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扦插生根实验必修
- 格式:ppt
- 大小:611.50 KB
- 文档页数:24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摘要: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与分析
5.结论
正文:
一、实验目的
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本实验选取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处理,旨在找到最适合插条生根的生长素浓度。
二、实验原理
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适宜浓度下,生长素可以有效促进插条生根。
本实验通过观察插条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下的生根情况,来确定最适浓度。
三、实验方法
1.选择长势相同的植株,剪取插条,并将其分为若干组。
2.准备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基部。
3.按照预先设计的浓度梯度,将插条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设置浸泡时间一致。
4.将处理后的插条放入培养皿,给予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进行培养。
5.观察并记录插条生根情况,以判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有效促进插条生根。
在生长素浓度适宜的情况下,插条生根数量和长度均有所增加。
然而,当生长素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插条生根效果不佳。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最适生长素浓度。
五、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探究了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观察其生根情况,最终找到了最适合插条生根的生长素浓度。
高中生物重要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方法: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
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
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科学性原则分子与细胞细胞的分子组成: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细胞的结构:细胞学说;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的代谢: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酶活性的调节;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细胞呼吸及其应用。
细胞信号转导: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遗传与变异遗传的细胞基础: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受精过程。
遗传的分子基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连锁互换规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传。
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基本结构。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及其应用。
人体及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扦插的实验报告扦插的实验报告引言:植物扦插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通过将植物的茎、叶、根等部分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并发芽生长。
扦插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园艺、林业和农业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植物扦插方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比较其效果。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了三种常见的植物进行扦插实验,分别是薄荷、玫瑰和铁线莲。
每种植物选取了同样数量的茎、叶和根进行实验。
2. 扦插方式:将茎、叶和根分别插入不同的培养土中,以观察其生长情况。
茎扦插方式为将茎插入培养土中,使其与土壤接触;叶扦插方式为将叶片插入培养土中,使其基部与土壤接触;根扦插方式为将根插入培养土中,使其与土壤接触。
3. 实验条件: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观察: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的生长情况、茎的生长情况和叶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1. 薄荷的扦插方式对生长的影响:在茎扦插方式下,薄荷的根系生长较为迅速,茎长出新的分枝,叶片也逐渐展开。
而叶扦插方式下,薄荷的根系生长较慢,茎的生长也相对较弱,叶片的生长状况也不理想。
根扦插方式下,薄荷的根系生长良好,茎的生长较为健壮,叶片也呈现出繁茂的状态。
2. 玫瑰的扦插方式对生长的影响:茎扦插方式下,玫瑰的根系生长较为缓慢,茎的生长也相对较弱,叶片的生长状况也不理想。
叶扦插方式下,玫瑰的根系生长良好,茎的生长较为健壮,叶片也呈现出繁茂的状态。
根扦插方式下,玫瑰的根系生长迅速,茎长出新的分枝,叶片也逐渐展开。
3. 铁线莲的扦插方式对生长的影响:在茎扦插方式下,铁线莲的根系生长较慢,茎的生长也相对较弱,叶片的生长状况也不理想。
叶扦插方式下,铁线莲的根系生长良好,茎的生长较为健壮,叶片也呈现出繁茂的状态。
根扦插方式下,铁线莲的根系生长迅速,茎长出新的分枝,叶片也逐渐展开。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对于薄荷和玫瑰来说,根扦插方式是最有效的扦插方式,能够促进根系的生长,茎的生长和叶片的繁茂。
探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4.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实验探究,经过必修1到必修3的分阶段训练后,学生具备有一定的综合探究能力。
而且这种实际动手操作的探究学生参与起来也比较有积极性,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比较自主的完成探究的过程。
将知识融入实践过程,把课本上的内容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这就是本节课的亮点。
如何将实际与课本接轨,这就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
既要将这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加以体现,又要让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感觉在课堂上解决了一些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所以本节课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试图创造情境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索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如何面对问题,学会收集和加工需要的资料,从而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思路设计设计的基本思路是:1.学生结合课本中学到的内容,提出问题。
2.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3.提出猜想或者假设。
4.对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和推理。
5.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6.总结交流经验和教训。
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先布置学生阅读探究实验的内容,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进一步确定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同时对实验结果作出一定的假想和猜测。
然后通过实际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的同时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最后在课堂上对实验的结果和经验教训进行交流。
上课过程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探讨,教学过程应该注重细节问题的解决。
本节课要将教学重点放在科学探究过程的步骤设计,让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生产中的应用2.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尝试运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研究。
教学难点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生产中的应用2.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尝试运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研究。
知识点01 植物生长调节剂原因:植物激素在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分类:生长素类:2,4-D NAA 等赤霉素类:GA3课程标准目标解读 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举例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及生产中的应用。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合理合法的观点;明确生长调节剂使用的利和弊及安全性问题。
3.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尝试运用预实验的方法开展研究。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细胞分裂素类:KT、 6-BA、玉米素乙烯类:乙烯利脱落酸类:矮壮素类型:1.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丁酸2.分子结构和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知识点02 生长素类调节剂(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不容易被降解,效果稳定。
如:α-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生根粉,等。
应用:(1)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2)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3)去除杂草(4)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知识点03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以NAA为例)一、实验原理:适宜的浓度的NAA溶液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二、实验目的: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活动——掌握植物的扦插方法目的:认识植物可以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学会带叶和不带叶扦插的技能。
探究前的思考:一些植物的营养器官不仅可以离开母体独立生活,而且能传递母体的全部遗传信息,长成和母体相似的新个体。
用营养器官繁殖优良品种,可以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
材料器具:悬铃木或白杨,半支莲或菊;刀、细竹棒、竹签、盛有园土的泥盆或木箱、塑料袋。
方法一木本植物不带叶扦插(一)方法步骤1.初春,当悬铃木或白杨尚来萌芽时,剪取长80厘米、直径约1厘米的枝条作为插条。
要求枝条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
2.在插条下端,最后一个芽的下面,用刀削成一斜面(图示)。
如插条上端无顶芽,则在第一个芽的上方,再削一个向芽的对侧倾斜的切面,这对于扦插月季等名贵种类尤属必要。
3.左手持插条,右手用细竹棒成45°斜着插入花盆的土中,拔出竹签,土中留一洞穴。
把插条下端的三分之二部分插入穴内,插条的切面向下接触土壤。
插条露出地面的部分留有二三个芽。
4.压紧插条四周围的土壤,浇水。
5.把插有悬铃木的泥盆或木箱放在温暖的地方。
以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数周以后插条的切口周围就能生出不定根来。
(二)注意事项1.插条插入土中以后,轻压插条上端并砸实四周土壤,使与插条切口密切接触。
2.当芽有绽破的迹象或开始吐露嫩叶时,插条土中部分很可能尚未生出不定根,不可急于拔出来观察。
3.扦插两周后,因早春温度不高,可以给插条适当光照以增加土壤温度。
4.插条上方切口向芽的对侧倾斜,可以避免雨水积蓄在芽部。
倾斜度要小些,以减少伤口面积。
插条下端,切面倾斜度要大些,而且切面向下(图示),这样有利吸收水分。
(三)分析和讨论许多植物可以用营养器官如根、茎和叶繁殖,一些木本植物如葡萄、白杨、柳、和无花果等,经过冬季休眠,在复苏之前,用无叶扦插方法繁殖,容易成活。
园艺业繁殖葡萄常在冬季把枝条捆成一束,埋在沙里至第二年初春扦插。
还有一些木本植物如月季、茶花、杜鹃、大叶黄杨、杉和罗汉松等,可以带叶扦插。
一.概述此探究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3模块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有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探究实验,是以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为知识背景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前,可以师生合作策划好探究方案,还可以演示预实验的情况,并引导学生理解预实验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严谨性及让学生体会设计探究实验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策略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
五.探究指导在上节课结束时,应布置学生预习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指导,并准备好材料用具。
六.教学过程【导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农业生产上常用的是生长素类似物。
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时,寻找最佳的浓度范围就非常有意义。
【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实验原理:通过运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插条下端,然后栽插下去,观察插枝的下端能否长出大量的根来,插枝是否容易成活,从而探究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二).实验材料准备1.扦插的材料:以1年生的苗木为最好。
(可选用杨树)教师:为什么选择1年生的苗木最好?(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讲述: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教师:扦插的枝条选取后,是否就可以直接用于实验?如果不能直接用于实验还应做何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讲述:扦插的枝条选取后,不可以直接用于实验。
对扦插枝条的处理:(1)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形态学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原理: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
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插条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 2,4-D, IPA(苯乙酸). IBA(吲哚丁酸)等2 步骤:(1)选择插条:以1年生苗木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2)扦插枝条的处理: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芽数尽量一样多。
(3)生长调节剂的使用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
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
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 ①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②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③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 ;④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⑤科学性原则预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
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预实验也必须像正式的实验一样认真进行。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教学设计三明二中魏希文“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探究活动栏目。
它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该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用实验的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遇见的实际问题,尝试探索如何将科学发现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应用,增强实验的实用性。
同时,对于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激素作用的特点,以及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的特点有重要作用,训练学生遇见实际问题时如何转化成可行的实验方案,加深设计实验的科学性、对照、单因子变量、随机性、重复性、简约性。
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4. 体会预实验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是基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学习,以及在理论上认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存在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
此外,学生对于必修1必修2以及必修3的探究实验训练,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探究实验的一般设计步骤,本实验重在巩固该技能,过程表格设计,实验结果表格设计要合理简洁。
注意解决实际问题。
该实验设计细节,以及对生产实践的指导。
此外,实验的结果并非重点,实验的步骤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简易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是重点,且需要老师予以指导。
三. 前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搜集资料,确定实验的材料和方法,并且对实验的过程有合理的假想和猜测,对实验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最后小组讨论,各小组之间讨论。
这种讨论,加上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少走实验设计的弯路,避免不合理、不科学的实验设计,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的富有想象力的实验方案,不束缚学生的思路;也不一定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方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求异创新,设计出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准确的实验设计方案。
扦插实验报告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扦插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
通过将植物的茎、枝或叶片插入培养基中,可以使其发根并生长出新的植株。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植物扦插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1.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三种常见的植物进行扦插实验,分别是绿萝、仙人掌和橡树。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刀具、扦插容器、生长介质和清水。
具体步骤如下:1.1 制备生长介质搅拌相等比例的泥土、腐叶土和河沙,加入适量的蛭石粉,用开水冲洗后晾干备用。
1.2 扦插处理将选取的植物按照无损原则,取下适当长度的茎、枝或叶片,再切除底部1-2个结节,使其伤口暴露。
然后将其插入预先准备的扦插容器中。
1.3 培养条件将带有扦插植物的容器放置于温暖、通风良好并有适量光照的环境中。
定期喷水以保持介质湿润。
2.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培养,我们发现不同植物在扦插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生长情况。
2.1 绿萝绿萝在扦插后的数天内,会逐渐生长出新的白色根部。
新的根系开始形成后,绿萝的叶片也会逐渐长大并变绿。
通过观察发现,绿萝在温暖且湿润的环境下,扦插成功率较高。
此外,对于大型的绿萝茎段,可以将其斜切一刀,有利于根系的发展。
2.2 仙人掌与绿萝不同,仙人掌的扦插效果较为困难。
仙人掌茎段不容易生根,新的植株体生长速度较慢。
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将茎段晾干后再扦插,或是将底部擦湿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可能是由于仙人掌原本就具有较强逆境适应能力,因此无需通过扦插来繁殖。
2.3 橡树橡树是一种常见的乔木植物,扦插它的分枝或叶片可以获得新的橡树苗。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橡树的扦插效果较好。
大部分茎段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生长出新的根系,并继续生长。
这表明橡树的扦插繁殖潜力较高。
同时,对于橡树来说,较长的茎段要比短茎段更易于扦插成功。
3. 实验结论与启示通过本次扦插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启示。
首先,每种植物对于扦插的适应性不同。
绿萝和橡树扦插效果较好,而仙人掌则较难通过扦插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