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贪吃的小猪》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教案丨小班语言丨《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中小猪的行为,知道不同食物的名称,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2.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故事中的基本语言,认识不同的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贪吃的小猪故事挂图、食物卡片、小猪玩偶。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猪玩偶,模拟小猪吃食物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小猪的行为。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述故事《贪吃的小猪》,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食物。
(2)讲解故事中的基本语言,如“我饿了”、“我要吃饭”等。
(3)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巩固所学内容。
3. 随堂练习(5分钟)(1)分发食物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食物。
(2)引导幼儿用“我饿了”、“我要吃饭”等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食物卡片。
(2)小组讨论:如何用所学句子表达自己对该食物的需求?(3)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组员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贪吃的小猪》2. 主要食物:苹果、香蕉、蛋糕、牛奶3. 重点句子:我饿了、我要吃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食物,并用所学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食物是蛋糕,我饿了,我要吃蛋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在家庭中观察父母做饭的过程,认识更多食物。
(2)鼓励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共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贪吃的小猪》。
故事讲述了一只贪吃的小猪,在森林里吃光了所有的食物后,被其他动物追赶,通过聪明才智逃脱的故事。
故事旨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小猪图片、食物图片、角色头饰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观看故事动画,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 故事讲解: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5.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小猪头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 展示与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猪头饰,并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贪吃的小猪板书设计:将故事情节关键词“贪吃”、“森林”、“食物”、“逃跑”等呈现在黑板上,方便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和强化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贪吃的小猪》,并描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学习的了解和支持。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故事的情节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回答问题,通过重复和扩展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案丨小班语言丨《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中的《贪吃的小猪》。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故事中的角色小猪,理解小猪因为贪吃而遇到的一系列趣事,学习关于食物的词汇以及简单的句子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认识贪吃的小猪,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使幼儿能够掌握故事中出现的关于食物的词汇,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出现的食物词汇。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贪吃的小猪故事图片、食物卡片、小猪玩偶。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篮子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然后请幼儿猜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和哪种水果有关?”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展示贪吃的小猪故事图片,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如:“小猪看到好吃的就流口水。
”引导幼儿理解句子含义,并模仿表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食物卡片,让幼儿用故事中学到的句子结构进行练习,如:“我看到(食物)就流口水。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贪吃的小猪》2. 板书内容:故事角色:小猪重点词汇:蛋糕、糖果、水果、流口水、肚子痛重点句子:小猪看到好吃的就流口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用故事中学到的句子结构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食物。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吃草莓,我看到草莓就流口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到了贪吃零食的坏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多陪伴幼儿阅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关注幼儿的饮食习惯,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小班语言教案《贪吃的小猪》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贪吃的小猪》这个故事的内容。
让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朗读。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流畅地复述故事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食物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与同伴分享、帮助他人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复述故事。
让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故事中的道理。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贪吃的小猪》故事课件或图书。
生字词卡片。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
3.2 环境创设: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
布置故事背景,增加故事氛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利用图片或课件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由谈论关于小猪的知识,为故事铺垫。
4.2 故事讲解:讲述《贪吃的小猪》故事,边讲边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跟读生字词,巩固学习效果。
4.3 活动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回家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贪吃的小猪》故事。
让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在生活中,并和家长分享。
5.2 课后作业:让学生画一画故事中的小猪,并写上几句关于小猪的话。
让学生家长填写反馈表,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对《贪吃的小猪》故事的理解程度。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
6.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思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贪吃的小猪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述小猪贪吃的故事,让孩子们掌握“贪吃”这个词汇,
并理解它的含义。
2.技能目标:通过课堂互动活动,激发孩子们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
式、为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给予信心。
3.情感目标:在互动中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多方面学习的意愿。
二、教学准备
1.教案PPT
2.教学工具:筆和紙
三、教学活动
1. 教師詞汇解释
“贪吃”这个词指一个人吃得太多,不能停止,而不是注意到自己的饥饿。
请孩
子们认真收听老师的讲述,并对贪吃展开讨论。
2. 讲一个关于小猪的故事
讲解一个关于小猪的故事,这个小猪总是很贪吃,吃着吃着它就变得越来越胖,最后它开始觉得不舒服,不能再吃东西了。
孩子们与教师一起讨论这个小猪的行为和其结果,并谈一下它的体验。
3. 回答一些问题
1.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到惊讶的是什么?
2.你认为小猪的做法有错吗?
3.你认为自己会因为贪吃而过度饮食吗?
4. 创造性活动
给孩子们一个含有“贪吃”的绘画主题,要求他们画出一幅有关贪吃的绘画,并
写一个关于“贪吃”的句子。
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画作,并与其他孩子一起讨论。
四、教学总结
本次语言优秀教案的设计是围绕孩子们能够明白词汇和表述方式展开的,通过
儿童故事、课堂互动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并为进行表述和思辨培养出孩
子们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积极发言、交流、参与,获得多元的思维和情感体验。
2024年幼儿园教案丨小班语言丨《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的故事》,详细内容为《贪吃的小猪》。
通过讲述小猪因为贪吃而遇到的一系列趣事,引导幼儿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合理饮食,不挑食,不贪吃。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发现故事中的细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挂图、小猪玩偶、食物模型。
2. 学具:画纸、水彩笔、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猪,通过角色扮演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用PPT展示故事图片,结合挂图,讲述《贪吃的小猪》的故事。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找出小猪贪吃的行为。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画板,让幼儿用水彩笔描绘自己喜欢的故事场景。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小猪为什么肚子疼,以及如何改正贪吃的坏习惯。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贪吃的小猪》2. 关键词:贪吃、肚子疼、改正、合理饮食3. 提问:小猪为什么肚子疼?怎样改正贪吃的坏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场景,并讲述故事内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3.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板书设计中的关键词和提问环节。
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幼儿园精彩教案丨小班语言丨《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的故事》,详细内容为《贪吃的小猪》这一故事。
通过讲述小猪因为贪吃而遇到的一系列趣事,引导幼儿理解贪吃的危害,学会合理饮食。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角色,知道贪吃对身体的危害。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倾听、表达、讲述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猪手偶、食物卡片、磁性黑板。
2. 学具:彩笔、画纸、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猪手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教师生动地讲述《贪吃的小猪》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例题讲解: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提高他们的表达和讲述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贪吃的危害,引导幼儿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6. 情景表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7. 创作环节:让幼儿用彩笔、画纸、水彩颜料绘制自己喜欢的食物,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贪吃的小猪》2. 故事角色:小猪、妈妈、小狗、小猫等3. 重点词汇:贪吃、危害、合理饮食、健康等4. 故事情节概括:小猪贪吃→遇到趣事→认识到错误→改正饮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指导下,绘制一幅关于《贪吃的小猪》的故事插图,并简单描述插图内容。
2. 答案:待幼儿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认知目标:强调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认识故事角色,以及了解贪吃的危害。
幼儿园教案丨小班语言丨《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章节为第二册第六单元《贪吃的小猪》。
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猪为了抵抗狼的攻击,分别建造了稻草屋、木屋和砖屋。
狼虽然一次次地破坏小猪们的房子,但小猪们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抵御了狼的攻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习生词和句子,如“粘、吹、搭、烧、建成”等;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理解《贪吃的小猪》的故事内容,知道三只小猪是如何抵御狼的攻击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习生词和句子。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讲述故事,学习生词和句子。
难点: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运用语言表达,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课件、小猪、狼的手偶、房子图片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角色扮演的小猪或狼的手偶。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播放PPT,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故事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贪吃的小猪》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学习生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如“粘、吹、搭、烧、建成”等,让幼儿跟读并组词。
4. 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小猪或狼)进行扮演。
让幼儿在扮演过程中运用故事中的句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5.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如:“三只小猪分别建造了什么房子?狼是如何攻击他们的?”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贪吃的小猪》生词:粘、吹、搭、烧、建成句子:三只小猪团结合作,勇敢地抵御了狼的攻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贪吃的小猪》的故事。
吃的小猪》含反思CONTENTS •教学目标与背景•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与步骤详解•教学评价与反思•资源与支持•学生作品展示与分享教学目标与背景0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故事《贪吃的小猪》,并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学习描述小猪的行为和表情。
通过故事中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了解贪吃行为的后果,并学会自我控制。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幼儿不贪吃、不暴饮暴食。
让幼儿明白贪欲无度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通过故事中的互动环节,增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背景及适用对象教学背景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语言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适用对象适用于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些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语言教学活动来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因此通过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教学内容与方法02故事内容及主要角色介绍故事内容《贪吃的小猪》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只小猪因为贪吃而遇到的一系列有趣又惊险的经历。
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向孩子们传达了合理饮食、节制贪欲的重要性。
主要角色介绍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猪,它贪吃、好奇、勇敢,同时也有点鲁莽。
在故事中,小猪遇到了各种动物朋友,它们或善良、或狡猾、或慷慨、或吝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讲述与讨论01教师首先通过生动的讲述,引导孩子们进入故事情境,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然后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02邀请孩子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通过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和经历,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锻炼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贪吃的小猪》。
本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猪因为贪吃而不断被其他动物欺骗,通过智慧和勇气战胜了狡猾的狐狸。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旨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小猪的成长过程。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故事情节,理解道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小猪手偶、录音机、故事CD。
学具:幼儿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讲述故事《贪吃的小猪》的开头,引起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通过挂图、手偶和录音机,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节,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5. 绘画环节:教师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用画笔和画纸绘制自己的想象场景,锻炼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贪吃的小猪板书设计:将故事情节关键词汇整合到板书中,方便幼儿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贪吃的小猪》的内容。
2. 作业答案:幼儿能够清晰地复述故事情节,表达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故事《贪吃的小猪》的教育意义,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类似的故事书籍,让家长在家辅导幼儿阅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贪吃的小猪》。
故事内容的选择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贪吃的小猪》教案概述教案名称:《贪吃的小猪》教学目标: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述,引导幼儿了解身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身体意识。
适用年龄:小班适龄幼儿。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环节:1.热身环节:唱唱跳跳,活动活动,让幼儿活跃起来。
2.情景引入:引导幼儿通过动画片或图片,了解小猪贪吃的故事情节。
3.故事讲述:老师通过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讲述给幼儿听。
4.问题导入:老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思考小猪贪吃给身体带来的不好的影响。
5.活动体验: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蔬菜、水果、面包等食物鉴赏活动,让幼儿了解食物种类和好处。
6.总结归纳:老师通过总结归纳,让幼儿明白好吃并不代表好身体,加强幼儿对饮食健康的认识。
教学计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行动学生行动5分钟热身活动唱、跳、动、画老师介绍今天要进行的活动,带领幼儿进行活动幼儿积极参与5分钟情景引入动画片或图片老师播放动画片或展示图片,引入小猪贪吃的故事情节幼儿观看并听取老师的讲解10分钟故事讲述互动、角色扮演老师通过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故事情节生动地讲述给幼儿听幼儿聆听并积极参与互动5分钟问题导入提问、回答老师提问小猪贪吃给身体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并引导幼儿回答幼儿踊跃发表意见5分钟活动体验食物鉴赏老师组织幼儿进行蔬菜、水果、面包等食物鉴赏活动幼儿品尝食物,了解食物种类和好处5分钟总结归纳总结、归纳老师通过总结归纳,让幼儿明白好吃并不代表好身体幼儿听取并理解老师的总结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老师在情景引入、互动、问题导入等环节,都运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营造出了非常生动、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幼儿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故事讲述中,老师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增强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鉴赏食物活动中,老师让幼儿了解食物种类和好处,增强幼儿的营养意识和健康意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计划中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热身活动过于简单,活动体验部分缺乏多样性等。
幼儿园教案丨小班语言丨《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教材《幼儿故事绘本》第四章第二节的故事《贪吃的小猪》。
故事内容讲述了有一只贪吃的小猪,总是吃不够,结果被狡猾的狼欺骗,靠聪明的小猪朋友们救出来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表演故事中的角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绘本、角色头饰、贪吃的小猪图片学具:画笔、画纸、手工材料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教师播放PPT,展示贪吃的小猪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解故事《贪吃的小猪》,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贪吃小猪的行为及其后果。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贪吃的后果,引导幼儿认识到贪吃可能带来的危害。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关于贪吃小猪的练习题,让幼儿回答,检查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6. 小组合作:教师让幼儿分组,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出贪吃小猪的形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贪吃的小猪》板书内容:贪吃——后果——改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跟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贪吃的小猪》,并讨论贪吃的后果。
2. 作业答案:幼儿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表达出贪吃的后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
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贪吃的小猪》故事选自《幼儿故事绘本》第四章第二节,讲述了贪吃的小猪因不听朋友们的劝告,一味地吃下去,结果被狡猾的狼欺骗,靠聪明的小猪朋友们救出来的故事。
贪吃的小猪小班语言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贪吃的小猪小班语言教案(优秀4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贪吃的小猪小班语言教案篇一教案准备:贪吃的小猪MP3,相关PPT,图书以及字卡等。
教案流程:一、活动导入1、播放歌曲《胖小猪》,宝宝们!我们一同来学学小猪吧。
2、有一只贪吃的小猪,名字叫噜噜。
什么叫贪吃?出示字卡“噜噜”。
他肚子饿了,想吃东西。
他找到了吃的东西吗?我们一同来看一看。
(教员渐渐翻大图书至第9页,幼儿看。
)二、察看变化1、噜噜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怎样的苹果?(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他有什么变化?(脸蛋变得红扑扑的)当他发现本人的变化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啊?我们一同来学一学他诧异的表情:噢!脸蛋变得红扑扑的。
噜噜的脸蛋怎样会变得红扑扑的呀?2、噜噜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一勺金黄的奶油)猜一猜他会有什么变化呢?(肚子变得黄灿灿的)我们再来学一学噜噜的样子。
(咦!肚子变得黄灿灿的。
)3、噜噜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一块蓝蓝的'圆饼干)他有什么变化啊?(腿儿变得蓝汪汪的)噜噜如今会怎样说?(嘻!腿儿变得蓝汪汪的。
)4、噜噜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喝了什么东西?(一杯绿绿的凉饮料)他又会有什么变化呢?(尾巴变得绿莹莹的)这次噜噜更诧异啦!(哇!尾巴变得绿莹莹的。
)5、我们一同看着大图书讲一讲,用诧异的表情来学学噜噜的样子哦:噜噜肚子饿了,它四处寻觅好吃的东西。
噜噜走进水果店,吃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
噢!脸蛋变得红扑扑的。
噜噜走进蛋糕店,吃了一勺金黄的甜奶油。
咦!肚子变得黄灿灿的。
噜噜走进饼干店,吃了一块蓝蓝的圆饼干。
嘻!腿儿变得蓝汪汪的。
噜噜走进了冷饮店,喝了一杯绿绿的凉饮料。
哇!尾巴变得绿莹莹的。
6、噜噜又会来到什么中央呢?你怎样晓得这是超市啊?(一堆的饮料、四个轮子的小推车)原来噜噜来到一家大超市。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贪吃的小猪》教案标题:《贪吃的小猪》-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贪吃的小猪》这个故事。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故事图片2. 小猪玩偶或图片3. 合适的绘本或电子版本的故事书4. 学生的桌椅、交互语言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小猪图片或玩偶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展开简短的对话,引导他们猜测小猪的名字和身份。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展示故事图片或使用课件,逐步讲解故事情节,包括小猪贪吃、吃到肚子鼓鼓、最后不能动的情景。
2. 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口头表达(15分钟)1. 分角色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用简单的句子和动作表达小猪在吃东西时的形象。
2.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猪的厨艺和食量,在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四、互动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猪玩偶或图片。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演故事情节,其他组员为观众,观察是否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或内容。
五、反思总结(5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故事和活动的感受,鼓励他们批判性地思考,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
2.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每个人的努力,并提醒他们相互尊重和合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度。
他们能够积极运用口语进行交流和表达,并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和角色。
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不过,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多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同时,我会增加更多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锻炼。
小班语言教案《贪吃的小猪》教案:小班语言《贪吃的小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教材《贪吃的小猪》,主要内容是通过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猪因为贪吃而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克服困难,懂得了分享的重要性。
故事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兴趣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懂得分享、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课件、生字词卡片、动物头饰。
学具:画笔、画纸、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边读边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理解故事内容。
如:“小猪为什么会遇到麻烦?它是怎么解决的?”3. 生字词学习(5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巩固生字词。
如:“贪吃、麻烦、分享”等。
4. 实践练习(5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动物,进行情景表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如:“你是小猪,遇到了麻烦,你会怎么办?”5. 作业布置(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上动物的名字。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故事《贪吃的小猪》,并在旁边标注生字词,方便学生查阅。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画笔画出故事中的一个动物,并写上动物的名字。
答案:略2. 请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案:故事讲述了一只小猪因为贪吃而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克服困难,懂得了分享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贪吃的小猪》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小班绘本阅读教案《贪吃的小猪》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领悟夸张的想像力。
2、尝试用简单的话讲述小猪去过的地方和身体发生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小猪、苹果、蛋糕、饼干、饮料、肥皂、泡泡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通过描述小猪的体貌特征,引导幼儿猜出是小猪。
2、演示课件,引出故事人物—贪吃的小猪噜噜。
二、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画面,并讲述故事。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噜噜肚子饿了,它在到处找什么呢?(好
吃的食物)
2、噜噜打开冰箱胡乱地翻找,把东西洒落一地,可是冰箱里没有东西吃了,贪
吃的小猪早就把家里的东西吃完了,现在只能到外面去找吃的了,看看小猪噜噜走进了哪些店?吃了什么东西?吃完后身体发生什么变化?
二、理解阅读,深入感知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问:猜猜噜噜来到了什么地方?(水果店)它吃了什么东西?(苹果)什么颜色的苹果?(红红的)它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脸蛋变得红扑扑的)
当它发现自己的变化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噜噜吃惊
的表情:噢!脸蛋变得红扑扑的。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问:猜猜噜噜来到了哪里呢?(蛋糕店)
吃了什么?(一勺金黄色的甜奶油)它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肚子变得
黄灿灿的)我们再来学学噜噜的样子,咦,肚子变得黄灿灿的。
3、(演示课件)噜噜来到饼干店!噜噜这次吃了什么东西?(蓝蓝的圆饼干)
这会儿又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呢?你们猜猜噜噜身体哪个部位会发生变
化呢?(幼儿自由回答)(播放课件,揭晓答案)哦,原来是噜噜的腿儿
发生了变化,变成什么颜色呢?(变的蓝汪汪的)噜噜现在应该怎么说(嘻!
腿儿变的蓝汪汪的)
噜噜说,吃了这么多好吃的,现在有点口渴呢,去找点喝的才行!
4、(演示课件)说着说着,小猪高高兴兴地去找饮料店。
“噜噜走进什么店?
喝了什么?(一杯绿绿的凉饮料)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个别幼儿说尾
巴变的绿莹莹的)为什么尾巴会变成绿色的呢?(幼:因为喝了一杯绿绿的
凉饮料)这次噜噜更惊讶啦,哇!尾巴变的绿莹莹的。
看!这只小猪已经变成五颜六色啦!真可爱!噜噜说“吃饱了也喝饱了,去逛逛再回家”。
5、(演示课件)走着走着,“噜噜来到一家大超市。
嘿!这是什么?把它也吃掉吧!”
噜噜很快就拿起来,直接放进嘴里吃掉了。
呀!这时小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呢?(肚子变得大大的)超市里的叔叔阿姨都在那里很好奇地看着小猪。
小朋友,你们猜,这一次噜噜吃了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地说)
6、(演示课件,揭晓答案)师:哎呀!原来是块肥皂!肚子里全是肥皂泡泡了!
扑哧!扑哧!肥皂泡泡从嘴巴里冒出来了。
红红的,黄黄的,蓝蓝的,还有绿绿的。
小朋友,肥皂是用来干什么呢?(洗手、洗澡)肥皂能不能用来吃啊?(不能)噜噜真是一只“贪吃的小猪”。
三、复述故事
教师出示相对应的图片与幼儿一起复述小猪吃完东西后发生的变化。
四、情感迁移,结束活动
1、噜噜吃了好多东西,身体也变得五颜六色了,到最后还吐出了许多彩色的泡
泡。
这个故事有趣吗?小朋友还可以想一想:噜噜还会吃什么?身体还会发生什么样地变化呢?想到了,去教室告诉我吧!
2、音乐《小猪睡觉》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