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公害事件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34
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1 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的工业区.事件发生的起因是1930年12月1—5日该地区发生逆温现象,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大气层底部积累,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25~100 mg•m-3,超过了排放标准约100~400倍,并有氟化物污染,几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的综合作用,造成一周内死亡60人。
2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伦敦市.12月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在40~50 m低空发生逆温层,致使燃料产生的烟雾不断积累,达到平时6倍以上,烟雾中的铬渣粉尘使二氧化硫发生催化氧化继而生成硫酸雾沫,4天内死亡4000余人,以后两个月陆续死亡8 000余人.3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事件<BR>1984年12月2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所属一家农药厂地下储气罐压力过大而渗漏出45t液体毒气.造成2 500人死亡,20万人受伤,其中10万人终身残废,5万人双目失明.当时博帕尔地区大批食物,水源被污染,牲畜和其它动物亦大量死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4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BR>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导致31人死亡,大批人员被迫撒出污染区,核事故中在地洞中幸免于难的动物,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发生了严重的畸形变种,据估计在未来的40年内,将会引起15 000人患癌症.上述重大污染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惨痛的教训.它告诫我们,在工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进行建设及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否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为什么会发生“公害事件”?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
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程度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不注意保护,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世界八大公害是那八大公害一、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此次污染事件,因为是几种有害气体与煤烟、粉尘同时对人体产生了毒害,导致了60余人死亡,数千人患病。
二、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导致发病者有5911人,占全镇人口43%,死亡17人。
三、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发生英国伦敦市。
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
四、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
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五、日本水俣病事件:1952年-1972年间断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市。
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用毒鱼后受害。
六、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1931年-1972年间断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
七、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1961年-1970年间断发生在日本四日市。
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1972年该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八、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8月发生在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
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
扩展资料:按引起公害病的原因,公害病事件可以分为4类:1、大气污染公害事件:是由煤、石油等物质燃烧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造成的。
2、水体污染公害事件:是由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把大量化学物质和细菌、病毒排入水体造成的。
3、土壤污染公害事件:是因工业废水、废渣排入土壤造成的。
世界十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
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
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所致。
2、美国多诺拉事件多诺拉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某河谷中的小镇。
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这里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逆温控制,且26日—30日持续有雾,致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
这期间,全镇43%的人口,即591人相继暴病,症状为:喉痛、流鼻涕、干渴、四肢酸乏、咳痰、胸闷、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17人。
据估计,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为正常值的数倍,并发现有尘粒。
分析认为,SO2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同大气中的尘粒接合是致害因素。
主要致害物是SO2与金属元素,以及金属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生成物。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又被浓雾笼罩。
这期间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一下住满了伦敦的各家医院。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岁以上最多,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较平时增加1倍。
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
3倍、2。
4倍、5。
5倍、2。
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较平时均有成倍增长。
事件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
人们就此事件分析认为,这于伦敦当时大量的耗煤有关。
事件期间尘粒浓度最高达4。
46毫克/米3,为平时的10倍,SO2浓度最高达平时的6倍,在浓雾的特定条件下,烟雾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从而形成H2SO4,并凝在微尘上,从而形成酸雾,成为这一事件的杀手。
从十大公害事件出发,谈谈你对环境与健康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经济起飞,忽视了环境保护,结果发生了一系列“公害”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对人类本身的健康也产生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其中震惊世界的十大“公害”事件,更使人触目惊心1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事件马斯河谷是比利时的工业区.事件发生的起因是1930年12月1—5日,该地区发生逆温现象,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大气层底部积累,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达25~100mg·m-3,超过了排放标准约100~400倍,并有氟化物污染,几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的综合作用,造成一周内死亡达60人。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0年初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当时,这个城市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消耗大量汽油,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该市处于50km狭长的盆地中,一年约有300天出现逆温现象,汽车排出的废气积累,在日光作用下产生十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时间长达好几天,大多数居民出现眼肿,流泪,喉痛,胸痛等症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3多诺拉大气污染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中,10月最后一周出现逆温现象,同时大雾持续了5天,使大气污染在近地层积累(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事件发生后有5911人发病,占全镇总使大气污染在近地层积累(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事件发生后有5911人发病,占全镇总人口43%,其中17人死亡.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发生在伦敦市.12月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在40~50m低空发生逆温层,致使燃料产生的烟雾不断积累,达到平时6倍以上,烟雾中的铬渣粉尘使二氧化硫发生催化氧化继而生成硫酸雾沫,4天内死亡4000余人,以后两个月陆续死亡8000余人.5水俣病事件1953~1959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因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气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地区居民出现神经性中毒病症,中毒者283人,死亡60人.1953年发病后,一直不明真相,直至1959年,历时7年的研究才查明污染的原因.这种中毒病症现在被为称为水俣病.6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山县神通川流域.当地的铅,锌冶炼厂排放的含脱色剂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农民历来以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中脱色剂含量上升,当地人民食用含脱色剂量高的大米,蔬菜,水等,发生脱色剂中毒形成的骨痛病,患者130余人,其中死亡81人.此事件持续十多年.至1972年才查明病因.7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1970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后该市石油炼制及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日愈严重,污染城市大气,全市粉尘及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高达130kt,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标5~6倍以上,造成哮喘病发作,1964年烟雾连续不断,气喘病患者大量死亡,1967年甚至出现患者因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现象,此事件持续时间长达10年,至1970年才查明原因.8米糠油事件。
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使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
这次烟雾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体,以致酿成大灾。
3〕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
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城上空开始出现由光化学烟雾造成的黄色烟幕。
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
1955年,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5〕日本水俣病事件:从1949年起,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
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
1954年,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病",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六大污染”、“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0 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六大污染”、“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2010-06-08 18:16:02浏览 6871 次 | 评论 0 条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六大污染”、“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六大污染在20世纪,世界上还发生了多种突发性的污染事故,其中最闻名的"六大污染事故"是:1〕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1976年7月意大利塞维索一家化工厂爆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使许多人中毒。
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
2〕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反应堆元件受损,放射性裂变物质泄漏,使周围50英里以内约200万人口处在极度不安之中,人们停工停课,纷纷撤离,一片混乱。
3〕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1984年11月,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化气站54座气储罐几乎全部爆炸起火,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死亡上千人,50万居民逃难。
4〕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剧毒气体外泄,使2500人死亡,20万人受害,其中5万人可能双目失明。
5〕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年4月,前苏联基铺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伤害,也造成了其他国家遭受放射性尘埃的污染,中国的北京上空也检测到这样的尘埃。
6〕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公司的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随灭火用水流进莱茵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生物绝迹,成为死河。
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数鱼类死亡,300英里处的井水不能饮用,德国和荷兰居民被迫定量供水,使几十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流。
八大公害: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使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最严重的有八起污染事件,人们称之为“八大公害”:(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日~5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外排的工业有害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综合影响,其中毒症状为咳嗽、流泪、恶心、呕吐,一周内有几千人发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的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八大公害事件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八大公害事件,希望有所帮助!八大公害事件1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洛杉矶是美国的工业城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由于阳光强烈,汽车排放的尾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黄色光化学烟雾。
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使数百人死亡,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
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地面无风且气压很低,潮湿而沉重的空气压在上空,使伦敦一连几天沉浸在浓雾之中,而居民烧煤取暖和工厂烧煤用的成千上万个烟囱浓雾中喷吐着大量的黑烟,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凝结在烟尘上形成酸雾。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
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多诺拉镇地处河谷,工厂林立,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
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至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全城14000人中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
症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
该市三面环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100吨,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0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
汽车排出的废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淡蓝色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使40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红眼病。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12月5至8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
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环境污染“十大事件”、“六大公害”第一篇:环境污染“十大事件”、“六大公害”环境污染“十大事件”、“六大公害”“十大事件”(1)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
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
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
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
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
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1930年只有4%的湖无鱼,1975年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是死湖,听不见蛙声,死一般寂静。
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5000多个湖泊明显酸化。
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比藩茄汁还要酸,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
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
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平台陷入熊熊火海之中,原油以每天4080吨的流量向海面喷射。
后来在伊斯托克井800米以外海域抢打两眼引油副井,分别于9月中、10月初钻成,减轻了主井压力,喷势才稍减。
直到1980年3月24日井喷才完全停止,历时296天,其流失原油45.36万吨,以世界海上最大井喷事故载入史册,这次井喷造成10毫米厚的原油顺潮北流,涌向墨西哥和美国海岸。
世界十大公害事件世界十大公害事件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位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日—5日,气温发生逆转,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3天后开始有人发病。
其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同时,还有许多家畜致死。
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很高,并可能含有氟化物。
事后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是几种有害气体同煤烟粉尘对人体综合作用所致。
2、美国多诺拉事件多诺拉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某河谷中的小镇。
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这里大部分地区受反气旋逆温控制,且26日—30日持续有雾,致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大气中集聚。
这期间,全镇43%的人口,即591人相继暴病,症状为:喉痛、流鼻涕、干渴、四肢酸乏、咳痰、胸闷、呕吐、腹泻等症状,死亡17人。
据估计,事件发生期间,SO2浓度为正常值的数倍,并发现有尘粒。
分析认为,SO2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同大气中的尘粒接合是致害因素。
主要致害物是SO2与金属元素,以及金属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生成物。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又被浓雾笼罩。
这期间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一下住满了伦敦的各家医院。
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岁以上最多,约是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1岁以下的死亡较平时增加1倍。
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心脏衰竭的死亡人数分别是平时同类病死亡人数9。
3倍、2。
4倍、5。
5倍、2。
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数较平时均有成倍增长。
事件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
人们就此事件分析认为,这于伦敦当时大量的耗煤有关。
事件期间尘粒浓度最高达4。
46毫克/米3,为平时的10倍,SO2浓度最高达平时的6倍,在浓雾的特定条件下,烟雾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从而形成H2SO4,并凝在微尘上,从而形成酸雾,成为这一事件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