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生存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绪论选择题 1.B 2.C 3.B 4. B 5.B 6. D 7. D 8. E 9. ABD第二章老化的理论一.名词解释老化是指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在结构和功能方面表现出各种退行性变化的现象,是所有生物种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衰老是老化的最后阶段,是老化的结果。
二.选择题A B D E E C B C C C三.简答题1.答: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垂体萎缩,下丘脑神经递质减少,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生物胺减少,直接导致垂体前叶分泌功能减退,其分泌的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性腺激素(FSH)、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A)等降低,所以老年人肌肉和骨矿量减少,而脂肪增多,体力下降,易疲劳。
2.答:累积性、渐进性、普遍性、内生性、危害性四.综合题答:(1)1.精神困扰与过度关注自身健康有关2.舒适的改变与疑病症的各种症状有关。
(2)心理护理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矫正老年人的不良认知;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引导老年人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以转移注意力,减少对自身健康的过分关注。
第三章老年保健与健康促进一、名词解释1.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保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2.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题1.A2.D3.C4.C5.A三、简答题1.老年保健的范畴:建立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功能训练。
2.重点人群:(1)高龄老人(2)独居老人(3)丧偶老人(4)患病的老年人(5)新进出院的老年人(6)精神障碍的老年人3.具体标准如下:(1)躯体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
八年级生物下册——课后练习答案目录(按住“ctrl”键单机鼠标左键,即可跳转到超链接位置)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第一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第二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第二节生物的进化历程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想一想议一议P2竹是很少开花的植物,它们大部分时候地下的根状茎进行无性生殖。
竹鞭有节,节部有芽和退化的叶,并可生根。
有的芽长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茎干并逐渐成竹。
竹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即开花,结果并产生种子。
开花后的竹林会大面积死去,而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会繁衍成新竹林。
由于有性生殖产生新竹林需要一个过程,在新旧竹林交替之际,以竹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会发生食物短缺,会危及大熊猫的生存。
观察与思考P41.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2.例如,甘薯的块根上可以长出根和芽,草莓和匍匐茎节处可长出根,莲可利用地下茎繁殖,薄荷的匍匐根状茎节处可生出新根。
3.既可以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无性生殖迅速扩大种群规模,占领更多的时空资源,又可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以有性生殖产生的果实和种子度过不良环境,以保证种群的延续。
练习P61.×∨2.D3.被子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甘薯是先育秧再扦插,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想一想议一议P9毛毛虫一般指蝶类的幼虫,它是由蝶类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毛毛虫经过若干次蜕皮后变为蛹,再由蛹羽化成蝴蝶(或蛾)。
观察与思考P101.2→5→4→1→3→6;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第19章生存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下列有关生存时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E )。
A.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开始接触某危险因素至某病发病所经历的时间B.乳腺增生症妇女治疗后阳性体征消失至首次复发的时间C.肺癌患者从手术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D.急性白血病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缓解的时间E.以上均正确2. 教材表19-18表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
教材表19-18 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编号缓解日期终止观察日期结局生存时间/天1 2000.04.01 2000.09.06 复发1582 2001.11.05 2002.02.05 死亡913 2000.07.15 2000.12.10 复发1474 2001.05.20 2001.08.25 失访965 2002.09.03 2002.12.31 缓解119……………生存时间属删失数据的有(C)。
A.1号和3号B.1号和2号C.2号、4号和5号D.2号、3号和4号E.1号、2号和3号3. 下列有关log-rank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B.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C.log-rank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D.log-rank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E.log-rank检验的自由度为14. Log-rank检验与Breslow检验相比,( B )。
A.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敏感B.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C.Breslow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D.两者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同样敏感E.两者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同样敏感5. Cox回归模型要求两个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t的风险函数之比(D)。
A.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D.不随时间改变E.视具体情况而定二、思考题1. 生存分析的主要用途及其统计学方法有哪些?答:生存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主要解决如下问题。
第1章绪论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 个体E. 总体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3. 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人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血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无方向性 C. 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大小二、名称解释(答案略)1. 变量与随机变量2. 同质与变异3. 总体与样本4. 参数与统计量5. 误差6. 随机事件7. 频率与概率三、思考题1. 生物统计学与其他统计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学可细分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都是关于数据的学问,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而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的一门科学,与医学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很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统计学侧重于介绍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更侧重于介绍社会、人群健康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2. 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
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
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的10人,测量其身高,得到的分别是甲、乙两班的一个样本。
样本的平均身高只是甲、乙两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的一个点估计值。
即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
因此,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熟高熟低的判断,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9㊀谈㊀生㊀命冰㊀心㊀㊀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世界㊁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答:㊀2.选文中作者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指出其中两种,各举一例,并各仿写一个句子.答:㊀㊀3.作者说: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㊀㊀㊀㊀4.你怎样理解 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答:㊀㊀5.本文中,作者说生命像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像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你认为生命像什么请选择一个恰当的比喻,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答:㊀㊀㊀㊀1 生命的问句田彩虹㊀㊀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 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想要的! 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他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你认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有一个造句, 人生是 或 人生像 ,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句子呢?用直觉,就是脑海里直接浮现出来的答案,我们不是在写作文或进行造句,不需要修饰成优美的语句.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戏 ,一位看起来吊儿郎当,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会这样说.从小我看着爸爸妈妈为这个家打拼,一直认为人生是艰辛的. 即使这位女学员没有说出来,从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到答案.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竞赛 ,这位学员有着非常明显的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以及 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的刚毅性格.难怪他说自己当年没考上第一志愿高中,就放弃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当兵.还有人说 人生是来还债的 ,这样的想法,虽然宽慰了受到创伤或不平待遇时的怅惘,但回答这个问题的学员,似乎有着很深的无奈.人生到底像什么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种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才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命剧本.我们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于是我们看到,有些人终其一生,始终扮演着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虽然会赚钱,但却始第三单元终留不住钱;有些人最擅长演出的就是悲剧英雄.还有一位学员在课堂上赫然发现,自己不论在婚前㊁婚后,在家庭㊁公司,虽然是有女儿㊁太太㊁媳妇㊁职员等各种不同称呼,但总括而言,结果只有一个 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人生永远是朝向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 ,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你认为人生像什么呢?1.文章开头 一棵有毒的树 比喻什么?答:㊀2.四种人对 有毒的树 的态度,表明了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四种人的人生态度.答:㊀3. 人生永远是朝向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㊀㊀4. 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 ,你怎样评价这种生命形式?答:㊀㊀2 石缝间的生命(节选)林㊀希㊀㊀①石缝间那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②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③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只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扼制.⑤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不似田野上的同宗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就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⑥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里,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难的拼搏.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⑧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⑨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更是美学的,它向你揭示出笑的㊁壮丽的心灵世界.⑩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1.第⑤段画线句 生命就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 生命就是拼搏 的含义是什么?答:㊀㊀2.松柏的形象包含着什么样的情和理?答:㊀㊀㊀3.第⑧段画线句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㊀㊀㊀4.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向你揭示出怎样一个美的㊁壮丽的心灵世界?答:㊀㊀㊀5.从野草到山花到松柏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答:㊀㊀㊀参考答案与解析入集体生命㊁宇宙大生命之中,个体生命之树才能长青.㊀4.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一个人总是在经历各种痛苦之后,才走向人生的快乐和辉煌.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痛苦,也是人生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正如文中警句所言: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生命途中,有欢乐,有痛苦,生命才会多姿多彩,美丽动人.㊀5.略拓展阅读生命的问句1.生命中的困难或危机.㊀2.第一种人:逃避;第二种人:抗争;第三种人:慈悲;第四种人:创造.㊀3.对人生采取不同的态度,或者说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人生,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个人应当树立远大而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才会写出自己辉煌灿烂的生命剧本.㊀4.一个人在生命途中,应当考虑到他人㊁集体乃至全人类,但是完全没有自我是不对的,一个个体生命,应当显示其独特的个性和自我价值,才能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为宇宙大生命增添色彩.石缝间的生命(节选)1.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对适者㊁强者而言,生命就是拼搏,而弱者因为不知拼搏就会被淘汰.2.山石间的松柏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榜样.在任何困厄的境遇中,只要顽强不屈地拼搏,足可以创造出神奇辉煌的业绩,作者刻画松柏的形象抒发了崇敬㊁赞叹之情.㊀3.如果命运把你安排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也不必悲观消沉,而要乐观顽强,奋力拼搏.㊀4.无论环境怎样困厄也无所畏惧,要永远蓬勃向上地面对人生.㊀5.层层深入地把石缝间生命的奇迹一步步推向新的境界,深化了主题.9㊀谈㊀生㊀命1.破壳出土 春天繁华似锦 夏天绿叶成荫,呈现累累果实 秋天庄严灿烂,宁静怡悦 冬天归落大地㊀,生命诞生成长发展,创造辉煌,归根奉献.㊀2.本文中运用了比喻㊁对偶㊁拟人㊁反问等修辞手法.如对偶:江流入,.:海叶落归根仿写山川失色,江河含悲.㊀3.个体生命是卑微而渺小的,个体生命只有融。
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群落及其演替一、选择题1.(2022·河北张家口高三一模)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C)A.调查某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B.数量呈“S”形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一般在种群数量达到K/2时最大C.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是一方生存另一方死亡,例如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D.群落中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群落不断演替[解析]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样方法,调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A正确;呈“S”形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一般而言,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竞争的结果可表现为相互抑制,也可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定居的生物会对环境进行改善,而改善后的环境又适于新生物的生存,不同种生物之间会因所需资源与空间相同而出现竞争,从而实现“优势取代”,这样群落就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演替,D正确。
2. (2021·浙江台州一模)下列有关群落结构及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低温低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B.人工林中树木的高度基本相同,无垂直分层现象C.群落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自然选择的压力有关D.群落演替中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原有物种消失[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低温低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苔原,A错误;垂直分层是群落的基本空间结构,人工林中存在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C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只是优势取代,原有物种没有消失,D错误。
3.(2021·河北衡水中学第二次联考)2019年9月澳大利亚发生的森林大火持续了5个多月。
据生态学家估算,在这场大火中,近600万公顷林地被烧毁,考拉80%的自然栖息地丧失,作为考拉唯一食物来源的桉树在大火中被严重烧毁。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课本答案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P3想一想,议一议: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P3观察与思考:1、尽管生石花的肉质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各种颜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
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就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
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等。
P4旁栏思考题: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P8练习:1、(1)×(2)√(3)×(4)×3.(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选择性必修2P7活动“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讨论题参考答案1.估算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误差属于正常现象。
若数据偏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已标记的黄豆与未标记的黄豆没有摇匀,建议每次取豆前摇匀,即摇匀一次取黄豆一次;也可能是标记黄豆的数量太少(未达到20粒),或是次数过少(未达到30次)等。
2.为使实际调查数据更加准确,应注意:选择调查区域必须随机;标志物不能太过于醒目,不能对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标志物和标记方法不会对个体本身产生影响;标志物在调查期间不会脱落或消失;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混合均匀所需的时间要有正确估计;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既没有新个体出生和死亡,也没有个体迁人和迁出等。
3.标志重捕法只适用于调查某些动物种群密度的原因是:这些动物的数量较多、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很难做到捕获全部个体进行直接计数,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
标志重捕法的使用前提或假设是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能均匀分布,使在重捕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的概率相等。
无运动能力或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记后无法在种群调查期间实现与未标记动物混合均匀,所以不能使用该方法。
P8建议活动“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讨论题参考答案1.随机取样并取多个样方计算种群密度的平均值是遵照实验的随机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
2.被调查植物在样方的分布要均匀一些和较有代表性;选取的样方要有一定大小,如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面积一般为1平方米等;取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选取多个样方,计算平均密度值,所取样方数越多,其统计结果就越接近实际值;对于压在线上的植物个体,不能重复计数或漏掉计数,即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P9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二、简答题1.种群内个体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是个体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则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1、设想华盛顿州红酒生产者敦促州政府对加利福尼亚州进口的征税。
他们认为,他们认为这种税既能筹集州政府的收入,又能增加红酒行业的就业。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是一种好政策吗?参考答案:支持贸易限制的论点有:(1)贸易会减少就业机会;(2)某个行业受到威胁可能影响国家安全;(3)新工业需要贸易保护来帮助其发展;(4)某些国家过分补贴本国公司,造成了不公平竞争;(5)贸易限制可以作为交涉的筹码。
但是,经济学家对此并不同意,这时由于:(1)贸易虽然减少了某些就业机会,但它同时创造了其他就业机会;(2)过于国家安全的争论被过分夸大了;(3)政府很难确定新工业是否值得保护;(4)如果出口国补贴出口,则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有利;(5) 围绕贸易的交涉是有风险的,因为有时会事与愿违,使得国家的状况比没有贸易时更糟。
2、美国只是世界橘子市场的一小部分。
a. 画出表示没有国际贸易时美国橘子市场均衡的图型。
确定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b. 假设在贸易之前世界橘子价格低于美国现行价格,而且,现在美国橘子市场开放贸易。
确定新的均衡价格、消费量、国内生产量以及进口量。
在说明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
国内总剩余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参考答案:a.在图9-1中,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均衡价格是P1,均衡数量是Q1。
消费者剩余是区域A,生产者剩余是区域B + C。
因此总剩余是A + B + C.图9-1b.当美国橘子市场开放贸易时,新的均衡价格是P W,橘子消费数量是Q D,国内生产的数量是Q S,进口数量是Q D – Q S。
消费者剩余从A增大到A + B + D + E。
生产者剩余从B + C 减少到C。
总剩余从A + B + C变为A + B + C + D + E,增加了D + E。
3、假设国会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业免受外国竞争。
假设美国在世界汽车市场上是一个价格接受者,用图形说明:进口量的变化、美国消费者的损失、美国制造商的收益、政府收入,以及与关税相关的无谓损失。
第25章Meta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最佳选择题1. Meta分析中,如果异质性检验不拒绝H0,一般采用(B)进行效应合并。
A.随机效应模型 B. 固定效应模型C.混合效应模型D. 回归模型E. 贝叶斯模型2. 关于meta分析,以下(C)说法不正确。
A.meta分析本质上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因而可能存在各种偏倚B.meta分析是用定量的方法综合同类研究结果的一种系统评价C.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更加可靠D.meta分析时,如果研究间异质性很大,应认真考察异质性的来源,并考虑这些研究的可合并性E.亚组分析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更有针对性3. 对连续型变量资料的meta分析,如果各纳入研究的测量单位不同,应采用(A)作为效应合并指标。
A.标准化均数差 B. 加权均数差C.均数差D. 标准化P值E. 危险度差值4. 异质性检验采用的统计量是(B)。
A.F统计量 B. Q统计量C.t统计量D.H统计量 E. Z统计量5. 关于发表偏移,以下说法(C)不正确。
A.通过漏斗图可大致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B.产生发表偏倚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往往只把统计学上有意义的阳性研究结果拿来写文章并投稿C.若发表偏倚对meta分析的影响较大,则需要增加很多个研究,才能使meta分析的结果被逆转D.尽量搜集未发表的阴性研究结果,可减少发表偏倚E.漏斗图的基本思想是纳入研究效应的精度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1.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答: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检索相关文献;选择符合要求的纳入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敏感性分析;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2. Meta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答:通过meta分析能增加统计功效,评价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增强结论的可靠性和客观性,通过亚组分析,得出新结论,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
3. Meta分析时,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有什么不同?如果研究间有异质性,应如何处理?答:Meta分析进行效应合并时的变异可能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研究内变异,二是研究间变异。
第9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答:他们会选择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和等额尖税都是作为贸易壁垒对本国经济以及产业进行保护,它们的作用有类似之处。
但是进口配额与等额矢税也有不同之处,前者是比后者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
等额尖稅的反应在于更多的进口量和消费量,价格水平却不变;进口配额的反应则在于更高的价格水平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
因此,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他们会选择进口配额。
2.答:在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的条件下,50%的矢稅率使该国进口下降50%。
在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的条件下'50%的矢稅率使该国进口下降50% O而自由贸易下,进口量=20%GDP利用三角分析法可得:该国福利净损失=1/2*^稅率* (进口量/2 ) =1/2*50%*[ ( 20%GDP ) /2]福利净损失在GDP中所占比重=1/2*50%*20%*1/2=2,5%该产业产值=15%GDP,该产业的福利净损失=2,5%*15%GD P=0・375%GD P福利净损失即经济成本占GDP比重=0.375%3.答:(1)A国消费者从取消尖税中可得到的收益,从已有数据来看,A国征收进口矢税后的进口并没有影响到国际市场价格,可见A为贸易小国。
A国取消矢税,消费者从中可得到的收益为:(20+22 ) *0.02*1/2=0.42 ( 10亿美元)=4.2亿美元(2) A国生产者从取消尖稅中遭受到的损失(6+8) *0.02*1/2=0.14 (10亿美元)(3 )取消尖稅导致的A国政府的矢税的损失(20-8)*0.02=0.24 (10亿美元)=2.4亿美元(4)取消矢稅对A国国民福利的影响0.42-0.14-0.24=0.04 (10亿美元)=0.4 亿美元4.答:T ati根据公式ERP ii 100%可进行如下计算:30% (0.2*50% 0.5*10%)5•答:进口补贴前国内增加值V=5000・5000/2=2500 (万美元)进口补贴后国内增加值V* =6000-5000/2=3500 (万美元)有效保护率=(3500- 2500) /2500*100%=40%(1)美国对进口钢材实施40%的从价矢税小国情况下,征收矢税后不改变世界钢材价格。
七年级生物学下册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北师大版2019)第8章第1节人类的食物第8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1、B2、A.(×) B.(√) C.(√) D.(×) E.(×)3、D4、√,×,√,√。
5、C6、小肠在结构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使营养物质容易吸收。
第8章第3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1、(1)一般说来,食品存放时间越长,对人的危害性也随之增大,营养也随之下降。
食品在保质期内存放的条件对食品的变质也起到很大的影响,如一块蛋糕用塑料纸包装后,放在太阳下暴晒出售,很容易变质,而放在冰箱内出售,则保质时间能长一些。
(2)植物油:不要用塑料桶和金属容器盛油,可用陶瓷或深颜色、小口的玻璃瓶。
盐:家庭中应把碘盐放入干净的容器内保存。
碘盐遇热、受潮、风吹和日晒等均可挥发。
因此,应将买回的碘盐放入有盖的瓶、罐内,不可开口存放。
酱油:热天买回散装酱油应先烧开后再存放;或在酱油表面滴几滴食油,与空气隔开,细菌不易生长;也可向酱油里放几瓣去皮大蒜,防止酱油变质。
醋:散装醋应先用纱布过滤,然后加热煮沸,冷却后装入洁净的瓶中,盖严备用。
(3)在冰箱中生、熟食品宜分开,熟食应放人加盖的容器中存放,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第9章第1节血液1、(1)该同学白细胞数量超过正常指标。
(2)该同学可能有炎症,应该请医生诊断身体什么部位发炎,遵照医生意见使用药物治疗。
2、3、血液、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三者的颜色和成分有所不同:血液是红色的,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清是黄色透明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与血清都不舍有血细胞,两种液体的成分也有所不同。
4、提倡无偿献血,可以帮助失血者恢复健康。
一个健康人,一次适量献血的血量一般为200~300mL,约占总血量的5%。
第二十章生存分析[教学要求]了解:了解生存资料的特点和Cox模型的概念及应用。
熟悉:理解中位生存期的概念、生存曲线的特点及解释。
掌握:单因素生存曲线的K-M方法和中位生存期的计算;单因素生存曲线比较的log-rank检验及适用条件;Cox模型回归系数与RR的关系及模型适用条件。
[重点难点]第一节生存资料的特点生存时间往往不服从正态分布,且资料收集过程中会出现删失值的问题,故需要一些特殊的统计分析方法。
一、起始事件与终点事件终点事件(outcome event) 又称失效事件(failure event),它是指研究者所关心的特定结局,而起始事件是反映研究对象生存过程的起始特征的事件。
这两者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由研究目的决定,必须在设计时就明确规定,并在研究期间严格遵守而不能随意改变。
二、生存时间生存时间(survival time)也称失效时间(failure time),它定义为终点事件与起始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常用符号t表示。
三、删失值基本概念:在随访研究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明确地观察到随访对象发生事先定义的终点事件,无法得知随访对象的确切生存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删失(censoring) 或终检,包含删失的数据称不完全数据(incomplete data)。
本章着重讨论右删失(right censoring),即从时间轴上看,终点事件发生在最后一次随访观察时刻的右方。
虽然删失数据的信息可以利用,但过多的删失很可能会带来分析结果的偏倚。
产生右删失的原因:1.随访对象失访或中途退出(withdraw)。
2.随访结束时对象仍存活。
3.治疗措施改变等。
第二节 生存率的估计估计生存率有两种非参数方法:用于大样本分组资料的寿命表法(life table method )和本节介绍的乘积极限法(product-limit method ),也称K-M 法,它既可用于小样本资料,也可用于大样本资料。
一、生存率的点估计 如数据中无删失,生存率可用下式计算:()t S t =时刻仍存活的观察例数总观察例数;如数据中有删失,则需分时段计算不同单位时间的生存概率i p (i =1,2,…,t ),然后利用概率乘法原理将i p 相乘得到t 时刻生存率,即:12()t S t p p p =⨯⨯⨯ 。
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1.(2022·湖北省高三调研)三刺鱼在取食的时候要在获得能量与面临危险之间进行权衡调整。
不同条件下,三刺鱼的取食策略也不同。
研究人员在有水蚤的人工水域,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与本实验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B)A.纵坐标取食次数多少反映了三刺鱼的取食策略B.本实验涉及一条食物链即水蚤→三刺鱼→翠鸟C.在水蚤密度低水域取食,有利于三刺鱼逃避危险D.在水蚤密度高水域取食,有利于三刺鱼获得更多能量[解析]纵坐标取食次数多少反映了三刺鱼的取食策略,在有翠鸟的情况下,三刺鱼会改变取食策略,主要在低水蚤密度水域取食,以逃避被翠鸟捕食的危险,A正确;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水蚤是动物,不是生产者,故水蚤→三刺鱼→翠鸟不能构成食物链,B错误;据图可知,在有翠鸟的情况下,三刺鱼主要在水蚤密度低水域取食,有利于三刺鱼逃避危险(因为翠鸟也取食水蚤,在高水蚤密度水域,翠鸟多),C正确;三刺鱼能捕食水蚤,在无翠鸟的情况下,三刺鱼主要在水蚤密度高水域取食,有利于三刺鱼获得更多能量,D正确。
2.(2021·福建漳州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A.图中b、c、d生物可以组成多条食物链B.a→b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C.图中缺少b→a、c→a和d→aD.f为分解者,只包含真菌和细菌[解析]图中b表示生产者,cd表示各级消费者,可以组成多条食物链,形成复杂食物网,A正确;a→b表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B正确;图中缺少b→a、c→a和d→a过程,C正确;f为分解者,主要包含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细菌,有些动物也可以是分解者,D错误。
3.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蟾蜍从昆虫种群获得的能量一定多于从蜘蛛种群获得的能量C.若草固定的能量为a,则猫头鹰获得的能量大于0.04aD.食虫鸟和蟾蜍存在竞争关系,同时属于第三、四营养级[解析]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法构成生物群落,A错误;因无法确定蟾蜍捕食昆虫的比例,因此无法比较从它们获得的能量的大小,B错误;如果草全部的能量全部沿着草→食草鸟→猫头鹰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那么猫头鹰有0.04a能量,但是草中的能量还流向昆虫,这时经过更多的营养级,那么能量消耗更多,因此猫头鹰获得的能量一定小于0.04a,C错误;据图可知,食虫鸟与蟾蜍均捕食昆虫,因此是竞争关系,并且都位于第三、四营养级,D正确。
第9课《复活(节选)》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 植被多于空地, 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 遮住了嘴唇, 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一根根迎风飘动, 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 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 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象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 修剪疯长的胡须, 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 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
这样一来, 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
因为, 无可否认的是, 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 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 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 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
小屋粗制滥造, (), 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1. 文段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A. 比喻夸张B. 比喻比拟C. 夸张比拟D. 比拟类比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中的句子,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个农村木匠之手建造了它B. 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C. 被一个农村木匠建造D. 农村木匠建造了它3.下列各项中, 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B. “画得真好。
——你为什么这样勇敢, 不怕他?”C.“可怜的妈妈, ”箍桶匠说, “你不知道我多爱你。
——还有你, 我的儿!”D. “真的?哈哈哈……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答案】1. A2. B3. A【解析】1. 本题考查准确判定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没有使用比拟和类比。
“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
!
第19章生存分析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生存时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E )。
A.流行病学研究中,从开始接触某危险因素至某病发病所经历的时间
B.乳腺增生症妇女治疗后阳性体征消失至首次复发的时间
C.肺癌患者从手术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
D.急性白血病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缓解的时间
!
E.以上均正确
2. 教材表19-18表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
教材表19-18 急性白血病患者药物诱导后缓解至首次复发的随访记录编号缓解日期终止观察日期结局生存时间/天
1 复发 158
2 死亡 91
3 复发 147
4 失访 96
:
5 缓解 119
……………
生存时间属删失数据的有(C)。
A.1号和3号 B.1号和2号 C.2号、4号和5号
D.2号、3号和4号 E.1号、2号和3号
3. 下列有关log-rank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
B.log-rank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
:
C.log-rank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
D.log-rank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
E.log-rank检验的自由度为1
4. Log-rank检验与Breslow检验相比,( B )。
A.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敏感
B.log-rank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
C.Breslow检验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敏感
D.两者对组间死亡远期差异同样敏感
—
E.两者对组间死亡近期差异同样敏感
5. Cox回归模型要求两个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t的风险函数之比(D)。
A.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B.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C.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D.不随时间改变
E.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思考题。
1. 生存分析的主要用途及其统计学方法有哪些
答:生存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主要解决如下问题。
估计:即根据一组生存数据估计它们所来自的总体的生存率及其他一些有关指标。
如根据白血病化疗后的缓解时间资料,估计不同时间的缓解率、缓解率曲线以及半数生存期。
估计生存率常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K-M)法。
比较:即比较不同受试对象生存数据的相应指标是否有差别。
最常见的是比较各组的生存率是否有差别,如比较不同方案治疗白血病的缓解率曲线,以了解哪种治疗方案较优。
生存曲线比较常用log-rank检验和Breslow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其目的是为了研究影响生存时间长短的因素,或在排除一些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研究某个或某些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
例如,为改善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应了解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程、白细胞数、化疗方案等。
影响因素分析常用Cox回归。
生存预测:具有不同因素水平的个体生存预测估计,如根据白血病患者的年龄、病程、白细胞数等预测该患者k 年(月)生存率。
生存预测常用Cox 回归。
2. 生存率估计的K-M 法和寿命表法是如何利用删失数据的
答:常见的右删失数据表示真实的生存时间未知,只知道比观察到的删失时间要长^。
因此,生存率估计的K-M 法和寿命表法计算期初例数时,都利用了删失数据提供的这部分信息。
3. Cox 回归与logistic 回归都可作临床研究中的预后分析,两者的主要区别何在
答:Logistic 回归模型可以作多因素预后分析,控制混杂因素效应,并可进行相对危险度估计,但不能处理随访中常见的删失数据。
另外,logistic 回归模型仅考虑随访结局(生存或死亡、有效或无效),而未考虑出现该结局的时间长短。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效应变量是生存结局和生存时间,它不仅可以从事件结局的好坏,而且可以从发生事件的时间长短进行分析比较,因而Cox 回归具有logistic 回归模型的所有优点,并可以处理删失数据,能够更全面地作预后分析。
但当数据失访较少或结局事件发生数较少时,宜用logistic 回归分析。
4. Cox 回归中的RR 表示什么如何解释RR 的大小
答:Cox 回归中的RR 表示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或风险比(risk ratio ),其含义是在其他协变量不变条件下,变量j X 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到的倍数。
三、计算题
1. 手术治疗10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1、2、3年的死亡数分别为10、20、30,若无删失数据,试求各年生存概率及逐年生存率。
解:各年生存概率0900.01=p ,8777.02=p ,457103.p =
`
1年生存率 90.0)1(ˆ=S
,2年生存率 70.0)2(ˆ=S ,3年生存率40.0)3(ˆ=S 2. 42例经药物诱导达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的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试验,两组患者分别用安慰剂和6-MP 治疗后的缓解时间见教材表19-19。
试估计两组患者生存率(实为缓解率)并比较
两组生存率有无差别。
教材表19-19 安慰剂和6-MP 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缓解时间/月
安慰剂组: 1 1 2 2 3 4 4 5 5 8 8 8 8 11 11 12 12 15 17 22 23 6-MP 组: 6 6 6 6+ 7 9+ 10 10+ 11+ 13 16 17+ 19+ 20+ 22 23 25+ 32+ 32+ 34+ 35+ 解:两组患者缓解率计算见练习表19-1和练习表19-2。
、
练习表19-1 安慰剂组缓解率计算表
时间/月 i t 时刻死亡数 期初例数 生存概率 生存率(缓解率) 生存率标准误
i t i d i n i i i i n d n p /)(-= )(ˆi
t S )]t (S ˆ[SE i 1 2 21 19/21= 8 8 1
《
2 2 19 17/19= 7 8× 7= 5 7
3 1 17 16/17= 2 5× 2= 9 9
4 2 16 14/16= 0 9× 0= 7 9
5 2 14 12/14= 1 7× 1= 4 9
8 4 12 8/12= 7 4× 7= 0 0
11 2 8 6/8= 0 0× 0= 7 6
12 2 6 4/6= 7 7× 7= 5 7
15 1 4 3/4= 0 5× 0= 9 4
"
17 1 3 2/3= 7 9× 7= 2 1
22 1 2 1/2= 0 2× 0= 6 6 23 1 1 0/1= 0 6× 0= 0 —
练习表19-2 6-MP 组缓解率计算表
时间/月 i t 时刻死亡数 删失例数 期初例数 生存概率 生存率(缓解率) 生存率标准误
i t i d i c i n i i i i n d n p /)(-= )(ˆi t S )](ˆ[i
t S SE 6 3 1 21 18/21= 1 1 3
-
7 1 1 17 16/17= 2 1× 2= 7 9
10 1 2 15 14/15= 3 7× 3= 9 3
13 1 0 12 11/12= 7 9× 7= 2 8
16 1 3 11 10/11= 1 2× 1= 5 1
22 1 0 7 6/7= 1 5× 1= 8 2
23 1 5 6 5/6= 3 8× 3= 1 5
两组缓解率比较:
~
Log-rank 检验近似法23.152=χ,1=ν,005.0<P
Log-rank 检验精确法79.162=χ,1=ν,1000.0<P
安慰剂组与6-MP 组缓解率曲线见练习图19-1。
C u m S u r v i v a l 练习图19-1 安慰剂组与6-MP 组缓解率曲线
3. 教材表19-20是对949名卵巢癌患者的随访结果,时间区间均为5年。
试估计生存率。
教材表19-20 949名卵巢癌患者的随访结果
诊断后年数 ] 期内死亡数 期内删失数
0~ 731 18 5~
52 16 ;
10~
14 75 15~ 10 33 解:见练习表19-3。
练习表19-3 949名卵巢癌患者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计算表
诊断后 期内 期内 期初 期初 生存 生存率 生存率 年数 死亡数 删失数 病例数 有效例数 概率 标准误
i t i d i c i n i n i p )(ˆi t S )](ˆ[i
t S SE 0~ 731 18 949 940 3 3 6
5~ 52 16 200 192 2 1 2
10~ 14 75 132 9 1 0
15~ 10 33 43 6 0 0
(余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