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饲料企业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正大集团详见: 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创办的知名跨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称作Charoen Pokphand Group (卜蜂集团)。
目前,正大集团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属400多家公司,员工人数近20万人。
其外方内圆的Logo含义为:方形代表坚定的原则,圆形代表灵活的策略。
正大集团在中国投资额近40亿美元,设立企业213家,遍及青海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员工人数超过80,000人,年销售额超过300亿人民币。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正大集团形成了以农牧、水产、种子、电信、商业零售为核心,石化、机车、房地产、国际贸易、金融等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农业起步正大集团由华裔实业家谢易初、谢少飞兄弟创建于1921年,公司从农作物种子的销售开始,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由种子改良——种植业——饲料业——养殖业——农牧产品加工、食品销售、进出口贸易等组成的完整现代农牧产业链,成为世界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典范。
近30年来,正大集团在家族第二代管理者的领导下,不断革新农牧业的经营理念,在壮大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同时,还积极涉足其他行业,如电讯、石化、房地产、医药、零售、金融、机械和传媒等领域,成效卓著,跻身于东南亚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集团之列。
1994年以来,在由世界著名财经杂志《远东经济评论》评选的‚亚洲200领先企业‛中,正大集团6次位居泰国企业之榜首,3次位居第二。
2003年9月,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先生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之一。
植根中国正大集团的两位创始人和第二代经营者都有着血浓于水的中国情结,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中国的发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正大集团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率先进入中国投资,并始终坚守‚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公司有利‛的‚三利‛原则,注重与各级中国政府维持良好关系,积极为当地政府创造就业与税收,正大集团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农业大学设立培训中心,培养企业人才,正大尊重合作伙伴,在合作中,主要起用原企业人才并合作愉快,显示出正大集团谢国民董事长的理念:‚世界的人才,世界的知识,世界的市场,不分国界。
俄罗斯龙头饲料企业一览来源:《国际畜牧》2013.06/07 作者:Vladislav Vorotnikov 发表于:2013-07-03 17:54:58俄罗斯全国各地的饲料生产正在迅猛增长,其目标是2020年实现出口。
Vladislav Vorotnikov俄罗斯的配合饲料工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增长速度最快的。
其配合饲料年产量总计将近2千万公吨,该国已成为全球排名前十的饲料生产国。
而且,这还不包括其“灰色经济”部分的饲料生产,有人认为其“灰色经济”部分的饲料产量几乎与官方统计的正式生产规模相当。
俄罗斯国家统计部门Rosstat的报告称,该国饲料产量的58%用于供给禽业,26%销售给养猪场或由养猪场生产,13%用于养牛。
随着俄罗斯畜牧业各部门的快速发展,动物饲料和预混料生产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至2020年的预计增长目前,俄罗斯最大的配合饲料生产区域在别尔哥罗德地区,这一地区位于中央联邦区最肥沃的土地上,其生猪存栏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
目前,当地饲料年产量约为360万公吨,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8%。
从俄罗斯的龙头饲料生产企业名单可以看出,紧随其后的是列宁格勒州和克拉斯诺达尔州,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7%和4.9%。
据专家介绍,俄罗斯配合饲料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其国内畜牧生产业者的需求。
然而,一些地区,尤其是远东联邦地区,仍在进口饲料。
进口饲料主要来自中国,其价格明显便宜,但质量往往不如俄罗斯饲料。
俄罗斯农业部的专家预测,到2020年,俄罗斯将成为饲料出口大国,俄罗斯的饲料产量在未来7年中预计将增长近400%。
灰色产业俄罗斯配合饲料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灰色产业”的存在,且该产业的存在是显著并不断增长的。
据分析人士称,2012年俄罗斯灰色产业的饲料产量在2000至2400万公吨之间,实际超过了该国合法配合饲料市场的水平。
灰色产业不仅生产普通饲料,也生产混合饲料和高品质配合饲料。
灰色产业由数以百计的中小型饲料生产企业组成,这些企业为逃避纳税,没有进行登记。
全球六大国际粮商的Covanti...展开全文【国际六大粮商】中国中粮: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引领中国农产品、粮油食品,多元化产业,最大服务商。
国内拥有员工12万人,发展潜力巨大。
美国ADM: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小麦、油籽加工企业之一。
该公司在玉米、小麦、大豆加工领域方面,一直名列世界首位;ADM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100多个企业和加工单位。
美国邦吉(Bunge):是一家一体化的全球性农商食品公司。
经营者从农场到消费者的粮食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商和供应商,邦吉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5000名员工,是领跑世界先进的粮食产业公司。
美国嘉吉(Cargill):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制造商。
集全球性贸易、加工、运输、风险,跨国公司,邦吉在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万名员工,控股多国家粮食领域公司。
法国路易达孚:全球著名的粮食运销公司,出口贸易全球排名第三。
主要涉及大米、大豆、饲料、油脂、淀粉、小麦等领域,全球范围内种植、加工、运输农产品;路易达孚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9万名员工,每年保证全球5亿人粮食供给。
瑞士嘉能可:全球领先的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商。
主要从事生产、加工、贸易、储存、融资、农产品供应,跨国公司;嘉能可在全球40多个国家设立办事处,拥有员工50000人,13 国家开设工厂。
【合作的目的】2020年3月31日:六大国际粮商,Covantie计划,已获得监管批准;在瑞士日内瓦联合成立一家法人实体公司(Covantis S.A),由六家公司共同持有。
该目的的核心:主要开发区块链技术,致力于全球农业航运交易标准化、数字化、现代化;使全球贸易变得简单、安全、高效,为整个国际供应链中的公司带来效率和成本节约。
世界氨基酸行业六大生产商日本Ajinomoto(味之素)、德国Deguasa、台湾地区的味丹国际、韩国CJ公司、美国ADM公司和日本KyowaHakko是世界主要氨基酸生产商,现将这些企业在科研、生产和应用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日本Ajinomoto公司——创新开拓日本Ajinomoto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生产企业,包括日本在内分别在16个国家和地区建有102个工厂,在2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营。
其主要产品除味素和核苷酸外,还有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饲料氨基酸和甜味剂、药用产品、化妆品添加剂等。
Ajinomoto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味精生产商,年产味精50多万吨,占世界总量超过30%。
2004年财政年,该公司饲料级赖氨酸总产量约27万吨,占全球市场的35%;饲料级苏氨酸占70%,饲料级色氨酸占70%—80%。
2004年,Ajinomoto在巴西的饲料级赖氨酸生产能力已由原来的4.8万吨扩产到7.2万吨,并又开始着手再建一个有5.3万吨产能的饲料级赖氨酸生产厂。
在中国,Ajinomoto公司计划于2005年12月扩建川化集团的饲料级赖氨酸,产能为原来的2倍,以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
2005年财政年下半年,Aji nomoto公司将在巴西的里梅拉(Limeira)开始生产谷氨酰胺。
财政年2006年下半年,在新厂将开始生产支链氨基酸(BCAA)。
目前其总的年产能力为4000吨,除了满足巴西市场外,产品还销往北美、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
在氨基酸需求迅猛的市场上,该厂也将成为世界生产药用和食用最大的氨基酸生产企业。
之所以在新厂生产谷氨酰胺和BCAA,主要是为了满足近年来全球医药和食品业日益对这两种产品需求的增长。
Ajinomoto公司在医用和食用氨基酸市场拥有60%的市场份额。
因此,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公司计划除了现有的工厂还要再建新厂以提高此类产品的产能。
原来公司已有8个生产医用和食用氨基酸的工厂,巴西的里梅拉(Limeira)工厂算是第9个。
布勒中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企业佚名【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3页(P56-58)【正文语种】中文布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11年初由布勒集团注册3 000万美元在无锡新区成立,负责布勒集团在亚太地区市场的所有销售、管理布勒在亚太地区投资的所有企业,并代表总部行使在亚太地区直接投资的职能,成为布勒在亚太地区的区域总部。
布勒中国作为布勒集团接近并服务于中国客户的直接窗口,协调布勒所有产品在中国境内的销售和服务。
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布勒集团在中国的业务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到目前为止布勒集团在中国已先后建立无锡、西安、深圳、常州、广州、合肥、北京等生产基地,以中国和亚太市场为主,部分产品已供货到全球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点,更是布勒集团业务的重中之重。
布勒谷物和食品加工技术,为人们提供主食及各类食品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布勒领先的谷物和食品加工技术更为各类面粉、大米、杂粮、巧克力、咖啡、早餐谷物等食品工厂提供了优质、高效和可追溯的全套生产线。
同时,布勒在先进材料领域领先的技术更可以为高压铸造、湿研磨和表面涂层等领域提供全球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可以为汽车、光学、电子、印刷、包装和玻璃涂层等行业提供技术领域的最新应用。
作为谷物和食品设备领域领先的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在高端先进材料处理领域领先的技术方案提供商,布勒在中国诸多的生产研发基地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各类成套设备和交钥匙工程。
布勒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有3 000多名员工,可以为中国及亚太地区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类解决方案,借助辐射全国及亚太地区的服务网络,布勒更加贴近客户,可提供最新最快捷的安装、配套、技术支持服务;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可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为客户提供全套技术和售后支持。
布勒中国已成为布勒集团在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创新基地,设在无锡的一流的实验室、应用中心和培训设施,是确保客户走在市场前列的重要因素。
世界五大粮商简介说明:过去素有世界ABCD四大粮商之说,近些年来,随着华裔糖王郭鹤年等创办的新加坡丰益国际(国内也称益海嘉里)的迅速发展,四大粮商变成了五大粮商(具体见下表),现简单整理如下,以便对全球农产品及粮食加工行业有所了解。
整理:291X2015年1月17日一、A,即ADM公司ADM是Archer Daniels Midland简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加工企业之一。
1902年开始经营,公司成立于1923年,初期以单一亚麻加工为主要业务。
随着ADM逐渐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了面粉工业、食品加工业、饲料业、特殊食品业、可可业以及营养品工业等等。
二十世纪80年代起,ADM开始走向世界。
1983年在香港设立亚太分公司;1986年进行在欧洲的扩张,在荷兰和德国进行收购;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
时至今日,ADM已成为巨大而又盘根错节的跨国公司。
它旗下的企业包括食品、饮料、食疗以及饲料等,共约270家各种各样的制造工厂,分布在世界各地,从事可可、玉米加工,食品添加物、营养补助品、类固醇、食用油等的生产和市场推销。
除此之外,它还从事有关农粮储备与运输交通等大型行业。
ADM是当今世界第一谷物与油籽处理厂,美国最大的黄豆压碎处理厂和玉米类添加物制造厂,美国第二大面粉厂和世界第五大谷物输出交易公司。
在四大粮商中,ADM向来以注重研发著称,他不断通过化学研究支撑其发展状大,与宝洁还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几乎在生物燃料出现之初,ADM就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生物乙醇生产商。
而在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生物燃料计划后,ADM更是双手支持,成是世界第一大活化燃油乙醇的生产者。
目前,ADM 在中国拥有150多名员工,是中国市场玉米、油籽、食品及饲料原料的杰出供应商。
ADM 还在与中粮合资的两家公司中拥有小部分股权——广东省东洲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的中粮艾地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ADM同时还拥有德国托福国际有限公司(Alfred C.Toepfer International,简称ACTI)的控股权。
中国饲料企业20强,养殖圈必备综合玉米用量、饲料产量、企业规模及社会影响力等因素,名列前茅的20家饲料企业的详细情况如下(以下企业排名不分先后)1、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并于1998年3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
本公司立足农牧产业、注重稳健发展,业务涉及饲料、养殖、肉制品及金融投资等,公司业务遍及全国并在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斯里兰卡、新加坡、埃及等国家建成或在建20余家分子公司。
作为肉蛋奶的生产和销售企业,新希望所关心的安全,已不仅仅是某个生产环节的安全,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新希望利用在农业领域发展的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从一开始就整体布局,致力于安全、无公害产品,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2、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3年,由七户农民集资8000元起步,现已发展成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为主导、兼营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现代大型畜牧企业集团,目前已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成近160家一体化公司。
2007年,温氏集团成功跨入我省首家销售值百亿元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
2012年,集团全年上市肉鸡8.65 亿只,肉猪813.9万头,肉鸭1437万只,生产饲料739.5万吨。
集团销售收入335亿元。
3、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家专业生产饲料的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
集团现有66家子公司,已经投产的 49个制造型企业分布在江西、广东、福建、湖南、湖北、云南、四川、重庆、海南、河南、辽宁等21个省(区、市),另有17个正在建设中。
集团现年产能1200多万吨,生猪养殖规模 20万头。
双胞胎集团的成长,成功轨迹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之路的成功典范。
2003年,创业初始的双胞胎集团就立下“做中国猪饲料第一品牌”的远大目标。
创业者们弃当时盛行的传统鸭料、鸡料市场,毅然选择了技术要求最高、突破难度最大的乳猪料市场,集中80%以上的资源配置到猪料研发上,历经数以万次的试验,创立了跨时代产品“双胞胎乳猪料”,并以此衍生双胞胎品牌及其系列产品,开始了集团迈向中国猪料市场第一名牌的蹒跚起步、远征之旅。
中国饲料企业排行榜(前30强)时间: 2010-05-20 15:00:34 来源: 湖南养猪网编辑:hn 浏览:4500次评论:0条内容简介:中国30强饲料企业(一)全国三十强饲料企业具备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且中方控股,从事饲料生产经营五年以上; 2、依法生产经营,严格行业自律,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3、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业绩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2004年企业产品..中国30强饲料企业(一)全国三十强饲料企业具备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且中方控股,从事饲料生产经营五年以上; 2、依法生产经营,严格行业自律,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3、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业绩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2004年企业产品产量、产值(一)全国三十强饲料企业具备条件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且中方控股,从事饲料生产经营五年以上;2、依法生产经营,严格行业自律,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3、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业绩突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2004年企业产品产量、产值等经济指标在其主要所从事的领域内(指饲料加工、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饲料原料)居全国领先地位;4、企业内部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已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HACCP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或饲料产品认证,近三年来在全国饲料质量及安全监管中,产品检验合格,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5、科技创新业绩突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队伍,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大,拥有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生产技术和研发水平在本领域内(指饲料加工、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饲料原料)居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6、品牌知名度高,企业诚信度高,用户满意度高,热衷协会工作和饲料行业公共事业。
(二)全国三十位优秀饲料创业企业家申报条件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且中方控股的大中型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包括饲料加工、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饲料原料四大领域)的主要负责人;2、企业依法生产经营,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国际四大粮商国际四大粮商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
四大粮商根据英文首字母的缩写,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把这四家称作“ABCD”。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被称为国际四大粮商。
这四家被简称为“ABCD”的国际粮商,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加工及制造公司,也是全球最大油菜籽、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加工厂商。
嘉吉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邦吉是全球最大油籽加工商。
这3家都是美国企业,路易达孚来自法国。
美国的ADM当之无愧可以称为实力最强的公司。
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小麦、可可、玉米等农产品加工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加工制造公司。
美国的ADM 可以称为世界第一谷物、油菜籽的加工商,美国面粉厂第二大制造商。
美国邦吉是历史最悠久的世界粮商之一。
这个公司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他们非常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产业链完整度。
1999年,邦吉将总部迁至美国纽约,2000年的时候,此公司正式进驻中国市场。
美国邦吉公司作为世界第四大粮食出口国,在全球40多个国家开创了400多家工厂,其员工总数更是超过了35万。
在巴西邦吉是最大的谷物出口商,它也是美国第二大大豆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和第三大大豆加工商。
嘉吉是美国最大的私营公司,坐拥全美国最大的粮仓。
美国嘉吉的业务更是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员工总数也超过了15万人。
公司旗下拥有价值百亿美元资产的生物基因公司。
美国嘉吉公司在成立百余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家族企业的性质不变,嘉吉在福布斯排行榜上29年来长期蝉联非上市公司第一名。
美国嘉吉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生产商,还是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其公司业务更是涉及70多个国家。
嘉吉公司在物流运输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拥有400多条平底运梁拖船和200多辆大货柜车,公司2019年的营业额就高达1135亿美元。
一正大集团——全球饲料业巨头正大集团是知名跨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称作卜蜂集团。
目前,正大集团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属400多家公司,员工人数近20万人。
在中国投资额近60亿美元,设立企业213家,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员工人数超过8000O人,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正大集团形成了以农牧业、食品业、商业零售业为核心,制药、机车、房地产、国际贸易、金融、传媒等领域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公司仅用快速发展的前30年,就跻身于世界五大饲料生产商。
上世纪90年代,集团饲料产量达到1 400万吨,在印度、中国、美国等国家建有144家饲料加工厂。
据公司旗下的曼谷饲料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vi—rote Kumpeera先生透露,目前正大集团在东南亚几国的年饲料总产量将达2 400万吨,而且,新建的饲料厂投产后,这一数据将改写为2520万吨。
2010年公司销售额从2009年的50亿美元提升到超过56亿美元的新高,而且公司先后在俄罗斯、印尼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投资建厂,估计其在印度的3家水产饲料厂的15万吨饲料年产量将把其推向印度全国饲料老大的交椅,在如此规模能与之抗衡的是中国的集团。
二新希望集团——中国饲料行业引领者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供应商之一。
新希望集团的农牧产业链包含了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的种苗供应;中国高生产水平的饲料和兽药供应;最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养殖动员、组织和服务体系;养殖产品的规模化收购与加工;名牌体系支撑的安全食品品牌推广和分销体系。
农牧业始终是新希望的根基和主业,包括饲料、养殖、种植、乳业、肉食加工、生物、兽药等。
主要农牧企业包括四川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六和集团、北京干喜鹤集团,共同形成强大的新希望农牧体系。
从资产规模和年销售收入看,新希望位居中国饲料行业第一位,在整合六和集团的资产与市场资源后,已经具备年产2660万吨饲料的生产能力。
正大饲料介绍范文正大饲料是中国正大集团旗下的一家专注于饲料生产的公司,成立于1996年。
作为中国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正大集团通过自身的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为农牧业提供高品质的饲料产品和解决方案。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正大饲料的发展历程、产品特点和质量保证等内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正大饲料的发展历程。
自成立以来,正大饲料一直以“创造财富、回报社会”为使命,秉承“保证性能,服务顾客”的原则,致力于提供优质、安全、可靠的饲料产品。
凭借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对技术创新的持续追求,正大饲料迅速成长为中国领先的饲料供应商,并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亚洲乃至全球饲料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正大饲料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正大饲料拥有全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其次,正大饲料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的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可消化性。
此外,正大饲料严格遵守国家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最后,正大饲料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开展研发工作,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性能、高质量的饲料产品。
正大饲料的产品线丰富多样。
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点,正大饲料开发了可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饲料产品。
例如,对于肉鸡养殖,正大饲料提供肉鸡专用饲料,包括初期、生长期、育成期和产蛋期等不同品种和适龄期的饲料。
对于猪养殖,正大饲料推出猪料专用系列饲料,涵盖了断奶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等不同阶段的饲料。
此外,正大饲料还提供奶牛饲料、禽饲料、水产饲料等多个品种的饲料产品,以满足不同养殖业主的需求。
正大饲料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
首先,在原材料选择上,正大饲料只选用高品质的天然原料,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正大饲料严格遵守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工艺,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正大饲料配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质量监控系统,对每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一正大集团——全球饲料业巨头
正大集团是知名跨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称作卜蜂集团。
目前,正大集团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属400多家公司,员工人数近20万人。
在中国投资额近60亿美元,设立企业213家,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员工人数超过8000O人,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经过80多年的发展,正大集团形成了以农牧业、食品业、商业零售业为核心,制药、机车、房地产、国际贸易、金融、传媒等领域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公司仅用快速发展的前30年,就跻身于世界五大饲料生产商。
上世纪90年代,集团饲料产量达到1 400万吨,在印度、中国、美国等国家建有144家饲料加工厂。
据公司旗下的曼谷饲料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vi—rote Kumpeera先生透露,目前正大集团在东南亚几国的年饲料总产量将达2 400万吨,而且,新建的饲料厂投产后,这一数据将改写为2520万吨。
2010年公司销售额从2009年的50亿美元提升到超过56亿美元的新高,而且公司先后在俄罗斯、印尼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投资建厂,估计其在印度的3家水产饲料厂的15万吨饲料年产量将把其推向印度全国水产饲料老大的交椅,在如此规模能与之抗衡的是中国的新希望集团。
二新希望集团——中国饲料行业引领者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供应商之一。
新希望集团的农牧产业链包含了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的种苗供应;中国高生产水平的饲料和兽药供应;最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养殖动员、组织和服务体系;养殖产品的规模化收购与加工;名牌体系支撑的安全食品品牌推广和分销体系。
农牧业始终是新希望的根基和主业,包括饲料、养殖、种植、乳业、肉食加工、生物、兽药等。
主要农牧企业包括四川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六和集团、北京干喜鹤集团,共同形成强大的新希望农牧体系。
从资产规模和年销售收入看,新希望位居中国饲料行业第一位,在整合六和集团的资产与市场资源后,已经具备年产2660万吨饲料的生产能力。
有消息透露,随着集团的迅猛发展,其饲料总产量从2009年的130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600万吨;在养殖业、乳业和肉食品加工业等领域都有重大发展,拥有猪、禽、奶三大产业链,8.5亿只家禽加工能力,850万头生猪加工能力。
新希望集团相信,规模、供应链、科技、品牌等要素持续注入农牧业,将成就中国的现代农业、现代农民和新农村。
三泰高集团——专注动物营养核心业务
荷兰泰高国际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动物营养领域的跨国企业集团,总部位于荷兰。
自2004年以来,荷兰泰高积极动用全球资源,重点发展核心业务——动物
营养和海洋水产营养,集团2010年全年营业额4.9亿欧元。
2007年在中国新成立创荷美营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用于经营原巴斯夫维生素预混料业务和创荷美营养国际的创新型特殊饲料、饲料添加剂及提供相关的营养技术服务等。
荷兰泰高20ll年2月14日对外宣布,公司以约400O万欧元收购中国一家著名且盈利性较强的水产饲料企业——世海饲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 500万欧元,作为泰高五大业务集团之一的Skrettmg是全球最大的三文鱼饲料生产企业,占全球40%的市场份额,其业务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智利。
该项收购将使skretting在中国建立第一家水产料产品生产基地。
并且,该项收购也完全符合泰高在水产饲料业务的整体战略。
目前,该项收购业务已经获得中国官方批复。
泰高集团透露。
2009年集团的跨国饲料企业总产量比2008年下降3.7%,主要是2009年上半年整个市场疲软造成的;上半年下降了7.1%,但下半年却恢复增长3.4%。
泰高集团是过去几年中出手并购的少数饲料巨头,尤其是它收购了“嘉吉农标”12家动物饲料厂及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相关业务,涉及年产量70万吨左右。
加上泰高集团在西班牙的现有企业Nanta,其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饲料厂达28家,年产量约350万吨,超过荷兰的饲料集团“汉荷瑞”(Hendrix)10家饲料厂的年产量250万吨。
此外,泰高集团还收购了巴西的动物营养和鱼饲料企业Fri—Ribe的51%的股份,此后又进军水产养殖业——全资收购越南鱼饲料生产企业Tomboy Aquafeed公司,Tomboy在越南的胡志明市和隆安省的2家饲料厂分别生产虾饲料和鱼饲料。
四嘉吉公司——庞大的动物营养帝国
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美国嘉吉公司创建于1865年.致力于食品、农业、金融、工业品的生产、市场推广和技术服务。
在全球63个国家拥有13万名雇员。
动物营养部作为嘉吉公司众多事业单位之一,在美国总部拥有规模庞大的动物营养研发农场及动物营养配方实验量,在全球28个国家设有180家工厂,饲料年产量达1400多万吨,是当今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饲料公司之一。
其家禽动物营养业务遍及亚洲的中国、印尼、韩国、马来西来、菲律宾、中国台湾、泰国、越南,欧洲的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秘鲁、委内瑞拉。
2009年,美国嘉吉在俄罗斯的叶夫歹J莫夫(Yefremov)投资1250万美元兴建了一家年产25万吨的饲料厂,另外,它还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兴建了一家年产6万吨的饲料厂,使其在越南的饲料企业年产能达72万吨。
此外,嘉吉把其在罗马尼亚苏拉米(suraMica)的饲料厂年产能大到5万吨,而且还在联合一家南非饲料企业准备进军赞比亚。
根据相关消息,2011年下半年欧盟相关部门最终批准了美国嘉吉公司对普乐维美公司的收购计划,嘉吉公司将以15亿欧元(约2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动物饲料生产商。
欧洲委员会对这起收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收购并不会引发竞争等问题。
尽管嘉吉公司KoroFrance(普乐维美的控股母公司)公司的经营
活动存在一些重叠,例如在动物混合饲料和预混料领域,但是收购并不会引发竞争问题,因为两家公司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有率毕竟有限,而且市场上还有许多其他同类型公司。
嘉吉公司、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以及荷兰泰高集团此前均参与了投标竞购法国饲料生产巨头——普乐维美公司,三家公司都在最初的截止日期前提交了申请。
有消息称,此次收购交易额可能超过26亿美元,泰高曾经与普乐维美有过沟通,所以这对他们来说更像是第二次机会;帝斯曼似乎对饲料预混合的环节更感兴趣,他们可能会在买下整个公司以后将关于动物饲料的部分卖掉,泰高是个合适的选择;而嘉吉曾表示他们一直在寻求机遇,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规模。
五蒂斯曼集团——原料与添加剂专业供应商
帝斯曼集团是一家总部设在荷兰的跨国企业,主要从事营养品、医药用品和功能材料以及工业化学品的生产,年度净销售额约90亿欧元,在全球拥有22 000名雇员,公司在纽约泛欧交易所上市。
作为国际知名的动物营养公司,在家禽、猪、奶牛、宠物、鱼的营养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动物饲料生产商提供高质量的原料和添加剂。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纵向整合的动物营养公司,帝斯曼在收购罗氏维生素业务后,在饲料添加剂领域竞争优势明显,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生产性能,还可确保动物健康和福利待遇。
2010年10月,帝斯曼营养产品部与成都现代工业港签订协议,投资建立新工厂并成立帝斯曼维生素(四川)有限公司。
该工厂建成时间为10个月,拥有三条完整的生产线,可生产罗维素品牌下的预混料及复合维生素等全部型号产品。
该工厂产能设计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客户需求,其生产工艺充分考虑了避免药物与非药物之间的交叉污染,从而提供可追溯的家禽、家畜、水产、反刍、以及宠物饲料预混料。
2011年下半年,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DSM)营养产品部与俄罗斯农业公司Tatenergo JSC公司合作,设立了DsM营养产品部俄罗斯分公司。
日前,该公司建立了DsM在俄罗斯的第一家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工厂。
帝斯曼营养产品部2011年10月份对外宣布,在中国第五家饲料预混料工厂竣工投产。
该工厂坐落在四川成都,是至今帝斯曼在中国产能最大的饲料预混料工厂。
该工厂的建立,标志着帝斯曼向西部扩展的计划正式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帝斯曼在中国动物预混料、同料市场的全国战略布局。
此前,帝斯曼在中国的上海、山东、湖南和吉林已有四家预混料工厂。
六艾格菲国际——饲料与养殖业同步发展
艾格菲国际集团是一家于200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成功上市的亚洲第一家农牧企业,2010跻身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五强。
在全国建有5个大型饲料生产基地、30余个万头猪场,员工近2000名,企业规模在中国预混料工业、中国养猪业名列前茅。
艾格菲在稳步壮大现有预混饲料、养猪产业的同时,不断将产业链到屠宰加工、猪肉深加工,形成产业链式快速发展态势。
艾格菲饲料是艾格菲旗下子公司,2011年年初,艾格菲董事长Songyan Li 就曾表示,计划通过上市出售不超过20%饲料公司的普通股,为饲料公司提供发展资金。
据2011年8月10日消息称,由于市场状况不佳,艾格菲饲料撤回了公开发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