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子的贮藏和催芽
- 格式:docx
- 大小:26.90 KB
- 文档页数:5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林木种子的质量和储藏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优秀的林木种子储藏和播种技术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林木种子储藏和播种育苗技术进行探究。
1.储藏条件林木种子储藏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湿度、温度、光照、空气质量等。
在储藏中,最基本的条件是储藏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根据种子的特性,一般要求储藏温度低于种子的冷村温度,湿度在10%~15%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条件需要注意:(1) 避免阳光直射:储藏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影响种子的质量。
(2) 避免氧气过多:因为种子在储藏的过程中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如果储藏的地方空气流通不良,则会导致二氧化碳堆积,影响种子质量。
(3)防潮、防虫:储藏容器要防潮、防虫,并确保容器密闭,以保护种子质量。
2.储藏容器的选用实际上,储藏容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储藏容器应选用封闭性好、耐酸碱、耐高温、防水气的材质,如塑料袋、密封型玻璃瓶等。
同时,也要注意无毒、无异味。
林木播种育苗技术是指在种子萌发发芽前,创造一定的生长条件,加速种子萌发的过程,以便迅速形成幼树。
对于不同的林木种子,播种育苗技术也有所差异。
1.种子处理要求(1)湿热处理:湿热处理通常指将种子放入湿毛巾或湿沙中,然后在20~30℃下催芽。
这种处理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使得幼苗在生产过程中更易于成活。
(2)化学处理:一些难于萌发的种子,可用化学物质来促进萌发,如在种子上喷洒催芽剂等。
2.播种育苗技术的要点(1)选定适合的播种时间和地点:不同的植物,播种时间和地点是不同的。
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情况来选定。
(2)选好育苗基质:良好的育苗基质可以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育苗基质的配比要严格控制。
(3)培育健康苗:培育健康苗是育苗成功的关键。
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掌握浇水、施肥、排水等技术。
此外,也要注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林木种子储藏和播种育苗技术对于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是林木育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种子的储存和处理方法,以及播种育苗技术的探究,可以有效提高林木繁殖的成功率和苗木质量。
种子的储藏是种子育苗的重要环节之一。
种子储藏的目的是确保种子的存活性和保持良好的发芽力,从而保证种子在播种时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发芽和生长。
种子储藏一般分为干燥贮藏和冷藏贮藏两种方式。
干燥贮藏是将种子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储存。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常绿乔木的种子,如松树、柏树等。
在种子贮藏时,首先要将种子进行清理,去除掉杂质和受损的种子,并进行干燥处理,使种子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10%以下。
然后将种子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存放在低温、低湿的地方,如冷藏室或冰箱等。
冷藏贮藏适用于一些温带常绿乔木的种子,如橡树、核桃等。
在进行种子贮藏时,首先要将种子进行清洁和筛选,去除受损的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然后将种子放置在通风性好、湿度控制较好的冷藏库中进行贮藏,一般温度应控制在0-5摄氏度之间。
在进行播种育苗时,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播种地点。
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的树种和地区的气候情况来确定,一般选择适宜的气温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播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地点应选择土壤质量好、排水性良好的地区,以便种子顺利萌发和生长。
在进行播种育苗时,需要注意控制播种的密度和深度。
播种密度应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和苗木质量的要求来确定,一般是根据树种的习性和地方的林木密度来确定。
播种的深度也需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种子大小和生长习性来确定,一般大种子播种深度较浅,小种子播种深度较深。
在播种后,还需要注意对苗木的管理和保护。
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灌溉和施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同时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对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的探究,可以有效提高林木育苗的效果和质量,为林木繁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林木种子的采摘、调制、储藏及催芽一、采摘一般树种的种子多是生理成熟在先,形态成熟在后,但也有的种子生理与形态成熟时间几乎一致,或相隔时间很短。
也有生理后熟的种子,如银杏,当假种皮呈黄色变软,由树上脱落,此时胚还未发育完全,不能立即播种。
需经适当条件下的贮藏,采取一定措施才能正常发芽。
生理成熟是指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
生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高,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尚不能完全保护种仁,不易防止水分散失。
此时采集,种仁急剧收缩不利于贮藏,会很快丧失发芽能力,抗逆性低,易受微生物为害。
但对深休眠的种子,可用处于生理成熟期的种子,采后即播,以缩短休眠期,提高发芽率,形态成熟是指种实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出成熟特征,完成子胚发育过程,结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含水量降低,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种子重量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呼吸作用微弱,种皮致密、坚实,抗逆性强,已进入休眠,耐贮藏。
种子进入形态成熟期后,种实逐渐脱落,一般园林采种多是在形态成熟后采集。
种子成熟特征可分为3类:1、浆果类:成熟期果皮变软,颜色由绿变红、黄、紫色等,并具有香味,多能自行脱落,应注意及时采摘。
2、干果类(荚果、蒴果、翅果等):成熟时果皮变为褐色,干燥开裂,也有在树枝上宿存的。
3、球果类:果鳞干裂、硬化、变色,种鳞开裂散出种子,如高山松、白皮松、云南松、华山松。
不同树种脱落的方式各不相同。
有的是整个果实脱落;有的果皮开裂,种子散落,果实并不一同脱落。
不同树种种实脱落情况不同,采种时期亦不同。
一般分以下几种:一是形态成熟后,果实开裂快,如杨、柳、榆、桦、银桦、木麻黄等,应在未开裂前采种。
二是形态成熟后,果实虽不马上开裂,但种粒较小,一经脱落不好收集,如冷杉类、云杉类、水杉、云南松、湿地松、桉树等,应在种子脱落前采种。
三是形态成熟后,在母株上长期不开裂,不会散裂,不受虫害,也不会影响发芽率,如国槐、刺槐、合欢、苦楝、黄檀、悬铃木、女贞、香樟、楠木等,可以延迟采种期。
浅谈林木种子的储藏管理和育苗技术木本植物是多年生植物,种子结实通常分为丰年和欠年。
因此,储藏种子是非常关键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各省县级种子站和个体育苗户的储藏库多为常温库,所以种子储藏不当的现象相当普遍,由此引起的损失在所难免。
因此采种、售种、用种单位和个人必须搞好种子储藏,保持种子活力,从而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对后期的育苗工作顺利铺下坚实的基础。
一、入库前准备。
1.母树选择要在在林木分布较集中的地方选取,材林树种应选生长快、干性好、抗病虫的壮龄林木。
:种子入库前必须对种子进行仔细检验、筛选并清除杂质。
要精选含水量达标的种子,没有达标的必须进行适当干燥后方能入库。
另外对有病虫害的种子要坚决进行消毒处理。
保证合格的种子在散热降温才能分批入库。
2.库房防潮防漏处理对种子将来成只管至关重要:种子吸湿返潮主要从空气中吸湿、地面返潮、漏雨雪等三个方面。
因此库房要适当密封降低空气湿度,以防止从空气中吸湿,地面防潮湿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改善地面结构,应在铺沥青、油毡后再铺地砖或地板然后垫高地面或搭高架存放杜绝地面潮气上返。
要做好仓库四周的排水工作,检验库房的房顶、四壁和地面,如发现漏洞应及时补漏。
以免雨雪淋湿种子。
3.:储藏种子之前,对种子储藏库房要进行清扫、堵漏以及消毒。
一般仓库消毒用1%敌百虫,每立方米空间喷雾0.05kg,,也可以用敌敌喂原液挂条。
以避免残留病虫的滋生和防止鼠害。
二..储藏期间的管理。
1.种子的通风。
为确保种子的活力在储藏期间,应采取适当的通风,便于种堆的气体交换,另外降低种堆的温度和湿度。
使种子不会吸潮、发热、霉变,从而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从我省的自然条件来看种子储藏在5-10月是危险期,因为在这期间温度高、湿度大,种子易吸潮、发热、霉变。
所以一般采用人工辅助自然通风的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要考虑到库内外温度适宜才可以,否则会另种堆结露吸潮。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低温密封保存。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林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林木的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合理的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保存率和萌发率,也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探讨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推动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林木种子储藏技术探究1. 种子采集林木种子的采集是种子储藏的第一步,种子采集的时间和方法对于种子的质量和保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种子的采集时间应选择在种子完全成熟时进行,这样可以确保种子的营养储备充足,萌发率高。
种子的采集方法也很重要,要采用手工采集或者选择成熟的树种进行振动采集,避免损伤种子。
2. 种子处理种子采集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如去壳、除杂、消毒等。
这些处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保护种子,防止病虫害的侵害,提高种子的质量。
还可以对种子进行质量检测,筛选出高质量的种子进行储藏。
3. 种子储藏对于储藏种子来说,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等环境因素是影响种子储藏效果的关键。
一般来说,种子的储藏温度应选择在0-5℃之间,湿度保持在6-8%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地延长种子的保存期,保持种子的萌发力。
需要定期对种子进行检测,确保种子的质量和保存状态。
1. 播种技术播种是育苗的第一步,对于种子的播种时间、播种深度和播种密度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一般来说,播种时间应选择在种子的休眠期或者萌发高峰期,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播种深度和密度也需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特点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树种的生长需求。
2. 育苗技术对于育苗来说,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种子的萌发后,需要进行保湿管理,保持适当的湿度,促进幼苗的生长。
需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发生热害或者冷害。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是林木繁衍生长的重要环节之一,妥善的种子储藏和科
学的播种育苗技术能够提高林木种子的生存率和苗木的质量,进而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究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以期对林木种子的储藏和育苗提供参考。
种子储藏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
种子储藏要求储存环境干燥通风,并控制储存
温度和湿度。
一般采用低温低湿度条件下的种子储藏,以延长种子的储存寿命。
对于某些
品种的种子,还可以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进行储存,以提高种子的保存性能。
种子的储藏
容器和储藏条件也需要注意,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储藏容器,并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种
子的质量。
播种育苗技术是种子繁殖的重要环节之一。
播种前,首先需要对播种地进行准确的勘
测和预备,确定合适的播种地点和播种数量。
确定播种的季节和气候条件,要选择适宜的
温度和湿度,并注意降雨和灌溉条件。
播种时,要注意种子的播种深度和密度,避免过深
或过浅、过密或过稀所造成的种子死亡或发芽不良。
在播种前也要进行必要的种子处理,
比如浸种、破壁、发芽促进等,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成活率。
播种后的育苗管理也是影响苗木质量的关键。
在幼苗期,需要注意及时的浇水和施肥,以满足苗木生长的需求。
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保证苗木的健康
生长。
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形,以塑造苗木的形态,提高苗
木的质量和外观。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是指在林木繁殖过程中对种子的收集、储藏以及播种和育苗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和技术。
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林木繁殖的成败和成本的高低。
本文将就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进行探究,以期提高林木种子的利用率和成活率。
一、林木种子储藏技术1、种子收集种子收集是从林木自然变异中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树种材料的过程。
种子收集应选择生长健壮、形态正常的母树,避免选择生长势弱、病虫害感染的母树。
在收集种子时应注意不破坏果实,避免果实自然开裂或是人为破坏导致种子的损失。
2、种子储藏种子储藏是将收集到的种子经过处理后保存在一定的环境中,以保持其活力和发芽力。
种子储藏一般分为常温储藏和冷藏储藏两种方法。
常温储藏是将种子放在常温下的储藏方法,适用于保存较耐储藏种子。
常温储藏要求将种子放置在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暴晒或潮湿而导致种子失活。
冷藏储藏是将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下的储藏方法,适用于保存耐低温种子。
冷藏储藏一般采用冰箱或专门的冷藏设备进行保存,可以延长种子的保藏期限。
3、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指对收集来的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发芽力和抗逆性。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消毒处理、除壳处理和浸种处理等。
消毒处理是通过对种子进行消毒来防止种子感染病菌和病毒,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除壳处理是对一些外壳比较坚硬的种子进行打破外壳,以帮助种子发芽。
浸种处理是将种子放入浸种液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浸泡,以增加种子的吸水性和发芽率。
二、播种育苗技术1、播种方式播种方式一般分为直播和间伐播种两种。
直播是指将种子直接播撒在地面上,适用于种子外壳薄、发芽能力强的树种。
间伐播种是指将种子先在种植容器中播种育苗,待苗木生长较大后再进行移植,适用于种子外壳较厚、发芽能力较弱的树种。
2、育苗基质育苗基质一般选择土壤、腐殖土或者人工基质等,在种植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病菌的感染。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林木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对于保护和利用林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林木种子的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以期对于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林木种子的储藏技术1. 种子的采集种子作为植物的生殖体,是延续物种的重要媒介。
在采集种子时,首先要选择成熟的、外观完整的种子。
要注意防止种子受到腐败、损坏或者过度干燥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采集后的种子应尽快进行处理,以防止种子的质量受到影响。
储藏是为了保护种子,以便种子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发芽生长。
常用的储藏方式包括冷藏、速冻、真空储藏等。
冷藏是将种子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以减缓种子的新陈代谢和延长种子的保质期。
而速冻则是通过将种子迅速冷冻,以防止种子受到冷冻冷害。
真空储藏则是将种子存放在真空环境中,以减缓氧化、水分蒸发等过程,从而延长种子的保质期。
不同的储藏方式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种子,具体应根据种子的特性来进行选择。
3. 种子的储存条件种子的储存条件对于种子的保质期具有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低温、低湿度、低氧浓度是种子储存的最佳条件。
在储存种子时,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避免湿度过大或者过小,以免影响种子的存活率和发芽率。
还需要防止种子受到害虫、霉菌等因素的侵害,可以通过加入杀虫剂、抗真菌剂等方式来进行防治。
二、林木播种育苗技术1. 播种方法播种是将种子埋入土壤中,以便种子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芽生长。
常用的播种方法包括直播、间接播、移苗播等。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埋入土壤中,适用于种子较大、萌发力较强的树种。
间接播是将种子先在雨水或者人工水源中进行浸种处理,然后再进行播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种子较小、不易发芽的树种。
移苗播是将育苗后的苗木移栽到指定的地点进行播种,适用于种子较难发芽或者需要特殊育苗条件的树种。
2. 育苗技术育苗是指将种子培育成幼苗的过程,是保证种子能够生长成健康树木的重要环节。
育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种子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探究林木种子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林木生长发育和林业生产效益。
因此,为了保障林木品种的纯度、高产和良种,需要对种子的储藏与播种育苗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
一、林木种子的储藏林木种子的储藏是种子保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种质资源、提高育种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种子的储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储藏条件储藏林木种子应选择干燥、通风、防虫的环境。
一般来说,干燥环境是指相对湿度不超过70%,温度不超过25℃的条件。
通风环境是指在确保干燥的前提下,保持空气流动,避免风速过大。
防虫环境是指采取滚动式储存,每三个月翻一次堆并对堆里的种子进行查验,及时清除虫害。
2.储藏容器储藏容器应具有防潮、防虫、透气等特性。
一般可选用密封、防潮、透气性良好的袋子或桶,以及能够防止阳光照射的场所。
储藏的种子应保持在原装袋中,并在外包装上注明种子品种、来源、生产年份等信息,以方便管理。
3.储存时间林木种子的储藏时间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的质量、储存条件及储存时长等。
通常,普通松、红松、白桦等树种的种子,储藏期限可以达到3-5年。
林木种子的播种育苗技术是指将储藏好的种子按一定规定的方法播种,以获得较高的育苗效果。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播种时间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树种、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的播种目标来确定。
一般来说,夏树春播,冬树秋播。
如果是为了保持松树的种子萌发能力而采集的种子,则应该尽快播种。
2.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种子大小、外层结构决定,通常以种子长度的1-2倍为宜。
例如,松树种子的播种深度应在2-3cm内。
播种密度应根据树种、生态条件和目的来合理调配。
一般常用的种子量为每公顷2-4kg。
4.育苗基质育苗基质是种子在发芽和生长初期钻壳的根基,对于种子发芽成活起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树种和不同生态条件,育苗基质可以用沙土、腐叶土、珍珠岩或肥料等材料混合制成。
林木种子的贮藏和催芽
陈小兵1 卢铁道2
(1 2河北省任丘市林业局062550)
【摘要】:本文论述了林木种子的采种、贮藏和催芽。
【关键词】:种子贮藏良种贮藏期间管理催芽
林木种子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作为植树造林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措施,贮藏和处理好林木种子,不仅直接关系到育苗和造林的成败,在林业产业种源储备和生态建设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选采良种妥善入库
林业生产中常说的良种,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二是有优良的播种品质。
只有两方面都好的才是良种。
要符合这两方面,就必须选取优质的母树林和适时采收。
母树林是从现在的人工林或天然林中,选择优良林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改造等措施而建立的采种基地。
选择母树林的条件是:①母树林要与用种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一样或相近。
力争选定的母树林,是这个树种自然分布区域的中心地带,而且要集中成片,面积不小于50亩,同时要交通便利。
②树龄要刚进入或正是结实盛期的。
③所选母树林的郁闭度在0.5—0.7。
④林分组成和起源方面,阔叶树要纯林;针叶树为改良土壤可保留部分阔叶树,以选实生林为好。
另外,母树林要精细管理,使种实优质丰产。
选好采种母树,还要掌握好采种期,这对保证种子质量优良至关
重要。
成熟的种子,外表一般由绿色变成深褐色,如油松球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果鳞开裂;侧柏球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球果微裂;杨树果穗由绿色变成黄色等,都是表示种子已经成熟,即可采种。
过早采集,即采青,会降低种子质量,过晚采集,有时会采不到种子。
种子入库前要对种子的播种品质进行检验,并对种子的各项指标进行登记,通常的检验指标有发芽率、千粒重、净度、饱满度、含水量等。
对杂质过多的种子要进行筛选,清除杂质,对病虫害种要进行消毒处理。
在储藏种子之前,对种子库房要进行清扫、堵漏和消毒,其目的就是为了灭杀残留病虫和防止鼠害。
二、精心贮藏严格管理
种子发芽和长成幼苗的能力,称为种子的生活力或生命力,种子生活力延续的时期叫种子的寿命。
贮藏的任务就在于延长种子的寿命,最大限度地保持初始活力,使种子在贮藏期间,体内消耗最少的贮藏物质。
贮藏种子主要有湿藏法和干藏法。
湿藏法是用于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通常只作为越冬贮藏,如板栗、核桃、橡子等。
在湿藏期间始终保持0℃左右的低温,湿润和通气,防止种子失水或过早发芽。
常用洁净、疏松而又保水的材料作基质,可同种子相间成层,也可与种子充分混拌,造成湿润通气的环境。
室内堆藏法:选干燥通风的房间,铺10厘米湿沙,铺一层种子,再铺一层沙,依次相间进行摊放。
或用一份种子对三份湿沙,混拦均匀的堆60—80厘米高,外层盖湿沙10厘米。
可在种堆中间竖草把通气。
露天坑藏法:室外选背荫、土壤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地方挖贮藏沟,深120厘米,宽120厘米,长度以种子多少而定。
存放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小雪节前后。
贮藏时,沟底铺8厘米湿沙,然后种沙混拌均匀填入;或一层种一层湿沙相间铺好,距地表20厘米时,完全盖沙。
天气渐冷,上面逐渐加土成屋脊形。
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尤其2—3月,防止种子霉变或过早发芽。
干藏法适用于绝大多数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
普通干藏法:先把种子干燥至安全含水量,然后装入麻袋,放置于干燥、通风、荫凉处,码垛不宜太高,以利通风。
为使室内湿度不致过大,可放些生石灰等干燥剂。
注意定期检查,尤其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做好防潮、通风、防虫等工作。
密封干藏法:对于种皮薄、极易受空气湿度影响、很快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可用密封干藏法。
具体做法是将已干燥到安全含水量的种子装入瓶、桶等容器内,将口密封,置于0℃—5℃干燥的室内。
根据华北地区的经验,对种皮较厚的油松、侧柏、落叶松等,在室温下密封干藏,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保持干燥的途径可以是维持库房干燥,也可以是将种子装入防潮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必要时可在容器中加放干燥剂。
近年来,真空贮藏和绝氧贮藏也逐渐得到应用。
严格贮藏管理、搞好储藏期间的检查,通常从储藏温度、储藏湿度、种子含水量、种子病虫害感染度等方面入手,以确保种子储藏的安全。
二、科学处理打破休眠
乔灌木种子成熟后,种皮变的坚硬,致密,含水量降低,内含物呈复杂难溶状态,种子的新陈代谢也很微弱,即进入了休眠状态。
种子休眠是种子由于某些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造成的一时不能发芽或是发芽困难。
常见的有几种情况:一是有些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条件后,就能发芽,即没有休眠现象。
相反,温度、水分通气等条件不适宜,种子暂时不能发芽,而进入被迫休眠。
还有一些种子虽已具备发芽条件,但须经特殊处理后才能发芽,如山楂、桧柏、椴树、红松、白腊等。
这类种子休眠有三种原因:①种皮不透气、不透水。
②胚发育不完全。
③种皮或种子内的胚或胚乳含有抑制剂。
因此,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整齐,也是育苗成功的关键一步。
常用的打破休眠的方法有层积催芽和水浸催芽两种:
层积催芽就是将已休眠的种子,在一个时期内放在一定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下处理。
具体方法是按体积比例将一份种子与三份间层物(沙、锯末、泥炭等)混和均匀,湿度保持间层物饱合含水量的60%,放在低温(0℃--5℃)或高温(25℃--30℃)、湿润、通气条件下处理,时间长短依各树种而异。
层积期间始终要保持湿润状态,防止过干过湿,对需要变湿处理的种子,应上下翻动。
播种前半个月,检查发现有个别种子裂嘴,要移到温暖湿润的地方催芽,等有三分之一的种子裂嘴,即可播种。
水浸催芽适用于播种前刚得到种子,需要快速处理的情况。
具体做法就是用40℃—60℃温水浸泡种子,等种子吸足水分,再移到温暖湿润处催芽。
水温高低和浸泡时间因种子大小、习性而异。
在华北
地区,杨树种子用20℃—30℃水浸2—3小时后直接播种;国槐种子要用60℃—70℃水浸5分钟,然后30℃水泡24小时,再于温暖处催芽2—3天;核桃种子则用室温水浸泡8天左右,再混沙催芽等。
另外,比较特殊的种子也需要酸浸、碾压、破壳等特殊处理。
【参考文献】
王宁堂;;种子安全贮藏的技术措施[J];种子科技;2011年08期
张莉;茶树种子低温贮藏过程中热激蛋白的差异表达与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