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路分色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228.26 KB
- 文档页数:7
管子表面处理规定管子表面处理规定1.编制说明及适用范围随着船务集团改装船工程的不断增加,改装涉及到的船舶系统也越来越多,对于不同的工作介质,管路表面的处理要求也是不同的,根据这种状况,特编制此标准,供船舶改装时参考。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管系的表面预处理,包括酸洗、镀锌等.2.管子的酸洗管子加工完后,在安装到船上以前,必须进行酸洗,酸洗是为了有效地去除管路内外表面的氧化皮、铁锈、油脂以及其它杂物。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如下管路:(1)润滑油管路(2)燃油管路(3)液压油管路(4)锅炉过热蒸汽管、给水管、冷凝水管路(5)压缩空气管路(6)制冷剂管路(7)油舱空气、测量、注入孔及吸入口管路(8)主机淡水冷却管路从目前各船厂的酸洗工艺看,通常是酸洗+磷化的组合酸洗工艺,船务各船厂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船东的具体要求,选择使用。
但是对于锅炉给水管系、蒸汽管系、凝水管系、尤其是主辅机的淡水冷却管系则应采用酸洗磷化的组合工艺。
按酸洗工艺进行管子酸洗后,对于油管路内表面应进行涂油保养。
对不同系统的管子还应涂上相应的防锈保养漆。
当管路通过油舱时,如果维修或改装周期比较长,管路的外表面有可能二次生锈,对此防锈漆是不允许使用的,应该选用和油相容的涂料进行保养。
酸洗后全部管子应做好有效的封口工作,以防杂物进入。
3.管子镀锌镀锌的管子一般用于舱底水管、水舱柜的空气管、溢流管、测量管、海水管、冷却水管、凝水管、甲板排水及卫生排泄管、电缆管。
镀锌的管子一般不准电焊、气割开孔及火焰加热,但下列情况允许在损坏镀层的部位用环氧富锌底漆修补。
(1)在船上焊接套管接头(2)在船上焊接通舱管件的补板(3)在船上调整管子法兰管子镀锌采用电镀锌或热镀锌。
镀锌层厚度规定如下:电镀锌:δ≥20μm热镀锌:δ≥80μm3.其它处理方法当管路输送的介质比较特殊时,比如化学品、液化气、沥青等,通常船东会采用不锈钢等特殊材料,但有时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会使用钢管,这时就必须采用特殊的表面处理方法,如特涂、涂复橡胶、塑料等。
船舶管路施工工艺【船舶管路施工工艺】一、船舶管路施工工艺的历史其实啊,船舶管路施工工艺可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玩意儿。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在船上铺设一些简单的管路,用来输送水或者一些简单的液体。
那时候的管路,材料简单,工艺也粗糙。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近代,船舶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船舶管路施工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从最初的木头、竹子,慢慢变成了金属,比如铜和铁。
工艺方面呢,也从手工打造逐渐转向了机械化生产。
进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船舶管路施工工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材料不断涌现,像不锈钢、合金等,不仅强度高,还耐腐蚀。
施工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说白了就是让管路的制作和安装更加精准、高效。
举个例子,以前造一艘小船,管路可能就是简单的几根竹子拼接,容易漏水不说,还不耐用。
现在呢,万吨巨轮上的管路系统复杂得像一个精密的城市管网,却能稳定可靠地运行。
二、船舶管路施工工艺的制作过程1. 设计规划在开始制作管路之前,得先有个详细的设计规划。
这就好比你要盖房子,得先有个图纸,知道哪里要放柱子,哪里要开窗。
对于船舶管路来说,设计师要根据船舶的用途、结构和各种设备的需求,确定管路的走向、管径、材质等。
比如说,货船和客船的管路设计就大不相同。
货船可能更注重货物装卸相关的管路,而客船则要更多考虑乘客的生活用水和排水等。
2. 材料准备设计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材料。
这包括各种管材、管件、阀门等。
管材的选择可重要了,要根据不同的介质(比如水、油、气体)和工作环境(高温、高压、腐蚀)来选。
比如说,如果是输送高温蒸汽的管路,就得用耐高温的合金管材;如果是在海水环境中,就得用耐腐蚀的不锈钢管材。
3. 切割与成型有了材料,就得把它们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这就需要用到各种切割和成型工具,比如切割机、弯管机等。
切割要精准,不能多切也不能少切。
弯管的时候也要注意角度和弧度,不然装的时候可就对不上号啦。
4. 焊接与连接把切割成型好的部件连接起来,常用的方法就是焊接和螺纹连接。
Q/SWS 44-014-2006船舶管路表面处理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管路中各区域管路表面处理要求、管子表面处理的验收及管子表面保护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船舶的管路表面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ISO 2063:1991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热喷镀 锌、铝及其合金。
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3 各区域管路的表面处理要求3.1 如遇建造规格书和系统原理图有特殊要求,按原理图要求执行。
3.2 机、泵舱区域管路表面处理要求见表1。
表1 机、泵舱区域管路表面处理要求部位 系统名称 系统代号内壁涂层 外壁涂层控制空气管系 AC钢管 酸洗铜管 不处理钢管 镀漆铜管 不处理起动空气管系 AS 酸洗 镀漆 日用空气管系 AM 镀锌 镀锌 油舱快关阀控制管系 AV 酸洗 镀漆机舱压载管系 BM DN≥65 涂塑DN≤50 镀锌DN≥65 涂塑DN≤50 镀锌机舱舱底管系 BWDN≥65 涂塑DN≤50: 镀锌DN≥65 涂塑DN≤50 镀锌专用压载管系 BA DN≥200 涂塑DN<200 镀锌DN≥200 涂漆DN<200 镀锌机 、 泵舱区 域货油输送管系 CODN≥65 涂塑DN≤50 酸洗清油涂漆Q/SWS 44-014-2006表1(续)部位系统名称 系统代号内壁涂层 外壁涂层 原油洗舱管系CPDN≥65 涂塑 DN≤50 镀锌 DN≥65 涂漆 DN≤50 镀锌 扫舱泵管系 CS DN≥65 涂塑 DN≤50 镀锌DN≥65 涂漆 DN≤50 镀锌舱底水处理管系 DO 镀锌 镀锌 粪便污水管系 DS 镀锌 镀锌 机舱疏排水 DM 镀锌 镀锌 生活污水处理管系 DT 镀锌 镀锌 机舱水消防管系EN DN≥65 涂塑 DN≤50 镀锌DN≥65 涂塑 DN≤50 镀锌CO 2灭火管系 EA 镀锌 镀锌 主机灭火管系 EE 镀锌 镀锌 燃柴油驳运管系 FT 酸洗清油 涂漆 主机燃油日用管系 FD 酸洗清油 涂漆 辅机燃油日用管系 FG 酸洗清油 涂漆 燃柴油净化管系 FP 酸洗清油 涂漆 应急发电机燃油 FE 酸洗清油 涂漆 燃油泄放管系 FR 酸洗清油 涂漆 航空煤油管系 FK 酸洗 磷化+涂漆 辅锅炉燃油管系 FB 酸洗清油 涂漆 焚烧炉管系 FI 酸洗清油 涂漆 主机排气管系 GD 不处理 耐高温漆 辅机排气管系 GG 不处理 耐高温漆 焚烧炉排气管系 GI 不处理 耐高温漆 机 、 泵 舱 区 域锅炉排气管系GB不处理耐高温漆Q/SWS 44-014-2006表1(续)部位系统名称 系统代号内壁涂层 外壁涂层 排气泄放管系 GX 镀锌 镀锌 货油泵液压管系 HP 钢管酸洗清油 不锈钢管酸洗钝化涂漆 钝化处理 主滑油管系 LM 酸洗清油 涂漆 发电机滑油管系 LG 酸洗清油 涂漆 滑油驳运净化管系 LP 酸洗清油 涂漆 尾轴滑油管系 LS 酸洗清油 涂漆 齿轮箱滑油管系 LB 酸洗清油 涂漆 滑油泄放管系LD 酸洗清油 涂漆 空气测量注入管系 MM 水舱:镀锌 油舱:酸洗清油镀锌 酸洗清油 锅炉给水管系 SS 酸洗 油漆 油水舱柜加热管系SH 酸洗 舱内酸洗 舱外耐高温漆 凝水管系 SC 酸洗 耐高温漆 蒸汽管系 SM 酸洗 耐高温漆 蒸汽伴行管系 SP 不处理 不处理 汽轮机蒸汽管系 ST 酸洗 耐高温漆 热油加热管系 机/货 TC/TM 酸洗清油 酸洗(A) 热油输送管系 TH 酸洗清油 耐高温漆(L) 惰性气体管系 1G DN≥65 涂塑 DN≤50 镀锌DN≥65 涂漆 DN≤50 镀锌 电缆管系 PM 镀锌 镀锌(G) 冷藏管系 RM 酸洗 涂漆(C) 机 、 泵 舱 区 域海水冷却管系WMDN≥65 涂塑 DN≤50 镀锌 DN≥65 涂漆 DN≤50 镀锌Q/SWS 44-014-2006表1(续)部位系统名称 系统代号内壁涂层 外壁涂层 防海生物装置管系 WA 镀锌 镀锌 空冷器废气锅炉冲洗 WC 镀锌 镀锌 淡水冷却管系 高温/低温 XH/XL 酸洗磷化 涂漆 制淡管系 XF 镀锌 镀锌 机舱供水管系 XM 钢管 镀锌 铜管 酸洗钝化 钢管 镀锌 铜管 酸洗钝化主机化学清洗管系XC 酸洗磷化 涂漆 饮用水管系 XD 铜管 酸洗钝化铜管 酸洗钝化水雾管系 ES 不处理 不处理 洗涤水管系 XW 镀锌 镀锌 技术淡水驳运管系PT 镀锌 镀锌 机 、 泵 舱 区 域氧乙炔管系QG酸洗涂漆3.3 货舱区域管路表面处理要求见表2。
管系制作通用工艺船用管子制作通用工艺一、目的及范围本工艺规定了船舶管子零件的材料、切割、装配、弯曲、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工艺及其质量验收指标要求。
本工艺适用于各类船舶下列规格管子的加工:外径在500mm以下的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和不锈钢管,250mm以下的铜管和铜合金管(包括铜镍管)、6英寸以下的水煤气管及其它金属管。
本文件可供船舶管系施工设计时选用。
对于特殊要求的管子应按设计要求加工。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工艺中引用而构成本工艺的条文。
由于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工艺的各部门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CB/T3790-1997 船舶管子加工技术条件CB/T3365-91 管子无余量下料工艺CB/Z94-68 黑色金属磷化技术条件CB*/Z343-84 热浸锌通用工艺船舶建造质量检验(CSQS)1998版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和建造规范(CCS)2001版德国劳氏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和建造规范(GL)1992版三、管子材料要求3.1 管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我国造船规范要求。
出口船舶用管材须符合该船舶入级相应的船级社要求。
3.2 各种管材,根据其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分为三级,见表1。
对于I级、II级管,必须具有船舶检验部门的合格证书及制造厂的炉罐号。
III级管应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书,如缺少证明时,应根据有关规定或订货要求补做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管子的切割表1 管系等级注:1.Ⅰ级栏中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两个参数,只要其中一个符合表中规定数值的,即为Ⅰ级管;Ⅱ级栏中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两个参数,均达到表中规定数值的,即为Ⅱ级管。
2.除Ⅰ、Ⅱ级管外,其余的是Ⅲ级管。
3.表中其他介质是指空气、水、滑油或液压油等。
4.1 管子切割前,必须核对管子材料、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4.2 管子切割前,应对管材内外表面质量进行检查。
4.2.1无缝钢管和合金钢管,其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结疮、轧折、发纹等缺陷存在。
浅谈船舶管路表面处理作者:周志远吕兴飞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6期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管路表面处理技术不断成熟,就目前船舶管路表面处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论述各种表面处理技术的方法及特点。
目前,船舶管路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酸洗;2.镀锌;3.磷化;4.涂塑;一、酸洗1.准备工作:酸洗以前要将涂有油封的管子,用柴油或水基洗涤剂进行漂洗、浸洗。
管子表面油污、污垢、锈蚀严重的也可采用其他的方法处理。
2.化学除油:将清洗后的管子放入槽内浸泡,工件应该完全被溶液浸泡淹没,并注意避免工件内留有空气。
溶液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三钠的混合溶液。
浸泡过程中每隔20分钟翻动工件不少于一次。
以保证管子内部清洗干净。
将管子浸泡在水温50-70度的水槽中,水应该有一定的流动性,冲掉管子表面的混合液。
3.酸洗:也应该用槽内浸泡的方式进行。
槽内放入盐酸,酸洗时间视管子锈蚀程度、酸液浓度和槽内温度而定。
酸洗标准以管子表面的铁锈、氧化皮除尽为止,即当管子表面的铁锈、氧化皮变成附着力很小的粉末状,用抹布稍加擦拭就很容易除去时,酸洗工作就此结束。
4.水洗:酸洗后的管子要用清水进行冲水工作。
把管子内外表面残留的酸液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碳酸钠溶液中中和,时间约为5-15分钟。
水洗后的管子表面不允许有PH值大于7的残留碱存在。
5.吹干:用压缩空气或热空气吹干管子,管子表面应为灰白色。
根据技术要求及时涂上保护油漆,在管子两端用塑料封头或布基胶带封堵好,防止杂物进入管内。
二、镀锌镀锌的方法有电镀和热镀两种。
热镀是将进过前处理的管子浸入熔融的锌浴中,在其表面形成锌和锌-铁合金镀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热镀锌在工件上的镀层较厚,通常在60-180μm。
而且加工周期短,所以被广泛采用。
三、磷化酸洗除锈后为了更好地防止船舶管路锈蚀,出现了磷化工艺。
磷化是在酸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防锈工艺。
目前,国内的磷化工艺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最明显的不足之处在于,磷化之后在做油漆之前必须进过喷砂处理。
船舶管系油漆标识颜色说明Paint colours for marine pipes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symbols一、管路的油漆颜色与所在舱室的颜色相同,识别符号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涂剧,以表示管内流体的性质,识别符号表示液体的用途或压力,蒸汽类管路和识别符号油漆的涂刷。
识别符号的颜色不应与管路颜色相问,如遇相同或相近时,应将识别符号涂在白色辅助圈上,辅助圈的宽度应比识别符号每边加宽50mm。
二、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卫生水管路与舱室颜色相同,舷外水冷印管路与舱室颜色相同,压载舱管路与舱室颜色相同,液体燃料运行管路与舱室颜色相同,领体燃料回油或油管路与舱室颜色相同,滑油运行管路与舱室颜色相同,污油管路与验室颜色相同,传动管路应与舱室颜色相同,中、低压空气管路应与舱室颜色相同,高压空气管路应与舱室颜色相同。
说明如下:①船舶卫生水管路-白色②船舷外水冷却管路-白色③锅护吹灰或各型管路-红色④排气或废气管路-红色⑤液压传法管路-黄色⑥压空气管路-蓝色⑦高压空气管路-蓝色三、船舶管系基本识别颜色及含义:绿色——海水(舷外水)银色——蒸汽棕色——液体燃料黄色——润滑油浅蓝色——空气和氧类气体红色——消防灰色——淡水黑色——废污液体蓝色——制冷剂四、管路的油漆颜色是表示管内流体的性质,并涂在管子的全长上,识别符号表示流体的用途或压力,识别符号的颜色,蒸汽类管路为红色,其他为白色,举例如下:结语:船舶管系管径小于和等于15mm的管路的识别符号,其箭头尺寸可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在某些由于本身的定型而有明显区别的管路(如主机排汽或废气,循环冷却,锅炉烟肉等);以机器设备或减压装置等附近的仪表接管,可不涂识别符号;小型船船的管路简单,很易识别。
可以不涂识别符号,但用船部门认为需要时,亦可涂刷。
散货船分段涂装工艺规范 pspc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钢质船舶分段涂装施工的施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钢质船舶的涂装,其它钢结构物涂装时亦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ISO8501—1:1988 涂装油漆和有关产品前钢材预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未涂装的钢材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钢材的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施工前准备 3.1 施工前分段所具备的条件3.1.1 上道工序必须完成,分段结构和预舾装交验通过。
3.1.2 经过船东和船级社认可的工艺孔开设完成。
3.2 施工的设备和材料3.2.1 除锈设备、涂装设备、通风设备达到完好状态,并准备好附属材料及相关工具。
3.2.2 施工材料:施工分段所用的油漆、稀释剂等。
3.2.3 掌握分段的详细施工工艺。
人员4.1 操作和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试或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4.2 操作和检验人员应熟悉本规范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工艺要求5.1 涂层系统要求分段各部位的涂层系统及每道涂层的涂料品种、牌号、颜色、道数和膜厚应符合经船东认可的油漆明细表的规定。
5.2 涂层外观要求5.2.1 对于在分段阶段完工的部位,例如:压载舱、空舱、隔离舱,涂层表面应无漏涂、气孔、裂纹以及严重流挂。
5.2.2 对于在分段阶段未完工的部位,例如:船体外板、机舱、上层建筑等,涂层表面应无漏涂、气孔和裂纹。
5.3 涂层膜厚要求5.3.1 膜厚要求57000DWT 散装货船文件号: JSHG-QB-TZ-0055.3.1.1 涂层规定膜厚应符合油漆明细表的要求。
5.3.1.2 涂层膜厚分布要求,除船舶建造合同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船舶膜厚管理工艺规范》的规定。
6 工艺过程6.1 涂装前表面处理6.1.1 钢板预处理在分段作业开始前完成。
在分段涂装前需进行恰当的跟踪补漆,为分段涂装提供较好的施工状态。
6.1.2 二次表面处理6.1.2.1 钢结构处理6.1.2.1.1 钢结构表面缺陷处理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 锐边打磨光滑(仅指压载舱、淡水舱); b) 粗糙焊缝打磨光顺;c) 飞溅和焊渣的去除和打磨;d) 裂缝和凹坑应消除;e) 钢板的粗糙切割边打磨光顺。
散货船分段涂装生产设计及原则工艺引言散货船的分段涂装生产设计及原则工艺对于船舶的建造和维护非常重要。
涂装不仅能保护船体免受腐蚀和损害,还能提高船舶的航行性能和外观质量。
本文将介绍散货船分段涂装生产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工艺,以帮助船舶制造商设计出高质量的涂装方案。
1. 分段涂装生产设计原则散货船分段涂装生产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1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设计分段涂装生产工艺时,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一般来说,从船体防腐、封闭、打底、涂装到最后的装饰,需要依次进行。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
1.2 优化涂装层厚度在设计涂装层厚度时,需要考虑船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
一般来说,船体底部和水线处的涂装层厚度要大于船舶上部。
这是因为底部和水线处容易受到水的冲击和腐蚀,需要更加坚固的涂层保护。
而船舶上部则可以适当减少涂装层厚度,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
1.3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涂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涂层是分段涂装生产设计的关键。
船舶涂装材料需要具备耐腐蚀、耐久性强、防水、防火等特性。
常见的船舶涂装材料包括底漆、面漆、防腐漆等。
在选择涂层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使用环境和条件,以及涂层的施工难易程度和成本。
2. 分段涂装生产工艺散货船分段涂装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环节:2.1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分段涂装生产的第一步,用于清除船体表面的污垢和铁锈,以便于后续的涂装工作。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刷洗、脱脂、喷砂、打磨等。
在表面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船体的原有涂层和表面,防止损坏。
2.2 底漆施工底漆是分段涂装生产的关键环节,用于增加船体的附着力和防腐性能。
在底漆施工前,需要确保船体表面已经完成了合适的表面处理工作。
底漆施工时,需要注意涂刷的均匀性和厚度的合理控制。
一般来说,底漆需要进行多道涂装,以提高涂层的质量和附着力。
2.3 面漆施工面漆是船舶涂装的最后一道工序,用于提高船舶的外观质量和耐候性。
一、适用范围1本工艺适用于船舶在分段阶段进行的涂装工作。
系指船体钢材从部件加工到分段形成后直至上船台合拢期间的表面处理和涂装工作,所有除锈工作在本工艺中称之为二次除锈。
二、工艺内容1 二次除锈前分段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和准备条件1.1 分段结构应交验完毕,并得到验收认可。
1.2 分段大接缝处焊接坡口加工完毕,焊接后反变形结束。
1.3 分段内外的马脚焊疤与锐边、毛刺须磨平,焊渣与飞溅须清除。
1.4 钢板表面应无水渍、油污及垃圾等。
1.5分段内的镀锌件、管子用布包扎好,影响施工人员出入施工部位的管子等,要预先申请拆下,妥善安放,待涂装作业完成后,再恢复原状。
1.6 分段作业施工用照明、脚手架、梯子、通风等设施须安置妥当。
1.7 分段的放置应安全、平稳,离地面高度50CM以上。
2 二次除锈工艺2.1完好的车间底漆允许保留,但其表面必须进行清洁,使表面无锌盐、无油污和其他污染物,清洁方法可用稀料擦拭、扫砂处理和表面拉毛。
2.2 对各部位已开始氧化、锈蚀的部位应严格按涂装工艺卡中除锈要求进行处理。
2.3每批到厂的非金属磨料,应由磨料供应商提供可溶性盐份测试报告,向油漆供应商厂家的技术服务人员提供测试报告,并由其技术服务对磨料进行抽样检测。
2.4 磨料规格应选用直径1.0-1.4mm的,以保证钢板表面粗糙度在40-70μm之间。
2.5 喷砂完工出砂时,应及时从上到下进行清扫,对于容易滞留磨料的部位,要用压缩空气将磨料吹出,除尽灰尘,拆除镀锌件包扎物。
2.6 结构须修正的部位要及时进行,小面积修正部位可用风动工具清除焊渣。
2.7及时向船东和服务商提交除锈,检查人员应及时检查,并且不能将砂粒等带入清洁后的分段内。
3分段涂装工艺3.1 除锈检查合格后,必须用100MM宽的纸胶带严密地将分段内要做密性试验的焊缝保护好,同时对分段端口,包括钢板端口、角铁端口、球扁钢端口用100MM的胶带贴妥,以免上述部位在喷涂时粘上涂料,影响密性试验及电焊质量。
文章标题:深度探讨机舱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的颜色标准一、概述机舱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标准在航海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区分、识别、安全等多种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标准的背后含义,以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这一重要主题。
二、油漆颜色的标准在船舶航行中,机舱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标准主要是根据国际海上的统一规定而来。
管路的颜色一般会根据其所输送的介质来进行判别,柴油管道一般采用黑色标识,淡水管道一般采用绿色标识。
不同管路的油漆颜色标准还涉及到航海业相关的标准组织和规定,比如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相关规范等。
三、油漆标准的深度含义机舱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标准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区分,还承载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红色通常被用来标识危险或者紧急情况,黄色则表示警告或者谨慎,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或者正常。
这些颜色的选择和标准化,有利于加强航海人员对场景的快速识别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航海安全性。
四、结论与展望总结来说,机舱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标准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提高航海安全和效率。
通过遵循标准化的油漆颜色规范,航海人员可以更加清晰地识别管路和符号,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在油漆颜色标准上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适应航海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变化,为航海事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安全保障。
个人观点:机舱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标准在航海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深信只有深度了解这些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够撰写出更具价值和专业性的文章,帮助更多人加深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机舱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标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主题,相信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话题,也希望本文能够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机舱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标准不仅在航海业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其他领域有着类似的标准化要求。
船舶管路表面处理工艺浅谈龚挺【摘要】如何做好复杂环境下船舶管路表面处理,是船舶制造行业必须重视的研究课题,根据自身实际结合世界先进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关键.基于此,针对船舶管路表面处理工艺进行相关探讨.【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船舶管路表面处理;酸洗;镀锌【作者】龚挺【作者单位】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20215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船舶管路表面处理技术日趋成熟。
本文重点梳理了当前船舶管路表明处理的相关技术知识,阐述了酸洗、镀锌、磷化、涂塑这三种主要船舶表面处理技术的要点与特点。
1 船舶管路酸洗工艺酸洗是以一种化学清洗方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使用5%浓度值的稀盐酸去除管路表明的油渍、氧化层、铁锈等杂质。
酸洗工艺主要应用于船舶的有燃油管路、润滑油管路、润滑油管路、压缩空气管路、制冷剂管路、油舱空气、测量、注入孔及吸入口管路、主机淡水冷却管路、锅炉过热蒸汽管、给水管、冷凝水管路等部位。
船舶管路酸洗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酸洗线工艺流程图1.1 前期清洗在对管路进行酸洗之前,要先用水基清洗剂或柴油漂洗涂抹油封的管道,对于表面油污、锈蚀严重的管道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处理。
1.2 浸泡除油将经过前期清洗的管道完全浸入由磷酸三钠(Na5P3O10)、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混合而成的溶液中,排清管道内的残余空气。
每隔20min将管道翻动一次,以确保管道内部得到彻底清洗。
浸泡工序完成后,再将管道侵入温度为50~70℃的流动水中,目的是冲洗掉管道表面残留的混合溶液。
1.3 管路酸洗采用类似于上个步骤的浸泡方式,将管道完全浸入浓度为5%的盐酸溶液中。
根据管道的锈蚀和污浊程度确定浸泡时间,以管道表面的油污、氧化层、铁锈等杂质完全去除干净为酸洗完成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