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使用记录表1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民用爆炸物品现场接收、发放、使用、清退记录表(1)爆破作业现场一次(段)起爆最大药量记录表(2)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监理:检查签字:编制说明一、本记录包括爆炸物品现场接收、发放、使用、清退记录表(1)和爆破作业现场一次(段)起爆最大药量记录表(2)。
(一)表(1)填写要求1、接收情况:是指配送单位将爆炸物品运送到爆破作业现场后,爆破作业单位有专人进行收存保管的爆破器材。
(1)炸药一栏要求接收单位将申报配送到现场的炸药规格型号、重量分别填写(如乳化φ32mm24kg、铵油φ65mm960kg);若接收其他品种炸药的情况填写在其他栏内(如水胶φ32mm、2#岩石φ65mm等)。
(2)起(传)爆器材栏中导爆管和导爆索按长度单位计量,单位m;其他栏:可填写其他品种的传爆材料(如导火索等)。
(3)起(传)爆器材栏中接收的导爆管雷管中,秒:应按毫秒、半秒、秒分别填写;段:为延时段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0段或1段、2段、3段等;米:为导爆管长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3米、5米等;发:为数量副词(如毫秒5段3米20发);编码:按雷管外壳轴线方向排列布置的数字顺序填写(如3730808188866,其中66是指第66发,后两位数包括0-99共100发,本栏中一格只能填写100发连号雷管,否则应另填写一格)。
2、发放、使用情况:是指现场保管员在爆破作业时发放给爆破员(领取)使用的爆炸物品的情况记录;(1)组序:爆破员现场领用爆破器材的顺序次数,用阿拉布数字1、2、3……表示,每次领用的爆破器材为一组;(2)孔数:领用一组爆破器材装填的炮孔数量;(3)孔深:领用一组爆破器材装填的炮孔深度,若深度不同时,可按相同深度分别记录,如1.5米—4孔、2米—6孔等;(4)单孔装药量:领用一组爆破器材装填的单个孔药量,单孔装药量不同时,可按相同装药量分别记录,如0.5kg —4孔、1kg—6孔等;(5)雷管数:领用一组爆破器材的雷管数;(6)雷管编码:按领用一组的雷管编码顺序号填写;(7)爆破员签字:领用一组爆破器材的爆破员签字。
紫外线灯使用及消毒记录表某某诊所2018年紫外线灯的使用与强度监测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使用方法:(1)对室内空气的消毒: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 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2)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灯,在1.0m 处的强度>70μ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2)对物品表面的消毒: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
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3) 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注意事项(1) 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 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 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 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1年标定1次。
(6)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4、紫外线强度监测(1)适用范围:监测紫外线灯管在垂直1m处的照射强度。
(2)使用方法:1)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化学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
2)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
分析天平的使用实验报告(1)分析天平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天平的构成及原理。
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对物体进行称量并记录数据。
二、实验原理天平是利用机械的原理进行物体的称量,其原理是利用物体在天平盘两端所受的重力的平衡来达到称量的目的,即M1g=M2g。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天平2.砝码3.实验用品4.托盘5.量筒四、实验步骤1.将天平摆正,调整仪器到零点位置。
2.放置托盘,称量物体的重量前先将托盘质量划归到砝码重量中,记录上。
3.将物体放置天平的托盘上,并将砝码依次放置到天平的砝码盘上,直到天平摆臂平衡为止,记录砝码的重量。
4.记录称量的数据,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移除物体和托盘,检查天平表面是否干净,关闭天平电源。
五、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手要轻,确定盘放置牢固,托盘不宜倾斜。
2.称量时要注意,将砝码尽量靠近天平盘的边沿,避免震动干扰平衡。
3.天平打开后,不要存放高温气体、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易爆物品。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对三个物体和一组体积物进行了称量,数据见下表:质量/Kg 体积/cm^3物品1 1.257 60物品2 2.643 90物品3 0.564 50体积物 - 10.0由上表可知,通过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及体积物内容积,可以精确记录相关的物理测量信息,为日后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应用提供依据。
七、实验结论通过实验,了解了天平的构成及原理,掌握了天平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物体测量的方法,作为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基础内容的一部分,能够更好地为日后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基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
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记录表首页应标明灭菌设备型号、规格、额定温度、压力、出厂日期、使用日期、工艺监控、装载模式、责任人等。
注:1.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
2.根据待灭菌物品选择适宜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灭菌程序。
灭菌器操作方法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作手册。
3.硬质容器和超重的组合式手术器械,应由供应商提供灭菌参数。
4.灭菌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对灭菌器进行预热,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实验。
5.装载时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物品,宜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
材质不相同时,纺织品放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于下层。
6.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和设备运行情况。
7.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冷却时间应≥30min。
压力蒸汽灭菌器日常保养与维护记录全检查备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完成后在日期栏内打勾。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注:灭菌器新安装、移位或大修时,需在备注栏目中注明,并进行物理、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注:1.首页应标明灭菌设备型号、规格、额定温度、压力、出厂日期、使用日期、责任人等。
2.在相应栏目内填入灭菌器运行时的温度、压力、灭菌时间、干燥时间等内容。
3.在程序栏目中,填写相应灭菌程序(可用代码表示,但需在首页说明中备注)。
要求:每日下班前登记注:1.灭菌后的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2.在“当日灭菌”栏内填写相应物品的灭菌数,在“上、下午发放栏”中,填入发放数量,清点库存数,做到账、物相符。
3.发放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每日检查有无过期、湿包,并在相应栏目中记录。
4.出现过期包、湿包时,在相应栏目中记录处理方法。
劳动实践活动记录表册(1)
日期: [日期]
活动概述
本次劳动实践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包括:
- 清理校园垃圾
- 维护校园环境
- 收集可回收物品并分类
- 参与栽培植物
活动过程
清理校园垃圾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定区域的校园垃圾清理工作。
他们使用工具和垃圾袋清理校园道路、操场和教学楼周围的垃圾。
维护校园环境
一部分学生负责修剪草坪和树木的枝叶,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和
美观。
另一部分学生清扫教室和办公室,将废纸和垃圾收集起来。
收集可回收物品并分类
学生们在活动中收集可回收的物品,如废纸、塑料瓶和铁罐。
他们将这些物品分类并放入相应的回收箱中,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促进资源的再利用。
参与栽培植物
为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活动中还安排了栽
培植物的环节。
学生们研究如何种植植物,浇水、施肥并精心照料,并在校园内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栽培。
活动收获
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并培养了
勤劳、坚韧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他们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学到了
如何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知识。
总结
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使他们从书本中走出来,亲身体验社会生活。
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能够不断成长,培养出更多的个人优点和社会责任感。
---
*注意:本文档为虚构的示例,内容仅供参考。
*。
四年级数学课外实践活动记录表一
姓名:
本单元教学内容: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知识目标:
1、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会互化分数与小数
3、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能力培养目标:
1、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与人交流,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活动要求:去三个不同的超市调查两种同一品牌物品的价格,并记录下来,比较一下这两种东西在哪个超市便宜,算一算在哪个超市买东西更划算。
调查表
家长评价: .。
XX医院物表等清洁、消毒记录科2015年度环境物体表面及部分诊疗用品清洁与消毒清洁、消毒方法1、地面:1.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如旧报纸、旧棉布、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采用湿式清,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2、物表:(是指室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的表面)1.1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2当物体表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地面消毒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3、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干燥的清洁布巾或对仪器无损害的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4、其它:室内的治疗车、病历夹、听诊器等、电话、计算机键盘等使用清洁布巾(或75%的酒精、专用消毒湿巾)擦拭。
清洁用品的消毒1、手工清洗与消毒:擦拭布先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擦拭地巾(或拖把)的清洗与消毒:先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自动清洗与消毒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
3、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实施与考核科室部门执行者做完清洁、消毒后在相应时间表格内打勾并签名,检查者(科室或部门必须有专人负责督导此项工作)不定时检查并签名。
院感办不定期抽查并考核。
现场原始记录表格简介现场原始记录表格是记录现场数据的一种重要工具。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采集和监控场合,例如生产制造、环境保护、物流管理等。
本文将介绍现场原始记录表格的使用方法和主要内容。
使用方法现场原始记录表格主要用于记录各种参数数据。
在填写表格时,需按照以下规则进行。
1.标明日期和时间:在填写表格时,需在表格的顶部或左侧标明日期和时间,以便记录每次数据采集的具体时间。
2.保持连续性:在填写表格时,需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即使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存在差异,也应将所有的数据记录下来。
3.注意单位和精度:在填写表格时,需注意各项数据的单位和精度。
如果不同的数据使用了不同的单位或精度,会导致数据的不可比性。
4.做好标记:在填写表格时,需使用适当的符号或标记记录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对于超出预定范围的数据,需用红色标记或其他特殊符号标注。
5.归档保存:在每次采集数据完成后,需将表格存档保存。
这有助于对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
主要内容现场原始记录表格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产品/物品编号:对于不同的产品或物品,需要有唯一的编号,便于进行标识和管理。
2.采集单位:对于不同的数据项,需要明确采集的单位,例如温度的单位是℃,湿度的单位是%RH。
3.数据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列出要采集的数据项,例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
4.数据值:需要记录采集到的实际数值。
5.备注:用于记录一些特殊情况或备注信息,例如采样时的环境条件、设备状态等。
示例表格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现场原始记录表格的示例,仅供参考。
日期时间产品/物品编号采集单位数据项数据值备注2021/10/01 08:00 P001 ℃温度25.5 室内环境2021/10/01 08:00 P001 %RH 湿度45.5 室内环境2021/10/01 09:00 P002 ℃温度28.5 室内环境2021/10/01 09:00 P002 %RH 湿度50.5 室内环境2021/10/01 10:00 P001 ℃温度26.0 室内环境,空调开启2021/10/01 10:00 P001 %RH 湿度40.0 室内环境,空调开启现场原始记录表格是一种记录现场数据的重要工具。
民用爆炸物品现场接收、发放、使用、清退记录表(1)爆破作业现场一次(段)起爆最大药量记录表(2)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监理:检查签字:编制说明一、本记录包括爆炸物品现场接收、发放、使用、清退记录表(1)和爆破作业现场一次(段)起爆最大药量记录表(2)。
(一)表(1)填写要求1、接收情况:是指配送单位将爆炸物品运送到爆破作业现场后,爆破作业单位有专人进行收存保管的爆破器材。
(1)炸药一栏要求接收单位将申报配送到现场的炸药规格型号、重量分别填写(如乳化φ32mm24kg、铵油φ65mm960kg);若接收其他品种炸药的情况填写在其他栏内(如水胶φ32mm、2#岩石φ65mm等)。
(2)起(传)爆器材栏中导爆管和导爆索按长度单位计量,单位m;其他栏:可填写其他品种的传爆材料(如导火索等)。
(3)起(传)爆器材栏中接收的导爆管雷管中,秒:应按毫秒、半秒、秒分别填写;段:为延时段别,用阿拉伯数字表示0段或1段、2段、3段等;米:为导爆管长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3米、5米等;发:为数量副词(如毫秒5段3米20发);编码:按雷管外壳轴线方向排列布置的数字顺序填写(如*********,其中66是指第66发,后两位数包括0-99共100发,本栏中一格只能填写100发连号雷管,否则应另填写一格)。
2、发放、使用情况:是指现场保管员在爆破作业时发放给爆破员(领取)使用的爆炸物品的情况记录;(1)组序:爆破员现场领用爆破器材的顺序次数,用阿拉布数字1、2、3……表示,每次领用的爆破器材为一组;(2)孔数:领用一组爆破器材装填的炮孔数量;(3)孔深:领用一组爆破器材装填的炮孔深度,若深度不同时,可按相同深度分别记录,如1.5米—4孔、2米—6孔等;(4)单孔装药量:领用一组爆破器材装填的单个孔药量,单孔装药量不同时,可按相同装药量分别记录,如0.5kg—4孔、1kg—6孔等;(5)雷管数:领用一组爆破器材的雷管数;(6)雷管编码:按领用一组的雷管编码顺序号填写;(7)爆破员签字:领用一组爆破器材的爆破员签字。
实验一常用仪器使用及玻璃器皿准备(2学时)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洗刷、包装、灭菌;主要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物品:各种玻璃器皿。
1.试管:共60支,每屋30支;2.平皿:共60支,每屋30支;3.烧杯:达大中小个4个,每屋2个;4.量筒:50ml、200ml的个4个,每屋2个;5.三角瓶:250ml、500ml各4个,每屋2个;6.吸管:1ml、5ml、10ml共个10支,每屋5支;7.报纸:共30张,每屋15张;8.脱脂棉:共2包,每屋1包;9.曲别针:20个,每屋10个;10.废旧针头:20个,每屋10个;11.邦绳:1卷,分2份;12.洗衣粉2袋,每屋1袋;13.试管刷:大中小个数把,每屋个5把;14.每屋一个大塑料盆;二、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类别、规格的识别和使用说明1.培养皿:常用的是直径9cm,高15mm。
2.试管:常用中管,13-15mmX100-150mm。
3.Eppendorf管:1.5ml、0.5ml规格。
4.玻璃吸管:常用有刻度吸管。
0.1ml、1ml、2ml、5ml、10ml。
5.移液抢:又称微量洗液器。
1-10微升、2-20微升、20-100微升、1000微升等。
6.三角瓶与烧杯:25ml、50ml、100ml、150ml、200ml、250ml、500m、1000ml、2000ml等。
7.注射器:1、2、5、10、20、25ml、50ml等。
8.试剂瓶:关口与小口。
9.玻璃缸:放消毒液消毒载玻片、吸管等。
10.载玻片和盖玻片:11.双层瓶:12.滴瓶:装染料和试剂。
(三)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1.注意事项:(1)用过的玻璃器皿必须及时洗刷处理。
(2)油污染的和非油污染的玻璃器皿要分开处理。
(3)对微生物污染的玻璃器皿,要现用5%石碳酸、3%的来苏尔消毒。
(4)防制玻璃器皿的损坏。
2.洗涤剂的种类:(1)水:(2)去污粉:含碳酸钙、硫酸镁、硼砂等,具有摩擦去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