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测试策略(call)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12
手机适配测试解决方案手机适配测试是指在不同手机型号、不同屏幕尺寸和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下对手机应用进行测试,确保应用能在各种终端设备上正常运行。
手机适配测试对于用户体验和应用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和缺陷,提高应用的质量。
以下是手机适配测试的解决方案,包括测试策略、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1.测试策略在进行手机适配测试前,需要制定合理的测试策略,包括确定测试范围、测试目标和测试计划。
测试范围应包括常见的手机品牌和型号、主流的操作系统版本以及不同屏幕尺寸。
测试目标应明确应用在各个终端设备上的关键功能和用户体验要求。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和测试报告的编制。
2.测试工具为了进行手机适配测试,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测试工具来辅助测试,例如:-设备云平台:通过在云端提供各种型号、品牌和操作系统版本的真机进行测试,节省设备采购和维护成本,并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屏幕适配测试工具:用于检测应用在不同屏幕尺寸下的显示效果,可以帮助开发团队解决屏幕适配问题,确保应用界面在不同终端设备上显示正常。
速度、响应时间和资源占用等指标。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并优化应用的性能表现。
-自动化测试工具:通过编写脚本来模拟用户操作,对应用进行全面的测试。
这可以加快测试速度,提高测试效率,并减少人工测试的工作量和误差。
3.测试方法在进行手机适配测试时,可以采用以下测试方法来确保应用在各种终端设备上的正常运行:- 型号覆盖测试:选择一些常见的手机品牌和型号进行测试,包括主流的Android手机和iPhone型号。
测试应涵盖不同屏幕尺寸、分辨率、处理器和内存等方面的差异。
-操作系统版本测试:测试应覆盖主流的操作系统版本,包括最新版本和一些较老的版本。
这样可以确保应用在不同操作系统版本上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屏幕适配测试:测试应涵盖不同屏幕尺寸、分辨率和显示比例下的应用显示效果。
这可以帮助开发团队解决屏幕适配问题,确保应用界面的一致性和易用性。
手机APP开发中的测试与调试策略手机APP的测试与调试是确保应用程序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适当的测试与调试策略,开发者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忠诚度。
本文将探讨手机APP开发中的测试与调试策略,以帮助开发者有效地构建和发布高质量的APP。
1. 基本测试类型在APP开发过程中,一般会使用以下几种基本测试类型来确保应用程序的质量:1.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验证APP的各项功能是否按预期工作。
开发人员应设计一个全面的功能测试计划,并对每个功能点进行仔细的验证。
例如,对于社交媒体APP,可以测试登录、发布消息、评论等功能。
1.2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是验证APP的外观和交互是否符合用户期望的测试类型。
通过该测试,开发者可以确保APP在各种设备和屏幕尺寸上都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检查按钮是否响应、页面布局是否合理等。
1.3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验证APP在不同操作系统、设备和浏览器上的兼容性的测试类型。
开发者应该考虑到iOS和Android等不同平台的差异,确保APP在各个平台上均能正常运行。
1.4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旨在评估APP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速度、资源占用和负载能力等。
通过性能测试,开发者可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提高APP的流畅度和稳定性。
2. 测试与调试策略除了以上基本测试类型,开发者还应采用以下测试与调试策略来提高APP的质量:2.1 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范围。
开发者可以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编写测试脚本,并对APP进行功能、界面和性能等方面的自动化测试。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并提高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2.2 Beta测试Beta测试是将APP交给一部分特定用户进行测试,并收集反馈和建议的过程。
通过Beta测试,开发者可以获取真实用户的使用情况和意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3 A/B测试A/B测试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版本的APP同时发布给用户,并比较它们的表现来确定最佳方案的测试方法。
详解Android测试全流程及关键环节解析在如今移动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中,Android平台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之一。
为了确保Android应用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全面的测试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Android测试的全流程以及关键环节。
一、测试策略在进行Android应用测试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是指通过分析应用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测试的目标、范围、方法和资源等方面的计划。
一个好的测试策略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1.1 确定测试目标:我们需要明确我们测试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发现潜在的Bug还是为了确保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
1.2 确定测试范围:根据应用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测试的范围。
通常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方面。
1.3 确定测试方法:根据应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
1.4 确定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如设备、测试工具等。
二、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指根据测试策略确定的测试目标和范围,制定一个详细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工具的选择等。
2.1 搭建测试环境:根据应用的需求和测试策略,搭建适合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操作系统、网络环境等。
2.2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应用的功能和用户需求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包括正常情况下的测试和异常情况下的测试。
2.3 选择测试工具:根据测试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如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等。
三、测试执行在测试执行阶段,我们需要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3.1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设计好的测试用例逐步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在执行测试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记录每一个Bug的具体表现和重现步骤。
3.2 Bug管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Bug需要进行管理。
包括给每个Bug分配一个唯一的ID,对Bug进行分类、优先级排序和状态管理等。
智能手机性能测试中的黑盒测试策略研究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手机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而对于手机厂商和软件开发商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性能测试,以确保其产品的高质量和用户体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其中,黑盒测试策略的运用则成了一种普遍采用的测试方法。
首先,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是一种基于需求规格说明书(SRS)进行测试的方法。
测试人员不清楚具体的代码实现,只能通过输入输出数据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在智能手机性能测试中,黑盒测试可用于对手机在实际使用情况下的表现进行验证。
例如,对不同场景下的反应速度进行测试、对多任务处理能力进行测试、对游戏性能进行测试等等。
在黑盒测试中,需要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测试用例是指测试执行者用来测试程序的一组输入、预期输出和执行条件相应集合。
测试用例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测试的成功与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手机性能测试中,如何设计出充分可靠的测试用例则成了关键所在。
在测试用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手机的实际使用情况。
例如,对于输入法的测试,需要考虑到不同用户习惯所涉及的词汇和语言;对于游戏性能测试,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游戏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测试用例的多样性和完备性。
不同测试用例之间应尽量避免重复,同时尽可能覆盖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操作。
除了测试用例的设计外,在黑盒测试中,还需要注意到测试环境的设计。
测试环境是指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可以影响手机性能测试的结果。
在测试环境中需要对手机使用场景进行模拟,以达到真实的测试效果。
例如,在测试多任务处理能力时,需要模拟出用户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的情况,并通过任务管理器查看系统的表现。
最后,需要注意到测试结果的分析。
测试结果应该是清晰可信的,并便于测试人员进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在测试结果分析中,需要分类别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测试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需要及时记录并进行汇总,以便于后期进行问题的处理和改进。
手机测试工程师面试题手机测试工程师是一个关键岗位,他们负责确保手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最高标准。
为了评估应聘者的能力,以下是一些手机测试工程师常见的面试题:1. 请简要介绍你对手机测试工程师职位的理解。
手机测试工程师负责设计和执行测试方案,以确保手机产品在各种场景下的稳定性、性能和功能完整性。
他们需要熟悉不同的测试方法和工具,并能够分析、排查并报告各种问题。
2. 请描述一下你的测试策略和方法。
我的测试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会仔细分析产品需求和规格,确保理解测试范围和目标。
- 其次,我会设计测试用例,并确保涵盖了不同的功能、场景和边界条件。
- 接下来,我会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和环境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 最后,我会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及时向开发团队反馈问题和建议。
3. 你如何处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当我发现问题时,我会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我会记录问题的详细描述和复现步骤,并截取相关的日志和截图作为证据。
- 其次,我会与开发团队沟通,告知他们问题的严重性和紧急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数据。
- 接下来,我会密切关注问题的解决进度,并及时进行跟进,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 最后,我会对问题进行回归测试,确保修复过程不会引入其他问题。
4. 列举一些常见的手机性能测试指标。
常见的手机性能测试指标包括:- 响应时间:指手机在用户操作后的反应时间。
- 耗电量:手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能耗情况。
- 内存占用:手机在运行不同应用时的内存消耗。
- CPU利用率:指手机的CPU在运行不同任务时的负载情况。
- 信号强度:手机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信号强弱。
5. 你如何管理测试用例?我会使用测试用例管理工具来管理测试用例,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编写和维护测试用例库。
- 优先级排序,确定需要覆盖的重点测试场景。
- 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可重复性。
- 建立关联关系,例如测试用例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归属关系。
手机App测试策略和流程目录1.引言本文档是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公司手机APP测试的工作指导原则,它为手机APP测试过程中涉及到的测试方法、测试类型等制定标准做出明确的诠释和说明。
测试部门相关人员以此文档作为测试工作的依据和行为准则。
1.1编写目的本规范规定了东北公司手机APP测试过程中的活动和步骤。
为公司测试(活动、产品)的实施和过程情况的各项检查提供依据;为度量被测试产品质量提供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
1.2适用范围适用于长春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测试部。
适用于:手机APP项目和产品的系统测试针对手机APP的验证测试(外包项目)不在此范围之内,如需确保重点项目的手机APP质量度量和评价,需领导特殊审核。
2.测试过程描述2.1验证测试先决条件●对当前项目测试优先级进行划分:➢产品大于项目优先级;➢自主项目大于外包项目优先级;➢重大项目(领导特批)大于客户化项目;➢提前申请优先级大于变更申请优先级。
(例如:监狱项目提前申请预留或者安排测试员提前介入)●对当前测试版本质量进行评级:对于不符合测试准入原则的版本予以驳回。
●验证测试三天后对提交版本进行质量预评估和评级:对第一轮发现较严重的问题进行列举,对版本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
(详见BUG清单)对于不能度量质量的项目予以驳回自测试。
(例如:监狱移动OA项目)。
●外埠公司提交测试前。
应附上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兼容性测试报告、性能测试报告以及app可用性能标准结果);公司内部提交测试前,需附上缺陷记录和修改状态表。
上述有一项不能满足或不能按时提交予以测试驳回。
●总结提交测试版本的内部测试情况(测试BUG列表)。
对遗留问题必须列出并记录解决方案。
对性能和稳定性指标要予以详细描述。
2.2测试周期测试周期可按项目的开发周期来确定测试时间,一般客户化项目手机APP测试时间为三周(即15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标准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
移动应用测试中的策略与工具随着移动应用的广泛应用,移动应用测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和解决移动应用在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环境下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移动应用测试中的策略与工具。
一、测试策略在进行移动应用测试时,首先需要确定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是指为确保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交付符合业务需求而采取的测试方法和规范。
1.测试类型移动应用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等。
-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是验证应用程序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例如,检查操作界面是否与设计一致,检查程序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规格,确保数据输入是否能够成功等。
-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主要是验证应用程序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例如,查看应用程序在并发用户访问时的响应时间,测试网络连接可靠性及数据传输速度,测试服务器压力等。
-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主要是验证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性问题。
这包括数据安全、应用身份安全、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敏感数据的保护等。
- 兼容测试兼容测试主要是验证应用程序在不同的设备、操作系统和浏览器上的兼容性。
- 用户体验测试用户体验测试主要是验证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包括人机交互、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等等。
2.测试环境测试环境是指在进行移动应用测试时所需的设备、系统配置、测试软件等。
测试环境需要保证在模拟用户使用场景下的真实性。
3.测试流程测试流程是指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各个测试阶段所应采取的测试方法和流程。
在确定了测试策略之后,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精确性和高效性,通常采用测试工具来辅助测试。
二、测试工具测试工具主要可以分为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手动测试工具两类。
1.自动化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是指通过预定义的脚本实现对移动应用程序的自动测试。
自动化测试工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UI测试工具该工具可以以自动化的方式模拟用户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
采用此工具需要建立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时将模拟用户在应用程序中的操作过程。
CDMA 手机测试经验总结手机测试前要先注意手机上市的三个里程碑:1.信息产业部TA测试由信息产业部进行的为获取NAL(Network Access License)而进行的测试。
与软件测试相关的主要是CTTL的一部分测试用例和UG交叉检查。
UG提到的功能都要求已经实现。
一般来说,检查的都是比较基本的功能。
2.网络运营商PA测试由运营商进行的产品接受性测试。
与软件测试相关的主要是增值业务测试。
这里要求有关增值业务的软件,都能符合运营商的要求(有终端规范和测试规范)。
另外,要求手机软件成熟、稳定。
3. 手机上市主要的测试策略•Release Test:每个软件版本都要进行的测试,主要涉及每个Feature最基本的功能。
•Error Verification:集中在这个版本相对上个版本修改的Error、增强的功能以及新加的功能的测试。
•Full Feature Test: Feature功能的全面的测试。
考虑到人力,资源以及有效性,只在比较重要的软件版本上测。
(要求测试的软件版本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成熟度)•CTTL Related Test&UG Cross Check: 主要是针对TA做的准备测试。
•Error Regression Test:在最后相对稳定的软件版本上,把已经修改好的Error重新验证一遍,以确保没有重新出现。
•Pre-PA Test:按照运营商的测试规范进行的增值业务相关的测试。
•Free Test:有效地弥补测试用例的缺陷。
发现深层次错误的重要途径。
测试重点:Before TA•每个软件版本都要进行Release Test和Error Verification。
•手机的所有Feature都Configuration好之后,就可以进行一次全面的Full Feature Test。
•尽早进行CTTL Related Test&UG Cross Check,给研发人员充分的时间去修改Error。
手机应用程序测试策略手机应用程序测试是确保应用程序的质量与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在开发过程中,测试策略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在保证应用程序质量的同时提高效率。
本文旨在探讨手机应用程序测试策略的关键要素,并提供一种可行的测试策略供参考。
一、测试类型手机应用程序测试可以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根据应用程序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所需测试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测试计划。
例如,对于功能性较为复杂的应用程序可以注重功能测试,对于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应用程序可以重点关注性能测试。
二、测试环境手机应用程序测试需要建立适当的测试环境。
首先,需要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不同型号和版本的手机。
其次,要创建与实际使用环境相似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版本、网络环境等。
测试环境的准备可以有效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提高测试准确性。
三、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测试策略中的核心要素。
根据应用程序的功能和需求,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覆盖不同的功能模块和使用场景。
测试用例应该具备完整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能够全面评估应用程序的功能和稳定性。
同时,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不同设备、操作系统版本和网络环境的差异。
四、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适当的测试工具,可以实现自动执行测试用例、生成测试报告等功能,大大提高测试的效率。
在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时,需要考虑其支持的应用程序类型、测试平台、脚本编写难度等因素。
五、错误管理在测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错误,包括应用程序的功能异常、性能问题等。
建立有效的错误管理机制可以提高错误的发现和解决效率。
在测试过程中,及时记录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并及时通知开发团队修复。
同时,还要对已修复的错误进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六、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测试策略的最终成果,可以向开发团队和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关应用程序质量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移动端应用测试的策略和方法一、移动端应用测试的重要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端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移动设备的多样性以及操作系统的不同,这也为移动端应用测试带来了更多挑战。
因此,移动端应用测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移动端应用的测试不仅可以保障应用的质量,还能够提升用户体验,避免因应用质量问题导致的用户流失。
二、移动端应用测试的策略1.测试早期介入在移动端应用开发的早期阶段就进行测试可以有效避免后期修改成本的增加和时间的浪费。
应该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早期阶段建立测试团队和测试计划,以保障产品的质量。
2.测试自动化移动端对应的设备种类繁多,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系统版本,不同的功能点都需要进行测试。
手动测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而测试自动化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因此,在移动端应用测试过程中,应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完成测试。
3.用户行为监测用户行为监测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了解用户体验,判定产品质量。
在测试过程中,应该通过监控用户行为数据,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符合要求。
三、移动端应用测试方法1.界面测试界面测试是移动端应用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界面测试可以检测应用的外观布局、交互等方面的问题。
在界面测试中,应该测试应用的界面设计和布局、图形和图像、同时,也应检测应用的交互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应用的响应速度、滑动效果等。
2.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可以保障应用的功能完整性。
在功功能测试中应该检测应用的各项资源,例如,软件安装卸载、网络连接、离线使用、数据读写等。
同时,也应在各类设备上测试移动应用程序,以保证应用在所有设备上正常运行。
3.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移动端应用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它可以检测应用程序在运行时的功率使用、内存消耗、流量消耗、响应时间等服务质量问题的可能存在问题。
在性能测试中要关注应用的耗电情况、CPU负荷情况、内存占用情况以及网络通讯情况等。
4.安全测试移动端应用的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移动应用都会涉及到用户隐私数据,如果应用存在安全问题,将会导致用户的数据泄露。
手机测试指令大全三星测试指令大全600测试指令*#9999# 显示软件版本*2767*2878# 话机复位*2767*3855# 码片复位(800禁用)*2767*7377# 码片复位(新版)*#9998*228# 显示电池,温度,容量参数*#9998*246# 显示程序参数*#9998*289# 调节振铃频率*#9998*324# 网络检测*#9998*364# 看门狗信号*#9998*377# 码片错误提示*#9998*523# 调节显示对比度*#9998*636# 存储器容量显示*#9998*837# 显示软件版本*#9998*947# 致命错误复位*#9998*842# 振动测试*#9998*737# 个人化设定*#9998*785# 触发PTK*#9998*862# 话音解码寄存器*#9998*447# 出错复位*#9998*9266# 收信强度指示三星A300指令大全*#9998*4357# 可用指令列表(即HELP,可看到以下大部分指令);*#9999# 查看软件版本;*#0837# 显示硬件版本(包括软件版本和硬件生产日期,第6屏 MP V1.xxx为硬件版本);*#0001# 显示RS232串行通信参数设置;*#0324# 网络检测(工程模式);*#0636# 存储器容量显示;*#0842# 测试震动;*#0289#或*#9998*289# 测试响铃(铃声调整,振铃器频率测试/显示频率,上下键调节);*#0228#或*#9998*228#或*#1999# 显示电池的所有信息,电池参数显示,电池容量,类型/电压/温度;*#0778#或*#9998*0778# 翻屏,就可以显示SIM卡的详细信息了;*#0782# RTC Display(好象是显示当前时钟)*#0523#或*#9998*523# LCD对比度,上下键调节*#9998*364# 显示Watchdog状态*#9998*427# WATCHDOG信号路径设置*#9998*746# SIM卡文件规格测试*#9998*0377# 软件出错LOG (EEPROM错误显示)*#0638# SIM net Work ID*#9998*3323# Forced Crash(此栏估计是程序调试所用,慎用,有些死机只能下电池了)*#9998*9266# 显示收信通道号及收信强度;*#9998*786# 显示的内容为本次开机的时间以及本次开机后到当前的时间长。
CDMA 手机测试经验总结
手机测试前要先注意手机上市的三个里程碑:
1.信息产业部TA测试
由信息产业部进行的为获取NAL(Network Access License)而进行的测试。
与软件测试相关的主要是CTTL的一部分测试用例和UG交叉检查。
UG提到的功能都要求已经实现。
一般来说,检查的都是比较基本的功能。
2.网络运营商PA测试
由运营商进行的产品接受性测试。
与软件测试相关的主要是增值业务测试。
这里要求有关增值业务的软件,都能符合运营商的要求(有终端规范和测试规范)。
另外,要求手机软件成熟、稳定。
3. 手机上市
主要的测试策略
•Release Test:每个软件版本都要进行的测试,主要涉及每个Feature最基本的功能。
•Error Verification:集中在这个版本相对上个版本修改的Error、增强的功能以及新加的功能的测试。
•Full FeatureTest:Feature功能的全面的测试。
考虑到人力,资源以及有效性,只在比较重要的软件版本上测。
(要求测试的软件版本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成熟度)
•CTTL Related Test&UG Cross Check: 主要是针对TA做的准备测试。
•ErrorRegression Test:在最后相对稳定的软件版本上,把已经修改好的Error重新验证一遍,以确保没有重新出现。
•Pre-PATest:按照运营商的测试规范进行的增值业务相关的测试。
•Free Test:有效地弥补测试用例的缺陷。
发现深层次错误的重要途径。
测试重点:BeforeTA
•每个软件版本都要进行ReleaseTest和ErrorVerification。
•手机的所有Feature都Configuration好之后,就可以进行一次全面的FullFeature Test。
•尽早进行CTTLRelated Test&UG Cross Check,给研发人员充分的时间去修改E rror。
•如果只有一部分的Feature提前做好Configuration,就可以对这些Feature进行单独的Full FeatureTest。
测试重点:Before PA
•在这段时期主要针对增值业务的测试以及对于先前发现的Error的跟踪测试。
•对于支持运营商的增值业务的手机,要对相关Feature进行Full Feature Test和准备PA测试。
•由于前一阶段时间有限,为了弥补对一些没有覆盖的功能以及一些深层次的测试,需要对各个Feature进行有方向的大量的Free Test。
•在要送往运营商做PA测试的软件版本上,进行所有Feature的Full FeatureTest,以及准备PA测试,确保能够通过测试。
测试重点:BeforeLaunch
•这段时期软件相对比较成熟,主要应该考虑一些以前测试比较薄弱的地方、或者Error比较集中的地方。
如何做好手机UI测试项目的管理
•角色分工清晰
•做好Test Schedule,安排好各个时期所需的测试
•做好测试的准备工作
•制定好每个测试的流程
•制定好Error管理流程(Report, Update,Follow-up)
•收集各个时期比较重要的Error,并随时跟踪状态。
•
如何能发现更多有效的Bug
Bug的分类
功能性Bug(不能Call,发SMS)
UI的Bug(和spec相比较,界面上的图片,文字不一致)
逻辑性的Bug(执行某些步骤,未进入相应的界面)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手机测试
1.重复操作,
2.快速按键,
3.边界测试,
4.按非正常键,选择一个其他路径实现同一个功能
5.Memory
6.返回前一个状态
7.交互
8.非法输入
9.换卡
10.检查缺省值
11.特殊状态下的操作
12.长时间使用一个功能
13.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
14.压力测试
手机测试过程
一般走两到三轮的CASE,建议第一轮针对spec做一些UI的自由测试。
如果是一个新的项目的话,第二轮和第三轮严格的执行CASE,看手机的bug数目情况,如果大的功能还没有实现的话,还要在执行case,如果实现了,接着做自由测试一到两轮,一般前面四到五轮测试,都是每个人测试自己的模块。
前面执行五轮了,应该可以发现70%的bug。
从第五到六轮开始做交换模块测试,另外根据项目的进度,在第6轮到第7轮做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以及弱信号的测试。
另外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在基本功能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执行并发性测试,在测试项目快结束的时候还要做一次并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