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导论(陈宏民版)复习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7.43 MB
- 文档页数:13
考试的具体内容1.基本概念、建模(1、2章)2.系统分析(3章)3.系统预测方法:回归分析方法(4章)4.线性规划:图解法、单纯形法(5、6章)5.系统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9章)6.系统决策:风险型,不确定型(10章)第1章系统的概念与特点1、定义: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元素)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我国系统科学界)2、三个基本特征:%1组成:系统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1联系: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1功能:系统具有特定功能3、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1)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2)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和功能3)系统和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4、系统的形态(分类):%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1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1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1其他: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对象系统和行为系统;控制系统和因果系统。
5、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整体功能不是元素功能的简单叠加。
%1相关性:系统内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而又相互联系的。
%1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人们根据实践的需要而确定的。
%1环境适应性: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6、系统结构的特性:1)稳定性;2)层次性;3)开放性;4)相对性。
7、系统结构分析:1)要素的联结;2)系统的结构矩阵。
&系统的功能:%1功能的概念:功能是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表现,归根到底是由系统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
%1系统功能的特性:易变性、相关性。
%1功能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功能模拟方法、黑箱方法。
第2章系统工程概述系统工程的定义:用科学的方法规划和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最优途径的选择,使人们的工作在一定期限捏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效果。
系统工程与传统工程技术的主要区别:概念不同:系统工程的“工程”概念是指不仅包含“硬件”的设计与制造(传统工程),而且还包含与设计和制造“硬件”紧密相关的“软件”,如规划、计划、方案、程序等活动过程,所以称它是软件的工程。
一,判断题1、“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指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 F )2、系统工程中霍尔的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最优化。
( T )3、现实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封闭系统。
( T )4、系统工程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
( T )5、层次分析法的层次单排序时,一致性指标检验是为了验证对同层所有因素判断的一致性。
( T )7、可达矩阵描述了有向图中各个结点之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以到达的程度。
( T )8、采用随机数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特点。
( T )10、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使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和最小(让扰动因素相差最小)( F )1、马克思、恩格斯说,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作用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 ,表现出的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思想,就是现代的系统概念,是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
(√)2、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区别是,前者是工程技术,后者是基础理论。
(√)3、系统工程属于系统科学体系的技术科学层次。
(X)4、系统工程人员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
(X)5、古代中国和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抽象的思辨原则来代替自然现象的客观联系;形而上学自然观则把自然界看成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赖的各个事物或各个现象的偶然堆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实验材料(即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说明各个事物、现象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着的。
(√)6、人脑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
(√)7、如果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都是最优的,那么系统的整体功能也一定是最优的。
(X)8、根据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情况,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两类。
(√)9、系统建模时应该把研究问题的一切细节、一切因素都包罗进去。
(X)10、系统模型一般不是系统对象本身,而是现实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11、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法等是典型的定性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工程》复习打印一、名词说明1.体系:体系是由两个以上有机接洽、互相感化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构造和情形的整体。
2.体系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体系思惟和方法处理大年夜型复杂体系的问题,不管是体系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照样体系的经营治理,都能够同一的算作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体系工程。
3.天然体系:天然体系重要指由天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本等)所天然形成的体系,像海洋体系、矿藏体系等。
4.人造体系:人造体系是依照特定的目标,经由过程人的主不雅尽力所建成的体系,如临盆体系、治理体系等。
5.实系一切: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全然要素所构成的体系称之为实系一切。
6.概念体系:凡是由概念、道理、原则、方法、轨制、法度榜样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体系称为概念体系。
二、确信正误1.治理体系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体系。
( T )2.大年夜型工程体系和治理体系是两类完全不合的大年夜范畴复杂体系。
( F )3.体系的构造主假如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信的。
( F )4.层次构造和输入输出构造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体系构造的常用方法。
( T)三、简答1.什么缘故说体系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体系工程是以研究大年夜范畴复杂体系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天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惟、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依照总体调和的须要,有机地接洽起来,把人们的临盆、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运算机等技巧对象,对体系的构成要素、组织构造、信息交换和反馈操纵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办事,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操纵和最优治理的目标,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经由过程各类组织治理技巧,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调和合营,以实现体系的综合最优化。
体系工程在天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方法和运算机技巧,经由过程体系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长了极为有效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仿照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
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地点:考试要求:1、按照《学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坚决杜绝考试违纪现象,如有发现坚决按照学校有规定执行。
考试前必须清场。
2、考试时必须携带学生证或身份证,其它证件不可行!3、考试时必须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
考试开始后不允许交头接耳,问题举手问老师。
4、答题过程要完整,只给出结论,而没有求解过程的,将不得分。
《系统工程导论》考试复习大纲题型:一、简答题 (每小题 10分,共 60 分)二、计算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 分)第一章概述(简答题)1、钱学森对于系统的定义。
2、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的分类。
5、系统工程的内涵。
6、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计算题、简答题)1、线性规划问题。
2、整数规划问题。
3、分支定界求解整数规划的内涵。
第三章系统分析(简答题、计算题)1、系统分析的概念。
2、系统分析的五个要素。
3、系统分析的步骤。
4、系统分析的主要方法。
5、系统环境分析的概念。
6、系统环境分析的方法。
7、系统结构分析主要内容。
8、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和特点。
9、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第四章系统模型与仿真(计算题、简答题)1、系统模型的分类。
2、系统建模的要求。
3、结构模型。
4、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第五章系统预测1、系统预测的分类;2、系统预测一般步骤。
3、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趋势外推法。
第六章系统设计与评价(略)1、系统设计的任务。
2、系统设计的原则。
3、寻找方案的几种策略。
第七章系统决策1、决策的概念、西蒙决策过程的具体步骤、决策问题的要素、决策问题的分类。
2、严格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概念以及严格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四种准则。
重点计算题、简答题。
系统工程导论复习资料一、系统工程基础理论1. 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特性有那些?答: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组成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有:整体性、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 什么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特点是什么?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是什么?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什么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答: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技术从而达到全局最优的一门工程技术,它是系统科学中直接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
系统工程具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性。
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先总体后详细的设计程序、综合即创造的思想、系统工程的“软科学”性。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与运筹学等。
控制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三个时期。
控制论最重要的观点是:反馈和信息。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与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是系统工程考虑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
3. 作为系统工程重要基础的信息论可分为哪三种不同的类型?答: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广义信息论。
4.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和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其方法和步骤各有什么特点?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霍尔三维体系结构的具体内容?霍尔三维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哪些特点?答: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最优化”,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比较”和“学习”。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弄清问题→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最优化→决策→实施。
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问题现状说明→弄清关联因素→概念模型→改善概念模型→比较→实施。
霍尔的三维体系结构指的是知识维、时间维和逻辑维。
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标准化等特点。
5. 什么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是怎样划分的?答:从提出或建立一个系统到该系统停止运行或为其他系统代替的这段时间,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总复习题一、底子概念〔判断、填空〕1. 指标综合的加法原那么和乘法原那么,其本色都是一种加权平均法的思路。
〔p197〕2. 典型故障曲线〔浴盆曲线〕〔p223〕早期故障期〔从高到低〕;偶然故障期〔大体保持不变〕;耗损故障期〔逐渐升高〕 〔p223〕3. 并联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从理论上讲,可以无限提高系统的可靠度。
〔p227〕4.系统阐发的重点在于确定问题的目标,以及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量化阐发与评价。
〔p149〕5.成本效益阐发法主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p158〕6.贝塔朗菲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整体性原那么,动态布局原那么,能动性原那么,有序性原那么。
〔p16〕7.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部分〔或产物〕划分的问题。
〔p246〕8.把时间维与逻辑维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二维布局{}77⨯=ija A ,称为系统工程的活动矩阵。
〔p60〕9.系统模型,是对于系统的描述、模仿或抽象。
它反映系统的物理本质与主要特征。
〔p125〕 10.所谓反响,就是系统的输出对于输入的影响〔Feedback,亦称回授〕,或者说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反向联系。
简单地说,就是系统的输出反过来影响系统的原输入作用。
〔p85〕11.香农把信息定义为两次不确定性之差,即:信息(量) = 通信前的不确定性 - 通信后尚存的不确定性。
〔p97〕12.从系统工程的不雅点看,系统的主要属性有: 、 、、、、。
答:调集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目的性、系对于统环境的适应性。
13.80年代末,钱学森提出处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是,结合系统学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展,又于己于1992年提出了建设体系,进一步开展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系统方法。
答: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
14.对模型一般有以下要求:、、。
答:真实性、简明性、完整性、尺度化。
15.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布局,认为从应用实践到根底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章系统与系统工程第1讲基本概念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有组织的或被组织化的整体)一个形成系统的诸要素的集合永远具有一定的特性,或者表现一定的行为,而这些特性或行为是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具备的。
分析与综合的思想方式:在物质世界中,一个系统中的任何部分可以被看成一个子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又可以成为一个更大规模系统的一个部分。
2、系统的特性.①集合性. 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所组成的。
如:计算机系统(包括cpu、存储器、I/O设备等硬件、软件)②相关性. 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关性说明这些联系之间的特定关系。
③层次性. 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它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这是系统空间结构的特定形式。
在系统层次结构中表述了在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关系。
在不同的层次结构中存在着动态的信息流和物质流,构成了系统的运动特性,为深入研究系统层次之间的控制与调节功能提供了条件。
DCS系统为例④整体性. 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关性,层次性)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之中。
即:任何一个要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也不能脱离整体的协调去考虑。
⑤目的性. 通常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要达到既定的目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这正是区别这一系统和那一系统的标志。
系统的目的一般用更具体的目标来体现,一般说来,比较复杂的系统都具有不止一个的目标,因此需要一个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目标。
例:衡量一个工业企业的经营实绩,不仅要考核它的产量、产值指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它的利润、成本和规定的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在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之间有时是相互矛盾的,有时是互为消长的。
为此,要从整体出发力求获得全局最优的经营效果,要在矛盾的目标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寻求平衡或折衷方案。
第一章1. 系统思想发展三阶段:即只见森林(朴素的系统思想)-只见树木-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科学的系统思想)。
科学的系统思想核心和本质整体思想与联系思想2.老三论: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控制论(维纳)、信息论(香农)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I.普利高津)、协同学(H.哈肯)、突变论(R.托姆)3. 系统的定义:由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的具备特定功能,结构,环境的整体。
一般属性:整体性:最基本、最核心,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于系统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环境变化引起其变化目的性、层次性4.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组织化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和(或总称)。
5.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1) 整体性和系统化观点(工作的前提)(2) 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目的)(3) 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手段)(4) 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有效性的保障)6.系统工程的特点(与传区别)(1)系统工程采用先决定整体框架,后进入详细内部设计的程序;(2)系统工程试图通过将构成事物的要素的秩序加以适当的配置来提高整体的功能,其核心思想就是综合就是创造。
传统工程则坚持发明创造。
(3)系统工程是软科学。
7. 系统工程研究对象:组织化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研究方法:研究系统工程问题时,必须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科学方法。
(1)描述系统工程问题的方法一般是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相结合,整体描述与局部描述相结合,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相结合。
(2)分析研究系统工程问题的方法一般是模型分析与仿真实验型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系统集成相结合,系统评价与系统设计相结合。
对系统工程的认识: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运用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的集合。
《系统工程导论》重点内容第一章系统与系统工程1、《黄帝内经》强调人体各器官的有机联系、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的联系,以及身体健康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虽然强调对自然界整体性、统一性的认识,却缺乏对这一整体各个细节的认识能力,因而对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认识也是不完全的3、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这也就是系统的实质。
4、钱学森在《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一文中指出:“系统思想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辩证思维工具,它在唯物主义那里取得了哲学的表达形式,在运筹学和其他系统科学那里取得了定量的表达方式,在系统工程那里获得了丰富的实践内容。
”5、“系统”一般认为是“群”与“集合”的意思。
6、系统的定义:系统可被定义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由许多要素或构成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
7、系统的概念包括以下五个要点:(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2)各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3)各元素协同运作,使“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各组成元素单独存在时所没有的某种特定功能;(4)系统是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是动态的过程;(5)“系统”的运动具有明确的目标;由此可见,一台机器、一个部门、一项计划、一个研究项目、一种组织、一套制度都可看成一个系统。
8、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可分的。
因此,系统是有层次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它的层次结构、规模、坏境与功能9、从系统的定义可以看出,所有系统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性:(1)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之一。
系统本身又属于另外一个更强大的子系统,这就充分反映了系统所具有的层次性。
(2)整体性:系统整体性说明,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相关性、阶层性)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协调存在于系统整体之中。
(3)集合性。
集合就是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集合离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要素(子集),系统的集合性表明,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互相区别的要素组成的。
第一章《序言》习题与思考1.从系统工程产生的背景的描述中,你认为系统工程主要适用于研究、处理、解决哪类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特征?【答案要点】(1)对从系统工程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描述,如:从其发展的必要性、社会经济角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描述。
(2)从描述中得出它成为研究、分析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最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3)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由很多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等熔合一起,且规模大、关系复杂、因素众多、目标多样,需要用多种理论和知识、技术综合集成的方法去解决。
2.从推动系统工程发展的主要理论看,你认为要研究、处理、解决复杂系统问题还要哪些科学技术的支持?【答案要点】研究、分析、解决系统问题除了需要运筹学、控制论、一般系统理论等基本理论的支持,还需要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突变论以及现代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且后三者使系统工程的实际应用成为现实。
3.从我国古代朴素系统观的应用案例的介绍中,你认为这些案例中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系统观念?【答案要点】结合案例(孙子兵法、都江堰水利工程、丁谓修复皇宫、冶炼等)可知我国古代朴素系统观念是从系统整体出发,对不同层次以及系统与环境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4.请你谈谈钱学森对中国系统工程做出了哪些杰出贡献。
【答案要点】钱学森对我国系统工程的发展贡献是:(1)创建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小组,并把它作为其组建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组成部分;(2)创建第一个军事研究机构,开辟系统科学面向我国武器装备规划的新领域;(3)在其指导下,许多计划和工程部门按照技术上和组织上的各种时序联系和逻辑联系的计划流程图,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划和工程的分析预测,分清主次,明确关键,寻求人才资源和物资资源利用的最优方案;(4)他积极建议我国军事部门将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作为我军不断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手段;(5)在他古稀之年,发表一系列关于系统科学的学术演讲;(6)在其倡议和指导下,我国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和研究;总之,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发展了系统学和开饭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系统工程导论第1次作业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3道小题)1.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且状态与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系统称为()。
(A) 封闭系统(B) 因果系统(C) 控制系统(D) 静态系统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2.三维结构方法论的核心内容是模型化和()。
(A) 定性化(B) 定量化(C) 综合化(D) 分解化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3.通过人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形成的,形式上可以是思维、字句和描述,这种模型是()。
(A) 形象模型(B) 模拟模型(C) 概念模型(D) 图形模型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4. 系统建模的原则是()。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准确性(B) 可靠性(C) 简明性(D) 实用性(E) 反馈性正确答案:A B C D E解答参考:5. 将现实系统加以放大或缩小后表示系统的模型称为()。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图形模型(B) 模拟模型(C) 概念模型(D)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6. 当系统结构性质不明确,又无足够的数据,系统上又无法做试验,可以先科学的设想一些情况,推出结果,再反过来修正模型,这种方法称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据分析法(B) 实验分析法(C) 主观想象法(D) 人工实现法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7. 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E)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A B C D解答参考:8.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整体性(B) 相关性(C) 目的性(D) 环境适应性(E) 确定性正确答案:A B C D解答参考:9.系统模型分析中的抽象模型包括( ABCDE )。
A.B.C.D.[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A) 数学模型(B) 图形模型(C) 计算机程序(D) 概念模型(E) 实物模型正确答案:A B C D E解答参考:10.系统分析的要素包括()。
1、系统: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特定功能的部件(要素、元素)组成的整体。
基本特征:1、集合性:就是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
2、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关性说明这些联系之间的特定关系。
3、阶层性: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它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这是系统空间结构的特定形式。
4、整体性: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按照作为系统所应具有的综合整体性而构成。
5、目的性:通常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要达到既定的目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这正是区别这一系列和那一系列的标志。
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之中,因此,它必然也要与外界环境产生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变化。
2、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关系?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两者之间关系(举例)系统的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
系统的结构:S={E,R}狭义的功能:处理和转换广义的功能:接受外界的输入,在系统内部进行处理和转换(加工,组装),向外界输出及反馈。
把系统功能看成函数关系:Y = F (X)(电视)两者的关系: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由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秩序,而功能则是系统对外界作用过程的秩序。
归根到底,结构与功能所说明的是系统的内部作用与外部作用。
系统功能揭示了系统外部作用的能力,是系统内部固有能力的外部体现。
换句话说,系统的功能是由系统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即“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
(石墨与金刚石)3、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是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相关的事物的合集,我们可以通过此来区分系统和环境。
系统环境是系统生存的土壤,环境的复杂性是造成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只有适应环境的系统才能生存,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系统健康地发展。
系统工程导论期末复习资料一、系统工程基础理论1.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特性有那些?答: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组成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有:整体性、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2.什么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的特点是什么?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是什么?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什么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答:系统工程是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系统技术从而达到全局最优的一门工程技术,它是系统科学中直接改造世界的工程技术。
系统工程具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性。
系统工程方法的特征:先总体后详细的设计程序、综合即创造的思想、系统工程的“软科学”性。
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运筹学等。
控制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三个时期。
控制论最重要的观点是:反馈和信息。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分析和解决系统开发、运作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所应遵循的工作程序、逻辑步骤和基本方法,是系统工程考虑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总体框架。
3.作为系统工程重要基础的信息论可分为哪三种不同的类型?答: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广义信息论。
4.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和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其方法和步骤各有什么特点?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霍尔三维体系结构的具体内容?霍尔三维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哪些特点?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最优化”,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比较”和“学习”。
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弄清问题→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最优化→决策→实施。
切克兰德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步骤为:问题现状说明→弄清关联因素→概念模型→改善概念模型→比较→实施。
霍尔的三维体系结构指的是知识维、时间维和逻辑维。
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系统化综合化最优化、程序化、标准化等特点。
5.什么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是怎样划分的?答:从提出或建立一个系统到该系统停止运行或为其他系统代替的这段时间,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