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新馆
- 格式:ppt
- 大小:798.50 KB
- 文档页数:15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
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
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首都博物馆的调查研究报告一、两历史博物馆概述: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有着最优秀设备的智能化综合型历史博物馆。
新馆的展览会陈列设计以首都博物馆往年个人收藏和北京市的文物为基本上素材图片,消化吸收北京历史、珍贵文物、考古学及有关课程的全新科研成果,参考世界各国历史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产生独具一格北京特色的智能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伟的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展览会、优秀的技术性、健全的作用,变成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之乡、文化艺术中心和现代化大城市影响力相当的大中型智能化历史博物馆,并跃居中国一流,国际性优秀的历史博物馆队伍。
首都博物馆自开放至今在世界各国举行了很多备受五星好评的文物古迹陈列设计展览会,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
下设:基本上陈列设计、专题讲座展览会、临时性展览会、珍贵文物仓库、科学教育区、业务流程科研区、行政部门办公场所、综合性高速服务区和地下停车场等。
新馆以健全的作用,优秀的设备,跃居国际性优秀、中国一流的智能化历史博物馆队伍。
使文物收藏、展览会、修补、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沟通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但是一座关键的文化艺术设备,另外也是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珍贵文物科学研究、朝向群众和众多青少年儿童散播爱国主义精神精神实质、历史时间及科技知识的产业基地,或是北京举行礼仪知识和庆典的关键场地,也是广大群众度假旅游和休闲娱乐的理想化好去处。
建筑规划设计高度重视历史博物馆的特殊作用规定,试图以清楚的、简要的、富有逻辑性的方式解决好各作用区段的关联。
关键的功能分区分成:展陈区、科学教育区、综合性高速服务区、业务流程科研区、地底立体停车库、行政部门办公场所、安保区、收藏品作业区、机器设备区。
珍贵文物安全性的环境监控系统:首都博物馆选用控湿不控温的优秀、与众不同的智能化系统空调机组,将珍贵文物仓库和展览厅的空气湿度的变化幅度操纵在2%之内,巨大地确保了珍贵文物储放安全性;另外又使展览厅溫度随外部当然温度有一定力度的波动,得到不错的对人会舒适感。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几点启示
李秀平;史晋燕;周景波;王雷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咨询》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受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建成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刘淇书记批示:“首都博物馆工程成为一个精品,要总结其经验,对奥运工程有所启发借鉴,在行业内推广”。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李秀平;史晋燕;周景波;王雷
【作者单位】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国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
【相关文献】
1.首都博物馆新馆石材幕墙施工技术 [J], 李晅
2.首都博物馆新馆屋盖静力设计及模态分析 [J], 李燕;何艳丽;王峰
3.与建筑融合的景观——以首都博物馆新馆景观设计为例 [J], 赵文斌;李存东;史丽秀
4.建筑、艺术及高新科技相结合建设国际先进的博物馆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
工程部分施工工艺介绍 [J], 翟培勇;杨秉钧;朱文键;葛磊;张跃升
5.城市文化的公共客厅——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浅析 [J], 赵刚;陈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今天单位组织我们去首都博物馆参观,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
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
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据说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太阳神形象实物。
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离的人,头顶上刻有23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情况,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按照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对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对人主宰世界的信心。
还有秦始皇兵马俑,那些将军、神射手、战马的尊荣,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兴奋很激动,能看到这些国宝文物首先感谢单位组织的这项活动。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欢迎朋友们也前往首都博物馆参观,我这可不是在做广告啊。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2老北京民俗展厅的建筑,是青瓦灰墙大红门的四合院;里面的展品,是平平经常的老北京物件儿;所讲的故事,也是热喧闹闹的老北京日子。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2006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了!从远处看去,沿长安街缓缓升起的绿色文化广场,烘托起宏伟的巨构。
青铜体珍藏的专题展厅、木质体包容的基本展厅、石墙体收纳的科研办公,通过纯净的玻璃幕墙连接在一起。
轻盈舒展的大屋顶,如同盛唐建筑的飞檐,笼罩着这一切,映射出内部空间的朦胧景象。
贯穿东西的干挂石墙轻轻提起4m,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分别。
椭圆的青铜体以10∶3的比例向北倾斜,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
屋顶和它完全脱开,阳光从环形天窗洒下,令人仰视神往。
传统风格的材料与先进的建构技术,浸透着千年文化古都的底蕴和传承。
文化客厅——首都博物馆新馆崔恺崔海东沿着青白石铺砌的中心御道步入礼仪大厅,一座34×51×34m的巨大客厅,这里将举行重要的活动与庆典。
西面是总服务台、临时展厅、基本展厅,五层的空中四合院再现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仿佛空中楼阁。
东面是多媒体演示、多功能厅、专题展厅,封闭的造型使观者倍感神秘。
南面,迁移自历代帝王庙的景德牌楼彰显礼仪,10m处的空中花园映出优美的剪影。
大厅与木质体的南平台、青铜体的东平台通过自动扶梯、坡道连结,生成趣味独特的空间景观。
椭圆筒水平的展厅与螺旋的坡道交错,斜墙斜柱流露出现代艺术的韵味。
城市景观的融入,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市民营造了明亮、温馨的文化休闲环境。
楔形的竹林庭园缓缓下沉,从东北角向南、向西延伸进地下一层的综合服务区域,以一个视野绝佳的玻璃电梯作为结束。
曲径通幽、绿影婆娑的青石玉竹,映衬着咖啡厅、文博服务的浓浓暖意。
每当节日的夜晚,北立面的石墙孔洞透出点点微光,南立面的窗户则形似八卦。
青铜表面的乳钉被洗光灯扫亮,木盒子从玻璃后面透出温暖的机理。
长城、金鼎、宝盒,交融在宣纸般轻薄的屋顶下,融进北京城的星空。
灯具切换的生动场景,犹如光的剧目。
建筑向西南方向靠拢,沿长安街和白云路的城市空间尽可能开阔,非对称设置的青铜体提示着街角。
北京首都博物馆简介
北京首都博物馆,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馆,1985年更名为北京首都博物馆。
2007年,新馆正式开放,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首都博物馆已成为以收藏、研究、展示、传播古代文明和近现代文明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馆内藏品丰富,门类齐全,涵盖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物藏品约40万件(套)。
其中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
主要藏品有:历代钱币、铜器、陶瓷、玉器、
碑刻石刻、书画等。
北京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地上4层,地下1层。
建筑外观呈“中”字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字精神。
由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采用“水”的设计理念,从北京三大水系之一的永定河上汲取灵感,整个建筑以中国传统风格为基调,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气息,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建筑整体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 1 —1 —。
北京博物馆考察报告首都博物馆考察报告篇一:首都博物馆调研报告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调研报告简述:位于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6号,05年建成。
建设用地面积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68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
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
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在这里留下足迹.外部特征:博物馆坐北朝南,整体呈现方形,与北京市的总体设计相协调,而东西面的不对称不仅因地制宜呼应两条街的转角,而且脱离了建筑的呆板感。
北边设计有倾斜的广场,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烘托出建筑的宏伟感、凝重感。
博物馆的南北都是又玻璃墙面和灰色砖块以及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组成。
大量的玻璃墙面保证了室内大厅自然光线的充足,并且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感。
灰色墙体并未采用落地砌筑的方式,而是悬空,避免了室内的封闭感觉,也增加了总体的厚重感,同时,外墙的色调与纹理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城墙。
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想一个半出土的文物,加上青铜的独有色彩,有着浓郁的历史韵味。
屋顶采用的是钢结构,屋檐长出,有种突兀而起,戛然而止的感觉,使建筑显得建筑显得简洁而高大。
综述:倾斜广场,玻璃墙面,悬空墙体,全钢屋顶,青铜曲面柱体,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尊古厚今的思想。
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会客厅’,首都博物馆做到了融入历史文化的同时不失现代化元素,突兀的屋檐也展现了中国的高瞻远瞩。
总体做到典雅、大气、富有标志性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等外部特征。
应验了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根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造、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
内设:根本陈列、专题展览、暂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效劳区和地下车库等。
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
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阔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
建造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
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效劳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 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效劳: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调查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根本情况和调查信息。
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调查券,能够自动识别调查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暂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调查。
位于西城区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面向21世纪的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由于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交通。
,一、地铁:1号线木樨地站。
二、公交线路: 1、4、52路工会大楼下车,37路三里河东路南口下车,特1路木樨地下车,650、45、26、727、717路白云路下车,937路白云路下车。
距离火车站8.5公里距离飞机场33.2公里【展品陈列】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
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
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
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2000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启动之时,展陈大纲的编写工作随即开始;展览大纲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的多位学术权威的指导,力求体现已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最新成果。
展览设计力求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的、枯燥的展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展陈技术和手法,营造不同类别的陈列氛围,给观众以体验式的参观经历,具备形式上的亲和力、趣味性、互动性,做到雅俗共赏。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2000字五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2000字一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
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工程地点: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承建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单位:首博新馆建设工程业主委员会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法国AREP设计公司监理单位:京兴国际工程管理公司工程造价:7.8亿元建筑面积:61680㎡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36.4m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钢结构屋盖开工日期:2002年3月2日竣工日期:2005年9月24日工程简介:首都博物馆新馆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白云路口,占地面积2.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68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物檐高36.4米。
其设计理念先进、新颖,强调“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的思想,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休闲鉴赏、业务科研、行政办公、综合服务等设施,将文物收藏、展陈、修复、研究、教育、浏览、文化交流等功能融为一体,全年常规接待观众能力为100万人次,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博物馆,为国内目前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面向21世纪的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工程由首博新馆建设工程业主委员会、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负责建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法国AREP设计公司联合设计,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施工,京兴国际工程管理公司监理,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全程监督。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先进的设施、完善的功能、新颖的展览”,成为一座与北京“文化中心”、“国际化大都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作为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椭圆斜筒体结构及钢结构屋盖联成了综合体系,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地上部分由位于西北部和南部的两个矩形框架结构的主展览楼和办公楼以及位于东北部的椭圆斜筒结构的专题展览楼(椭圆形平面长轴36米,短轴27米,向北倾斜度为10:3,斜筒全高56.8米)三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组成。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6篇)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6篇)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1今天气温很宜人,没有了周四的寒冷,我决定去参观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
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于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能力超过100万人次。
北京国宝荟萃,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
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历代宫廷古瓷,还可以欣赏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新首都博物馆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另外地下一层还有潘玉良画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逐一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
我对历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先参观了历史文化展览。
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都展示在观众眼中。
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
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我对这种古董没有什么研究,只能停留在看的水平,看哪个好看就行,我拍了两张比较喜欢的,一个是松石粉彩多穆壶,还有镂空六方套瓶,这两种都应该算彩瓷,当然还有喜欢的,但手机屏幕小拍不下了,有些许遗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一进入这个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个仿搭的戏楼,里面在介绍京剧的角色、行当,我没有坐在那里看,继续参观,从左边看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的演出资料以及他演出时所穿着的戏服,做工精致,保存完好。
每日鉴赏首都博物馆新馆
首都博物馆新馆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6号,占地面积2.48万m²,建筑面积64896m²。
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巨大的屋盖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挑檐;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在大厅北门外地面上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特点;椭圆形的青铜展馆斜出墙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
青铜、木材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一种历史的久远。
北广场和大堂地面所用石材,产于自古以来为营造北京城供应石材的房山地区;方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北京最常见的榆木;椭圆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青铜材料,并饰以北京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纹样。
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等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
新馆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
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首都博物馆新馆解说词作文各位朋友,今天咱们要一起逛逛首都博物馆新馆。
这地儿可不得了,就像一个装满宝贝和故事的大宝藏。
一走进首都博物馆新馆的大门,那种宏伟的气势就能把您给震住。
您瞧瞧那宽敞明亮的大厅,高高的天花板,还有那精心设计的灯光,一下子就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艺术的殿堂。
咱们先来说说这建筑风格。
新馆的外观造型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那线条简洁流畅,又不失庄重典雅。
从外面看,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艺术雕塑。
走进里面,空间布局合理得很,让人逛起来特别舒服,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或者混乱。
顺着楼梯往上走,咱们来到了古代瓷器展厅。
一进去,那一个个精美的瓷器就展现在眼前。
有青花瓷、粉彩瓷、釉里红等等,品种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我跟您说,这里面有一个明代的青花瓷瓶,那可真是漂亮极了!瓶子上画着的人物栩栩如生,那神态、那动作,就跟活的似的。
您再看那色彩,蓝得那么纯正,那么鲜艳,仿佛能把您的心都给吸进去。
我就在那儿盯着看了好久,心里想着,古代的工匠们是怎么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来的呀?他们得花多少心思,费多少功夫啊!接着咱们再去看看书画展厅。
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墨香。
墙上挂着一幅幅名人字画,有楷书、行书、草书,还有山水画、花鸟画。
其中有一幅徐悲鸿的马,那真是画得太棒了!那马的线条刚劲有力,姿态矫健,仿佛要从画里飞奔出来一样。
我当时就在想,徐悲鸿先生是怎么用画笔把马的神韵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呢?再往前走,就到了民俗展厅。
这里展示的都是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
有京剧脸谱、风筝、剪纸等等。
我看到一个京剧脸谱,那颜色搭配得真是绝了!红的、绿的、黑的、白的,相互映衬,特别好看。
还有那些风筝,各种各样的形状,有蝴蝶的、老鹰的、金鱼的。
每一个都做得那么精致,那么逼真。
我仿佛能看到在春天的蓝天下,孩子们拿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欢笑的情景。
逛着逛着,咱们来到了青铜器展厅。
这里面的青铜器可都是有年头的宝贝。
有鼎、簋、爵、尊等等。
其中有一个商代的青铜鼎,特别大,特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