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事故案例分析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239.50 KB
- 文档页数:16
切割机事故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
一、烧嘴罩制作中1人被切割机砂轮片划伤事故经过:2008年5月30日,化机部机械厂金工车间钳工小王在进行油改煤设备烧嘴罩的制作,切割异型弯头的过程中切割机砂轮片突然破裂,导致飞溅的碎片击伤左手。
二、切割机砂轮片划伤事故原因分析: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
1、切割机年久失修,在使用时震动大;
2、所切割工件为异型件,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固定。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
1、在切割过程中,左手离工件距离太近,导致飞溅的砂轮碎片击伤左手;
2、违反了安全规定用手扶工件切割。
(三)福州兄弟混凝土切割分析管理因素:
1、对物的不安全状况未及时排除;
2、对异形工件的切割未采取防范措施;
3、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学习不够。
三、切割机砂轮片划伤吸取教训及应采取的措施:
(一)规避物的不安全状态应采取的措施: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检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工机具、起重机具、电器设备等要及时发现。
限期整改。
(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应采取的措施:认真召开事故分析会,举一反三,使职工受到教育,并从此次事故中吸取教训。
(三)堵住管理漏洞应采取的措施:对于各类如异型件、非标件的加工和制造都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方可实施作业。
违章作业——中毒窒息案例分析2008年9月10日15时,某市长山集团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缺氧窒息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10万元。
一.单位概况长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24日,位于某市太平镇,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钢铁及金属磨料的生产和销售。
集团公司下设6个分厂,总资产7.28亿元,职工1465人。
2008年9月初,集团公司准备维修抽风机管道耐磨衬,9月7日与外来施工单位行泰工贸有限公司签订了维修承包合同。
该施工单位注册资本60万元,经营范围为机械、铆焊加工、耐磨材料、抗蚀陶瓷片、耐火材料防腐材料销售等。
维修工程于9月8日开始,次日上午完工。
二、事故经过2008年9月10日10时30分左右,行泰工贸有限公司两员工到长山集团测量抽风机管道维修工程量,结算工程款。
11时左右,两人与财务人员曹某等5人到烧结厂抽风机管道内测量工程量。
至15时左右,烧结厂巡检人员发现抽风机管道检查口开着,里边躺着人,就立即通知厂值班人员将管道中的5人抬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事故调查认为,该起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直接原因是验收工作量的人员违反《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进入现场前未按照通风、检测、监护的规定,违章进入缺氧危险作业场所。
间接原因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应急救援措施不当等。
四、事故评析一是验收人员违章作业。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第5条规定:当从事具有缺氧危险的所有作业时,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准确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并记录下列各项:a. 测定日期;b. 测定时间;c. 测定地点;d. 测定方法和仪器;e. 测定时的现场条件;f. 测定次数;g. 测定结果。
h.测定人员和记录人员在准确测定含氧量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但验收人员进入现场前未进行通风、检测、监护,违章进入缺氧危险作业场所,导致事故发生。
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案例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交往等活动中,出于各种原因而以不安全的方式行为,引发潜在的风险和危害。
不安全行为常见于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火灾和犯罪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以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为例,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交通事故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交通事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事故类型之一,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通事故案例,以及与之相关的不安全行为:1.酒驾:酒后驾车是交通事故的常见因素之一、酒精会影响人的反应能力、判断力和注意力,进而导致驾车失误。
例如,在市,一名醉酒司机在行驶途中与另一辆车相撞,造成双方车辆损毁,严重危及行人和其他路上车辆的安全。
2.违反交通规则:违反交通规则同样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例如,超速行驶、闯红灯、逆行等行为都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在一些城市,一名摩托车司机因超速行驶,与一辆汽车相撞,导致摩托车司机严重受伤。
3.手机分神驾驶:使用手机时驾驶车辆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不安全行为之一、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很容易造成剐蹭、刮擦等事故。
例如,一名司机因在开车过程中使用手机,没有及时制动,导致与前方车辆相撞。
以上案例中,醉酒驾驶、违反交通规则和手机分神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典型代表。
这些行为通常源于个体的不良习惯、贪便宜心理、缺乏安全意识或者对风险的低估等因素。
二、工伤事故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伤事故是工作场所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工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是一些工伤事故案例,以及与之相关的不安全行为:1.忽视操作规程:在一些工作场所,个体可能由于粗心大意或者马虎等原因,忽视了操作规程,从而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一家工厂,一名操作工在清洁机器时未按规程关机,导致手指被夹伤。
2.私自穿戴安全装备:一些工作场所存在危险因素,要求工人必须穿戴安全装备以降低风险。
事故分析报告范文
《事故分析报告》
事故发生经过:
在2021年10月10日上午9点左右,某工厂发生一起事故。
据目击者描述,当时一名员工在操作一台设备时突然发生故障,导致设备突然停止运转并发出异常声音。
同时,设备周围的工作台上堆放着大量原材料,其中一部分原材料被卷入设备的运转部件,引发了一起严重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运转设备存在严重的技术隐患,而且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不够规范。
此外,环境因素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设备周围堆放的原材料超过了安全容量,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事故影响分析:
此次事故造成了一名员工受伤,并且设备和原材料遭受了严重损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更重要的是,事故引起了工厂内部员工的恐慌和不安,也给工厂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事故责任认定:
根据事实和证据,我们认为此次事故主要责任在于设备的技术隐患和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
工厂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并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和教育,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事故处理措施:
针对此次事故,工厂已经采取了以下处理措施:一是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二是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三是对工作环境进行整改,确保原材料的堆放符合安全标准。
结论:
通过对此次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任何一起事故都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将以此次事故为鉴,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分析与控制安全管理的内容很多,面也很广,但从事故因果分析来看,事故产生主要有人、环境、设备、工艺、原料等五大因素;然而,据统计70%以上的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分析、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控制事故的有效手段。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源近几年来,全国重特大事故频发,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悲哀。
例如: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市市民在东都商厦欢度圣诞节时,一场特大火灾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309条生命被大火吞噬。
再如:2004年4月16日,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漏大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15万人大转移的恶性事故.在事故相继发生后,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虽三申五令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形势也略有好转,但从效果来看是收效甚微,重特大事故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人们没有在思想上、安全意识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人的思想、安全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思想上不重视安全,安全意识差就必然导致出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不安全行为又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源.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分析人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具有排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本能和本领.例如:当人们看到自己上方有物体掉下时,就会迅速躲避。
大人打小孩,小孩本能地用手去挡护.实践证明,除去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外,各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曾论述过,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当人们不能满足生理需要,他们会为人的生存而不择手段。
例如:2000年3月11日,江西萍乡上栗县东源乡石岭村鞭炮作坊爆炸案,除了管理方面等因素外,就是贫困.这起事故中共有33人死亡;其中16岁以下小学生有13人,他们每天的打工收入只有2块钱.但是,当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随着享受、清闲欲望的升高,又会忽视安全,出现安全意识下降、违章行为增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部二○一四年十一月案例目录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 (4)2、夜间在反应釜旁睡觉造成安全事故 (5)3、操作非自己分管的设备造成安全事故 (7)4、交接班不认真,误将催化剂重复投料造成安全事故 (8)5、向计量罐进料过程中操作工干其他工作,高位槽溢料引发火灾事故 (10)6、受限空间作业未彻底切断电源,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造成安全事故 (12)7、登高作业未办理登高作业票证并不系安全带造成安全事故 (13)8、高处向下抛掷物品,车间内未带好安全帽造成的安全事故 (14)9、升降机违规载人造成的安全事故 (15)10、缺乏责任心睡岗造成的安全事故 (16)11、未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造成的安全事故 (17)12、维修工粗细大意,对工艺及其维修过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18)13、系统开车时,操作工开启阀门的误操作,导致系统爆炸的事故 (20)15、操作工操作时干与生产无关的事,而发生的人员受伤事故 (23)16、员工站在围堰边上,麻痹大意发生的落水事故 (25)17、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因违反安全制度厂区内抽烟火灾事故 (27)18、物料腐蚀引起的火灾 (28)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11月12日,山东省淄博市某化工厂一脱砷反应器操作人员工作时,发现仪表阀门无法调整反应器压力,便通知仪表工人到现场检修。
仪表维修工贾某到现场后,没有询问工艺技术人员管道压力以及内部物料性质,直接开排污阀检查,见无介质流出,怀疑是阀门堵塞,导致仪表失灵。
于是贾某关闭了两侧导淋阀门,登上罐顶试图打开阀门法兰检查处理堵塞故障。
法兰刚一打开便喷出大量氢气发生爆燃,来不及做准备的贾某被这突发状况惊吓倒,从罐顶坠落摔成重伤。
点评:这是一起违章操作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仪表维修人员贾某在没有与技术人员沟通分析和确认故障的情况下,在不熟悉工艺流程、没有通知技术总工或车间主任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经验,贸然擅自打开带压阀门法兰,导致管内氢气外泄,遇热发生爆燃,导致事故发生;另外,在登高作业中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也是导致本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坠楼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高处坠落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缺陷为高处坠落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在施工活动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作业人员翻爬脚手架进入或退出作业面:特种作业人员(如:架子工、塔吊司机)无证上岗:延迟每天工作时间使得工人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身体条件差或情绪不稳定;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穿高跟、易滑鞋高处作业等。
都有可能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因而引发高处坠落事故/事件。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由于“四口”和建筑物临边未按要求进行防护(防护不到位);未按要求对脚手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未按脚手架架体搭设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搭设,脚手架架体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存在探头板:未按要求设詈随层和固定兜网,脚手架架体未按要求用密目网封闭,兜网和密目网的质量不合格;梯子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或稳固措施不当;石棉瓦等轻型屋面的强度和刚度较差,塔架结构和电线杆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足:气候条件差(如:大风、雨、雪、冰冻、高温、严寒 )等。
都有可能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三)、安全管理缺陷由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安全管理人品不限行或不全面履行其管理眼需,信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指导性差,未按规定要求组织专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未向操作人员做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未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是否符合方家的安排和交底要求进行及时、认直检查,未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结果(必要时应为阶段性结果,如:脚手架和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针对性和有效性差。
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
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剖析材料1. 重大火灾事故:某化工企业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大意,未按规定进行防火措施,导致化工品泄漏并遇明火引发火灾,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高空坠落事故:一名建筑工人在高楼施工时,未系好安全带并未按规定使用脚手架,导致不慎坠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3. 道路交通事故:一辆货车驾驶员疲劳驾驶,未保持足够的注意力,导致车辆失控并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多车追尾、人员伤亡和堵塞。
4. 化学品泄漏事故:一家化工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和设备故障,导致有毒化学品泄漏,污染周边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5. 电气触电事故:一名电工在进行电气维修时,未断电操作并未佩戴绝缘手套,导致触电事故发生,造成个人伤害甚至死亡。
6. 建筑工地坍塌事故:由于建筑工地管理不善和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建筑物坍塌,造成工人被埋压、伤亡和人员困在废墟中。
7. 食品中毒事故:一家餐饮店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由于卫生管理不当和食品质量问题,导致多人食物中毒,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
8. 矿井透水事故:一座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井管理不善和设备故障,导致矿井透水,造成矿工被困、伤亡和矿井生产中断。
9. 火灾逃生事故:一栋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由于消防设施不完善和人员不熟悉逃生路线,导致火灾蔓延迅速,造成人员被困、伤亡和逃生困难。
10. 医疗事故:一家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失误或疏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死亡。
以上是10个典型的安全事故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领域和行业,如化工、建筑、交通、食品、矿业和医疗等,不同类型的事故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反思。
通过剖析这些案例,可以总结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避方法,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警示分析引言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等原因,造成生产设备、工具或者作业环境等方面发生的意外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企业形象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而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一:建筑工地坍塌事故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由于工程安全管理不力,施工方未按规定进行加固和支撑措施,导致一栋正在施工的楼房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事故调查发现,施工方对工地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存在违章操作和违规施工等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警示分析:只有加强工程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才能有效避免建筑工地坍塌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化工厂泄漏事故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工品泄漏事故,导致周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健康。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是化工厂未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设备,导致管道老化漏水。
另外,化工厂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处置不及时,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警示分析:化工企业应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处置突发事故,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案例三:交通事故一辆货车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发生爆胎,导致车辆失控翻车,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并造成多车连环相撞事故。
经调查,货车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等违章行为,同时货车未按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警示分析:交通安全意识不可忽视,驾驶员要杜绝违章驾驶,定期检查车辆状况,保证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安全有序。
结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警示我们,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案例分析和总结,深刻认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安全意识,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典型案例剖析安全生产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安全生产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例名称: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一名工人从3米高的脚手架上摔下,造成头部和腰部受伤。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工人未系安全带,且在工作中违反了高处作业的相关规定,导致从脚手架上摔下。
案例分析:这起事故是由于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未遵守高处作业规定所致。
在建筑工地等高处作业场所,安全带等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些工人为了图省事,往往忽视这些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案例总结: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和工人的责任,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
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山东三和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部二○一四年十一月案例目录1、设备、仪表工不熟悉系统擅拆阀门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2009年11月12日,山东省淄博市某化工厂一脱砷反应器操作人员工作时,发现仪表阀门无法调整反应器压力,便通知仪表工人到现场检修。
仪表维修工贾某到现场后,没有询问工艺技术人员管道压力以及内部物料性质,直接开排污阀检查,见无介质流出,怀疑是阀门堵塞,导致仪表失灵。
于是贾某关闭了两侧导淋阀门,登上罐顶试图打开阀门法兰检查处理堵塞故障。
法兰刚一打开便喷出大量氢气发生爆燃,来不及做准备的贾某被这突发状况惊吓倒,从罐顶坠落摔成重伤。
点评:这是一起违章操作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仪表维修人员贾某在没有与技术人员沟通分析和确认故障的情况下,在不熟悉工艺流程、没有通知技术总工或车间主任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经验,贸然擅自打开带压阀门法兰,导致管内氢气外泄,遇热发生爆燃,导致事故发生;另外,在登高作业中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也是导致本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们公司的设备或仪表维护人员,在维修设备、仪表过程中,对于自己不懂的工艺管道、设备、仪表一定要报告自己的主任或请教生产王经理,不能凭“自己的感觉、以往的经验”贸然行事,在打开法兰或设备、容器盖的之前,必须确认管道内物料是什么、有没有压力,自己不能确定的通知安全部进行确认,不能像案例中的贾某那样贸然打开法兰,导致物料喷溅给自己造成伤害;另外,在高度大于2米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并按照“高挂低用”规范悬挂。
2、夜间在反应釜旁睡觉造成安全事故事故经过:山东济宁某合成树脂化工厂,生产醇酸树脂制作油漆、涂料。
操作工张某是该公司老职工,具有十几年的工龄,人缘好、脾气好、技术掌握的也全面。
2009年12月31日凌晨一点左右,张某将包装箱拆开,放在自己的负责的酯化反应釜旁,取暖睡觉。
此时反应釜正处于酯化反应后期。
根据张某以往的经验,这个阶段反应釜很稳定,基本上不用人管。
以下是一则安全生产典型案例剖析:事故概况: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企业未按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同时,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违规操作,最终引发爆炸。
案例剖析:1.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企业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充分等。
2. 设备维护保养不力。
企业未按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设备老化严重,安全性能下降。
3. 违规操作普遍存在。
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操作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存在。
4. 安全监管缺失。
相关安全监管部门未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
教训与整改措施:1.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3. 强化安全监管。
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4. 严格追究责任。
对于未按规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对涉及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总之,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