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最新合作招商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15.90 MB
- 文档页数:25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时间:2021.03.02 创作:欧阳数《舞蹈作品赏析》期末考核论文浅析舞剧《朱鹮》的艺术特征学 院: 音乐学院专 业: 音乐学(舞蹈教育)班 级: 2014级4班姓 名:杨骐滔学号:************关键词:朱鹮,艺术特征摘要朱鹮,象征幸福吉祥的美丽珍禽,被称为“吉祥之鸟”。
在很久以前的农耕时代,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相伴相生。
在人类的记忆深处,朱鹮是一种多情的鸟类,它们矜持、典雅、洁净、高贵,同时也敏感、脆弱和多疑。
那时节,朱鹮与人类是多么亲近友善,多么情意绵绵。
不知自何时起,“吉祥之鸟”渐渐淡出了人类视线。
人类在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奔跑中,不经意间忽略了朱鹮生存环境的恶化。
野生朱鹮繁衍所必须的蓝天净水和宁静自然的栖息生态,已经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险恶了。
仅仅不到100年,野生朱鹮种群便已宣告濒临绝迹。
本文将深入舞剧《朱鹮》的故事去了解在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前言本文以央视网,星光大剧院,央广网等诸多媒体的阐述以及《大舞台》2016年第Z2期的概述入手,深入探讨舞剧《朱鹮》的艺术特征。
在呈现朱鹮纯美、典雅、洁净、高贵的背后,彰显启示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灵平等和共处的理念,启发对人类与其他生灵和自然环境休戚与共关系的思考--但愿,守望的不只是人类自己的家园,而是共同的美好家园。
一、舞剧《朱鹮》的创作背景“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 , “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翩翩起舞兮朱鹭,来泠春塘栖绿树”……象征幸福吉祥的世界珍稀鸟类朱鹮被誉为“吉祥之鸟”、“东方宝石” ,其特有的羽色和秀雅的体态以及起落时的翩翩舞姿,为历代诗人所吟咏赞叹。
朱鹮又称朱鹭、红鹤、朱脸鹮鹭等,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
我国境内曾经有14个省份有其生存记录,但20世纪60至70年代,各地均无再现。
直至1981年夏才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仅残存的7只野生种群。
后经过划建朱鹮保护地和我国科研人员开展人工繁育,现在朱鹮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多只。
I Xi Ju Yu Ying Shi•戏剧与影视■一舞剧《朱鹮》的艺术特征研究张汝岱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摘要:《朱鹮》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朱鹮的生存现状为背景,融入了对当前环境问题的思考,既具有相当程度的艺术价值,又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该剧的各方各面都极具新意,首先在朱鹮形象塑造方面,该舞剧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朱鹮的典型形象,精细的服化道还原了朱鹮的外表,编舞技法的运用可谓是对朱鹮神态的画龙点睛;其次便是舞剧的创作特征,该剧的道具、音乐、舞美以及舞台调度等,都是使得该剧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便是本剧在整体风格特征上的探索,融合了多种舞蹈风格,具有十足的创新价值与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舞剧《朱鹮》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论证,以此来展望当代中国舞剧今后的创作方向。
关键词:舞剧《朱鹮》典型形象艺术特征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J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159-02朱鹮又称朱鹭,因外形优美,而被誉为“东方宝石”,并且被民间视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然而因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给朱鹮带来了濒临灭绝的生存问题。
舞剧《朱鹮》便是以此为故事背景,由上海歌舞团作为主创团队,佟睿睿为编导,朱洁静、王佳俊为主要演员,经过四年的呕心沥血,于2014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次与观众见面,一经上演,便在舞蹈界广受好评。
著名戏剧评论家戴平如是说到:“《朱鹮》用民族舞蹈的独特舞姿,提炼演化了朱鹮的涉、栖、翔”等动作元素,与芭蕾舞艺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一部将西方芭蕾艺术和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舞剧精品。
”一、朱鹮的典型形象塑造“所谓典型形象,就是通过非常鲜明生动的个别形象去充分表现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必然与偶然、本质与现象的高度有机的统一”。
在各类艺术作品中,典型形象塑造的是否成功,要看其是否包含了各类形象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一部艺术作品的典型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是评判标准中的重要一环。
2023年上海市文促会资金扶持公告第一部分:2023年上海市文促会资金扶持公告的内容概述在2023年,上海市文化促进会发布了一项重要的资金扶持公告,旨在支持和鼓励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在艺术创作、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努力。
该公告提供了一系列资金扶持项目,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个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了文化活动策划、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
这项资金扶持计划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资源,有助于推动上海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二部分:资金扶持项目及申请条件1. 文学创作类项目在文学创作类项目中,资金扶持主要用于支持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推广等环节。
申请者需要提交具有创新性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并符合一定的出版条件和社会影响力。
2. 音乐演出与创作类项目该项目的资金扶持主要用于支持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出和录制。
申请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和演出经验,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
3. 舞蹈表演与创作类项目在舞蹈表演与创作类项目中,资金扶持主要用于支持优秀舞蹈作品的创作、排演、演出等环节。
申请者需要具备专业的舞蹈技能和创作能力,作品需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4. 戏剧表演与创作类项目该项目的资金扶持主要用于支持优秀戏剧作品的创作、排演、演出等环节。
申请者需要在戏剧表演和创作领域有一定的经验和成就,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观赏性。
5. 美术创作与展览类项目在美术创作与展览类项目中,资金扶持主要用于支持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展览、推广等环节。
申请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创作和展览经验,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和表现力。
6. 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类项目该项目的资金扶持主要用于支持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等环节。
申请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活动策划和组织经验,活动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参与度。
7. 公共文化服务类项目在公共文化服务类项目中,资金扶持主要用于支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开展和推广。
话剧招商方案在当今的娱乐市场上,话剧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表演形式,却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文艺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都深深被话剧的情节、角色和舞台艺术所吸引。
因此,作为一家投资商或企业家,招商一台有影响力的话剧作品,必将为您的品牌和形象带来独一无二的推广效果。
首先,作为招商方案的一部分,我们将选择和开发一台具有创新和独特性的话剧作品。
这个作品将通过精心编写的剧本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观众们的目光并让他们沉浸其中。
同时,我们将聘请一支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演出经验和专业的舞台技巧,以确保演出的质量和观赏性。
在剧目的选择上,我们将追求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其次,为了提高话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将通过广泛而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活动来吸引更多观众。
我们将利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剧目信息和宣传资料,以扩大话剧的传播范围。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与相关的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和媒体合作,共同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如新闻发布会、座谈会和路演,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潜在投资商。
此外,为了提高话剧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将通过票务销售、赞助商合作和衍生产品销售等方式来实现商业价值。
我们将建立一个高效的票务系统,提供在线购票和定制服务,方便观众购买和享受话剧演出。
同时,我们将积极寻求与企业和品牌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场地、宣传、产品推广等形式,为话剧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此外,我们还将考虑为话剧开发衍生产品,如书籍、音乐、电影等,以拓展话剧的影响力和商业潜力。
除了商业价值,话剧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也承载着社会责任和使命。
因此,我们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话剧的表演和宣传,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价值观。
我们将选择一些具有社会关注点和教育意义的话剧题材,并结合公益项目和慈善机构,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
最后,为了实现这一招商方案,我们将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负责话剧的策划、制作、宣传和运营等工作。
龙源期刊网
上海舞剧名作集体亮相
作者: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6年第07期
“回忆·创新——上海舞剧名作精粹”近日在美琪大戏院上演,1959年至2015年诞生于上海的12部舞剧名作的经典片段集体亮相,勾起了观众美好的回忆。
当晚参演的剧目包括上海歌剧院的《小刀会》《木兰飘香》《奔月》;上海芭蕾舞团的《白毛女》《简爱》;上海歌舞团、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的《金舞银饰》《野斑马》《霸王别姬》《天边的红云》《朱鹮》以及上戏舞蹈学院的《四季》《红》等,一台演出浓缩了上海舞蹈院团在不同时期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舞剧精品。
很多观众表示,徜徉其中,在重温上海舞剧辉煌历史的同时,看到了舞蹈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欢乐中国行文艺晚会招商方案欢乐中国行文艺晚会招商方案一、项目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各地的民俗风情和艺术表演独具特色。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各地文化交流,我们计划举办一场名为“欢乐中国行”的文艺晚会。
二、项目目标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2. 推动各地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发展;3. 提供一个展示地方特色的平台,促进地方经济和旅游的发展。
三、项目内容1. 晚会主题:展现中国风情,弘扬传统文化;2. 表演内容:舞蹈、音乐、戏曲、杂技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演;3. 主题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进行编排,展示地方独有的传统艺术;4. 受邀嘉宾:邀请各地著名文化名人、艺术家以及政府官员等参加,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项目亮点1. 独特的主题:以欢乐中国行为主题,传递积极向上的快乐氛围;2. 多样的表演形式:舞蹈、音乐、戏曲、杂技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演,呈现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3. 地方特色展示:根据各地特色文化进行编排,展示地方的独特魅力;4. 高水平的演出阵容:邀请各地著名文化名人、艺术家参加,确保演出质量。
五、项目运作1. 筹备阶段:确定项目组织架构、制定预算计划、策划演出内容及筹备工作;2. 招商阶段:(1)搜集潜在赞助商信息,制定招商方案,确立赞助商级别;(2)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潜在赞助商进行联络,解释项目背景和目标,并邀请参与赞助;(3)与赞助商洽谈具体赞助事宜,明确双方合作内容和回报;(4)签署赞助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六、赞助合作方式1. 赞助级别:根据赞助金额分为金牌赞助商、银牌赞助商和铜牌赞助商;2. 赞助回报:(1)金牌赞助商:在晚会宣传物及现场布置中获得最高曝光率,可在舞台背景、现场横幅等位置展示品牌LOGO,以及在晚会节目单中获得特别致谢;(2)银牌赞助商:在晚会宣传物及现场布置中获得次高曝光率,可在现场横幅等位置展示品牌LOGO,以及在晚会节目单中获得致谢;(3)铜牌赞助商:在晚会宣传物及现场布置中获得一定曝光率,可在晚会节目单中获得致谢。
舞剧朱鹮观后感_中国舞剧朱鹮观后感《朱鹮》旨在对朱鹮这一物种"曾经的失去",呼吁珍惜。
剧中舞蹈演员舞姿婀娜,将朱鹮的灵动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唯美的舞台则令人仿若置身仙境。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舞剧朱鹮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舞剧朱鹮观后感1朱鹮,象征幸福吉祥的美丽珍禽,被称为"吉祥之鸟"。
在很久以前的农耕时代,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相伴相生。
在人类的记忆深处,朱鹮是一种多情的鸟类,它们矜持、典雅、洁净、高贵,同时也敏感、脆弱和多疑。
那时节,朱鹮与人类是多么亲近友善,多么情意绵绵。
舞剧《朱鹮》,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承制,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出演,上海京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运营,剧作家罗怀臻编剧,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导演佟睿睿偕主创团队创排,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朱洁静、王佳俊领衔主演。
舞剧《朱鹮》是上海歌舞团四年磨一剑的力作。
20xx年世博会期间,团长陈飞华在日本馆看到朱鹮的影像,它们"涉""栖""翔"的姿态令他着迷,便召集创作团队以此为题创作舞剧,以翩翩舞姿展示朱鹮魅力。
《朱鹮》是一部纯美的舞剧。
舞台上,一幅幅唯美恬静的画面,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让观众仿佛置身仙境,舞蹈演员们舞姿婀娜,神态优雅,将朱鹮的纯美、洁净、典雅和高贵刻画得惟妙惟肖,呈现出诗画般的情境表达。
上海歌舞团《朱鹮》旨在对朱鹮这一物种"曾经的失去",呼吁珍惜。
剧中舞蹈演员舞姿婀娜,将朱鹮的灵动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唯美的舞台则令人仿若置身仙境。
上海歌舞团《朱鹮》带来了一抹醉人的清新与感动。
舞台上的鹮仙们每一摆首、悉腿、展翅都生动传神,将朱鹮的姿态展示得惟妙惟肖;清淡的音乐中浸透大自然气息,而空灵的舞台水雾氤氲,置若仙境。
动物是人类的亲密朋友,舞剧中农耕时代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景象令人向往,也发人深思。
芭蕾,因你而光彩——观舞剧《朱鹮》有感摘要:佟睿睿是我国一级舞蹈编导,其在舞剧创作方面有着突出成就。
整理其创作的诸多作品,《朱鹮》是非常具备代表性的,近年来的一些舞蹈大赛中,也经常会看到这部作品。
本文以《朱鹮》为例进行分析,重点对其创作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其存在的优点,为我国芭蕾舞剧创作提供灵感。
关键词:芭蕾;朱鹮;动作语言;创作一、舞剧《朱鹮》概述舞剧《朱鹮》以环保为主题,通过对动作语言的灵活运用,反映故事形象,描写整部剧的矛盾冲突。
一方面,表现故事冲突是描写整个舞剧的关键,而为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优美,应该是要以舞蹈本体为核心,呈现优美的舞蹈剧目。
另一方面,《朱鹮》本身就是有独特的形象特征,能够迅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这种独特的舞蹈形象也给观看者带来了独特的感受,观众表示对于这部舞蹈剧目有着不同的感觉。
虽然整体表演还是以舞蹈为主,没有穿插任何的台词,但通过舞蹈演员的肢体语言,还是能够了解整个舞剧的剧情。
无论是牛郎织女相遇,还是因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朱鹮无处安身,都很好的表现出来,让观众深深融入到了剧情当中。
在结局中,老年男主与女主在博物馆相遇,双方再次共舞,表现出了朱鹮能够继续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
整部作品中演员表现十分优秀,配合恰如其分的音乐,使得整个作品更具感染力,让人动容。
二、舞剧《朱鹮》的创作意图以及背景(一)创作意图“朱鹮戏新藻,徘徊流涧曲”,“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等等,这都是我国古诗词中描写朱鹮的语句。
朱鹮被称之为“幸运鸟”,有着独特的羽毛色泽,起飞的形态也十分的优美,得到了古今诗人的高度称赞。
从其分布领域来看,主要是在东亚地区生存。
对历史资料进行探究,我国共有14个省份发现过朱鹮生存的印迹,而1950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没有发现过朱鹮生存的迹象,直到1981年在陕西洋县再次发现了朱鹮生存群落。
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朱鹮的生存数量不断增加。
为更好的保护朱鹮生存环境,1985年我国与日本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即《中日保护朱鹮联合计划》,为保护朱鹮做出共同的努力。
招商演出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招商演出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拓展业务渠道,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为了更好地展示企业的实力和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计划举办一场招商演出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展示企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吸引潜在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2. 加强与现有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活动主题“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时间]地点:[详细地点]五、活动对象1. 潜在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2. 现有合作伙伴和客户。
3. 媒体记者和行业专家。
六、活动内容1. 文艺表演邀请专业的文艺团体和演员,表演歌舞、小品、杂技等节目,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企业展示设置企业展示区,展示企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和演示。
3. 主题演讲邀请企业领导和行业专家进行主题演讲,介绍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前景和合作机会。
4.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游戏和抽奖环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同时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
5. 晚宴活动结束后,安排晚宴,为嘉宾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七、活动宣传1. 线上宣传利用社交媒体、网站、电子邮件等渠道进行宣传,发布活动信息和邀请函。
2. 线下宣传在相关行业展会、会议、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推广。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
2. 文艺表演费用:[X]元。
3. 企业展示费用:[X]元。
4. 主题演讲费用:[X]元。
5. 互动环节费用:[X]元。
6. 晚宴费用:[X]元。
7. 宣传推广费用:[X]元。
8. 其他费用:[X]元。
总预算:[X]元。
九、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提前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严格按照活动流程和时间安排进行操作,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文化交流从《朱鹮》看中国舞剧创作的创新蔡静文(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四川 雅安 625014)【摘要】舞剧作为文化产业下演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舞剧历经70余年的发展,近几年的发展相较于文化产业其他门类而言发展却较为缓慢,产业规模不够完善,相关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还不健全。
舞剧的创作与发展亟待创新。
本文从分析舞剧《朱鹮》的几点创新之处,来探讨中国舞剧在创作方面及体制方面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舞剧;《朱鹮》;创新;文化产业舞剧作为文化产业下演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舞剧发展,从上个世纪开始至今,一步步从初创期到积累期,再到发展期,已经经历了70余年,在这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几百多部舞剧作品,其中不乏像《宝莲灯》、《小刀会》、《丝路花雨》等优秀的舞剧作品,舞剧的创作也在这几十年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在当前阶段,相比演艺产业中文化旅游和实景演出的蓬勃发展,舞剧却显得有些后劲不足,面临着作品多而不精,演出市场小,且尚未形成产业规模等一系列问题。
舞剧产业规模目前较小,对文化产业贡献的经济效益也较为有限。
因此,中国舞剧亟待创新,这种创新不只是于舞剧外部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设计舞美,更重要的是在舞剧内部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唯有如此,中国舞剧才能挖掘到自己独特的文化创意与文化魅力,为中国舞剧的发展注入创新力量。
近两年在国内外上演的舞剧《朱鹮》,其内容上的创新之处,无疑给中国舞剧的创作创新提供了一个参考和借鉴。
一、舞剧《朱鹮》演出现状“舞剧《朱鹮》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上海歌舞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
由剧作家罗怀臻、舞剧编导佟睿睿、作曲郭思达、舞美设计张继文、服装设计钟佳妮、灯光设计邢辛等国内知名艺术家构成了主创团队,青年舞蹈家、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朱洁静、王佳俊担纲领衔主演。
舞台天地 ┃ The stage of heaven and earth 106┃舞剧《朱鹮》的主题内涵和艺术特征■ 蔡 萍摘 要:舞剧《朱鹮》讲述从久远的农耕时代开始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相伴相生的故事,启示人类与其他生灵和自然环境休戚与共关系的思考。
舞剧《朱鹮》的成功不仅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在于精湛的艺术把控。
关键词:舞剧《朱鹮》;主题内涵;艺术特征《朱鹮》是上海歌舞团以朱鹮为题材而创作的舞剧。
朱鹮有“吉祥之鸟”的美誉。
因为人类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侵蚀,朱鹮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使这种珍贵的鸟类品种濒临灭绝。
1981年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随即展开保护朱鹮的行动。
2010年主创团队挖掘到创作题材,由导演佟睿睿、编剧罗怀臻历时四年共同构思了舞剧《朱鹮》,2014年与观众首次见面。
该剧讲述从久远的农耕时代开始,朱鹮与人类和谐共处、相伴相生的故事。
舞剧《朱鹮》一经上演就获得一致好评,被誉为中国版的《天鹅湖》。
它的主题新颖深刻,艺术手法经典别致,舞蹈语言生动丰沛,主演朱洁静、王佳俊的表演可圈可点,值得仔细研究和学习。
一、舞剧《朱鹮》的主题内涵(一)舞剧《朱鹮》的主题内容舞剧《朱鹮》的故事内容按照时间和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以下做一简要论述。
1.序幕——交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在远古年代,一名男子端坐在天地之间,吸纳天地之精、日月之华,向孕育着本源的生命散发着禅意。
一只朱鹮在天边飞翔直至消失。
男子拾起一片朱鹮遗落的羽毛,循着朱鹮消失的方向寻找。
2.故事主线上篇:农耕时代,在青山绿水间的一处村落中,人们过着幸福、祥和的农耕田园生活。
七位圣洁、优雅的鹮仙涉水嬉戏。
主人公俊对鹮仙心生爱慕。
他捧起一件羽衣惊走了鹮仙,只剩仙女洁寻找羽衣。
俊和洁相逢相知,随乐而舞。
群鹮款款而来振翅飞翔构成一片幸福祥和的圣洁仙境。
俊融入了鹮群后睡去。
洁给俊留下一根羽毛而去。
醒来的俊手捧羽毛怅然伤怀。
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者:陈鸿龚兰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9期摘 ;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这个论断,抓住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关键,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大指导价值。
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优秀作品;深入生活中图分类号:I200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240-01一、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必须深入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应的产物,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最生动、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任何的文学艺术都将来源于生活,离开物质的意识是不存在的。
人类艺术史也证明,艺术绝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借鉴和推陈出新的动力与灵感的来源。
人类生活正是因为有艺术的存在,才丰富了精神世界,思想变得愈加文明和充实,而艺术的审美观念,则推进着社会向更高文明层次发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只有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其作品才更容易令人动容,也更容易使大众产生共鸣。
因此,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实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现实生活环境,洞察和分析现实中的人,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事实上,许多无愧于时代、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就是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产物。
2015年10月,上海歌舞团历时四年倾力打造的大型舞剧《朱鹮》,通过艺术的表现让观众产生共鸣,切肤地感受到环境恶化带来的恶果。
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决定因素就是《朱鹮》团队深入生活、了解朱鹮生存状态的结果。
《朱鹮》团队在朱鹮的栖息地--陕西洋县和日本佐渡进行过近四年的采风。
陕西为什么讲不火自己的故事?展开全文出品:《财经》杂志西部中心区域经济研究组统筹:方彬蔚|《财经》杂志西部中心负责人主笔:马远之|《财经》杂志西部中心研究员2021年春晚,有两个与陕西元素相关的节目走红出圈:一个是央视春晚舞剧《朱鹮》,另一个则是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
这多少让陕西有些尴尬:陕西元素的故事,最终靠着“外来的和尚”出圈爆红。
自己独有的文化资源,别人花点心思就能出个爆款,每每看到这种情况,都有一种“吃酸葡萄”和“打脸”的感觉,让人感到“伤害性不大,羞辱性极强”。
近二十年来,这种尴尬频频上演。
大唐不夜城等个例之外,拥有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的陕西,鲜少能打造出爆款级的文化产品。
是当局者迷,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1现象:外地更会讲陕西故事“据你奶奶讲,我出生的时候,长安城阴雨连绵。
一连数月的大雨,将大明宫浸泡得仿佛失去了根基。
甚至连人们的表情,也因为多月未见阳光,而日显苍凉伤感。
按算命先生的说法,这一切主阴,预示着大唐企盼的,将是一位公主的临世。
”这是电视剧《大明宫词》开头的旁白,堪称经典。
20年前,反映盛唐历史的电视剧《大明宫词》播出,获得好评如潮。
“台词美得几乎就像大唐盛世,过耳不忘”“20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剧集超越它。
”它甚至一度被誉为“迄今为止在展现大唐气象上最好的作品”。
但是这部展现陕西盛唐历史的作品,其制作几乎没有任何陕西力量的参与,投拍制作方是央视,拍摄地点主要是在北京、涿州和无锡。
《大明宫词》播出19年后,以盛唐为背景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上映,被称为2019年中国第一剧。
只是这部剧的拍摄制作,也与陕西无多大关联:投资方是优酷视频、微影时代,制作公司是留白影视,拍摄地点在浙江象山影视城——早在2017年,象山就为此剧投资5500万元,建起了一座面积70多亩的“唐城”,剧中出现的盛唐108坊,被整齐有序地还原出来。
梳理这些年与陕西元素有关的爆款级、现象级文化产品,几乎都不是由陕西力量打造出来的,而是由外地机构投资制作的,眼睁睁看着“别人起高楼”“赚吆喝”“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