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测量坐标计算系统使用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604.00 KB
- 文档页数:21
高速公路测量CASIO4800&4850万能坐标计算程序(完整版)程序特点:真正的全线贯通坐标正反计算、任意斜角计算!!!程序中加入测站点,真正的实现了“坐标法”与“极坐标法”两种放样方法的同时显示的功能,使得放样操作方法选择时更加灵活!!!在曲线元要素输入时仅需要输入第一段全部曲线元要素,后面曲线元要素除起点半径、终点半径、曲线长、转向需输入外其他要素均从前一曲线按辛普森8等分计算得出,解决了主线坐标计算无法获得第二段及其以后曲线元起点参数的问题;辛普森公式任意等分,满足所有精度要求;全线曲线元数据一次性程序化输入,参数存储采用扩充变量数据库,无需修改程序内容;多功能采用单程序编程,避免频繁调用子程序,提高运算速度。
一、程序:ZBJSW“1.ZS 2.FS 3.SZ”:W=1=>Z[2]=0:V=0:Goto 1 ΔW=2=> Goto 4ΔW=3=> O “KOU LING”:O≠123456=>O=0: “OUT”◢Goto CΔO=0: V=0:Z[1]=0:Goto 0←┘Lbi 0←┘”N0.”:Z[1]+1 ◢Z[1]=0=>{ABCREFGUKO}:A“X0”:B“Y0”:C“F0”:R“R0”:E“RN”:F“D0”:G “LS”:U“G”:K“X(00)”: O“Y(00)”: Z[Z[1]×8+3]=A:Z[Z[1]×8+4]=B:Z[Z[1]×8+5]=C:Z[Z[1]×8+6]= R-1:Z[Z[1]×8+7]= E-1:Z[Z[1]×8+8]=F: Z[Z[1]×8+9]=F+G: Z[Z[1]×8+10]=U:“NEXT”◢Isz Z[1]: Goto 0ΔZ[1]=1=>D=Z[9]:Z=0:Z[2]=0:GOTO 2ΔD=Z[(Z[1]-1)×8+9]:Z=0:Z[2]=Z[1]-1:GOTO 2←┘Lbi A←┘Z[Z[1]×8+3]=X:Z[Z[1]×8+4]=Y:Z[Z[1]×8+5]=J: Z[Z[1]×8+8]=D: {REGU}:R“R0”:E “RN”: G“LS”:U“G”: Z[Z[1]×8+6]=R-1:Z[Z[1]×8+7]=E-1: Z[Z[1]×8+9]=D+G: Z[Z[1]×8+10]=U:“NEXT”◢Isz Z[1]: Goto 0←┘Lbi 1←┘{DZT }:D:Z:T“RJ”:Z[2]=0:Goto 2←┘Lbi 2←┘V≠1=>Z[2]>Z[1] =>GoToCΔΔD≤Z[Z[2]×8+9]=> A=Z[Z[2]×8+3]:B=Z[Z[2]×8+4]: C =Z[Z[2]×8+5]:R=Z[Z[2]×8+6]: E=Z[Z[2]×8+7]: F=Z[Z[2]×8+8]: G=Z[Z[2]×8+9]: U=Z[Z[2]×8+10]: Goto3ΔIsz Z[2]:Goto 2←┘Lbi 3←┘W=3 =>N=8:≠P=U(E-R)÷Abs(G-F):Q=Abs(D-F)÷N:S=90Q÷π:J=C+(NPQ+2UR)NS:L=1←┘X=A+Q÷6×(Cos C+Cos J +4∑(Cos (C+((L+0.5)PQ+2UR)×(L+0.5)S),L,0,(N-1))+2∑(Cos (C+((LPQ+2UR)LS,L,1,(N-1)))+ZCos(J+ T)←┘Y=B+Q÷6×(Sin C+Sin J +4∑(Sin (C+((L+0.5)PQ+2UR)×(L+0.5)S),L,0,(N-1))+2∑(Sin (C+((LPQ+2UR)LS,L,1,(N-1)))+Z Sin(J+T):V=1=>Goto6ΔV=2=>Goto9ΔV=3=> GOTO CΔW=3=>GOTO AΔZ=0=>“X(Z)=”:X:Pause 0: “Y(Z)=”:Y◢Pol((X-K),(Y-O))←┘“S(Z)=”:I ◢J<0=> J=J+360Δ“F(Z)=”: J→DMS◢Goto 1ΔZ<0=>“X(L)=”:X:Pause 0: “Y(L)=”:Y◢Pol((X-K),(Y-O))←┘fx4850①“S(L)=”:I ◢J<0=> J=J+360Δ“F(L)=”: J→DMS◢Goto 1ΔZ>0=>“X(R)=”:X:Pause 0: “Y(R)=”:Y ◢Pol((X-K),(Y-O))←┘“S(R)=”:J ◢J<0=> J=J+360Δ“F(R)=”: J→DMS◢Goto 1 ←┘Z=0=> X “X(Z)=”◢Y “Y(Z)=”◢Pol((X-K),(Y-O))←┘I“S(Z)=”◢J<0=> J=J+360ΔJ“F(Z)=”◢Goto 1ΔZ<0=> X “X(L)=”◢Y “Y(L)”◢Pol((X-K),(Y-O))←┘fx4800②I“S(L)=”◢J<0=> J=J+360ΔJ“F(L)=”◢Goto 1ΔZ>0=> X “X(R)=”◢Y “Y(R)=”◢Pol((X-K),(Y-O))←┘I“S(R)=”◢J<0=> J=J+360ΔJ“F(R)=”◢Goto 1 ←┘Lbi 4←┘{MH} :M“X”:H“Y”:Z[2]=0:GOTO 5←┘Lbi 5←┘V=1:D= Z[Z[2]×8+9]:Z=0:T=90:GOTO 2←┘Lbi 6←┘K=((H -B)Cos(C-90)-(M-A)Sin(C-90))×((H -Y)Cos(J-90)-(M-X)Sin(J-90)):K≤0=> Goto 7ΔIsz Z[2]:Goto5←┘Lbi 7←┘D=F+Abs((H -B)Cos(C-90)-(M-A)Sin(C-90)):D>G=> Isz Z[2]: Goto5ΔGoto 8←┘Lbi 8←┘V=2 :GOTO 3←┘Lbi 9 ←┘K=(H -Y)Cos(J-90)-(M-X)Sin(J-90):Abs K<(1÷E)^3=>Goto BΔD=D+K :GOTO 8←┘Lbi B←┘V=3 :Z=0:Goto 3←┘Lbi C←┘Z=(H-Y) ÷Sin(J+90):“D”:D:Pause 0: “Z”: Z◢4850输出(Z=(H-Y) ÷Sin(J+90):D“D”◢Z “Z”◢4800输出)GOTO 4←┘Lbi C←┘二、说明a、编制说明本程序是运用复化辛普生公式根据曲线段——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完整或非完整型)的线元要素(起点坐标、起点里程、起点切线方位角、线元长度、起点曲率半径、止点曲率半径)及里程边距,对该曲线段范围内任意里程中边桩坐标进行计算,以及对卡西欧扩充变量的灵活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的全线贯通及曲线要素输入程序化(在不修改程序内容的情况下可通过运行程序输入任意多段曲线元要素)。
1 总则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 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的有关规定, 在收集﹑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
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 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 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 术语2.0.1 基线Baseline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公路)施工放样、坐标计算(九)悬高测量(REM ) *为了得到不能放置棱镜的目标点高度,只须将棱镜架设于目标点所在铅垂线 上的任一点,然后测量出目标点高度VD 。
悬高测量可以采用“输入棱镜高”和 “不输入棱镜高”两种方法。
1、 输入棱镜高(1) 按 MENU ―― P1 J ―― F1 (程序)一一F1 (悬高测量)一一F1(输入棱镜高),如:1.3m 。
(2) 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 HD ―― SET(设 置)。
(3) 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 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2、 不输入棱镜高(1)按 MENU ―― P1 J ―― F1 (程序)一一F1 (悬高测量)一一F2(不输入棱镜高)。
(2) 照准棱镜,按测量(F1 ),显示仪器至棱镜间的平距 HD ―― SET(设 置)。
(3) 照准地面点G ,按SET (设置)(4) 照准高处的目标点,仪器显示的 VD ,即目标点的高度。
(十)对边测量(MLM ) *对边测量功能,即测量两个目标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 dHD )、斜距(dSD )、高差(dVD )和水平角(HR )。
也可以调用坐标数据文件进行计算。
对边测量MLM 有两个功能,即:MLM-1 (A-B ,A-C ):即测量 A-B ,A-C ,A-D ,…和 MLM-2 (A-B , B-C ):即测量 A-B , B-C ,C-D,…。
以 MLM-1 ( A-B , A-C )为例,1、 按MEN P1 J ――程序(F1 )――对边测量(F2 )――不使 用文件(F2)―― F2 (不使用格网因子)或F1 (使用格网因子)一一MLM-1(A-B ,A-C )( F1 )02、 照准A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仪器至A 点的平距HD ―― SET (设置)3、 照准B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B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 差 dVDo4、照准C 点的棱镜,按测量(F1),显示A 与C 点间的平距dHD 和高 差dVD …,按丄,可显示斜距。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5 、坐标转换程序:可进行高斯投影正反算、坐标换带、方向与边长改化计算。
( 二 ) 本系统主要特点1 、功能全面,包含了公路、铁路施工测量的各个方面,更新版本将根据用户需求随时完善、增强。
2 、表格式的数据操作,简单、方便,所输入的历史数据均可留在系统中,每次程序启动后均可显示以前的数据,包括计算结果。
本系统还可将用户输入资料保存为磁盘文件 (*.stc) 以便交流及随身携带,也可将原始数据或计算结果输出为 EXCEL 及文本文件。
3 、所见即所得的报表输出功能,支持报表设计,用户可根据自已的需要设计出适合的报表,先进的数据计算引擎,计算速度极快,在预览页面可将报表保存为同式样的 EXCEL 或网页文件,在 EXCEL 中真正体现了人性化的报表界面,支持数据的直接显示、打印。
报表中的“单位、制表、复核”等参数在系统菜单栏的“报表设置”项中设置。
对于“逐桩坐标报表”有两种选择,根据需要可选择全部打印或只打印中桩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请在菜单栏的“报表设置”项中设置。
4 、导线严密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所计算数据的变量均采用双精度浮点型,计算精度极高。
线路中缓和曲线的计算精度为 0.05mm ,由程序按精度动态选取计算项数。
5 、本系统使现场施工放样的计算工作变的简单、方便,同时也使公路互通匝道复杂曲线的计算变的容易、准确,也许这才是你真正期待的施工测量软件。
6 、本系统特别针对公路互通匝道的复杂曲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设计提供参数可选用多种方案进行计算,既可对组成匝道曲线的单个线元进行计算,也可将整条匝道的曲线参数输入进行全线计算,还可以根据匝道起点或终点坐标、方位角推算其它主点坐标及方位角,是互通匝道复杂曲线放样的最得力助手。
四、输入输出说明:( 一 ) 格式化输入1 、桩号输入:桩号按米数格式输入,如 K13+131.88 桩号,输入时应为 13131.88 ,单位为米;2 、角度输入:方位角、夹角按度分秒格式输入,如 59 ° 01 ′ 46.6 ″,输入时应为 59.01466 ,单位为度分秒;3 、曲线转向必须为“左”或者“右”,其它字符均不能计算;4 、本系统所指方位角均为切线方位角。
公路施工放样测量系统使用手删公路施工放样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确保公路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施工放样测量的效率和精度,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开始采用电子化测量系统来进行放样工作。
本文将介绍公路施工放样测量系统的使用手册,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系统。
一、系统概述公路施工放样测量系统是一款集成了全站仪、GPS定位仪、数据处理软件等功能的电子化测量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公路施工中的放样测量工作,可以实现放样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和输出,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系统组成1.全站仪:全站仪是该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测量放样点的空间位置和角度。
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需要按照其操作手册进行正确使用,同时,还需要进行精准的定位和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GPS定位仪:GPS定位仪用于获取测量点的地理坐标。
在使用GPS定位仪进行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基准站,并进行卫星定位和误差校正,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三、系统使用流程1.准备工作:使用者需要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选择测量模式、设定基准站、输入工程参数等。
同时,还需要对全站仪和GPS定位仪进行校准和定位,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数据采集:使用者可以按照工程要求,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放样点的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保持设备的稳定,并进行准确的观测和记录。
可以通过观测点的编号、描述和备注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标记和分类。
3.数据处理:使用者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导入和处理。
在处理数据时,可以进行数据的筛选和校正,以提高放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通过软件提供的功能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以生成符合要求的放样文件。
4.数据输出:经过数据处理后,可以将放样数据导出为各种格式,如Excel表格、CAD图纸等。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并进行文件保存和备份。
四、系统使用注意事项1.设备的稳定性: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保持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因为设备的移动或晃动而导致测量误差。
5800计算器全线坐标计算放样程序(修改版)“XLZBJSCX” ◢ (第一个程序)Lb1 0 ↙Cls : Fix 4 : 30→Dimz ↙“XHS="?G ( 后视点 X) :"YHS="?L ( 后视点 Y) :"XZJ="?M ( 置镜点 X) :"YZJ="?N ( 置镜点 Y) :Pol(G-M,L-N):"DH=":I ( 后视距) ◢ J<0=>J+360→J:"FH=":J►DMS ◢ ( 后视方位角 ) Lbl 1 ↙ ( If (如果的意思) And (和字的意思) Then (然后的意思) )“K=”?K ◢ (计算里程) ( 下面有色的是数据库 )If (如果) K< 51760.052 本曲线缓直点桩号 And (和)K≥ 51048.785 上一个曲线缓直点桩号: Then (然后)本曲线缓直点桩号51760.052 →Z[1] : 上一个曲线缓直点桩号51048.785 →Z[2] : 1 -1 →O(注:左偏曲线输入 - 1→O, 右偏曲线输入1→O) : 偏角12 ’ 23 ’ 19.5 ’ →A :半径3289.486 →R : 第一缓和曲线长度0 →Z[6] : 第二缓和曲线长度0 →Z[7] : 交点 X 坐标→B : 交点 Y 坐标→C : 小里程向交点方位角→E : 交点向大里程方位角→F : Goto 2 : IfEnd ↙ ( 重兰字是输入的数字 ) ………… (曲线段分段输入)补充直线段输入如下If (如果) K< 本段直线终点里程 And (和)K≥ 本段直线起点里程 :Then (然后)1→O: 本段直线终点里程→Z[3]: 终点坐标X→Z[16]: 终点坐标Y→Z[17]: 方位角→E:Goto 4:IfEnd ↙Lb1 2 ↙ (曲线要素计算)Z[6] ÷ 2- Z[6]^ 3 ÷ (240R^2)+ Z[6]^ 5 ÷ (34560*R^4) →Z[8] ↙ ( M1 不输)Z[7 ] ÷ 2- Z[7]^ 3 ÷ (240R^2)+ Z[7]^ 5 ÷ (34560 R^4) →Z[9] ↙ ( M2 不输)Z[6]^ 2 ÷ (24R)- Z[6]^ 4 ÷ (2688R^3) →Z[10] ↙ ( P1 不输)Z[7]^ 2 ÷ (24R)- Z[7]^ 4 ÷ (2688R^3) →Z[11] ↙ ( P2 不输)(πAR ) ÷ 180+0. 5 × ( Z[6]+ Z[7])→S ↙ (曲线总长)90 × Z[6 ] ÷ ( R × π) →Z[14] ↙ (第一缓和曲线总偏角)( ×÷以后自己改 )9 0 × Z[7 ] ÷ ( R × π) →Z[15] ↙ (第二缓和曲线总偏角 , 可以省略)Z[8] +( R+Z[10])TAN(A/2)-(Z[10]-Z[11] )/SIN A→Z[12] ↙ ( 切线 T1)Z[9] +( R+Z[11])TAN(A/2)+(Z[10]-Z[11] )/SIN A→Z[13] ↙ ( 切线 T2)B+ Z[12]*COS (E+180)→ Z[16] ↙ ( ZH 点 X )C+ Z[12]*SIN(E+180)→ Z[17] ↙ ( ZH 点 Y )Z[1]-S→Z[3] ↙ (ZH 点里程 )Z[3]+ Z[6]→Z[4] ↙ (HY 点里程 )Z[1]- Z[7]→Z[5] ↙ (YH 点里程 )GOTO 3 ↙LB1 3 ↙ ( 判断里程点与曲线关系 )If K≤Z[3] And K> Z[2] : Then Goto 4 : IfEnd ↙If K≤Z[4] A nd K> Z[3] : T hen Goto 5 : IfEnd ↙If K≤Z[5] A nd K> Z[4] : T hen Goto 6 : IfEnd ↙If K≤Z[1] A nd K> Z[5] : T hen Goto 7 : IfEnd ↙LB1 4 ↙ (里程小于直缓点直线独立坐标)K- Z[3] →X : 0→Y : E→T : Prog“TYZBCX” :Goto 1 ↙Lb1 5 ↙ (第一缓和曲线独立坐标)K- Z[3] →H ↙H-H^5/(40*R^2* Z[6]^2)+H^9/(3456*R^4* Z[6]^4) →X ↙H^3/(6*R* Z[6])-H^7/(336*R^3* Z[6]^3) →Y ↙90*H^2/( R*π* Z[6]) →T ↙IF O >0 :Then T +E→T : Else E-T →T : T<0=>360+T→T : IfEnd ↙PRrog“TYZBCX” :Goto 1 ↙Lb1 6 ↙ (圆曲线独立坐标)K- Z[4] →H ↙H*180/( R*π)+ Z[14]→T ↙R*SIN( T)+ Z[8]→X ↙R*(1-COS (T))+ Z[10]→Y ↙IF O >0 :Then T +E→T : Else E-T →T : T<0=>360+T→T : IfEnd ↙Prog“TYZBCX” :Goto 1 ↙Lb1 7 ↙ (第二缓和曲线独立坐标)Z[1] -K →H↙H-H^5/(40*R^2* Z[7]^2)+H^9/(3456*R^4* Z[7 ]^4) →U ↙H^3/(6*R* Z[7])-H^7/(336*R^3* Z[7]^3) →V ↙90*H^2/( R*π* Z[7]) →T ↙Z[13]COS (A)+ Z[12]-U*COS( A)-V*SIN (A)→X ↙Z[13]*SIN( A)-U*SIN( A)+V*COS (A)→Y ↙IF O >0 : Then F-T→T : T<0=>360+T→T : Else F+T →T : IfEnd ↙Prog“TYZBCX” :Goto 1 ↙子程序:“TYZBCX” ↙ (统一坐标计算)(第 2 个程序)IF O<0 : Then -Y→Y : IfEnd ↙“QXJ=” :T ◢ (计算里程点切线方位角,可以不显示)Z[16]+X*COS (E)-Y*SIN( E)→Z[18] ↙Z[17]+X*SIN (E ) +Y*COS (E )→Z[19] ↙“XI=” : Z[18] ◢ ( XI 中线 X )“ YI =” : Z[19] ◢ ( YI 中线 Y )Pol(Z[18]-M,Z[19]-N):"DI=":I ◢ (中桩放样距)J<0=>J+360→J:"FI=": J ►DMS ◢ (中桩放样方位角)“ PJ =”?P ◢ ( 输入边桩与线路夹角 PJ ,左偏– 90 右 +90 )“ PD =”?D ◢ (输入边桩距 PD )Z[18]+D*COS(T+P) →Z[20] ↙Z[19]+D*SIN(T+P) →Z[21] ↙“XP=”: Z[20] ◢ ( XP 边桩 X )“YP=”: Z[21] ◢ ( YP 边桩 Y )Pol(Z[20]-M,Z[21]-N):"DP=":I ◢ (边桩放样距)J<0=>J+360→J:"FP=":J ►DMS ◢ (边桩放样方位角)Return ↙ (以上都要输进计算器)注解不输K 里程 XI 中线 X YI 中线 Y PD 输入边桩距 XP 边桩 X 坐标YP 边桩 Y 坐标 I 边桩放样距 PJ 输入边桩与线路夹角,左偏– 90 右 +90 ) I 中桩放样距 T 计算里程点切线方位角,可以不显示卡西欧FX5800全线贯通万能正、反算程序FX5800计算器的积分程序(正反算、全线贯通、新线路)终极版ZHUCHENGXU 主程序"1.ZS,2.FS" ?→Q输入1正算,输入2反算“NEW=0,OLD≠0”?ZIf Z=0:Then “X0=”?A:“Y0=”?B:“C0=”?C:“1/R0=”?D:“1/RI=”?E:“SP=”?F:“EP=”?G:Ifend:Q=2=>Goto 2Lbl 1 :“KM=,<0Stop”?H:H<0=>Stop:“PJ=”?O:“PY=”?LLbl Z:Z=1=> Prog“01”:Z=2=> Prog“02”选择数据库文件,可增加H- F→X:0.5(E-D)÷(G-F)→NC+(XD+NX2)*180÷π→P:P<0=>P+360→P:P>360=>P-360→PA+∫(cos(C+(XD+NX2)*180÷π),0,X)+Lcos(P+O)→UB+∫(sin(C+(XD+NX2)*180÷π),0,X)+Lsin(P+O)→VQ=2=>Goto 4:Cls:Fix 3"Xn=":Locate 4,1,U:"Yn=": Locate 5,2,V:“FWJ=”:P▶DMS◢Norm 2:Cls:Goto 1Lbl 2:“XD=,<0,STOP”?R:R<0=>Stop:“YD=”?S“KMDG=”?H :90→O:0→L:Goto Z (H线路范围内的任意桩号)Lbl 4:Pol(R-U,S-V):J<0 => J+360→JWhile abs(Icos(J-P))≤0.001:P-J>180=> J+360→J: P-J<-180=> P+360→P:IF P-J>0:then -I→L:else I→L ifendGoto 3: Whileend:H+Icos(J-P)→H:Goto ZLbl 3:Cls:Fix 3“KM=”: Locate4,1,H:“PY=”: Locate4,2,L◢Norm 2:Cls:Goto 201(数据库子程序)If H<=第一曲线终点桩号:then 第一曲线起点X→A:第一曲线起点Y→B:第一曲线起点方位角→C:起点曲率→D:终点曲率→E:起点桩号→F:终点桩号→G:return:ifend……………程序说明:1、该程序可以计算任意线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不完整曲线)任意桩号的坐标(正算,输入1),也可根据坐标计算该点到线路的距离及垂足桩号(反算,输入2);2、(NEW=0,OLD≠0)?如果要计算的点为数据库线路中的点,则输入数据库编号(以整数1、2、3…代替输入);如果在数据库中没有要计算线路的数据,则输入曲线要素X0:曲线起点X坐标;Y0:曲线起点Y坐标;C0:曲线起点方位角;R0-1、 RI-1:曲线起点、终点曲率,直线为0,曲线左偏输入负值,右偏输入正值;SP、 EP:曲线起点桩号,终点桩号;KM:待求点桩号;PJ:正斜交的设定;PY:偏中距离,线路上的点输入0,右偏输入+值,左偏输入-值;3、正算显示坐标及切线方位角;反算输入线路的任意桩号(此桩号越接近真实值计算速度越快)、待求点坐标,显示待求点桩号及偏中距离;4、正算子程序为积分公式编写而成;反算子程序为角度趋近的方法编写,计算速度有点慢。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概述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施工成本。
施工测量工作包括施工控制网布设、地形测量、道路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高程测量、边桩测量等。
二、公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形特征、水文地质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为公路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道路中线测量:道路中线测量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对道路中心线的位置、里程、曲线半径等进行测量,为道路施工提供依据。
3.纵横断面测量:纵横断面测量是指对道路沿线不同里程、不同地形地貌的断面进行测量,以便分析道路的纵断面高程、横断面宽度等参数。
4.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施工区域内的地面高程进行测量,以确定道路设计高程,保证道路排水顺畅。
5.边桩测量:边桩测量是指对道路两侧边桩的位置、间距、垂直度等进行测量,以确保道路宽度、平整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6.纵横断面测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对道路沿线不同里程、不同地形地貌的断面进行测量,分析道路的纵断面高程、横断面宽度等参数。
三、测量仪器与设备1.测量仪器的基本分类:测量仪器可分为光学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物理测量仪器等。
2.常见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
3.测量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施工测量方法与技巧1.测量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测角法、测距法等。
2.测量误差的控制与处理:采取措施减小误差,对误差进行合理处理,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3.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得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测量成果。
4.测量成果的验收与评价: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评价,确保测量成果满足施工要求。
五、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1.测量管理体系与职责划分:建立健全测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
公路施工放线中边桩坐标计算1.确定边坡起点和终点坐标边坡起点是指边坡开始的位置,一般是公路平面路面的外边缘。
边坡终点是指边坡结束的位置,一般是边坡与平面路面的交接点。
边坡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2.计算边坡的坡度坡度是指边坡的斜率,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计算边坡坡度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直接计算斜率值地面上两点的高差除以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再乘以100,即可得到边坡的坡度。
例如,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为5米,水平距离为100米,则边坡的坡度为5/100*100=5%。
方法二:利用正切值计算斜率值边坡的坡度可以通过测量边坡的倾斜角度来计算。
根据正切函数的性质,tan(坡度角度)=高差/水平距离。
通过测量边坡起点和终点的高差和水平距离,可以计算出边坡的坡度角度,然后再转化为百分比表示。
3.计算边坡的坡高坡高是指边坡的垂直高度,即边坡起点点位的高程和终点点位的高程之差。
坡高的计算可以直接通过实地测量得到,也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高程数值进行计算。
4.确定边坡的放线点位边坡的放线点位是根据边坡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坡度和坡高进行计算得出的。
根据边坡起点的坐标、坡度和坡高,可以计算出边坡上每个放线点位的坐标和高程。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边坡起点的坐标和高程。
(2)根据边坡的坡度和坡高,计算出边坡上每个等分点的高程。
(3)根据边坡起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等分点的高程,计算出边坡上每个等分点的坐标。
5.检查边坡放线的准确性在计算边坡坐标后,需要进行准确性检查。
可以通过对边坡上的放线点进行测量,然后与计算得出的坐标进行比对,如果两者相差较大,说明计算有误,需要重新计算。
总之,公路施工放线中边坡坐标的计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准确计算。
通过正确计算边坡的坐标和坡度,可以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公路工程计量手册目录第100章总则 (1)第200章路基 (7)第300章路面 (16)第400章桥梁、涵洞 (22)第500章隧道 (31)第600章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 (37)第700章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 (41)第100章总则第101节通则101.03 缩写词2.计量支付单位计量支付单位应采用如下缩写符号:米(延米) m毫米 mm微米μm平方米 m2平方毫米 mm2立方米 m3千克㎏吨 t牛(顿) N千牛(顿) kN帕(斯卡) Pa千帕(斯卡) kPa兆帕(斯卡) MPa摄氏度℃天 d小时 h分 min秒 s101.06 工程量的计量1.一般要求(1)本规范所有工程项目,除个别注明者外,均采用中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即国际单位及国际单位制导出的辅助单位进行计量。
(2)本规范的计量与支付,应与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以及图纸同时阅读,工程量清单中的支付项目号和本规范的章节编号是一致的。
(3)任何工程项目的计量,均应按本规范规定或监理人书面指示进行。
(4)按合同提供的材料数量和完成的工程量所采用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所有这些方法,应经监理人批准或指示。
承包人应提供一切计量设备和条件,并保证其设备精度符合要求。
(5)除非监理人另有准许,一切计量工作都应在监理人在场的情况下,由承包人测量、记录。
有承包人签名的计量记录原本,应提交给监理人审查和保存。
(6)工程量应由承包人计算,由监理人审核。
工程量计算的副本应提交给监理人,并由监理人保存。
(7)全部必需的模板、脚手架、装备、机具、螺栓、垫圈和钢制件等其他材料,应包括在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有关支付项目中,均不单独计量。
(8)除监理人另有批准外,凡超过图纸所示的面积或体积,都不予计量与支付。
(9)承包人应严格标准计量基础工作和材料采购检验工作。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水泥混凝土、高强度水泥砂浆的施工现场必须使用电子计量设备称重。
因不符合计量规定引发的质量问题,所发生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基于Casio计算器的中文测量计算系统道路之星V1.22操作手册2013年8月目录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系统安装- 3 -第一节电脑端程序- 3 -第二节计算器与电脑交换数据- 5 -第三节计算器程序- 7 -第四节计算器程序基本操作- 11 -第五节简易操作指南- 14 - 第三章常规计算- 15 -第四章水准网记录及平差- 19 -第五章控制测量记录与平差- 25 -第六章道路测设- 29 - 第一节项目管理- 29 -第二节道路正反算- 35 -第三节路基路面控制- 43 -第四节边坡计算- 48 -第五节结构物及桥梁计算及检测- 52 -第六节隧道超欠挖计算- 59 - 第七章计算器数据输入- 67 -为了感谢广大测友长期以来对测工之家网(/)的支持,同时也是庆祝道路之星软件与本站合作顺利,凡在2014年1月28日之前通过测工之家网店/ ; 购买卡西欧FX-9860GII SD/FX-9750GII 编程计算器+认证版《道路之星》可以享受优惠,购买《道路之星》注册文件程序包(卡西欧计算器中文测量计算系统)享受优惠。
QQ744430266 欢迎咨询购买。
道路之星用户手册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一、功能和特点道路之星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主线、立交匝道、隧道的勘测设计与施工放样工作。
软件分为两个部分:a.电脑端数据处理负责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成果的复核、现场采集数据的分析计算以及与计算器进行文件传输;b.计算器端施工现场计算基于Casio fx9750、fx9860、fxCG20计算器设计,负责现场的施工指导和相关数据的采集。
(一)、道路全线测设系统:将道路全线或一个标段所有数据一次性输入,主线、匝道可以存入一个文件,用路线名进行标识,一个项目文件可以包含任意多条路线。
统一计算中边桩平面坐标及高程,进行一致的查询、放样等计算。
1、支持任意多级断链,支持任意道路断面形式。
2、平面。
支持点法或线元法,都可适用于对称或不对称基本形、S或C形、拱(凸)形、复曲线、卵形线、回头曲线等各种线形。
柃路园柃路园9860计算器与道路之星销售靠的是诚信与服务来经营店铺,店铺诚信服务、服务第一。
在本店铺购买后包教会道路之星安装与使用,并解决购买者任何测量问题,同时赠送各种常用软件及测量文件案例,并对新手及老手测量人员提供测量服务。
柃路园—(服务淘宝第一、价格淘宝最低)购买者请看准测量服务:网店网址:按住Ctrl并点击鼠标“柃路园—(淘宝网址)”以跟踪连接教程网址:按住Ctrl并点击鼠标“(道路之星软件视频讲解_道路之星软件使用教程 - )”以跟踪连接QQ测量服务群:128528455 电话138****4860基于Casio计算器的中文测量计算系统道路之星V1.22操作手册目录第一章概述- 1 - 第二章系统安装- 3 - 第一节电脑端程序- 3 - 第二节计算器与电脑交换数据- 5 - 第三节计算器程序- 7 - 第四节计算器程序基本操作- 11 - 第五节简易操作指南- 14 - 第三章常规计算- 16 - 第四章水准网记录及平差- 20 - 第五章控制测量记录与平差- 26 - 第六章道路测设- 30 - 第一节项目管理- 30 - 第二节道路正反算- 36 - 第三节路基路面控制- 44 - 第四节边坡计算- 49 - 第五节结构物及桥梁计算及检测- 53 - 第六节隧道超欠挖计算- 60 - 第七章计算器数据输入- 68 -道路之星用户手册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一、功能和特点道路之星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主线、立交匝道、隧道的勘测设计与施工放样工作。
软件分为两个部分:a.电脑端数据处理负责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成果的复核、现场采集数据的分析计算以及与计算器进行文件传输;b.计算器端施工现场计算基于Casio fx9750、fx9860、fxCG20计算器设计,负责现场的施工指导和相关数据的采集。
(一)、道路全线测设系统:将道路全线或一个标段所有数据一次性输入,主线、匝道可以存入一个文件,用路线名进行标识,一个项目文件可以包含任意多条路线。
《工程施工测量》坐标计算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各种位置、尺寸、高程等进行测量和计算的工作。
其中,坐标计算是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坐标计算旨在确定一些点的平面坐标或者空间坐标,并利用这些坐标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
坐标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获取各点的坐标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方法进行数学计算得出点的坐标。
常见的坐标计算方法有平差计算法、微分计算法和三角计算法。
平差计算法是通过观测数据的处理求解出未知点的坐标。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观测数据建立相关方程组,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
平差计算法通常包括三个步骤:建立方程、求解方程组和检查与分析。
建立方程时,需要根据观测数据的类型确定方程的形式,如平面坐标观测通常采用距离方程,而空间坐标观测通常采用坐标方程。
求解方程组时,可以采用高斯消元法、逆平差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检查与分析时,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判断计算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并对计算误差进行分析。
微分计算法是通过已知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在测区域内进行坐标计算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观测数据的微分运算,计算出所需的未知点的坐标。
微分计算法通常包括两个步骤:设定原点和计算坐标。
设定原点是确定测区域中的一个已知点作为空间原点,然后在该点建立一套坐标系。
计算坐标时,通过测量数据的微分运算,计算出未知点的坐标。
具体的计算方法有高程分布的微分计算、立体观测的微分计算和等值线的微分计算等。
三角计算法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点的坐标。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三角函数的相关定理和公式,利用测量数据求解未知点的坐标。
三角计算法通常包括两个步骤:测量三角形和计算坐标。
测量三角形时,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获取所需的观测数据。
计算坐标时,利用测量数据和三角函数的关系,通过计算公式来求解未知点的坐标。
常用的三角计算法有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等。
坐标计算在工程施工测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所需的位置、尺寸和高程等参数,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工程测量与测绘技术操作手册第1章工程测量基础 (4)1.1 测量基本概念 (4)1.1.1 测量 (4)1.1.2 基准 (4)1.1.3 尺度 (4)1.1.4 比例尺 (4)1.2 测量坐标系与基准面 (4)1.2.1 测量坐标系 (5)1.2.2 基准面 (5)1.3 测量误差与精度分析 (5)1.3.1 测量误差的分类 (5)1.3.2 测量误差的传播与合成 (5)1.3.3 测量精度的评定 (5)1.3.4 测量误差的控制 (5)第2章测绘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5)2.1 水平仪 (5)2.1.1 使用方法 (5)2.2 经纬仪 (6)2.2.1 使用方法 (6)2.3 全站仪 (6)2.3.1 使用方法 (6)2.4 激光扫描仪 (6)2.4.1 使用方法 (6)第3章水平控制测量 (6)3.1 水平控制网设计 (7)3.1.1 控制网设计原则 (7)3.1.2 控制网类型选择 (7)3.1.3 控制点等级划分 (7)3.1.4 控制网精度估算 (7)3.2 水平控制点布设与测量 (7)3.2.1 控制点布设原则 (7)3.2.2 控制点选点与标石埋设 (7)3.2.3 水平控制测量方法 (7)3.2.4 水平控制测量操作步骤 (8)3.3 水平控制测量数据处理 (8)3.3.1 数据预处理 (8)3.3.2 观测值平差 (8)3.3.3 控制点坐标计算 (8)3.3.4 控制网精度评定 (8)3.3.5 成果整理与提交 (8)第4章垂直控制测量 (8)4.1.1 设计原则 (8)4.1.2 控制网等级与类型 (8)4.1.3 控制点分布 (8)4.1.4 控制网优化 (9)4.2 垂直控制点布设与测量 (9)4.2.1 控制点选点 (9)4.2.2 控制点标志 (9)4.2.3 观测设备 (9)4.2.4 观测方法 (9)4.2.5 观测精度 (9)4.3 垂直控制测量数据处理 (9)4.3.1 数据预处理 (9)4.3.2 外业数据检验 (9)4.3.3 数据平差 (9)4.3.4 精度分析 (10)4.3.5 成果整理与提交 (10)第5章地形图测绘 (10)5.1 地形图基本知识 (10)5.1.1 地形图概念 (10)5.1.2 地形图分类 (10)5.1.3 地形图比例尺 (10)5.1.4 地形图符号 (10)5.2 地形图测绘方法 (10)5.2.1 地面测量 (11)5.2.2 航空摄影测量 (11)5.3 地形图质量控制与检查 (11)5.3.1 资料检查 (11)5.3.2 测量数据检查 (11)5.3.3 地形图内容检查 (11)5.3.4 地形图精度检查 (11)5.3.5 审核与验收 (12)第6章工程测量 (12)6.1 施工放样 (12)6.1.1 概述 (12)6.1.2 放样方法 (12)6.1.3 放样步骤 (12)6.1.4 放样质量控制 (12)6.2 线路测量 (12)6.2.1 概述 (12)6.2.2 中线测量 (12)6.2.3 横断面测量 (13)6.2.4 纵断面测量 (13)6.3 建筑物测量 (13)6.3.2 平面控制测量 (13)6.3.3 高程控制测量 (13)6.3.4 细部测量 (13)6.3.5 建筑物变形观测 (14)第7章水下测量 (14)7.1 水下测量概述 (14)7.2 单波束测深仪 (14)7.3 多波束测深系统 (14)第8章遥感与卫星测绘技术 (15)8.1 遥感基本原理 (15)8.1.1 遥感概念 (15)8.1.2 电磁波谱 (15)8.1.3 遥感传感器 (15)8.1.4 遥感平台 (15)8.2 卫星测绘技术 (15)8.2.1 卫星测绘概述 (16)8.2.2 卫星轨道与传感器 (16)8.2.3 卫星测绘系统 (16)8.3 遥感与卫星测绘数据处理 (16)8.3.1 数据预处理 (16)8.3.2 数据融合 (16)8.3.3 目标提取与分类 (16)8.3.4 变化检测 (16)8.3.5 应用实例 (16)第9章摄影测量与激光扫描 (16)9.1 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17)9.1.1 摄影测量概述 (17)9.1.2 摄影测量基本公式 (17)9.1.3 摄影测量设备 (17)9.1.4 摄影测量方法 (17)9.2 激光扫描技术 (17)9.2.1 激光扫描概述 (17)9.2.2 激光扫描原理 (17)9.2.3 激光扫描设备 (17)9.2.4 激光扫描方法 (17)9.3 摄影测量与激光扫描数据处理 (17)9.3.1 数据预处理 (17)9.3.2 特征提取 (18)9.3.3 数据配准与拼接 (18)9.3.4 三维模型重建 (18)9.3.5 精度分析 (18)第10章测绘成果应用与质量控制 (18)10.1 测绘成果的应用 (18)10.1.1 测绘成果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18)10.1.2 测绘成果在公共事务中的应用 (18)10.2 测绘成果的质量控制 (18)10.2.1 质量控制原则 (19)10.2.2 质量控制方法 (19)10.2.3 质量控制措施 (19)10.3 测绘成果交付与验收标准 (19)10.3.1 成果交付要求 (19)10.3.2 成果验收标准 (19)10.3.3 成果验收程序 (20)第1章工程测量基础1.1 测量基本概念工程测量是应用测量学原理和方法,对工程对象的几何位置、形状、大小及物理量进行测定的一门科学技术。
公路施工测量坐标计算系统使用手册速通测绘使用手册一、程序运行平台:Win9X/WinME/WinNT/Win2000/WinXP。
二、程序开发平台:VC++.NET三、主要功能:积木法坐标计算、交点法坐标计算、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高程计算、放样辅助计算、交会定点计算、附闭合导线严密平差及近似平差、坐标转换、路基土石方计算、报表设计等。
漂亮的AutoCad 输出功能, 可以将原始数据发送到AutoCad,生成.dwg文件,生成的AutoCad平面线位图包含百米桩、公里桩、起讫桩号及主点标志(如ZY、YZ、ZH、HY、YH、HZ、YY、GQ)等,生成的图形坐标系为大地坐标系,图形按大地坐标系绘制,系统提供了“世界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世界坐标系”间的转换,系统支持整座互通N个匝道的绘图及AutoCad输出,可用于投标平面图及施工平面图的布置。
完整的打印预览及报表生成功能,在预览页面可将报表保存为EXCEL形式或网页形式。
报表中的“单位、制表、复核”等参数在系统菜单栏的“报表设置”项中设置。
对于“逐桩坐标报表”有两种选择,根据需要可选择全部打印或只打印中桩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请在菜单栏的“报表设置”项中设置。
坐标计算时,可计算任意角度的边桩,边桩连线与中点切线右夹角默认为90°(在“右桩夹角(dms)”栏内不填写数据时),如边桩夹角为35°15′25.5″,应在“右桩夹角(dms)”栏内填入35.15255。
同时系统在加桩时可一次计算多个边桩,桩间米数为自动计算时桩的间距,支持“桩间米数”与“加桩桩号”同时输入计算,逐桩计算时系统会将各主点坐标一并输出,支持多个“加桩桩号”一次输入计算,如进行单独加桩计算时可删掉桩间米数,仅输出加桩结果,填写如下图:如上图填写可一次计算出20m倍数的中桩及K0+65、K0+126、K0+248、K0+397处6m、14m、23m、30m处左边桩及4m、8m、25m、30m处右边桩,其中右边桩与切线夹角为35°15′25.5″,计算结果如下图:四、软件界面说明软件采用类似Windows资源管理器界面,易上手,好操作,树形功能选择,表格式数据输入,真正体(一)菜单栏说明菜单栏由文件、数据、图形、报表、帮助五大主菜单组成,如下图:1、文件菜单包含六个一级子菜单,如下图:新建项目:清空当前数据表格,重新输入原始数据;打开项目:打开一个以前保存的.stc文件,数据自动导入原始数据表;保存项目:将当前原始数据表中的数据保存为.stc磁盘文件;打印预览:预览当前数据区显示的原始数据或计算结果,查看报表中打印格式;打印:打印当前数据区显示的原始数据或计算结果;退出系统:关闭应用程序;2、数据菜单包含六个一级子菜单,如下图:输出计算结果:单击此菜单,程序对当前数据区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并在数据区显示计算结果;原始数据显示:单击此菜单,在数据区显示原始数据;计算结果显示:单击此菜单,在数据区显示计算结果;清空当前表格:删除数据区当前表格中的所有数据,删除后数据不能恢复;删除当前记录:删除数据区当前表格中一条选中的记录,删除后数据不能恢复;插入一条记录:在数据区当前表格中一条选中的记录前插入另一条记录,如果您在输入数据时丢掉一条记录,可以利用此菜单加入;3、图形菜单包含四个一级子菜单,二个二级子菜单,如下图:本地图形预览:单击此菜单,可以在数据区绘制图形进行预览;输出ACAD文件:单击此菜单,可以启动AutoCAD,将数据发送至AutoCAD系统生成图形,软件自动将AutoCAD 系统当前模型窗口的“世界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所绘制图形的坐标均为大地坐标;导出位图文件:单击此菜单,可以将数据区中绘制的图形保存为.bmp位图文件,供其它图形软件打开;世界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启动AutoCAD,单击此菜单,可以将AutoCAD系统当前模型窗口中的“世界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世界坐标系:由软件生成的AutoCAD文件已将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在“大地坐标系”下绘制图形如直线、圆、修改文字等一切正常,如重新加入文字时生成的文字因坐标转换会出现文字翻转、镜向等情况,这时如果单击此菜单将坐标系转换为“世界坐标系”, 重新加入文字就会一切正常,全部处理完毕再将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
道路之星V1.22操作手册目录第一章概述- 1 - 第二章系统安装- 3 - 第一节电脑端程序- 3 - 第二节计算器与电脑交换数据- 5 - 第三节计算器程序- 7 - 第四节计算器程序基本操作- 11 - 第五节简易操作指南- 14 - 第三章常规计算- 16 - 第四章水准网记录及平差- 20 - 第五章控制测量记录与平差- 26 - 第六章道路测设- 30 - 第一节项目管理- 30 - 第二节道路正反算- 36 - 第三节路基路面控制- 44 - 第四节边坡计算- 49 - 第五节结构物及桥梁计算及检测- 53 - 第六节隧道超欠挖计算- 60 - 第七章计算器数据输入- 68 -道路之星用户手册第一章概述第一章概述一、功能和特点道路之星适用于公路、铁路、城市道路主线、立交匝道、隧道的勘测设计与施工放样工作。
软件分为两个部分:a.电脑端数据处理负责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成果的复核、现场采集数据的分析计算以及与计算器进行文件传输;b.计算器端施工现场计算基于Casio fx9750、fx9860、fxCG20计算器设计,负责现场的施工指导和相关数据的采集。
(一)、道路全线测设系统:将道路全线或一个标段所有数据一次性输入,主线、匝道可以存入一个文件,用路线名进行标识,一个项目文件可以包含任意多条路线。
统一计算中边桩平面坐标及高程,进行一致的查询、放样等计算。
1、支持任意多级断链,支持任意道路断面形式。
2、平面。
支持点法或线元法,都可适用于对称或不对称基本形、S或C形、拱(凸)形、复曲线、卵形线、回头曲线等各种线形。
提供的成果主要有:直曲表、线元一览表、逐桩坐标计算表。
3、纵断面。
可以进行纵断面的设计、计算。
竖曲线计算方式可以选择传统或精确算法。
4、超高加宽。
采用按板块进行超高、加宽的计算。
加宽方式有:线性过渡、三次抛物线、四次抛物线过渡;超高过渡方式:线性过渡、三次抛物线过渡。
5、结构物计算。
公路施工测量中线细部点坐标计算程序设计
梁玉恩;张英琦;惠艳梅
【期刊名称】《吉林地质》
【年(卷),期】2012(31)4
【摘要】本文把整段公路分解成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3种基本线型,再根据后两种曲线组合成各种平曲线的计算模块,这样整段公路又可以分为曲线和直线两类,最后根据—定的程序结构把曲线和直线计算模块组合成整段公路的计算程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程序设计,简化了各桩点的坐标计算.使道路中线放样工作变得方便、快捷、准确.
【总页数】4页(P145-148)
【作者】梁玉恩;张英琦;惠艳梅
【作者单位】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1;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资处,吉林长春130052;吉林省地矿测绘院,吉林长春1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1
【相关文献】
1.匝道中线任意点坐标的计算器解算 [J], 朱福
2.坐标放线法在恢复高等级公路路基中线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J], 陈刚
3.坐标放线法在恢复高等级公路路基中线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J], 陈刚
4.曲线线路中线点、外矢点坐标计算方法 [J], 屈云朋
5.CASIOfx-4800P编程计算道路中线任意点坐标 [J], 任宏伟;陈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路施工测量坐标计算系统使用手册一、程序运行平台: Win9X/ME/XP 。
二、程序开发平台: VC++.NET三、软件主要功能:本系统适用于公路主线、立交匝道及铁路的施工放样工作,可根据设计给定参数精确进行公路、铁路的线路坐标计算、导线平差计算等。
系统分为线元法坐标计算、交点法坐标计算、导线平差计算、交会定点计算、放样辅助计算、坐标转换程序六大模块。
( 一 ) 各模块主要功能1 、线元法及交点法坐标计算:可以对公路主线、立交匝道及铁路线路进行中线桩、边线桩施工放样工作。
可计算的线形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单交点对称型曲线、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 S 型曲线、 C 型曲线、卵形曲线、凸型曲线、复曲线、回头曲线等。
坐标计算时,可计算任意角度的边桩,同时系统在加桩时可一次计算多个边桩。
如果给定置镜点、后视点坐标还可计算出放样角度及放样距离。
2 、导线平差计算:适用于各等级各类型闭、附合单导线的严密、近似平差计算。
严密平差时可以提供完整的精度评定及各种所需报表。
3 、放样辅助计算:可进行两点坐标正反算、缓和曲线起点反算、桥涵放样坐标计算及竖曲线高程计算。
4 、交会定点计算:可进行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侧方交会、测边交会计算。
5 、坐标转换程序:可进行高斯投影正反算、坐标换带、方向与边长改化计算。
( 二 ) 本系统主要特点1 、功能全面,包含了公路、铁路施工测量的各个方面,更新版本将根据用户需求随时完善、增强。
2 、表格式的数据操作,简单、方便,所输入的历史数据均可留在系统中,每次程序启动后均可显示以前的数据,包括计算结果。
本系统还可将用户输入资料保存为磁盘文件 (*.stc) 以便交流及随身携带,也可将原始数据或计算结果输出为 EXCEL 及文本文件。
3 、所见即所得的报表输出功能,支持报表设计,用户可根据自已的需要设计出适合的报表,先进的数据计算引擎,计算速度极快,在预览页面可将报表保存为同式样的 EXCEL 或网页文件,在 EXCEL 中真正体现了人性化的报表界面,支持数据的直接显示、打印。
报表中的“单位、制表、复核”等参数在系统菜单栏的“报表设置”项中设置。
对于“逐桩坐标报表”有两种选择,根据需要可选择全部打印或只打印中桩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请在菜单栏的“报表设置”项中设置。
4 、导线严密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所计算数据的变量均采用双精度浮点型,计算精度极高。
线路中缓和曲线的计算精度为 0.05mm ,由程序按精度动态选取计算项数。
5 、本系统使现场施工放样的计算工作变的简单、方便,同时也使公路互通匝道复杂曲线的计算变的容易、准确,也许这才是你真正期待的施工测量软件。
6 、本系统特别针对公路互通匝道的复杂曲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设计提供参数可选用多种方案进行计算,既可对组成匝道曲线的单个线元进行计算,也可将整条匝道的曲线参数输入进行全线计算,还可以根据匝道起点或终点坐标、方位角推算其它主点坐标及方位角,是互通匝道复杂曲线放样的最得力助手。
四、输入输出说明:( 一 ) 格式化输入1 、桩号输入:桩号按米数格式输入,如 K13+131.88 桩号,输入时应为 13131.88 ,单位为米;2 、角度输入:方位角、夹角按度分秒格式输入,如 59 ° 01 ′ 46.6 ″,输入时应为 59.01466 ,单位为度分秒;3 、曲线转向必须为“左”或者“右”,其它字符均不能计算;4 、本系统所指方位角均为切线方位角。
( 二 ) 格式化输出程序在计算后,自动将结果转换为标准格式显示,如桩号输出格式为 K13+131.88 、方位角输出格式为59 ° 01 ′ 46.6 ″;( 三 ) 属性栏数据输入坐标计算时,需在属性栏中输入部分参数,逐桩连算时需输入“桩间米数”,如 10 、 20 等;加桩计算时需输入“加桩桩号”,如 13131.88 、 13158.00 等;边桩计算时需输入“左边距”或“右边距”;放样计算时需输入“置镜点坐标”及“后视点坐标”。
坐标计算时,可计算任意角度的边桩,边桩连线与中点切线右夹角默认为 90 ° ( 在“右桩夹角(dms) ”栏内不填写数据时 ), 如边桩夹角为 35 ° 15 ′ 25.5 ″,应在“右桩夹角 (dms) ”栏内填入 35.15255 。
同时系统在加桩时可一次计算多个边桩,填写如下图:如上图填写可一次计算出中桩 K1+250.25 处 6m 、 8m 、 10m 、 12m 、 14m 、 16m 处左边桩及 10m 、16m 、 20m 、 25m 处右边桩,其中边桩夹角为 60 °,计算结果如下图:五、软件使用说明:A 、线元法计算单曲线:( 一 ) 直线1 、主要输入参数为直线段起点桩号 K0 ,坐标 (X0,Y0) ,方位角α,如果为逐桩连算须输入终点桩号及计算点间隔米数 ( 如 5 、 10 、 20 等 ) ,如果为加桩计算须输入计算点桩号 Ki 。
2 、如果要计算边桩坐标则必须在属性栏中输入左、右边距 ( 即边桩至中桩距离 ) 后即可计算;3 、主要输出结果为计算点桩号 Ki 、坐标 (Xi,Yi) 、左边桩坐标 (Xz,Yz) 、右边桩坐标 (Xy,Yy) ;4 、参数在“原始数据输入表”及“工程属性”中输入;5 、计算结果可保存为 *.xls 格式的 Excel 文件及 *.txt 格式的文本文件。
6 、如果表格内有多条记录,请先选中一条记录然后在按计算按扭,否则会计算为别的直线。
( 二 ) 一般曲线一般曲线主要包括圆曲线、完整缓和曲线、单交点对称型曲线、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1 、圆曲线主要组合为圆曲线任一点 - 圆曲线上任一点。
2 、完整缓和曲线主要组合为 ZH(HZ)-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
3 、单交点对称型曲线主要组合为 ZH-HY-YH-HZ , A1=A2( 或 Ls1=Ls2) ,其中 A 为缓和曲线回旋参数, A*A=Ls*R 。
4 、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主要组合为 ZH-HY-YH-HZ , A1 ≠ A2( 或 Ls1 ≠ Ls2) ,其中 A 为缓和曲线回旋参数, A*A=Ls*R 。
( 三 ) 复杂曲线本程序所能计算的复杂曲线主要为 C 型曲线、 S 型曲线、卵型曲线、凸型曲线、复曲线及其它复合型曲线:1 、 C 型曲线C 型曲线主要由两个同向的单交点基本型曲线组成,可分解为两个单交点基本型曲线分别进行计算;2 、 S 型曲线S 型曲线主要由两个反向的单交点基本型曲线组成,可分解为两个单交点基本型曲线分别进行计算;3 、卵形曲线卵形曲线主要组合为 ZH-HY1-Y1H-HY2-Y2H-HZ ,可分解为 ZH-HY1-Y1H 、 Y1H-HY2 、 HY2-Y2H-HZ 三段进行计算, ZH-HY1-Y1H 、 HY2-Y2H-HZ 两段在“单交点基本型曲线”项计算,计算方法同前。
Y1H-HY2 为非完整缓和曲线,在“非完整缓和曲线”项计算。
卵形曲线主要组合为 ZH-HY1-Y1H-HY2-Y2H-HZ ,可分解为 ZH-HY1-Y1H 、 Y1H-HY2 、 HY2-Y2H-HZ 三段进行计算, ZH-HY1-Y1H 、 HY2-Y2H-HZ 两段在“单交点基本型曲线”项计算,计算方法同前。
Y1H-HY2 为非完整缓和曲线,在“非完整缓和曲线”项计算。
“非完整缓和曲线”如上图, QD 与 ZD 为非完整缓和曲线与其它线元相连接的两端点, QD( 起点 ) 为桩号较小的端点, ZD( 终点 ) 为桩号较大的端点,根据系统要求输入起终点的桩号、坐标、切线方位角及回旋参数 A 、曲线转向等,系统会自动判断卵形曲线的设计情况并计算该段卵形曲线各点坐标。
4 、凸型曲线由两段完整缓和曲线组成,可在“缓和曲线”项或“单交点基本型曲线”项中计算。
5 、复曲线复曲线可分解为 ZH-HY 、 ZH-HY-YH 、 HY-YH-HZ 、 YH-HZ 等在“单交点基本型曲线”页计算,计算方法同前。
6 、其它复合型曲线复合型曲线主要由多个圆曲线、缓和曲线组合而成,分解后可分别在“圆曲线”、“完整缓和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项中计算。
“完整缓和曲线”是指起点直缓点或缓直点已知的缓和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是指起点直缓点或缓直点未知,仅知道缓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或两点的缓和曲线,计算时需推算缓和曲线起点。
( 四 ) 主要计算方法1 、单交点对称型曲线及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按程序主界面“单交点基本型曲线”页计算,根据参数输入情况程序将自动分类计算,结果有以下五种类型:(1)ZH-HY仅计算 ZH-HY 段,需输入 ZH 、 HY 、 R 及线路转向参数。
(2)ZH-HY-YH仅计算 ZH-HY-YH 段,需输入 ZH 、 HY 、 YH 、 R 及线路转向参数。
(3)HY-YH-HZ仅计算 HY-YH-HZ 段,需输入 HY 、 YH 、 HZ 、 R 及线路转向参数。
(4)YH-HZ仅计算 YH-HZ 段,需输入 YH 、 HZ 、 R 及线路转向参数。
(5)ZH-HY-YH-HZ全曲线计算,表中所列参数项需全部输入。
2 、缓和曲线及圆曲线为组成曲线的基本单元,在程序主界面“圆曲线”、“缓和曲线”项中计算。
输入缓和曲线起点 (ZH 或 HZ) 参数及回旋参数 A ,可计算缓和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及切线方位角。
输入圆曲线已知点参数可计算圆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及切线方位角。
( 五 ) 参数输入参数在“原始数据输入表”及“工程属性”中输入;( 六 ) 如果表格内有多条记录,请先选中一条记录然后在按计算按扭,否则会计算为别的曲线。
B 、线元法计算组合曲线:( 一 ) 匝道主点要素推算本项功能主要针对那些匝道曲线组成复杂而设计提供数据简单的项目,您只需要输入匝道上任一主点的坐标、方位角,即可根据曲线线元类型、线元起点桩号、线元半径、回旋参数、转向计算出其它主点的坐标及方位角,计算误差很小,完全满足现场施工放样要求,主要计算方法如下:如上图为“南充绕城高速公路二洞桥互通 A 匝道”原始数据,该匝道由 12 个线元组成,共计1234.682m 。
已知起点坐标、方位角及所有线元类型、桩号、半径、回旋参数、转向,可推算出其它线元起点 ( 主点 ) 的坐标及方位角,计算结果如下:设计提供匝道主点数据如下,通过比较可知,本系统计算结果误差很小。
如果已知主点 ( 即该点的坐标、方位角已知 ) 位于匝道起点,可按上述表格内输入格式将线元参数按线元连接的先后次序从起点依次输入至终点,并将起点坐标、方位角输入表内,在最后必须输入终点桩号,否则最后一个线元将不参与计算。
如果已知主点 ( 即该点的坐标、方位角已知 ) 位于匝道终点,仍可按上述格式将线元参数从起点依次输入至终点,并将终点坐标、方位角输入表内,如下图输入格式:计算结果如下,与设计比较误差很小:( 二 ) 匝道组合曲线计算本项功能主要针对互通匝道复杂曲线的计算而开发,根据表格格式需要输入匝道线元类型 ( 直、圆、缓,其中:直代表直线,圆代表圆曲线,缓代表缓和曲线 ) 、线元起点桩号、坐标、方位角、线元起终点半径、回旋参数及线元转向,以上参数均以线元为单位进行输入,现仍以“南充绕城高速公路二洞桥互通 A 匝道”作为示例,该匝道由 12 个线元组成,共计 1234.682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