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9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导语:感统教育是指通过感觉系统的刺激和训练,促进儿童感官统合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其学习、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方法,让儿童从中获益。
一、介绍感统教育器械的种类和作用1. 跳跃垫:跳跃垫是感统教育中常见的器械之一,它可以锻炼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后脑勺发育,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延伸梯子:延伸梯子可以锻炼儿童的爬行和攀爬能力,增强他们的上下肢力量,并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发展。
3. 摇摆秋千:摇摆秋千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欢乐,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促进大脑前脑勺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4. 跳绳:跳绳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动作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力。
5. 平衡球:平衡球可以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于深度和广度评估器械的有效性在使用感统教育器械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评估。
深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单项功能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其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广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多项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能够覆盖儿童的多种感觉系统,以实现全面的感统训练效果。
1. 深度评估通过深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发展水平:不同芳龄段的儿童对感统教育器械的需求和能力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器械。
- 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在感统教育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器械。
- 儿童的需求和目标:根据儿童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器械进行训练,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广度评估通过广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系统的全面性:感统教育旨在全面发展儿童的感觉系统,因此选择器械时要覆盖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感觉系统。
- 器械的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器械,使儿童的感觉训练更加丰富多样,避免单一刺激带来的疲劳。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常用设备及性能弹跳床(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
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
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
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
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大陀螺(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
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感觉系统来帮助孩子发展身体协调和感知能力的训练方法,其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系统的训练。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械,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1. 视觉统合训练器械视觉统合训练器械主要包括彩色球、光滑球、书包迷宫等,通过使用这些器械,幼儿可以锻炼他们的眼球运动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和目标追踪能力。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视觉和运动,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使用,幼儿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大脑,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感知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三、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对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体育游戏中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在体育游戏中广泛使用各种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包括彩色球、音乐球、软垫等,这些器械的使用丰富了体育游戏的形式,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乐趣。
幼儿在使用这些器械时,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感知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运动技能,还促进了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它可以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幼儿园体育教育中,感觉统合训练器械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功能及训练方法(一)滑板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
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方法:1、静态飞机式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
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20 30秒钟.2.乌龟仰躺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
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 30秒。
3.乌龟爬行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
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
4.青蛙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5.俯卧旋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
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100次以上。
尤其适用于严重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旋转时手不过中线,而且很少引起头晕)。
6.单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7.双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 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
可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8.滑板过河让儿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支撑点,颈、手、脚弯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得着的位置上架一条绳索,让儿童可以用手抓住绳索并同时用脚钩住绳索,通过手和脚的协同运动带9.过隧道当儿童在滑板上的爬行动作熟练以后,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顺着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进.可以在通道的一端设置目标物(彩色气球、绒布小动物等),规定儿童拿取到一定数目后即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儿童的兴趣。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球池适用儿童:主要针对触觉敏感或不足指导重点:1 指导孩子用力跳入或轻轻跨入球池内。
2 将身体全部藏入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
3 可以在球池中翻动或摆动身体,在浮力状态中;也可以坐或站在球池中,跃动身体或双脚踏步;以调整身体的重力感信息延伸活动:在球池中可以做飞机起飞,火车开动、航天员漫步等游戏;也可以在球池中央吊绳索,将自己吊往绳索的另一端;也可以在球池中掺入报纸团、海绵团等,给孩子不同的触觉刺激和重力感。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30分钟,每周2-3次大龙球压滚适用儿童:触觉异常指导重点:让孩子趴卧或仰卧在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的身上,慢慢在前后左右或中间做轻轻的压挤。
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俯卧)容易接受些。
也可以尝试压压孩子的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较远,有助于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延伸活动:可以在大龙球上加毛巾,大龙球的气体只要装一半,会让孩子感到重力感的变化。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30分钟,每周2-4次俯卧大龙球调整触觉、颈部张力、前庭、调整重力感。
指导重点:让孩子俯卧在大龙球上,头部抬高,视线向前方,指导者由后方抓住他的双脚,注意不要太快,配合大龙球的运动,前后、左右、快慢的拉动孩子的双脚。
让孩子练习如何用双手、脚、头部的平衡来保护自己。
延伸活动: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孩子的腹部,让他自己操作前后、左右及快慢的滚动。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2-4次仰躺大龙球触觉、本体感、调整重力及身体协调指导重点:做此游戏前要让孩子做好前项趴卧大龙球的游戏,比较不会受到排斥。
让孩子仰躺在大龙球上,由指导者握住他的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快慢的滚动。
注意提醒孩子留意全身关节、肌肉的感觉。
协调他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可以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去坐破气球。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3-4次坐上大龙球:指导重点: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调他自己控制重力感,并练习自我保护功能.对发展前庭功能和视觉稳定有帮助.指导重点: 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老师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求的稳定即可.这时孩子可以自己利用屁股力量作上下振动.孩子要做前后左右摇晃时,老师可以用手握住孩子的双手或腰部,以协助孩子进行不至倒下来.根据孩子自身能力和对游戏的熟悉程度,在球上摇晃的速度可以有变化。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的研究感觉统合训练是指通过刺激多种感官系统,促进大脑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和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的感知、认知和运动能力。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使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幼儿的身体意识和自信心。
本文将围绕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1. 促进感官系统的全面发展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可以刺激幼儿的视、听、触等感官系统,帮助他们感知外界环境。
在体育游戏中使用这些器械,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多种感官刺激,促进感官系统的全面发展。
2. 增强幼儿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使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各种动作和姿势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这对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幼儿的身体意识和自信心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使用可以让幼儿更加全面地感知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能力和限制。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身体意识,同时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信心。
1. 平衡垫平衡垫是一种常见的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可以用于进行各种平衡训练。
比如让幼儿在平衡垫上做单脚站立、行走、跳跃等动作,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协调性。
2. 触觉球触觉球是一种表面有凸起或凹陷的球形器械,通过摸触触觉球可以刺激幼儿的触觉系统,提高其触觉敏感度。
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利用触觉球进行接球、投球等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不同的触感刺激,提高他们的触觉响应能力。
3. 视觉训练器材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可以利用不同的视觉训练器材,比如色彩条、图形卡片等,进行视觉训练。
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观察、辨认、分类等活动,刺激他们的视觉系统,提高其视觉认知能力。
4. 听觉训练器材利用一些发声器械或音频设备,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开展听觉训练,比如进行听音辨别、听力游戏等活动。
这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声音的差异,提高他们的听觉辨别能力。
按功能分类序号名称图片产品说明适用范围1 半圆平衡桥1、单个1/4就能让孩子进行小小的体能游戏,如果组合成半圆或全圆,更可进行摇椅、攀爬架、平衡木..等难度不一的变化活动。
2、摇滚圈的正面、背面、侧边皆可进行攀爬、行走的游戏、 3、加上防滑脚套可以增加攀爬游戏时的商品稳定性。
适用范围:笨手笨脚,容易受挫,缺乏自信容易跌倒,胆小不敢表现等行为。
目的:刺激儿童的本体发育,促进肌肉关节的灵活,并且有利于训练小朋友的挑战能力。
2 平衡踩踏车1、平衡踩踏车彷佛脚踏车一般﹐孩子可以用脚踩使车子随意前进或后退。
2、可以促进腿部肌肉的发展、身体的协调及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发展。
适用范围:平衡能力差、缺乏自信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关节反应不灵敏、四肢不协调目的:刺激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关节的灵活协调。
3 太极平衡板适于单人使用的平衡板,脚立于平衡板上,运转球于图形路径中可变换2组不同轨道的套盘,增加挑战性与趣味性。
套盘可单独拿于手上运球,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适用范围:手眼协调,及平衡能力视觉平缓度不灵活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反应能力刺激,对儿童的手眼协调,脚眼协调重力的控制能力也有作用。
4 平衡秋千1、可悬吊于横杆、树上的秋千组,座板宽大,质材安全。
2、促进孩子前庭平衡发展,体会速度感。
适用范围:前庭平衡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发展,摇摆速度的辨别能力。
5 摇滚跷跷板1、踏板采橡胶突点设计﹐防滑安全又兼触觉刺激。
简单的身体左右踏动到运用全身的动作协调﹐达到跷跷板的悬空平衡。
2、可以做到身体重力左右移动的训练。
适用范围:平衡能力,身体的协调大肌肉发展迟缓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重力的控制能力也有作用。
6 升降大滑板1、配合滑车训练刺激儿童的前庭觉接受器,促进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大肌肉本体刺激。
适用范围: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大肌肉发育缓慢,协调能力差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觉接收器,促进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大肌肉本体刺激。
感统教具的作用范文感统教具(也称为感觉统合教具或感觉统合道具)是一种用于帮助儿童发展和提高他们感觉统合能力的工具。
感觉统合是指将我们通过不同感官获取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外部世界。
感统教具可以通过提供刺激和活动来促进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改善他们的交流、学习和生活技能。
以下是感统教具的一些主要作用:1.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感统教具提供了多种感觉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等,帮助儿童将这些刺激整合在一起。
这对于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其他认知和运动技能的基础。
2.改善注意力和集中力:感统教具可以要求儿童集中注意力,并专注于特定任务。
这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儿童需要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经验和探索:感统教具可以鼓励儿童参与感觉统合活动,如触摸、探索、抓取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并通过亲身经验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4.帮助儿童调节情绪:感统教具可以提供一种安全和放松的环境,让儿童在进行感觉统合活动时放松和放松紧张情绪。
这有助于帮助儿童调节情绪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情商和心理健康。
5.促进运动和协调发展:感统教具可以通过各种运动和协调活动来帮助儿童发展其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这对于促进儿童的生理和运动发展非常重要,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控制能力。
6.提供自我调节机会:感统教具可以提供给儿童自我调节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参与感觉统合活动来调整身体和情绪状态。
这有助于儿童学会自主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7.促进社交互动和合作:感统教具可以作为一种儿童之间互动和合作的媒介。
通过共同参与感觉统合活动,儿童可以与他人进行互动、分享和交流,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总之,感统教具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感觉刺激和活动,它们帮助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注意力、集中力、认知和运动技能,促进情绪调节和自我管理,以及提高社交互动和合作能力。
华师良树感觉统合器材的运用与作用网缆网缆的形状和放置类似于吊床,可固定于天花板上或铁支架上,离地约20厘米。
可用细绳纺织的网状材料制作,也可用浴巾、床单、帆布等材料制作。
1、网缆的作用——前庭、平衡、触觉、感官感觉、精细动作网缆上的晃动可以让孩子体会重力和移动的感觉,强化孩子的前庭感觉刺激,可抑制紧张性的迷路反射,有助于前庭体系的健全化成长。
姿势的保持也可强化肌肉和关节的固有感觉,对本体感的形成帮助很大。
另外,孩子身体与网缆的广泛接触及晃动过程中各个接触部位压力的变化,可以加强不同的触觉训练,强化胸部及腹部刺激,促使脑干苏醒,消除大脑中不必要的触、压感觉,帮助脑干将大量的感觉信息加以过滤,把一些对大脑思考及反应行动指挥较不重要的信息,做轻重缓急的调整归类,从而纠正孩子的触觉过分敏感。
在网缆上身体晃动时,眼睛注视目标,双手进行较细致的活动,有助于改善眼球的注视,还有助于强化身体形象,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有意注意力。
网缆适用于前庭平衡不佳、触觉敏感或不足及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2、网缆的运用①摇篮游戏将网缆稍展开,让孩子轻松随意的仰躺在网缆中,轻轻地左右摇晃,就像婴儿躺在摇篮中一样。
注意观察孩子仰躺时,手脚伸展情形是否自然。
指导者可以在一旁协助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360。
大旋转,让孩子闭上眼睛来感觉其平衡感。
还可指定一特别的目标,让孩子仰躺在摇动的网缆中注视目标,眼睛控制的调整。
摇篮游戏对增强触觉、前庭-----固有感觉的输入帮助很大,并可释放出肌肉的过剩紧张,强化脑干的组织功能及增强皮质层的功能。
让孩子尽量放松,让前庭感觉的输入能协助强化前庭网膜的苏醒功能。
孩子在晃动中注视目标,对视觉稳定也有很大的帮助。
②网缆秋千游戏让孩子以俯卧或卷曲仰躺的方式,置身于网缆之中,注意头部抬高向前。
由指导者推动网缆协助孩子进行前后、左右的摇动或旋转。
注意网缆的放置不要太高,以距地面约20厘米为宜。
摇动或旋转时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可以一边摇动一边跟孩子交谈,以改善孩子眼球的注视及耳朵的倾听等视觉、听觉的低层次处理。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功能1、滑梯:强烈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2、三角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3、方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4、圆形滑车: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
5、大陀螺: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
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6、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
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7、太极平衡板: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本体感的刺激。
8、踩踏石: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9、跳袋: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觉敏感或不足。
10、88轨道: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11、上下转盘:将球放置在轨道上并慢慢地转动转盘,令球在轨道上持续滚动。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12、独脚凳: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13、万象组合:组件种类多,兼顾儿童感官、肌体、前庭平衡,精细动作及创作游戏互动等各种能力资源开发需要。
分种组件,分开使用可促进孩子基本动作发展,混合使用时则能增进较多变化的身体协调统合。
动作计划,训练更高层次的运动。
14、S形平衡台:建立身体平衡能力。
15、平衡踩踏车:训练儿童关节、肌肉讯号输入加强,培养协调能力及信心。
16、圆形跳床:有利于前庭平衡,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
17、圆筒吊缆:调节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促进身体协调。
18、1/4圆平衡板:不同的变化做不同玩法,为孩子提供难度较高的动作并提升平衡能力。
19、平衡步道:由塑柄横杆组成的步道,每组4串4种颜色,可相互串边,让孩子在上面尽情爬、走、跑、跳刺激孩子脚底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应。
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是指其整合感觉输入的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平衡感。
这些感觉输入通过大脑相互作用来产生有意义的反应和行为。
然而,一些儿童可能会面临感觉统合困难的挑战,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社交方面遇到困难。
为了帮助这些儿童克服他们的困境,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被广泛应用。
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是专门设计的工具和设备,旨在帮助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
这些辅助器具结合了不同的感觉刺激,以帮助儿童建立并加强感觉统合的过程。
以下是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在儿童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作用。
第一,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有助于儿童感官敏感度的提高。
通过模拟不同的感觉体验,比如使用触觉球、闻嗅游戏和视觉刺激等,儿童的感官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刺激。
这种刺激有助于提高儿童对各种感觉输入的敏感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部环境。
第二,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有助于儿童感觉系统的协调和整合。
通过提供各种感觉刺激的机会,这些辅助器具可以帮助儿童学会如何将不同的感觉输入整合在一起,并以正确的方式响应。
例如,使用平衡板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平衡和协调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整体感觉系统的统合能力。
第三,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
感觉统合困难可能会对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
通过使用辅助器具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觉输入,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从而改善他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
第四,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有助于儿童社交交往的促进。
一些儿童可能由于感觉统合困难而面临社交交往的挑战,因为他们可能对触觉刺激过度敏感或不敏感,难以适应社交环境。
通过使用辅助器具,儿童可以逐渐适应各种感觉刺激,提高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能力,促进社交交往的发展。
第五,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器具有助于儿童情绪调节的改善。
感觉统合困难可能会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更容易感到焦虑、易怒或沮丧。
感统训练器材及功能感统训练是一种以感觉统合为基础的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儿童和成人改善感觉统合功能,促进全面发展。
感统训练器材是该训练方法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感统训练器材及其功能。
一、平衡板平衡板是一种常用的感统训练器材,通过站立或行走在平衡板上,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平衡板常用于儿童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自信心、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平衡板可以促进人体的体感觉,训练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和平衡感。
它可以让身体感受到平衡的状态和体重的分布,激发人体对平衡状态的感觉和调整。
通过平衡板的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摔伤。
二、摇摆椅摇摆椅是一种模拟秋千运动的器材,可以让人们体验到来回摇摆的感觉。
摇摆椅可以训练人体的视觉、听觉和平衡感,有助于提高感觉统合功能。
摇摆椅的摇摆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平衡和姿势,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同时,摇摆椅还可以刺激内耳,增强听觉感受力,促进视听统合。
这对于儿童感统训练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和学习能力。
三、触觉球触觉球是一种质地柔软的球状器材,可以帮助人们感受到触觉刺激。
触觉球通常用于感统训练的触觉刺激部分,可以促进人体对触觉的感知和处理能力。
触觉球可以用手握、抓、挤等操作方式进行训练,帮助人们感受力度、形状和质地的变化。
这有助于提高感觉统合能力,训练人体的触觉系统,增强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触觉球还可以用于放松和舒缓压力,帮助人们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四、挤压玩具挤压玩具是一种可以挤压变形的玩具,常用于儿童感统训练。
挤压玩具可以提供压力感知和深压力刺激,帮助儿童放松身体、调节情绪。
挤压玩具可以通过挤压、揉捏、按摩等方式进行使用。
这些动作可以刺激深压力感受器,帮助儿童感受到身体的反馈。
挤压玩具可以帮助儿童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焦虑和压力。
同时,挤压玩具也可以培养儿童的细致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五、弹力绳弹力绳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器材,可以用于感统训练的拉伸运动。
感统器材的设计原理应用1. 感统器材的定义感统器材是指用于帮助儿童发展感觉统合能力的专业工具和设备。
它能够提供各种刺激,有助于儿童建立正确的感觉遗留,促进感觉系统的发展。
感统器材的设计原理应用是指在设计和开发感统器材时,根据感统理论和儿童的特殊需求,考虑到器材的形状、结构、材料以及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器材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需求。
2. 设计原理2.1 统合感觉刺激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来自各个感觉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的能力。
感统器材的设计需要提供多种感觉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运动等。
通过综合不同的感觉刺激,可以促进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
2.2 引导运动发展感统器材应该设计成能够引导儿童进行各种运动的形式。
运动是感觉统合发展的基础,通过特定的器材和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提高感觉运动整合水平。
2.3 提供适度的挑战感统器材的设计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提供适度的挑战。
适度的挑战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潜力,促进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器材都无法有效地提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2.4 考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感统器材的设计应该能够满足儿童的这些天性。
器材应该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刺激性,使儿童愿意主动参与并进行探索。
3. 感统器材的应用感统器材的设计原理应用不仅应用于儿童感觉统合问题的治疗,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
3.1 儿童学习感统器材可以用于儿童学习过程中,通过提供适度的感觉刺激和引导运动,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使用柔软的躺椅可以增加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3.2 儿童娱乐感统器材也可以作为儿童娱乐的一种方式。
通过在游戏中使用感统器材,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发展感觉统合能力,同时享受游戏的乐趣。
例如,使用平衡板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能力,同时可以作为儿童游戏的一部分。
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应用的研究1.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种类感觉统合训练器械是一种通过身体感觉和动作控制来促进感觉统合发展的教育器材。
目前在幼儿园中常见的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包括:扭腰器、踏步器、平衡板、运动床等,这些器械在设计上注重了对幼儿感觉统合系统的刺激和培养。
2.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情况在幼儿园的体育游戏中,感觉统合训练器械被广泛运用。
在激活游戏中,使用扭腰器进行扭腰动作的训练;在平衡游戏中,使用平衡板进行平衡训练;在步行游戏中,使用踏步器进行步行训练等等。
这些训练项目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控制和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二、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1.促进幼儿协调性的发展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运用,能够通过对幼儿肌肉和身体姿势的调节,有效促进幼儿协调性的发展。
比如在使用平衡板进行平衡训练时,幼儿需要不断调整身体重心,提高平衡能力,从而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2.增强幼儿肌肉力量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还能够通过对幼儿肌肉力量的锻炼和强化,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
例如在使用运动床进行滚动训练时,幼儿需要借助身体力量完成滚动动作,从而提高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
3.培养幼儿运动技能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运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
在幼儿园的体育游戏中,通过对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使用,幼儿能够学会各种基本的运动技能,比如平衡、翻滚、跳跃等动作,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1.提高感觉统合系统的敏感性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对幼儿感觉系统的刺激,提高感觉统合系统的敏感性。
比如在使用扭腰器进行扭腰训练时,幼儿可以通过身体转动感受到扭腰器的反馈,从而加强感觉统合系统的刺激和训练。
1.问题目前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器械种类有限,难以满足幼儿不同的感觉统合训练需求;二是器械设计不够精细,难以贴合幼儿的身体特点和动作需求;三是教育者对感觉统合训练器械的使用理念和方法不够了解,影响了训练效果。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掌握海洋球池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儿童置身其中自由活动躺在球上钻进球堆中并可与伙伴展开游戏或追逐打闹。
作用原理可提供较大面积的触觉刺激改善触觉过敏反应置身海洋球池中可给予儿童较强的安全感。
在球池中与伙伴游戏还可改善儿童的社交和合作技能没有固定玩法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
熟悉海洋球池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5、大笼球掌握大笼球的特点大笼球一般直径为65-95cm表面有光滑和带突起状的两种。
一般来说前者所产生的触觉刺激较弱而后者较强。
对于刚开始接受触觉训练的儿童宜先选用光滑面的大笼球待熟悉之后再选用带突起面的。
掌握大笼球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儿童俯卧或仰躺在地上由治疗师拿着大笼球在其身上轻轻转动按压。
注意对于刚开始接受训练的儿童应先压其背部即采取俯卧式而不宜按压其腹部因为腹部较易产生过敏反应且身体的很多重要器官在此。
而对于训练有一段时间并且不太敏感的儿童可按压其腹部即采用仰卧式在开始按压腹部时注意动作要轻柔并注意观察儿童反应。
按压时可前后、左右、上下转动可全身按压、按压脚底。
作用原理大笼球对身体的不断挤压可以给身体提供较强的触觉刺激对触觉过敏或迟钝均有调节作用。
大笼球滚动时按压部位的不断变化会使儿童感到重力的变化对前庭体系是较强的刺激也可以强化大脑处理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信息促进感觉统合。
熟悉大笼球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6、羊角球掌握羊角球的特点羊角球一般直径为45-55cm是适合3-6岁儿童的运动器材。
掌握羊角球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身体屈曲用力向前跳。
可以做方向、速度、高度的变化。
作用原理身体屈曲姿势的保持握把手以及跳动的动作都会对身体肌肉、关节、肌 3 腱提供一定的刺激可提供较强的本体感觉刺激。
同时运动的维持也对平衡能力有锻炼不断跳动时头部位置的变化还可以提供给前庭体系较强的刺激身体与羊角球面及手部与把手的接触还可给身体提供一定的触觉刺激。
熟悉羊角球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7、竖抱筒掌握竖抱筒的特点竖抱筒是一个有圆形实木底座的圆柱外面用帆布包裹悬吊固定于铁支架上悬挂高度距离地面25-30cm为宜。
掌握竖抱筒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抱住竖抱筒摇晃。
儿童坐在竖抱筒底座上双腿紧紧夹紧屈曲身体双手抱紧圆筒在治疗师的协助下或自己发动自己做前后、左右摇晃。
也可以以圆筒为圆心连续旋转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也可以做360度大旋转。
注意旋转速度不宜过快应密切注意儿童的反应以防眩晕跌落。
如果旋转后眼球震颤时间过长、眩晕厉害说明前庭体系过度敏感如果完全不眩晕或眼球震颤时间较短说明前庭体系迟钝。
作用原理竖抱筒摇晃起来使身体有一种收紧蜷缩的感觉荡起来很稳定很有安全感较易被前庭平衡觉敏感的孩子接受。
身体蜷缩时的姿势以及抱竖抱筒时的用力有利于强化儿童的本体感觉。
摇晃可提供给儿童强烈的前庭刺激可使迟钝的前庭平衡觉复苏。
同时身体与筒底的接触及手对圆筒的抓握对触觉敏感的孩子是很好的锻炼。
熟悉竖抱筒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8、网缆掌握网缆的特点网缆一般离地20cm可在水平方向做任意角度旋转。
掌握网缆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儿童可以俯卧、蜷曲仰躺的方式置身于网缆中由治疗师推动或自己做前后、左右、旋转的摆动。
作用原理无论儿童以何种姿势置身于网缆中重心都将发生变化。
在维持身体平衡的过程中前庭平衡觉收到了刺激和锻炼同时身体与网缆的接触可以锻炼儿童的触觉体系。
如果是儿童自己发动身体旋转其中力度的控制及身体肌肉、姿势变化的信息感受对儿童的本体感觉也有帮助。
熟悉网缆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9、大陀螺掌握大陀螺的特点外观象大漏斗底部呈锥形直径80cm高42cm可以进行前4 后、左右摇晃和旋转。
掌握大陀螺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坐在大陀螺中借助身体姿势的调整和陀螺底部的反弹力量使陀螺旋转转圈数视儿童情况而定一般正反各转20-30圈。
作用原理通过调整身体姿势使陀螺旋转这种有目的的动作及在动作中所做的调整对儿童身体形象概念的建立帮助很大同时对本体感觉有较大刺激。
陀螺的旋转会给儿童的前庭平衡觉较大的刺激有利于前庭平衡觉迟钝的调整。
熟悉大陀螺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0、横抱筒掌握横抱筒的特点横抱筒是一个悬吊固定于铁支架上的圆柱内为实心圆木外面用帆布包裹长约1米直径50-60cm悬挂高度距离地面25-30cm为宜。
掌握横抱筒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由儿童趴在横抱筒上双手双脚抱住横抱筒。
由治疗师协助做前后、左右的摇晃摇晃3分钟休息3分钟再接着摇晃3分钟如此往复5-8次注意观察儿童反应。
作用原理身体与横抱筒有较大接触面积可改善儿童的触觉敏感。
为不至于跌落儿童需抱紧抱筒其中力度的把握及趴的姿势的运用对于本体感觉是较好的刺激。
不断的摇晃可使颈肌产生强烈收缩有助于强化对前庭体系的刺激。
熟悉横抱筒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1、太极平衡板掌握太极平衡板的特点太极平衡板是一个由圆形基座和两个不同图案套盘组成的平衡板有大小两种规格分别适合双单人使用。
掌握太极平衡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站在太极平衡板上摇晃作用原理站在太极平衡板上通过运用下肢力量伸膝关节使平衡板摇晃对本体感觉有很大的刺激。
熟悉太极平衡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2、平衡触觉板掌握平衡触觉板的特点平衡触觉板是一些可以任意变化方向的步道上面有触点。
掌握平衡触觉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将平衡触觉板布置成不同形状让儿童在上面走。
5 作用原理触觉板较窄脚步受到触觉板方向的限制及行走方向不断变化因此对平衡能力注意力的要求很高对身体形象的建立和协调能力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
触点对触觉过敏或触觉过弱的儿童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熟悉平衡触觉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3、平衡踩踏石掌握平衡踩踏石的特点平衡踩踏石是一些表面有触点呈球形凸起的塑料块。
掌握平衡踩踏石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将踩踏石摆成一排或排成不同形状当作过河石让儿童在上面走。
作用原理训练儿童单脚站立平衡并且在提高重心的情况下沿设定好的路线行走行走过程中身体必将产生摇晃因此需要不断调整身体姿势以维持平衡对平衡能力身体形象的建立和身体双侧协调能力是很大的锻炼。
熟悉平衡踩踏石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4、手摇旋转盘掌握手摇旋转盘的特点手摇旋转盘是一个四周有把手的圆形旋转盘掌握手摇旋转盘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坐在平衡台上手握把手左右摇晃。
作用原理由于坐姿重心较高对平衡器官的刺激很大肌肉的张力很高对前庭体系和平衡反应有高度统合作用。
摇晃和旋转时的身体活动借由肌肉伸展反射信息对运动企划的养成和提高帮助很大。
熟悉手摇旋转盘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5、平衡踩踏车掌握平衡踩踏车的特点平衡踩踏车是一种手扶踩踏车由两个扶手、两块踏板和四个轮子组成。
掌握平衡踩踏车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让儿童站在踏板上手扶扶手用脚的力量踩踏使踩踏车前进或后退。
作用原理脚部力量的运用对腿部肌肉和膝关节、髋关节都是较大的刺激手扶把手的力度掌握和变化对手臂力量、手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也有一定的刺激因此可以强化儿童的本体感觉。
熟悉平衡踩踏车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6、平衡圆6 掌握平衡圆的特点平衡圆是由塑料或木材做成的圆形状的平衡器材可以拆卸下来进行自由组合。
掌握平衡圆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将平衡圆组成圆形让儿童在上面绕圈行走。
可以正走、倒走、闭眼走、抱球走和拍球走。
作用原理绕圈行走身体位置的不断改变对前庭平衡觉是较大的刺激。
倒走和闭眼走因为在维持平衡时缺少视觉信息对平衡能力要求更高抱球走使行走时不能通过摇摆双手来维持平衡同时还需要保持球不脱手因此对平衡能力、专注力要求更高。
熟悉平衡圆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7、独角凳掌握独角凳的特点独角凳是由塑料或木材制成的平衡器材掌握独角凳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坐在独角凳上左右摇摆并伸展手臂保持身体平衡。
作用原理坐在独角凳上腿部肌肉和颈部肌肉会产生较强的收缩能输入较强的本体感觉信息对平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左右摇摆对身体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是一种锻炼手臂伸展坐在独角凳上维持平衡可以提供较强的本体感觉信息对平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熟悉独角凳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18、平衡木掌握平衡木的特点平衡木宽度约15cm仅够儿童双脚并拢站立高度约20-30cm长度和方向可作不同变换。