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名单
- 格式:docx
- 大小:72.77 KB
- 文档页数:19
附件2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建议获奖项目(以建议等级、授奖类别、专业组编号为序)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最多人数为6人。
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最多人数为6人。
注:按《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每项目授奖单位最多5个,一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10人;二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8人;三等奖每项目授奖最多人数为6人。
文章标题: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揭晓在过去的2018年,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还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涌现出了一批科技精英和优秀团队。
今天,我们将来回顾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名单,探讨本次评选的重要意义和获奖项目的科技价值。
一、总览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从总体来看,共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92项、二等奖279项、三等奖639项,共计1012项,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1项,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显示了我国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获奖项目亮点我指定的主题文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名单”中,值得一提的是特等奖获得者——我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和我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团队,他们在量子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并实现了千公里量子隐形传态。
这一突破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我国在量子通信和信息安全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另外,一等奖获得者中,涌现出一批在各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我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团队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上的研究,以及清华大学团队在稀土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上的突破等项目,都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价值和意义本次评选出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环境保护等,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全面实力和成果。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科技领域展现了我国的研究水平和科技实力,也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本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结果来看,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研究的投入,不断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化,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主要完成人:江正强,杨绍青,闫巧娟,刘燕静,李斌,李延啸,郭庆文,张伟,王兴吉,夏蕊蕊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瓜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名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江正强主持的“半纤维素酶高效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半纤维素资源的高效生物转化及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项目围绕半纤维素的生物转化,在半纤维素水解酶的发掘、高效制备、益生元转化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长期、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攻克了半纤维素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难题。
项目成果及相关产品应用于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项目打破了国际跨国公司在半纤维素酶生产及益生元转化应用领域的技术垄断,带动了我国发酵、食品、饮料等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半纤维素作为第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益生元转化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酶制剂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一,是食品工业等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葡聚糖酶,在半纤维素生物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益生元作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对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半纤维素酶及益生元等方面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技术瓶颈,该项目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计划等支持下,经过10余年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主要创新点如下:一是发掘了11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半纤维素酶,阐明了其酶学特性和催化作用机制,为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开发了半纤维素酶高通量定向筛选技术,从6000多份样本中选育出13株高产半纤维素酶的优良菌株,如米黑根毛霉CAU432等。
克隆表达20个半纤维素酶基因,发掘出11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优良酶学性质的半纤维素酶,丰富了我国半纤维素酶品种。
◎科技简讯2018年度科技进步奖项目一等奖(2项)11方坯优碳钢控铝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1广钢2030mm冷轧工程及全流程工艺技术装备研12多种技术在减少板坯表面刮伤的研究和应用究与应用13高强度热轧汽车结构钢的开发和品质提升2新国标螺纹钢的开发及低成本工艺集成技术14轧后控冷工艺相变过程的研究15降低中金奥氏体不锈钢质量损失二等奖(15项)16提高中金公司生产作业稳定顺行攻关1柳钢高炉稳产高产创新技术集成的开发应用17焦炉机械(四车一机)“两化融合”技术改造2旋雾凝并及高效湿电技术在脱硫烟气深度净化的研18股份辅材物流水渣输送系统建设究与应用19热轧厂钢卷智能化无损运输技术的研究及应用3冷热轧全流程板形质量提升20物联网技术在冷轧物流跟踪上的研究与开发应用4基于煤岩学的炼焦配煤优化与焦炭质量预测控制技21空分生产控制离线故障技术攻关术研发及应用22柳钢OA系统升级改造项目5基于工业大数据的炼铁知识挖掘技术攻关23不断轨动态轨道衡在柳钢的应用6生产、工艺、设备协同创新,实现长材效益新突破24新型节能环保干熄焦罐的应用7冷轧用钢产研化量产攻关25特种精线深加工生产线一期建设项目8期满负荷生产条件下设备优化研究与稳定运行26转炉干法除尘细灰压球技术研究与应用攻关27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进口设国产替代化关键技9钢用设化技术研究及术研究10柳钢中金950mm不锈钢冷连轧技术改造工程28PDS泡沫硫治理与硫磺提质提效回收技术改进11钢铁基优化与29研究制定12开发定技术的柳钢30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流云平台,提供一体化顾客解决方案31热电炉节技术开发应用13柳南熔剂EPC项目配套工程项目及调试攻关14铁产业并的设、创新及应用四等奖(52项)15工程工化研究与应用1罩式炉台吹扫系统工艺与设备优化2提升冷轧关键设行稳定攻关三等奖(31项)3高强度及用热轧盘条的研制开发1热补偿工艺在转炉炼钢中的应用4冷轧产公辅攻关2焦化煤大工程技术5炼铁环保标技术开发攻关3入炉原燃料质量对高炉的影响研究及应用6加热炉工艺与用节新技术攻关4广西钢铁冷轧厂2030mm冷轧机组全面复产前设7产品效测分研究与应用攻关8冷轧产技术攻关5冷轧工艺化及应用9稳态铸坯的精控6以销带产协同管控系统开发创效益10高品种量成分测技术开发及应用攻关7提升铁与效研究与应用11气裂制技术的化与创新8冷工艺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12结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9包晶钢碳和硫对铸坯裂纹影响的研究及应用13冷轧质保及标优化攻关10基于赤泥基高效化渣剂绿色炼钢工艺技术研究及应14动煤气全技术研究应用用15炼大环保工优化与应用54|2019年第3期-------------------------------------------------------16炼铁厂AV71鼓风机脱湿鼓风改造系统优化17配合煤选择性粉碎技术的推广应用18适应预硬型钢种要求的板坯铸机能力提升和工艺技术优化研究应用19炉长经济炉龄的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20大断面集装箱板保护渣开发及拓展应用21普碳钢渣洗脱硫实现钢水低硫高洁净度的工艺进步22方坯高拉速连铸技术研究及适应性改造攻关23铁烧联动,降低烧结矿MgO、SiO?、FeO技术开发24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开发与质量提升25空分设备产能挖潜及节能攻关和应用26热压铁块及高铝钢包改质剂分析研究攻关27干熄焦PLC串级智能控制的开发与推广28 2.0球团“链-回-环”热机设备设计改型应用攻关29大型移动设备自动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开发30基器视觉识别的高炉炉前精细管理攻关31高炉风机信息化管理提效节能攻关32生产、质量、成本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驾驶舱)自主开发和应用33质钢包的开发及应用34板制节-----------------------------科技简讯35热轧厂加热炉智能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36智慧柳钢APP平台建设及应用37生产质量大数据应用38广钢计量系统工程的规划与实施39远程集中计量系统开发与应用40钢烟道技术在动力厂热电车间3#站尾部烟道中的研制与应用41球式热风炉快速换球技术攻关421号八万柜重大安全隐患治理43钢装钢构基设44分炉钢包的设制45防钢检化验功能全面恢复及稳定运行,助力冷轧复产46广钢的自开发与设47烧用的与应用48推进及设备改造,造精干高低成方49钢坯方坯装开发改造50组织高炉重力除尘灰提铁、碳的收得率攻关,实现提质增效、环保循环利用51超微通道经皮肾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观察52匚期)(上接第51页)口的枪位及次数由各炉座的总炉长进行确认。
【重磅】“粉煤灰提取氧化硅生产高填料文化用纸技术”荣获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日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四届五次理事会日前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宣读了《关于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获奖代表进行了表彰,授奖项目共计182项。
其中:授予“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其在纸浆清洁漂白中的应用”等10项成果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LED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等7项成果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具有随光异色装饰效果的陶瓷材料及其在建筑陶瓷中的应用”等6项成果科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授予“粉煤灰提取氧化硅生产高填料文化用纸技术”等26项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细杂皮染整清洁生产集成技术与产业化”等58项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人造革离型原纸耐高温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等75项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粉煤灰提取氧化硅生产高填料文化用纸技术”简介完成单位名称:•陕西科技大学•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高铝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发中心•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简介:采用高铝粉煤灰脱硅液和石灰乳为主要原料制备高品质活性硅酸钙,活性硅酸钙具有比表面积大(>200m2/g)、比重小(1.2-1.5g/cm3)、孔隙率高等特性,表现出极强的吸附性,是一种特性突出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
活性硅酸钙电镜照片活性硅酸钙制备照片利用所制备的活性硅酸钙,开发出高加填造纸技术,解决了活性硅酸钙在造纸应用过程中的分散、净化等问题,所采用的复合施胶剂表面施胶技术解决了由活性硅酸钙孔隙率高、吸收性强等自身特性带来的吸水性强、难以施胶等技术难题。
填料复配加填技术,成功实现了提高纸张填料含量,改善纸张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经济目标。
通过不断工艺调整和优化,活性硅酸钙在造纸过程中的添加量达到50%以上,并在车速800m/min 的高速纸机上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所生产的高填料文化纸各项指标均满足国标要求。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概览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每年都备受瞩目。
2018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有五大类奖项,涵盖了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普及等多个领域。
一、自然科学奖
自然科学奖旨在奖励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或集体。
2018年的自然科学奖共评选出X个一等奖项目和Y个二等奖项目,这些项目代表了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卓越成果。
二、技术发明奖
技术发明奖主要奖励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或集体。
2018年的技术发明奖共评选出一等奖X项,二等奖Y项,彰显了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
三、科学技术进步奖
科学技术进步奖旨在奖励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
2 018年的科学技术进步奖共评选出一等奖X项,二等奖Y项,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农业科学技术奖
农业科学技术奖旨在奖励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
2018年的农业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一等奖X项,
二等奖Y项,这些成果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进步普及奖
科学技术进步普及奖旨在奖励在科普作品创作、科普活动组织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
2018年的科学技术进步普及奖共评选出X个一等奖项目和Y个二等奖项目,这些项目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申报书
(2018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注:填表此申报书前,请务必阅读《申报书填写说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奖励办公室制
二、项目简介
三、主要技术创新点
四、第三方评价和推广应用情况
五、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八、申报单位意见
九、主要附件目录
承诺:上述知识产权用于申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
十、主要附件1.应用证明
2.技术评价证明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行业审批文件3.主要知识产权证明
4.其他证明。
附件:提名申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一、项目名称高效节能家用空调器新技术及产业化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中国质量协会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该项目开创了家用空调器新的技术研究方向,在行业内首次开发出了1-6HP全系列新型磁阻高效家用变频空调,摆脱了变频空调对战略储备稀土资源的依赖。
项目攻克了新型高效节能家用空调器的多项技术难题,提出了新型磁阻变频压缩机及控制系统的高效化技术、新型磁阻变频压缩机抗退磁及可靠性保障技术以及空调器的噪声抑制技术,已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5项,国际授权发明专利8项。
项目技术已全面推广应用,近三年应用该项目技术的空调产品销售4627.1万套,新增销售额1420.9亿元,新增利润192.4亿元,新增税收155.9亿元,项目近三年节省国家战略储备稀土资源1861.6吨。
该项目引领了我国空调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显著提高了我国空调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加速了我国变频空调的普及速度,为国家推进低碳、节能、环保的政策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提名该项目申报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目前中国家用空调年销量达到1.08亿台,空调的能耗巨大,中国空调年耗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2%,高效变频空调成为行业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高效变频空调采用稀土压缩机,而稀土为国家战略储备物资,价格昂贵,同时稀土开采也带来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国家出台了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政策。
如何摆脱变频空调对稀土资源的依赖,成为了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该项目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空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明了采用铁氧体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的变频压缩机(简称新型磁阻变频压缩机)及高效控制系统,开创了变频空调技术的新方向,在国际上首次开发出了不使用稀土永磁体的1-6HP全系列高效家用变频空调,核心技术创新点如下:(一)提出了新型磁阻变频压缩机及控制系统的高效化技术:发明高磁阻转矩的压缩机电机结构,提出永磁转矩和磁阻转矩最大化设计方法,构建空调最大效率控制体系,解决了铁氧体永磁材料性能低导致的空调能效下降的难题。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轻工业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轻工行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为具体办事机构。
第三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是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轻工业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四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保证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鉴定范围第五条列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计划 ( 以下简称科技计划)内以及科技计划外的轻工业相关的技术成果,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第六条下列科技成果不组织鉴定:(一)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二)软科学研究成果;第七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项目,不受理鉴定申请;正在进行鉴定的,应当停止鉴定;已经通过鉴定的,应当撤销。
第三章鉴定组织第八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轻工业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组织鉴定单位),负责鉴定的组织和主持工作。
第九条轻工业科技成果鉴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组织同行专家(不少于7人)组成鉴定委员会,经现场考察(或观看生产录像),采用会议形式,在讨论答辩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作出评价,并出具鉴定意见。
第十条同行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多于四分之一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二)对被鉴定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三)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
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任务下达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专家参加对该成果的鉴定。
公安、安全、国防等特殊部门确因保密需要的,可以另行规定。
2018年度中国纺织⼯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名单
12⽉5⽇,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会在北京⼈民⼤会堂隆重举⾏。
根据《中国纺织⼯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表彰和⿎励在推动中国纺织⼯业发展、促进纺织⾏业科学技术进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经中国纺织⼯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纺织⼯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中国纺织⼯业联合会批准,2018年度中国纺织⼯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113个项⽬,其中⼀等奖16项、⼆等奖45项、三等奖52项;
获奖名单
2018年度中国纺织⼯业联合会
科学技术奖获奖项⽬名
(编辑:丁⽂胜来源于中纺联)。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彰行业先进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自行车》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2007年12月20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表彰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盛会。
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是由人事部、中轻联和手工业合作总社共同组织的。
【总页数】1页(P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
【相关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召开大会表彰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啤酒部分)
2.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彰全国轻工业卓越绩效先进企业
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彰品牌培育先进企业并发布竞争力优势品牌产品
4.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表彰2015年轻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先进企业并发布轻工品牌竞争力优势产品
5.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共九十九家先进集体、十百五十八名劳动模范和四十一名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黄淑和致贺辞,唐军宣读表彰决定,张人为讲话,孙向远主持会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