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表数据误删还原
- 格式:docx
- 大小:14.83 KB
- 文档页数:2
oracle恢复表数据的sql语句恢复表数据是在数据库中非常常见的操作,当我们需要恢复被误删除或者修改的表数据时,可以使用Oracle数据库提供的一些SQL 语句来完成。
下面列举了10个常用的Oracle恢复表数据的SQL语句。
1. 使用INSERT INTO语句恢复单条数据在Oracle中,可以使用INSERT INTO语句将备份的数据插入到目标表中,从而实现恢复。
例如:```INSERT INTO 表名(列1, 列2, 列3, ...) VALUES (值1, 值2, 值3, ...);```其中,表名为需要恢复数据的目标表,列1、列2、列3为目标表的列名,值1、值2、值3为备份数据中对应列的值。
2. 使用UPDATE语句恢复单条数据如果仅需要恢复某个或某几个列的数据,可以使用UPDATE语句来进行恢复。
例如:```UPDATE 表名 SET 列1 = 值1, 列2 = 值2, 列3 = 值3 WHERE 条件;```其中,表名为需要恢复数据的目标表,列1、列2、列3为目标表的列名,值1、值2、值3为备份数据中对应列的值,条件为恢复数据的条件。
3. 使用INSERT INTO SELECT语句批量恢复数据如果需要恢复多条数据,可以使用INSERT INTO SELECT语句来进行批量恢复。
例如:```INSERT INTO 表名 (列1, 列2, 列3, ...)SELECT 列1, 列2, 列3, ... FROM 备份表名 WHERE 条件;```其中,表名为需要恢复数据的目标表,列1、列2、列3为目标表的列名,备份表名为备份数据的表名,条件为恢复数据的条件。
4. 使用FLASHBACK TABLE语句恢复整个表如果表中的数据被误删除或修改,可以使用FLASHBACK TABLE语句将整个表恢复到某个时间点的状态。
例如:```FLASHBACK TABLE 表名 TO TIMESTAMP TO_TIMESTAMP('时间点', '日期格式');```其中,表名为需要恢复数据的表名,时间点为需要恢复到的具体时间,日期格式为时间的格式。
oracle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流程Oracle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流程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可以保护数据免受丢失或损坏的影响。
在Oracle数据库中,备份和恢复操作有着明确的流程和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Oracle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流程。
一、备份操作流程1. 确定备份类型:根据需求和数据重要性,确定采用全备份、增量备份还是差异备份。
全备份是指备份整个数据库,增量备份是指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差异备份是指备份自上次全备份以来的所有更改。
2. 选择备份工具:Oracle提供了多种备份工具,如RMAN (Recovery Manager)、Data Pump、Export/Import等。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备份工具。
3. 设置备份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增长情况,设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保留周期、备份存储位置等。
备份策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充分保护数据并节约存储空间。
4. 执行备份命令:根据选择的备份工具和策略,执行相应的备份命令。
比如使用RMAN进行备份,可以使用RMAN命令行工具或者图形化工具执行备份操作。
5. 检查备份状态:备份完成后,需要检查备份状态,确保备份成功并没有错误。
可以查看备份日志或者备份工具提供的状态信息。
二、恢复操作流程1. 确定恢复类型:根据需要,确定采用完全恢复、部分恢复还是点恢复。
完全恢复是指将整个数据库恢复到某个时间点或备份点的状态,部分恢复是指只恢复某些表或数据文件,点恢复是指只恢复某个时间点的数据。
2. 准备恢复环境:恢复操作需要一个独立的环境,可以是一个新的数据库实例或者一个已有的实例。
需要确保恢复环境与原始数据库的版本和配置相同。
3. 恢复备份文件:根据选择的恢复类型,执行相应的恢复命令。
如果是完全恢复,可以使用全备份文件进行恢复;如果是部分恢复,可以使用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4. 应用归档日志:如果数据库启用了归档日志模式,需要将归档日志应用到恢复的数据库中,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oracle数据库还原步骤Oracle数据库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在企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实际的运维过程中,数据库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数据丢失、损坏等,因此数据库的还原步骤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Oracle数据库还原的步骤。
1. 确认数据库备份:在进行还原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数据库的备份情况。
数据库的备份可以分为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两种。
完全备份是指对整个数据库进行备份,而增量备份是在完全备份的基础上,对新增或修改的数据进行备份。
确认备份的方式可以通过查看备份记录或者与负责备份的人员进行沟通。
2. 停止数据库实例:在进行数据库还原之前,需要先停止数据库实例的运行。
可以使用SQL*Plus工具或者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命令来停止数据库实例。
停止数据库实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还原过程中产生数据冲突或者影响还原的正常进行。
3. 清空数据库:在进行数据库还原之前,需要将当前的数据库清空。
可以使用Oracle提供的工具或者通过执行相应的SQL语句来清空数据库。
清空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将还原的数据与当前的数据进行分离,避免数据的冲突。
4. 还原数据库文件:根据备份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还原方式。
如果是完全备份,可以直接将备份文件拷贝到原始的数据库文件目录中。
如果是增量备份,需要先将完全备份进行还原,然后再将增量备份进行还原。
在还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库文件的权限和路径是否正确。
5. 启动数据库实例:在将数据库文件还原完毕后,需要启动数据库实例,使其重新运行。
可以使用SQL*Plus工具或者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命令来启动数据库实例。
启动数据库实例后,可以通过连接数据库来验证数据是否还原成功。
6. 恢复数据:在还原完成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恢复操作。
恢复数据可以根据备份文件进行还原,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的日志进行数据的恢复。
具体的恢复方式和步骤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数据库误删恢复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和数据存储技术的不断提升,数据库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误删数据,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有一些有效的数据库误删数据恢复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相关知识,以供读者参考:一、误删数据的产生原因1. 数据库操作失误当管理员在数据维护过程中,不小心误删了数据时,这是最常见的误删数据的原因。
2. 病毒攻击有些恶意程序可以在不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删掉数据库中的数据,导致数据丢失。
3. 软件故障应用程序异常、电脑死机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数据库文件被破坏,从而无法查看及访问数据。
二、数据库误删数据恢复方法1. 使用备份恢复备份恢复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可用于快速恢复数据库中的数据。
只需要利用备份文件还原到误删数据之前的状态,然后重新导入数据即可。
2. 使用数据恢复工具有很多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可用于恢复误删的数据,它们能够扫描整个数据库文件夹,查找误删数据的残留信息,并还原丢失的数据。
但这种恢复方式需要注意数据恢复工具的安全性,避免因资料流出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3. 找专业数据恢复服务公司如果您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或者您的数据丢失情况比较严重,可以考虑找一家专业的数据恢复服务公司。
这些公司通常有技术专家和先进的数据恢复设备,能够迅速帮助您找回丢失的数据。
三、预防误删数据的发生如何避免误删数据的问题呢?以下是一些预防误删数据的简单方法:1. 定期备份数据建议每天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也是最基本的数据保护措施。
2. 执行严格的权限控制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应该只授权给必要的人使用,避免误操作造成的数据丢失。
3. 防止病毒安装杀毒软件,并经常更新病毒库以防止恶意软件侵入系统。
总结:以上是数据库误删数据恢复的相关知识。
当误删数据发生时,不要慌张,应该尽快采取上述的恢复方法。
Oracle中备份还原表 insert语句1. 概述在Oracle数据库中,备份和还原表是非常重要的操作。
备份表可以保护数据免受意外删除或修改的影响,而还原表则可以将备份的数据重新导入到数据库中。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insert语句进行备份和还原表的操作。
2. 备份表备份表是指将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和数据复制到另一个表中,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还原数据。
下面是使用insert语句进行备份表的步骤:2.1 创建备份表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与源表结构相同的备份表。
可以使用以下语句创建备份表:CREATE TABLE backup_table AS SELECT * FROM source_table WHERE 1=0;这条语句将创建一个名为backup_table的表,并从source_table中复制表结构,但不复制数据。
2.2 备份数据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源表的数据插入到备份表中。
可以使用以下语句将数据复制到备份表:INSERT INTO backup_table SELECT * FROM source_table;这条语句将从source_table中选择所有的行和列,并将其插入到backup_table中。
2.3 验证备份完成备份后,我们可以验证备份是否成功。
可以使用以下语句检查备份表中的数据:SELECT COUNT(*) FROM backup_table;这条语句将返回backup_table中的行数,如果与源表中的行数相同,则备份成功。
3. 还原表还原表是指将备份的数据重新导入到数据库中的操作。
使用insert语句进行表还原的步骤如下:3.1 清空源表在还原数据之前,我们需要清空源表,以避免数据冲突。
可以使用以下语句清空源表:DELETE FROM source_table;这条语句将删除source_table中的所有数据,但保留表结构。
3.2 还原数据接下来,我们将备份表中的数据插入到源表中。
最全的Oracle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命令【数据导出】1. 导出orcl中所有的表空间exp system/manager@orcl file=d:\daochu.dmp full=y2. 导出system数据库中指定的表空间exp system/manager@orcl file=d:\daochu.dmp owner=(system,sys)3. 导出数据库中制定的表数据exp system/manager@orcl file=d:\daochu.dmp tables=(table1,table2)4. 导出数据库中table1中字段field1以“00”开头的数据exp system/manager@orcl file=d:\daochu.dmp tables=(table1)query=" where filed1 like '00%'"注:如果要压缩,则在最后⾯加上compress=y即可【数据导⼊】1. 将D:\daochu.dmp 中的数据导⼊ orcl数据库中。
imp system/manager@orcl file=d:\daochu.dmp注:如果有的表已经存在,会提⽰报错,这个时候,在后⾯加上ignore=y,即已存在的表不导⼊2. 将d:\daochu.dmp中的表table1 导⼊imp system/manager@orcl file=d:\daochu.dmp tables=(table1)注:导⼊导出时,有时候会出现权限不⾜的情况这时,需要登录plus进⾏授权,⾸先登录管理员账号,然后:GRANT CREATE USER,DROP USER,ALTER USER ,CREATE ANY VIEW ,DROP ANY VIEW,EXP_FULL_DATABASE,IMP_FULL_DATABASE,DBA,CONNECT,RESOURCE,CREATE SESSION TO ⽤户名字。
orcl数据库还原语句ORCL数据库是甲骨文公司开发的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程序中。
在日常运维中,数据库还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数据库到之前的某个时间点,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者错误操作导致的数据损坏。
本文将介绍ORCL数据库还原的相关语句和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ORCL数据库还原的两种常见方式:物理还原和逻辑还原。
物理还原是通过备份文件来恢复数据库,而逻辑还原则是通过SQL语句来还原数据库。
对于物理还原,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语句来还原数据库:1. 关闭数据库:SHUTDOWN IMMEDIATE;2. 将数据库设置为归档模式: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3. 还原控制文件:STARTUP MOUNT;RESTORE CONTROLFILE FROM '备份文件路径';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4. 还原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RECOVER DATABASE USING BACKUP CONTROLFILE UNTIL CANCEL;CANCEL;5. 打开数据库:ALTER DATABASE OPEN;对于逻辑还原,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语句来还原数据库:1. 关闭数据库:SHUTDOWN IMMEDIATE;2. 还原数据库:STARTUP MOUNT;RESTORE DATABASE FROM '备份文件路径';RECOVER DATABASE USING BACKUP CONTROLFILE UNTIL CANCEL;CANCEL;3. 打开数据库:ALTER DATABASE OPEN;无论是物理还原还是逻辑还原,我们都需要先关闭数据库,然后根据备份文件的路径来还原数据库。
在还原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备份文件的选择:选择最新的备份文件来还原数据库,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一、介绍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delete语句用于删除表中的数据记录。
然而,有时候用户可能会错误地执行delete语句,导致删除了重要的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回退操作来恢复被误删除的数据记录。
二、oracle回退delete语句的方法1. 使用flashback技术Oracle数据库提供了flashback技术,可以通过回退操作来恢复被删除的数据记录。
使用flashback技术需要先确定数据库中是否启用了flashback功能,如果启用了,则可以使用flashback查询被删除的数据记录,然后通过flashback操作将数据记录回退至删除前的状态。
2. 使用备份和恢复如果数据库中没有启用flashback功能,可以通过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来回退delete语句。
首先需要找到数据库中删除数据之前的备份,然后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将备份中的数据恢复至数据库中,从而实现回退操作。
3. 使用日志文件Oracle数据库中的日志文件记录了数据库中的所有操作,包括delete 语句的执行情况。
通过查询日志文件,可以找到被删除的数据记录,然后使用日志文件中的信息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将数据记录回退至删除前的状态。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回退delete语句的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库备份的重要性及时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在意外删除数据时提供及时的恢复操作。
2. 谨慎执行delete语句在执行delete语句时,务必要谨慎操作,确保不会误删除重要数据记录。
3. 使用flashback技术需谨慎虽然flashback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回退操作,但也需要谨慎操作,以免对数据库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四、结论在数据库管理中,回退delete语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可以帮助恢复误删除的数据记录,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日常的数据库管理工作中,需要时刻关注数据库的备份情况,谨慎执行delete 语句,并掌握回退delete语句的操作方法,以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如果是刚刚删除,那么有两方法:
首先用show parameter undo;命令查看当时的数据库参数undo_retention设置。
显示如下:
undo_management string AUTO
undo_retention integer 10800
undo_suppress_errors boolean FALSE
undo_tablespace string UNDOTBS1
undo_retention(保持力),10800单位是秒。
即3个小时。
修改默认的undo_retention参数设置:
ALTER SYSTEM SET undo_retention=10800 SCOPE=BOTH;
方法1,通过oracle提供的回闪功能:
exec dbms_flashback.enable_at_time(to_date('2007-07-23
10:21:00','yyyy-mm-dd hh24:mi:ss'));
set serveroutput on
DECLARE r_temp hr.job_history%ROWTYPE;
CURSOR c_temp IS SELECT * FROM hr.job_history;
BEGIN
OPEN c_temp;
dbms_flashback.disable;
LOOP
FETCH c_temp INTO r_temp;
EXIT WHEN c_temp%NOTFOUND;
insert into hr.job_history(EMPLOYEE_ID,JOB_ID,START_DATE,END_DATE) values
(r_temp.EMPLOYEE_ID,r_temp.JOB_ID,r_temp.START_DATE,r_temp.END_DA TE);
commit;
END LOOP;
CLOSE c_temp;
END;
方法2,insert into hr.job_history
select * from hr.job_history as of timestamp to_timestamp('2007-07-23 10:20:00', 'yyyy-mm-dd hh24:mi:ss');
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功能和上面的一样时间为你误操作之前的时间,最好是离误操作比较近的,因为oracle保存在回滚保持段里的数据时间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由
undo_retention 这个参数值决定。
二、如果是删除一段时间了,但你有比较新的数据库备份,就通过备份来恢复。
新建一个库,把备份还原上去,导出表数据,再导入到现在用的库中去。
三、如果删除一段时间了,并且无备份,但是数据在写入表的时候同时会写入其它一些关联表的话,那么就尝试通过写SQL语句从其它表取数据出来insert到被删除的表中。
四、恢复到备份表中
create table tableName_bak
as
select * from tableName as of TIMESTAMP to_timestamp('20081126 103435','yyyymmdd hh24m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