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孙立军
- 格式:pptx
- 大小:12.07 MB
- 文档页数:56
沥青路面铣刨回收料 (RAP) 再利用厂拌柔性基层施工关键技术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进一步扩大,沥青路面铣刨回收料(RAP)冷再生技术应用具有较大建筑市场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符合当前国家鼓励的绿色节能环保原则,有效降低道路工程造价。
本文作者结合参与已施工的国内京台高速山东段、沪陕高速合大安徽段改扩建工程,着重从RAP的生产与管理、乳化沥青制备与生产工艺、乳化沥青冷再生配合比设计、冷再生拌合设备工装及拌合工艺等方面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为以后在既有机场道路、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及大型广场等沥青路面的大中修、改扩建等类似工程积累经验。
关键词:RAP再利用厂拌柔性基层施工关键技术1.工程简介京台高速公路泰安至枣庄段改扩建项目位于山东省,全长33.6km,其中双侧拼宽段23.7km,分离式加宽段10km,冷再生沥青基层在路基双侧拼宽段;沪陕高速合大安徽段工程类似。
冷再生沥青基层的设计参数如下表1:表1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基层的设计参数由上表看:目前国内冷再生材料设计指标相对比较完善,但面对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再利用,控制RAP材料的均匀性、稳定性、耐久性和作为路面基层材料需要承受路面荷载的重要结构层都无成熟的案例可套用。
本文笔者从RAP的生产与管理、乳化沥青制备与生产工艺、乳化沥青冷再生配合比设计、冷再生材料拌合设备工装及工艺等关键技术方面来开展分析研究。
2.RAP的生产与管理技术2.1 RAP质量检测指标研究采用室内试验、实体工程试验段性能检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原路面进行路况检测与评价并划分铣刨路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旧路面材料的老化程度、RAP级配,并进行材料结构参数性能试验(详见表2)。
表2 RAP设计参数2.2 RAP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铣铇→RAP运输→RAP筛分及存储。
在路面铣刨过程中,为了得到较合理的粒径铣铇料,控制铣刨机的刀头形状、数量及铣刨速度是关键。
通过研究控制铣铇机的刀头形状、数量及速度是可保障RAP级配与理论配合比要求的级配相符,因此选择铣铇机类型后通过改装刀头形状及数量是关键,同时采用改装后的铣刨机分两层进行铣刨,铣刨速度2m/min。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再生技术一、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产品和工艺的认识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新的道路建设工艺,它充分利用旧沥青路面的材料(面层直至基层),在常温下利用专用冷再生机械,对旧沥青路面材料铣刨、破碎,并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和水与其充分拌和,就地整平碾压成型,经养生形成满足路用强度要求的新型路面基层,对旧沥青路面的利用并由此解决旧路改建时“调拱、调坡”的问题,以达到简化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造价之目的。
原老路路面原老路路面病害二、再生技术的意义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设计年限为15年,实际上,通常使用年限仅10年左右。
也就是说,每隔10~1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就需要翻修一次。
因此,如何处置每年数千万吨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将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废旧混合料是一种可再利用的材料资源,如果废弃,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沥青路面再生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方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节约工程投资,同时有利于废料处理、环境保护,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对环保、社会效益的关注及技术的进步,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再生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外对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研究,最早是美国从1915年开始的,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底美国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几乎为全部路用沥青混合料的一半,并且在再生剂开发、再生混合料设计、施工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欧洲国家也十分重视这项技术。
德国是最早将再生料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国家,该国1978年就已将全部废弃沥青路面材料加以回收利用。
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都组织旧路面材料的收集和储存工作。
法国现在在高速公路和一些重交通道路的路面修复工程中开始逐步推广应用这项技术。
我国是从1998年开始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道路养护工作的。
我国首次在河北邯郸市邯大线进行大修工程使用冷再生技术,随后又在天津津围路、102国道河北廊坊段等多处进行冷再生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方法与应用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一种成本有效且可持续实现的方式,可以将旧路面材料再次利用,将其回收、重排和重新绑定,以形成一个新的路面层。
以下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方法和
应用。
方法:
1.再生翻新:再生翻新通常使用的是机械分离法,将路面表层的沥青混凝土(AC)剥离,以获得再利用的旧材料,随后将其在原位置进行重铺,从而形成一个新的路面层。
2.全深再生:全深再生是通过机械化处理,将路面表层、基层和下土全部取走,然后
进行再处理。
这种处理通常将旧沥青材料还原成热液态沥青将其再次利用。
3.修复加固:修复加固是为那些受损较小的道路提供了一个再生的选择。
这种方法通
常是在现有路面上进行,需要较少的材料和更短的时间来完成。
应用:
1.超长寿命路面: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有效地减少了维护和
替换道路材料的费用和时间。
2.减少废弃物:再生沥青材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例如采矿和制造新材料所
需的能源。
3.绿色环保: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减少轻质沥青材料的生产和废弃,从而降低了温
室气体排放并更加环保。
总之,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方法和应用可以为现有的或未来的道路建设提供可持续性
的解决方案。
采用这些技术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浪费,从而降低了维修和建造
费用,同时保护我们的环境。
废旧沥青路面材料零废弃利用关键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研究与应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零废弃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与应用课题。
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零废弃利用可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节约建设成本。
对于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零废弃利用,主要的关键技术包括回收再利用技术、改性技术和再生技术。
回收再利用技术是指将废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回收处理,并将回收的材料重新加入到新的路面建设中。
回收再利用技术包括旧沥青料的热再生回收、冷再生回收和生物回收等方法。
热再生回收是通过热解破碎和筛分等工艺,将废沥青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分解成可利用的沥青颗粒。
冷再生回收是在常温下进行的,通过机械破碎和筛分等工艺,将废沥青料进行再生利用。
生物回收则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废旧沥青料。
改性技术是指对废旧沥青料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改性技术常见的方法包括添加添加剂、热再生造粒改性、胶体改性和改变其粒度结构等。
添加剂可以改善沥青料的柔性、降低粘度和改善其耐久性。
热再生造粒改性是先将废旧沥青料进行热再生,再将其与新的沥青料进行混合,通过熔融混合的方式进行改性。
胶体改性是通过添加胶体物质改变沥青料的黏性和粘附性。
改变粒度结构是通过加工处理改变沥青料的粒度分布和粉体特性。
再生技术是指将废旧沥青料进行再生回收,并制成新型沥青路面材料。
再生技术主要包括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和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
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是将废旧沥青料与新的沥青料进行混合,并进行再生工艺处理,制成新的沥青混合料。
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是将废旧沥青料通过再生工艺处理,将其中的沥青分离出来,作为新的沥青料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零废弃利用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技术选用和工艺流程优化,可以实现废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最大化利用,实现高速公路改扩建的可持续发展。
沥青路面力学文献综述摘要:沥青是我国主要的道路铺筑材料,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和发展。
因此本文对沥青路面力学进行综述,主要汇总了荷载形式和基层形式对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简述了相关研究方法、仿真模型和实验结论,并对今后的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沥青路面;力学性能;荷载作用;基层形式。
0 前言近些年我国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阶段的数值仿真方法主要分为有限元方法和离散元法,其中有限元方法是目前研究和使用较多。
任俊达[1]就基于沥青路面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就通过ABAQUS建立了典型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力学三维粘弹有限元模型。
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这两种尺度可以从两个方向上共同论证试验的合理性。
长寿命路面结构也是我国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主要对刚性、半刚性、柔性与复合式等路面结构开展研究[2]。
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的研究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话题。
有许多学者研究了这些误差对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潘勤学[3]就对双模量理论和传统线弹性理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双模量理论与基于传统线弹性理论所得到的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偏差明显。
本文通过沥青路面结构力学的荷载形式影响和环境因素影响进行总结。
1 荷载形式荷载形式对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非均布荷载作用和移动荷载作用。
实际中的车轮荷载呈非均布荷载形式,但是很多情况下,会将其视为均布荷载以方便构建模型和计算。
胡小弟等[4]通过试验证明了车辆轮胎与地面接触形状更接近于矩形,超载时荷载分布形式呈现凹形分布的非均匀分布形式。
层间光滑接触想比连续接触的最大剪应力更大,且不同层间接触条件会明显影响路面结构抗弯拉应力和最大剪应。
实际运行中的车轮荷载是时刻发生变化的。
很多模型会忽略了这一点,所以研究移动荷载对沥青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有重大意义。
张敏江等[5]基于Cohesive单元的双线性内聚力本构模型,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及应用摘要:本文就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从其产生背景、目前发展现状、特点、再生方式及沥青再生原理、沥青再生技术分类及特点、国内外应用概况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Abstract: The regeneration technique of asphalt pavement from it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 regeneration and recycling principle of asphalt, asphalt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are briefly introduced.Keywords: asphalt pavement; regene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而来的问题,交通及气候条件对道路路面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一般为15年,实际上通常使用年限仅为5—10年左右。
也就是说,每隔5—10年,沥青路面就需要翻修一次。
因此,如何处置每年数千万吨沥青路面废料将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同时,重新铺筑沥青路面所需的大量沥青和石料也将使我们面临巨大的资源压力。
采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重复利用沥青路面废料,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概述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是将需要翻修或者废弃的旧沥青(渣油)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和新集料、新沥青材料、再生剂等适当配合,重新拌合,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的整套工艺技术。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道路建设也变得尤为重要。
沥青路面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维护和更新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通畅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为道路维护和更新带来了全新的方式和思路。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现状1. 热再生技术热再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已经破损的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处理、再利用热再生混合料来进行修复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沥青路面的修复和再生,降低道路维护的成本。
目前,国内外对热再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道路维护和更新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2. 混凝土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混凝土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一种将沥青路面表层进行剥离,然后进行混凝土修补再铺设沥青表层的技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并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目前,混凝土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一些城市的道路维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冷再生技术冷再生技术是一种使用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沥青路面修复的技术。
与传统的热再生技术相比,冷再生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等优点。
该技术在欧洲、北美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规模较小的道路维护和非易损路段的修复效果显著。
二、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未来趋势1. 环保化发展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概念的重视,未来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例如,热再生技术将更加追求能源的节约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冷再生技术将更加注重对再生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的提升,以适应环保的要求。
2. 高效化发展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增加,对道路维护和修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未来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将更加注重施工工艺的优化和设备的智能化。
通过引入自动化施工装备、精确监测技术等手段,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