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16.98 KB
- 文档页数:7
《解连环》宋词赏析
【年代】:宋【作者】:周邦彦——《解连环》
【内容】:
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
汀州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南梅萼。
弃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作者】: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居士,钱塘(今浙*杭州)人。
他懂音乐,能自作曲,向来被认为是北宋末年的大词人。
其词多写男女之情,讲究形式格律和语言技巧,对词的发展颇有影响。
有《片玉词》。
【注释】:辽邈:渺茫。
连环:古代一种玉饰,比喻相思之情不可解。
燕子楼:名妓关盼盼的居所,在徐州。
床:古代坐具。
弦索:泛指乐器。
红*:芍*。
杜若:香草。
谩:徒然。
梅萼:梅花。
据《荆州记》载,吴人陆凯曾从*南向在陇头的好友范晔寄赠梅花。
【赏析】:这首词写男子怀人和愁苦,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他的复杂微妙、缠绵凄苦的内心活动。
姜夔《解连环》宋词原文及鉴赏解连环姜夔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姜夔词作鉴赏姜白石作词,体悟到自然的妙境,他在其所著《诗说》中言:“诗之不二,只是不精思耳。
不思而作属多亦奚为?”他的词也体现了布局精致,用词精致的特点。
即选择现成调名,也往往有所用意。
此词是白石离开合肥后,在驿舍追念分手情境所作惜别之词。
调名《解连环》,正喻示着主题。
“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起笔三句,点出事因。
驿舍清晨,即将离开所爱的人,词人却沉吟徘徊,离情别绪,又萦绕心头,牵绊得他难以遽去。
却字转折有力,刻画出将渐行渐远而又不忍远去的内心冲突。
又字亦可玩味。
虽说又萦离思,只在这里停留了片刻,何曾片时忘怀。
离思为何?“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三国时东吴“桥公两女,皆国色”(《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人称大桥、小桥。
桥常又写作乔。
此指合肥恋人姊妹。
临别前,姊妹俩为行人作临行践别的最后一次演奏,姐姐拨动琵琶,妹妹弹起筝,诉说衷曲。
句中春风二字代指琵琶及其演奏技艺。
王安石《明妃曲》:“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黄庭坚《次韵和答曹子方杂言》:“侍儿琵琶春风手。
”雁字切筝,以筝承弦之柱斜列暗合雁行。
由春风与雁,营造出琵琶声如春风流拂、筝声如雁唳秋江的音乐意境,使此词有象外之象之妙。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柳怯,喻体态柔弱,云松,喻发髻蓬松,四字状女子在情郎将要离开时梳妆无意的状态,亦暗示出女子之美。
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又何必梳妆整齐呢。
接上来三句,用道字领起女子的话语。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半面指初次见面。
那时的相见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样子。
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3)原文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这两句回应下片过拍汀洲渐生杜若。
意思是说:我虽有心寄信、物给你,因你行踪不定,欲寄而势有不能;而我仍居原处,只要你肯寄则无有不能。
何况现已春暖冰消,水驿通航,你怎不能把江南的春梅寄我一枝聊解苦忆呢?《荆州记》:吴之陆凯自江南寄梅至长安,赠好友范晔,并寄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其实望寄我江南梅萼的望不过是奢望而已,明知情人断绝,信音辽邈,还如此奢望不已,岂非痴顽而何?但人间无物似情浓(张先《一丛花令》)所以才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这样的痴情洒向人间惹人去寻绎玩味!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词人用这句极凄凉、极清醒又极真实的话语作为全词的结尾,却把情感推进到高峰。
哀莫大于心死,今去者决绝,无可挽回,却又不能勿复相思而与君绝,对花对酒尚且为伊泪落,那么无花无酒更当奈何?这些不尽之情留在词外,令人玩索。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北人。
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
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
书省正字。
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
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
卒,赠宣奉大夫。
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
遥遥无期的日子没有盼头的古诗
以下是遥遥无期的日子没有盼头的古诗: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处: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翻译: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2、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出处:宋代周邦彦的《解连环·怨怀无托》
翻译: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1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1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3、10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出处: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210日夜记梦》
翻译: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10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
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即使
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4、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出处:宋代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
翻译:在斜阳里我独自1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形容酒的诗句(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theme class meeting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形容酒的诗句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古典诗词鉴赏: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赏析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译文】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注释】1.解连环: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六字。
前段十一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后段十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又名《望梅》、《杏梁燕》。
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名《望梅》。
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2.信音:音信,消息。
3.辽邈(mio):辽远。
4.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5.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楼名。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
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
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这里指人去楼空。
6.暗尘:积累的尘埃。
7.床:放琴的架子。
8.移根换叶: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9.红药:芍药花。
10.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11.梅萼:梅花的蓓蕾。
12.拼:不顾惜,舍弃。
常见词牌解释——032解连环032解连环【词牌名解】解连环,词牌名,本名望梅,因周邦彦词中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故名。
双调,106字,仄韵。
又名玉连环、杏梁燕、菩萨蛮引等。
【例词示范】解连环·怨怀作者:宋·周邦彦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状弦索。
●●○○,●◎●,◎○●▲。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
此首托为□怨之词,起句“怨怀无托”,己摄全篇。
“嗟情人”两句,承上,言人去信杳。
“纵妙手”两句,言人不在,无与为欢。
“纵”字与“似”字呼应。
“燕子”两句,言独处之凄凉。
“想移根”两句,因见红药换叶,叉忆及人去之久。
换头推开,从远处说起。
“人在天角”与“情人断绝”相应。
“漫记得”句一开,“把闲语”句一合。
烧却音书,盖怨之深也。
“水驿”两句,仍望寄梅以慰相思,末句,更述其思极落泪,并合忠厚之旨。
【推荐欣赏】解连环·孤雁作者:宋·张炎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怳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此首咏孤雁。
“楚江”两句,写雁飞之处。
“自顾影”三句,写雁落之处。
“离群”、“顾影”,皆切孤雁。
“写不”两句,言雁寄相思,写出孤雁之神态。
“料因循”两句,用苏武雁足系书事,写出人望雁之切。
古典诗词鉴赏之姜夔篇:《解连环》【年代】:宋【作者】:姜夔——《解连环》【内容】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
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
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鉴赏】:姜白石作词,体悟到自然的妙境,他在其所著《诗说》中言:“诗之不二,只是不精思耳。
不思而作属多亦奚为?”他的词也体现了布局精致,用词精致的特点。
即选择现成调名,也往往有所用意。
此词是白石离开合肥后,在驿舍追念分手情境所作惜别之词。
调名《解连环》,正喻示着主题。
“玉鞍重倚。
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起笔三句,点出事因。
驿舍清晨,即将离开所爱的人,词人却沉吟徘徊,离情别绪,又萦绕心头,牵绊得他难以遽去。
却字转折有力,刻画出将渐行渐远而又不忍远去的内心冲突。
又字亦可玩味。
虽说又萦离思,只在这里停留了片刻,何曾片时忘怀。
离思为何?“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三国时东吴“桥公两女,皆国色”,人称大桥、小桥。
桥常又写作乔。
此指合肥恋人姊妹。
临别前,姊妹俩为行人作临行践别的最后一次演奏,姐姐拨动琵琶,妹妹弹起筝,诉说衷曲。
句中春风二字代指琵琶及其演奏技艺。
王安石《明妃曲》:“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黄庭坚《次韵和答曹子方杂言》:“侍儿琵琶春风手。
”雁字切筝,以筝承弦之柱斜列暗合雁行。
由春风与雁,营造出琵琶声如春风流拂、筝声如雁唳秋江的音乐意境,使此词有象外之象之妙。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柳怯,喻体态柔弱,云松,喻发髻蓬松,四字状女子在情郎将要离开时梳妆无意的状态,亦暗示出女子之美。
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又何必梳妆整齐呢。
接上来三句,用道字领起女子的话语。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半面指初次见面。
那时的相见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样子。
解连环原文赏析解连环原文赏析解连环原文赏析1解连环·孤雁原文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空阔的楚江夜晚,我痛心突然被惊散后,自己已脱离雁群万里之远。
顾影自怜,想到飞下寒塘,只见地面一片眼前草枯沙净,江水平阔伸向遥远天边。
孤单一只的我无法排成字形,只能寄去相思情意的一点。
还生怕这样徘徊迁延会耽误北地吞毡嚼雪的故人,传达他们眷念故园的心愿。
有谁会可怜我长途飞行的艰难?让我想起深夜孤居长门宫的皇后,锦筝弹着心中无限的幽怨。
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
我仿佛听到他们在暮雨中声声呼唤,只怕在边塞突然相见。
这样当双燕归来后栖息于画帘半卷的房檐,我也不会羞惭。
注释楚:泛指南方。
恍(huǎng)然:失意貌。
自顾影:对自己的孤独表示怜异之意。
自顾影:顾影自怜,对自己的孤单表示怜惜。
下寒塘: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写不成书:雁飞行时行列整齐如字,孤雁而不成字,只像笔画中的“一点”,故云。
这里还暗用了苏武雁足传书的故事。
因循:迟延。
残毡拥雪:用苏武事。
苏武被匈奴强留,毡毛合雪而吞食,幸免于死。
这里喻指困于元统治下有气节的南宋人物。
荏苒(rěn rǎn):形容愁苦连绵不绝。
谩:漫,徒然的意思。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
这里用长门宫的寂寞冷落来形容孤雁的凄凉哀怨。
锦筝:筝的美称。
古筝有十二或十三弦,斜列如雁行,称雁筝,其声凄清哀怨,故又称哀筝。
《晋书·桓伊传》“抚哀筝而歌怨诗”。
蓦地:忽然。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北方。
【浪漫的爱情古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2、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欧阳修《诉衷情·眉意》3、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4、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曹丕《燕歌行》5、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6、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7、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8、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卓文君《白头吟》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1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11、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柳永《昼夜乐》12、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13、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15、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6、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17、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18、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王维《伊州歌》19、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0、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张籍《征妇怨》21、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22、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李白《怨情》2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李商隐《风雨》24、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2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2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2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解连环》吴文英宋词鉴赏《解连环》吴文英宋词鉴赏●解连环吴文英暮檐凉薄。
疑清风动竹,故人来邈。
渐夜久、闲引流萤,弄微照素怀,暗呈纤白。
梦远双成,凤笙杳、玉绳西落。
掩綀帷倦入,又惹旧愁,汗香阑角。
银瓶恨沉断索。
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
抱素影、明月空闲,早尘损丹青,楚山依约。
翠冷红衰,怕惊起、西池鱼跃。
记湘娥、绛绡暗解,褪花坠萼。
吴文英词作鉴赏词人善于捕捉瞬间情感中的细微感受,将对恋人的爱怜抒发得淋漓尽致。
吴文英早年在苏州结识某女子。
近世词家据吴词作过许多分析,推断他在苏州有一妾,后被遣去。
但将他关于苏州情事的词串连比照,可以确认那位女子并非与他朝夕相处之妾,应为一位民间歌妓。
他们的爱情以悲剧告终。
吴文英对她的情感是真挚深厚的,他在词作里常以极隐讳的笔法抒写无尽的哀怨。
这首词是词人寓居苏州的后期、在其恋爱悲剧发生之后作的。
充分抒发出作者的一腔忧怨之情。
词的起笔“暮檐凉薄”,点明环境和时间。
暮色已沉,人在檐下,感到秋之凉意,一语即营造出寂寞凄凉的氛围。
清风吹动庭竹,使主人公产生故人来访的幻觉。
“疑”字将读者带入恍惚迷离的境界,有似梦非梦之感。
此两句用李益“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竹窗闻风》)诗句,“故人”即所钟情的那位女子。
“邈”,渺远之意;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
这些描写表现的均为非现实的梦幻般的情境。
“渐夜久”表现由暮入夜的过渡。
“闲引流萤”乃用唐代诗人杜牧《秋夕》“轻罗小扇扑流萤”句意,写出故人天真可爱的情态;借着微弱的萤光,从她的“素怀”暗里见到“纤白”。
这几句词意较为模糊,作者有意以某些优美的细节片断暗示幽会时留下的难忘印象。
传说西王母的侍女董双成能吹云和之笙,词中的“双成”即以仙子借指故人。
双成在梦中远去,凤笙之音渐渐消逝了。
一切均是梦境,惊醒时已是“玉绳西落”。
吴文英喜用生僻的`典故,词语十分难解。
“玉绳”乃玉衡的北二星,玉衡为纬书中所指北斗七星的第五星,是斗柄的部分。
玉绳西落标志下半夜已过。
《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古诗简介《解连环·怨怀无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抒发了主人公的是由于“怨怀无托”而生发出来的种种曲折、矛盾的失恋情结。
翻译/译文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注释①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②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这里指人去楼空。
③床:放琴的架子。
④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⑤拼:不顾惜,舍弃。
赏析/鉴赏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
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下片由对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对方。
开头三句,“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结尾三句,“拚今后,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中间的文字则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
解连环的翻译赏析原文: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解连环·怨怀无托字词解释:1.解连环: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六字。
前段十一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后段十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又名《望梅》、《杏梁燕》。
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名《望梅》。
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2.信音:音信,消息。
3.辽邈(miǎo):辽远。
4.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5.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楼名。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
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
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这里指人去楼空。
6.暗尘:积累的尘埃。
7.床:放琴的架子。
8.移根换叶: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9.红药:芍药花。
10.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11.梅萼:梅花的蓓蕾。
12.拼:不顾惜,舍弃。
解连环·怨怀无托翻译: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姜夔《解连环》鉴赏解连环姜夔玉鞭重倚,却沉吟未上,又萦离思。
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
柳怯云松,更何必、十分梳洗。
道郎携羽扇,那日隔帘,半面曾记。
西窗夜凉雨霁,叹幽欢未足,何事轻弃?问后约、空指蔷薇,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水驿灯昏,又见在、曲屏近底。
念唯有、夜来皓月,照伊自睡。
合肥旧事白石铭记一世。
合肥多柳,与女子别在梅花时节,故白石诗词写梅柳每与此别的感伤回忆有关。
白石未与合肥女子结为夫妇,遗憾终生。
萧德藻把侄女嫁白石,他在去结婚时所怀念却仍是合肥女子。
此女因何有这么大的魔力?仅从白石的气质与深情似难完满解释,有些神秘。
此词编年在绍熙二年(1191),时白石三十七岁,是年春夏曾两度赴合肥,然此时女子似已人去楼空,以后白石遂无合肥踪迹。
因之此词算告别合肥词。
“玉鞭重倚”,“鞭”或作“鞍”,是“骑马倚斜桥”(韦庄)句意。
韦骑马倚桥,姜倚马于桥,都有所望,韦见“满楼红袖招”,姜见人去楼空。
旧地重游,当年景象能不揪心而来?“大乔小乔”或说指意中人姊妹行。
张奕枢刻本“乔”作“桥”,与隐括韦词语意并下文“雁啼秋水”关合,说附近环境都受女子音乐感染。
白石初识合肥女子时,其人似在桥边楼上弹唱,江淮水乡,附近桥梁也许不止一座。
桥意通连,暗示遇合。
若说意中人为二人,似有些不近情理,于白石尤不合。
大概从歇拍“羽扇”周郎联想而来。
白石是位音乐家,也许有“顾曲周郎”意,但“鹤氅如烟羽扇风”,(《自题画象》)白石喜此仙家相。
合肥女子妙解音乐,通翰墨有文采(“旧情唯有绛都词”──《鹧鸪天》),长得当然很美(“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长亭怨慢》),才、艺、色都是“知音”的条件,但怕还不是“妙体本心次骨”(陈亮)的条件。
“柳怯云松”以下两韵,追忆初遇情事,有声有色,形象逼人,可见深情。
姜词高潮,往往在歇拍、换头处,此词歇拍引用女子以身相许定情时语言,说隔帘初次见面时就产生不平常的好感。
初读平平,痴情语其实正是高潮部分。
解连环·怨怀无托(周邦彦)(2)原文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这四句一变愤懑语气,转为无限思量。
如今人去楼空,乐器生尘,种种旧事旧情不由自主地又重上心头。
燕子楼是唐武宁军节度使张愔为爱妾关盼盼所建。
张愔卒后,盼盼念旧日恩爱而不嫁,其事绮艳感人。
燕子楼空暗寓往昔缠绵之情已随人去,借用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句意,以托怀念之情。
再望庭中红药正发,较当年手种之时已根移叶换,光阴之速,人情之变,触处皆是,教人怎生忘怀?红药即芍药,是古代爱情誓约的象征物。
《诗经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郑《笺》: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唐李贺《许公子郑姬歌》:先将芍药献妆台,后解黄金大如斗。
即源于《溱洧》之俗。
移根换叶在诗词中暗示情侣分散。
程垓《意难忘》词:相逢情有在,不语意难忘。
些个事,断人肠。
怎禁得恓惶。
待与伊、移根换叶,试又何妨俞平伯《清真词释》解:移根换叶三句云:然无论如何换,如何移,我总记得分明,实是当时香泥亲护,玉手相将,共同扶植者也。
(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643页)似稍欠斟酌。
盖此词上片之红药与下片之杜若、梅萼,各占一事,各领一意,且都有出典。
尤其移根换叶喻情侣分散已见苏词,俞老所解恰与句意相违,恐它日不能明辨,相沿辗转,特缀数语以兹后来参证。
词中红药句意既已辨明,尚须就词中情感的变换加以点破。
燕子搂空两句是怀念旧时恩爱,想移根换叶二句虽忆旧事,却因此而又生怨恨。
回忆当初手种红药之时,曾相誓永结情好,伊今毁誓背盟,更置誓言于何地?由此可见,伊人不只妙手能解连环,而且背信弃义,无所不用其极,是可为而何事不可为?至此可谓怨之已极。
下片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如果将这三句所表达的怀念之情,与上片歇拍诅咒詈骂之语加以比照,几乎判若出自两人之口。
男女之爱发之于情,情之为物是不可理喻的。
所以诅咒也好,詈骂也好,都是出自一片爱意。
来临,汀洲之上杜若渐萌,于是心中又打点起,为负心而去的情人料理一切的准备。
金明池赏析-诗词大全优选【五】篇金明池赏析-诗词大全11、《忆秦娥》临高阁。
乱山*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2、《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3、《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
当庭际。
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
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
莫辞醉。
此花不与群花比。
4、《清*乐》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5、《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6、《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8、《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9、《多丽(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0、《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着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11、《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赞美红色果子的诗句七律以下是赞美红色果子的七律诗句及其意思和出处:1. 《赋得樱桃》朱颜素指匀,粉汗红绵扑。
妆罢含情待明发,春风撩乱入帘栊。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樱桃的颜色、形态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樱桃的喜爱之情。
诗中的“朱颜素指匀,粉汗红绵扑”形象地描绘了樱桃的颜色和形态,而“妆罢含情待明发,春风撩乱入帘栊”则表现了樱桃的美丽和诱人。
出处:五代·李煜《南唐二主词》2. 《解连环·怨怀无托》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红色果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词中的“红药”指的是红色的果子,象征着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出处:宋·周邦彦《清真集》3.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出林杏子落金盘。
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
雨斑斑。
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杏子颜色和形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伤之情。
词中的“齿软怕尝酸”表现了杏子的味道,而“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则表现了杏子的颜色和形态。
出处:宋·周邦彦《片玉集》4. 《清平乐·一名忆萝月》禁闱清夜。
月探金窗罅。
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
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赏析:这首词通过对红色果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情。
词中的“六宫罗绮三千”表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和奢华,而“一笑皆生百媚”则表现了宫廷女子的美丽和迷人。
出处:宋·李白《全宋词》5.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移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古诗简介
《解连环·怨怀无托》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抒发了主人公的是由于“怨怀无托”而生发出来的种种曲折、矛盾的失恋情结。
翻译/译文
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
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注释
①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②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这里指人去楼空。
③床:放琴的架子。
④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⑤拼:不顾惜,舍弃。
赏析/鉴赏
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对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
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下片由对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对方。
开头三句,“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结尾三句,“拚今后,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中间的文字则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
上片反复表示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怨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情人断绝”而且“信意辽邈”,致使满腹的哀怨无所寄托,无法排遣。
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谓相思恰如连环,本不可解,纵然“妙手能解”,那也还不免藕断丝连,就像“风散雨收”之后,仍然会残留下轻雾薄云一样。
接着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也还剩得“一床弦索”。
“床”,是古代的一种较矮的坐具:“弦索”,总指乐器。
弦索仍然摆满床上,蒙着一层灰尘,那是关盼盼的.遗物,睹物
思人,以喻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下面写芍药花,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
芍药,是有特殊含义的。
《诗经。
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又,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
“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则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爱情。
过片用《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意,表示离别与怀念。
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
人已乘舟而去,且远天角,如今伊人不见,离去久远,汀洲之杜若渐次成丛,而欲寄无出,亦似愁绪之与日俱增,而欲诉无地。
“谩记得”以下几句,笔锋陡转,忽作狠心决绝之辞,谓昔日往还音书,不过是些“闲语闲言”,人已断绝,留它何用,点个火儿烧掉算了。
这是暗用汉乐府《有所思》“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句意,以示“从今以往,无复相思”之决绝态度。
可是,紧接着又拉转回来,再暗用南朝乐府《西洲曲》“折梅寄江北”句意,请求对方把象征爱情的江南梅花寄来。
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啊。
最生总收一笔,表明至死不变的痴心,写得极其凄苦。
“拚今生”,已站好退身步,作了终生不能遂愿的准备:“对花对酒”,是说今后虽然有花可赏,有酒可饮,却唯独意中人不得相见,那么,也就只好“为伊泪落”了。
此词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作者善用单字领起下文,如“纵”、“想”、“料”、“望”,“拼”诸字,都使感情深化,文势转折,有助于达难达之情。
《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及翻译赏析2
解连环·怨怀无托原文、翻译及赏析(周邦彦宋词)
怨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
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
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
纵使有妙手,能解开连环一般感情中的种种烦恼疑惑,但在两人的感情云散雨收之后,还是会残留下轻雾薄云一般淡淡的情谊和思念。
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在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
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
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
料想她沿着变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
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赤灰末。
春天又回
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
我不惜一切对着花,对着酒,为她伤心流泪。
注释
解连环:词牌名。
双调,一百零六字。
前段十一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后段十句,五仄韵,五十三字。
又名《望梅》、《杏梁燕》。
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
《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柳永,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名《望梅》。
后因周邦彦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信音:音信,消息。
辽邈(miǎo):辽远。
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
燕子楼空:燕子楼在今灌输徐州。
楼名。
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
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
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这里指人去楼空。
暗尘:积累的尘埃。
床:放琴的架子。
移根换叶:比喻彻底变换处境。
红药:芍药花。
杜若:芳草名。
别称地藕、竹叶莲、山竹壳菜。
梅萼:梅花的蓓蕾。
拼:不顾惜,舍弃。
简析
此词以曲折细腻的笔触,婉转反复地抒写了词人所于昔日情人无限缱绻的相思之情。
全词直抒情所,一波三折,委曲回宕,情思悲切,悱恻缠绵。
上片由今及昔,再由昔而今;下片由所方而己方,再写己方期待所方。
开头三句,“怨所无托。
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写怨恨产生的根由;结尾三句,“拚今后,所花所酒,为伊泪落”,是最后的结论;中间的文字渐交错变换地描写失恋者的思绪,全篇结构层次清楚。
上片反复表示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怨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情人断绝”而且“信意辽邈”,致使满腹的哀怨无所寄托,无法排遣。
用连环比喻相思之情,谓相思恰如连环,本不可解,纵然“妙手能解”,那也还不免藕断丝连,就像“风散雨收”之后,仍然会残留下轻思薄云一样。
接着又用关盼盼“燕子楼”的典故述说纵然是人去楼空,也还剩得“一床弦索”。
“床”,是古代的一种较矮的坐具:“弦索”,总指乐器。
弦索仍然摆满床上,蒙着一层灰尘,那是关盼盼的遗物,睹物思人,以喻相思之情不能断绝。
下面写芍药花,又寓含着往日的欢乐与离别后的凄楚。
芍药,是有特殊含义的。
《诗经。
溱洧》:“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又,芍药一名“将离”,行将别离之意。
“移根换叶”与“旧时红药”相关合,“手种”渐是以亲自栽种芍药来象征精心培植爱情。
过片用《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句意,表示离别与所念。
汀洲,是水边送别之地。
人已乘舟而去,且远天角,如今伊人不见,离去久远,汀洲之杜若渐次成丛,而欲寄无出,亦似
愁绪之与日俱增,而欲诉无地。
“谩记得”以下几句,笔锋陡转,忽作狠心决绝之辞,谓昔日往还音书,不过是些“闲语闲言”,人已断绝,留它何用,点个火儿烧掉算了。
这是暗用汉乐府《有所思》“”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句意,以示“从今以往,无复相思”之决绝态度。
可是,紧接着又”转回来,再暗用南朝乐府《西洲曲》“折梅寄江北”句意,请求所方把象征爱情的江南梅花寄来。
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啊。
最生总收一笔,表明至死不变的痴心,写得极其凄苦。
“拚今生”,已站好退身步,作了终生不能遂愿的准备:“所花所酒”,是说今后虽然有花可赏,有酒可饮,却唯独意中人不得相见,那么,也就只好“为伊泪落”了。
此词以写情为主,写主人公与情人断绝之悲。
作者善用单字领起下文,如“纵”、“想”、“料”、“望”,“拼”诸字,都使感情深化,文势转折,有助于达难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