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手工清洗器械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室各种工作流程洗手护士工作流程手术前一天了解手术名称、熟悉手术步骤,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当日认真查对病人,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严格查对物品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铺无菌台,保证物品齐全↓按要求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物品↓协助医师穿手术衣、戴手套、铺无菌巾↓术中认真配合,严格管理物品↓监督指导无菌操作↓认真核对,保管好病理标本↓关闭体腔前后和皮肤完全缝合后,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物品↓认真做好始末处理(器械整理、标本处理),物品归位巡回护士工作流程手术前一天进行手术前访视,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当日,认真查对病人,安慰、体贴病人↓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按要求认真做好手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与洗手护士认真清点物品↓协助医师消毒、穿手术衣↓监督、指导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随时供应手术中所需物品,认真核对严密观察病情,标记好病理标本↓关闭体腔前后和皮肤完全缝合后,与洗手护士认真清点↓按要求做好终末处理,整理手术间物归原处洗手护士急诊手术工作流程洗手护士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后,立即准备手术物品↓待病人接进手术间后,评估病情↓↓洗手配合手术与巡回护士一起抢救(以下同常规手术配合)巡回护士常规手术工作流程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病人(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间)↓接病人至手术间,协助病人安全平卧于手术床上↓根据手术部位,评估。
选择并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生麻醉↓协助手术医生摆好病人体位↓对好无影灯,摆好托盘,连接吸引器。
电刀↓与洗手护士清点物品并正确记录,协助并监督手术医生常规消毒铺单,协助手术人员穿手术衣↓负责供应手术台上所有无菌物品,并监督手术人员无菌操作.执行麻醉医师的医嘱↓关闭胸腹腔前。
后与洗手护士清点物品(如无洗手护士应与手术医生清点)↓手术结束协助覆盖伤口,将病人安全移至手术平车上并送出手术间↓整理手术间,补充物品,所有物品物归原处注:术中执行医嘱时,应口头核对两遍并经两人核对安剖后方可执行。
精心整理硬式腔镜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流程及质量准操作步骤一、接收备物:1.工作人员准备2.1.2.3.1.2.a)b) c)作钳功能端闭合完好等。
3.发现器械损坏或数量差异应立即与手术室相关人员沟通,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分类、拆卸1.根据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的污染程度、精密程度、材质、结构、器械拆卸等特点进行分类2.根据其结构、材质不同分为四类:a)光学目镜,使用带盖带卡槽的专用盒盛装。
b)导光束、摄像头、连接线:摄像头使用完毕放在专用的容器盒内保管,导光束和连接线盘圈放置,直径>10cm(或依据厂家要求),不能折叠。
c)冲洗管:含锋利连接头的加压冲水管需单筐摆放,注意尖端部刺破硅胶管。
d)操作器械:穿刺鞘类使用固定架,器械装入带卡槽的专用盒或器械保护垫3.组合器械能拆卸的拆卸到最小单位,螺丝或螺纹部分的拆卸为逆时针方向旋开,小物件应选择密纹清洗筐,并检查螺钉、垫圈、密封圈是否缺失损坏:a)阀--b)弯盘中c)d)e)清水擦拭或冲洗多酶擦拭或浸泡1.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用清水擦拭表面,按由洁到污的方向顺序擦拭,禁止来往涂擦导致污染物扩散,2.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流动水下冲洗,冲洗时注意两端接口处不能进水,如进水立即使用干布擦干,避免导致电路部分返潮,操作中出现漏电和短路的风险,擦拭时避免用力拉扯,以免撕裂导光束的外皮和光束。
3.擦拭的过程中再次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痕、破损现象,如果有马上停止清洗,联系厂家维修处理4.摄像头妥善放置,避免碰撞或滑脱。
1.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使用含腹腔镜专用多酶清洁剂擦拭的各个表面至少两遍。
2.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浸泡于腹腔镜专用多酶清洁剂中5-10min,注意防止两端电极进水,如果进水即刻用吸水棉布擦干,必要时用压力气枪吹干。
3.腹腔镜多酶清洁剂用现配,每擦拭一遍,擦布清洗后,方可再次擦拭4.擦拭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器械。
1.2.31.水。
手术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3、接触病人的麻醉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4、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以及肉眼发现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5、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拆除外包装并进行清洁处理,凡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及无菌物品,应严格进行检查、审核,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6、进入手术部无菌区域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区域;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应设有无菌敷料室,专为存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均注明消毒、灭菌日期。
二、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存放七天,过期则不可再用,应重新灭菌。
三、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的物品,存放时间只限24小时。
四、已打开包皮的物品和容器等,只限24小时内存放手术间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敷料室。
五、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擦拭柜架和地面1~2次,定期消毒作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 500个/m3,以免污染无菌物品。
六、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物品充足可靠,打开的肠线浸泡于75%酒精中,30分钟后使用。
七、每月无菌物品监测一次,使灭菌合格率达100%。
八、对特殊病人污染的敷料、器械,应双消毒,再放入无菌室。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1.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4]。
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的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30min,如需灭菌必须浸泡>10h,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一般要求>1.5%)。
医院手术器械、物品的清洗工作流程(一)复杂、污染严重类物品手工清洗工作流程1.着装规范,做好个人职业防护。
2.精密、复杂器械有专人负责清洗。
3.冲洗:流动水下刷洗3-5分钟,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将器械放入多酶溶液浸泡3-5分钟,然后在液面下刷洗,防止产生气溶胶引起呼吸道损伤。
4.洗涤:冲洗后用酶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或者用超声清洗5-10分钟,水温20-40°C。
有轴节的器械尽量将轴节打开,能拆卸的部分拆卸至最小进行清洗。
5.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6.终末漂洗:用软水或蒸馏水冲洗。
7.干燥:干燥柜5(TC-7(TC干燥20分钟。
保证物品彻底干燥。
8.清洗结束,清洁清洗用具并消毒。
(二)内镜类器械手工清洗流程1.各关节打开拆卸至最小单位,用自来水去除管腔表面污溃,高压水枪(纯水)反复冲洗管腔,毛刷刷净管腔内表面,用高压气枪吹干。
2.超声清洗5-10分钟,流动水下彻底清洗,高压气枪彻底吹干并擦干表面。
镜头放入配置好的多酶清洗剂中浸泡3-5分钟后用柔软棉布擦洗。
3.将清洗干净后的内镜类器械包装、灭菌。
(三)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操作流程1.着装规范,做好个人职业防护。
2.开机前检查电源、蒸汽、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检查清洗剂、润滑剂是否充足,及时补充。
(1)打开水源,检査水源压力是否达到0.2-0.5Mpa。
(2)打开汽源,检查汽源压力是否达到0.3-0.5Mpa。
(3)打开总电源开关后,将设备电源开关拨向“ON”侧。
(4)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后观察清洗机显示屏幕,如显示清洗剂不多,要向盛放清洗剂的塑料桶内添加清洗剂。
(5)打开前门,手动旋转各个喷射臂,观察旋转是否灵活。
3将待洗器械的关节打开,可以拆开的组件应予以拆开,分类装载,妥善处置,以保证清洗质量,防止器材损坏,物品装载适量。
4.根据物品性能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洗程序。
5.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机器运行状态,出现故障,及时解决。
6.清洗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机器的清洗槽、底部过滤网和篮筐。
医院手术器械、物品的清洗工作流程(-)复杂、污染严重类物品手工清洗工作流程1 .着装规范,做好个人职业防护。
2 .精密、复杂器械有专人负责清洗。
3 .冲洗:流动水下刷洗3-5分钟,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将器械放入多酶溶液浸泡3-5分钟,然后在液面下刷洗,防止产生气溶胶引起呼吸道损伤。
4 .洗涤:冲洗后用酶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或者用超声清洗5・10分钟,水温20-4(FC.有轴节的器械尽量将轴节打开,能拆卸的部分拆卸至最小进行清洗。
5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6 .终末漂洗:用软水或蒸储水冲洗。
7 .干燥:干燥柜5(TC-7(TC干燥20分钟。
保证物品彻底干燥。
8 .清洗结束,清洁清洗用具并消毒。
(二)内镜类器械手工清洗流程1各关节打开拆卸至最小单位,用自来水去除管腔表面污溃,高压水枪(纯水)反复冲洗管腔,毛刷刷净管腔内表面,用高压气枪吹干。
2 .超声清洗5-10分钟,流动水下彻底清洗,高压气枪彻底吹干并擦干表面。
镜头放入配置好的多酶清洗剂中浸泡3-5分钟后用柔软棉布擦洗。
3 .将清洗干净后的内镜类器械包装、灭菌。
(三)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操作流程4 .着装规范,做好个人职业防护。
5 .开机前检查电源、蒸汽、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检查清洗剂、润滑剂是否充足,及时补充。
⑴打开水源,检查水源压力是否达到020.5MPa。
(2)打开汽源,检查汽源压力是否达到0∙3∙0.5Mpa.(3)打开总电源开关后,将设备电源开关拨向"ON"侧。
(4)打开设备电源开关后观察清洗机显示屏幕,如显示清洗剂不多,要向盛放清洗剂的塑料桶内添加清洗剂。
(5)打开前门,手动旋转各个喷射臂,观察旋转是否灵活。
3将待洗器械的关节打开,可以拆开的组件应予以拆开,分类装载,妥善处置,以保证清洗质量,防止器材损坏,物品装载适量。
4 .根据物品性能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洗程序。
5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机器运行状态,出现故障,及时解决。
手术室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外来医疗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它是在普通手术器械基础上增加的局部专项操作器械。
由于这类器械针对性强、价格昂贵、品种繁杂、专业性强、更新迅速,一般医院不作常规配备,其中以骨科植人性手术相应的配送器械、动力工具等最为多见。
由于这类医疗器械大多是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因此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
(一)接收器械1、择期手术(1)手术室设置骨科厂家登记本,要求厂家人员逐项填写:登记日期、医生姓名、手术名称、器械份数或件数、厂家名称、送取器械人员签字。
(2)厂家送器械人员于手术前两日8:00之前把器械送到手术室,按照手术室清洗流程进行清洗。
流程完成后与手术室老师交接并登记。
(3)厂家器械必须由手术室老师打包,严格遵照手术室器械包装要求,同时注明植入物和相关配合器械(品名),手术日期、有效期、失效期、打包者姓名、锅次、批号。
(4)手术室严禁使用在本院外灭菌的手术器械。
(5)供应室负责择期手术器械的灭菌工作。
(6)手术室与供应室进行交接,交接物品名称及使用日期。
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开台手术。
2、急诊手术手术室负责急诊手术器械和植入物的灭菌工作。
病人生命垂危或肢体残障等紧急情况下,如有植入物,除放置爬行卡,必须随锅进行生物监测。
灭菌结束后,爬行卡合格可做为提前放行的标志。
同时将生物芽孢及压力灭菌实验结果记录送至检验科进行培养。
紧急发放后,手术室需书面说明发放原因,手术医生签字(二)器械处理原则:每台手术只允许一名器械公司人员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并按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程进行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才可进入。
CSSD和器械公司双方共同清点核对器械相关信息无误后,共同在“外来医疗器械及植人物清点签收单”上签名。
核对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患者姓名、床号;器械的品牌、名称和数量;植人物种类、规格、数量。
1.器械公司应提供详细的清洗消毒流程和注意事项。
硬式腔镜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操作规范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硬式腔镜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流程及质量准操作步骤一、接收备物:1.工作人员准备2.回收用物准备1.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使用后进行擦拭或流动水冲洗,将明显的血渍和污渍冲洗干净,置于封闭的容器中或采用与手术室连接的专用污染电梯运送。
2.规范着装,注意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带圆帽、口罩等,3.物品准备:标识牌、带卡槽的专用盒、不同规格的密纹清洗筐、配套清洗刷、低纤维棉布、腹腔镜专用多酶(硬式腔镜在体腔内操作,管腔、关节、轴节内会残留血液、脂肪等大量污染物,需选专用多酶清洗剂)、医用润滑剂(水水溶性,和人体组织有较好相容性)二、清点器械名称、规格、数量检查功能1.按器械包内容物清单,清点器械名称、规格及数量2.检查器械功能状态:功能是否完好、零件配套是否齐全,如:a)对光检查光学目镜:清晰,无裂痕、破损b) 导光束及摄像头连接线:无打折,表面无划痕、无破损。
c)操作器械及附件齐全:组合器械的配件、垫圈、密封圈齐全,且无损坏缺失,操作钳功能端闭合完好等。
3.发现器械损坏或数量差异应立即与手术室相关人员沟通,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分类、拆卸1.根据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的污染程度、精密程度、材质、结构、器械拆卸等特点进行分类2.根据其结构、材质不同分为四类:a)光学目镜,使用带盖带卡槽的专用盒盛装。
b)导光束、摄像头、连接线:摄像头使用完毕放在专用的容器盒内保管,导光束和连接线盘圈放置,直径>10cm(或依据厂家要求),不能折叠。
c)冲洗管:含锋利连接头的加压冲水管需单筐摆放,注意尖端部刺破硅胶管。
d)操作器械:穿刺鞘类使用固定架,器械装入带卡槽的专用盒或器械保护垫3.组合器械能拆卸的拆卸到最小单位,螺丝或螺纹部分的拆卸为逆时针方向旋开,小物件应选择密纹清洗筐,并检查螺钉、垫圈、密封圈是否缺失损坏:a)穿刺器:拆卸穿刺器转换器-拆卸转换器密封帽-拔出穿刺器内芯--拆卸穿刺器密封帽-旋转多功能阀--拆卸多功能阀--拆卸通气开关螺帽--拆卸通气开关,拆卸后的转换器、密封帽、多功能阀、螺帽等小零部件放入密纹清洗筐中b)气腹针:旋开气腹针套管--拔出气腹针内芯--拆卸通气开关螺帽--拆卸通气开关,拆卸后全部放入弯盘中c)操作钳:拆卸手柄--旋转内芯--抽出内芯--打开冲洗口,放入大篮筐中d)操作钳(手柄带锁):打开手柄锁齿--拆卸手柄--旋转内芯--抽出内芯--打开冲洗口,放入大篮筐中e)冲洗吸引器:旋转冲洗开关螺帽-拆卸下螺帽-拆卸下完整冲洗开关,拆卸后的螺帽放入密纹清洗筐中四、分类清洗不耐湿器械:摄像头、导光束、连接线耐湿器械:光学目镜、操作器械、冲洗管道、五、摄像头、导光束、连接线清洗SOP流程图操作步骤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清水擦拭或冲洗多酶擦拭或浸泡1.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用清水擦拭表面,按由洁到污的方向顺序擦拭,禁止来往涂擦导致污染物扩散,2.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流动水下冲洗,冲洗时注意两端接口处不能进水,如进水立即使用干布擦干,避免导致电路部分返潮,操作中出现漏电和短路的风险,擦拭时避免用力拉扯,以免撕裂导光束的外皮和光束。
洗手护士工作流程图巡回护士工作流程图留置针穿刺操作流程图外科手消毒操作流程图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操作流程图手术器械清点流程图手术中取血、输血流程图腹腔镜操作流程图高频电刀操作流程图手术室医疗回收处理流程图内镜器械清洗流程图内镜器械包装流程图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操作流程图手术中缺失物品查找流程1、洗手护士、巡回护士2次核对后确认发生手术物品缺失事件。
2、通知手术医生、麻醉师暂停手术。
3、根据缺失物品类别及发现缺失时段,估计物品可能遗留的区域,分区域查找,洗手护士查找无菌区,手术医生探查切口,巡回护士查找手术间。
4、未及时发现则报告护士长,由其主持全方位查找。
(1)查找手术间内敷料单褶皱内、地面、垃圾桶、料料筐、标本袋、吸引器瓶。
(2)查找与手术间相通的辅助间、刷手间、器械间、准备间,外走廊(3)如缝针等金属器械,可显影敷料缺失寻查:①电话通知放射进行照X片。
②X线结果显示若在切口内,手术医生探查取出;未在切口内,关闭切口,在其它区域继续查找。
(5)手术医生探查、体腔。
(6)与曾进入手术室的相关手术的员、麻醉师沟通,是否取用或将其带出手术间。
5、巡回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书写事件发生经过及物品未在切口骨的证实结果,由手术医生签字。
6、发现但查找超过30分钟或最终未发现缺失物品的,填写工作缺陷报告单,详细记录事件发生、查找的过程、时间、结果等作为后期责任认定依据。
7、手术室统一保存工作缺陷报告单。
手术中缺失物品查找流程图手术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处理流程1判断手术护理不良事件:手术病人识别错误、手术部位错误、手术病人跌倒、用药错误、输血及输液意外、手术病人约束意外、意外针刺伤、管道意外脱落、药物不良反应、其他需要报告的意外事例。
2发生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第一时间报告护士长;护士长了解情况后立即报告护理部主任,严重不良事件由护理部主任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如分管护理院长、医务科。
3妥善保管不良事件的各种记录、检验报告,对造成不良事件的药物、储血袋,输液瓶、器具等,医患双方共同封存并签字。
探讨腹腔镜器械的手工清洗和保养方法腹腔镜器械大多数比较精细、贵重、结构复杂,属特殊器械,清洗有一定的难度。
手术器械处理需要手工清洗,清洗质量直接影响灭菌的效果,器械清洗是灭菌成功的前提条件<sup>1</sup>,清洗不彻底的器械常因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存在而导致灭菌失败<sup>2</sup>。
正确的清洗、保养可保证手术器械发挥指定作用并延长使用寿命。
有人说用后的器械可以不消毒,但不能不清洗,可见清洗的重要性<sup>3</sup>。
所以正确规范的对腹腔镜进行清洗、保养,不仅能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灭菌的效果,特别对控制医院感染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对腹腔镜器械的手工清洗、保养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完成腹腔镜手术207例。
其中腹腔镜双侧输卵管结扎术150例,宫外孕手术28例,卵巢囊腫手术22例,子宫肌瘤挖除术7例。
方法:⑴材料:①美洁斯全效多酶清洗剂,手工清洗浓度1:270,现用现配;美洁斯防锈润滑剂,浓度1:35,现用现配。
②清洗工具:内镜清洗设备,软毛刷,清洁纱布,脱脂棉球。
③清洗场所:专用手术器械清洗间。
⑵器械清洗:①根据国家卫生部印发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制定手工清洗腔镜器械的标准操作流程:初洗→酶洗→次洗→润滑→干燥。
②初洗:手术器械放置在流动水下冲洗,可拆卸部分应拆至最小单位,并打开所有阀门开关。
初步祛除表面的血迹、污染物。
③酶洗:将初洗后的器械置于预先配制好的1:270多酶清洗剂中浸泡至少1分钟后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器械的轴节、齿牙部,管腔应采用相匹配的管道刷刷洗和高压水枪冲洗。
管腔表面宜使用清洁纱布擦洗,镜头使用脱脂棉球轻拭,以免磨损镜面。
手工多酶清洗剂浸泡清洗时水温宜15~30℃(厂家推荐)。
④次洗:酶洗后的器械用净化后的流动水漂洗,水温45℃。
因为脂肪在水温较高时宜清洗,血液在45℃时发生凝固,而蛋白质也会在60℃时发生凝固。
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一)一般手术器械的处理一般手术器械是指非感染的手术器械,如甲状腺、疝气、椎间盘等手术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的流动水下去除血污→酶浸泡2min以上(或+超声波震荡)→流动水彻底冲洗→分类烘干(精细、尖锐的器械要分开)→检查→上油→包装或分类存放于器械柜内。
(二)一般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一般感染手术器械是指切开腔道(如胃、肠、胰、阑尾等)、肿瘤根治、胧肿切开、结核病灶清除以及为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手术的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min→流动水刷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械柜中。
(三)特殊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特殊感染手术器械是指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手术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min→初步冲洗→包装→高压灭菌→于流动水用毛刷彻底刷洗→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再次高压消毒后保存无菌器械柜中备用。
(四)内镜手术器械的处理处理方法:卸下可移动的内镜部件、光学导线的连接配件、通道阀等→张开钳夹部位,以流动水冲洗衣面血迹、小刷轻轻刷洗→高压水枪冲洗关节部位、内腔通道,去除隐藏血迹或有机物→浸泡于酶剂(腔镜专用清洗剂)的稀释液中2min,充分去除有机物→流动水再次冲洗→擦干→高压氧气或压缩空气吹干各部件水分→专用润滑剂直接喷于器械表面、轴节、内腔、弹簧部位,再用镜头纸擦去表面油迹→保存于专用仪器柜中。
若为HBsAg阳性者,术后器械应先浸泡于0.33%戊二醛稀释液(2%戊二醛1份,加水5份)15min,然后再按上法清洗。
手术器械、内镜、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要求(一)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手术器具及物品全部采用高压灭菌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用前应达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未破损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