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俄罗斯
- 格式:pdf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人口和城市等方面。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俄罗斯的基本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俄罗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点有一定了解。
但俄罗斯地域广阔,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复杂,学生对其认识可能存在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俄罗斯的特点,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对俄罗斯的整体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地理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感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2.难点:俄罗斯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交通等特点。
2.图片法:通过图片展示俄罗斯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城市和地区,分析其地理特点。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俄罗斯地理特点的认识和见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案例分析等内容的课件。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工业、交通、人口和城市等基本地理特点,让学生对俄罗斯有一个整体认识。
第四节俄罗斯(首都:莫斯科)1、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1)纬度位置:俄罗斯纬度较高,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大洲与半球:跨亚欧两洲(欧洲国家),也跨东西半球。
(3)海陆位置:西临A1—波罗的海,北临A2—北冰洋,东临A3—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主要邻国:西有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南有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5)①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②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分布最广)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各地差异较大。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的“寒极”3、地形:(1)特点:比较平坦,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2)俄罗斯主要地形区:B1—东欧平原、B2—西西伯利亚平原、B3—中西伯利亚高原、B4—东西伯利亚山地。
(3)主要分界线:C6—乌拉尔山、C2—叶尼塞河、C3—勒拿河。
山地:C6—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
4、河流与湖泊:C1—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被俄罗斯人喻为“母亲伏尔加”,注入里海,属内流河。
它流量丰富,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很高,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称为“五海通航”;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
C4—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5、资源:特点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6、工业特点?基础雄厚,部门齐全;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轻工业)发展缓慢。
7、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主要工业区有: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8、交通: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齐全,客运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管道主要用于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9、俄罗斯铁路分布特点?答:(1)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2)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
10、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地修建?答:(1)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有着很深的冻土层,修建铁路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