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运动的黄金时段是什么时候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糖病人应该如何正确选择运动时段糖尿病(糖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选择运动时段对于糖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改善体能和促进健康。
本文将探讨糖病人如何正确选择运动时段,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清晨运动的好处清晨是一个理想的运动时段,尤其对于糖病人来说。
在早晨运动可以帮助糖病人在整天的活动中控制血糖水平。
研究显示,早晨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更好地被细胞吸收。
此外,清晨的新鲜空气和宁静的环境可以帮助糖病人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
二、午后运动的考虑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对于糖病人来说需要特别注意。
高温会使身体出汗,增加脱水的风险,从而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因此,在午后运动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
同时,避免在气温最高的时段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三、晚间运动的选择对于一些糖病人来说,晚间运动可能是更适合的选择。
晚餐后,血糖水平通常会升高,而晚间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更好地被细胞吸收。
此外,晚间运动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促进睡眠中的血糖调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过早就寝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因此建议在晚间运动后适当延迟就寝时间。
四、随身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同的糖病人在选择运动时段时需考虑自身情况。
因此,随身携带血糖监测仪器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糖病人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对运动的反应,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时段。
此外,血糖监测还可以帮助糖病人在运动前和运动后调整饮食和胰岛素用量,进一步优化控制血糖。
五、运动前后的饮食调控运动前后的饮食调控同样重要。
在运动前,糖病人应该避免大量进食高GI(血糖指数)食物,以免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运动后,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恢复体力,但要避免摄入过多导致血糖升高。
建议糖病人根据个人情况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六、长期坚持的重要性无论选择何时段进行运动,长期坚持才是最关键的。
糖友早餐后运动最佳
赵津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2017(000)010
【总页数】1页(P69)
【作者】赵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糖尿病患者康复运动,选择运动时间尤为重要。
一般来讲,尽可能选择饭后1~1.5小时参加运动。
早餐后是运动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可能是一天血糖最高时段,选择这一时间运动可帮助降低血糖。
天津体育学院体质检测与健康促进中心主任、运动生理学教授谭思洁说,不提倡糖尿病人空腹锻炼。
使用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的患者,要注意避免用药所致的血液胰岛素高峰期运动,注射后60至90分钟时运动不好,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建议中
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天进行12分钟20步轻松走+50步大步走和20至30次台阶上单腿蹬起,一腿踩在30厘米左右高台阶,另一腿自然下垂不动,台阶上的腿用力使身体上升至最高点后还原。
天气不好时,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如下室内操。
1.踮脚尖运动:手扶椅背上左右交替提足跟5分钟,两组;
2.爬楼梯运动:背部挺直登楼梯、速度依自己体力而定;
3.椅上半蹲起:屈肘两手扶上臂将背部挺直,椅上坐与立反复进行,依自己体力选择20至40次,两组;
4.斜撑抗衡运动:将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足并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45秒左右,3至5组。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最佳时间
我院内分泌科费主任指出,糖尿病人若能坚持每日运动,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而糖尿病患者不仅要选好运动方式、掌握好强度,而且还要选择好运动时机.
1、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的系统检查,对自己的健康情况包括主要脏器功能有一个全面的科学评判,以决定是否适宜进行体育锻炼,从事什么运动合适,采取多大的运动量为宜等。
2、避免在空腹和饥饿时运动,特别在清晨,清晨是人体各个脏器组织功能最不稳定的时候。
此时空腹运动,极有可能发生低血糖,而导致危险。
应注意外出时,随身携带写有自己姓名、病情、家属和医生联系电话的急救卡片,以防不测。
3、餐后半小时到1时运动:此时机体处于餐后血糖高峰,此时运动,可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消耗热量,有效降低血糖,不仅能阻击高血糖毒性对机体的损害,还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4、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每日餐后半小时,并且持之以恒。
5、避免在服用降糖药后马上运动,要避开胰岛素分泌的高峰和降糖作用的高峰期,以免发生低血糖。
6、运动前后均应测血糖,以便了解运动对降糖的效果。
若身体情况允许进行中等强度、并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可以适当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用量。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糖尿病患者要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和时间,这样才能对控制糖尿病达到更好的效果。
糖尿病的运动时间
一、糖尿病的运动时间二、糖尿病人做运动的注意事项三、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么
糖尿病的运动时间1、糖尿病的运动时间
首先,尽量选择不是很激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
时间最好选择进餐后1小时。
因为此时血糖较高,锻炼能使降糖效果事半功倍。
如果选择在早晨锻炼,则一定要在锻炼前进食,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
其次,秋天跟冬天交换的时节气温比较低而且变幻无常,人的身体一时半会不能适应这种温度,所以不要贸然运动,在运动之前要进行一定的热身准备,一开始先做一些运动量小的动作,逐步加大。
运动结束时再做些放松调整活动,如慢走几步、揉揉腿、做几下深呼吸等。
2、糖尿病的运动强度
控制运动强度,不要出太多汗。
秋冬之交属于“阳消阴长”阶段,如果出汗太多,就容易伤阳;一旦阳气耗损,则会导致体内湿邪过重。
以走路为例,每次 30—60分钟,一般慢速走以每分钟60—70步为宜,中速走80—90步,快速走110—120步,走的速度按个人体力而定。
体力较好的患者,行走时还可加一些负荷,但不要刻意追求运动时间。
3、糖尿病运动疗法有哪些
散步: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
散步不但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过度负担,利于病情的控制,还能预防骨质疏松。
散步时应穿轻便的服装和运动鞋(要穿袜子),直视前方,肩膀不晃动,背挺直,收紧小腹,手臂大幅度摆动,步伐要尽可能大,步行时间为30-45分钟以上。
糖尿病运动有时间限制
糖尿病患者选择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这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不要空腹运动,许多人有清晨锻炼的习惯,如果空腹血糖在7毫摩尔/升以上,可适量运动;如果空腹血糖低于7毫摩尔/升,在运动前应吃点食物,10分钟左右再开始热身;对于空腹血糖低于7毫摩尔/升的患者来说,若使用的是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治疗,如果想第二天晨练,应在前一天适当减少睡前用药量。
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如:短效胰岛素注射后1小时左右。
胰岛素注射部位尽量不选大腿等运动时剧烈活动的部位,最好选择吸收较稳定的腹部注射。
如要从事中等度以上的运动且持续时间长,则可适当减少运动前的胰岛素(尤其是短效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也在运动前及运动中间适当进食。
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如郊游、爬山的降糖作用持久,故在运动后的12小时以内还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所以运动结束后饭量也需适当加大。
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片,避免单独运动。
教会运动同伴处理低血糖的基本方法。
运动时一定要随身携带甜点等食物。
有条件的话,可在运动前后用血糖仪各测一次血糖,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并了解哪种运动形式、多大运动量会降低血糖。
一旦运动形成习惯,要适当调整饮食和胰岛素剂量,以期三者达到平衡。
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症状,就说明已出现了低血糖,患者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含糖食物。
一般来说,休息10分钟左右低血糖即可缓解;若10分钟后仍未缓解,可再服食物,并请其他人通知家人或送到医院。
糖尿病人群运动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人群运动时间、强度和方式
一般建议: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锻炼,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值一般会明显升高,如果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锻炼,随着运动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谢增强,餐后升高的血糖也会随之下降,这有助于血糖稳定。
如果晚餐后的血糖水平是一天中最高的,选择在晚餐后适量运动,更有利于控糖。
当然老年人可根据本人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合理选择运动强度、时间和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广播操等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二、糖尿病人群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不要忘了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以预防运动伤害,更有利于健康。
2.运动时间不要太长,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3.适量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有利,但不能因为已经运动了,就不遵医嘱服药和注意控制饮食。
4.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昏、心慌、乏力、手抖、强烈的饥饿感,就提示身体出现了低血糖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进食或吃含糖食品。
5.进行伸展运动后,再缓慢停止运动。
6.运动后,不要马上说话或者进行冷、热水浴,而是应该先
把汗水擦干,待脉率恢复到正常后再进行温水淋浴。
运动管理
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1小时(以进食开始计时),持续约30~60分钟,包括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后做恢复整理的时间,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应坚持20-30分钟(这样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延长,每天一次,肥胖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者每天定时活动。
合适的运动强度为全身发热、出汗,活动时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简易计算法为:心率=170-年龄。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时间及运动量。
运动前应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当血糖>13.9mmol/L并出现酮体,应避免活动;当血糖>16.7mmol/L但未出现酮体,应谨慎活动;当血糖<5.6mmol/L,应摄入额外的碳水化合物后方可运动。
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以备急需,并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并暂停运动,若出现胸痛、胸闷、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运动后应做好运动记录,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糖尿病的运动时间安排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对人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运动在控制糖尿病以及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极为重要,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的运动时间安排,并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1. 早晨运动早晨是进行运动的理想时段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如此。
早晨起床后,人体的血糖水平较低,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
早晨运动还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率,并在一天中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选择一些轻度至中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等。
2. 餐后运动在饭后适当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餐后运动可以促进血糖的利用,减少餐后血糖的波动,并降低长期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
然而,建议在运动前等待至少30分钟,以允许胃中的食物消化吸收。
餐后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餐后运动方式,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
3. 下午运动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下午会出现波动,因此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运动非常重要。
下午运动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在选择下午运动时,应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以免导致低血糖的风险。
适当的下午运动包括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以及瑜伽、普拉提等维持平衡和柔韧度的运动。
4. 晚间运动尽管晚间运动不如早晨和餐后运动对控制血糖水平效果显著,但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晚间运动也是可以考虑的。
晚间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并促进身体的放松。
然而,在晚间运动时应注意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和类型,以免影响入睡。
建议避免高强度运动,例如激烈的有氧运动或负重训练。
适合的晚间运动可以包括瑜伽、拉伸以及放松的呼吸练习。
总结起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早晨和餐后是进行运动的理想时段,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下午和晚间运动也可以考虑,但要注意适度和类型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在制定运动计划时,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运动指导师的建议,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糖友运动宜选饭后一小时
糖尿病人运动具体时间最好是在饭后1小时左右,这段时间食物消化吸收较快,特别是糖的吸收最快,因而血糖值会明显增高。
寒冷的刺激会使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糖代谢减慢,所以糖尿病人冬季的血糖比其他几个季节高。
除了用药,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要有一定限度,中等强度运动对降血糖和尿糖的作用最为明显。
运动项目可以选择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自行车、徒手体操、太极拳等,最好是让全身肌肉都得到锻炼。
运动时间每天一次,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可逐渐延长至1小时,注意应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一天之中,糖尿病人运动锻炼的时机应选在下午,而不是清晨。
因为血糖有昼夜波动的规律,清晨时血糖通常为最低值,运动锻炼的目的在于降低血糖,防止血糖显著升高,所以下午锻炼效果更好。
具体时间最好是在饭后1小时左右,这段时间食物消化吸收较快,特别是糖的吸收最快,因而血糖值会明显增高。
如果在这一时间开始锻炼,随着运动消耗能量,糖的分解代谢增强,便可使餐后增高的血糖降下来,防止血糖波动。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糖尿病人夏天如何运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原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1.不能空腹运动。
清晨运动前需进食少许食物,比如吃几块饼干、蛋糕,进食后10分钟左右再开始热身。
不能空腹做长时间的运动,这样做运动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尤其是老年病人。
因为大部分病人经过一夜的休息以后,早上的血糖非常低,如果在低血糖的情况下剧烈运动,会诱发冠心病发作。
夏季早上运动最佳时间:早上5:00-7:00,下午4:00-7:00 。
2.餐后半小时以后运动合适
因为人体摄入的食物到胃肠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0多分钟的时间。
应该避免刚吃完食物就进行剧烈运动。
3.应避开在中午时间(12:00~14:00)运动
这个时间段太阳光直射,温度比较高,易造成中暑;还可能出大汗,引起虚脱。
4.选择合适的运动、运动时间、运动的强度
合适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可根据病情、年龄与爱好,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散步、做操、爬坡、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非剧烈的运动。
合适的运动时间:
每次持续30分钟为宜,降血糖的作用最佳。
合适的运动强度:
微汗而不大汗,如果连一滴汗水都没流,那么那种运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运动强度判断标准:运动后的心跳(次数/每分钟)<170-年龄。
糖尿病人运动的黄金时段是什么时候
糖尿病人运动的黄金时段是什么时候许多老年人患上糖尿病后,并不懂得运动疗法对于糖尿病防治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实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利于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那么糖尿病人运动的黄金时段是什么时候?
1、糖尿病患者以餐后运动较为适宜,这样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
早餐后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刻,故安排在早餐后1小时运动最佳(从吃第一口饭时算起)。
而对于早餐前和晚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可以选择早餐前和晚餐后的时段运动。
2、每天坚持运动的益处最大,每周不能少于3~4次,每次需坚持30~60分钟。
适宜的运动量是运动时感觉全身发热、微微出汗、轻度肌肉酸痛,次日感觉精力充沛,有运动的欲望,食欲和睡眠良好。
运动量过大的表现有大汗淋漓、气喘、胸闷、不思饮食,次日身体乏力、精神状态不佳。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就需要及时减少运动量。
3、运动时的心率是判断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比较科学的判断方法是,最大安全运动心率=170-年龄,以此来确定运动量的大小。
比如一个人的年龄是65岁,那么他在运动时的心率应该是170-65=105次分。
运动结束后10~20分钟,心率仍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感觉疲劳、心慌、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说明运动量过大。
运动后身体无发热、无出汗、脉搏无明显变化或稍有变化,运动停止两分钟内迅速恢复正常,表明运动量过小。
糖尿病人运动的误区1、空腹运动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早起空腹运动。
可是,在患者空腹运动时,体内能量主要靠脂肪进行分解,肌肉还会分解肌糖原以供需要,由此消耗肌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