
它喜欢在我家椅子下躺着晒太阳,走起路来轻悄悄的,喜欢我摸它的背。
它爱吃鱼和老鼠。
它应该是猫。
预设2:它长得很高,比我家房子还高。
它喜欢伸着脖子吃树叶,我们只能在动物园里见到它。
它应该是长颈鹿。
教师叙述: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一猜就能猜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看看文中的小狗是什么样子的,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小狗的特点写出来的。
(板书题目:我家的小狗)2.出示教学目标。
(出示课件2)教师为大家朗读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用“猜”的方式导入,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好地投入到主动学习中去。
二分析例文,学习方法1.分析第一篇例文。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同学们先来读一读这篇短文,注意短文旁边的批注。
读完之后我们来交流感受。
学生读短文,并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3)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王子:很有趣、淘气、可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后总结:读完之后我们感觉“王子”很有趣、淘气、可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老师先卖个关子,最后咱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2)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情来写的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后进行小结。
(出示课件4)教狗认字叫声表示不同的意思与火车赛跑(3)教师引导细致分析:完成课件5中的问题。
(出示课件5)教师组织学生就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以“叫声表示不同的意思”为例,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感官去观察,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4)教师回应上边的问题:下面老师要揭秘了,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王子”有趣、淘气、可爱呢?(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学生就此段进行分析后讲解:作者观察发现“王子”在学“狗”的时候叫得最欢。
的。
谢谢!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记忆本课文的主要意思和故事情节,感悟其中的道理。
2.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依据本文写出一篇小作文。
3.能够正确认识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尊重他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1.理解本课的主要意思和故事情节;2.熟练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本文中的道理;3.通过本文,了解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本文中的内容,抽丝剥茧,逐层深入。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理解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2.讲解法3.合作学习法4.问答法5.桥梁法五、教学过程1.教师先介绍本节课的题目:小笼包。
2.日常交流:询问学生们吃过小笼包吗?有些地方小笼包是怎么做的?3.看视频:播放小笼包的一个制作视频,了解小笼包的来历,制作过程,并介绍小笼包可以代表的一种文化传统。
4.给学生阅读原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一些特点。
5.分组讨论:在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人物的心理变化,并交流讨论结果。
6.讲解分析: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以深入把握本文的主旨。
7.写作合作:作为一个小组,跟随讨论的方向,完成一篇小作文,并向全班报告。
8.发表小组成果:每个小组获得机会代表全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
9.联想探究:探究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以小笼包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通过阅读理解本文,把握主题思想。
2.学生能否在讨论中,通过交流汇报达到更深的理解。
3.学生能否通过合作写作培养语文写作能力,并能够相互欣赏他们的文章。
4.学生能否通过思考探索发现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共通点,并且了解要尊重他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七、教学后记本次教学以小笼包为载体,结合情景模拟法、讲解法、合作学习法、问答法、桥梁法的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小笼包所体现的文化和文化之间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目标】1.回顾五单元课文和习作例文,了解留心周围事物,细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养成观察的习惯。
2.能按一定的顺序,调动多种感官,捕捉事物的特征,描写一片落叶,并说出落叶飘落的状态。
3.根据落叶的旅行,发现缤纷世界。
【教学重难点】1.能掌握观察方法和状物写作方法。
2.能按一定的顺序,调动多感官,捕捉事物的特征,描写一片落叶。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一片落叶,提前打印好《观察记录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观察导入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出示图片)师:对啊,这幅图里的雾是紫色的。
雾不是灰色的吗?其实这幅画是法国著名画家莫奈的作品——《紫色的雾》。
他发现曼彻斯特林立的烟囱喷出的烟火与光发生折射,所以雾就变成了紫红色。
就是因为莫奈善于观察,才创作出举世闻名的画作。
总结:通过这幅画,只要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呢!(板书:观察)二、回顾课文,理解细致观察(出示PPT:翠鸟蒲公英小狗)师:瞧,本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还记得它们吗?它们的什么让你留下深刻印象。
回忆回忆。
翠鸟:师:它颜色很鲜艳,身手很敏捷,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蒲公英:师:蒲公英一张一合,颜色在变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小狗:师:它学狗叫,它和火车赛跑,非常淘气可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结:随处可见的翠鸟,天天陪伴的小狗,见惯不惊的蒲公英。
为什么给作家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因为作者留心了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
(板书:留心,细致)三、指导例文,学会观察师:本单元我们还学习过一篇习作例文,叫《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杨梅?同学们翻开书,再次浏览全文。
师:作者从形状,颜色,味道来描写了杨梅。
(板书:形,色,味)师:那我们一起根据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细致描写的。
师:杨梅形状的特点是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生着小刺。
师:杨梅颜色的特点先是淡红,然后是深红,最后变成黑的了。
习作五
【学习目标】
1.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写出自己的新发现。
2.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观察发现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学前准备】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学生)
2.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弄清交流主题。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处)
2.受到的启发。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启发。
二、初试身手。
1.先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2.再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事情写下来,并进行交流。
三、复习导入习作。
《搭船的鸟》一课,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一个新朋友;
《金色的草地》一课,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草地会变色。
想一想,生活中,你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有什么新发现?
四、学生交流。
1.同桌交流自己的观察。
2.找善于发现的学生上台交流。
五、指导习作。
1.选取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2.习作时,不仅写下自己用眼睛看到的,还要写下用耳朵听到的,用手摸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等。
3.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六、学生习作,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