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会说话的安全标志》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9
中班安全活动《会说话安全标志》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幼儿园安全教育手册》第四章“生活中安全标志”节中,深入学习各种常见安全标志,详细内容涵盖认识安全标志形状、颜色和图案,理解安全标志意义,以及学会如何根据安全标志行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孩子们能够识别和解生活中常见几种安全标志;能够明白安全标志作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让孩子们理解安全标志背后意义,而重点在于培养孩子们识别安全标志能力和根据标志行动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通过一个简短故事,引入安全标志概念,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知安全标志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使用安全标志卡片,详细讲解每种标志形状、颜色和含义,如“禁止通行”、“注意安全”、“当心滑倒”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分组讨论(5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见到过安全标志,并分享自己画。
六、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正中央将画出几种常见安全标志,旁边标注对应含义和用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安全标志,并说明它为什重要。
想一想,在幼儿园或家里,哪里需要安全标志?2. 答案:(孩子们画作及文字描述)例如:楼梯口需要“小心楼梯”标志;厨房需要“当心烫伤”标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次课程实施效果,根据孩子们反应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社区,寻找不同安全标志,增强他们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一起关注孩子们安全教育,共同提高孩子们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选择和讲述方式。
2. 例题讲解时安全标志形状、颜色和含义对应关系。
3. 随堂练习中孩子们参与度和互动性。
5. 作业设计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选择和讲述方式至关重要。
幼儿中班安全教案《会说话的标志》教学内容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教导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防止受到伤害。
本教案的目的是通过教授《会说话的标志》这一儿童安全知识,让幼儿学习如何在潜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学会在不接受陌生人帮助或指示的情况下离开危险地点。
目标•学习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学习如何辨别陌生人•学习如何离开危险地点教材•《会说话的标志》教材•红绿灯示意图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与幼儿们互动分享有关安全的相关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对各种潜在问题增加警觉性,确保认真听取本课程的内容。
步骤二:教授《会说话的标志》1.教师向幼儿讲解“会说话的标志”是一种特殊的标志,它们会帮助我们避免潜在危险,同时教师可以用红绿灯示意图来示范。
2.红灯意味着停下来,黄灯意味着警惕,绿灯意味着前进。
就像红绿灯一样,会说话的标志也有绿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
红色标志意味着要停下来,黄色标志意味着要警惕,绿色标志意味着你安全地通过即可。
在举例子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各种标志,让孩子们找到并描述它们代表的含义。
3.当幼儿明白了会说话的标志与红绿灯是一样的,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与其他学生或自己的兄弟姐妹来演练指示会说话的标志的游戏,并重复强调如何使用这些标志来保护自己。
步骤三:陌生人问题1.教师向孩子们描述日期和时间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和妈妈出去逛街,妈妈边吃冰激凌边逛商店,你一时找不到妈妈了,而一位年轻女士看到你在哭泣并主动 propose 帮助你。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2.教师引导孩子关注不认识的人,并强调在迷路或感到恐慌时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此时,幼儿需要回想起会说话的标志,并把它们与与陌生人有所关联的警示标语挂钩。
步骤四:离开危险区域1.教师请孩子们描述如何离开危险区域。
一个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教学材料,学生可以根据会说话的标志来安全地处理自己。
中班社会安全《会说话的标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安全课程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标志》,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会说话的标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并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学会遵守标志指示,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安全标志,并了解其含义;2. 培养学生遵守标志指示的良好习惯,提高安全意识;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记住各种安全标志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遵守标志指示的良好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安全标志卡片、挂图、视频等;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安全标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熟悉的安全标志。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安全标志,如禁止通行、当心触电等,详细讲解其含义和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安全标志卡片,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其含义。
同时,进行小组竞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互动(10分钟)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中班社会安全《会说话的标志》2. 内容:常见安全标志:禁止通行、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安全标志的作用:提醒、警示、引导;遵守标志指示,提高安全意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认识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其含义;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安全标志?2. 答案:学生画出的安全标志及含义;学生思考后提出的需要安全标志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互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常见安全标志的含义,培养了学生遵守标志指示的良好习惯。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型的安全标志,拓宽知识面,提高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堂互动等环节;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01标志概述与重要性Chapter标志定义及作用0102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公共信息标志030201生活中常见标志标志对安全影响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安全意识标志可以提醒人们注意危险区域或遵守安全规定,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保障公共安全02交通标志识别与遵守Chapter01020304红色停止标志蓝色指示标志黄色警告标志绿色交通信息标志常见交通标志介绍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保障交通安全维护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总结01020304案例分析:交通事故与违规行为03公共场所安全标志解读Chapter公共场所常见安全标志禁止吸烟标志提醒人们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以防火灾和保护环境。
禁止奔跑标志提示人们在某些区域内禁止奔跑,以避免意外碰撞或跌倒。
注意安全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周围环境,提高警惕,确保自身安全。
火灾逃生路线指示牌逃生通道指示牌灭火器材指示牌求助按钮或呼叫器介绍公共场所内的求助按钮或呼叫器的使用方法,方便人们在需要时及时寻求帮助。
报警电话提供当地紧急报警电话号码,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报警求助。
安全疏散演练提醒人们定期参加安全疏散演练,熟悉逃生路线和应对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方法04校园内安全标志设置与意义Chapter校园内常见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遵守校园规定,确保自身安全01020304遵守校规校纪注意个人财物安全尊重他人权益关注校园安全动态1 2 3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分析:校园事故与教训05家庭生活中安全标志应用Chapter防火标志防电标志防溺水标志安全出口标志家庭中常见安全标志家长引导孩子认识家庭安全标志讲解标志含义01互动游戏02实地演练03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强调防火标志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不玩火、不随意触碰易燃物品。
火灾事故案例触电事故案例溺水事故案例紧急疏散案例讲解触电的危害和防电标志的作用,提醒孩子不要随意拆卸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源插座等。
大班安全活动《会说话的标志》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标志》,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会说话的标志》。
通过学习,让幼儿认识并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如交通标志、警示标志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安全标志的能力,使幼儿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3. 情感目标: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能够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安全标志卡片、挂图、情景剧道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标志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安全标志,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教师展示安全标志卡片,讲解各种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正确运用安全标志。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见过的安全标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安全标志。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错误。
4.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标志找找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会说话的标志》2. 内容:(1)常见安全标志:交通标志、警示标志、禁止标志等。
(2)安全标志的作用:提醒、警示、禁止、指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寻找并记录下至少5个安全标志,明天向老师和同学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剧、互动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安全标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中班社会安全《会说话的标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安全课程,涉及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标志》中的第三节《会说话的标志》。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及其意义,理解安全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通过标志识别潜在危险,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识别并理解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通行、当心触电、小心滑倒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安全标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认识到安全标志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实际场景中运用安全标志,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重点: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及其意义,理解安全标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安全标志卡片、场景图、磁性白板。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场景中的安全标志。
(2)讨论:这些安全标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常见的安全标志,讲解每个标志的意义。
(2)引导幼儿将安全标志与实际场景相联系,加深对标志意义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安全标志卡片,让幼儿将卡片与对应的场景图粘贴在一起。
(2)检查并指导幼儿的操作,对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2)讨论: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危险?(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安全标志知识。
(2)引导幼儿认识到安全标志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会说话的标志》2. 内容:(1)常见安全标志及其意义(2)安全标志在生活中的应用(3)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志,拍照记录,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中班社会安全《会说话的标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安全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标志》,详细内容围绕“会说话的标志”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其所传达的安全信息,通过趣味性互动,培养孩子识别标志、遵守规则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记住各种安全标志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识别标志、遵守规则的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各种安全标志卡片、挂图、实物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马路、公园、商场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场景中的安全标志。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安全标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各种安全标志的含义。
(3)师生互动,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其他安全标志。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几个典型例题,如禁止通行、注意安全等,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标志的含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套安全标志卡片,进行识别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我是安全小卫士”的游戏,让学生扮演安全标志,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安全标志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说话的标志》2. 板书内容:(1)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2)安全标志的含义(3)识别安全标志,遵守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安全小画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幅包含至少5个安全标志的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无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家长参与,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会说话的安全标志》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会说话的安全标志设计思想:标志是生活中对人们行动的一种指示、是简单形象的图画语言,尤其是安全标志在生活中能对我们进行提示、警告。
它们是幼儿常常见到但又不易引起注意的安全标志。
通过活动的开展组织幼儿观察、探索,知道自己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这样才能既保护自己又不造成危害,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探索学习,使幼儿认清安全标志,教育幼儿不要玩火、电等危险物品,遵守交通规则。
2、引导幼儿发现尝试,让幼儿知道应该按照安全标志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安全标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交通安全、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等内容的小故事,并配有关的安全标志。
2、事先让幼儿收集有关的安全标志。
3、每幼儿一套安全标志七种:注意安全、人行横道、步行、禁止通行、严禁烟火、当心触电、禁止触摸。
4、画纸、水彩笔、剪刀等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一、找安全标志: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演示,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什么标志过马路?2、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⑴为什么要有这些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有什么用?⑵除了马路上的安全标志,你还见过什么安全标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它们表示什么意思?⑶请幼儿继续观看多媒体演示,寻找有关的安全标志。
二、议安全标志:1、幼儿尝试从布袋中找出安全标志,并介绍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2、讨论安全标志的用途:我们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安全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途?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行不行?为什么?3、议一议没有安全标志的危害:(1)想一想、说一说,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的危害。
(2)总结: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作为社会中的人,一定要按安全标志上的要求行动,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响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