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设计类型和方法共87页
- 格式:ppt
- 大小:8.31 MB
- 文档页数:87
四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1、实验研究设计:实验研究设计是研究者以不同处理条件设计的以测量比较研究方法,运用此方法研究者可以比较实验组数据和对照组以证明实验结果及其差异。
2、对照组设计:对照组设计也称为实验对照设计,是指研究者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受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受处理,以比较受处理组和未受处理组的状况,考察处理的效果。
3、时间序列设计:时间序列设计是研究者在同一个研究对象上,设计不同时间的多次观察,比较各次观察结果,从而发现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处理的影响结果。
4、复合设计:复合设计也称为混合设计,是指实验研究中将某几种实验组合,以形成新的实验设计,如实验组复合对照组、实验组复合时间序列等,前者是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相结合的基础上又将实验组内部分为几个小组,以比较小组间的差异;而后者则是在实验组和时间序列设计相结合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对照组来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 1 -。
常用实验设计类型及其资料分析方法常用实验设计类型及其资料分析方法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单因素实验设计: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配伍组设计、交叉设计、拉丁方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裂区设计、序贯实验设计、不同的研究目的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安排实验。
2 山东大学公卫学院单因素设计,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以有两个或多个水平。
设计时,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中(或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各组样本例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在总体样本含量不变情况下,各组例数相等时效率最高。
3 一、完全随机设计 (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山东大学公卫学院( 一) 设计步骤确定研究因素与水平数;确定研究对象和实验效应指标;根据专业和研究目的选定研究对象,要求有较好的同质性。
随机化分组;随机数字表,随机排列表,计算机软件产生随机数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4 完全随机设计山东大学公卫学院例例1. 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10 只小鼠随机分配到甲、乙两组。
随机分组:先将实验对象编号,按预先规定,利用随机排列表(或随机数字表)的随机数字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各组中去。
5 山东大学公卫学院用随机排列表进行分组时,各组例数相等;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时,各组例数常不相等。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化分组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先将小鼠按体重由小到大编号;再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指定某行某列,如从第 31 行 13 列开始,向右抄录 10 个两位数的随机数字,依次录于小鼠编号下;按预先规定,将随机数字为奇数者分到甲组,偶数者分到乙组。
6 山东大学公卫学院完全随机设计动物编号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随机数字 18 04 52 35 56 27 09 24 86 61 组别乙乙乙甲乙甲甲乙乙甲 85 53 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先将小鼠按体重由小到大编号;再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指定某行某列,如从第 31 行 13 列开始,向右抄录 10 个两位数的随机数字,依次录于小鼠编号下;按预先规定,将随机数字为奇数者分到甲组,偶数者分到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